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被缅北骗钱威胁怎么解决报警有用吗?

缅北,终究还是扛不住了。
姐告、猴桥、南伞、勐阿、打洛……这些缅北地区与中国云南边境相邻的各个口岸,每天都排起长队,挤满了等待回国的人。
他们有的刚刚低价变卖了在缅北的赌场、酒店,有的忍痛关闭了日进斗金的现金网公司,有的悄悄告别曾经一起生活的多年的“二奶”“小蜜”,一人一个行李箱,一身臭汗地排着队,再也没了往日“不可一世、日进斗金”的神气,再也找不回那种“每赚50万必放烟花庆祝”的豪气。


有人为了尽快回国,开始四处托关系走绿色通道,价格从开始的数千元涨到现在的4万元,有头脑灵光的人做中介竟然成了网红,短视频平台的粉丝几天之内涨了数万,一场直播有数千人围观。
可笑的是,这些常常以骗人为业、以取笑受骗者为乐的人,此刻竟然也成为“受害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交完插队费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想去找中介质问却投诉无门,只能捶胸顿足、破口大骂。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句话,可以用于这些血债累累的骗子们,也可以用于承接诈骗产业的缅北。
随着数十万电诈从业人员——在缅北很少说电诈,他们一般叫现金网——大量离开,曾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缅北地区,现在逐渐沦为空城。那些靠现金网坐收渔翁之利的当地管治机构坐不住了,这不,这两天一份署名为“鲍有祥”的信件在短视频和微信群中广泛流传。
“鲍有祥”是何许人也?他的职务很多,官方称谓是“缅甸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佤邦联合党总书记”,佤邦是缅北四个地区之一,我们也可以直接把他理解为佤邦的“一把手”。
这封信虽然不长,但水平很高,最起码表达清楚了三个意思,一是现在大量在佤邦的中国人回去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二是现金网给中国和佤邦都带来了影响,考虑到佤邦还要生存,我们准备与现金网划清界限。三是马上出台措施禁止现金网。
很多人都评论说,这封信看起来更像是给中国的“投名状”,在欣喜之余,开始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毕竟,现金网是佤邦乃至整个缅北的支柱产业之一,从业人员众多,关联产业发达,而且从来对中国警方的请求爱答不理,怎么忽然就要主动禁止现金网产业了呢?
但随之而来“佤邦联合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个公开通知,则打破了人们心中的疑虑。我们从这个通知的八条举措中,也能窥见缅北电诈猖獗的原因。
先来看看某短视频平台流传的这个通知截图。这个图像的原始画质很渣,你可以略过,直接看下面的解读。
第一、六、七条主要谈了摸底排查、督查落实、对接中国的工作,第八条则是呼吁和希望,这四条措施,我们不作解读。重点看看其他四条。
“对无证经营的诈骗团伙人员全部拘留,登记造册后分批遣返回国。对办理了相关证照并已完税的现金网公司允许经营到合同到期。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现金网公司自行解散或转行。”
这条措施里面说了两个意思:无证经营的要拘留遣返,有证照并交税的则可以经营到合同到期。相信读懂这个意思人都会会心一笑,原来证照就是现金网公司的护身符啊。那么,这些营业执照是谁发的呢?当然就是当地的管治机关。
这条措施里面,还专门把诈骗窝点和现金网公司进行了区分,而实际上,绝大部分现金网公司就是诈骗窝点。可能大部分人从这条措施里也弄明白了一个事情,为什么之前缅北的诈骗团伙一直打不掉,除了无法使用正常的警务协作机制之外,还因为这些团伙一直在为当地的经济做着贡献。
合同未到期的现金网公司,不允许在工作和居住场所设置保安及限制公司内工作人员的人身自由。如有员工举报或中国来函要人的,将取消公司经营资格,并追究公司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看完这条,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看到的那些诈骗公司、菠菜网站员工被打的新闻是真的。确实是真的!论内卷,谁也比不过缅北的诈骗窝点,每个窝点每天都在想法设法从国内招新人,因为每个新人都会带来远大于工资的利润。
