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包子四方笼好用还是圆笼好用

       《清稗類鈔》中寫:所謂蜜供者,專以祀神,以油、面做夾,砌作浮圖式,中空玲瓏,高二三尺,五具一堂,元日神前必用之。清代北京崇文門外藥王廟設蜜供局,專供皇室。正明齋的蜜供很是出名。由長三厘米,寬一厘米的小點心條碼砌而成,可作塔形。

       老北京過年時,孩童們最喜歡吃的不是那餃子和年菜兒,他們最想吃最愛吃的,是那擺在佛堂裏奉神祖的蜜供和那色彩鮮豔各種味道的雜拌兒

        蜜供也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的佛堂裏,碼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專用的面食品。舊京時的民俗,如過年時沒有蜜供來祭神祭佛祭祖先就顯得寒酸,是對神佛祖先最大的不敬。即使窮苦人家的佛龕前,也少不了這種供品,只是蜜供尖大小、多少有不同而已。

        蜜供老北京時是由餑餑鋪(糕點鋪)或食品作坊來制作出售的,制作蜜供最著名的有德豐齋、正明齋、聚慶齋等好幾家。坐落在鑼鼓巷的德豐齋王家所制作的蜜供質料優良,香甜酥脆,吃時不粘牙,曾在舊京時享有蜜供王家的盛名。各糕點鋪的蜜供,是用和了油的半發面、夾上少許紅色餡、灑上桂花汁後擀平,切成一寸來長鉛筆粗細的小面條,油炸後蘸蜜糖大小不一,每個高矮不等,不論斤,而是論賣。大小由買主決定,一般每是五個,小型的有每堂三個的。這種蜜供尖是四方(中間空)形的寶塔形狀,頂端像個小金字塔狀,塔尖上插有祿帶花的字簽子。聽糕點鋪的學徒講過,制作這寶塔狀的蜜供,因壘時工藝較難,還要找手藝高超的瓦匠來指教幫忙,才能將一條條壘粘在一起,鱗次櫛比高高聳立而不易塌碎呢!

        在每年一進臘月,各糕點鋪都會早早寫個本店專門定做蜜供的招牌,掛在門口,一般人家是現錢訂貨,窮人家則可以打供,即想定制什麼樣、大小、重量,在年初時就說好,按價每月分期交預付款,即每月交零錢到年底湊成蜜供價的整數,到時候拿回蜜供回家過年。當時用此法,解決了窮人家不能一次性花費很多錢買蜜供的難題。而四合院住戶定做的數蜜供,在臘月的中下旬時,由糕點鋪專人挑著四尺來高的兩個大圓籠,上面蓋著兩塊黃布,圓籠周圍寫有糕點鋪的店鋪名字,負責送到購買者家的佛堂裏。這種送蜜供的挑子,老北京時在大街胡同常可看到,成為舊京一景。記得每在過年前,家裏都要在花市大街著名老字號糕點鋪定做很多寶塔樣的蜜供尖,大的兩三尺高,小的一尺左右,每年在佛堂的天地桌神像、佛像、財神爺像、祖先像前,都擺上一堂五個的,灶王爺前擺一堂三個的蜜供寶塔。這些蜜供的下面都要用一個大的月餅做托,蜜供一直要到正月十八落影日時,才撤下分給大家吃。此時的蜜供早已蒙上一層煙灰和塵土啦。蜜供每必是五個或三個,是因有神三鬼四燒香上供的規矩,供品絕不能出現四個的。另外,舊時糕點鋪還出售一種叫蜜供坨的蜜供糕點,這些蜜供坨就是搭壘蜜供塔時剩下的碎蜜供條條粘到一起,很便宜地出售給平民百姓,當時很受少兒和老者的喜愛。

        還有個藥王廟的蜜供傳說,也頗有趣兒。據說老北京的哈德門(崇文門)外曾有個藥王廟,廟裏有一群道士,不僅道法通天,而且為生計還自辦經營了個小型制作糕點的作坊,能做一手好點心。而該廟自制的蜜供尖兒,因用好蜂蜜,好麥芽糖,做出的蜜供塔形狀味道都很有名。那蜜供塔大的像浮屠,小的像寶匣,吃起來又甜又香又酥脆,掰開還拉黏兒。那些制作好的蜜供,碼起來見棱見角,上下一條線,真夠絕啦!傳說有一年清道光皇帝知道了,微服私訪來到藥王廟上香,看見作坊裏滿屋子的蜜供直誇做得好,道士奉上蜜供,道光帝吃後胃口大開,更贊不絕口,回宮後立即傳禦旨:“藥王廟為禦膳房的蜜供局。從此,藥王廟就給皇宮每年制作蜜供尖啦,而且藥王廟的香客也更多了。

