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装修材料化学添加剂、化学合成物层出不穷,如何能科学有效的去除室内甲醛?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10篇(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10篇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10篇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一):摘要: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与人类的现代礼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化学在改变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衣、食、住、行、材料、科技中处处可见化学的身影。所以学好化学,才能更好的去生活,创造更有价值的事物,丰富人类物质文化。关键词:化学、生活、密切、重要、物质文化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变化的学科。研究资料主要包括:基础理论部分、应用部分、实验部分。在坚持专业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人文社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化学的基础理论、全面的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能、高水平外语本事

2、,培养并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广博的通识知识、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经过进一步深造发展成为未来科技精英的高级人才,并且满足社会需求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科学管理头脑的复合型人才。化学作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机、电、土、化的一支,化学工程在国家经济及军事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该学科属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矿物资源、生物资源等,并将其转化为药品、化肥、合成纤维、化妆品等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工产品。生活离不开化学,食品更是如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对饮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想让食品更方便、更多样、更有风味、更有营养、更加的高级,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

3、仅仅利用我们的天然资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渐渐开始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了。完美火腿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提醒着人们食品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的种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经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能够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得不到目前各种各样

4、的食品。化学在衣服上的应用也显而易见。在有机化合物中,有一大家族-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按材料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由天然低分子化合物经人工合成有机聚合物而得到的材料,简称合成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提高,合成材料的使用已超过了天然高分子材料。异常是近年来为适应某些特殊领域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出现,扩展了合成材料的应用范围。这样对服装面料的丰富多彩、功能多样化供给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合成纤维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着比天然纤维更优越的性能。它们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优点。又由于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易得

5、、制造加工工艺简单,所以成本低、经济实惠,被广大消费者所理解并喜爱。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脂纤维),国内商品名是涤纶,又名的确良,1953年开始在世界上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在合成纤维中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品种,由于原料易得、性能优异、用途宽广,所以,发展十分迅速,此刻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种化学纤维。涤纶以短纤维为主,主要用来与棉、毛、粘胶纤维、麻及其他纤维混纺织造各种服装材料。涤纶纤维织物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得十分多的一种化学纤维服装面料。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好、保型性佳。另外,它的强度高,具有较好的弹性,坚牢耐用,挺括抗皱,耐磨性、耐热性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但吸湿性、透气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易

6、产生静电而吸附尘土。聚酰胺纤维,国内商品名叫锦纶,由于聚酰胺分子的结构不一样,其产品也各不相同,如锦纶6、锦纶66等,因最早在我国的辽宁锦州化工厂制成而得名。国外有称尼龙、耐纶等。由于其性能优良,原料资源丰富,一向是合成纤维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锦纶织物的耐磨性在所有纺织纤维中最好,它强度高,质量较轻,适合做登山服、冬季服装。聚丙烯腈纤维,国内商品名是腈纶,是合成纤维中问世较晚的品种。腈纶外观是白色、卷曲、蓬松,手感柔软,酷似羊毛,多采用与羊毛混纺或作为羊毛的代用品,故又称为合成羊毛.腈纶生产以短纤维为主,它能够纯纺,也能够与羊毛或其他纤维混纺,制成服装材料、毛线、毛毯和针织品,异常适用窗帘等。

7、此外,腈纶还是生产碳纤维的主要原料。腈纶纤维织物,挺括抗皱、质量轻,是十分好的轻便衣料。(节选自商丘报业网-商丘日报,作者:宁陵县职教中心高跃涛)衣:化学合成纤维用于制造衣服,从此人们的穿着更加鲜活亮丽。食:化学化肥施于植物,使粮食增产,解决人们吃饭问题。住:各种防水材料,油漆的应用,使人们居住环境大大改善。行:合成橡胶制造的轮胎经久耐磨。由此可见,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今日,人类的健康及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全部食物、衣着、建筑和培育作物、全部信息手段等各个领域,到处都留下了化学研究的足迹,享受着化学发展的成果。能够说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全部领域都离不开化学。正如二百多年

8、前,英国着名化学家、氧气的发现者普利斯特里所说的化学是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服务的一门科学.世界上近20%的发明专利是发给化学领域的发明和创造的。在当今世界上的化学实验室里,每一天都能合成近200种新的化合物。能够毫不夸张地说:化学决定着现有一切物质生产领域和整个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人类的一切期望都与化学的进一步发展联系在一齐,明天的世界将是化学化的世界!此外,化学与工业结合,产生了化工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命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波及到世界各国和地区。高新技术不仅仅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提高。一个国家想要增强其军事和

9、经济实力,提高在世界上的低位,必须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我国863计划确定的七个高新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型材料技术,都与无机化工有着密切的香花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对信息技术,无机化工是微电子技术的基础。制造继承电路块时,为了到达亚伟纳米级精度,要运用各种化学化工技术:制板、晶体生长、晶体取向附生、扩散、蚀刻等很多化学处理工序。同时还要为其供给超纯试剂、高纯气体、光刻胶等无机化学品。当前,国防建设、宇航工业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导弹等的表面以及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和尾喷管等,都需要用隔热涂层加以保护,才能经

10、受几千度的高温而不致熔化、烧毁。军事设施、国防工程为防止敌人偷袭,备有红外、雷达等设备对飞行器的侦查,需要用伪防涂料对他们加以隐藏。宇宙飞船、中继站、人造卫星、火箭需使用结构胶粘剂才能制造。军用电子产品,如通讯。导航。遥测遥控、电子对抗等许多设备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需要电子材料、高纯试剂及其他多种化学品。可见,现代国防和宇航技术的发展,无机化工越来越显示它的主角作用。综上所述,化学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合理利用化学学科来为我们人类做贡献。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二):摘要: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改善我们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

11、键词:化学知识;自然科学;人类生活从我们学化学以来,就明白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但我们是否明白化学在我们生活中具体扮演怎样的主角呢?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我们的化学,也正因为如此,化学无处不在,它也给我们生活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危害。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经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所以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

12、国着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民以食为天,粮食能够说是我们的必需品,然而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和为了保存一下比较难储存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再者我们洗衣服用的洗衣粉能够说功能越来越多,有加酶漂白的,有帮忙柔顺的,还有芳香四溢的,其实洗衣粉功效越强越多,证明添加的化学剂越多,这些化学剂对我们的皮肤多多少少有不利的吧。所

13、以,购买洗衣粉要尽量选功能简单、添加成分少、气味淡的。另外在航空领域也离不开我们的化学,火箭之所以能飞上太空,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能量巨大的火箭推进剂,有固体和液体两大类。固体推进剂可分为双基推进剂(主要由硝化棉和硝酸酯类增塑剂如硝化甘油等组成)和复合推进剂(主要由可燃剂-粘结剂如聚氨基甲酸酯、聚硫橡胶、聚丁二烯等和氧化剂如硝酸铵、高氯酸铵等组成)。液体推进剂由可燃剂(如液氢、肼类、胺类、硼烷、石油产品等)和氧化剂(如液氧、液氟、过氧化氢、发烟硝酸、四氧化二氮、四硝基甲烷等)组成。因为化学,我们的神舟飞船飞天成功,使我们国际在航空领域取得优越性,这我们能说不是我们的化学的关键性作用吗?总之,现

14、代生活与化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不管是生命本身作为一个过程,还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须依靠的外在物质条件,都离不开化学。在我们身边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化学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觉得化学是理所当然时,在我们享受化学带给我们的一切时,在我们看到化学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多的便利和好处时,是否想到化学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麻烦。其中化学污染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此刻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当大家开始享受完美生活时,一些人开始担心,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很多尾气。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危害呢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它随着空气经肺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15、结合,降低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引起缺氧,影响呼吸及心、脑功能。碳氢化合物对机体具有必须的刺激作用。氮氧化物的刺激作用较小,但易于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和肺泡,长期吸入可使肺组织受到破坏;氮氧化物还能引起组织缺氧而造成全身组织损伤。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它能够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也会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可能危及人体健康。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CFCs)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化学除了造成大气污

16、染外,同时还造成了食品污染。说到我们的吃食离不开化学,是因为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但人为加入的添加剂,但如果超出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安全水平,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由整理另外化学在工业加工时也存在着污染。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化学物质,如润滑剂、清洗剂、消毒剂、燃料、油漆等。这些物质使用和管理不当,可能污染食品。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带来的食品污染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如PVC(聚氯乙烯)保鲜膜与食物接触一同加热可产生致癌物。化学给

17、我们带来了很多,我们在索取便利的同时要思量我们的行为是否危害着我们的环境,尤其在化学工业上我们切不可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处事方法,我们不能利用我们的化学来赚取自我的利益而损害人们的健康,这还需待我们的素质的提高,让我们更好地运用我们的化学。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三):摘要:化学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在家庭中,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用的燃料等都离不开化学;在医疗卫生方面,化学占据着牢不可催的地位,例如:各种新型药物的发现和使用,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死亡率;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我们也能看到化学的身影。总之,化学无处不在,人们仅有合理应用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享受现代礼貌生活。关键词:化学;生活;应用

18、;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它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穿着才会更加舒适,因为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才使食品变得美观、可口。化学药物的研究和不断出新,推动了医药科学的发展。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也正在逐步认识和掌握它。1、化学在家庭中的应用1)穿戴材料。众所周知,有很多衣物都是纤维制成的,纤维按其来源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它是聚合物经必须的机械加工后而构成的细而柔软的细丝。(1)天然纤维分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两类。植物纤维主要有棉、麻两类,动物纤维主要成分为角蛋白质,没有营养价值,常用有丝、毛两类。(2)人造纤维。植物纤维主

19、要有木材、芦苇等,因为植物纤维较短,所以不能直接用于纺织,所以人造纤维登上舞台。人造纤维主要是植物纤维经过化学加工使其改性而得到的,包括人造棉、人造毛和人造丝,其中,人造棉是把含木(质)纤维素(单体为戊糖或木糖,C6H10O5)的木材,除去木质素后和二硫化碳及氢氧化钠的作用,生成纤维素黄原酸盐,经进一步处理而得。(3)合成纤维主要有涤、锦、腈、维、氯、丙纶。我们从衣服标签看到的涤纶、腈纶、锦纶,包括此刻大名鼎鼎的莱卡、莫代尔等面料,都是合成纤维,你会相信这些都是由石油生产的吗化学纤维占纺织纤维的比例很大,而90%以上的化学纤维产品依靠于石油。2)厨房中的化学。化学在厨房中的应用不胜枚举。人们在

