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太热?来份干拌粉面菜蛋

真正的吃货,相信都对《舌尖》《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不陌生。这位大佬的日常不是在拍美食纪录片,就是在打卡全国各地的美食小馆。



前段时间,他又在微博连着安利了温州海鲜面,引发无数网友互动,看着浙游君忍不住心动,也再一次感慨:温州这座隐藏的美食王国终于要火了!



很多人对温州的第一印象,便是惊艳于它的山河湖海,惊叹于它的商业天赋,但了解后就会发现,它的美食也足以让你赞叹!


温州拥有一个独立的菜系——瓯菜,光是烹调方法就有30多种,已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菜有46个,各种菜式更是多达200多种!

温州拥有一座被自然眷顾的“海鲜宝库”,承包了浙江第二大渔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海鲜种类三天三夜也未必能吃全。





图源@《早餐中国II》、i鹿城

温州还拥有一个庞大的碳水美食地图。在街头,到处充斥着碳水+碳水的集合,完美诠释了“小住几日胖三斤”的吃货传说~



图源@温州深夜食堂、i鹿城

今天,我们不谈海鲜,专门为你揭开温州人的碳水密码,收藏起来,以后去吃~

纵观全国,糯米几乎稳坐美食界最高赞誉的宝座,千百年来无一负面评价。在温州,更是将糯米写入本地人的味觉基因。

每天起床温州人根本不会纠结“天光”吃什么,因为答案必然是糯米。他们爱糯米、爱糯米饭、更爱糯米做的一切!


土生土长的温州人,都对糯米饭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眷恋。本地人也叫它“炊饭”,小时候,炊饭是一份简单的快乐;长大后,炊饭承载着对家乡的惦念。


其实炊饭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美食,相信每个城市都有沿街叫卖糯米饭团的流动摊点,然而只有温州人,会把炊饭作为一天的灵魂,每天清晨找一家小店,坐下来郑重其事地端起一碗炊饭。


它通常被盛在不锈钢碗里,粒粒晶莹剔透、充满嚼劲的白糯米,配上爽口榨菜、香酥肉松、滑嫩香菇、细腻咸蛋黄和重炸过、酥脆的油条碎,再淋上一勺咸鲜适中的肉碎儿汤。一搅一拌送入口中,各种不同的食材,在糯米的裹挟之下于口腔中肆意碰撞。


图源@《早餐中国II》

爱吃甜口的则以猪油打底,糯米上裹满芝麻,再撒上细密的白糖,软糯的口感混合白糖的甜香,对嗜甜的江南人来说,胜却人间无数。



吃炊饭一定要搭配一碗豆浆,甜、咸两种味道,古早的口感让人难以自拔。


卖糯米饭的店许多也会兼卖饭团,白白胖胖的饭团最适合上班路上匆忙的打工人们。边走边咬两口,里面满满当当的馅料便“破壳而出”,十分满足。


在温州,基本每条街道上都能看见炊饭的身影,而且食者如云。要是你问本地人哪家的炊饭味道最好?估计会得到一堆不同的答案,毕竟,自家门口的最好吃~

『巷子口炊饭』 地址:黎明西路294弄2号101室

『老包炊饭』 地址:瓜棚下26号

『娟娟早点店』 地址:东明路124号

『阿八炊饭老店』 地址:南浦路522号


松糕是用纯糯米,过水磨成细粉,加上腌制的猪肉肥肉丁,配上桂花和白糖拌匀,在特质的磨具里炊熟的。每当炊松糕的时候,感觉整条街都是温柔的糯米香啊!


