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西瓜外皮这是啥情况,能不能吃呀?

外皮像西瓜,外表像冬瓜,结果切开我懵了!这是什么情况?

  外皮像西瓜,外表像冬瓜,结果切开我懵了!这是什么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2020年更新:时隔3年这个回答又火了,我先凝练一下这篇回答对大家有用的知识点:

  1. 西瓜没有被切开时,整个西瓜的内部是无菌的,因此我建议冷藏整瓜及时吃完
  2. 冷藏的西瓜有没有患病风险,取决于你是否适用保鲜膜,冷藏的条件,以及西瓜自身的甜度。央视的报道有一些“耸人听闻”,夸大了细菌的风险,用于提醒大众关注饮食卫生可能有一定的“矫枉过正”;
  3. 细菌并不可怕,细菌数目增加诚然会提高某些疾病的风险,但是没有必要过分夸大。
  4. 一个可能实现的想法:如果你冷藏了切好的西瓜,可以将接触空气的西瓜片下一小段,因为不论如何,接触空气的那一部分的细菌数量都会是最高的。

其他答案都在吐槽,那我就仔细具体谈谈怎么错了,怎么理解这个新闻。

一觉醒来上日报,作为一名喜欢微生物学尤其是细菌学的人,真的很激动。

总结本则新闻就是:用错误的方式告诉你一个简单甚至无用的事实。

央视:不要吃隔夜西瓜,细菌数量难以数清

误导之处在于,新闻想用难以数清让大家误以为数量很多,事实上,这种表述是很不对的。
因为,在微生物计数实验中对可培养微生物的计数一定要关注稀释倍率,涂板体积。
稀释倍率是由于细菌数量过大,就算用很小的涂板的体积,仍然无法看出单菌落。(单菌落表明该团细菌来自同一个个体,因而可视为在涂板的时刻是单个分离的细菌)。因此在新闻中给你看到的长得满满的形成菌苔的板是无法计数的,而不是难以数清。所以光看新闻标题是不是就觉得槽点满满了?
涂板体积一般是恒定的,这里不具体说。

↓这是无法数清的菌苔,可能和数目相关,也可能和在培养中有液体流动有关(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大家可以看出了板的拥有者标注了稀释倍数。

↓这是可以用于计数的板,长出的菌落清晰可辨,而且数目适中(从几个到二三百个都可以接受)

西瓜表层的细菌基本覆盖了培养皿底部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加大稀释倍率,通常稀释倍率是十倍十倍的相乘,直到在特定的倍率中可以看到十位数目到几百个的单菌落,这样的计数才可信。所以啊,下面题目又暴露了。

细菌数量难以数清,要以亿为单位计算

既然都确定数量级了,还数不清?那你是怎么知道用亿做单位的?怎么不是更高的单位?

其次,数细菌的数目就是一个错误概念。要用菌落形成单位(CFU,Colony-Forming Units)表示单位体积中的活菌个数。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传统上叫“个”。但是,一个菌落并不一定是一个细菌所生成,也可能是由一簇细菌(一个细菌团)所生成,这时候再叫“个”就不准确。

相信大家都喝过养乐多,各种活菌型饮料说明书上标的都是CFU数目。关于活菌饮料,我们上课的老师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机会可以给大家分享。

细菌大多都是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

看到这里,我懵了,这里的阴性和阳性指的是革兰氏染色的结果。可是阴性阳性和菌的性状和是否致病没有一毛钱关系啊?说这句就是让大众不明觉厉的吧。这句话通俗点说就是,“人类大多数是短头发男人和长头发女人”,所以到底要吓唬谁呢,大约是不明觉厉的外国人。

不能排除有肠道致病菌生长

不能排除有肠道致病菌的生长,说这些话实在是太轻松了。喝口水都不能排除呛死的可能性。既然决定写文章发稿,而且菌都培养出来了,完全可以继续鉴定。恐怕是没鉴定出来到底是什么致病菌,索性给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就作罢了。再者,人体的一些人的肠道菌群有很强的保护功能,就算有一些致病菌不能说明一定会得病。

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细菌的致病性:有一部分的细菌被称为益生菌,因为它们本身和人体共生,而且代谢产物对人类来说是有益处的。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菌对人体是既无益处也无害处的。最后的是致病菌,但是致病菌不代表一定会导致疾病,很多的致病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人体免疫低下,情绪低落等等条件下伺机而动。然而要避免摄入致病菌,归根到底是不吃不洁食物!