当然,为了怕新人流失,就规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轻则打骂,重则关水牢,死于非命的也时有发生,部分员工家属反映强烈。这条措施,看来是当地是为了不引起中国的追查,而特地制定的。
由单位领导派驻到现金网公司充当保安或其它工作的单位、警察或部队的公职人员必须立即归队,一经查到现金网公司有佤邦公职人员从业的,每发现一人,罚款委派单位领导10万元人民币。
这一条,最能说明缅北多年来的乱象。原来,他们不但发营业执照,还直接派警察、军人保护,甚至还有公职人员直接参与管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内警方突破重重困难到了缅北,也将会面临着当地武装力量的威胁,你说说,这些诈骗窝点的人怎么能抓回来?诈骗案件怎么能破?
佤邦各县、特区、机关部门、部队的领导干部一律禁止私下运营现金网或与参与现金网运作,如发现有违反此规定者,无论职务高低一律给予免职并问责处理。
看来,不但警察、军人、公职人员直接参与,领导干部也有运营现金网的情况,大家可能自然而然都会做出一个推断:原来真正的大佬竟是他们?
解读完这四条,相信所有人对缅北电诈产业猖獗的原因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当地领导干部参与运作,发给营业执照,警察、军人直接参与武装保护,管制机构对电诈窝点和现金网乱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收渔翁之利。
怪不得6月22日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领导谈起境外诈骗的猖獗形势时提到,目前境外窝点实施的诈骗,占了总发案数的六成以上。而据专业人士分析,缅北窝点实施的诈骗,就占了境外发案数的至少六成。
可以说,缅北已经成为电诈从业者的“圣地”,国内受害人的“伤心地”,国内反诈警察的“绝望地”。
这几年,一个个政策横空出世,招招打在了缅北诈骗产业的七寸上,终于在今年迎来了质变。缅北人员排队回国,就是最直接的表现。而回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不得不佩服幕后运筹帷幄者的胆略和魄力。
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在敌人城池坚固、敌情不明朗的情况下,通过切断水源、粮草的方式围攻,是歼灭敌人的重要战略。我们在开始,就是这么做的。
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断卡”“断号”行动,即是因围攻缅北而生。当时,由于国内警方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入缅北(该地区处于军阀割据状态),国家就采取了围攻的办法,对所有涉及和缅北骗子联系的社交和金融账户一律封停,切断骗子联络和资金通道。
很多骗子发现自己账户被冻结以后,开始采取背包客偷运现金方式来转移资金,国家反诈中心马上启动了“5.10”行动,公安部刑侦局局长刘忠义亲自到普洱部署第一次集中抓捕,专门打击这些背包客。
后来,断卡、断号推向了全国,虽然还无法做到完全斩断黑产链条,但已经极大提高了缅北骗子的成本,他们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缅北犹如铁桶一般,虽然作案成本提升了,但这么多骗子都集中在那里,总是有很多种办法可以继续绕过监管。正是因为缅北有了这么多骗子,正是因为缅北有诈骗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环境,所以才有这么多的诈骗案,在缅北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协作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把骗子从缅北拉回来。
这些骗子常年在缅北,日进斗金,吃香喝辣,骄奢淫逸,舒服无比,而且还有当地武装为他们站岗放哨,不用担心被抓,怎么可能回国?
怎么办?劝返逼投。请大家一定注意这四个字的顺序,先“劝返”后“逼投”,也就是先礼后兵。
劝返自不必说,网上有很多公安局长、派出所长深入骗子家中做工作的新闻,希望家属可以努力劝涉诈嫌疑人回国,力度之大、工作之细致,措施之扎实,让人动容。