炊好的松糕要趁热吃,又松又软,甜中带咸,虽是糯米做的却不粘牙,吃完一块,浓郁的米香还回荡在嘴里~

『矮人松糕』 总店地址:小南门虞师里261号


县前头“粽子街”在温州人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一条街相挨着开了数家粽子店,家家都是老字号,煮熟的粽子一箩筐一箩筐摆在门口,香气扑面而来。



在这里,你能吃到各种口味的粽子,蛋黄粽、灰汤肉粽、蜜枣粽、蚕豆粽、“小萌粽”……一天换一种都能吃上好久,简直是糯米星人的天堂。

『文元粽子老店』 地址:县前头95号

『老奶奶粽业』 地址:县前头兴文里163号


咸菜糯米饼,属于温州的老底子美食了。一张糯米面皮里鼓当当地包着炒香了的咸菜、肉末、豆腐干、虾皮。咸菜很好的中和了油煎过的油腻感,咬一口,酸脆爽口,满嘴喷香。

『胡景星包点』 地址:环城东路132号绿城公寓103-4号


这个温州特有的麻心八宝饭,曾被CCTV和温州商报报道推荐过,里面混合了老砂糖的甜,麻心的香,猪油的滑,吃过就会爱上这份地道温州味儿~

『老温州八宝饭』 地址:锦绣路753-755号


说到温州糯米届的人气王,糯米塌也是不甘其后。它更像是锅巴的味道,压成块的糯米,放上虾皮和小葱,用猪油煎到外层发焦就能出锅。有时,还可以要求把糯米塌切碎,加入香干肉末等调料翻炒,淋上一圈料酒,香气更郁。

碳水的终结者,打遍天下无对手

面和粉干,在温州人眼里,就是白月光和朱砂痣般的存在。从融入生活日常的清汤米面到名气大到上过《人民日报》的清江三鲜面,从慰藉相思的炒粉干到治愈夜生活的猪脏粉……都是本地人不舍得割舍的乡愁。


走在温州街上,常常会见到街边悬挂着各种“清江三鲜面”的招牌。清江,是温州乐清市的一个依山傍海小镇,因为毗邻东海,这里从来不缺山珍和海味。当面食遇见海鲜,海鲜面就成为了温州让人难以拒绝的美味。


一碗正宗的清江三鲜面,必须要有足够多足够鲜的海鲜浇头。刚上岸不久的蛏子黄鱼花蚶牡蛎蝤蛑对虾趁新鲜放下锅,小海鲜就像无穷无尽的宝藏,任凭筷子在碗里翻江倒海,也怎么都挑不完。


清江三鲜面中档次最高的还要数蝤蛑面(蝤蛑是当地对青蟹的叫法),当面一出锅,就知道王者来了!

『孙国花清江三鲜面』 地址:乐清市

『清江三鲜面(大同巷店)』 地址:大同巷53号


相传南方人在北宋时期,就开始制作粉干这种大米种植区的特产了。把收获的稻米浸泡、研磨成粉,再压成轻盈如发丝的细条,晒干定型,晶莹透亮,仿佛是南方版的“龙须面”。温州人外出经商,随时带上十几包,每包用稻秆捆住,走到哪都不忘故乡。


用来当早餐的粉干,往往是水煮,汤清粉香,阔气的能加些黄鱼、牡蛎、虾米等海鲜,一大早就“鲜到掉眉毛”;但作为夜宵的炒粉干是更为惊艳的存在,非得用大锅、大火、长筷子来炒,配菜切丝,打个鸡蛋,猛火之下食材充分融合,焦香四溢,镬气十足。

『桥儿头炒粉干』 地址:南浦路518号


温州猪脏粉,如柳州螺蛳粉、长沙臭豆腐一般,有的人避之不及,有的人甘之若饴。猪大肠是从锅里捞出来现切的,酥烂软糯;猪血鲜滑又爽嫩;粉干细嫩滑腻,尤其热汤特别鲜美,每一口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老味道。


决定一碗猪脏粉成败的,还有汤底。温州粉店大多用猪骨来熬制浓汤,汤清油亮,一大勺浇入铺得满满当当的粉中,化开了肥肠的软糯、猪血的细嫩、米粉的顺滑。再放些咸香风味的豆瓣辣酱,鲜美无比。

『锦泓老字号猪脏粉』地址:温州鹿城人民东路东联大厦29号

『守英猪脏粉』地址:温州鹿城仓桥街199号

不同于北方面食的劲道,温州米面是以米粉水磨后蒸制凝固而成,白玉般剔透的扁状细面,入口爽滑Q弹。配上肉末和香葱,窝一个鸡蛋,淋点塑料瓶装的辣椒酱,最好再来一份香喷喷的排骨,那才算是地道的温州吃法。

『打绳巷米面老店』 地址:打绳巷1号

锦粉面作为温州人特别喜欢吃的一种主食,因颜色微黄,口感丝滑柔顺似锦缎,因此故命名为锦粉。纯手工做出的面皮,每一张都晶莹剔透,切割粗细一致的面条,Q弹软糯带着番薯独特的清香,诱人食欲!