20、主食和副食加工中常常使用食品添加剂,发酵粉就是其中的一种,发酵粉是用于馒头、面包、糕点制作时中和发酵生成的酸及发泡以使制品膨松。例如,我们做馒头、面包等面食,常用纯碱或酵母发酵,做出的面食产品松软可口。糖果、奶酪、饼干等食品中也使用稳定剂、增稠剂等化学添加剂。人们从肉类、蔬菜等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来补充自身的需要,这些营养物质包含钾、钙、铁等营养元素。饮用酒是农作物等原料经过粉碎、润料、糊化、发酵等物理和化学变化制得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高层的饮水问题,也成了焦点问题,各种水过滤装置也层出不穷,有些装置是用明矾等混凝剂来实现净化水的目的。很多家庭用天然气、液化气和煤气

21、作为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气可从天然气中提取,而煤气包含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成分,这些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2、化学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很密切,在很早以前,欧洲的化学家就提出化学要为医治疾病制造药物,不少医生也参加了化学药物的研究工作,所以化学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的提高,传染病的死亡率的降低,其重要原因是普遍应用了各种新型药物,阿司匹林和青霉素等新型药物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医药科学的进程;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应用广泛,各种人造器官的发明,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使他们也能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锂盐可治疗精神错乱;金化合物可治疗关节炎;口服锌盐可治疗伊朗侏儒症;

22、化学检验方法在临床检验技术中是最先使用也是最常使用的,糖尿病的检验,尿胆素的检验,都离不开化学;麻醉在临床医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800年,英国化学家发现一氧化氮有麻醉作用,其后,于1844年被美国医生应用于拔牙,两年后,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首次利用乙醚麻醉进行外科手术获得成功。3、化学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我国是农业大国,高产增收是提高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化学是农业高产增收的手段。我国农业上广泛使用农膜,农膜又叫薄膜塑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多用于覆盖农田,可起到提高地温、坚持土壤湿度、促进农作物快速增长的作用,从而促使了农业的高丰收;农业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除草剂、催熟剂等)、钾

23、钠铵等化肥和合成肥以及各种高效低毒的农药,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农业的产量,所以能够说化学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沼气在化学上的名称叫甲烷,是一种天然能源,可由麦秆、树皮、豆壳和畜粪便等原料经过发酵制得,其残渣可用作鱼的饵料和农作物的肥料;农业上,经常使用农机设备,农机设备的制造也与化学密不可分;人工降雨就是经过必须的手段在厚云层中播散催化剂(碘化银)而到达降雨的目的,为了解决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水分不足的问题,可采取人工降雨的方式。4、合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环境问题1)应用化学知识合理饮食。饮食中的化学知识不胜枚举,合理饮食才能吃出健康。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获取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食用加碘的食盐

24、。碘盐中的含碘物质是碘酸钾,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容易分解,炒菜时如果盐加得早,碘化钾会分解,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豆腐和菠菜不能一齐食用,豆腐中包含较多的钙盐,而菠菜中包含丰富的草酸,如果做菜时放在一齐,会生成草酸钙,草酸钙是一种沉淀物,不被人体吸收,所以菠菜、洋葱、竹笋等富含草酸和草酸盐的食物不能和豆腐等含钙类食物混合食用。2)应用化学知识巧除污渍。生活中常见的渍有墨渍、汤汁、水果渍、血渍、咖啡渍、油渍、汗渍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它与草酸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一般用草酸除铁锈渍;汗渍和果汁渍可用10%的食盐水中浸泡一会,然后再用肥皂洗涤。也可把少量的碳胺和少量的食用碱或NaHCO

25、3放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后,将有汗渍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会,然后反复揉搓;烧水的壶用时间久了,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能被酸溶解,所以简单的去垢方法就是滴入食醋。当然,除污渍的方法还很多,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家居装修材料中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质,不断挥发,这些污染气体释放缓慢,给环境带来影响,还极大地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装修材料中的各种板有很多是压缩而成,里面甲醛和苯的含量较高,而油漆中包含苯乙烯,这些可能是致小儿白血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新房装修好后,必须要开窗通风,还能够采用放置盆栽的绿色植物以及活性炭的办法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活性炭

26、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农业上的农药、农膜、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对水体、大气、土壤带来了污染,过量投入和不合理使用,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应限制污染物的含量,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产品开发应严格把关。工业上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生活废弃的垃圾,应及时回收,利用化学处理技术,将其转化为能够使用的其他物品,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水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家庭中用的含磷洗衣粉,也可造成水污染,除减少致水污染的生活用品外,利用化学原理降低污染是目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用淀粉等原料合成可降

27、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利用催化转化器,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环境保护的措施还很多,有待于我们广泛实施。5、结束语生活中涉及化学的方面还很多,涉及的具体知识更多,在不断观察、探索中我们生活中的奥秘也将进一步被发现。化学给人们带来了精彩、带来了神奇,所以我们在享受现代礼貌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化学。参考文献:1周天泽编.现代生活化学M._师范学院出版社,.2吴洪等编.应用化学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四):摘要:我们的日常生活,形形色色,丰富多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能够说,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都属于物质范

28、畴;而化学,作为一门物质研究的基础性学科,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关键词: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生活小窍门引言: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人类生活坏境中的物质,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比如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有的是由天然物质改造而成的,如我们吃的酱油、喝的酒,是由粮食加工和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更多的物质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用化学方法由人工合成的,如化肥、农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它们形形色色、无所不在,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

29、彩。放眼四顾,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五光十色的化学现象。可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处处显化学。1、生活中的化学常识1.1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铝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很多使用。但近几年的研究证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1.2食物的酸碱性研究发现,

30、多吃碱性食物可坚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则都是碱性食物。注意科学饮食,改善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生活_惯,血管硬化可望得到延缓和逆转。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水平有密切关系。在体液酸碱度允许的范围内,酸性偏高者智商较低,碱性偏高则智商较高。科学家测试了数十名6至13岁的男孩,结果证明,大脑皮层中的体液PH值大于7.0的孩子,比小于7.0的孩子的智商高出1倍之多。某

31、些学_成绩欠佳、智力发育水平较低的孩子,往往多属酸性体质。1.3食品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无机化学防腐剂中很重要的一位成员。二氧化硫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在罗马时代用做酒器的消毒。之后,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如制造果干、果脯时的熏硫;制成二氧化硫缓释剂,用于葡萄等水果的保鲜贮藏等。二氧化硫在食品中可显示多种技术效果,一般称它为漂白剂,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有色物质作用对食品进行漂白。另一方面二氧化硫具有还原作用,能够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性褐变。总之,由于二氧化硫的应用可使果干、果脯等具有完美的外观,所以有人称它为化妆品性的添加剂。二氧化硫在发挥化妆性作用的同时,还

32、具有许多非化妆作用,如防腐、抗氧化等,这对坚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质量都是很必要的。长期以来,人们一向认为二氧化硫对人体是无害的,但自Baker等人在1981年发现亚硫酸盐能够诱使一部分哮喘病人哮喘复发后,人们重新审视二氧化硫的安全性。经长期毒理性研究,人们认为:亚硫酸盐制剂在当前的使用剂量下对多数人是无明显危害的。还有两点应当说明的是:食物中的亚硫酸盐必须到达必须剂量,才会引起过敏,即使是很敏感的亚硫酸盐过敏者,也不是对所有用亚硫酸盐处理过的食品均过敏,从这一点讲,二氧化硫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防腐剂。1.4水垢的构成水中溶解有碳酸氢钙,一点也看不出来。但当把包含碳酸氢钙的水放到锅中烧时,碳酸氢钙在受

33、热后,逐淅分解,又转变为原先的二氧化碳、水以及碳酸钙。这些包含碳酸钙的开水到在茶壶或者热水瓶内,碳酸钙就逐渐深入瓶底或附结在内壁上,时间一长,碳酸钙结起,就成了茶垢.那么,为什么盐酸能除掉碳酸钙呢这又是一个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氯化钙的新物质。氯化钙能够溶解在水中,所以只要用水一洗就没有了。这样一来,茶垢就除掉了。用盐酸除茶垢.可得注意:首先,不要直接用手去抹,最好用根铜丝缠着布条来擦洗,其次,盐酸要配得稀一点,不能太浓,并且还不能太多,因为盐酸有腐蚀性。除掉茶垢后,要用水认认真真地冲洗几遍,才能把盐酸除去;或者在茶壶里盛些水,放上几只铁钉,过几天,那些残存的盐酸就没有了;亦或者,我们能够改用

34、食醋-以醋酸这种弱酸为主要成分,降低腐蚀性且为厨房必备品,取料方便。1.5使运动员很快消除疼痛的医药在观看足球赛时,有时会看到绿茵场上,正在拼抢中的足球运动员,由于受伤突然摔倒,有时还抱着大腿痛得翻滚。为了让他能继续拚搏,医生跑过去,拿着一个小喷壶,向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再用药棉不断地揉搓、按摩,稍待片刻,受伤的运动员重新站立起来,又投入了比赛。医生用什么药使运动员很快消除疼痛呢原先喷壶里装的是氯乙烷(C2H5Cl),这是一种没有颜色、极易挥发(沸点13.l)的液体。当把它喷到受伤部位时,立即挥发。在挥发时要吸收热量,从而使皮肤表面温度骤然降低,使感觉变得迟钝,因而起到了镇痛和局部麻醉的作用。

35、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冷冻麻醉疗法。1.6绘制装饰图案用的金粉、银粉绘制装饰图案用的金粉、银粉是用什么做的金粉是用黄铜(铜锌合金)制成的。将黄铜片和少量润滑剂经过碾碎和抛光就制成金粉,金粉广泛用于油漆和油墨中。银粉是用价格便宜且和银一样有银白色光泽的铝制成的,铝粉质量轻,在空气中很稳定,反射光本事强。制铝粉有两种方法:一种将纯铝薄片同少量润滑剂混合后用机械碾碎;另一种是将纯铝加热熔融成液体,后喷雾成微细的铝粉2、化学生活小窍门2.1饮食方面豆腐不可与菠菜一齐煮。草酸钙是人体内不能吸收的沉淀物。菠菜、洋葱、竹笋中包含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包含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

36、,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从医学的观点看: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同时混合食用,会生成草酸钙的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他们的营养成分。如果将菠菜、洋葱、竹笋等在水中沥过,再放入豆腐,即可消除此潜在威胁。加碘食盐的使用。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包含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供给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自来水刚煮沸就关火对健康不利,煮沸3-5分钟再熄火,烧出来的开水亚硝酸盐和

37、氯化物等有毒物质含量都处于最低值,最适合饮用。2.2医药方面服药通常是用温开水送服的,而不能够用茶水。因为茶水中含鞣酸,它会和药物中的多种成分发生作用,从而使药效降低以至失效,如贫血病人服用铁剂会同鞣酸反应生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鞣酸铁。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抗菌素药类大部分是胺类化合物,人空腹服用后药物易被胃中胃酸分解,既降低药效,又对胃壁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而饭后服用药物,由于胃酸被食物冲淡,药物就不会被胃酸分解,所以抗菌素药物一般在饭后服用。不慎打碎体温计后的处理方法。体温计里装的一般是水银,不慎打碎体温计,水银外漏,洒落的水银就会散布到地面上,空气中,引起环境污染,继而危害人体健康。

