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想要二胎,他说趁婆婆还年轻还能帮忙带孙子就赶紧生,不然婆婆老了就带不动了?

  男人只用了几分钟,而女人却要怀胎十月,外加一辈子的操劳。

  来源:婆媳关系与婚姻

  周末,跟随当地的义工团体,去看望一些孤寡老人。

  有一位70多岁的坐着轮椅的老奶奶看见我们都激动的热泪盈眶,不停的对我们念叨:你们比我那不孝的儿子媳妇强多了,那俩不孝子啊……

  看着不停抹眼泪的老太太心里特不是味,听完护工和我们说起老人家里的事情,感触良多,那就唠叨下来和大家讨论下吧。

  据说,老人年轻的时候能干又强势,在家里那也是说一不二的,老公和儿子绝对的言听计从。

  儿子结婚后按老妈的要求,一家人住在一起。

  媳妇温和有礼,举止有度,平时一些小事媳妇忍忍也就过去了。怀孕以后身体不舒服,面对老太太的各种挑剔不再像以前那样忍气吞声,于是靠媳妇退让维持的平衡打破了。

  孩子还没生,老太太就直言不讳对儿媳妇说:你生孩子凭什么让我照顾?让你妈管你!

  还说什么女人坐月子的衣服什么都是很脏的,别说帮忙洗了,更不让儿子帮忙,说是不吉利。娘家妈妈洗干净晾出去老太太都不会帮忙拿进来。好吃好喝伺候着?那是做梦都不会有的事。

  从孩子出生到孩子两岁,老太太留下一句:谁生的孩子谁哄,和我没关系……之后就再没管过。

  于是,媳妇辞职,亲自带孩子。孩子生病的时候,媳妇自己带着孩子去医院,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举着输液瓶,老太太都没说帮一下。

  沦落为全职妈妈的媳妇,更不入老太太眼了,说媳妇败家,只会花钱,一无是处。,

  而中间那个男人对老妈不敢有丝毫反驳,无论老太太闹腾的多过分,儿子从来不会向着媳妇说句公道话。

  就这样磕磕绊绊,到孩子两岁多的时候,一次婆媳吵架,老太太哭天抹泪让儿子和媳妇离婚,说儿子工作好,离了再娶个黄花闺女也容易。

  男人看着嚎哭的老妈心疼不已,对着老婆一巴掌,把仅剩的那点情分,打的一干二净。

  媳妇一狠心,丢下孩子回娘家,一住就是大半年,男人多次劝说无效,媳妇对着老公就是一句话:有她没我,有我没她。

  这半年,老太太的儿子自己带着快3岁的孩子,白天送幼儿园,晚上回来还做超级奶爸各种疲于应付。

  想让老太太帮忙,可由于孩子从小到大老太太从来没有看过,所以孙子从来不让老太太抱,看见老太太就哭。

  男人开始了又当爹又当妈的悲催生活。

  可能是因为这半年多的伪单亲生活,老太太的儿子忽然意识到,之前自己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可能是不太正确的。于是不顾老太太反对,买了新房子搬出去,把媳妇接回来,并向老婆保证,以后坚决不再一起住!

  老太太强势惯了,媳妇之前又软弱惯了,儿子顺从惯了。现在冷不丁面对不再一手控制的家庭局面,老太太气坏了。

  可是没用,儿子好像意识到老婆对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无论老妈怎么闹腾,坚决分开住。

  也从那时候开始,媳妇婆婆关系直达冰点,老死不相往来。

  媳妇也是个有骨气的,从那以后大事小事找外人帮忙或者花钱请人都不向婆婆开口。

  媳妇其实也算懂事,从不阻止老公孝顺公婆,抱着一种你怎么孝顺是你的事情,和我无关的态度。

  一次意外,老爷爷去世。老太太可能受刺激,身体情况开始不好。

  儿子说工作忙,顾不上两边跑,想接老妈过来,媳妇可以帮着照顾。

  可是媳妇说:除非咱俩不过了,否则永远不可能再让她来,你自己怎么孝顺是你的事,给钱给物我都不管,但是凭什么让我照顾?她又有哪里值得我费心照顾。

  儿子想到之前自己妈妈对待老婆的态度,无言以对。

  工作特别忙,没办法,只能送去养老院请护工照顾。除了给养老院按时缴费以外,几个月不过去看望是正常的,不是不孝,而是顾不上,总不能因为照顾老妈不工作了。而媳妇就从来没有去过。

  养老院的生活大家都懂,无需多说。

  据护工说,曾经有人劝过媳妇把老太太接回去照顾,可是媳妇说了: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不管我,那么到她老了也别来烦我!

