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今天有马拉松比赛吗?


上周末,以“酷炫军工城、豪情马拉松”为主题的“齐齐哈尔”2019碾子山山地马拉松赛暨齐齐哈尔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启动仪式于6月16日8:30分在碾子山区世纪广场鸣炮开赛!

通常来说,马拉松比赛一般都是嘉宾鸣枪开跑,而碾子山山地马拉松却别出心裁,倒计时结束后,比赛靠着M105榴弹代替发令枪,炮声响起后,主舞台彩粉飘扬,场面十分震撼。

赛后,比赛的完赛证书也迅速出炉,证书上没有设置枪声成绩,而是创新的印上了炮声成绩,这既贴切赛事的精心设计,又让证书显得别具一格,跑友都拍手称赞。

碾子山区坚持山地赛道标准化、赛程要素精细化、赛事保障周密化、赛场服务优质化,在赛事安保、医疗救护、补给、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细致工作。生态优良、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服务贴心,这是所有参赛运动员对这座美丽山城的一致评价。淳朴好客的山城人给所有参赛运动员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民网齐齐哈尔6月2日电 6月2日上午,2017碾子山山地马拉松宣传推介会在齐齐哈尔市会展中心举行。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体育总会、市高校团委等10余家单位及代表200余人参加推介会。

据悉,2017碾子山山地马拉松比赛将于2017年7月2日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举行。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由中国田径协会、齐齐哈尔市体育局、碾子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齐齐哈尔市体育总会、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文化体育中心承办。

碾子山区副区长王威介绍, 本次赛事项目分为男女全程马拉松、男女半程马拉松、男女迷你,赛程分别为42.195千米、21.0975千米、4.2千米,截止6月2日,总计有3000名选手参赛,各类参与赛事人数已达万余人。

赛事起点位于碾子山主城区的中心点世纪广场,途经敖包岭山地运动赛道、红柞岭、玉皇顶省级森林公园、雅鲁河湿地公园、大黑山风景区,终点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蛇洞山。精心设计的赛道,将山地、林区、河滩、湿地等最美风景串联起来,是目前全国山地马拉松比赛中路况最好、舒适度最高、原始生态最优、穿越天然柞树林面积最大的一条赛道。

碾子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周长友表示,2016年,去年6月26日,碾子山区成功举办了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第三站比赛,碾子山山地马拉松赛道被中国登山协会授予“中国山地马拉松最美赛道”殊荣。填补齐齐哈尔市在国家A级马拉松运动史空白。在此经验基础上,本届赛会将会更加注重细节,在赛事安保、医疗保障、志愿者服务上加强相关工作,为参赛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责编:邹慧、张喜艳)

}

先说说自己,骑行爱好者,受伤以前,陆陆续续骑行了2万多公里,200多公里的小长途经常飞,带着老婆海南环岛也骑过,最长的一次是12年从深圳到杭州,到上海,再走312到乌鲁木齐,再穿过华中线回到深圳,兜兜转转一万多公里,停停走走搞了快一年,实际骑行时间大概9个月的样子。

再说说这个事儿,先说观点,我保持怀疑态度。

1.日行公里数+匀速:22天4300公里,且不说在北京还玩了两天,哪怕22天全程无休,也是200公里一天的量。真正长途骑行过的人就知道,日行200公里,匀速20多30码是个什么概念,还不是某一天爆发,是保持了20多天!这根本不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能扛得住的。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我就问了我们车队的队长,他原来是职业选手的陪练,比起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发动机已经强了不止一两个档次。他说,要他在赛道上用公路车每天飞200公里,保持一个月他一点问题没有,问题是长途骑行,山地车,负重,加上天气和路况,他根本做不到。

再说说我当时长途骑行的数据。除了2次爆发,一次日行270km,一次破300以外,平均每天就在100-120左右,碰到暴雨天气,最差的一天才骑了30多公里。平均时速基本都是在16-22左右,而且,我每天几乎都是骑行12个小时左右。日行匀速30公里,纯粹键盘手。很简单,同样的负重,同样的全地形轮胎,不说山路、国道吧,就说城市道路平路,让他保持30公里的时速1个小时给我看看,他就知道什么叫手麻腿断人抽搐了。(那些单飞碳架公路车的泥奏凯。。。)