38、所以体温计打碎后,应妥善处理洒落的水银,可先用吸管吸取颗粒较大的水银,后在剩余水银的细粒上撒些硫磺粉末,水银和硫磺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硫化汞,减少了危害。2.3其他方面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疗效颇佳。可将洗衣粉、吸烟剩下的烟头一齐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来擦玻璃窗、纱窗,效果均不错。将残茶叶浸入水中数天后,浇在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生长;把残茶叶晒干,放到厕所或沟渠里燃熏,可消除恶臭,具有驱除蚊蝇的功能。3、总结与展望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在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化学能够说是无处不在。也能够说,没有化学,就没有人们生活的多元化,

39、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见化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生活中涉及化学方面的具体知识不胜枚举,只要大家留心,多观察、多发现。化学的发展将会突飞猛进,我们生活中的奥秘也将进一步被发现,生活将会更加方便、舒适。在不久的将来,化学在食品、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化学为人类源源不断的供给新材料、新知识,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化学还将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供给愈发关键的帮忙。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五):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和利用始于农业。两千多年前,人类就能够经过腐殖或燃烧植物获得肥料,经过用石灰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争取粮食的丰产丰收。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合成肥料,而后又创造了各种农药、高效饲料、肥料添

40、加剂。异常是20世纪中叶,以土壤为基础,以植物营养为中心,以肥料为手段综合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农业化学的出现,将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农业化学分析、作物营养诊断、同位素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化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开辟了农业生产的新天地。无论在任何时候,农业都离不开化学的支持。比如:要使农作物优质高产,就必须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在目前的条件下首选就是使用农药,而研制高效低残毒的农药必须应用化学知识。为了使农作物的果实色泽、大小、品质、风味及抗逆本事贴合人们的要求,就必须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施人工调控,而植物生长调控剂的研究也需要化学。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41、便于人们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更是化学的功劳。食品中的三大主要营养素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糖被氧气氧化后,产生足够的热量,供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脂肪供给人体热量以维持体温;蛋白质是人类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人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除此之外,食品还包含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人体得到均衡发展,增强抵抗力,抵御各种传染病。为了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人们往往要经过化学的手段,到达既定的目的。比如:生柿子包含鞣质,不仅仅涩口,还对胃肠有刺激。我们就能够把生柿子密闭在一个室内,增加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氧气的浓度。使生柿子在缺氧呼吸的条件

42、下,内部产生乙醛、丙酮等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能将溶解水的鞣质变成难以溶解于水的物质,于是柿子吃起来没有涩味,又香又甜。在我们的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等的面团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发醇粉进行发酵,使制成的糕点、面包疏松可口。这实质是在食品制做中应用了化学反应。酵母中的酶促进面粉中原包含的微量蔗糖以及新产生的麦芽糖发生水解;发酵粉受热时就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制品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能够说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食品的色香味俱全。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六):饮食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关系最紧密的一部分,合理健康的饮食有助于提高人学_,生活,工作的效率,而不当的饮食则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而我们应把所学的化

43、学知识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卫生礼貌的饮食_惯,合理搭配饮食,提高身体素质。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保健也更加关注。此刻,老百姓的菜篮子丰富了,人们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了。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万100万吨。其中,使用在农作物、果树、花卉等方面的化学农药约占95%.长期而很多地滥用化学农药,不仅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并且严重地危害着人体的健康。小小的农药缘何对人类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据专家介绍,在施用农药过程中,农作物、畜类、水产等动植物都可能受到农药的污染。所以,目前几乎不存在哪个人群,在某种程度上未受到农药的污染作用。有些农药性质稳定、残留期长,一旦

44、造成污染便很难消除。如DDT,在土壤中如果自行消失掉95%需要430年。目前,在空气、水体、土壤和食物中都发现了存留的DDT.人们进食残留有农药的食物,如果污染较轻、吃入的数量较少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往往有头痛、头昏、无力、恶心、精神差等表现;当农药污染较重、进入体内的农药量较多时,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如乏力、呕吐、腹泻、肌颤、心慌等情景。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现象。另外,残留农药还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必须量后会导致一些疾病,如男性不育。研究资料显示,在最近50年间,全世界男性精子的数量下降了50%,不育或不孕夫妇的比例已到达10%15%.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45、就是一些被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化学品,如六六六、1605等农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也与残留农药有关。最新研究证明:食物中的残留农用杀虫剂能够导致消化道黏膜发生炎症和形态病变,而消化功能紊乱患者常有腹痛症状的原因,正是由于消化道黏粘膜在出现形态病变及炎症以后,使人的痛觉更为敏感。此外,还有帕金森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也与长期接触农药有关。对孕妇而言,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会导致胎儿畸形。那我们如何认清易受农药污染的蔬菜呢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蔬菜的生长期已越来越短,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蔬菜的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绝大部分蔬菜需要连续多次施药后才能成熟上市。据农业植保部门调查证明:在叶

46、菜上使用过高毒农药的种植户约占32.8%.种植户一般都是在收获期前1015天以内用过农药,甚至有的农户在收获前4天用过药,致使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浓度较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关专家指出,一些易于生虫、生虫后又较难防治的蔬菜瓜果,常常是农药污染最厉害的品种。根据各地蔬菜市场农药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农药污染较重的有白菜类(小白菜、青菜、鸡毛菜)、韭菜、黄瓜、甘蓝、花椰菜、菜豆、芥菜、茼蒿、茭白等等。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农药污染比例最大。因为青菜虫抗药性较强,普通杀虫剂难以杀死害虫,农户为了尽快杀虫,会选择高毒农药。韭菜的虫害韭蛆常常生长在菜体内,表面喷洒杀虫剂难以起到作用,所以不少农户用很

47、多高毒杀虫剂灌根,而韭菜具有的内吸毒特征使得毒物遍布整个株体;另一方面,部分农药和韭菜中包含的硫结合后,毒性增强。一般而言,叶子和嫩茎是合成蛋白质最旺盛的场所,所以最容易受到污染。而农药也往往是喷洒在蔬菜的叶片上,所以叶类蔬菜的农药残留相对来说就比较严重。茄果类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荚类蔬菜如豆角等,以及鳞茎类蔬菜如葱、蒜、洋葱等,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如何清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1.清水浸泡洗涤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必要时可加入果蔬清洗剂,增加农药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3次,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2

48、.碱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用碱水浸泡是去除蔬菜残留农药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10克配制成碱水,将经初步冲洗后的蔬菜放入碱水中(根据菜量多少配足碱水)。浸泡5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蔬菜,重复洗涤3次左右效果更好。3.加热烹饪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会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可经过加热去除部分残留农药。常用于芹菜、圆白菜、青椒、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后置于锅中烹饪成菜肴。4.清洗去皮法:对于带皮的蔬菜如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西红柿等等,

49、能够用锐器削去包含残留农药的外皮,只食用肉质部分,既可口又安全。5.储存保管法:农药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一些易于保管的蔬菜,能够经过必须时间的存放,来减少农药残留量。适用于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烂的品种。一般应存放1015天以上。同时提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以上方法对于蔬菜残留农药清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既可确保蔬菜的营养成分,也维护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可是虽然我们能够采取各种方法防范中毒的发生,但有时我们难以控制这些条件,所以当出现不适或进食怀疑被有毒物污染的食物后要及时采取措施,严防危害的发生。一般食品污染事件是吃进污染食品的人同时或先后发病

50、,虽然表现可有所区别,对不能判别是否中毒或出现不适不知该怎样处理时可拨电话向当地中毒控制中心获取帮忙,那里的专家会免费供给中毒预防和急救的指导和帮忙,也供给特效解毒药物和毒物检测服务。多数情景下能够在中毒控制中心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催吐、服用有吸附性的药物、休息等措施自我或经过亲友的帮忙在家中就能处理,严重时专家也会指导你到专业单位处理。而装修污染此刻也成为此刻社会人类健康的不能承受之重.近日,卫生部组织的室内空气污染国际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所导致的超额死亡达11.1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由装修污染导致的。对此,专家给了我们这样的解释:装修和家居一般都采用三夹板、人造板,而

51、甲醛作为粘合剂的重要成分隐藏在板材夹层中。室温每上升一度,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对身体的损害是致命的。装修污染物的释放长达3-15年,它们的危害包括:1)造成人体免疫功能异常、肝损伤、肝损伤及神经中枢受影响;2)对眼、鼻、喉、上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伤害;3)引起慢性健康伤害,减少人的寿命;4)严重的可引起致癌、胎儿畸形、妇女不孕症等;5)对小孩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可导致白血病、记忆力下降、生长迟缓等;6)对女性容颜肌肤的侵害,更是不在话下。由于甲醛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接触后会出现皮肤变皱、汗液分泌减少等症状。汗液分泌减少会阻碍毛孔内脏物和人体新陈代谢。经过咨询和上网查询,搜集到有如下几种清

52、除异味、挥发物的方法:其一,空气污染治理类型,也被称作被动治理法,也就是采用必须的手段将空气中的污染有效的清除,包括很多专家一致推荐使用的开窗通风法,可有效地将污染的空气稀释或与室外的新鲜空气交换,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经济也是使用最多的手段之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装修好后不急着入住,吹几个月后可有效地降低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的污染的说法。也有其它一些方法,如活性炭干粉吸附法、负氧离子法、空气净化器法、臭氧氧化法、光触媒法或用甲醛清除剂类产品、装修除味剂类产品直接喷雾于居室内空气中等,这些方法都能降低或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成份。其二是在装修后针对污染来源如家具、人造板材、涂料壁纸、沙发地毯、复合地板等进行

53、综合性的治理,真正从源头上清除装修污染,才能到达根治装修污染的目的。尤其需要大家理解的一个道理就是环保材料环保装修,因为室内空气污染浓度是空气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数,室内空间的大小、污染源的多少和释放强度、室内封闭时间起着关键的作用。消费者如要选购污染治理产品及进行治理服务时,应尽量选用正规大型的室内污染治理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另外根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的推荐,一叶兰、龟背竹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虎吊兰和吊兰能够吸收室内80%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气体。芦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能够吸收1立方米空气总所含的90%的甲醛。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

54、另外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此外,常青藤、铁树能有效的吸收室内的苯,吊兰能吞食室内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过氧化氮,天南星也能吸收80%的苯和50%的三氯乙烯。后期的清除固然不能完全掩盖了污染的存在,所以,户主们在装修时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说得好:你忽视它一时,它会害你一生。在购房、装修和买家具时必须要把是否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作为一个重要选择条件。在装修前,首先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装饰材料要贴合国家环保的标准,并进行简约化装修。其次是要注意选择对室内环境污染小的施工工艺,除了特殊要求以外,一般不要在复合地板下头铺装大芯板,用大芯板打的