吃镬溜儿就是吃一种情味,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吃过。锅里烧一碗汤,把米粉糊均匀浇到锅沿上,凝固后铲成条状入汤,再加入各种佐料烧开即可。简简单单吃了不腻,俨然成了一种父母辈的老情怀了。

温州小吃分两种,一种是真空包装成为风靡全国的零食,如鸭舌、猪油渣;一种则是本地所独有,如瘦肉羹(丸)、长人馄饨、永嘉麦饼、县前汤圆等等……一个个都是名声在外。

但如果想找到老底子的温州味道,还是要去探探一些不起眼的地方。老破小,看似平凡却总会带给你别样的惊喜。


灯盏糕是温州最典型的街头小吃,外表长得像“油墩子”,风味却更上一层楼。


白色的糕浆裹着猪腿肉和白萝卜丝等馅料,放进热油内,一阵阵“哧啦啦”的脆响,瞬间涨成了一个个手巴掌大的灯盏糕,圆圆的、黄黄的、鼓鼓的,漂浮在油面上,空气中满是诱人的香味。咬上一口,外皮松脆,圆边酥软,内馅味美,那叫一个爽!

『大王灯盏糕』 地址:解放路口

与“缙云烧饼”的焦脆不同,软大饼整体是香软的,在铁板上煎制而成。刚出炉的软大饼冒着热气,梅菜干的香味特别诱人!入口外皮非常有韧劲,剁碎的梅干菜和猪肉嵌在其中,半融化的猪肥膘粒粒晶莹,而梅干菜也在高温下吸满了香润咸甜的油汁儿,变得乌黑发亮。

『软大饼灯盏糕(水心店)』 地址:松柏路18号

猪油糕虽然听起来有点油腻,但是吃过就是真香!糯米面团里裹着黑芝麻馅儿和猪油,切片之后蘸糖。糖在煎的时候融化挂在外层,油脂也融化,糕芯也变得更软糯。油煎后表面变得酥脆,吃时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叶包着,入口油而不腻。

『温州老牌猪油膏』 地址:永宁巷口


一口爆油的油蛋也是刻在温州人DNA里的美食记忆。裹满芝麻的甜油蛋香甜绵软,加入了香菇、虾米的咸油蛋入口就是一股肉的酱香,回味间油而不腻。

『景星包点店』 地址:温州市康乐坊47号


锅贴不是早饭么?可是在温州,锅贴却是当地人深夜的心头好!韭菜猪肉的馅儿,底面被煎的焦黄带少许黑,皮薄焦脆,肉馅香嫩。一锅锅热腾腾的锅贴,香气足以吸引百米外的饥饿灵魂前来排队打卡。

『五马老锅贴』 地址:五马街



“泡泡”其实是温州人对炸串的音译,很多外地人第一次去温州,都会以为是什么特色美食。温州“泡泡”完美诠释了油炸万物终极奥义:无论是花菜,藕片,还是鸡架,排骨,小腊肠,只要进了高温油锅,掀起油泡,那味道一下子就得到了升华。

『二高泡泡』 地址:水心路250号

一篇的篇幅完全不够展现!

一席盛宴,能从街头小吃品到山珍海味

你还有哪些美食分享,欢迎补充~

本文图片来自温州文旅部门、i鹿城@VAN、温州深夜食堂、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常感谢!