正常情况的速度:平路20-22左右,上坡5-15,下坡30-50+。长时间骑行后,平路匀速在18-20之间了,不能一直憋口气爆发的。什么上午3小时100公里下午3小时又100公里,看视频上这位同学的状态,保持一天我就算他赢!匀速30码不表示真的每小时就是30码的时速,上坡下坡,路况好坏,一天下来高高低低才能平均到30码。换言之,为了平衡上坡十多码的速度,平路得到40多码才能匀下来。国道骑行,坨包负重,全地形车胎山地车,骑个40多码是什么概念?以我当时的体力来说,保持个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就已经累瘫了。

我当时2次爆发是什么情况?270那次是从早上6点多出发,一路骑到晚上12点多,中间就吃饭休息了2个小时,实际骑行时间是15个多小时,基本都是平路。破300那次,是几个半专业级骑友见我长途骑行不容易,特地请假送我一程。他们在前面带队,从苏州过常州往镇江方向走,也几乎都是平路,而且路况很好,绝大部分都是平整的泊油路。为了不辜负他们的好意,我真是牙都咬碎一路跟着,到最后人整个都麻了,脑子一片空白,眼睛也根本不看路,直盯着前轮胎看了,余光瞄瞄前方路况而已。对了,忘了说,后来为了防止我掉队,领头的大哥跟我换车了,我空车单飞,他骑我的压后,到了晚上才勉强到达指定地点。然后玩了一天,他们骑车回程,我再休息了两天,放松肌肉,才开始出发继续行程。

山地车+坨包+摩擦力大的全地形车胎+路况(山地、平原)+天气(风和雨)+200斤体重,保持日行200公里+、匀速30,在我看来是业余级爱好者根本无法完成的成就,更别提连业余爱好者都算不上的这位同学了。

① 总时间:就拿上海到乌鲁木齐312国道这段来比,4300多公里,和这位同学4400公里也差不多了。他花了22-2=20天,我花了65-11=54天。除去游玩、因天气原因中断以外,我已经很努力地在赶路了,都花了他2倍以上的时间。骑过长途的都知道,什么叫望山跑死马。

② 日行时间:我之前骑车,大部分时间都是早上6点出发,骑到中午,吃完饭就在饭店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休息,因为下午2点到4点多骑车,太容易中暑了!然后下午5点多开始骑到晚上11点12点多。

全程黑乎乎的国道省道,一个没注意就来个坑!晚上过县城的时候还总是被狗追!一次受重伤脑袋缝6针也是晚上没看清路况!两次被打劫也都是夜骑的时候发生的!

晚上的国道是这个鬼样子。。。没有车的时候真的是一片漆黑

3.身体素质:我长途骑行前的一年多时间,一个礼拜大概会骑3-4次短距,30-40公里左右,个把小时搞定。身材算匀称,体重130左右。

开始出发后,头3天很兴奋,基本都是150km一天。但是第四天废掉,膝盖痛,屁股磨烂了。休息了一天两夜才继续骑行。

之后的大半个月,开始适应这个运动量,每天100-120km不会觉得非常累,差不多刚刚好,休息一夜第二天精神抖擞出发。

骑行了2个多月后,身体状况到达一个疲惫期,前期累计的运动消耗开始慢慢上来了,腿部力量倒退,膝盖明显“病变”,后面一段时间里,每天都是50-80公里(也有部分路况的原因),让身体恢复下。

再往后,几乎都是这种循环,骑一段时间日行百公里,然后会减少距离,让身体调整。

再说这位同学,200斤起步,一口气怼了20天猛量,我很关心他的心肺、膝盖以及屁股。。。

实在不好意思放图,我现在屁股上靠近裆部都是两大块深色皮肤的印子,就是骑车磨的。(以至于我老婆当初看到后还以为我得过什么病。。。)

4.路况:骑车不是坐飞机,不是跑高速,基本都是走国道、省道、县道。一二线城市的路况不提了,到了山区、贫困地区,看看那国道是什么效果。。。2车道,坑坑洼洼,大货车呼啸而过,小沙石漫天飞舞,盘山路弯弯扭扭坑洼不齐,翻山越岭高高低低看不到头。

放两张我之前发过的照片,看看当时的路线和路况吧,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只有在大城市周边的路况才相对好很多。

5.痕迹:长途骑行,日晒雨淋,一趟下来,神鬼不认。参见上面我头部的照片,当时才刚从深圳骑穿江西的时候,我脸上已然是个佐罗的logo,带着骑行眼镜的那一圈明显是白的,额头黑成包青天。

但是我看这位同学的脸,很奇怪,为什么视频截图上,额头反而比较白,脸下部分黑乎乎的?

