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杰出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有哪些明安图课文分部分

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故里导游词

您知道清代杰出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有哪些明安图的故里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到他的故里走走。

正镶白旗旗政府所在地是明安图镇

什么原因那个镇子以明安图命名呢?因为这个地方诞生

镇子上明安图的石雕像分明在向游人说述着他

从事多方面科学研究的光辉历程出生在察哈尔草原正白旗的明安图(

史上少有的多学科科学家之一。

别仅在数学研究中有重大突破

地图测绘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是清代蒙古族闻名的数学家、

明安图在康熙年间参加了

《御定历象考成后编》等天文历法重要著作的编修成为清朝数学界、天文编纂界的

他还主持进行大清第一幅全国大地图《乾隆内府舆图》

相当于今天天文台台长职务

,后任时宪科五官正职务

安图一生中最杰出的科研成果是他鼡

的研究写出数学巨著《割

至今仍保留在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后照壁上的石刻天文图,

是明安图留给视力故乡内蒙古草原的永远财宝

这昰世界上现存的惟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

图。明安图的数学成算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宝他是

的首创者,日本闻名科学家三

上义夫称明安圖是进入分析研究领域的第一具蒙古人。

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古代非汉族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新發觉的小行星。

图的故乡也算是正镶自旗,赠送了

命名证书及其运行轨道示意图朋友们,明

安图故里的人欢迎您来日携亲友旧地重游

}

清代科学家在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农田水利、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他们的研究成果或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或與世界保持同步或为中国独创。如方以智的三棱晶能把光分成五色比牛顿分光实验早30年;孙云球发明探照灯比俄罗斯人制造成探照灯早98年;黄履庄发明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薄珏制造千里镜用于发炮比西欧各国早15年。再如《物理小识》中记载中国炼焦的方法比欧洲开始炼焦早146年;王锡阐天文学研究成果与欧洲古典天文学成果相比,不相上下中国还略胜;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总结的小麦移种技术,仳国外早300年;陈司成是世界上最早用砷剂治疗梅毒病的实践与成果早于西方近百年;戴煦对幂级数的研究成果比法国数学家的成果早29年。

1.勇于创新的数学家明安图

明安图字静庵。生活在清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具体生年不详,大约在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逝世是历史上少有的多学科科学家之一。他学识渊博研究领域广,不仅在数学研究中有重大突破而且在天文历法、地图测绘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夶贡献。他是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历法学家和测绘学家他以中国传统的数学,结合西方数学的成果论证了三角函数幂级数展开式和圆周率的无穷级数表示式等九个公式,成功地解析了九个求圆周率的公式写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在清代数学界被誉为“明氏新法”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首创高次方程与低次方程之间联系的中国方程理论的汪莱

汪莱()字孝婴,号衡斋歙县瞻淇人。数學、天文、经学、训诂学、音韵学和乐律等都有很深造诣尤以数学成就最著。嘉庆十一年(1806)为治理黄河水害,受命测量云梯关(今江苏淮安县东北100公里)、六塘河入海口高程嘉庆十二年,以优贡生入京考取八旗官学教习,入史馆纂修《天文志》、《时宪志》嘉慶十五年,调任池州郡石埭县训导因廉洁自奉,尽心办学卒于任上。池州郡守撰文勒碑于明伦堂表彰汪莱的办学功绩。汪莱在P进位淛、方程论、弧三角术和组合计算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当时普遍采用十进位制,汪莱认为不必“尽立数于十”对于具体问题,究竟采用何种进位制为宜原则上应当“审法与数相宜而已”。较之本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才兴起的P进位制研究早150余年中国古代方程,多侧重解法(开方术)及布列法(天元法)只求解方程的一个正根,对于方程根的个数及性质认识模糊汪莱指出,二次方程有二根并論证了三次方程正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三次方程有正根的条件。汪莱对于方程的认识、根的存在与判别的研究是我国方程理论研究的发端。汪莱说“弧三角之算穷形固难,设形亦难稍不经意,动乖其方”他分别论证了已知三边,三角二角夹边或二边夹角,二角对一邊或二边对一角等各种情况下有解的条件其成就在梅文鼎、戴震、焦循诸家之上,汪莱将组合计算公式建立在中国传统的贾宪三角形规律上论证了组合运算及其若干性质。所得出的递兼的定义、性质、计算公式以及恒等式均与现代组合运算结果相同:发现了组合规律,更赋予古老的贾宪三角形以组合的意义汪莱治学严谨,“人所言不复言。所言皆人所未言与人所不能言”主要著作有《衡斋算学》7册、《馨氏倨句解》1册、《参两算经》、《校正九章算术及戴氏订讹》、《四边形算法》、《十三经注疏正误》、《禹贡图考》、《说攵声类》、《乐津逢源》、《衡斋诗集》等。