本文由诗画浙江文旅资讯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我们曾深入黔东南,去苗家吃正宗的酸汤鱼,也在肠旺面和丝娃娃间流连忘返,记录贵阳街头的早餐盛况。这一次,我们又又又来到贵阳,因为爽爽的贵阳除了温度凉爽,吃起来也很爽呀!

辣,则是贵阳的魂。当地人吃辣可有讲究,按菜下辣碟。贵州省内盛产辣椒,花溪、遵义辣椒各自负责香与辣,衍生出糟辣椒、糊辣椒、油辣椒、糍粑辣椒、辣椒粉、烧青椒等不同形态的辣。贵阳人家里就藏着辣酱高手,手艺之高让本地产的“国民女神”老干妈都黯然失色。

但其实,无论腌制酸汤还是吃辣,都是为了填补古时贵州无盐的空缺。康熙六十一年《思州府志》中就有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到了同治年间,贵州人就已经“四时以食海椒”。实现食盐自由,酸和辣早就成为贵州人生命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就这样从替代品变成了贵州饮食中最重要的符号。

贵阳人用情至深体现在两处:脆哨和折耳根。

这种炸到干香酥脆的“肉渣”,出了油锅还要经过一番炒制,调味上色,染成诱人的红棕,不仅能拌粉拌面,还能当零食直接吃。

除了在贵阳的各色小吃里见到脆哨踪迹,街头巷尾还有不少脆哨专卖店。丁家脆哨是当地名店,大锅现炸现炒,诱人的脂肪香气让人毫无抵抗力。脆哨种类还可细分,不同部位做出来的哨子也有不同口感,纯瘦的脆哨干香酥脆,有着淡淡焦香。半肥瘦的咬开后还会有香浓的油脂爆出。

五花片片酥香有嚼劲,不油不柴,是像牛肉干一样的磨牙小零食。

折耳根(鱼腥草的根)是更普遍的存在,这种独特的腥气被许多贵阳人奉为至宝,稳坐西南霸主地位。

做主角可凉拌、烧烤、烫火锅,做配角又能容身于丝娃娃、豆腐果中,气味猛烈霸道,让人猝不及防。不过也别太担心,要勇于尝试,至少我们经过一次次尝试后......才不得不承认,和贵阳人,始终隔着一根折耳根的距离。

当其他省份还沉浸在豆浆白粥小笼豆腐脑温柔的唤醒服务时,贵阳人已经设置了重油重辣的闹钟,功力之深不输成都人半夜吃火锅。

肠旺面门口大排长龙,窗口前人头攒动,都眼巴巴儿瞅着属于自己的那碗面。好在出面极快,面条在沸水中翻烫几下,利落码上肥肠和血旺,浇上浓汤和红油,除了标配的脆哨、豆腐,再加个煎蛋、卤蛋或是大排、辣鸡,满满一碗才过瘾。

端着面,赶紧去捞碟泡菜,落座开吃。葱青肠白,油红面黄。面条是碱水面,加了鸡蛋和苦荞面,色泽深黄诱人,吃起来筋道脆爽,如果喜欢软一些的,也可以嘱咐店家煮得“耙”一点。

小十字蔡家街,贵阳小吃店云集之地,极富盛名的金牌罗记就在这里,即便是下午,排队等位的人依旧络绎不绝。他家的肠旺面汤色红亮,颜值能打,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下午去的缘故,整体香味表现欠佳。