     老北京过年时,孩童们最喜欢吃的不是那饺子和年菜儿,他们最想吃最爱吃的,是那摆在佛堂里奉神祖的“蜜供”和那色彩鲜艳各种味道的“杂拌儿”。

     蜜供,它是解放前老北京过大年时敬神、佛、祖先上供的供品之一,因它是蘸了蜜糖的一种糕点,故称“蜜供”。

蜜供亦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的佛堂里,码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专用的面食品。旧京时的民俗,如过年时没有蜜供来祭神祭佛祭祖先就显得寒酸,是对神佛祖先最大的不敬。即使穷苦的人家的佛龛前,也少不了这种供品,只是蜜供尖大小、多少有不同而已。

蜜供老北京时是由饽饽铺(糕点铺)或食品作坊来制作出售的,制作蜜供最著名的有德丰斋、正明斋、聚庆斋等好几家。坐落在锣鼓巷的德丰斋王家所制作的蜜供质料优良,香甜酥脆,吃时不粘牙,曾在旧京时享有“蜜供王家”的盛名。各糕点铺的蜜供,是用和了油的半发面、夹上少许红色馅、洒上桂花汁后擀平,切成一寸来长铅笔粗细的小面条,油炸后蘸蜜糖即成。

蜜供尖即是用蜜供条叠垒成似小塔状的蜜供塔,大小不一,每个高矮不等,不论斤,而是论“堂”卖。大小由买主决定,一般每“堂”是五个,小型的有每堂三个的。这种蜜供尖是四方(中间空)形的宝塔形状,顶端像个小金字塔状,塔尖上插有“福”、“寿”、“禄”、“喜”、“财”带花的字签子。听糕点铺的学徒讲过,制作这宝塔状的蜜供,因垒时工艺较难,还要找手艺高超的瓦匠来指教帮忙,才能将一条条垒粘在一起,鳞次栉比高高耸立而不易塌碎呢!

 在每年一进腊月,各糕点铺都会早早写个“本店专门定做蜜供”的招牌,挂在门口,一般人家是现钱订货,穷人家则可以“打供”,即想定制什么样、大小、重量,在年初时就说好,按价每月分期交预付款,即每月交零钱到年底凑成蜜供价的整数,到时候拿回蜜供回家过年。当时用此法,解决了穷人家不能一次性花费很多钱买蜜供的难题。而四合院住户定做的数“堂”蜜供,在腊月的中下旬时,由糕点铺专人挑着四尺来高的两个大圆笼,上面盖着两块黄布,圆笼周围写有糕点铺的店铺名字,负责送到购买者家的佛堂里。这种送蜜供的挑子,解放前老北京时在大街胡同常可看到,成为旧京一景。记得每在过年前,家里都要在花市大街著名老字号糕点铺定做很多“堂”宝塔样的蜜供尖,大的两三尺高,小的一尺左右,每年在佛堂的天地桌神像、佛像、财神爷像、祖先像前,都摆上一堂五个的,灶王爷前摆一堂三个的蜜供宝塔。这些蜜供的下面都要用一个大的月饼做托,蜜供一直要到正月十八“落影日”时,才撤下分给大家吃。此时的蜜供早已蒙上一层烟灰和尘土啦。蜜供每“堂”必是五个或三个,是因有“神三鬼四”烧香上供的规矩,供品绝不能出现四个的。另外,旧时糕点铺还出售一种叫“蜜供坨”的蜜供糕点,这些蜜供坨就是搭垒蜜供塔时剩下的碎蜜供条条粘到一起,很便宜地出售给平民百姓,当时很受少儿和老者的喜爱。