  多么干脆利索又不容反驳!

  是啊,或许有的人会说这个媳妇狠心,也有人说这个媳妇不孝。可是反过来想,真的是儿子媳妇不孝顺,造成老太太凄苦孤独的晚年吗?

  经常有人问:生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有一个很唯美的答案:为了付出与欣赏。

  但是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清高的,很多人养孩子还是为了将来老有所依。

  我也很理解很多老人的想法,觉得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好不容易儿子长大了赚钱了,但是自己却不能做主了,儿子赚钱给了媳妇,在儿子面前不再说一不二了。

  就像自己辛苦养大的老母鸡,会下蛋了却让人连窝端了的那种纠结和无可奈何。

  于是,各种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孝子,在老人嘴里诞生;各种嚣张跋扈蛮不讲理的不孝媳妇,在婆婆嘴里诞生。

  可是,老人家,你想过没有,你含辛茹苦养的是儿子,不是儿媳妇。你一把屎一把尿照顾的也是儿子不是儿媳妇,你倾尽所有培养的是儿子,也不是儿媳妇。

  儿媳妇所有的教育,养育都是别人完成的,你才是坐享其成的那个人。

  我们为什么要孝顺父母?

  父母和儿女,就像一场轮回,你照顾我小,我伺候你老。因为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可说是功德巍巍,我们为父母做什么都不为过。

  可是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呢?没有这些恩情。

  如果在媳妇刚嫁过来的时候,你没有对媳妇付出过,在媳妇最难的那几年,你没有帮衬过,那么面对一个陌生人,既没有生养之恩,没有帮扶之义,凭什么让媳妇孝你,凭什么让媳妇顺你?凭你老吗?

  为什么很多婆媳矛盾都是发生在媳妇怀孕生孩子到孩子2岁这个阶段?记得有篇文章里面有几句话写的特别好:

  生完孩子头两年,再好的感情,也要经历一下忙乱的摧残;再多的耐心,也要经历争吵的洗礼;再美的回忆,也成为记忆的奢侈品;老婆眼中的老公变成了懒蛋,老公眼中的老婆,温柔也不复从前……

  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其中一半,都应该发生在生完孩子的头两年。

  怀孕生子是一个女人最艰难的时候。生孩子男人只用了几分钟,而女人却要怀胎十月,外加一辈子的操劳;虽然孩子同时流的是两个人的血液,但是冠的却是男人的姓氏。

  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女人几个月的孕吐,24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忍受12级阵痛,挨一刀或者撕裂的痛苦,只为了为男人传承你的后代。

  为了孩子,女人丢掉了自己。她必须为了孩子鼓足生活的勇气,没活成仙女的模样,却活成了厨房里烟雾缭绕的黄脸婆。

  为了孩子,她放弃了很多心爱的东西不敢买,因为她怕孩子需要的你给不起,处处为你节省。

  为了孩子,她放弃升职的机会安心的回家做全职妈妈,却要忍受你的家人说她好吃懒做拖你后腿?

  你便宜都占了,不是应该付出更多来弥补爱人的缺失吗?作为男方的父母,有好好关心过那个女人吗?

  如果在媳妇怀孕的时候,婆婆不说媳妇矫情,而是在媳妇孕吐的时候用心做点她爱吃的饭菜,那么老了动不了了的时候媳妇可以给你端几十年鸡汤无怨无悔。

  如果在媳妇月子里的时候,婆婆心疼下媳妇身体虚弱,帮着还没复原的媳妇洗洗涮涮,那么你老了媳妇可以给你擦一辈子身子甘之若饴。

  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婆婆能搭把手帮衬下,到你老了就算动不了了,媳妇每天推着你晒太阳都心甘情愿。

  结婚,女人得到了什么?

  为了一个男人,离开了父母,兄弟姐妹,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努力去讨好他的家人,还要强颜欢笑着!像个迷了路的孩子,颠覆了二十多年的生活。

  放弃了骄傲,放弃了梦想,放弃了貌美如花,最后没有倾国,没有倾城,却倾了自己所有。

  没有换来感激,没有换来理解,没有换来真心真意,多么卑微。

  男人又是否会心疼女人所背负的一切?婆婆又是否理解女人所付出的多少?