比较下来,南门口的肠旺面更胜一筹,肥肠耙软入味,血旺嫩滑,汤底更香,还带着点柴火香气。红油看似重口,但只浮在面上,当地人端起碗,汤也要喝个精光。

除了肠旺面,湖南面也是不少贵阳人的早餐选择。这种湖南人听了都会懵逼的面,出了贵阳便无迹可寻。因为,湖南面其实是在贵阳生活了多年的湖南人发明的(此题超纲)。

清汤里的是扁面条,宽似韭叶,浇头则是几块切得四方的猪肉臊。先喝汤,再吃面,吃到一半时拌点干辣椒,秒变泼辣,最后滴点醋喝汤,这是湖南面的经典吃法。

面和豆花也是常见CP,香辣的红汤里,撩开一筷子面条,便露出洁白的豆花,配上鸡丝,就是常见的鸡丝豆花面。

遵义豆花面,又是全然不同的呈现方式,是把煮好的宽面条和豆花浸在香浓的豆浆里,配着蘸水吃。糊辣椒蘸水里的新鲜薄荷必不可少,增加几分清凉的同时也很解腻。

除了吃面,在贵阳嗦粉也是正经事。阅粉无数的人有的是,但贵阳这种酸粉,大概只有在本地才吃的到。

酸粉的米浆要先发酵,做出来米粉光洁白嫩,带着微妙的酸气,甚至还有点点臭。但真正入汤入料时,你会发现酸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口,尤其在肉汤里,米粉本身气味清淡,只有后味略带酸意,可以放心尝试。

经典基础款是素粉。酸粉烫熟后,加花生米、葱花、大头菜、油辣子拌匀,吃的就是酸粉软糯的口感和油辣子的霸道香气。看似平淡无奇,却是贵阳人日常情怀所在。

一般的素粉店里还会有肉末粉、脆哨粉、软哨粉,种类繁多,粉类爱好者可尽情尝试,投其所好。

牛肉粉也是当地人的心头好。鲤鱼巷深处的深巷牛肉粉,是典型的“粉香不怕巷子深”,无论是牛肉粉本身,或是坐在狭长巷子里和当地人一起嗦粉的独特体验,都很值得专程去一趟。

汤底清澈、香气扑鼻,用量特别实在,铺了满满一层牛肉,甚至让人担心店家能不能赚回成本来。酸粉和想象中略有不同,气味不那么霸道猎奇,反而清淡软糯,只是回味时有了点淡淡的酸味。

吃不惯酸粉的,也可以点常规细粉。先吃清汤,还可以根据口味加上佐料,记得放些花椒,又鲜又麻特别提味儿。当地人有的还会就着生大蒜吃,生猛程度堪比西北。

牛肉粉店里一般还有牛杂粉、牛筋粉诸多选择。肉皮筋肚还可以单点一份,用折耳根和香菜凉拌着吃。

羊肉粉风格更强,多了羊肉“体香”。不同的店家调味不尽相同,各有秘方。好的羊肉粉汤色清亮,羊肉薄片熟而不烂,香味浓郁不膻。关键的还要看店家的油辣子,香辣提味,不干辣抢风头才好。

贵阳人早餐碳水全包,除了面和粉,还少不了制霸街头的糯米饭。提起糯米饭,三句话绕不开六广门的毛阿姨。每天都排着长队、风雨无阻,10点不到几大锅糯米饭就卖个精光。

夫妻二人操作起来手下生风,糯米摊平,包进脆哨、香葱、泡菜、砂糖,双手合扣就捏成个团子,这种糯米饭团,饱含了无数贵阳人的记忆和情感,也因为价廉实惠,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还有人专程来打包四五十个带回去。

不过单纯就口味而言,我们更喜欢友谊路的糯米饭。他家的糯米饭是碗装的,糯米粒粒分明、嚼劲十足,拌匀后,辣与甜完美交融,最香的是油辣椒,恨不得打包一桶回家。尝过后就瞬间明白,贵阳人为何都不吃老干妈了。

贵阳是一个小吃店密度极高的城市,摊店之间,打牙祭的选择相当丰富。

丝娃娃是进可shopping mall,退可路边摊的全民小吃,价格相当亲民。配菜基本都是免费提供,而且种类相当丰富,最简单的都有十来样。黄瓜、豆芽、海带、芹菜、土豆、面条、莲花白、折耳根切成丝丝条条,还有泡萝卜和腌菜。

巴掌大小的皮子筋道透薄,包,更讲究分寸,每一样菜都有,还要包到刚好。不过,一个有灵魂的丝娃娃里一定要加上脆哨。像给娃娃包襁褓一样,左右对包,尾部向后折好,蘸上蘸水,一口吞掉。

