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关源电路kcl题目求解

《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PPT(8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1-1) 2. 2. 电路电路(上册)(上册) 第四版第四版 邱关源编邱关源编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及参考书1.1.电工学电工学(上册)(上册)秦曾煌主编秦曾煌主编 电工技术第七版电工技术第七版(1-2).6春季学期电工课要 求汽车、机械学院适用(1-3) 每两周(单周二)每两周(单周二)上课时交作业,课代表收齐后交给我。作业不交的也要认真完成,每次检查完成情况并登记。缺交作业者在平时成绩中扣分。凡作业抄袭者一经发现从严扣分。(1-4) 平时成绩要记入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小测验、考勤,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1-5) 本学期拟开展

2、电路设计及仿真软件(pspice)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以自学为主,各班课代表可到我这里拷贝软件,若时间允许将安排一次课跟同学们介绍一下该软件的使用。(1-6)可根据情况自行安排上机时间,如有兴趣可自拟题目进行电路设计仿真,并以论文形式交到我处,对论文出色者可于期末给予加分。此活动将贯穿本学年。(1-7) 教学课件存放信箱dgx_密码:qc2011$(暂未开通)联系信箱:联系电话: 联系人: 王晶晶(1-8)教学内容电工学部分:电工学部分: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电路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交流电动机、继电接触器及其控制电子学部分:电子学部分:模拟电子技

3、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 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组合电路、时序电路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电电工工技技术术电路分析电路分析电机与控制电机与控制直流电路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交流电路暂态分析暂态分析变压器、电机变压器、电机工业控制工业控制电工技术电工技术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1)工工 业业 控控 制制 电机控制电机控制 机床控制机床控制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 楼宇电梯控制楼宇电梯控制 . . . . . . . . . . .电工技术的应用电工技术的应用电工技术电工技术 应用举例应

4、用举例 (2)信信 号号 检检 测测 压力、温度、水位、压力、温度、水位、流量等的测量与调节流量等的测量与调节 电子仪器电子仪器 医疗仪器医疗仪器 . . . . . .家家 用用 电电 器器 电灯、电话电灯、电话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 冰箱、洗衣机冰箱、洗衣机 家庭影院家庭影院 . . . . . .电工技术电工技术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3)楼宇电梯的控制楼宇电梯的控制电工技术电工技术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4)楼楼 宇宇 电电 梯梯 的的 控控 制制信信号号检检测测供供电电系系统统电机电机(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可编程序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

5、r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汽车电子汽车电子汽汽 车车 电电 子子电源电源发动机控制发动机控制行驶装置行驶装置报警与安全装置报警与安全装置旅居性旅居性仪表仪表娱乐通讯娱乐通讯收音机、汽车电话、业余电台收音机、汽车电话、业余电台点火装置、燃油喷射控制、点火装置、燃油喷射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车速控制、间歇刮水、车速控制、间歇刮水、除雾装置、车门紧锁除雾装置、车门紧锁.安全带、车灯未关报警、安全带、车灯未关报警、速度报警、安全气囊速度报警、安全气囊.空调控制、动力窗控制空调控制、动力窗控制里程表、数字式速度表、里程表、数字式速度表、出租车用仪表出租车用仪表.电工技术电工技术

6、 (5)EV?Electric Vehicle21世纪世纪 绿色绿色 环保汽车环保汽车EV安全、舒适、可靠安全、舒适、可靠无废气排放无废气排放(零排放)(零排放)高效率高效率机机电电 机电一体化EV充电系统充电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汽车照明、汽车照明、电动转向、空调、电动转向、空调、音响、雨刷、安全音响、雨刷、安全报警、电动门窗报警、电动门窗.电电 子子机械机械驱动控制系统驱动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电机驱动系统汽车电子汽车电子强电强电弱电弱电电机驱动电机驱动逆变电源逆变电源电力电子电力电子.电机与电器控制电机与电器控制信号处理(信号处理(DSP)计算机、单片机计算机、单片机. 课程性质课程