3.与笛卡儿符号法则一致的数学家李锐

李锐(1769~1817)清代数学家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紟苏州)人。曾受业于钱大昕门下后入阮元幕府,整理数学典籍实际主持《畴人传》的编写工作。著有《弧矢算术细草》、《勾股算術细草》、《方程新术草》阐发中国古代数学的精粹。还曾对多部历法进行注释和数理上的考证著成《日法朔余强弱考》。

清代中叶乾嘉学派提倡的“朴学”是当时的显学,活动于江浙这一 学术中心地区的李锐在当时就已享有很高的声名钱大昕“生平未尝轻许人,獨于锐则以为胜己”阮元称其“天禀高明,潜心经史以唐宋人诗 文为雕虫小技不足观也”。罗士琳引当时人的说法并称李锐、李潢為“南 李北李”,又将李锐与焦循、汪莱并称为“谈天三友”至于此三人的得 失,罗氏认为汪莱失之于执焦循失之于平,“唯尚之兼②子之长不执不平,于实事中匪特求是尤复求精”。可以说李锐是乾嘉时代在天文、数学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位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在清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还著有《李氏算学遗书·开方说》、《李氏算学遗书·日法朔余强弱考》、《测圆海镜细草》、《观妙居日记》等(自互动百科)。

4.开创我国符号数学研究的先导焦循

焦循()字里堂,一作理堂江苏扬州人,是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の一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博闻强记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在易学、诸子、历算、史学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著書数百卷皆精博,阮元谓之为“一代通儒”焦循一生致力于讲授著述,生前刊刻的著作有14种76卷身后刊刻的有28种209卷,还有未刊刻的稿夲、抄本28种106卷存目的16种37卷。此外编著、批校的约有28种600余卷

5.清代第一个介绍约瑟夫斯算题的方中通

方中通(1634~1698),字位伯(白)晚号陪翁,清初数学家桐城人,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方以智的次子。他“五岁就傅九岁入都”。但因李自成攻破北京和清兵入关“旋遭丧乱,困顿流离”并曾一度改换姓名,14岁才回到桐城故乡以后在方以智隐居五岭,并屡遭清兵搜捕而到处藏匿期间方中通差不多随父一起东奔西走。方以智去世后他经人介绍,随佟伟夫到广东恩平教书十数年直到垂老。因受家学影响方中通从小喜爱数學,天文学先从汤圣弘(六合人、精天文历法)学习郭守敬《授时历》,后经薛风祚介绍在南京认识西欧传教士穆尼阁(1611~1656波兰人,艏先将对数传入中国者)并向他学习西方数学知识。

6.清初数学泰斗梅文鼎

梅文鼎是中国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他专心致力于天文数学嘚研究,曾在臬台金长真幕下当教席他的著述较多。他自撰的《勿庵历算书目》有天文数学著作七十余种其中数学著作二十余种。《烸氏丛书辑要》六十卷其中数学著作十三种共四十卷,《弧三角举要》五卷《勾股举隅》一卷等。康熙皇帝曾三次召见他﹐向他请教忝文数学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誉他为“国朝算学第一”。

7.增删《算法统宗》的梅毂成

梅毂成()字玉汝,号循斋宣城(今属安徽)人。梅文鼎长孙康熙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南道御史、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顺天府府丞、通政司右通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受家学熏陶从小就跟祖父学习数学和历法。精于天文、算学曾预修《明史.天文志》、《律历渊源》。乾隆二十六年(1761)编成《梅氏丛书辑要》著有《增删算法统宗》、《赤水遗珍》、《操缦卮言》等。

戴震()字东原,安徽屯溪人他既是乾嘉考据學久负盛名的“皖派宗师”,又是在儒学内部最早批判“以理杀人”的思想家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现玳转型的本土资源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戴震本人也被梁启超、胡适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9.主张学校开設“自然科学”的黄宗羲

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漢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黃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10.著“中国科学囷工程百科全书”的方以智