若想体验老贵阳版的丝娃娃,可以去开在居民楼里的老店“黄大琴”,开了四十多年依旧延续着丝娃娃最传统的味道。饼皮是纯手工摊制的,轻盈薄透,蘸水也是只用醋、酱油和凉开水调制,吃起来十分清爽。不过像这种老店的配菜都是要回收的,所以记得要用公筷。

如果对环境比较讲究,或是不大习惯共享配菜,可以去新派的连锁大店丝恋或红辣椒陶氏。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了创新改良,连皮子都有香糯、薄香等好几种选择,甚至还有油炸的脆皮丝娃娃。主打的酸汤蘸水,同样俘获了一批本地年轻人的心。丝娃娃之外,还可以吃到很多贵阳的菜品小吃,虽然少了些烟火气,但不失为稳妥的选择。

贵阳人对包裹类的东西也情有独钟,除了丝娃娃还有豆腐圆子。咬开干脆的外皮,居然是弹牙的口感!浓郁的豆香中还夹杂着淡淡的碱味。

蜂窝状网孔吸饱蘸水,裹着折耳根、酸萝卜、糊辣椒混合的经典搭配。

类似的还有恋爱豆腐果,这种豆腐果虽然不再遍布大街小巷,但在夜市也有迹可循。豆腐块炕到焦脆,横切开灌入折耳根和糊辣椒汤汁,和豆腐圆类似口味,却又拥有全然不同的口感体验。

当地人喜欢的小吃里少不了洋芋粑粑。土豆蒸熟后,和面粉拌匀,煎成饼状,外脆里软,配上辣椒粉食用更佳。遗憾的是,去了两次有名的“老俩口洋芋粑粑”店,都没有开门。

香酥鸭是许多当地人和游客最常买的伴手礼,几乎被“但记”垄断。正常出品会炸得过干,要提前告诉店家喜欢的油炸程度。调味麻得有些极端,吃到最后嘴皮打颤,失去了口水控制能力。

市场里排着长队的还有破酥包,混合了猪油的面团,蒸出来特别喧软,散发着油脂香和麦香。馒头花卷和常见的肉包都是抢手货,还有洗沙包、花生糖包和引子包,这几种是比较传统的甜馅,颗粒感和甜腻感过于直白,可能比较适合老一辈人的口味。

碗耳糕是贵阳的传统糕点,因为形状像茶碗而得名。吃起来有点像发糕,绵软香甜,但更有弹性,还带着点淡淡的发酵味。

发源于南边青岩古镇的糕粑稀饭也是街头常见的小吃,虽然叫稀饭,但其实是藕粉做的。

把白糯米或紫米蒸成圆形松糕,放进藕粉里,加上冬瓜糖、苏麻籽、花生碎,淋几勺玫瑰糖,最后用红糖水冲开,热气腾腾的一碗。

吃时把松糕捣捣碎,每一勺都香甜丰富,还有苏麻籽独特的香气。

西南地区都爱吃冰粉,贵阳人也不例外。五颜六色的水果,浇上红糖和玫瑰糖,有的还会加点黑糯米,香甜清爽。如果去到虎门巷,一定不能错过梅香斋的冰粉,他家的冰粉是手工搓的冰粉,外表亮晶晶的,口感也更实在,自制红糖甜度自然不腻,是我们在当地最喜欢的一家甜品店。

水果和冰块也能演绎出新的甜品,冰浆是夏日夜晚的消暑圣器。新鲜水果和冰块打成绵绵的冰浆,加上花生碎,最特别的还要放些糯米,让冰爽的口感多了一些嚼劲,很是奇妙。有不少餐厅的饮品里都有冰浆,可以点来尝尝。

在贵阳,火锅的形态不止一种。嗜酸爱辣的贵阳人还热衷于在滚烫的汤锅前大快朵颐,吃的是一个丰富热闹。除了特色的锅底,蘸水深藏功与名。只要蘸碟够香,任性的贵阳人拿清水都能烫出自己的风格。