还有个药王庙的蜜供传说,也颇有趣儿。据说老北京的哈德门(崇文门)外曾有个药王庙,庙里有一群道士,不仅道法通天,而且为生计还自办经营了个小型制作糕点的作坊,能做一手好点心。而该庙自制的蜜供尖儿,因用好蜂蜜,好麦芽糖,做出的蜜供塔形状味道都很有名。那蜜供塔大的像浮屠,小的像宝匣,吃起来又甜又香又酥脆,掰开还拉黏儿。那些制作好的蜜供,码起来见棱见角,上下一条线,真够绝啦!传说有一年清道光皇帝知道了,微服私访来到药王庙上香,看见作坊里满屋子的蜜供直夸做得好,道士奉上蜜供,道光帝吃后胃口大开,更赞不绝口,回宫后立即传御旨:“药王庙为御膳房的蜜供局。”从此,药王庙就给皇宫每年制作蜜供尖啦,而且药王庙的香客也更多了。

 提到“杂拌儿”,是老北京过大年时,家家户户守岁时必吃的小食品。一提“杂拌儿”年轻人不明白是什么样的食品,街市上没见过有卖的呀?旧京时的“杂拌儿”,其实是由多种干鲜果品掺在一起拌和而成,宋代时已有内装细果的“果子盒”。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书中说:北京正月新年有内盛“柿饼、荔枝、桂圆、栗子、熟枣”的“百事大吉盒儿”。清代时,将一些干果用蜜汁加工,成为色味俱佳的蜜饯食品,传说慈禧太后吃时很高兴,随口给起了个“杂拌儿”的名字,从宫内传到民间,成了北京一种独特风味的食品,杂拌儿流传了近千年,也曾流向国内外,颇受人们的喜爱。

杂拌儿一般分为三种,高档的细杂拌儿,是将鲜杏儿、蜜桃、大枣、桂圆、荔枝、山楂、藕片等,经过糖蜜渍汁加工成蜜饯杂拌儿。旧时皇宫贵族王府大宅门四合院里人常食用,也常用以馈赠亲友。在解放前后,东安市场、百货大楼等干果店常出售这种盒装的北京特产“蜜饯果脯”,包装精美,美味可口,成为外地来京旅客常购买的北京特产。中档的杂拌儿也叫粗杂拌儿,其中有梨干儿、苹果干儿、柿饼条、山楂条、脆枣、榛子仁、花生仁什么的。最次的,旧京时叫“杂抓”,里面都是最贱的瓜子、花生、嘣酥豆什么的,它比粗杂拌儿还粗。

细粗杂拌儿旧京时各大干果店均有出售,“杂抓”则常有小商贩推着小排子车或挑担走街串胡同叫卖,一声吆喝吸引来众多买主儿,有首民谣唱道:“过大年好喜欢,吃了杂抓能抓钱,不挣钱的学生抓识字,大姑娘抓针线……”就唱的买杂拌的事儿。

    卖“杂抓”的小贩也不用秤约,用一手抓往用旧画报折卷成的三角形纸包,一放就成了,因而才有了“杂抓”之名儿。

老北京新春的禁忌从初一开始,有不少的理儿,不能扫地,不能拨水,怕把一年的运气扫、拨出去。不能动刀剪、不能蒸炒,取不能争吵的诣音。不能剪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破各种东西,还有腊不定正不娶的习俗。

初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开始拜年,北京的庙会也都在这一天开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初一这一天,女婿要先看岳父岳母,现在一般都是初二的时候,女儿女婿才回娘家拜年。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象元宝。

初二这一天,是老北京人拜财神的日子。商家一般拜武财神——关公。百姓家拜比干。因为百姓认为比干没有心了,一定没有私心,办事一定能公正。

过去,初二一大早,京城的百姓无论富的穷的,都会赶往广安门外的五显财神庙。有的开汽车,有的赶着马车,有的坐着人力车,非常热闹,老北京人到庙里面借“元宝”,以求新的一年万事顺利。

到庙里借元宝,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借的元宝明年要还回来,还得比借得多。京城的商家在这一天要在店里面办酬财神的活动,一般是唱一场会堂。

老北京有这么一个说法,但不是特别的流行,一般是以南方搬到北方,还有就是从乡下搬到城里的家庭有这种习俗。

据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有北京人早早的上床休息,把灯熄了,还要把鞋藏好了,以防老鼠给叼走了。有的在炕洞,顶棚等地放一些米。如果这一天,住平房的小孩听到顶棚上有老鼠跑来跑去,老奶奶就会说是老鼠要娶亲了。