55、柜子和暖气罩,里面必须要用甲醛捕捉剂进行处理,油漆最好选用漆膜比较厚、封闭性好的。要严格掌握装饰和装修材料质量。异常是复合地板、大芯板,要把甲醛量作为选择的主要条件。在家具使用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新买的家具不要急于放进居室,有条件最好放在空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再用。新装修的家庭购买新家具,最好不要急于入住,让家具里的有害气体尽快释放。(2)人造板制作的衣柜使用时必须要注意。尽量不要把内衣、睡衣和儿童的服装放在里面。因为甲醛是一种过敏源,当从纤维上游离到皮肤的甲醛量超过必须限度时,就会使人产生变态反应皮炎,多分布在人体的胸、背、肩、肘弯、大腿及脚部等。夏天放在衣柜里的被子也要注意,里面会吸

56、附很多甲醛,必须要充分凉晒后再用。(3)布艺沙发不但要注意面料,内填充物更有讲究,填充材料用料要实在,弹性均匀,无论压、靠、挤,释放压力后能迅速回弹,并且没有污染物质。(4)在室内和家具内采取一些有效的净化措施及材料,能够降低家具释放出的有害气体。总之,健康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仅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有资本去打拼属于自我的天下。让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从一些小事做起,让自我健康的、精彩的活下去,为自我,也为关心自我的家人朋友。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七):上周,我们已经学完第九单元溶液课程的全部资料,在回顾单元知识的过程中,我着重回忆对溶解的加深理解,记得课后还以往向刘教师求教空气和合金也是溶

57、液,也有溶解度的概念,刘教师还在课上告诉我们一些溶液的构成和物质溶解时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等。为了深入理解溶液溶解度的概念,我和同学利用假日期间,经过做化学小实验来探究物质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在必须量的某种溶剂中,即溶解度的知识点。我们在1月2日中午(室外温度13度左右)的情景下,做有关溶解度实验。首先将超市购买的精制250克食用盐均匀分成5份,每份50克;其次,将超市购买的550mL的农夫矿泉水缓缓倒入奶锅内,防止水溅出;第三步,略微加热装有矿泉水的奶锅,并用筷子搅拌均匀后,用甩至0度的体温计测量奶锅内的矿泉水温度,为19度。随后加入1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全部融化。第四步,再加50克的食盐,

58、搅拌后仍能全部融化。第五步,再加第3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观察,发现锅底有少量食盐未能溶解。这时,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在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我们计算550毫升的矿泉水约为550克,在20C时可最多溶解146克的食盐。因而,我们分析,此时奶锅里的溶液应为饱和溶液。第六步,我们将奶锅里的溶液加热,一会儿,发现,沉淀锅底生物少量食盐不见了,所以,判定,此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第七步,将热的奶锅放在室外(10度左右)1小时候后,观察,奶锅里又有少量的食盐沉淀物出现,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经过这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

59、解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饱和溶液:在必须温度下,在必须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必须温度下,在必须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3、将溶液加热(升温)能够使溶液由饱和状态变成不饱和状态,将溶液冷却(降温)能够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成饱和状态。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八):摘要:我们此刻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没有化学的参与。化学的研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化学让我们能够生产出门需要的产品,化学让我们了解事物的性质从而懂得如何运用它。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化学的应用已经普及到每一个事物上。学_化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生活。关键词:生活;医疗;化学化

60、学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密切关系。先说衣服:有纯棉的化纤的,纯棉的是用棉花纤维制作而成;化纤就更多了,比如氰仑、锦纶、涤纶、涤卡等等。食品当中,有食品制作加工和检验。谷物食品,蛋白质类食品,蔬菜的植物纤维,叶酸等等。住房的建造中,需要使用个中建筑材料,砖、瓦,水泥,白灰,玻璃,铝合金及其各种保温材料和取暖的铝塑材料,钢铁制作的暖气片,行走需要各种机动车,机动车、飞机轮船的制作需要各种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铝合金、铜合金等等。还有医疗中的各种医药、针剂、片剂及其医疗器械等等。高科技领域、公、农业生产、国防、文教卫生各个行业都需要与化学有关。1.化学与衣、食、住、行:1.1衣服中的化学衣服由各种

61、纤维制成,但天然的纤维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且数量不足。于是人们经过化学发明了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具有天然纤维所没有的一系列优良性能,如强度高,耐磨,耐虫蛀,比重轻,保温性好,并且还耐酸碱的腐蚀。合成纤维中主要有锦纶,涤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氨纶,芳纶,氟纶等。其中锦纶,涤纶,腈纶被称为现代化纤的三大支柱合成纤维是用石油,煤,天然气,石油废气,石灰石,空气,水等非纤维类的化工原料合成的纺织品(通常成丝状,如为片状或块状者则为树脂,合成树脂添加各种助剂后的制成品称为塑料)做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和机械加工制成的,这种纤维才是真正的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为重要的高分子聚含物,有优异的化学性能和机械强

62、度,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1.2食物中的化学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

63、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当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化学物质和化学方法来提高食品的口感、外观,并且也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的提高,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余温仍在,毒豆芽又粉墨登场细数近年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大多与添加剂有关。添加剂的滥用已成当下食品安全的原罪,演变为食品领域的一场人造灾难.所以我们还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应用化学这强大的武器.1.3居住中的化学用来建造房屋的水泥、钢铁、玻璃等等无一不是用化学的方法来制成的。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

64、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变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由于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我们又能利用化学知识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虽然废弃的塑料会导致白色污染,但它的优点是功不可没的,不利的一面我们能够利用化学知识来有效的防止。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质量。1.4交通中的化学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此刻,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虽然汽油、柴油、煤等燃料的燃烧会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污染,可是我相信将来依然能够经过化学来解决这个问题。2化学与医疗的关系:2.1化学与药品合成古时候,人们经过用柳树皮、树叶涂抹身体来缓解关节炎和背部疼痛,之后人们研究发现,起到镇痛效果的是柳树皮和树叶中所含的一种化学成分水杨酸。19世纪末,在德国拜耳公司工作的化学家菲利克斯霍夫曼的父亲老霍夫曼,

}

  更新日期:2014年5月20日

  1、获得批文之前的原料药,如果属于新化学物质,是否需要进行申报?

  2、某混旋××酸已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那么左旋××酸和右旋××酸是否还需要进行申报?

  答:如果左旋××酸或右旋××酸未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则需要分别单独进行申报。

  3、用于生产液晶电视面板、电脑显示屏和手机显示屏等产品的液晶,如果属于新化学物质,是否需要进行申报?

  答:需要申报,应由液晶的生产商或者进口商进行申报。

  4、生产或进口聚合物中所含有的各种添加剂(抗氧剂、热稳定剂、透明成核剂、爽滑剂、开口剂等)是否必须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才能将其用于聚合物中?

  答:添加剂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如果未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属于新化学物质,则应按照《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7号令)进行申报。

  5、若有某物质的存在形式是配制品,其配制介质中含有新物质(没有申报的物质),会影响这个物质的申报吗?

  答:配制品中的任何新化学物质均需要进行申报。

  6、用醇类等有机溶剂提取的天然物质是否可豁免?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8页中的规定,只有用水提取的天然物质可以豁免。

  7、酶蛋白是否属于天然存在的物质中的生命物质范畴?多肽(如短杆菌肽)或粘多糖类(如硫酸角质素)等生物大分子是否也属于豁免申报的物质范畴?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8页,天然存在的物质中的生命物质属于豁免范畴,但如系经由工业化生产出的产品需要申报。

  8、国内某公司计划进口某种已列入卫生部批准的化妆品目录的化妆品原料。经查新后,确认属于新化学物质。请问该公司是否还需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需要申报。根据7号令第二条和《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7页,作为化妆品的原料或者中间体的新化学物质的相关活动的环境管理,适用《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7号令)。

  9、催化剂A是B(活性成分)和C的反应混合物,A和B均是新化学物质。如果计划进口含有A的产品D(D也是新化学物质),请问应该申报哪个?

  答:应申报产品中的所有新化学物质。

  10、物质A是由B、C、D三个组分配制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即为配制品,并且B、C、D三个组分也属于食品添加剂。此时B、C、D三个组分需要做新化学物质申报吗?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7页,食品添加剂本身是不需要申报的,但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原料或者中间体,属于新化学物质的,则需要申报。如果生产食品添加剂A的三个组分B、C、D经确认本身也属于食品添加剂,无论是否为新化学物质,均属于豁免类别,无需申报。

  11、有一类物质在国外确定是副产物,而且含量超过10%,又不符合7号令中杂质的定义,可否豁免?

  答:应按照7号令和《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的要求办理申报。

  12、合成新化学物质P,由于副反应产生5%的不纯物Q、20%的不纯物R。P、Q、R都是未收录在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新化学物质。从P分离Q及R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是从成本上考虑,以未加分离的混合物的状态(P、Q、R分别占75%、5%和20%)进行产品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的第8页,P和R不属于豁免范畴,需要进行申报。Q可作为含量低于10%的杂质,豁免申报。

  13、在合成新化学物质X时,由于副反应产生12%的不纯物Y、13%的不纯物Z。X、Y、Z都是未收录在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新化学物质。从X分离Y、Z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是从成本上考虑,未加分离,以X(75%)、Y(12%)、Z(13%)的混合物的状态进行产品销售。在这种情况下,需分别将X、Y、Z作为3种新化学物质进行申报吗?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的第8页,X、Y、Z均不属于豁免范畴,需要分别进行申报。

  14、在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中,同一厂区是指几个法人单位还是一个法人单位?

  答:是指同一法人单位的同一厂区。

  15、现场可转移分离中间体是否需做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由申报人自行判断"现场可转移分离中间体"是否属于非分离中间体,非分离中间体之外的中间体适用本《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7号令)。详见《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9页。

  16、某国内企业拟从国外进口1吨以下的某新化学物质,用作单体在国内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合物,合成聚合物是该物质的唯一用途。由于聚合物本身在7号令中被归类为物质,那么能把此单体理解成中间体,以"中间体,且年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1吨的"的理由进行特殊情形的简易申报?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9页,"中间体是指在整个化学反应上一步化学反应出的化学物质,在下一步化学反应过程中消耗,用于生产其他的化学物质或者产品。中间体不应出现在生产的化学物质或者产品中,除非作为杂质。"问题中提到的拟进口的该物质并非是在整个反应中的上一步反应出的物质,因此不能作为中间体。

  17、如果研发用的原材料是新化学物质,而研发的产品是现有物质,那么,研发的产品是否受"研究产生的新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进行销售,但销售后只能继续用于研究,不得用于研究以外的活动,除非该新化学物质已经取得登记"(《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11页描述)的约束?