  孝顺婆婆不是理所当然,这是凌驾在道理之上的道德绑架。

  每一个有儿子的女人,将来都会是婆婆。让我们每一个准婆婆,都学会为媳妇付出,先去做一个婆婆该做的,不让媳妇觉得叫我们一声妈妈亏的慌,冤的慌。因为到老的时候,我们所能依靠的可能只有媳妇。

  任何一个人都不敢保证自己老了依然有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或许有的老人说,我有钱我怕啥?可是,当真正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即使有钱也需要有个帮忙花钱的人。

  男人在那个年纪的时候,面对着各个方面的压力,努力工作为了前程再做最后冲刺,没有几个男人为了伺候父母辞职回家的。照顾老人的责任就到了儿媳妇的身上。

  如果我们之前对媳妇不好?那么有什么理由理直气壮要求媳妇来照顾自己?婆婆和媳妇,相互之间没有必须的义务。有的只是一步步换来的情分。

  婆婆们,别觉得帮媳妇带孩子委屈了,也别觉得伺候下媳妇月子心里不平了。你所付出的,终究不是帮了谁,而是给自己的未来铺了一条安乐的路而已。

  如果在媳妇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让她孤独无助,那么你老了她就能让你老无所依。

  以恩报恩是人,以恩抱怨是神。我们毕竟都是凡人不是吗?

}

自从她说出,“我不想带孙子”的心声后, 就变得不对劲了。儿媳彻底跟她撕破了脸,儿子的态度也不那么好了。“我这么做真的有错吗?”她忍不住问。

陈阿姨,53岁,浙江绍兴人,只有一个儿子。她年轻时跟老公一起打拼,如今靠布料生意一年收入能有三五百万。

丰衣足食把儿子养育成才,儿子上了不错的大学,毕业后进入某事业单位上班,又顺利地找了对象结了婚。

她以为自己这辈子算是成功了,可以开始享受下自己的人生了。

这时,她满心期待的孙子出生了。自从她说出“我不想带孙子”的心声开始,家里就变得不对劲了。

我是个要强的人,刚嫁过来的时候家里很苦,后来咬着牙跟先生一起做生意,总算是有一定的成就。特别是儿子结婚以后,我觉得这一生就基本满足了,吃穿不愁,生活无忧。

就在陈阿姨自我满足的时候,让她烦忧的事情发生了。儿媳妇预产期前一个月,一家人讨论孩子出生后谁来带的问题。

儿子儿媳工作时间固定,他们希望孩子出生后,由奶奶来帮着带。儿子认为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是妈妈一直催着他们生孩子。

可陈阿姨说:“不行,我不带。”她的理由是,自己还不算太老,生意还在做,如果带孩子,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全被耽误了;要带,也是在空闲时搭把手。

那时,儿子儿媳没有多想,以为只要孩子生出来了,奶奶总会抢着来带。事实上,等孙子出生后,陈阿姨说话算话,坚持不带。

媳妇坐月子时,家里请了月嫂,做了近3个月才让走。儿媳也休完产假准备上班了,她再一次希望奶奶带孩子。陈阿姨依旧拒绝。

当时我提出两个方案,一是让儿媳辞职自己带,反正家里也有条件;二是长期请保姆带,所有费用我出。

总之陈阿姨的意思是,让她一手带孩子是不可能的。

儿媳妇感到很委屈。偏巧那段时间,网络上连续出现保姆虐待孩子的事情,儿媳还是希望婆婆来帮忙带儿子,“哪有奶奶不喜欢亲孙子的,到底是生意重要,还是孙子重要?”

因为这个冲突,从孙子出生到现在近三年,婆媳关系降到了冰点,儿媳来家里吃饭不超过5次。

有人劝过陈阿姨,年纪大了,生意可以放一放了。可倔强的陈阿姨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

尽管是我每个月出钱请保姆带,但儿子对我的态度好像也不好了。

最大的一次冲突,爆发生在去年年底。

陈阿姨和爱人赶在过年前,报了一个去三亚的旅游团。她说活了50多岁了,这样出门长途旅游还是第一次。

当陈阿姨在家庭微信群发了这个消息后, 儿媳妇说了一句“你怎么可以这样”,就退出了群聊。直到现在,儿媳都没有再重新加回家庭群。

这个群里,有将近20个亲戚,儿媳的这个举动让陈阿姨觉得非常尴尬。

儿媳说,单位里有很多年终工作,每星期至少有三天要加班,保姆也说要早点回老家过年。本想着婆婆总该出手帮一帮,还没来得及开口,却得到了婆婆要去旅游的消息。

在出门旅游前三天晚上,儿媳气冲冲抱着孩子到婆婆家里,“没有一个笑脸,开口就指着我问,是不是一定要旅游,是不是不打算要孙子了。”陈阿姨说,这是儿媳进门5年来,第一次看到这么不一样的儿媳。