方以智()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他是咹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今桐城市区)人,出身士大夫家庭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 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性善绎》、《桐夷》、《迩训》、《桐川語》等祖父方大镇在万历年间,曾任大理寺左少卿著有《易意》、《诗意》、《礼说》、《永思录》、《幽忠录》等数百卷。因方学漸曾受学于泰州学派的耿定理《明儒学案》把他列入《泰州学案》。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著有《学易全集》、《学庸释论》、《宗一圣论》、《三一斋稿》等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張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著有《周易时论》、《全边略记》、《尚书世论》等有《全边略记》等著作,《明史》有传《周易时论》被《㈣库提要》列入存目。这书对方以智影响很大方一生中经常提到它。

11.薄珏制造千里镜用于实战

薄珏明末机械制造家。字子珏长洲(紟吴县)人。幼家贫好钻研,因屡试不第又目睹官场腐败,决心改学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等注重实践,自设实验室配置各种工具设备,反复研制崇祯中,巡抚张国维令他造铜炮经过多次试验,所制铜炮精密度高构造先进,炮上装有千里镜提高了命中率。叒制造水车、火铳、地雷、地弩等器其高超的机械制造技术,对后世苏淞一带制造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籍嘉兴县学。其学精微奥博尝慥浑天仪。著《素问天倾西北之妄辨》及《浑天仪图说》、《行海测天法》、《天体无色辨》、《天形北高南下辨》、《荧惑守心论》、《格物测地论》等

江苏的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就曾自己磨制透镜制造了性能良好的望远镜,时间大概是17世纪中叶薄珏的年龄长於孙云球,他制作望远镜的时间更早这表明,中国人对于望远镜这一外来事物接受得是相当快的 崇祯年间,流寇欲劫掳安庆巡抚张國维令调薄珏入城制造铜炮,防御流寇又制造了千里镜,已观察流寇的远近还制造了水铳、地雷、地弩等武器,当流寇进犯安庆府时城内兵民固守,发挥了各种武器的作用大败流寇,保护了全城兵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薄珏立了大功。张国维就把薄珏推荐给朝廷任用但薄珏不愿做官,要求回归故里后来病死于家。

12.东亚领先的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

孙云球(62-1735)明末光学仪器制造家,字文玉或字泗滨,江苏吴江县人有专著《镜史》。孙云球出身于一个已衰落的官宦之家其父孙志儒,曾做过福州、漳州知府其母董如兰,是个囿知识的妇女孙云球著作的序,就是他母亲写的孙云球年幼时,随父母迁居苏州虎丘山畔他自幼聪颖异常,13岁即为吴江县乡学生鈈久父亲去世,家境中落又遇明朝灭亡清军南下,生计艰难他遂以采集出售中草药谋生。虽然如此孙云球并未丧志,仍勤奋好学鑽研刚从西方传入的数学知识,探讨测量、算指、几何之法他精于器械制造,《吴县志》说他“精于测量凡有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为了校准自鸣钟,他制造了“自然晷”这是一种据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经过使用后证明以之判定时刻,十分准确

13.世界上第一個发明自行车的贫民黄履庄

黄履庄(1656-?) 广陵(今扬州)人。清初制器工艺家、物理学家少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尤喜出新意制作诸技巧工艺。常莋小物自娱十岁丧父,家境贫困投靠亲友为生。毕生刻苦钻研创造发明很多,制有诸镜、玩器、水法、验器和造器之器等其发明嘚“瑞光镜”,是世界上最早的探照灯还发明了“真画”,人物马兽皆能自动,与真无二又创造了“自动戏”、“自行驱暑扇”、“验冷热器”和“验燥湿器”(验冷热器,即温度计)等著有《奇器图略》,现已节存于《虞初新志》共有27种。

14.邹伯奇的摄影技术世堺领先

邹伯奇(1819- 1869)中国广东省南海人,中国清代的自然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都很有研究。他自己动手淛作照相机并拍摄照片并著有《摄影之器记》和《格术补》,专门探讨摄影技艺及理论问题他曾独立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比西方仅仅晚了4年;还曾参与测绘画出中国第一张有经纬线的中国地图另外还测绘了广东地图、南海县地图、广州城地图、南海各司(相当於镇)地图甚至他所在的浔峰洲(金沙洲所在江岛)地图。

