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疫情宠物如何得到帮助?

原创 苑爱云 李小平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苑爱云(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

癫痫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性、短暂性、刻板性、症状复杂性、病因多样性等特征。初听这个名字让人觉得非常恐怖,想象癫痫发作的场景,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但事实上,癫痫并没有那么恐怖,也非罕见病,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我国约有600万癫痫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最高。

癫痫常有哪些发作症状?

前文所说的“羊羔疯”,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发作形式,俗称“大发作”。但癫痫还可有其他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失神发作,表现为突然愣神,看起来可能没有任何异常,但如果你跟他对话,他会毫无反应,几秒钟后缓解如常;肌阵挛发作,表现为肢体突然抖动一下,患者意识是清晰的,抖动非常快速,有时会把手中所持物品甩掉;失张力发作,表现为突然无力,摔倒;痉挛发作,可表现为节律性的拥抱样动作等。这“小发作”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不要认为小发作就没有大碍,无论哪种类型的癫痫发作,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均会对大脑神经元造成极大的损伤,进而影响运动、语言、认知功能的发育。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癫痫的主要方法,也是新诊断癫痫患者的首选,约70%左右的癫痫患者可以控制发作。癫痫的治疗强调个体化,需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且抗癫痫药物必须长期、不间断、定时、按量服用,直至发作完全控制2-5年后,结合脑电图的结果方可考虑减量停药,减药过程一般需要0.5-1年。

另有20-30%的癫痫患者,虽经过正规药物治疗,癫痫发作控制差,属于难治性癫痫。这部分患者还可通过生酮饮食疗法、迷走神经刺激术及癫痫手术等进行治疗。

癫痫患儿及照顾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癫痫是神经系统慢性病,在长期慢性病的管理过程中,日常生活需注意以下事项。

儿童作为发育中的个体,一旦患上癫痫,或多或少会影响认知及学习能力,年龄越小,认知损伤越大。因此,一旦诊断,尽早治疗。

不可因为癫痫得到控制,就私自减量停药,这样往往导致癫痫复发甚至转变成药物难治性癫痫。持之以恒、按时服药是癫痫治疗成功的关键。

3、尽量避免引起发作的诱因

漏服药、发热、失眠、疲劳、饥饿、闪光、兴奋等均是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应尽量避免。

4、避免服用可能影响抗癫痫药物代谢的药物

癫痫患者在使用其他药物时,需向医生或药师说明自己正在服药的情况,请专业人员进行判断能否服用。

不少患儿发作时存在意识障碍,若恰巧在从事攀高、游泳等活动,很有可能危及生命,照顾者应加强看护。

很多癫痫患儿常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看护者需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

疫情特殊时期,癫痫居家管理小贴士

儿童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之一,家长需从哪些方面加强防护?

1)勤洗手、带口罩、少外出,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2) 日常消毒做到位:根据病毒的灭活特点:室内定时通风,餐具高温消毒、毛巾及衣物等高温洗涤、含氯消毒液拖地、75%酒精定期消毒孩子的日常用品。

3)生活规律,饮食均衡,禁忌食用野生动物。

4)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后、饭前便后等用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液或肥皂水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5) 避免接触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及家禽家畜,禁忌去家禽海鲜市场等。

6)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癫痫儿童久居家中,活动范围小,缺少玩伴,加之疾病本身或药物方面原因,可能出现少言寡语、烦躁等心理行为问题。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及情感交流,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

7)最后请谨记,癫痫是慢性病,需规范、全面、长期的系统治疗和管理。居家期间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擅自停药、减药或调药。切莫相信所谓的“江湖根治偏方”!

居家期间,癫痫发作了怎么办?

防止受伤:避开有危险的地方,移开周围尖利或坚硬物体。

加强保护,避免意外伤害:癫痫样发作过程中应保持头部向一侧偏斜,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及误吸;避免用力按压患者,以免造成骨折。

严密观察: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记录癫痫发作的具体表现,有条件的及时录像。

不要往孩子嘴里送任何东西:癫痫发作不会咬伤舌头,不能把手指、勺子或其它东西塞到孩子嘴里,以免折断牙齿,甚至咬伤手指。

积极寻找原因:是否按时服药,有无诱发因素等。

记录发作时间:如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绝大多数发作不能自行缓解,则需尽快就医。

疫情特殊时期,不方便复诊及外出购药怎么办?

癫痫疾病作为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服药控制和管理。如果突然停药,有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发作加重或癫痫持续状态),后果难以想象。为解决癫痫患者购药难,社会各界已行动起来。如药物不够,家长可在网上或就近药店购买。如需要咨询专科问题,可关注各大医院线上咨询。如遇突发情况,做好防护工作,尽快就近就医!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让我们携手同行,安全度过新冠疫情期!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中国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项目资助

本平台旨在为大众交流学习,欢迎分享,转载前请于平台留言,获转载后,请注明出处,必须保证帖子内容、作者、二维码原封不动,未经允许不得二次转载,未经许可严禁用于其他用途,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原标题:《新冠疫情特殊时期, 再谈癫痫及癫痫患儿的居家管理——新冠病毒防控科普》

}

8月29日,野趣第47讲之《特殊时期的宠物健康疫》在科普大讲坛如期举办,通过前期网上招募,共有14名观众认真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上海动物园的兽医曹菲,80后野生动物铲屎官,动物健康管理人,在宠物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家有肥猫一枚,资深猫奴,善于从猫咪和汪汪的角度想问题,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曾在沪上知名宠物医院工作,后转上海动物园从事野生动物诊疗工作。

下午1点30分,野趣第47讲之《特殊时期的宠物健康疫》讲座正式开始。开场前,曹菲老师先和大家聊了会家养宠物在健康防疫方面大家都是怎么做的等等一系列话题,作为暖场进入了今天的正式讲座。首先,通过一组数据,让大家先了解了,人们比较关注的冠状病毒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累计确诊近2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728337例,引出了关键性问题,新冠病毒防治我们大家该怎么做?讲座中提到了美国发现的第一位无症状伤寒杆菌携带者——伤寒玛丽的故事。接着介绍了大家最关心的猫猫和狗狗,常见的几种病毒病需要我们值得去关注,并详细介绍了预防和消毒的方法,以及疫情期间如何养宠物?最后给大家介绍了,动物园面对疫情预防,强化消毒的防疫工作是怎么做的,以及动物园常规防疫项目都做了哪些工作。

满满的干货讲也讲不完,通过本次讲座,相信大家在疫情预防的各个方面收获颇多。课后,部分家长和曹菲老师还做了短时交流,同时讲座也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疫情隔离宠物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