7、性质: :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服务对象服务对象:非电专业非电专业课程特点:课程特点:内容丰富,内容丰富,技术更新快,技术更新快,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应用非常广泛。 本课是非电专业一切电类后续课程(电子技术、本课是非电专业一切电类后续课程(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的基础。学时少、内容多,不能轻视。否则,对等)的基础。学时少、内容多,不能轻视。否则,对以后的学习将会造成很大影响。以后的学习将会造成很大影响。 主要教学环节主要教学环节习题习题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紧跟

8、老师讲课思路,搞清基本概念,注意解紧跟老师讲课思路,搞清基本概念,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题方法和技巧。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实验实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验证与探索相结合。使用方法,验证与探索相结合。衷衷 心心 祝祝 愿愿 大大 家家学 有 所 成+ +理理 论论实实 践践(1-23)第 一 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24)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第一章第一章1.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概念 1.1.1 电路中的物理量电路中的物理量 1.1.2 电路元件电路元件1.2 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定律 1.

9、2.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1.2.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1-25)1.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概念1.1.1 电路的物理量1.1.2 电路元件 (一一) 无源元件无源元件 (二二) 有源元件有源元件(1-26)1.1.1 电路的物理量电路的物理量电池电池灯泡灯泡电流电流电压电压电动势电动势EIRU+_负载负载电源电源(1-27)电位电位:在电路中为方便起见,常用:在电路中为方便起见,常用电位电位表示各处电压。所谓表示各处电压。所谓电位电位是指电路中某是指电路中某一点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电压。一点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电压。Va = 5V a 点电位:点电位:ab1 5Aab1 5Ab点电

10、位:点电位:Vb= -5V(1-28)E1+_E2+_R1R2R3R1R2R3+E1-E2电动势的电位表示法电动势的电位表示法参考点参考点(1-29)电位的特点电位的特点:电位值是相对的,参考点电位值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得不同,电路中其它各点的电位选得不同,电路中其它各点的电位也将随之改变。也将随之改变。电压的特点:电压的特点: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不会因参考点的不同而改固定的,不会因参考点的不同而改变。变。注意注意:电位和电压的区别。电位和电压的区别。(1-30)电路中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中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物理量的物理量的方向方向:实际方向实际方向参考方向(又称正

11、方向)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实际方向:实际方向: 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参考方向(参考正方向):参考方向(参考正方向):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1-31)物理量的实际方向物理量的实际方向 物物理理量量单单 位位实实 际际 方方 向向电电流流 IA、kA、mA、A正正电电荷荷移移动动的的方方向向电电动动势势 E V、kV、mV、V电电源源驱驱动动正正电电荷荷的的方方向向 (低低电电位位 高高电电位位)电电压压 UV、kV、mV、V电电位位降降落落的的方方向向 (高高电电位位 低低电电位位)(1-32)电路分析中的电路分

12、析中的假设假设正方向正方向(参考方向)(参考方向)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在复杂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中物理量在复杂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中物理量 的实际方向,电路如何求解?的实际方向,电路如何求解?电流方向电流方向AB?电流方向电流方向BA?E1ABRE2IR(1-33)(1) 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解决方法解决方法(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13、(2) 根据电路的定律、定理,列出物理量间相互关根据电路的定律、定理,列出物理量间相互关 系的代数表达式;系的代数表达式;(4)今后解题时一律以正方向为准。)今后解题时一律以正方向为准。(1-34)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电池电池灯泡灯泡IRUabE+_abu_+正负号正负号abUab(高电位在前,高电位在前, 低电位在后)低电位在后) 双下标双下标箭箭 头头uab电压电压IR电流电流:从高电位:从高电位 指向低电位。指向低电位。(1-35)例例已知:已知:E=2V, R=1问:问: 当当Uab分别为分别为 3V 和和 1V 时,时,IR=?E IRRURabU EUURR