当然,大家心里都清楚,劝还是劝不回来的。于是,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逼投政策,比如认定为失踪人员注销户籍,比如在房屋喷涂涉诈之家的永久标识,比如制定村规民约暂停家属的各类福利、补贴。
因为这些骗子,骗钱的目的还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能够光宗耀祖,而这些措施则直接断了他们的念想,让他们的诈骗变得毫无意义,思前想后之下,文章开头所述的回国潮就发生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并没有。
国家早就料到,还有些顽固的骗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回来的。当然,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以自己在缅北正常经商为由来进行掩盖,想继续从事原有的勾当。
怎么办?肃清!要甄别到底哪些是真正的从业者,哪些是以从业为名来掩护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么一则通告:
这个通告的核心意思是,如果你持有合法的出入境证件并在缅北从事合法的工作,就要到云南警方指定的地点登记备案。而其背后的深意,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
第一,没有合法出入境证件的,继续待在缅北属于非法行为。毕竟,如果你是从中国偷渡过去的,在那里从事的工作值得怀疑,可以直接列为嫌疑人。
第二,登记完继续待在缅北的,必须从事合法工作。否则,就依靠现在的技术,完全知道你所从事的非法行为,也可以直接列为嫌疑人。
那些还准备死待在缅北的,理解透这个通告的含义了吗?
也许有人说了,无论你如何劝返逼投、如何让我登记,我就是不接招,你能拿我怎么样?
有这种想法的人,你太不了解国家机器的强大了,因为,法律早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棺材”。
6月26日,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发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的第三、十四、十五条,专门就打击境外犯罪工作作了明确。
一年内出境赴境外诈骗犯罪窝点累计时间30日以上或多次出境赴境外诈骗犯罪窝点的,以诈骗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境外执法机关移交的证据经审核加盖公章,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境外羁押期限可以折抵刑期。
也就是说,你只要在窝点累计30天以上,或者多次到境外窝点,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再当缩头乌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对境外执法机关的证据效力和羁押刑期做了明确,这是为了干什么?为下一步的出境打击作准备啊!如果还有骗子看不出来这个深意,那可真就要付出被抓的代价了!
缅北的未来,早已在过去的猖狂中打下了伏笔。
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初从电诈产业中吸了多少血,现在就要承受多少反噬的代价。
被诈骗团伙推高的物价一时半会难以降下来,疯狂建设的写字楼、酒店大部分将成为烂尾,失去了重要的税收来源的经济将会持续不景气,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
骗子可以变卖家产回国接受处罚,但老百姓却无法轻易背井离乡,去他处重新开始……
鲍有祥的亲笔信,以及所谓中央委员会的通知,已经袒露了缅北当地管治机构的心意——他们决定与电诈团伙划清界限,请中方继续给我们支持。至于我方是否回应、如何回应,我们无法判断,但无论如何,我们都祝缅北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缅甸北部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被称为是地狱?讲述真实缅北