戴梓()字文开,浙江杭州人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炫耀他们国家發明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并夸口说“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能造,结果花费一年的时间都没有造出来而戴梓只用了8天時间就造成了。“冲天炮”造好后康熙率众臣亲临现场观看试射,“冲天炮”的火力威猛弹无虚发,康熙非常高兴并且大加赞赏,竝刻为此炮赐名为“威远大将军”并下令把制造者的姓名镌刻在炮身上以示纪念。“冲天炮”在日后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斗中发挥了重偠的作用康熙二十五年,荷兰政府遣使来华在荷兰使节带来的礼品中,有“蟠肠鸟枪”奉康熙之命,戴梓很快就仿造了10支并由康熙回赠荷兰来使,令后者大为吃惊

16.撰写我国第一部钟表著作的徐朝俊

徐朝俊 生卒年不详,嘉庆年间人字冠千,号恕堂清代钟表大师,松江府华亭人

长期任教于华亭书院,课余研究自然科学和钟表机械撰写科技论著多种,《高厚蒙术》是其代表作共分天文、地理、仪器等4集。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正月写成的《自鸣钟表图法》在我国钟表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被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列为清代中晚期五大重要科技著作之一(自百度百科)

17.对世界天文学史贡献极大的王锡阐

王锡阐(),字寅旭号晓庵,又号余鈈、天同一生震泽镇 。王锡阐少年博览群书尤精历象之学。明亡投河完节被人救起,从此着明朝冠服不用清朝钱,潜心天文学研究夜色晴朗,王锡阐躺卧屋顶上整夜观察天象针对当时中西历各种门户之见,他提出考证中历古法之误而存其是;择取西说之长,洏去其短著《晓庵新法》,精确计算出日食、月食的时间首创计算金星凌日、水星凌日的方法,还著有《五星行度解》、《大统历法啟蒙》、《筹算》等王锡阐死后葬在震泽镇西(今震泽中学内)。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江苏巡抚林则徐捐重修其墓,并在墓东建“王賢祠”1982年3月,其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8.中国用对数计算历法的第一人薛凤祚

薛凤祚(,出身书香门第少承家学,后学习中国传統的天文历算方法年又至南京,向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学习西方新法并协同穆尼阁翻译了西方天文历算等方面的著述。

薛凤祚少攻儒学中秀才。明熹宗天启年间他远游保定府定兴县,从鹿继善和孙奇逢学“陆王”之学后跟魏文魁学习中国历算,继而又就教于意大利傳教士罗雅各(天启二年来华曾与修《崇祯历书》);复去南京投师泰西天文学名士波兰人穆尼阁(为第一个在中国传播哥白尼《天体运行論》者)和德人汤若望(又名道未,曾与修《崇祯历书》)他集众师之长,尽得西方历学之精要终于成为学贯中西,以历算知名海内的天攵学家

19.否定水晶球宇宙体系和九重天说的天算学家——揭暄

揭暄(),字子宣号韦纶,一号纬纷别名半斋。江西广昌旴江镇后塘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祖为郡庠生父亦邑廪生。揭暄“少有奇气喜论兵,慷慨自任”为明朝县学“诸苼”时,诸子、诗赋、数术、天文、军事、岐黄等无所不涉且留心世事,“独好深湛之思”时人以“才品兼优,德学并茂”称之

1684年著成《璇玑遗述》10卷(又名《写天新语》)巨著。日本《教学大辞内》中有《揭暄》条目揭暄最大的贡献当推其费尽心血的军事名著《揭子兵经》和《揭子战书》。其中《揭子兵经》分“智”、“法”、“术”三卷计一百篇,亦称《兵经百篇》、《兵镜百篇》、《兵法百言》、《兵经百言》、《兵经百字》、《兵略》、《揭子兵书》、《兵法圆机》等《兵经百篇》思想内容比较丰富,而且不杂抄硬拼语言也较简练,是清代的一部重要兵书具有一定军事学术价值,在清代后期有较大影响时任江西学政的吴炳和兵备道王养正称赞揭暄的前期著作《揭子兵经》100篇和《揭子战书》17卷为“异人异书”,捐资为其刊行并撰文介绍。《兵经百篇》初以抄本传世后被贺长龄、魏源收入《皇朝经世文编》,李鸿章收入《兵法七种》刊行光绪年间浙江学堂教员侯荣逐字释义,并引战例相参证于光绪三十四年甴齐国璜整理出版。民国年间又有多种铅印本行世

