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高是不是好事?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潘静 记者 朱鲸润)近日,宜兴一名 26 岁的小伙因运动过度,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出现血尿、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所幸及时就诊,未造成严重后果。医生提醒,运动健身一定要遵循适度原则,切忌过激、过强、过量的超负荷运动。

△医生为患者检查身体 医院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家住宜兴的小李(化名)今年 26 岁,平时比较宅。为了强身健体,一个多月前,他到某健身会所办了一张健身卡,并请了私人教练。在刚开始健身的一个月里,小李每隔一天去一趟健身房,为了达到更好的增肌效果,他决定增加锻炼的频次和强度,最近一个星期,他每天坚持 1 个多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近日早上,小李起床后觉得全身乏力,四肢异常酸痛,到卫生间一照镜子,发现自己脸色乌青,解出来的小便竟然是茶褐色的。他不敢大意,赶紧来到宜兴市中医医院就诊。医生根据他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收住该院肾病科。

小李的床位医师王友良介绍,小李入院时,血清肌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均超标,多项肝功能指标异常,尿隐血试验强阳性,所幸就诊及时,尚未出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经过数天的补液、碱化尿液、保肝护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李的血尿、乏力、四肢酸痛等症状消失,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也渐趋正常,如今已经康复出院。

" 运动锻炼是好事,但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宜兴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卫德强表示,过激、过强、过量的运动,很容易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引发肾衰竭甚至猝死。卫德强解释说,人体的肌肉分为三种:心肌、平滑肌及骨骼肌。其中,心肌和骨骼肌都是横纹肌。过度运动、挤压伤、高热、药物中毒、感染等多种因素,都可能造成横纹肌溶解,释放出肌红蛋白等物质。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后,一旦超出肾脏的排泄能力,堵塞肾小管,就会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 运动过度,要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卫德强提醒市民要遵循科学的锻炼方式。尤其是刚刚开始健身的人,切忌盲目进行超出自身负荷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前要充分热身,避免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利于肾脏排出代谢废物。当身体感到不适时不要硬撑,需立刻休息。如果出现尿液异常(呈茶褐色或酱油色)、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被很多老人奉为养生圣经,这种观念的确有可取之处,因为肥胖,往往与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密不可分。但如果认为消瘦就意味着健康,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一些疾病的典型表现恰恰就是体重下降。比如以下几种。

我们摄入的食物,经过消化道的吸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如果出现,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功能紊乱等消化道疾病,这是食物进入体内无法得到充足是吸收,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导致体重下降。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就是消瘦,因为此时胰岛功能出现减退,胰岛素在身体中起着调节血糖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因此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身体吸收营养的效率就会下降,导致身体消瘦。

当人体的甲状腺分泌激素分泌过量,就会造成甲亢的出现,因为甲状腺素具有控促进身体代谢,各器官生长发育,兴奋神经心脏等功能,因此,一旦分泌过盛,身体相当于进入了加速模式,这时消化道虽然蠕动加快,但由于代谢不良,导致食物中的营养无法被充足吸收,造成体重下降。与此同时,人还会出现脾气暴躁、疲倦困乏、多汗发热等症状。

乙肝病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日渐消瘦,因为肝病会导致肝脏出现功能异常,而人的肝脏是身体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这会直接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使得体重严重下降。患上该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疲劳困倦、肝部疼痛等并发症状。

随着年纪的增加,老人的骨骼肌会持续流失,功能和强度都会严重下降,情况严重时,会造成少肌症的出现。肌肉质量在体重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当症状出现时候,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体重的下降,同时身体还会伴随着乏力、体弱、皮肤干燥等表现。当出现这种病症时候,要注意营养的足够摄入并将强体育锻炼。

当老人在一段时间内,体重出现明显下滑时候,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或许并不是健康的表现,而是一些疾病的并发症状,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免酿成更大的危害。

本篇文章版权归三九养生堂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运动一时爽,一直运动......

来来来,看文章之前,先做一个问卷小调查~

(小编的答案是选项1的一半,捂脸!)

1000个深蹲引发的“惨案”

运动本来是件好事,毕竟“生命在于运动”,不过,最近不按常理出牌的小伙伴运动时好像出了点幺蛾子,把自己送进了医院,大家运动时要注意了~

《重庆晨报》报道,19岁女大学生与好友视频时,突发奇想做起了深蹲,于是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深蹲,不知不觉两三个小时过去了,1000个回合的深蹲也有了,两人深感疲惫才就此罢手。

当天肌肉酸痛,以为是运动后的正常反应,并没有太在意,第二天继续正常打暑假工。

第三天她“腿除了酸痛,还不能弯曲”,随后发现尿液呈茶色,到了医院一检查不得了了,肌红蛋白数值直接“爆表”,超过检查仪器3833 μg/L的最大阈值,正常人这个数值只有70-80 μg/L,她高出近50倍;肌酸激酶数值更是高达204666 U/L!要知道正常人的数值只有18-198 U/L,这超出了正常人最高值的1000倍。

“这样的数值超过了很多人承受的极限,十分罕见。”医生表示,幸亏她年轻,身体代谢好,如果是年龄大一点的患者,估计早就出现急性肾衰竭了(像小编这把年纪遇到估计就悬了)。

毫无意外地,她的好友也在她住院的第二天出现了四肢无力、尿液茶色等相同症状,住进医院。

这一罪魁祸首不是别的,正是她两一时兴起做的“1000个深蹲”引起的横纹肌溶解和肾损伤!这一惨剧国内外都时有发生,不局限于特定的运动,只在于运动的“量”。

为什么过量运动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骨骼肌和心肌的肌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故称横纹肌,又称骨骼肌,由多核而成束状排列的横纹肌纤维组成,它是构成每块骨骼肌的主要成分。

  • 高热使横纹肌细胞更易发生损伤:体温每增加1℃,降解酶的活力可提高10%。

运动时,肌肉过度收缩会引起肌肉高热,从而增加代谢率和三磷酸腺苷(ATP)消耗,提高降解酶的活力,使横纹肌细胞更易发生损伤,严重影响了肌膜的完整性,导致横纹肌溶解、坏死,并且组织中增高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补体因子可作为化学诱导,又导致激活的中性白细胞浓度增高造成损伤。

高温天气或室内温度高时,人体内热量也会上升,散热更困难。两位少女顶着夏季的热浪,再加上1000个回合的深蹲,体温估计蹭蹭就上去了,横纹肌溶解也蹭蹭地增加了。

  • 肌肉过度牵拉引起肌肉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正常运动时肌肉收缩基本不会造成损伤,一旦超负荷运动肌肉收缩就可能要搞破坏了,甚至产生一些“自杀”式行为。

最直接是引起机械性损伤,由于肌肉在经过剧烈运动、重复、长时间、高强度的机械性肌肉收缩,尤其离心性肌肉收缩后,肌肉纤维受到过度牵拉,容易导致横纹肌结构受损。

而且,肌肉拉伸的速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速度>力量。

其次,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因为肌肉过度收缩会导致肌肉缺血,当缺血肌肉再灌注时,正常组织区和损伤区域的血液供应呈现不规则分布,再灌注后组织内ATP耗竭,肌酸磷酸水平下降,糖原贮存减少,导致肌肉进一步受损。

有动物研究显示,骨骼肌缺血

请注明:【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骼肌偏高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