  答:在此种情况下,作为原料的新化学物质需要按照7号令进行申报,作为现有化学物质产品按现有化学物质管理,不适用于7号令。

  18、A为汽车整机的进口商。在其进口的整车的发动机里面加有机油,该机油加进去后即留在发动机里并封口,不会流到发动机之外,不会释放出来。如果此机油中添加有新化学物质,A需要进行申报吗?

  答:不需要。因为不属于常规使用时有意释放新化学物质的物品,所以不需要进行申报。

  19、关于"境内外厂商的定义"。有情况如下:新化学物质颜料生产者→颜料配方的油墨生产者→油墨分装/换装的业者→贸易商→中国的进口者。请问生产商指的是哪一个?是油墨分装/换装的业者吗?

  答:《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所指的厂商是指向中国境内出口或者在中国境内生产新化学物质的生产厂或贸易商。将新化学物质直接销售到中国关境内的境外厂商需要进行申报。

  20、通过《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查询时,仅可知道物质在不在名录中,无其他信息。而查询国外有些名录时,对于不保密的物质,可以看到它的理化性质等。为规范中国的化学品的管理,对于不保密的物质,能否在《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增加一些信息?

  答:在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方面,《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作用是用来界定某物质是否为新化学物质。当条件具备时,登记中心将考虑增加《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其他功能。

  21、对申报人的资格有何要求?

  答:参见《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的第十六条。

  22、国内分公司是否可作为境外总公司的代理人?

  答:国内分公司如果符合《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中代理人的资格要求,可作为代理人。

  23、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内的申报人属于境内还是境外申报人?

  答:属于境内申报人。

  24、境外申报人通过代理人取得新化学物质登记证后,代理人是否同时也获得了进口该新化学物质的许可?

  答:否。在取得新化学物质登记证后,只有申报人获得该新化学物质的进口许可。

  25、境外申报人通过代理人进行申报,取得了某新化学物质的登记证。当国内的多个公司直接从该公司进口该新化学物质时,这些国内公司是否需要单独进行申报?

  答:由于境外申报人已经取得了该物质的登记证,只要其按照登记证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开展进口新化学物质的活动,上述情况的国内公司不需要就该物质进行申报。

  26、境外申报人通过代理人进行申报,获得了特殊情形的简易申报登记证。如果境外申报人的公司名称发生变更,登记证持有人不变,是否需要做登记证变更手续?如需要,应提交那些资料?

  答:需要将登记证进行变更。登记证原申报人应向登记中心提交书面变更申请,说明公司更名、公司合并或者资产收购、并购等具体变更情况,并提交证明材料,同时将新的代理协议原件提交登记中心。登记中心核实后,提出是否给予变更的处理建议,上报环境保护部。由环境保护部做出是否准予变更的决定。对应准予变更的,要求交回原登记证,换发新的登记证,注销原登记证申报人名称,并在新化学物质管理档案中变更相应的信息。

  27、境外申报人的申报材料是否可以由国内分公司提交?

  答:对申报人的申报材料的递交方式没有限制要求。

  28、境外申报人法人代表盖人名章是否可以接受,单位名称与公章不完全一致,如"Limited"由"Ltd"代替,差别是否可以?

  答:如所在国家人名章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接受;单位名称必须与公章一致。

  29、境外企业A通过代理人B取得新化学物质登记证。由于代理人B公司倒闭或是其他原因不再从事这个业务或是代理人B不再存在了,那么此时企业A是否应该更换代理人,或是采取其他措施?

  答:境外企业A应该更换代理人。登记证原持有人应向登记中心提交书面变更申请,说明公司更名、公司合并或者资产收购、并购等具体变更情况,并提交证明材料,同时将新的代理协议原件和新的代理人的资质证明文件提交登记中心。登记中心核实后,提出是否给予变更的处理建议,上报环境保护部。由环境保护部做出是否准予变更的决定。对应准予变更的,要求交回原登记证,换发新的登记证,注销原登记证持有人名称,并在新化学物质管理档案中变更相应的信息。新的登记证按登记证应注明新的登记证编号和登记时间,备注变更情况。登记证持有人名称变更后,新的登记证持有人应承担原登记证持有人的责任。

  30、某贸易公司从国内购买某新化学物质后直接放到保税区,之后再转卖到其他国家。该贸易公司需要申报该新化学物质吗?

  答:该贸易公司购买该新化学物质时,应要求新化学物质供应商提供新化学物质的登记证明,不得购买没有登记的新化学物质。

  31、某公司将某新化学物质进口至中国境内的保税区的仓库,不做任何加工处理,然后再将其出口。请问该种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10页,"进口后,临时存放在保税区,并未经过任何加工(包括改换包装、挑选、整理等)即全部出口的,不适用《办法》。"

  32、新化学物质申报需要向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缴费吗?

  答:目前,新化学物质申报无需缴纳费用。

  33、有关联合申报增量问题。两公司进行某新化学物质的联合申报,其中A公司申报量为5 t/a,B公司申报量为4 t/a,总和为9 t/a,属于1级。2年后, B公司生产量增加至6t/a(总和=11t/a),进行2级独立申报,提供数据的为B公司。这种情况下,A公司的生产量限也被自动的扩大到与B公司的总和,即<100t/a的范围内了吗?

  答:A应按照原登记证载明的登记量进行生产或进口。

  34、A公司生产新化学物质X,9 t/a,按1级进行常规申报。其后,B公司同样生产新化学物质X,9 t/a,按1级进行常规申报。A公司与B公司是完全不同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B公司申报时是要求其提供1级申报所需数据吗?是否有可能被要求提供2级申报所要求的数据?

  答:属于《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47页第4条重复申报规定情形的,应按照申报数量之和提交所需数据。

  35、如果常规申报从第一级别直接跨到第三级别,是要选择两个生态毒理学测试还是一个?

  答:应按照第三级资料要求提供测试数据。

  36、常规申报中的新化学物质的潜在用途是否会出现在登记证上?

  答:不会,登记证上载明的是获环境保护部批准的申报用途。

  37、常规申报表格中的"厂门的经纬度坐标"填写项,是否必须填写?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和申报表格的要求填写。

  38、在进行常规申报时,如果某物质属于"自燃物质",是否只提交密度测试数据即可?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34页,属于"自燃物质"的常规申报,只提交密度测试数据即可,同时还应提交具有相应属性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资料。

  39、在进行常规申报时,某些数据是否可以引用其他测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或内容作为数据来源(如引用水生生物毒性测试报告中出现的水中溶解度数据,并将该份报告作为水溶性数据的数据来源)?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31页,"常规申报的申报数据可以源自测试报告、公开发表的权威性文献、权威数据库、或者采用QSAR、交叉参考、专家声明等方法产生的数据,其中应优先提交源自测试报告的数据"。测试报告中摘录的受试物质的相关参数,不能作为数据来源。

  40、在常规申报中,"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化学物质"、"遇水/光分解或发生反应的产物全部为《名录》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免于提交生态毒理学数据,那么在基本情形的简易申报中,是否同样可以豁免?

  答:是的。与常规申报要求相同,应同时提交具有相应属性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资料。

  41、在进行一级的常规申报时,若已有国外的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数据,那么必须在国内进行的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是否可以选择鱼类14天延长毒性试验或大型溞类繁殖试验?

  答:可以。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36页对在中国境内完成的生态毒理学测试的要求。一级时提交至少一项水生生物毒性数据(推荐首选鱼类)。

  42、某申报物质,已有国外测试数据。可否在进行国内测试的同时完成风险评估报告?

  答:不可以。对于申报物质的风险评估,应基于申报时的全部已知信息。

  43、如果由于增加新化学物质活动量而导致登记证变更的,新化学物质首次活动时间如何界定?

  答:仍以首次活动情况报告表中提供的首次时间为准。

  44、实验室进行测试时没有GLP资质,之后才取得GLP是否可以?

  答:实验室资质以测试报告的签发日期为准。

  45、常规申报的测试报告中需提供实验室资质证明。关于生态毒理学测试,由于环境保护部已公布境内测试名单,是否无需再提供列入名单中的实验室的资质证明?

  答:环保部公布的测试机构无需提供资质证明。

  46、关于理化和毒理学测试,目前还未公布测试机构名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实验室资质证明文件?

  答:关于理化和毒理学测试,测试机构应提供所获资质证书的复印件。详见指南第28页。

  47、如果境内测试机构提供带有计量认证标识的实验测试报告,是否就无需单独提供实验室资质证明文件?境外测试机构提供的实验报告一般在报告前部都有实验室资质的一个声明文件,请问这样的声明是否有效,是否还需另外提供一个资质证明文件?

  答:如果境内测试机构提供带有计量认证标识的实验测试报告,也应提供所获资质证书的复印件。境外测试机构,如有其所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检查或者符合合格实验室规范的证明文件的,应提供复印件。

  48、实验动物方面有什么要求吗?

  答:应按照国家对实验动物的相关规定。

  49、对于《化学品测试导则》(HJ/T 153)中没有的某一项指标,有国外的方法与我国国家标准,选用哪个方法测试?

  答:按《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28页的规定,应选用我国的标准。

  答:首先,该试验的方法应符合《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的要求;其次,由于7号令要求对申报的新化学物质进行环境危害分类,而GB中规定采用的藻类终点为72h-ErC50。所以对该项试验,即"201藻类生长抑制试验(Alga Growth Inhibition Test),结果表达应优先给出24h~72h的ErC50值,特别是72h-ErC50值。

  51、基本情形的简易申报中,水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的数据必须要求由合格实验室出具吗?申报人公司的实验室(没有GLP资质)测试得到的数据、使用模拟软件估算的数据或者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能否接受?

  答:在基本情形的简易申报中,对水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的数据来源未作要求。

  52、在聚合物的简易申报中,如果各单体的投料比不同,产生了几种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但聚合物的化学名称相同。请问是否将这几种聚合物视为同一新化学物质进行申报?

  53、以"工艺和产品研究开发,年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10吨,且不超过两年"的理由进行特殊情形的简易申报取得的登记证,在两年过期后还能否再次以此理由进行特殊情形的简易申报?

  54、国内某公司W生产并进口一种由A与B、C和D形成的聚合物。国外出口商Y生产时,是以A、B、C和D为初始反应物(加入反应釜的是A、B、C和D);因涉及一些工艺机密,国外出口商Y出口A和B的聚合物给国内公司W,W再加入C和D进行生产聚合(国内商加入反应釜的是C、D和AB初聚物)。请问,W公司进行简易申报特殊情形申报时,单体是填写A、B、C和D,还是填写C、D和AB初聚物?

  答:应填写C、D和AB的初聚物。

  55、国内某公司X生产出某聚合物后,在其工厂内的混配器中与其他物料、溶剂搅拌混合,形成配制品,然后装桶销售。那么,在进行特殊情形的简易申报时,在申报表格的2.5项填写加工使用方信息时,X公司本身算作加工使用方吗?

