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零星小区哪些?就是居委会管的零星小区最多居委会哪些?除了平桥居委会以外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一段时间里,中山街道不少社区都出现了人手紧缺的问题。为此,在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山街道党工委全力加强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已先后选派机关事业及直属公司工作人员组成的21个工作组共101人次,下沉至防疫任务相对较重、防疫形势相对严峻的15个居民区和6个隔离点(中转站),开展一线防疫工作。此外,还有74名居住在中山辖区的街道工作人员就地转化为社区工作力量,为防疫工作注入“强心剂”。

封控楼道成了“抢手活”

5月9日,是区级和街道工作组驰援莱顿居民区的第15天,也是莱顿居民区连续“无阳”的第12天。“从封控区到管控区,再到5月9日调整为防范区,看着莱顿小城越来越好,我们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科长、莱顿工作组副组长蒋丽君说。

此前,莱顿居民区确诊病例增多,在社区干部压力巨大、志愿力量严重不足、居民各种诉求难以满足等多重困难下,区委组织部及中山街道党工委抽调精干力量,迅速组织驰援工作组进驻莱顿居民区。

“工作组进驻的第一晚,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知道我们莱顿居民区的保卫战肯定会打赢的!”莱顿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徐永梅说。长期奋战在抗疫一线,徐永梅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因心脏不适两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街道党工委“强行”要求她休息。“若不是工作组到来,我是绝不会退出工作岗位的。”徐永梅倔强地说。

工作组到达后,连夜分组,与居委会原有力量、区委组织部下派“第二书记”、辖区内的市级机关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等,共同组成了抗原核酸、配药就医、物资保供、环境消杀、楼道封控、社区团购、市民回应、党员突击队和信息汇总等9个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后,迅速投入战斗。黄圣哲是区农机管理所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刚刚结束了九里亭街道的支援,又毫不畏惧地投入到了莱顿居民区保卫战中。“我有社区支援经验,封控楼道我上!”

自进驻以来,莱顿工作组累计安排协调紧急就医120多人,完成居民代配药200多份,日均回应居民各类诉求近百条。

零星小区有了“统筹员”

平桥工作组是本轮疫情以来中山街道党工委派出的第一批工作组之一。平桥居民区地形狭长,除封闭小区乐莫苑外,还有13个零星小区。零星小区内老年人多、无物业保安、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楼组长年龄偏大等问题都为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迫切需要“统筹员”。

3月30日,街道环保办主任严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徐瑜组成工作组,下沉至平桥社区。面对人手短缺,工作组迅速组织、快速响应,充分发挥小区自治力量,逐步打造“1+2+6”工作矩阵。即成立1支以“第二书记”、社区干部、工作组成员为主要架构的党员突击队,发挥疫情防控指挥部作用;组建2支平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居民自治积极性;组建核酸检测、快递取送、小区巡逻、医疗救助、垃圾投放督导和团购保供等6支志愿者小分队,并同步组建微信工作群,确保封控期间核酸检测、快递取送、秩序维护、垃圾投放有序有力,居民就医配药、日常生活物资等民生保障落在实处。

近一个月里,每次核酸检测采样,严凯的身影都穿梭在13个零星小区间。为了加快零星小区的核酸检测速度,同时减少居民流动的风险,严凯协调物业紧急购买了一台电动三轮车,负责零星小区的医务人员转场接送和居民区防疫物资的领用发放。

重点小区来了“主心骨”

方东小区有1900多户居民,居住着3800多人。在3月26日第一例阳性病例出现后,短短几天又有多人确诊,让小区居民十分不安,社区干部压力极大。3月30日,由街道城建中心主任龚仁国、平安办副主任许霄樱带领的17人工作组下沉方东社区。

工作组入驻后,采取了“盯住重点、分类管理”的方式,将阳性病例及密接者集中的楼道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应转尽转。在核酸采样、物资发放等工作中,对重点楼道“区别对待”。同时,对没有阳性病例的其他楼道作了临时性“物理分割”,努力切断因人员流动而引发的交叉感染,让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同时,工作组第一时间倾听居民诉求、化解矛盾,确保了小区相对稳定,为有序推进抗疫工作提供了保障。

方东居民区内老人多,就医配药需求量很大,工作组安排专人收集老人的配药需求,成立配药队伍,分组分区域每日定时收取医保卡、配药、送药,每日平均配药50多人次,最高峰时近百人次。对于有特殊需求或紧急情况的重点人群,特事特办,安排专车接送,而由于车辆有限,工作组的两辆车还经常“私车公用”。

编辑:张友明 许萍 韩佳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宁区精品小区17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