}

9月12日,化州警方向社会通报,经过多警种联合循线侦查,成功打掉2个涉嫌偷渡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犯罪团伙,8名涉案嫌疑人已被刑拘。

这是自今年6月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以来,化州警方借用此法律武器,首次成功打掉涉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多警种联合作战,锁定2个团伙

今年6月下旬,化州警方接到上级公安机关下发的线索,有一群来自化北乡镇的男子,有偷渡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嫌疑。

化州市公安局反诈攻坚队迅速联合局网监、大数据、刑侦等业务部门,联合展开线索分析研判工作。

在茂名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2个多月的循线侦查,8月下旬,办案民警发现来自化州市那务镇的青年男子李某锋等人,有重大涉案嫌疑。经进一步工作,逐渐摸清其团伙规模、活动轨迹及落脚点等信息。

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收网时机成熟。8月31日下午,办案民警将正在中山市务工的李某锋(男,24岁,化州市那务镇人)传唤至公安机关。

“李某锋,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出境?你去那边干了什么?”面对民警的讯问,李某锋一开始矢口否认,说自己只是去了云南旅游,没有出境。当民警抛出相关证据时,才承认是出到境外了,去那边干饮食干运输等杂活。

李某锋回答问题的时候,其闪烁不定的眼神,以及身体的轻微抖动,并没有逃过民警的眼睛。

经过近2个小时的言语交锋,李某锋终于败下阵来,向民警坦白,自己曾经和黄某明等同乡,一起偷渡到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9月1日晚,办案民警在江门鹤山某在建楼盘工地旁,抓获涉案嫌疑人黄某明(男,26岁,化州市那务镇人)。

9月2日,该团伙的另2名嫌疑人董某武、李某辉在那务归案。

2日当天,办案民警再循线出击,打掉另一个涉嫌偷渡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团伙,钟某洪(男,20岁)、叶某秀(男,21岁)、全某文(男,19岁)、钟某龙(男,18岁)等多名那务男子落网。

偷渡缅北做电诈,话术剧本套路多

据黄某明、李某锋、董某武、李某辉等人交代,2019年3月中旬,在黄某明的组织引领下,他们从云南边境偷渡去了缅北,进入一个“诈骗公司”打工,通过在网上的社交软件物色诈骗对象,引诱事主下载公司开设的赌博软件,等事主充钱后通过后台操纵,骗走其钱财。

“工作”了3个多月,看到公安机关加大了对涉诈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害怕做这些犯罪的事会受到法律制裁,于是他们于当年7月份,悄悄离开“诈骗公司”,偷渡回国。


据钟某洪、叶某秀、全某文、钟某龙等人交代,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他们先后多次结伙,从云南边境偷渡至缅北,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诈骗方式大同小异,除了交友骗钱的“杀猪盘”,也有投资“比特币”、网上赌博等诈骗模式。

这些骗子都是先通过社交平台,寻找聊天对象。为引人关注,他们会根据“公司”的统一包装,在个人社交账号展现“自己”一些高质量的有钱生活。添加事主成功后,他们会按照“话术剧本”,与事主聊天,谈感情,赢得信任。不经意地透露自己搞一些理财,可获高额回报。事主感兴趣并下载安装其推荐的理财软件后,他们便一步步骗事主充钱进去,带对方一起玩。实际上理财软件是“诈骗公司”开发的,等事主充值数额足够大,“公司”就会关闭提现渠道。这样就完成一单诈骗任务。

嫌疑人交代了一个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杀猪盘”例子。有一绰号“虎仔”的同伙,因业绩比较好,大家都称他“霸道总裁”,有次在骗女事主的时候,特别安排了女事主居住地附近花店,送了999朵玫瑰给女方,后来成功骗走准备钓“金龟婿”的女事主230多万元。

“两高一部”意见出台,境外作案难逃法网

据了解,化州警方此役,是茂名市公安机关在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中,首次引用“两高一部”最新法律指引,成功对这些涉境外诈骗犯罪活动进行的精准打击。

据办案民警介绍,受诸多客观因素所限,公安机关在境外通过警务合作或者司法协作等方式取证,执法难度极大。“两高一部”《意见二》的出台,迅速解决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瓶颈问题。《意见二》规定,在有证据证实行为人参加境外诈骗犯罪集团或犯罪团伙,在境外针对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数额虽难以查证,但一年内出境赴诈骗窝点累计时间30日以上或多次出境赴诈骗窝点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化州警方正是根据“两高一部”《意见二》的法律指引,对黄某明和钟某洪这两个犯罪团伙进行了有力打击。

化州警方正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不要错以为境外是法外之地、打击盲区,不要误以为境外作案就可以湮灭证据,能钻法律空子,这都纯属幻想。如果继续执迷不悟,心存侥幸,继续作恶,纵在天涯海角,也难逃法网,必遭严惩。

与此同时,化州警方也劝告那些曾经参与境外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嫌疑人,尽快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争取法律的从宽处理。

目前,李某锋、黄某明、董某武、李某辉、钟某洪、叶某秀、全某文、钟某龙等8名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犯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对相关涉案在逃嫌疑人的抓捕,以及案件的进一步审理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杨建雄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诈骗报警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