  答:如果该公司仅出售该聚合物的配制品,聚合物与其他物料、溶剂搅拌混合的过程是其整个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不算作加工使用方;如果不仅销售配制品而且还单独销售该聚合物,那么该公司应算作加工使用方。

  56、A公司的产品都是由聚合物、溶剂和松香树脂组成的配制品,在简易申报表第3.3项的存在形式的"配制介质"一栏中只填溶剂名可以吗?如不允许,应如何填写?

  答:不可以,应如实填写溶剂和松香树脂名称。

  57、在聚合物的申报中,应该要体现其中的添加剂信息。该添加剂信息需要详细到什么程度?是否需要CAS号、CAS名、含量、投料比和是否在《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里等信息?

  答:申报人应在单体和反应体列表中提供上述信息。

  58、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是否需固定授权给同一个人?

  答:不是,但更换被授权人时应重新提交授权书原件。

  59、某新化学物质经简易申报后取得登记证,如日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途发生变更,是否需要重新进行申报?

  答:已取得简易申报登记证的新化学物质的名称、登记量、登记用途、申报理由和活动类型变更需要进行重新申报;申报人及登记证持有人名称变更不需要进行重新申报,申请变更即可。

  60、以科学研究为目的,新化学物质年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0.1吨的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备案申报,科研备案申报是否有下限的规定?

  答:科研备案申报无数量下限的规定。

  61、科研与工艺开发的概念区别?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11页,"研究是指认识和应用新化学物质的探知性活动,涉及科学研究和工艺、产品开发研究。科学研究是指对新知识、新理论、新原理的探知过程,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艺和产品开发研究是指基于科学研究基础上,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市场开拓和生产实践的研究"。

  62、在提交科学研究备案申报全部材料后,何时能进行科研活动?

  答:根据《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23页,"科学研究备案申报人在提交新化学物质科学研究备案申报材料后,即可开展所备案新化学物质的相关活动。对于已经开展相关活动但收到登记中心补正要求的,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补正"。科学研究备案申报人应按《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7号令)第三十四条规定开展相关活动,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

  63、对于科学研究备案申报中的备案物质,有多家科研单位同时实施科学研究,应如何处理?

  答:应在新化学物质科学研究备案申报表的1.3、2.7~2.11项中以附件的形式提供相关信息。

  64、对于已备案的物质,如果科研单位发生改变,申报人是否需要重新备案?

  答:需要提供变更说明。

  65、若某物质有两种存在形式,如配制品和纯物质,是不是要在申报表上都要填写。

  66、配制介质中的物质必须要说明作用吗?

  答:《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和申报表格中未作要求的不必填写。

  67、对于聚合物的简易申报,是否需要提交GPC报告?

  答:对于聚合物的简易申报,需要提交分子量分布图,包括聚合物的凝胶渗透色谱图(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或其他表征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结果,如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

  68、申报物质的行业分类是否必须要填写?

  答:根据《常规申报的填表要求》、《简易申报的填表要求》和《科学研究备案申报的填表要求》,"行业分类"必须填写。

  69、资料保存包括用户信息,是否只需记录自己的下一级用户?因为无法提供更下游的用户信息。

  70、在7号令下,新化学物质如何进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

  答:只有通过常规申报获准登记的新化学物质才能进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简易申报登记和科学研究备案的新化学物质不列入《名录》。根据《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7号令)的第四章第四十一条规定,一般类新化学物质自登记证持有人首次生产或者进口活动之日起满五年,由环境保护部公告列入《名录》。危险类新化学物质(含重点环境管理危险类新化学物质)登记证持有人应当自首次生产或者进口活动之日起满五年的六个月前,向登记中心提交实际活动情况报告。环境保护部组织评审委员会专家对实际活动情况报告进行回顾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危险类新化学物质(含重点环境管理危险类新化学物质)公告列入《名录》。

  71、一般类新化学物质的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答:应按危险废物处置。

  72、2010年10月15日前已获登记,之前未提交首次备案表,是否还需补交?只需满5年之后进行报告,报告后即可进名录吗?

  答:17号令下取得的登记证应按17号令的相关规定提交首次进口流向备案表,未提交的,应按123号文的规定办理。

  73、国外企业进口样品到国内来做理化、毒理和生态毒理方面的测试,在进行科研备案进行申报时,申报表中的申报理由是选择"为了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毒理学特性测试而进口新化学物质测试样品的"吗?如果是,在1.3项实施科学研究单位中是不是要分别填写理化、毒理和生态毒理的实验室相关资料?2.7,2.8,2.9项是不是要分别填写?

  答:是的。1.3,2.7,2.8和2.9项需要分别填写实施科研单位的相关信息。

  74、国内理化测试报告中要求必须加盖国家计量认证的章吗?

  答:并非必须,。但应附测试机构满足《指南》资质要求的证明材料。

  75、系列申报中有多个申报物质,需要提交一份风险评估报告,还是有几个物质就提交几份风险评估报告?

  答:只需要提交一份风险评估报告,但报告中涉及具体数值时应注明对应的具体物质。

  76、左旋体和右旋体已分别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那么混旋体是否可以作为现有化学物质管理?

  答:混旋体如未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申报人需要以混旋体的形式进行生产或者进口时,还需按新化学物质进行申报登记和管理。

  77、某公司在中国境内的A工厂生产一种新化学物质作为原材料出口到境外的B工厂,B工厂加工该原材料(仅仅是混合)后再出口到中国境内的A工厂贴标,这种情况下如果A工厂已经具有了该新化学物质的生产登记证,是否还需要办理该新化学物质的进口登记证?

  答:需要由A工厂或B工厂办理该新化学物质的进口活动的登记证。

D四种结构类似的同分异构体组成,此四种同分异构体均未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如何对该产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答:若该产品中的四种同分异构体作为整体发挥作用,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无法分离,则可以将该产品作为一个新化学物质整体进行一份申报。若该产品是由此四种同分异构体人为混合配制组成,则需对四种同分异构体分别进行新化学物质的申报;或者,当这四种同分异构体满足系列申报条件时,可以进行系列申报。

  79、某新化学物质属于卫生部已经批准的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如果进口该新化学物质的用途仅限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添加剂,那么是否还需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需要。根据《指南》的第一章"新化学物质申报适用范围"的规定,适用于其他法律法规管理的仅限于由新化学物质组成的制成品,而制品中所含的新化学物质需进行申报。

  80、某新化学物质加工成形后是一种微球形颗粒,进口的形式是该新化学物质与其它树脂颗粒按比例物理混合。在使用过程中,新化学物质不会释放出来。该物质是否属于可豁免的物品类别,无需进行新化学物质的申报?

  答:根据《指南》第9页规定,物品应同时符合三条要求。该物质不满足《指南》的要求,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81、某薄膜产品,主要应用于LED发光二极管生产中,其作用是粘合LED管中的某些材料。其粘合机理为:借助薄膜的物理特性,通过薄膜中助粘剂发生的化学反应而完成其功能。此薄膜是否属于物品范畴而可豁免申报?

  答:根据《指南》第9页规定,物品应同时符合三条要求。此薄膜产品不满足《指南》的要求,薄膜中的新化学物质需要进行申报。

  82、在补正资料期间,经确认申报物质已经进了名录,如何处理?

  答:当申报人书面通知化学品登记中心或者登记中心发现确认后,化学品登记中心将终止该份申报。

  83、申报人进行某新化学物质的科学研究备案申报,供给多家单位实施科学研究。能否在同一份申报表上填写多个科研单位?如果此后又有其他多家科研单位需要该物质,如何申报,申报量如何统计?

  答:允许在一份申报表上填写多个科研单位,以附件形式提供科研单位和项目的相关信息即可;如果此后需追加科研单位,应提供变更说明,以及追加了科研单位和项目信息的申报资料。同一申报人,同一物质,对应有多家科研单位的情况,所有科研单位进行科学研究的新化学物质累积总量不得超过100kg/年。

  84、申报人对某新化学物质进行了生产活动类型的科研备案,申报数量为90kg/年,已经受理,是否还可以对该物质进行进口活动类型的备案,申报数量为90kg/年?

  答:如果活动类型变更为"进口",可以,但同时应提交变更说明。否则,不可以。因为对于科研备案,生产量和进口量累加不得超过100kg/年。

  85、17号令下已经取得登记的物质,是否需要进行科研备案?

  答:对于同一申报人,此情况下不需要再进行科研备案。

  86、某新化学物质已取得简易申报登记证,登记量为9.99t/a,拟对该物质进行二级常规申报,若在取得常规申报登记证时,该物质的简易申报登记证仍在有效期中,两个登记证的年度生产量可否叠加?

  答:取得常规申报登记证后,简易登记证失效,该物质的年生产量为常规申报登记批准量。

  87、A作为B公司的代理人,进行科学研究备案申报,申报数量为99Kg。A是否可以作为申报人申报同一物质的科学研究备案,申报数量99 Kg?

  88、四家单位联合申报了1个新化学物质,每家申报量为2吨/年(全为生产活动),总量为8吨/年,所以按1级水平申报和提供数据。获得批准后,每个登记证的登记量为2吨/年。如果日后其中一家单位计划扩大生产量到5吨/年,需要如何办理变更,是否按第二水平提供数据?是由扩大生产量的一家单位还是四家单位一起提供数据?(2013年10月15日修改)

  答:如一家或多家单位拟增加生产量,使得该联合申报总量超过原登记量级,应由拟增加生产量的单位按照常规申报程序提交补充材料,重新办理增加后总量量级水平的申报。获得批准后仅对参加增加生产量重新申报的单位有效。

  89、某产品是植物水蒸馏提取物,生产工艺为水蒸气蒸馏萃取,即将热水通入天然植物中,收集水蒸气,冷却后得到产品。通过上述工艺获得的产品,是否可以豁免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该产品通过水蒸馏萃取的方式加工得到,不属于《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规定的豁免类别。

  90、某物质A经查新未收录在《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该物质是产品中的一种功能成分,申报量为<1吨/年,应进行简易申报基本情形的申报。虽然该物质不在《名录》中,但和该物质同系的一些物质,如其阳离子的钾盐、铵盐等均已在《名录》中,该物质的性能主要由其阳离子部分确定。如果该物质在中国进行基本情形的简易申报,不知可否直接采用其阳离子的钾盐的数据,不需要再对物质A进行测试?

  答:不可以。应以实际申报物质进行测试。91、A、B、C公司均是境外申报人,申请常规申报中的联合申报,三个申报人是否必须指定同一

  代理人?颁发的登记证是分别发放,还是同一登记证?

  答:不要求同一代理人。联合申报获准登记后,每个申报人都会分别得到登记证。

  92、常规申报中的系列申报是否要求必须提交至少一种物质的全套数据??