心心念念的是酸汤,贵阳人最常见的红酸汤,发源于凯里,是用红辣椒与番茄发酵而成。
老凯里和亮欢寨,是当地有名的大店,从酸汤鱼到各色小吃一应俱全,服务员们也都清一色苗族服饰,有点类似“苗家风情体验店”。亮欢寨甚至把苗家大舞台搬到了店内,唱歌跳舞吹树叶,还会拉着客人一起转圈跳舞,如果图一个热闹氛围,倒是可以去体验一番。


如果就酸汤而言,普陀路的状元三宝更能俘获人心。他家的酸汤色泽红亮,清香醇酸,是天然发酵的酸味,兼具厚度与灵气。酸中藏辣,这种辣不生猛激烈,而是层层逼近、步步为营,等你反应过来时已经深陷其中,但依旧忍不住狂喝几碗,大呼过瘾。

带皮牛肉和肥牛也是酸汤的好搭档。类似的还有酸汤猪脚、酸汤肥肠等等,吃肉涮菜不亦乐乎。

豆米火锅也是贵阳独有,据说是由豆米汤演变而来,用芸豆、糟辣椒、五花肉片熬煮而成,还可以选择酸菜或麻辣口味。

随着熬煮,芸豆逐渐释出淀粉,细腻的粉质赋予汤汁沙沙的口感,涮出的菜都多了分质感,最后一定要用这汤汁捞碗饭。

豆豉火锅独特的气味劝退了一波人,但也吸引来一波豆豉狂热者。汤底是用豆豉和皱椒熬的,浓郁咸香,光汤底就能下饭。

除了自选的蔬菜,还有许多豆制品。有素鸡口感的豆干、脆韧弹牙的油炸豆腐果,还有糍粑豆干等等,豆制品爱好者可以吃到满足。

更重口的还有虾酸火锅。虾酸是独山县特产,和臭酸、盐酸合称为“盐山三酸”。是用河虾和野生西红柿、红辣椒、糯米酒一起发酵而成,散发着独特的香臭气,作为辅料来烹调牛肉、豆腐和大肠。虾酸的臭和大肠相辅相成,闻起来不敢恭维,吃下去却别有风味,人之砒霜,我之蜜糖。

贵阳人也喜欢吃清水烫,筒骨煮出来的清汤,就是原始的底料,涮上猪板筋、蛋饺和各色青菜,味道源自加了折耳根的糊辣椒蘸水。一小锅汤,几盘肉菜,破旧的环境里也乐得其所。不过这种吃法,估计只有当地人可以轻松驾驭。

除了火锅本身,蘸水也有几分意思。有些店里可自行搭配,糟辣椒、烧青椒、干辣椒按需选择,有的是店家调好的,辣椒酱混着腐乳还有浓郁的木姜子油,还有辣酱和烧椒酱并驾齐驱的,或是糊辣椒蘸水,还可以加上折耳根碎,各有特长,百家百味。