14、EURUIRREUUR 解:(解:(1 1)首先假设各物理量的正方向,如图所示;)首先假设各物理量的正方向,如图所示;(2)列方程求解。)列方程求解。(1-36)(3) 数值计算数值计算A-3 3VRRIUIU时时(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REUIRE IRRURabU(1-37)(4) 为了避免列方程时出错,为了避免列方程时出错,习惯上习惯上把把 I 与与 U 的方向的方向 按相同方向假设(关联参考方向)。按相同方向假设(关联参考方向)。(1) 方程式方程式R = U/I 仅适用于仅适用于U和

15、和I假设正方向一致的假设正方向一致的 情况。情况。(2) “实际方向实际方向”是物理中规定的,而是物理中规定的,而“假设正方向假设正方向”则是人们在进行电路分析计算时,任意假设的。则是人们在进行电路分析计算时,任意假设的。 (3) 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注意一定要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注意一定要先设定先设定“正方向正方向” (即在图中表明物理量的参考方向即在图中表明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然后再列方程然后再列方程 计算计算。缺少。缺少“参考方向参考方向”的物理量是无意义的。的物理量是无意义的。 注意注意(1-38)RIURR IRURab假设假设: 与与 的方向一致的方向一致RIRU例例RIRU假设假

16、设: 与与 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反RIURR IRURab(1-39)电电 功功 率率aIRUb功率的概念功率的概念:设电路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为:设电路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为 U ,流入,流入此部分电路的电流为此部分电路的电流为 I, 则这部分电路消耗的功率为则这部分电路消耗的功率为:(W) IUP功率有无正负?功率有无正负?如果如果U I方向不一方向不一致结果如何?致结果如何?(1-40)IRUab或或IRUab“吸收功率吸收功率”(负载)(负载)“发出功率发出功率”(电源)(电源)若若 P = UI 0若若 P = UI 0IUab+-根据能量守衡关系根据能量守衡关系P(吸收)(吸收)= P(发出

17、)(发出) 在在 U、 I 正正方向选择一致(关联参考方向)的前提下,方向选择一致(关联参考方向)的前提下, (1-41)IaRUb+-E设设 E=10V, R=1 求:求:PE =? PR=?解:显然解:显然 U=10VI=10A PR=UI=10X10=100WP0 (负载)负载)P 0 时时, , 说明此部分电路消说明此部分电路消耗电功率,耗电功率,为为负载负载。 所以,从所以,从 P 的的 + + 或或 - - 可以区分器件的作用,可以区分器件的作用,是电源,还是负载。是电源,还是负载。结结 论论在进行功率计算时,在进行功率计算时,如果假设如果假设 U U、I I 正方向一致,则正方向

18、一致,则 P= UI,P= UI,如果如果 U U、I I 正方向不一致,则正方向不一致,则 P= UIP= UI。 计算出计算出 P 0 时时, , 说明此部分电路产生电功说明此部分电路产生电功率,率,为电源为电源。-(1-45)作业:作业:P30习题习题 1.5.9(1-46)伏伏 - 安安 特性特性iuconstiuRRiuuiconstiuR线性电阻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一一) 无源元件无源元件 电阻(电阻(R R), ,电容(电容(C),C),电感(电感(L L)常用单位:常用单位: 、k 、M 1.1.2 电路元件电路元件电阻:电阻:(1-47)电阻的串并联及其等效变换(电

19、阻的串并联及其等效变换(P35)原则:原则:联接在电位相同的两点之间的电阻联接在电位相同的两点之间的电阻均可视为并联。均可视为并联。例:例:P73习题习题2.1.12电阻的分压及分流电阻的分压及分流电阻串联等效可推广到N个电阻串联,N个电阻串联等效为一个电阻,等效电阻值为各串联电阻值的总和。abR1R2u1u2ui串联:串联:在电路中,如果两个二端元件首尾相连(且联接处无其它元件端点联接,即中间无分叉),流过同一个电流流过同一个电流,称这两个元件串联。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联接如图,外接端a、b,电压 u 和电流 i 之间关系表达了这一部分电路的外特性,按照欧姆定律:u1=R1i u2=R2i