  答:《指南》中规定"系列申报可以由系列申报中一种或多种新化学物质的测试数据组成该量级下的最低测试数据要求",生态毒理学和毒理学数据未要求必须是同一个物质的测试数据,允许组合数据。理化特性数据必须包含系列申报中所有物质的所有数据。

  93、系列申报中数据是否可以采用系列申报以外物质的数据?

  94、重复申报与第三方提供数据进行申报的区别?

  答:重复申报是有前后申报主体,并分别获得登记证的。申报中的第三方是指协助提交资料的,不是申报主体的一方,不会获得登记证。如果在常规申报中第三方协助提交曾经使用过的测试报告,即申报使用相同的测试报告,则按照累加量级处理。

  95、A公司先申报了某新化学物质,申报量为900吨,B公司后申报同一物质900吨,B需要累加量级进行申报吗?

  答:B公司的申报资料中,如果使用了A公司申报时已经使用的任何一份测试报告,将累加量级。未使用相同测试报告,视为独立的申报,不受其它申报的影响,不累加量级。

  96、17号令下某申报人已经申报并取得了A物质的登记证,在7号令下另一申报人申报A物质,申报量级累加吗?

  97、某公司拟进口一种天然木材的提取物,提取过程中用到有机溶剂(丁二醇)。该提取物中的新化学物质的含量小于1%(脱除其中的有机溶剂,可能会发生热变性)。请问(1)申报人可否以提取的混合物进行申报(1%的化学物质+99%的溶剂)?(2)物质名称是采用:"XXX树提取物",还是"用水和丁二醇(1:1)从XXX木材中提取出的物质"更合适?(3)因为新化学物质的含量太少(含量为1%),以提取的混合物进行生态毒理学测试是否可以接受?

  答:可以按提取的混合物来进行申报。物质名称应采用"用水和丁二醇(1:1)从XXX木材中提取出的物质"。可以接受提取的混合物进行的生态毒理学测试报告。

  98、二级常规申报中,申报人提交了国内的鱼类14天延长毒性试验,是否可以豁免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如果可以豁免,藻类生长抑制毒性试验和溞类急性毒性试验是否必须选择一个在国内做?

  答:不可以。应按照《指南》规定的数据要求提供测试报告。

  99、境内申报人已对新化学物质A进行了申报登记,进口到国内后,销售给另一公司,该公司对A物质进行简单的混合加工,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加工后的产品出口国外时是否还需要进行申报登记?

  100、A、B均是境外公司,A已办理了新化学物质P的登记证。A将物质P卖给B公司,B又卖给国内的C公司,C是否需要办理登记证?

  答:B或者C需要办理进口活动类型的登记证。

  101、申报人已获得新化学物质A的登记证,若申报人第一年有实际活动,随后两年没有实际活动,是否要注销该登记证?

  答:登记证持有人可自行选择是否注销。注销后的原登记证持有人五年内不得对同一新化学物质进行再次申报。

  102、A公司进行了新化学物质科学研究备案的申报,将产品给B公司进行科研活动,但B将新化学物质进行市场销售,这种情况下由谁来承担责任?

  答:《指南》中规定,研究产生的新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进行销售,但销售后只能继续用于研究,不得用于研究以外的活动,除非该新化学物质已经取得登记。当A公司履行了《办法》有关规定时,不承担责任;当A公司未履行《办法》有关规定时,A和B均承担责任。

  103、某公司申报了物质A的聚合物情形简易申报,尚未获得登记证。此申报为该公司涂料部门申请,用途为涂料分散剂。现在该公司另一业务部门电子材料部门也要申报该物质,但是用途/存在形式/下游加工使用商/包装/使用含有申报物质产品的暴露方式和使用方式都不一样。请问是否通过增量申报(备注申报信息有变动的地方)来解决这一问题,还是重新申请一份不相关的申报呢(申报人、申报物质相同)?

  答:尚未获得登记证时,申报人应撤销原申报,重新申请一份申报,包含所有用途/存在形式/下游加工使用商/包装/使用含有申报物质产品的暴露方式和使用方式。若已经获得登记证,应进行重新申报,并交还原登记证。

  104、《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表(试行)》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简易申报和常规申报危险类新化学物质(含重点环境管理危险类新化学物质)的登记证持有人,应填报《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表(试行)》,报告其依照《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第7号令)取得的全部登记证的年度活动情况。如2013年报告的登记证,不仅包括2012年获批的有效登记证,也包括2011年获批的有效登记证。

  105、登记证有变更的,如何提交《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表(试行)》?答:登记证有变更的,以变更后的登记证号为准,提交1份包含此新化学物质变更前后涉及的本年度全年活动情况的《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表(试行)》。

  106、新化学物质活动量如何界定?

  答:《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表》中涉及新化学物质活动量的,均为新化学物质纯品量,如是物品或配制品,用其所在物品或配制品中的含量百分比或浓度换算为纯品量后填写。

  107、《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表(试行)》提交时间如何确定?

  答:按照《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第7号令)规定,应当每年2月1日前向登记中心提交。

  108、登记证持有人是否可以多次提交《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表(试行)》?

  答:可以,登记证持有人可对已提交的信息进行修改。但需重新提交修改后的全套完整资料。之前提交的信息会自动作废,登记中心以系统最后收录的电子数据及PDF文件为准。

  109、失效的登记证是否需要提交年度报告?

  答:登记证失效的当年,仍需报告失效前的实际活动情况,失效次年起不再报告。

  110、如果多个产品中包括相同的新化学物质,进口时如何填写商品编码?

  答:如果多个产品中包括相同的新化学物质,这些产品实施进口,填写表二中进口情况时,选择新化学物质含量最高的一个产品对应的商品编码进行填写,但进口总量应当包括所有产品转换为新化学物质纯品的量。填写表三中进口活动记录时,应当填写每种产品的进口情况,包括每种产品对应的商品编码,进口量转换为该产品中新化学物质纯品的量。

  111、原17号令下登记的新化学物质需要提交年度报告吗?

  112、管理类别为"一般类"的新化学物质,需要提交年度报告吗?

  113、表三中"3暴露和释放情况",进口的是否需要填写?

  答:不需要。新化学物质活动类型为"生产"时才填写此部分内容。

  114、新化学物质报告年度内,既无进口又无生产,但过去库存的产品发生转移活动,这种情况按无活动填写还是有活动填写?

  答:按照有活动的情况填写。

  115、年度报告首页中,登记证汇总一栏如何填写?

  答:不需填写,由软件根据表一、表二和表三的填报情况自动统计生成。

  116、年度报告全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答:年度报告全套资料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登记证持有人持有的全部登记证信息。若资料发生补正,除补正的信息外还需同时提交其他登记证持有人持有的全部登记证的完整信息;二是通过"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网上填报系统"提交的年度报告电子数据;三是通过"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网上填报系统"打印与上传的签字盖章后的PDF格式年度报告电子件。

  117、为使硅土更好的融合在涂料中,对硅土表面用少量聚硅氧烷进行接枝处理,即在硅土表面,得到硅氧烷接枝硅土。接枝过程为聚硅氧烷中羟基和硅土中的氧以氢键连接后脱水,使得硅氧烷中的硅和硅土中的硅之间用氧原子共价键连接。请问硅氧烷接枝硅土是否需要申报?

  答:申报人应以实际物质进行查新,如确认属于新化学物质则应进行申报。

  118、通过发酵得到酶,如添加到洗衣粉中的淀粉酶或蛋白酶等。这类物质是否属于《指南》中"天然存在的物质"的豁免类别而不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经过工业发酵生产出来的酶不属于"天然存在的物质"的豁免类别。

  119、某公司A从境外进口某已登记新化学物质,进口到中国后直接销售给一国内客户P,国内客户P又将该物质直接出口到关境外,经加工配制后再进口到关境内。这时因为进出口主体变了,需要重新申请一个进口的登记证。那么国内客户P办理进口登记证的申报时可以用前申报人A的测试数据而量级不累加吗?

  答:根据《指南》第四章第五条规定,量级不累加。

  120、某公司对进口产品中的某个成分进行了新化学物质科研备案申报,该公司将产品给A公司实施科学研究试验,A公司将这个产品配制成汽车用的底漆,拿去给生产汽车的B公司,B公司会最终将这个底漆涂于汽车上。请问B公司能否将涂了这批底漆的汽车进行市场销售?

  答:不可以。根据《指南》第一章第三条规定,研究产生的新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进行销售,但销售后只能继续用于研究,不得用于研究以外的活动,除非该新化学物质已经取得登记。

  121、某申报物质遇水发生分解,经核实,水解产物中含有一新化学物质,但含量小于10%,是否还需要该新化学物质的生态毒理学数据?

  答:根据《指南》第四章第三条规定"若遇水/光分解或发生反应的产物中有新化学物质(单一物质含量>10%)",若新化学物质单一含量小于10%,可以免于提交生态毒理学数据。

  122、某化学物质已在国外进行了申报,并且官方网站上列出了有关实验的数据结果。请问:是否可以直接采用网站上的数据结果在中国进行常规申报,而无需提交试验报告?

  答:如果国外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是完整的测试报告,可以接受。如果仅为测试报告的摘要或测试结果,则只作为参考资料。

  123、关于变更登记用途,《指南》第六章第二条规定:已取得登记证的重点环境管理类危险新化学物质在变更用途时要重新办理申报。对于一般类和危险类新化学物质,在取得登记证后变更用途,是不是也要进行重新申报?如果是尚未获得登记证,但是已经在资料审核过程中,申报人要对新化学物质使用用途进行改变(Q&A 103),常规申报是否也要先撤销原申报再重新申请一份申报吗?

  答:一般类和危险类的新化学物质,在取得登记证后变更用途,只需做用途变更申请,不用进行重新申报。如果是尚未获得登记证,但是已经在资料审核过程中,申报人要对新化学物质使用用途进行改变,简易和常规申报都是要先撤销原申报再重新申请一份申报。

  124、《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关于境内测试机构的资质的规定"理化特性(包括光谱数据和色谱数据等鉴别数据,但不包括聚合物的凝胶渗透色谱图)方面,环境保护部公布名单之前,应为拥有下列资质之一的测试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国家级计量认证、农业部农药良好实验室(GLP)考核,但只能提供其资质允许测试项目或指标的数据。"201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891号,根据《农药登记原药全组分分析试验单位管理办法》(农业部公告第525号)和《农药良好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农业部公告第739号)等有关规定,批准10个单位为农药登记原药全组分分析试验单位且符合农药良好实验室规范(GLP)要求。这10个单位的是否可以出具新化学物质理化性质数据?