陈阿姨后来回想,如果那天儿媳能好好说,或许自己就改变想法了,只是儿媳甩出一句狠话: “你可以不带孙子,以后等你们老了,是不是我们也可以不用管你们?”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在了陈阿姨的心肉里。她说,儿媳这样说真的是太无理了。

旅游的计划很早就定了,她是事后才告诉我们保姆要提早回家。即使这样,孩子带回娘家让外婆照看几天也可以,为什么要跟我这么闹?

最让陈阿姨心痛的是,儿媳来家里闹的时候,儿子在一旁一句话也没有。这次大冲突爆发后,倒是更加坚定陈阿姨出门旅游的决心,一直玩到腊月二十八才回家。

年三十晚上,冲突过后的一家终于坐在一桌吃团圆饭,“儿媳还是一脸不高兴,还时不时说上几句不好听的话。”为了安心过个年,陈阿姨说自己忍了。

饭后给了孙子压岁钱红包,陈阿姨又郑重地跟儿子儿媳说了这么一段话:

第一,带孩子不是我的义务,带也只能算是情分,不给你带孩子是本分;

第二,我有自己的事情,而且年纪大了,给你们带孩子力不从心;

第三,给你们带孩子就要跟你们一起生活,生活习惯不同,以后肯定矛盾不断;

第四、我生儿养儿已是耗尽精力,即便我生意放下了,也想到处走走,颐养天年。

陈阿姨发朋友圈希望子女们能理解父母

陈阿姨说,那次去三亚,团友都是50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当了爷爷奶奶的。“虽然大部分老人都说在带孙辈,但也是各种牢骚,主要的一点就是,带了孙子孙女后,自己的生活丧失了。”

陈阿姨说,自己想得很通透的,养孩子是大事情,子女们都要体验为人父母的滋味,不要事事依赖老人,可以帮忙,但不能全权替代;再加上,自己年纪慢慢大了, 也想过几年清净日子,有自己的老年生活。

我不是不喜欢孙子,我的手机屏幕都是孙子的照片,我就是不想让自己后半生的生活,围绕着孙子来,而且我相信,老人带孙子产生的问题,反而更会引发家庭的其他矛盾。

陈阿姨还有个担忧,带孙子免不了要多看儿子儿媳的脸色,比如说会责怪孩子带得不科学,被挑剔生活习惯不好等等。

陈阿姨叹了口气说,可能自己的想法中,也稍微带了一点自私的成分,甚至有时候也怀疑,自己这么做是不是错了?

由于陈阿姨和儿媳妇太具有代表性,

这则新闻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有站媳妇的,认为婆婆既然催生就有义务带孩子。媳妇边上班边带孩子很难兼顾,如果这么年轻就辞职回家专心带孩子,那这辈子就完了。媳妇不是婆婆生养的,不帮带小就不给养老:

有站婆婆的,认为老人也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况且老人和年轻人的教育理念也不同难免会产生矛盾,不如自己带。该不该赡养老人和老人带不带孩子是两码事,不可以混为一谈:

当然也有网友指出,该不该养孩子和是否赡养老人的事情始终是婆媳在讨论,为什么这个家庭的两位男性成员始终缺位?

老人拒绝带孙子,合法也合理

法律并没有规定老人有照看孙辈的义务,他们照顾第三代完全出于对子女的疼爱,如果老人不愿付出,从法律和道德层面,也不能过于苛责。

而对于因为儿女生活压力大而愿意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儿女也不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放弃了安逸的晚年生活,有的甚至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帮助子女带孩子,儿女应当心怀感激,也应该尽量自己照顾孩子,分担一下老人的负担。

有的子女以“没给我带孩子"为由,父母老了拒绝赡养。这是儿女的不孝,更是不懂法。

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只要父母有抚养其成长,那么在父母需要赡养时,就应该开始履行赡养的义务,直至父母去世。虽然现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儿媳的赡养义务,但却有“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也就是说,儿媳对公婆有协助赡养之义务。而且即便是儿子老了病了,无法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孙子也是有这个义务的,这都在法律规定的赡养老人的义务范围之内。

老人们已经花了大半辈子时间照顾家庭、养育孩子,也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了。法律并没有规定老人有照看孙辈的义务,老人愿意帮忙是情分,不愿意帮忙是本分,做儿女的没有理由生气或者埋怨,更不能因此说不给老人养老,且不说带孩子和养老完全是两码事,更何况不赡养老人可是违法的。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日刊yuwenri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归作者!