外特性为电压 u 和电流 i 之间关系。按照欧姆定律:根据KCL:i= i1+ i2a-b端外特性:外特性:u=Ri 或 i= Gu电阻并联分流公式:GGRiiiiGGGRR 电阻并联等效也可推广到N个电

电压源电压源伏安特性伏安特性电压源模型电压源模型IUEUIRO+-ERo越大越大?小?小?特性越平特性越平?(二二) 有源元件(有源元件(P41)主要介绍有源元件中的两种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主要介绍有源元件中的两种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1-51)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 (恒压源)(恒压

22、源): RO= 0 时的电压源。时的电压源。特点:特点:(1)输出电)输出电 压不变,其值恒等于电动势,压不变,其值恒等于电动势, 即即 Uab E; (2)电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电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IE+_abUab伏安特性伏安特性IUabE(1-52)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设设: E=10VIE+_abUab2 R1当当R1 R2 同时接入时:同时接入时: I=10AR22 例例 当当R1接入时接入时 : I=5A则:则:(1-53)REI 恒压源特性中不变的是:恒压源特性中不变的是:_E恒压源特性中变化的是:恒压源特性中变化的是:_I_ 会引起会

23、引起 I 的变化。的变化。外电路的改变外电路的改变I 的变化可能是的变化可能是 _ 的变化,的变化, 或者是或者是_ 的变化。的变化。大小大小方向方向+_I恒压源特性小结恒压源特性小结EUababRE+_ROabUoR00PEUUIO电源开路电源开路E+_ROabRIs0I/02PRPREIIUOEOS电源短路电源短路(1-56)2. 电流源电流源ISROabUabIIsUabI外特性外特性 电流源模型电流源模型RORO越大越大特性越陡特性越陡(1-57)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 (恒流源(恒流源): RO= 时的电流源。时的电流源。特点:特点:(1)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输出电流不变,其值

24、恒等于电 流源电流流源电流 IS; abIUabIsIUabIS伏伏安安特特性性(2)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1-58)恒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恒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IUIsR设设: IS=1 A R=10 时,时, U =10 V。R=1 时,时, U =1 V。则则:例例(1-59)恒流源特性小结恒流源特性小结恒流源特性中不变的是:恒流源特性中不变的是:_Is恒流源特性中变化的是:恒流源特性中变化的是:_Uab_ 会引起会引起 Uab 的变化。的变化。外电路的改变外电路的改变Uab的变化可能是的变化可能是 _ 的变化,的变化, 或者是或者是 _的变化。的变化。

25、大小大小方向方向RIUsab 理想恒流源两端理想恒流源两端可否被短路可否被短路?abIUabIsR(1-60)恒流源器件举例恒流源器件举例IcIbUcebcII 当当 I b 确定后,确定后,I c 就基本确定了。在就基本确定了。在 IC 基本恒定基本恒定的范围内的范围内 ,I c 可视为恒流源可视为恒流源 (电路元件的抽象电路元件的抽象) 。cebIb+-E+-晶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UceIc(1-61)电压源中的电流电压源中的电流如何决定如何决定?电流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等源两端的电压等于多少于多少?例例IE R_+abUab=?Is原则原则:Is不能变,不能变,E 不能变。不能变。EIRUab

26、电压源中的电流电压源中的电流 I= IS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恒流源两端的电压(1-62)恒压源与恒流源特性比较恒压源与恒流源特性比较恒压源恒压源恒流源恒流源不不 变变 量量变变 化化 量量E+_abIUabUab = E (常数)(常数)Uab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外电路负载对外电路负载对 Uab 无影响。无影响。IabUabIsI = Is (常数)(常数)I 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外电路负载对外电路负载对 I 无影响。无影响。输出电流输出电流 I 可变可变 - I 的大小、方向均的大小、方向均由外电路决定由外电路决定端电压端电压Uab 可变可变 -U