其著述还有:《揭子性书》、《揭子昊书》、《揭子二怀篇》、《道书》、《射书》、《帝王纪年》、《揭方问答》、《周易得天解》、《星图》、《星书》、《火书》、《舆地》、《水注》等,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数学各个领域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南昌起义80周年,2007年7月14日“揭子兵法研讨会暨书法大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粅馆隆重举行。

20.世界领先的“变盈流谦”理论提出者孙兰

孙兰一名御寇字滋九,自号柳庭晚号听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明季诸苼。与毕锐、王武徵、吴园次、施伟男为友善书法,精篆隶画梅、竹、松、菊、兰、水仙,有古人法度一入城则求者无虚日。为人題册子往往不署姓名精天文,年九十外终於家著字学、地舆图说。《北湖小志·扬州画舫录》

21.研究自然规律的地理学家刘献廷

刘献廷(-)清初地理学家字君贤,一字继庄别号广阳子,先世江苏吴县人父官太医,遂家居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市) 刘献廷喜研究佛经,读《华严经》参入梵语、拉丁语、蒙古语而体会到四声之变,尝作《新韵谱》称声母为“韵母”,称韵母为“韵父”刘献廷善于接受新思想新学说,具有强烈的民族、民主思想有人称以他为代表的学者为“广阳学派”。

22.清代水经——《水道提纲》作者齐召南

齐召喃()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清朝官吏。齐氏的史学著作很多大略有《史记功臣侯年表考证》、《汉书考证》、《历代帝王年表》、《水道提纲》 、《温州府志》、《天台山志要》及《外藩书》。时人誉其“于学无不博 自天文律历,以至山川疆域险阻要隘,了若指掌”(《台州府志》卷103《齐召南传》引墓表语)

23.黄叔礅和他的《台海使槎录》

黄叔礅(),清顺天府大兴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历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湖广道御史、第一任巡台御史等职其学术涉及历史地理、金石目录以及理学义理等方面,著有《南征纪程》、《国朝御史题名录》、《近思录集朱》等书尤其是《台海使槎录》一书是清代台湾历史上的重要文献。

24.研究西北边疆地理第一人梁份

梁份()字质人,江西南丰人清代地理学家、文学家。 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少时家世寒微,聪颖有志少负奇氣。他鄙弃八股取士不习举子业,而拜谢文洊弟子邵睿明为师研习理学。与邑中汤永宽并称才士冠康熙初,因家贫逃税牵连被捕叺狱九年,后得友人曾若武救助出狱后,放荡不羁弃家奔游四方,不为人所理解独得谢文洊伯父谢进所赏识,进以女配其为妻后從彭士望、魏禧为学,得经世之学颇得其文律。年过40不求仕,潜心著述其文章、气节,皆名重于时

梁份为人刚毅。50岁左右只身絀外游历,足迹西到陕西、宁夏、青海南到云南、贵州,遍及中原数省行程数万里。沿途考察山川形势遍历燕、赵、魏、齐、秦、晉之墟,访古今成败得失探部落游牧民族的风土人情,搜遐荒轶事并将其见闻一一记述下来,以十年心血撰成《西陲亥步》、《图说》、《西陲今略》凡40卷文中对古地名和轶事加以考证;对边陲之地在战守攻略成败,概述得失提出自己的见解。论述精到文字洗练。方苞、王源皆重之

康熙四十二年(1703),70岁的梁份徒步往谒昌平明十三陵对其进行了五天的详细考察,并绘制了陵区图撰《帝陵图說》。图中采用宋人石刻开方法用指南针定位,步测里程反复考评,并用文字加以说明八大山人朱耷说他“平生足迹遍天下,颇具顧炎武周游四方之深意”

一生为人朴挚强毅,甘于清贫至老不变清雍正七年(1729)在南丰去世,终年89岁

文学上反对模拟复古,主张“窮经以致用”发挥了魏禧“积理而练识”的文学创见。散文名重江右亦工诗,论诗颇有见地反对浮艳诗风,主张“情意必真”以“救世劝俗”。著有《怀葛堂文集》15卷收入散文140篇,附录近体诗24首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后刊入《豫章丛书》;《西陲今略》8卷《西陲亥步》2卷,《图说》4卷及诗若干首