}

导读:婆婆不帮忙看孩子,那么只能委屈儿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婆婆帮不帮忙带孩子,这已经成了一种争议。

有人觉得婆婆应该带孩子,因为也是她的孙子,有那个必要;也有人认为婆婆带孩子是情分,不带孩子是本分,很正常。

于是,女人生养孩子最艰难的头三年里,有了很多怨言,就比如我闺蜜。

闺蜜从前年生孩子,到现在的孩子两岁,基本上活成了怨妇。

主要还是在于一个人带孩子太辛苦。

闺蜜怀孕那会儿,前期是婆婆帮忙照顾她三餐,这个说照顾也谈不上,就随便弄点饭或是煮个面,之后自己去打麻将,到儿子下班的点儿再回来再做做样子,说自己照顾孕妇多辛苦,腰酸背痛的,顺带装着对闺蜜很好的样子,嘘寒问暖的。

就这样的待遇,照顾了两三个月后,大姑姐打算把两个孩子送到婆婆家,说他们要去外地打工,让婆婆帮忙看孩子。

婆婆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了,然后第二天就收拾东西走了,也不管自己怀孕的儿媳,回家照顾大姑姐的两个孩子。

这下,可难为了初为人母的闺蜜。

不懂怀孕的知识,也不知道腰酸背痛的基本情况,只是有个不适跑医院,听医生嘱咐没大问题又回来再休息,又有不适又跑医院,日子很难熬。

到了第八个月的时候,闺蜜肚子大了,睡觉起床都困难,幸亏老公提前请了月嫂,才一直照顾她到生产。

这个期间,闺蜜很伤心,也请过婆婆来帮忙,可是婆婆都是以要照顾大姑姐的孩子推掉了。

后来要生的那会儿,是娘家妈大老远的过来照顾,和月嫂一直照顾到出了月子就走了。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和月嫂学了一点,但是等到月嫂完全退出去以后,闺蜜拿两个月的婴儿一点办法都没有。

照顾婴儿不是奶水足够,就是有时候莫名的吐奶,不喝奶,睁着眼不睡,哄睡着三分钟又醒又哭的,很多问题闺蜜都是第一次经历,经常手足无措。

这个期间,闺蜜再次低声卑微的去请了婆婆几次,但婆婆还是拒绝了。

闺蜜的老公也去请过他母亲,可是婆婆还是以“你姐的孩子得照顾,你爸做饭的口味不行,孩子吃不惯,影响身体健康,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由,不愿前来。甚至说,一个生了孩子的女人,都出月子了,也请过月嫂了,既没上班也没什么毛病,是可以一个人照顾孩子的。

当时我们几个朋友都很担心闺蜜患产后抑郁症,但好在闺蜜性格爽快,有啥说啥,虽然总是时常抱怨婆婆,活脱脱一怨妇,但也没存在产后抑郁症的情况。

产后抑郁症没出现,但是闺蜜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婆婆,虽然不至于用“恨之入骨”来形容,但也实在不愿意去孝顺。

闺蜜说现在只要见到婆婆,她就会想到自己所受的委屈和苦,对身边人也一个劲地说着婆婆的不好,埋怨她的袖手旁观,甚至对着老公也是天天埋怨。

老公听不下去时会护着他妈,然后闺蜜不满,俩人经常因为这事闹矛盾。

亲戚朋友都劝闺蜜放下,可闺蜜说:“这月子之仇,到死都不能忘。”

如今,孩子两岁了,闺蜜还在到处说婆婆的不是,怨婆婆没帮她度过最艰难的那会儿。

其实闺蜜的辛苦可以理解,但因为这事在之后的两年里都到处嚷嚷,就太不值得了。

跟老公抱怨他妈的不好,两个人是无尽的矛盾,何必呢;跟亲戚抱怨婆婆的坏话,人家只会怪你不尊重老人家;跟朋友抱怨婆婆,只能破坏大家的心情,谁也帮不了你。

还是那句话,婆婆帮你是情分,不帮你也合情合理,大不了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行了,实在没必要背个怨妇的骂名毁自己的清誉。

如果婆婆在世,你可以怨婆婆冷血无情,倘若没有婆婆呢?难道就因为没人带孩子就都不生孩子了吗?