27、ab 的大小、方向的大小、方向均由外电路决定均由外电路决定END(1-63)3. 两种电源的等效互换两种电源的等效互换 等效互换的前提:等效互换的前提:对外的电压电流相等。对外的电压电流相等。I = I Uab = Uab即:即:IRO+-EbaUabISabUabI

28、bI (1-66)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1) “等效等效”是指是指“对外对外”等效(即等效互换前等效(即等效互换前后对外伏后对外伏-安特性一致),但对内不等效。安特性一致),但对内不等效。LR时时例如:例如:IsaRObUabI RLaE+-bIUabRORLRO中不消耗能量中不消耗能量RO中则消耗能量中则消耗能量0IIEUUabab对内不等效对内不等效对外等效对外等效(1-67)(2)注意转换前后)注意转换前后 E 与与 Is 的方向。的方向。aE+-bIROE+-bIROaIsaRObIaIsRObI(1-68)(3)恒压源和恒流源不能等效互换。恒压源和恒流源不能等效互换。

29、abIUabIsaE+-bI0EREIoS(不存在不存在)(1-69) (4)进行电路计算时,恒压源串电阻和恒)进行电路计算时,恒压源串电阻和恒电流源并电阻两者之间均可等效变换。电流源并电阻两者之间均可等效变换。RO和和 RO 不一定是电源内阻。不一定是电源内阻。(1-70)111REI 333REI

b1.电压源的串联等效:外特性:外特性:u= us1+ us2+ usN= us (KVL)(电压源特性)电压源特性)若干个电压源串联,等效为一个电压源,等效若干个电压源串联,等效为一个电压源,等效电压源的数值为各

31、串联电压源数值的叠加。电压源的数值为各串联电压源数值的叠加。叠加方式与参考方向有关叠加方式与参考方向有关us1us2usNuiabusiuab补充:补充: 电流源的并联等效:isNis2is1uiababisiu外特性:外特性:(KCL)(电流源特性)电流源特性)若干个电流源并联,等效为一个电流源,等效若干个电流源并联,等效为一个电流源,等效电流源的数值为各并联电流源数值的叠加。电流源的数值为各并联电流源数值的叠加。叠加方式与参考方向有关叠加方式与参考方向有关i = is1+ is2+ + isN = is3.电压源与其它元件的并联等效:外特性外特性: (电压源特性)电压源特性)u = us

32、(KVL)电压源与任意非电压源元件(包括电流电压源与任意非电压源元件(包括电流源)并联,等效为一个同值电压源。源)并联,等效为一个同值电压源。注意:不同数值的电压源禁止并联!注意:不同数值的电压源禁止并联!usiuabusuiabN 电流源与其它元件的串联等效:abisiu电流源与任意非电流源元件电流源与任意非电流源元件 (包括电压源)(包括电压源)串联,等效为一个等值电流源。串联,等效为一个等值电流源。isuiabN注意:不同数值电流源禁止串联!注意:不同数值电流源禁止串联!外特性外特性: (电流源特性)电流源特性)i = is (KCL)课后练习课后练习A1A22228 I(1-80)3. 受控源受控源种类:种类:VCVS、VCCS、CCVS、CCCS其中:其中:V-Voltage