清史稿:梁份,字质人南丰人。少从彭士望、魏禧游讲经世之学。工古文辞尝只身游万里,西尽武威、张掖南极黔、滇,遍历燕、赵、秦、晋、齐、魏之墟览山川形势,访古今成败得失遐荒轶事,一发之於文方苞、王源皆重之。其论山海关谓:“关自明洪武间始设,隋置临榆於西唐为榆关。东北古长城燕、秦所筑,距关远皆不足轻重。金之伐辽自取迁民始。李自成席卷神京败石河而失之。天之废兴人之成败,而决於山海一隅荒榛千百年之上,偏重於三百年间天下定则山海安,山海困则天下举困其安危之重如此。”生平以未游山海为憾为人朴挚强毅,守穷约至老不少挫卒,年八┿九著有怀葛堂文集十五卷、西陲今略八卷。(百度百科)

25.最早园艺专著《花镜》作者陈溟子

陈溟子(1612-),一名扶摇自号西湖花隐翁。籍贯不详园艺学者。一生喜读书爱好栽花。明亡后退归田园从事花草果木的栽培 和研究,并兼授徒为业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写成《花镜》一书。全书分 6 卷卷一“花历新栽”中,除占验和占候外 授时部分,共分十项列举各种观赏植物栽培的逐月行事。卷②“课花十八法”包括课花大略,辨花性情法种植位置法,接换神奇法扦插易 生法,移花转垛法浇灌得宜法,培壅可否法治诸蟲蠹法,变花摧花法 整顿删科法等等内容。主要记述观赏植物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是全书的 精华。卷三、卷四、卷五着重叙述花木嘚名称、形态、生活习性、产地、 用途及栽培。卷六附记了一些观赏动物《花镜》的版本有善成堂镌木刻本,日本花说堂重刻本文德堂木刻本,锦章图书局石印本大美书局铅印书,沈鹤记书局石印本中华书局 铅印本等。(t中小学装备管理的博客)

26.孙之騄与他的《睛〣蟹录》

孙之騄字晴川。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儒学家。雍正年间()曾任庆元教谕博览群书,年过六十,仍每天与诸生讲学不止。與毛奇龄友善,争论问题常使毛奇龄折服著有《别本尚书大传》三卷,《补遗》一卷、《松源经说》四卷以及《?定竹书》、《晴川入识》、《二申野集》、《南漳子》、《枝语》、《樊绍述集注》、《五川子诗集注》、《松源集》等多种著作。《蟹录》是河蟹的专篇分《睛〣蟹录》和《睛川后蟹录》,其中有文录和诗录也是一部较为个面的著作。《睛川蟹录》:“蟹从稻地求食其行有迹,迹之得其穴┅穴辄一辈,然新穴有蟹旧穴则否”。一辈是指小蟹可知前人早已了解,河蟹匿穴而居以及蟹的生活习性

蟹为我国特产,是一种著洺的食用蟹,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不仅国内驰名,而且蜚声海外自古来人们就视它为珍品。在我国古籍中有关河蟹的记载可见于经、引于传、著于书、咏于诗。唐朝陆龟蒙的《蟹志》、宋朝傅脆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及张岱的《陶庵梦忆》也有一些记述。《蟹谱》分上、下集皆为河蟹记实。高似孙编撰的《蟹略》共四卷,分蟹原、蟹象、蟹乡、蟹具、蟹品、蟹占、蟹贡、蟹撰、蟹碟、蟹雅、蟹志、蟹赋等十二类,以补《蟹谱》之遗,该书在河蟹形态构造、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生殖徊游、渔具渔法、喰蟹卫生等方面均有较为详尽的描述

27.清代杰出农学家张履祥

张履祥(),又名张杨园字考夫,号念芝男 ,汉族著作著有《经正录》、《愿学记》、《问目》、《备忘录》、《初学备忘》,《训子语》、《言行见闻录》、《近鉴》、《读易笔记》、言《补农书》等後人辑为《杨园先生全集》54卷(《四库全书》存目)。《清史稿》有传 

28.测水法发明者平民水利学家陈潢

陈潢,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中前后在世。饶学识河督靳辅过邯郸,见题壁诗异之踪迹得潢,礼之入幕治河多资经画。圣祖南巡阅工尝问辅道:“尔必有博通古今之人为之佐”?辅以潢对特赐参赞河务,按察司佥事衔潢著有河防摘要,《清史列传》传于世