当然,也有可能,他没戴骑行帽,戴的是那种鸭舌帽,也没绑魔术巾,所以帽檐遮住了额头,下面全晒黑了。但是,眼镜框那部分,应该是明显会留下印子的,我也没看到。。。

发个我之前骑行晒成碳的照片:

直到现在,五年过去了,还是明显看得出来淡淡的印子。。。

刚看到他在武汉大学拍的照片,时间显示的是8月7号上午8点多。

按他说的,1号从贵港市出发,7号早上就在武汉大学了,不是晚上。那么实际骑车时间就是6天。百度了一下距离:

可以看到,导航距离1212公里,6天时间,且不说实际距离会增加,就按1212来算,日行200。而且,其中山路上下坡占了900多公里,爬升海拔累计2万多米。

我湖南人,湖南的地形还算是熟悉,山多路差,8月份这个大夏天的,翻山越岭日行200公里这个数据我实在是难以相信。

6.也帮他解释下一些东西:

没开骑行APP。这个我觉得正常,长途骑行有个码表看看就行了,而且大部分国道省道上的信号都很差,有个2G网络开个百度导航就可以了。我自己骑行也是这样,跑长途都不开那些东西,因为时间长距离长,停停走走,手机太耗电。而且导航我也不是全程开着,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国道、省道走就行了,也有路牌的标识。碰到分不清楚的岔路口,我才会打开手机看看导航,为了省电。我只有市内短距离拉车的时候,才会开野兽APP。

② 业余骑行爱好者,不一定是肌肉满满的,我们车队里的大神们,三大五粗肥头大耳的也有,而且我自己骑行下来也发现,对于上半身的锻炼,特别是肚子,貌似没什么效果,骑了那么久,也没见得八块腹肌人鱼线。

但是有一点,所有经常骑车的,大腿小腿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紧实的,不一定肌肉鼓鼓,但是几乎没赘肉。我受伤后3年没骑车了,现在大腿小腿的肉都还非常紧,经常吹牛说能防弹。

我觉得他最开始是真心想骑的,结果可能骑了几百公里,觉得太累,然后开始边骑边搭到了学校。回头碰到校友,虚荣心一上来,随口来句一路骑过来的,没成想一传十十传百,被媒体报道了,硬着头皮也得扛下去了…他也是骑虎难下啊…

7.顺便提一些长途骑行相关的想法。

① 我们不是比赛,骑行重在过程,走走停停无所谓的,没必要为了骑行而骑行。

② 同样不是比赛,骑不动了推车不丢脸,骑垮了休息几天也不丢脸,扛不住了搭个车更不丢脸。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骑行奥义,非得咬牙切齿怼到底,这不是骑行的目的。

③ 骑行是个很好玩的事,不是苦行僧的修行,没必要风餐露宿苦哈哈的。我看到有的键盘手或者骑友,觉得不露宿不扎营就不是骑行了。我骑行那会儿睡过街心公园,睡过县道旁的公交站台,还有在山上实在累了,到路边拿冲锋衣一裹倒下就睡的。但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基本都是找房间睡。睡过星级酒店快捷酒店,也睡过招待所民宿等,也有在网友、骑友、车行老板的家里睡过。休息好,第二天才骑得好。

④ 装备其实不用准备得太多,越是骑长途,越要减轻负重。能不要的就不要,必须要的,找轻的来。我一般就是骑行装2-3套(头盔和骑行鞋1套)、小急救包一个、简易修车工具一套、手机+充电设备、冲锋衣一套、休闲装一套、个人情况说明文件一份(身体过敏状况、血型、病史、紧急联系人等资料)、外加一些零散的小东西(避孕套是个好东西,长途骑车记得随身带,不是给丁丁用的啊。。。)

虽然说我对于20天暴骑4400公里表示很大的怀疑,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段路程,哪怕他只骑了1000公里,也都是勇敢的,值得称赞的。但是,吹水就不好了,我觉得是在侮辱我们这些爱好骑行的人。

写这个答案不是想去抨击这位同学,真的假的与我也没关系。

我只是想阐述下长途骑行的真实情况,别让有心加入的新骑友们被导入误区。

一些新加入骑行的朋友有问过我,长途骑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我说,开始出发的那一刻。

先出发,其他问题,路上解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国内马拉松比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