陕西延安黄陵县注册分公司免费赠送章吗?

今年以来,黄陵县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七届二次全会精神,聚焦“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发展定位,紧扣“三区一高地”发展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1608万元、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5.0%;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6698元、增长5.0%。

县政府召开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任务交办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和《黄陵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县财政落实大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182万元,确保了全县12.6408万亩粮食播种任务全面完成。兑付种粮一次性补贴资金138.8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953.2万元,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2021年1.2万亩建设任务,完成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得到了省市嘉奖和认可。农田后期管护工作经验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会作交流发言。

全县集中打造果业、畜牧、设施农业3个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全方位建设绿色优质规模化生产基地。果业产业链方面,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紧扣“优质强县、亩均过万”目标,大力实施“五新”果园建设,完成更新改造苹果7834.34亩、“五新”示范园1771.97亩、翡翠梨3254.9亩;畜牧产业链方面,新建养殖场20个,扩建养殖场9个,全县累计共有畜禽养殖场43个;设施农业产业链方面,开展工厂化育苗10万株,种植食用菌99万棒、蔬菜15553亩,产量分别达128吨、2.75万吨。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截至6月底累计投劳3680余人次,投入村级保洁员396人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363.3余吨,清理沟渠347.1公里,清理畜禽粪污57.6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成投用垃圾填埋场3个、垃圾中转站9个,配套户用垃圾桶21000个、垃圾中转箱460多个、垃圾清运车14辆、农用吸粪车19辆,有效解决农村垃圾清运问题。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膜、反光膜回收率达到98%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105个行政村清洁乡村全覆盖;全面开展村庄污水治理,建成污水处理站9个,实现农村污水有效管控村庄25个;实施村容村貌提升,主要公路沿线开展花草种植绿化、美化行动,种植花草44.6万平方米;今年重点实施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945座,目前已建成711座。全县共完成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9060座。

完成全县115个村组级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完善调查摸底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同1728份,涉及金额9369.27万元,建立了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享受改革红利;规范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土地流转备案2313.15亩;开展农村机动地专项整治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收回机动地740亩,收缴承包费66.75万元,土地确权纠错改错163起;实施基层社改造提升项目,由隆坊供销社牵头,以隆坊镇回乐堡村级供销社为依托,实施2022年省级新网工程项目建设,拟建集农资展厅、库房、村级果品交易点、电商、农技培训为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开展农资门店排查、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各生产基地的大宗农产品进行抽检,农产品抽样样品1580批次,合格率100%。完善生产经营主体目录,实施合格证农产品生产企业6个,合作社20个,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862张,附带合格证农产品70.4吨。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办理拖拉机登记39台,联合收割机登记2台,注册率达到95.57%;新办驾驶证39本,持证率达到90.74%;完成3485台拖拉机及收割机的年度检验,年检率达到96.05%。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结合“亮剑行动2022”开展黄河禁渔行动,确保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环境和水产种质资源安全。

制定印发了《中共黄陵县委办公室黄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县级领导包村促振兴工作的通知》(黄办字〔2022〕18号)、《中共黄陵县委黄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黄字〔2022〕28号)等文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1个、组级2个,变更法人6个,目前,全县累计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15个,全部赋码登记、开户运行,上半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00万元。实施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0个村,总投资3039.04万元,实施“五新”果园、特色种植业等产业项目22个。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创新工作

建成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平台,目前平台已经引进农业各领域专家24名,其中果业专家14名,畜牧、蔬菜、农机、农检、植保等其他农业领域专家10名。春禾农业、陕西蔷薇、北帝虹光、中科前方等17家高科技农业企业先后落户该平台,已对接落地各类项目9个,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扎实开展春季果业防冻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技术培训、成立县镇村防冻服务队、检修烟雾机、备足防冻物资,建成果业防灾减灾平台、完成政策性苹果保险全覆盖、搭建政府补贴性防雹网等工作,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

推荐于 · 我爱教育,专注分享教育小知识。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 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延安市,简称“延”,古称肤施、延州,隶属于陕西省,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

市境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

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

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

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

黄陵法院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掠影

史超)今年以来,黄陵县法院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多元司法需要,围绕解决纠纷的核心功能,掀起了继承红色基因,践行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热潮,在工作中不再坐堂办案,不再单纯强调当事人举证原则,而是运用苹果法庭、旅游法庭、能源法庭等广泛开展巡回审判,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查明事实真相,实事求是,让法官多跑腿、让当事人少跑路,减轻了群众诉累,真正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落到实处。

百年司法传承,永恒司法为民。“马锡五审判方式”承载着新中国红色文化“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精神内核,是司法根植人民的源头活水,是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为确保新时代学习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黄陵法院全体法官干警以“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为契机,深刻领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内涵,以争当“马锡五式人民法官”、争创“马锡五式人民法庭”为目标,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司法为民”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妥善的处理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实现了便民诉讼在一线、查明案情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把矛盾纠纷化解田间地头,农家庭院、厂矿企业,解决在萌芽状态。

不坐堂入户查 力求公正司法

为了审理一件涉及二十余年前的合同案件,案件承办法官一改过去“坐堂问案”的办案模式,携卷下乡,入户调查,走访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

上门立案 便民利民有温度

隆坊法庭法官干警主动为身患重病的当事人上门办理立案和诉讼费缓交手续,秉持为辖区群众提供接地气、有温度的诉讼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司法便民利民实用举措,争创“马锡五式人民法庭”。

巡回审判进企业 当庭兑现解纠纷

店头法庭深入厂矿企业审理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承办法官悉心调解,现场以案说法,当场达成调解协议并全额兑现,进行了一场极具普法教育意义的巡回审判,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云上法庭”解民忧 线上调解暖民心

为克服新冠疫情等对审判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黄陵县法院充分利用诉讼服务平台开启“云开庭”、“云调解”、“云送达”办案模式,简化诉讼流程,以社交软件“微信”为载体,设置“一案一群聊”模式,将庭审现场搬至线上,通过线上审理完成庭审程序,积极探索建立审判执行“延安模式”,将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贯穿到审判工作的始终。

院校共话马锡五 交流探讨同传承

为共同传承红色司法基因,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黄陵县法院与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加强交流合作,院校共建,促进了司法实践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苹果法庭”进庭院 乡邻合力化纠纷

隆坊法庭将“苹果法庭”开到农家庭院,就地审理了一起苹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邀请熟悉原、被告的乡邻围坐庭院,通过“当事人说法,乡邻说理,法官说法”,最终合力解决纠纷,打开原、被告心结。

作为基层法院,黄陵县法院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内在精神,立足审判职能,因地制宜,自觉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想办法拉近群众与法院的距离出发,充分利用巡回审判方式,以案释法,在司法便民上求突破、在诉源治理上抓实效,就地调解、化解各类矛盾,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周到、更加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公司可以开发公墓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