逛庙会从初一就开始逛,老北京人给亲戚拜完年都会到庙会逛逛。

过去北京的庙会很多,现在比较正宗的有白云观、东岳庙。骑驴到白云观、打金钱眼、摸猴儿。到东岳庙走福路、挂福牌、绕福树。庙会是老北京人娱乐的场所。

初五这一天被称为破五,也就是破除禁忌,初一说的那些禁忌可以破除。

店铺里面的伙计最害怕这一天的晚饭,因为这一天的晚饭,如果老板给伙计夹了一个包子,那就意味着这个伙计吃完这顿饭就要卷铺盖卷儿回家了。

商家在初六开始制作一种泥质的小灯碗儿,因为初八传说是众星下界的日子,每个人都有一个能够保佑自己的星星,老百姓会买小灯碗儿回家,在初八晚上要举行“顺星”仪式,祈求新年一切顺利。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各个地方还不一样:在云南农村有这样的传说:年三十时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觉的也就是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不同的是说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说:要是你睡着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会倒。倒了就让睡觉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说大家一个也没睡觉的话地梗就不会倒的!(云南风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朱仙镇木板年画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據《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載:“當年京師錢莊,首稱四恒號,始於乾、嘉之際。 

       四恒號當時亦稱四大恒,即恒利、恒和、恒興、恒源,四家聯號。開設於東四牌樓,是北京的銀號以及銀行出現之前,經營銀錢業務的主要金融機構,操縱著北京當時的銀錢市場。 

       據《朝野雜記》說:“四恒號的創辦人以及內部人員皆浙東商人寧紹人居多。主要業務為買賣金、銀、制錢,辦理存款、放款,並兼出銀票、錢票,還代辦捐官事項,當時稱為捐櫃。 

        清代主管錢鋪是清政府步軍統領衙門,凡擬出錢票、銀票者,需向步軍統領衙門繳納紋銀五百兩,領得錢幌子高懸於門外,方為合法。當時的四恒號,專交京師各大官富室,存放款項大部分是內務府及各旗籍官員,買賣金銀、制錢,也以內務府為主。另一放款對象即北京的當商。正因為那些九城富戶、顯宦人家,被四大恒倚為泰山之靠,因此營業穩固又有厚利,形成一個基本上為官方衙門及大當商服務的金融機構。 

        清代官場中,賣官鬻爵是其中的表現之一。只要出得一筆高昂代價,即可把官買到手。據有關史料記載:捐一七品官,需銀三百兩,捐一九品官,需銀一百五十兩。一方面清政府可以利用捐櫃搜刮民財;另一方面四恒號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機會,撈得一筆代辦費用,並可得重金酬謝。 

        這四大錢鋪由於資本雄厚,並有官方後臺,因此,壟斷了整個北京的銀錢業務。早年買賣制錢,由各行業或地區商號自行組織,一般都是在清晨於茶攤酒肆自由交易。到了光緒年間,由四恒號發起籌資在前門外珠寶市創立了錢市,主要業務是買賣制錢、銅元等。各家錢鋪均設有經紀人”(錢牙”),交易作成,錢牙從中獲得傭錢。當時錢市設有用磚砌成的案子多處,每個經紀人占據一個案子,稱為張家案子李家案子。各家錢鋪派赴錢市的人員,都以鴿子作為向本櫃傳遞行情的工具。 

        北京早期的錢鋪甚多,除四恒號外,還有和它實力相當的泰源錢鋪。這家錢鋪鋪底蔭實,其特點是,每出一兌條”(銀票”),票面銀多少,必儲藏起現銀多少,因此,信用著著。他們所存之銀兩多系當時內務府與宮內流動之款,多數有至萬金者,其它錢鋪望塵莫及,故有四恒不如一泰源之說。 

        庚子事變後,市面恐惶,金融混亂,北京的四大恒突遭巨變,當時的清政府雖曾從內帑撥款八十萬兩加以接濟,但無濟於事,四恒號先後歇業。泰源錢鋪當時因遭到八國聯軍的搶劫,亦於1937年停業。 

        另外,北京還有一些小錢鋪,業務範圍大致也是存款、放款、買賣現銀及銅錢等;有的還兼售蠟燭、煤油等雜貨,稱為錢蠟鋪,良莠不齊,經常被排濟倒閉,有的業主倒閉後,負債累累,全家逃跑,至使一些存錢戶受害,告到官府,也置若罔聞,不予受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笼绣眼钩大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