  答:这10个单位可以在农业部批准的符合GLP的项目或指标范围内,出具新化学物质理化性质数据。

  125、A公司准备对新化学物质B(某镁钠氟化物的硅酸盐)进行申报,因物质B不溶于水且为无机物,且水中往往含有钠、镁、氟等离子,而水中含有离子的浓度可能高于物质B在水中的溶解度而影响水中溶解度检测的精度。请问,是否可以提交"蚯蚓急性毒性实验"而申请豁免"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答:首先申报人需要提供有关水中含有的离子浓度确实高于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证明材料,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经转交该材料给生态毒理专业组专家评判,确定试验是否可以替代。

  126、金属氧化物A以及金属氧化物B(A、B均为《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的物质),在高温下(>500℃)A和B的构成原子通过相互的原子间隙的渗入,冷却后形成了均质的反应产物C。金属氧化物A以及金属氧化物B之间并无新的化学键的形成,反应产物C也不属于金属间化合物/有准确定义的金属互化物。请问:反应产物C是否需要进行申报?

  答:C在《名录》中就不需要申报,不在《名录》中就需要申报。

  127、某混合物Z已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但Z的某一组分A未单独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请问对于组分A是否可以按照现有化学物质管理,而无需进行新化学物质登记?

  答:组分A应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128、某现有化学物质经同位素标记后是否需要办理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经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在生物活性方面与原物质无明显差异时不需要申报,否则需办理新化学物质申报;如标记物质产生放射性射线,则还适用于国家有关放射性物质的管理规定。

  129.某物质A已列入IECIC(《已批准使用的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但未列入IECSC(《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即该物质不属于化妆品新原料,但属于中国新化学物质,此时A无需做化妆品新原料登记,那么A是否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130.某物质B未列入IECIC,且未列入IECSC,即B既属于化妆品新原料,也属于中国新化学物质。此时物质B需要进行化妆品新原料方面的登记。那么B是否还需进行中国新化学物质登记?

  答: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131.某企业生产新化学物质A用来生产各种不同剂型农药产品的原料药,依据《农药管理条例》,该公司应对A进行"新农药登记",请问该公司是否还需要对A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物质A属于生产农药的原料或中间体,需要申报。

  132.某企业生产新化学物质B只用作农药的活性成分原药的标准品,依据《农药管理条例》,该公司无需对B进行"新农药登记",请问该公司是否需要对B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物质B属于生产农药的原料,需要申报。

  133.获得批文之后的原料药是否需要进行中国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获得批文之后的原料药需要进行中国新化学物质申报。原料药应属原料和中间体范围,因此不管是否有其他法律法规管理,均需要申报。

  134.将粉末状新化学物质A与其他物质混合涂覆在铝箔上进口到中国,用于电池制造。该种铝箔用作电池的电极,在制造电池的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并且不会释放出新化学物质。在最终使用时,铝箔上的新化学物质A通过本身某种离子价位的变化实现储放电功能。请问:此种情况下,新化学物质A是否属于可豁免的物品类别,无需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不符合物品中第三条的定义,不属于物品,不能豁免。

  135.某公司准备进口新化学物质A,A是从玫瑰叶植物细胞水性悬浮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提取物,用于增强皮肤活性的化妆品原料。整个工艺过程主要涉猎物理伤害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细胞在水性培养液中培养和物理的粉碎包裹等过程,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参与。据此,新化学物质A是否可以被界定为"天然存在的物质"满足豁免条件?

  答:如该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溶剂,根据生产工艺满足《指南》豁免条件中"天然存在的物质",新化学物质A不需要进行申报。

  136.物质Z为A、B、C的反应产物,共包含D(约60%),E(约20%),F(约10%),G(约6%),H(约4%)5种组分。其中A,B,C均在名录中,但Z(不是聚合物)不在IECSC中,其中D组分列于名录中,其余组分均为副产物,不在名录中。5种生成物技术上不可分离,使用时也不分离,可全部作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料使用。请问(1)对于这种副产物含量超过约40%的情形,是否仍然可以得到豁免?(2)如不能豁免,在申请新化学物质申报时,是整体申报(A与B和C的反应产物Z),还是E,F各自申报(使剩下的副产物总量小于20%,单独小于10%)?

  答:(1)不能豁免。(2)应该对整体Z进行申报。

  137.某可降解纤维A被用在提高产油量的油田作业中,和压裂支撑剂及其它的完井液一起在地面混合后被泵送到井下。在地面混合及泵送这一过程中纤维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变化。但是当A被送到井下预定位置并关井后,可在井下温度中迅速降解及溶解,形成一种偏酸性的无危害的液体。此偏酸性的液体可与周围岩石中的钙质矿物反应形成近乎中性的富含钙和镁的液体。当此井恢复生产时,这个液体也会回流到地面。请问:这种可降解纤维A在所描述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可解读为物品而豁免申报?

  答:A在最终使用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不属于豁免范围,如果A不在《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则应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138.某产品A中需添加稳定剂和螯合剂,稳定剂/螯合剂本身不属于新物质,但稳定剂和螯合剂在使用时会和产品A反应产生出新化学物质B,此种情况下产生的新化学物质B是否满足指南豁免条件中的"化学物质、混合物或者物品在最终使用时非设计反应产生的化学产物"而无需进行申报?

  答:如果新化学物质B是实现产品A性能所必需的,则需要申报新化学物质B。否则无需申报。

  139.重复申报中的第二个申报人需要等第一个申报人取得登记后才能申报,还是只要等第一个申报人递交数据以后就可以进行重复申报?

  答:前申报人提交申报资料后,后申报人可进行重复申报。

  140.《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第六章第七节规定:"注销后的原登记证持有人五年内不得对同一新化学物质进行再次申报"。对于国外申报人,登记证持有人是国内代理人,那么对于国外申报人A申报的某一登记证注销后五年内,A是否可以通过另一个代理人再次申报同一新化学物质?

  答:不可以。注销后的原登记证持有人五年内不得对同一新化学物质进行再次申报,对于境外申报人,不可通过另外一个代理人再次申报同一新化学物质。

  141.保税区注册公司A从国内厂家B采购一新化学物质产品Z,B公司已取得Z的新化学物质生产登记证,现在A公司要从保税区仓库不换包装卖一部分产品Z给内地客户C。请问:从保税区到内地过程是否需要做进口登记?

  142.在保税区内的加工公司A从境外产商B进口用于生产医药的原料(原料中含有新化学物质),该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后(未发生化学反应)全部出口到境外,这种情况下,保税区内的加工公司A或是境外产商B是否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进口申报。

  143.某公司拟使用物质B的二水合物作为辅料配制产品,B的二水合物不在《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但本体物质B已在IECSC中。请问,该公司是否需要对B的二水合物进行新化学品物质的申报?

  答:若该无水化合物已在《名录》,则该物质以及水合物都不需要申报。

  144.覆铜板(简称CCL),是由木浆纸或玻纤布等作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单面或双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产品。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两者用于电子基材。用于电子基材加工的预浸料和覆铜板是否属于物品而豁免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需要确认预浸料和覆铜板在常规使用时是否有新物质释放,如果有新物质释放,则需要进行新物质申报。

  145.在只有常规一级资质的生态实验室做的测试报告(如藻类生长抑制毒性、溞类急性毒性、鱼类急性毒性、活性污泥呼吸抑制毒性)是否可以用于二级或者以上的申报?

  答:可用于更高级别的申报。

  146.某企业于《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03版)》生效之前,一直由国外合法进口一种用作催吐剂的新化学物质A,A广泛用于农化产品的生产及合成工艺上。鉴于环保部7号令《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环保部每五年组织一次新化学物质排查,对2003年10月15日前已在中华人名共和国境内合法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环境保护部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请问:(1)新化学物质A在环保部实施新化学物质排查后是否可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在列入名录之前,该企业是否可继续进口A?(3)如果该物质需进行新物质申报,该企业是否可以在进行二级常规申报的同时进口该物质?

  答:(1)按照实施排查时相关规定执行。(2)企业需要办理进口活动类型的登记证,取得登记证后方可开展进口活动。(3)不可以,需取得登记证后方可开展进口活动。

  147.某境外公司A在中国的子公司B注册资本约200万元,未达到代理人的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但综合A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经验,A公司认为B公司有能力承担代理人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请问:B公司能否作为A公司的代理人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答:B公司不能作为A公司的代理人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148.对于混合物,中文名称是叫混合物还是混合体?

  答:统一规范为"混合物",不再接受"混合体"。

  149.对于没有CAS号、但撰写的英文名称符合CAS命名规范的化学物质,"英文名称"如何勾选?

  答:勾选"CAS名"。

  150.对于每个组分的结构都很明确的混合物或者反应产物,"物质类别"如何勾选?

  答:勾选"无唯一、确定分子结构"。

  151.对于类名的编写有何要求?

  答:中文类名应参照《新化学物质申报类名编制导则》(HJ/T 420-2008)编写;英文类名根据中文类名翻译编写。

  152.对于存在特殊取代基(如位置、数量不确定的等)的物质,分子式的编写有何特殊要求?

  答:可以按常规的分子式编写要求编写,也可将特殊取代基的分子式附于主体结构分子式外,加括号,不加任何间隔符;若有多个,可分别加括号。

  153.分子式中可以出现文字吗?

  答:不允许出现文字。

  154.图谱数据的提交有何要求?

  答:对于有机物,应至少提供红外、核磁共振、质谱中的2种图谱;对于手性物质,应尽可能提供旋光方面的信息。图谱数据提交时应包括测试条件信息。

  155.对于环境介质中的监测方法,提交哪种环境介质的监测方法?

  答:环境介质包括水体、大气、土壤、其他等。应根据申报物质的物理特性及最终去向,提供申报物质在相应环境介质中的检测方法。

  156.对于某些特殊的新化学物质,如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的物质、自燃性物质等,申报时是否可以不提交理化数据?或提交用QSAR方法估测的数据,而不是测试数据?

  答:首先,应详细说明新化学物质本身的性状及其存放条件、含新化学物质的化学产品的性状及其存放条件和其中新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信息;其次,应按照《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指南》的要求,尽可能提交理化测试数据。对于常温常压或正常实验条件下确实无法开展测试的项目,应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等,尽可能进行测试,以获得测试数据。如对于自燃性物质,可以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密度测试。对于即使改变实验条件也无法测试的项目,可以提交QSAR方法估测的数据、类似物交叉参照数据或者专家、实验室出具的试验不能开展的声明,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

  157.熔融前分解的新化学物质,是否应提供分解温度?

  答:应提供分解温度。

  158. "爆炸物"、"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等危害性的分类,可以根据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进行判断。请问申报人自己做出判断可以吗?还是必须是专家声明?

  答:申报人可以自己或委托专家根据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进行判断,其判断结果适当与否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

  159. 90天反复染毒毒性数据是否可替代28天反复染毒毒性数据?

  答:对于相同的暴露途径,提交了90天反复染毒毒性数据,可以不提交28天反复染毒毒性数据。

  160.对于100吨以上的物质时,如果28天和90天反复染毒毒性数据都没有,是否可以直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化剂有毒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