小结一下,临床细菌学检验具高风险性、高干扰性(如标本采集、运送等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干扰检出率和正确率)、高技术性和高严谨性(准确表达、报告和解释结果直接影响治疗的成败),步骤也繁琐,标本采集、标识、保存、运送、处理和检验,结果分析和报告。按照已经了解到的科学素养,我估计央视要做到上面几个标准很难。

仔细看了网上相关的具体报道,更是哭笑不得了:

1号培养皿中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菌落群,就连实验人员也感到吃惊,他们表示其中的细菌数量已经难以数清,需要以亿为单位计算;2号和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群比1号少了不少,但也难以计算。江苏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细菌实验室检验师纪小亭告诉我们,培养过后可以看到,西瓜样本中的细菌大多数都是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但是也不能排除有肠道致病菌生长,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好的的人来说,吃了这些东西以后,可能会引起腹泻、肠胃炎等,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食用过夜的西瓜,

即使是冷藏过以后也不能确保安全。到底需要多大的能耐让西瓜不容易滋生细菌呢,我觉得这个西瓜最起码要自带分泌抗生素的功能,那才是真正不要吃的西瓜。西瓜本身就可以为细菌提供湿润的环境和充足的糖类作为碳源,本身就很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这个实验很容易得到可以诱导大众的结论。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冰箱低温能抑菌,却无法杀菌。低温细菌(如李斯特菌)的存在,仍可在冰箱内增殖,西瓜还是新鲜吃的好。放入冰箱的时间真的不宜过长。

1.对照试验,不做对照试验,只放切几个西瓜数一数真的和耍流氓没区别。所以应该分多组,分别对切不切开的西瓜,加不加保鲜膜,放不放冰箱都对数目计数,不然实验没有那个意义。

2.重复性试验,多设置几组实验增加可信度,做了一个瓜就发各种稿真的不合适。

3.注意实验条件,既然要说西瓜滋生细菌,那这细菌从何而来,总之在实验中不准引入细菌干扰实验,所以要在无菌超净台操作,切瓜的刀务必灭菌消毒过。

这个新闻不仅体现了记者和央视对基本的微生物学知识的匮乏,还体现了他们不爱探究急于给出结论浮躁的心态。

最后,要我来做这个实验,我会如何设计呢?
实验材料:不同菜场买来的西瓜N个,新鲜程度与个头大小要求近乎一致。
实验用具与器材:实验室标配的超净工作台及常用的加样器、平板等等设备。

在考虑西瓜染菌主要有哪些因素时,我的猜测是西瓜外皮没有洗净、切瓜刀不净、保鲜膜不净、保鲜膜质量不好等等。至于西瓜自身本身内部会不会有细菌,我认为不会有,因为瓜皮在西瓜发育中始终是一个密封的屏障,细菌本身就不会存在在瓜内,自然不会有机会生长。退一步说,就算有细菌在某个时期进入了瓜的内部,在缺氧、太高的糖分等环境下不一定可以生长的很好。再退一步,长得很好,你打开西瓜的时候就可以肉眼发现大量的不明物体了····隔夜西瓜一是与空气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在夏天这样的温度下,在西瓜这么甜的糖度供应下,太容易菌数超标了!

实验步骤:这里只说对照组的实验。取若干完整西瓜,在超净台,用灭菌或者消毒处理过的刀具将西瓜切开,取1cm×1cm×1cm(保证一面是切面)的内瓤,匀浆器打碎西瓜组织,通过细菌滤膜(只有细菌大小的物质可以通过,其他更大的物质无法通过),后将滤液用若干稀释比例进行涂板。

每组分别图 LB培养基的平板(检测细菌)、土豆培养基(检测真菌)、高氏一号(检测放线菌),过夜培养后计数。至于其他染菌因素,就是实验组啦~

然而要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分别在西瓜静置不同时间段 如0h(上述实验过程就是在零小时进行的实验) 3h、 6h等等都进行实验,然后绘制一个西瓜菌落生长情况的生长情况,在细菌数目进入指数增长期(此时期细菌增长数目呈爆炸式的指数增长)之前把西瓜吃掉。

时隔一年稍作修改,当时吐槽的答案就有一千个赞,而自己的答案不到一百个赞。其他不同程度抖机灵的答案也都几百个赞。但是最近几天获得的感谢和赞多了起来。我的回答也排到了第一位