关于婆婆带不带孩子这事,我很看好朋友芸芸的做法。

芸芸生头胎的时候,是刚结婚那会儿,这婆媳不在一起住,俩人对彼此的性格掌握的不熟。

芸芸是结婚没多久就怀孕了,这一怀孕,芸芸没说什么,倒是婆婆放了狠话了,说:“芸芸,你这怀孕,我也高兴,不反对,但是你知道,我身体不好,不能帮你。”

芸芸不明白:“不帮我什么?”

婆婆又说:“不帮你带孩子啊,这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月婆子,小婴儿都是些很麻烦的事,我的意思是你要生是你的事,但是你别指望我帮你料理这些破事,我没那功夫。”

其实芸芸心里,压根不对婆婆不抱任何期待,她认定,自己生的孩子干嘛依靠婆婆。

但是婆婆这话一出,芸芸心里很不爽,说:“妈,我跟你说,第一,我生孩子不需要你的意见,所以你反对与否跟我没关系;第二,我自己生的孩子,我会自己看着办,绝对不会劳烦你;第三,请你记住,咱俩这关系,还有个礼尚往来的时候。”

婆婆被怼的哑口无言,这才知道,这儿媳不是好惹的。

俩人划清界限以后,怀孕,分娩,月子,带孩子都是芸芸自己想办法,要么请娘家妈帮忙,要么靠老公多辛苦辛苦,从来没请婆婆帮过丝毫的忙。

我记得那会儿,芸芸每次和我们逛街的时候,都是推着孩子,拿着尿布,热水壶里背奶粉进行的。

有人问过芸芸:“你婆婆那么闲,连你逛街的两个小时都不看一下孩子,真是的。”

芸芸却不以为然的说:“我没意见,谁娃谁养,她不帮我看孩子很正常。”

真的,芸芸就一个人一直带娃带到四岁,送去幼儿园后才算松了一口气。

后来,没多久,婆婆病住院了,那一个月里,婆婆一个人在医院,孤单单的接受治疗,连个递水送化验单的人都没有,唯一的儿子只能下班后去看,亲戚这边也都有自己的事。

唯一闲在家的芸芸,从始至终都没去看一眼。

她老公也拜托芸芸去帮忙照顾一下的时候,芸芸说:“我为什么要去,一没对我有养育之恩,二没对我有扶持之情,三没视我为闺女般对待,我为什么要去?”

婆婆问及芸芸为什么不来照顾她时,老公把这话传达给了婆婆。

婆婆怎么度过那段难熬的日子的,芸芸不知道,老公跟芸芸闹了好几次,芸芸也熟视无睹。

再后来,婆婆病好之后,竟然自己提出帮芸芸去接送孩子,让她去做自己的事,芸芸欣然接受。

再后来,芸芸怀二胎,这次婆婆也不说帮忙的话了,主动帮芸芸料理她所谓的“破事”。

不得不承认,有婆婆帮忙真的很轻松,芸芸生头胎一个人吃了好多苦,生二胎有婆婆帮忙时,身体调养的很好,休息的也足,月子一出,整个人气色都不一样,面颊红润的。

婆婆一直照顾这两个孩子,如今芸芸的二胎也有两岁了,前些日子,婆婆好像感冒了,芸芸下班时顺带买了药,然后让婆婆去休息,自己又端茶递水的,从前那个漠不关心的芸芸不见了。

这个世间,真的有“因果”这一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嚣张到头,总有倒下的时候。

所以啊,低谷的人不要太绝望,高处的人也不要太嚣张。

婆婆帮不帮忙带孩子,没什么可争论的,生了孩子在辛苦中挣扎的女人也不必过多的怨恨婆婆,要知道,婆婆没有带孩子的义务。

谁生的娃谁养,爹妈才是孩子于情于理,于私于法的监护人,至于婆婆,只能用“帮忙”来称。

不要道德绑架说婆婆应该带孩子,既然女人选择了生,那么就要付起责任养,孩子也是婆婆的孙子,但孩子奶奶和孩子妈妈是两回事。

不要道德绑架说儿媳要给婆婆尽孝,还是那句话,一没养育之恩,二没扶持之情,三没相互感情在,谈赡养义务去跟儿子谈,不要拿儿媳说事。

两个女人本就毫不相干,不过既然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那么就用对方的态度决定自己的温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最好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生二胎婆婆不管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