}

例 三式相加得: KCL可推广应用于电路中包围多个结点的任一闭合面。 1 3 2 表明 KCL是电荷守恒和电流连续性原理在电路中任意结点处的反映; KCL是对结点处支路电流加的约束,与支路上接的是什么元件无关,与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 KCL方程是按电流参考方向列写的,与电流实际方向无关。 明确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 U3 U1 U2 U4 标定各元件电压参考方向 _ KVL也适用于电路中任一假想的回路。 注意 例 KVL的实质反映了电路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KVL是对回路中的支路电压加的约束,与回路各支路上接的是什么元件无关,与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 KVL方程是按电压参考方向列写,与电压实际方向无关。 明确 a Us b _ _ - + + + U2 U1 4. KCL、KVL小结: KCL是对支路电流的线性约束,KVL是对回路电压的线性约束。 R2 I1 R1 US 例8 求输出电压 U 1-1,1-3,1-4, 1-8, 1-10,1-12,1-18,1-19 一电路和电路模型 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 二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 如何判断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2 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 3 什么是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 三电功率和能量 1 功率表达式 2 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 第一章 总结 四 电路元件 1了解电路元件的分类 2 了解什么是集总参数电路、集总条件 3 线性时不变电阻 1) u、i 取关联参考方向时欧姆定律 u、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欧姆定律 2)功率 u、i 取关联参考方向时 u、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 3)电阻的开路与短路 第一章 总结 四 电路元件 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电压源及电流源的特点及电路符号 2)电压源及电流源的功率 3)实际电压、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5 受控源 1)与独立源的区别 2)四种受控源 第一章 总结 五 基尔霍夫定律 1 KCL, KVL定律内容及各自特点 2 会用KCL, KVL求解电路参数 第一章 总结 * 2.集总参数电路 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 例 i i z 集总参数电路 + - 两线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当两线传输线的长度 l 与电磁波的波长满足: 一. 集总条件 实际电路的尺寸d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λ i i z + + - - 分布参数电路 当两线传输线的长度 l 与电磁波的波长满足: 二. 集总元件 假定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 5种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 电阻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感元件:表示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电容元件:表示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电压源和电流源:表示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 电能的元件。 集总参数电路中u、i 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但与空间坐标无关。因此,任何时刻,流入两端元件一个端子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端子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注意 集总元件的特征: (a)只有两个端子; (b)

}

  2021年武昌首义学院分为考试科目分为1门公共课和1门专业课。今天库课小编继续给大家分享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路理论》,考生们可以看看。

  电路理论是电气信息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本课程考试是为在电气信息类专科毕业生中招收本科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指导思想是考察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应用电路基本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基本定律、主要电路元件的特性、电路常用分析方法,具有运用电路知识分析计算解决简单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电路基本定律和二端电阻性元件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功率的判定;元件特性;基尔霍夫定律。

  1)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以及电功率和能量的相关概念。。

  2)掌握线性非时变电阻元件的VCR、电压源与电流源特性。

  3)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

  4)理解开路与短路的概念。

  第二章 简单电路和多端电阻性元件

  等效电路的概念;电阻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受控源;输入电阻的概念及输入电阻的求解。

  1)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的概念。

  2)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电阻的Y形联接与△形联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3)熟练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4)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虚短“和”虚断“特性,熟练掌握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5)理解受控源的特点,掌握含受控源电路分析方法。

  6)掌握输入电阻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KCL、KVL的独立方程数;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

  1)了解电路图论的初步概念。

  2)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法。。

  3)掌握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

  4)熟练掌握回路电流法。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熟练掌握叠加定理。

  2)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

  3)理解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了解定理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 电感和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VCR;电容电压的连续性、电感电流的连续性。

  1)理解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基本约束关系;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储能。

  2)掌握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VCR;电容电压的连续性、电感电流的连续性。

  换路定理、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时间常数、直流电源激励下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1)理解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识条件;暂态、稳态;全响应的两种分解方式。

  2)掌握换路定理、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

  3)熟练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相量法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1)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2)掌握正弦量和相量的关系。

  3)熟悉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相量模型。

  4)掌握KCL、KVL的相量形式,并会列写方程。

  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关系、电路的谐振。

  1)掌握阻抗和导纳的概念以及电路相量模型的画法。

  2)熟练掌握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3)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4)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关系。

  5)了解电路的谐振现象以及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九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互感、同名端、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理想变压器。

  1)理解互感、同名端的概念。

  2)掌握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

  3)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及阻抗变换性质。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

  1)掌握三相电路的组成。

  2)熟练掌握电压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

  3)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4)了解三相电路的功率。

  本课程命题范围涵盖课程的所有章节,其中基础知识占40%左右,分析计算占40%,综合应用占20%。

  题目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约占 40%左右;计算题约占 40%左右;综合分析题占20%。

  1、张霞.电路理论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2、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瀚荪. 电路分析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kcl和kvl求电流i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