贵州菜讲究就地取材,酸辣、香辣、麻辣,辣出百味、辣而醇厚。除了小吃火锅,记忆里的家常菜,也是贵阳人心中的经典味道。

黔菜并不只是酸辣重口,还有清甜的素瓜豆。炎炎夏天,家中常备素瓜豆来解暑。豆角和小青南瓜白水煮到绵软,放凉,白口吃清香可口,汤汁甘甜。

配一叠糊辣椒蘸水,即可在小清新与重口味之间自如周旋。

米浆做成的米豆腐,滑如凉粉,又多了米浆的糯,带着淡淡的碱味,凉拌着吃香辣可口。

和酸菜、莲花白一起热炒,口感绵软,酸辣开胃。

贵州人爱喝酒,餐桌上少不了下酒好菜,比如用香菜、小葱、折耳根凉拌的怪噜花生,让不少人闻风丧胆的黑暗系凉菜。

还有烧椒系列,青椒、茄子在炭火上烤出焦皮、虎皮,充满着焦香,凉拌吃别有风味。

经典的酸菜豆米汤,是贵阳人共有的回忆。没胃口或懒得做饭时,切些酸菜,加猪油用干辣椒爆炒,然后放些豆米,煮到绵软粉糯,开胃又解腻。

在西南有着两千多年食用史的魔芋,依旧是餐桌常见食材。贵州本地的黑魔芋,口感硬实,炒菜或做干锅,好吃得一塌糊涂。

对肉类的烹饪,也需要不同辣椒配合演绎。炝锅鱼,先炸后焖,用到的是刀口辣椒,把干辣椒和花椒炸好后剁碎,洒在鱼身上用滚油爆香,麻辣重口。

脆皮糟辣鱼,同样是炸到酥脆,再在糟辣椒炒的汤汁里慢慢笃。糟辣椒是西南地色通用的调味料,色泽鲜红,赋予鱼肉酸辣口味。

不同于川渝地区的辣子鸡,贵州的辣子鸡是用糍粑辣椒来炒的,鸡肉软糯,辣味悠长。
糍粑辣椒是贵州独有的风味。辣椒去蒂后和子姜、蒜头一起,舂成蓉,因为形似糍粑得名,也是黔菜里最常用的调味。
贵阳有不少黔菜餐厅,有树厨、潘潘小厨、小慧这类以传统菜系为基础,发展出的新派连锁餐厅,环境和菜品都比较符合大众口味。
但如果你对食材和口味有更高要求,可以去巷子里的私房菜馆街汁巷味,老板爱吃懂吃,做的一手好菜。食材都是当天采购,保证新鲜,调味也极好,是花了心思的地道滋味。
贵阳坐拥虎门巷、青云路、陕西路、博爱路几大夜市,丰富的夜生活里,吃夜宵是一场重头戏。周五下班,熬过堵塞的交通,紧接着就到夜市摊头纵情释放,烧烤、热炒、烙锅、糖水,越夜越香。

贵阳人的猪板筋情节除了在清水烫里,也在一份属于夜晚的板筋盖饭里。

街边热炒,生意红火。猛火颠锅炝炒,板筋、蒜苗、辣椒在锅中翻飞,敛足锅气。炒好的板筋有点像肉丝,中间夹着点筋,吃口软糯,关键是特别下饭,扎扎实实一碗饭,胃口就这么交代出去了。

烧烤是夜宵的主旋律,贵阳烧烤至今仍保留着炭火,是烧烤最原本的味道。虎门巷的高坎坎烤肉,火力足,调味香。掌中宝、五花肉、鸡爪、鸡皮、鱿鱼、豆腐都是桌上常客,啤酒配烧烤,两个人随随便便就能吃掉几十串。

老字号宋文成,也是许多本地人力荐的烧烤店。和四川乐山的钵钵鸡吃法类似,除了单独份的蔬菜豆腐,像是肉串都无需点数量,直接端上一大盘,吃多少算多少,最后数签子即可,不过吃不完的会再烤,所以风味也会打点折扣。肉串倒是很嫩,调味也有贵州风格,还会撒一大把折耳根。

烙锅是贵阳街头常见的夜宵,也可以做正餐,发源自六盘水水城。菜品的选择很多,蔬菜肉类皆可,一锅能容万物。店家先炒制好,再端上桌,倒进中间高四周低的烙锅里,烙到干香,油脂也都流到锅边了。

味道的关键,还是在于蘸碟,糟辣椒糊辣椒辣椒粉,定制出属于自己的烙锅味道。

一顿夜宵后,总要来点甜品才妥帖。除了冰粉,冰镇绿豆汤也是必不可少的解暑标配,还有两者结合的绿豆冰粉。

青云路的王旭豆花甜品是开了多年的糖水店,在当地拥有者很旺的人气。汤圆、糯米粑粑都是现做的,所以等的时间会稍微长一点。口味虽不算惊艳,但吃完辣味烧烤,再来一碗甜水,也颇为爽快。

最后,附上我们潜伏贵阳一周、怒吃五十多家店,综合比较后觉得值得一吃的店家。
你会发现,贵阳绝不只是中转站。这座因为天眼和大数据再次崛起的老城,开始重拾信心、焕发活力。其实,贵阳的活力一直都在,就在街头巷尾,粉面之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拌粉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