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义务有何不同?个税师网络赛今年第几届,有什么作用?

摘要:两会再提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

两会再提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改革个人所得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我国税率目前分为7级,如下图所示:

如果按照当前执行的税率表,以最高30%的税率分别计算月薪8000元、10000元、20000元、80000元在不同的个税起征点所缴的个税,是这样的。

今年两会上,个税成为代表、委员与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多份代表、委员或民主党派的议案、提案都聚焦个税改革,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或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多位代表、委员对此指出,相比简单地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计征制度的改革更值得期待。

“个税起征点应随着生活水准提升、经济能力提升,按照比例提高,目前定在1万元左右可能是比较适当。”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表示。

关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指出,普通员工如果负担孩子教育,再加上房贷,个税就会对他正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3500元的起征点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改,也应该改一下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优化税收结构比减个税更重要。他认为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所得税难度较大。这涉及如何定义家庭。以家庭为单位征收需要清楚了解家庭的资产状况、家庭成员状况等,如此实施所面临的首要难点就在于信息的收集和比对上。如果这些信息不清楚,就以家庭为单位征税,势必会带来更大的不公平。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个税起征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可以考虑适当提高,但是个税改革较为复杂,不是简单提高起征点就可以解决。

往年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意见

自2011年将个税起征点定为3500元之后,我国已经7年没有调整个税起征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显示,在这七年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的上涨幅度都在10%以上。但同时,居民消费价格也在连年上涨,其中2011年上涨)

}

责任编辑:訚星楚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5日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税法试题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税收概念中指明的纳税主体是

C.国家税务机关和海关

2.根据税收最终归宿的不同,将税收划分为

C.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4.提出“无代表则无税"口号的国家是

5.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税法过程中对税法作出的解释属于

6.税法解释特有的原则有实质课税原则和

7.能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是

8.属于价外税的税种是

9.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

10.纳税人采取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

B.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C.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11.进口货物增值税纳税地点是

A.固定业户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

12.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是

13.实行从量定额计税方法征收消费税的商品是

14.纳税人用于抵偿债务的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

15.对个人财产租赁所得征收所得税的依据是

A.《个体工商户条例》

B.《个人独资企业法》

16.对税收分类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分类方式是

A.以税收是否具有特定用途为标准

B.以税收计税依据为标准

C.以税收最终归宿为标准

D.以征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

17.以取得的收人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18.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适用税率为

19.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

B.销售(营业)收入的5%

C.年度利润总额的5%。

D.年度利润总额的5%

20.属于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的是

21.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

22.企业纳税年度发生亏损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23.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是

D.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税额

24.《烟叶税法》的施行时间为

25.下列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是

C.某生产企业经营用地

27.依据关税征税目的的不同,关税可以分为

A.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B.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C.自主关税和协定关税

D.普通关税和优惠关税

28.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的是

29.依法应缴纳车船税的车辆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2.税收分配关系包括

A.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内部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E.中国政府与涉外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33.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将增值税分为

B.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

34.关于财产税的描述,正确的有

B.以占有、使用和收益的财产额为计税依据

E.可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35.税务代理的特征有

D.双方关系的不对等性

E.税收法律责任的不可转嫁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40.简述税务登记的类型。

41.简述税收管理体制的类型。

42.简述增值税的作用。

43.简述税收的形式特征。

五、论述题:本题12分。

44.《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收保全措施作了怎样的规定?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甲超市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发生以下采购业务:

(1)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水果(免税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50 000元;

(2)从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进一批农产品,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元;

(3)进口一批餐具,取得海关开具的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该批餐具的关税完税价格是200 000元,关税税率为5%。

问题:根据.上述资料,依据税法原理计算以上业务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和应纳增值税税额,并说明理由。

中国居民张某为自由职业者,2019年共取得以下收入:

(2)取得中彩收入20 000元,当场通过税法认可的社会团体向教育机构捐赠1 000元;

问题: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张某2019年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并说明理由。(备注:不考虑专项扣除和其他附加扣除。综合所得类收人,不考虑预缴税款问题,直接用汇算清缴方法计算应缴税额)

不懂制定学习计划?无法提炼教材考点?不妨跟随名师学习,2022年希赛自考网络直播班,让你有效提分!点击查看你的提分秘籍!【

}

原文如下:黑色字体是老师的解答.

非居民纳税人不同时间段缴纳个税的问题
某外籍个人来中国工作,

5000是境内所得境内支付的部分,6000是境内所得境外支付的部分,7000是境外所得境内支付的部分,8000是境外所得境外支付的部分
1、如果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在90天或183天内的,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应纳税额=(26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0÷30。
我觉得这里就错了.90天以内对于来源于境外的收入是不征税(不是免税),那26000这里应该用11000代替,12000除以26000应该用5000除以11000代替,如果按照老师的解答,那这个公式的含义应该是90天以内的对来源于境内和来源于境外的境内支付部分都征了税,且对来源于境内和来源于境外的境外支付部分进行了免税,这和文件文字叙述的政策就完全不符合了!

2、如果其在中国境内居住满90天或183天,但不满一年的,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应纳税额=(26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30。

按照老师的算法,这里的含义变成超过90天不满一年的人对来源于境内和来源于境外的收入全部征了税,明显和文件内容"仅来源于境内的"征税不符合,应该将26000改成11000.

3、如果其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但不满5年的,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应纳税额=(26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1×10÷30)

由于超过1年了,已经是居名纳税人,所以这里26000是对的,但是14000这里不对,按照文件内容,应该是对来源于境外的且由境外支付的免税,那14000应该是8000.

虽说总局的公式是这样的,但是不区分情况直接套数字,根据数学公式数学上的含义,难道没有看出和文件内容是不一样的么?例题13也是这个情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规模纳税人如何网上申报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