之前的答案是浓浓的吐槽风,现在想把最和生物专业相关的展示给大家。

关于隔夜西瓜,那必然是答主也常常吃的,是否致病也只能说风险肯定比吃新鲜的西瓜要高。这个实验做出来我觉得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因为规范操作的西瓜培养液对于一个微生物无菌操作合格的人来说是没有问题。而不净的菜刀、瓜皮、已经空气中含有的微生物都是不可控的因素,实验结果不具有普遍适应性。所以我给的建议还是,注意低温保存,尽早食用,饭前便后洗手,别吃冰西瓜吃的太猛。没那么多事的,我们都是中国人嘛=。=【前面写了那么多很有用的东西你们都看了么,光吐槽我的最后一句真的好么,严肃脸】

}
近日气温逐渐攀升,吃西瓜成了不少人消暑的首选。
有时候,买的西瓜太大了一次性吃不完,想放到第二天再吃,可又担心隔夜西瓜不安全,网上一直流传着很多吓人的传言:
一块隔夜西瓜就能引起肠坏死
“吃隔夜西瓜险些丢掉性命
“吃隔夜冰西瓜等于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
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把表层切掉有用吗?到底如何安心吃瓜呢?马上来分析。
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
西瓜糖分高、水分足,很受各种细菌的“青睐”,所以很多人担心隔夜西瓜吃了不安全。不过,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西瓜本身!
一个好的、完整的西瓜,内部基本上是无菌的。但切开了之后,西瓜会接触到外界的细菌,而且切瓜的刀、砧板、切瓜人的手等,如果不卫生,也会污染西瓜。如果吃下了被有害的细菌污染的瓜,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生病。
所以,隔夜西瓜能不能吃,关键要看是否被有害细菌污染。
也就是说,如果西瓜本身干净,切瓜的刀具、砧板也干净,吃不完尽快用卫生的保鲜膜包好,放入洁净的冰箱,那么即使放一夜也能放心吃。
吃隔夜瓜,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
“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的说法完全是耸人听闻。人体肠道内常年存在上百亿的细菌,重量大概1公斤左右,可这些细菌绝大部分并不会导致生病。我们生存的环境中也到处都是细菌,没有影响我们的健康。细菌、微生物有好坏之分,有的对人体无影响,有的甚至有好处,如“益生菌”。
8400这一数字上看去很多,但对比其他食品,这个量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婴儿配方食品,我国国标对它细菌总数的限量值是10000个/克。而大家在冷饮店里买的奶茶、果茶,细菌总数标准是不超过50000个/克,盒饭的细菌总数标准是不超过100000个/克,都比8400多得多。
最重要得是,是否会对人造成危害,关键要看有没有致病菌。如常见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
把隔夜瓜的表层切掉,有用吗?
这种做法更多的只是让自己心里放心一点,但并没有实际作用
隔夜西瓜能不能吃,主要还是要看它是否存在致病菌。
如果没有被致病菌污染,即使不切掉表层,也完全是可以放心吃的。但如果已经被致病菌污染了,即使你切掉西瓜表层,还是可能使人生病。
想要安心吃西瓜,关键是要注意卫生,防止被致病菌污染。
  • 尽量买新鲜、完整的西瓜

完整的西瓜不会有细菌污染的风险。而预先切好的瓜,刀和菜板的卫生以及保存条件都没保障,受细菌污染的风险就要大很多。
如果要买,一定要保证这些瓜都是盖着保鲜膜、冷藏保存着的。
  • 尽量不要买大个头的西瓜

个头大的西瓜,经常一次吃不完就要长时间保存,在保存过程中就有被污染的风险。
建议大家还是尽量买小个的西瓜,吃多少买多大的,买回家尽量一顿吃完。
切瓜前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鉴于西瓜外皮也可能被污染,所以最好也可以先把西瓜整体洗干净,包括皮的部分,再切开吃。
用来切西瓜的刀和菜板需要保持干净,不要和切生肉的混用!那切完生蔬菜的刀和菜板可以用来切瓜吗?也要洗净后再拿来切。最好家里备有专门用来切水果的刀和菜板。
切开后,实在吃不下的西瓜,应尽快贴好保鲜膜放进冰箱。
  • 注意冰箱卫生,尽快吃完

冰箱里也可能有致病菌,如李斯特菌。所以,存放西瓜时要注意避免跟其他食物(尤其是肉类海鲜)接触,防止交叉污染。同时及时清理冰箱,尽快吃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瓜里面是绿的那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