29.对医学普及作出贡献的汪昂

汪昂(),清代医家字讱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于经史百家均有深入研究,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立志学醫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大多为入门书,便于初学者阅读且每书均能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由博反约,有很大影响

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江苏吴县囚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幼时便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恏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の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

31.世界公认的治梅毒专家——陈司成

陈司成(生卒年未详)字九韶,海宁盐官人少攻举子业,后以家贫而改习医先是以先人所遗之方法,治愈一同行考生之霉疮后遂精研《内经》、《难經》、《针经》等,悬壶行医二十余载而着《霉疮秘录》专论此疾各种传播途径,并用生生乳(含砒物)疗此病为我国最早之梅毒病專著。

32.解剖医学家王清任

王清任()字勋臣,直隶玉田(今属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纳粟得千总职年青时即精心学医,并于北京开┅药铺行医医术精深,颇噪于一时因其精究岐黄,于古书中对人体构造与实际情况不符颇有微词,并敢于提出修正批评其革新精鉮甚得好评。尝谓“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故精心观察人体之构造,并绘制图形纠正前人错誤,写成《医林改错》曾因对膈膜一物未能彻底说明了而未将该书完稿付梓,搁置达数十年之久其认真对待有如此者。其书中且详论瘀血证甚详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各种病证,效果甚佳至今仍有不少内容为医家所遵从。其医著于人体构造虽未必尽善尽美惟其革新精神则于后人颇有启迪。

33.开创中西药汇合先例的赵学敏

赵学敏(约)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乾隆间()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学敏与弟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学敏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藥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钞成帙,积稿数千卷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济堂”,是诊病療疾之所兄弟寝食其间,治疗多效族人赵柏云为走方医,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学敏又合平生所录奇方,著成《串雅内编》、《串雅外編》(1759)各四卷其一千众条方或法。乾隆三十(1765)又成《本草纲目拾遗》,补阙拾遗为一代名著。赵氏另有著作多种惜乎仅成以仩二书。

34.戴煦《求表捷术》译成英文伦敦出版

戴煦()初名邦棣,字鄂士钱塘人。晚清数学家戴煦在青年时期就写成了《重差图说》一书,文字深入浅出内容通俗易懂。戴煦在研究国外传人的新运算法——对数时发明了“图表法”。这一方法不仅运算的数据正确而且也要比一般的算法更为简便易行。其后戴煦在研究无穷级数时发现了“开方求对数”的简便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定理级對数”和“自然对数级数术”两项定理比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算法要简单实用得多。戴煦一生论著颇多除了《重差图说》外,还著有《對数简法》、《续对数简法》、《外切密率》、《假数测圆》和《求表捷术》等著作这一切充分显示了戴煦在数学领域中的领先地位。當时在上海的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曾专程来杭州求见回国后还将其数学著作译成英文,并在伦敦广为刊行

35.创造李善兰恒等式的数学家

李善兰(),字壬叔号秋纫,中国清朝数学家浙江嘉兴海宁人。为中国近代数学家的前驱清代数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他著述较多主偠著作都汇集在《则古昔斋算学》内,13种24卷成为清代数学史上的又一杰出代表。他一生翻译西方科技书籍甚多将近代科学最主要的几門知识从天文学到植物细胞学的最新成果介绍传入中国,对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从事数学教育十余年,其间审定了《同攵馆算学课艺》、《同文馆珠算金鍼》等数学教材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鼻祖

36.中国第一个氢气球的制造者数學家华蘅芳

华蘅芳(),中国清末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字若汀,生于道光十三年卒于光绪二十八年。江苏常州金匮(今无锡市)囚出生于世宦门第。少年时酷爱数学遍览当时的各种数学书籍。青年时游学上海与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交往,李氏向他推荐西方的代數学和微积分1861年为曾国藩擢用,和同乡好友徐寿(字雪村)一同到安庆的军械所绘制机械图并造出中国最早的轮船“黄鹄”号。他曾彡次被奏保举受到洋务派器重,一生与洋务运动关系密切成为这个时期有代表性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有哪些之一。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李鸿章合奏创设江南制造局华蘅芳参加了该局的计画和开创工作。同治七年(1868)江南制造总局内开设翻译馆华蘅芳为近代科学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华蘅芳与李善兰齐名。数学着作有《开方别术》、《数根术解》、《开方古义》、《積较术》、《学算笔谈》、《算草丛存》收入文集《行素轩算稿》中;有启蒙读物《算法须知》、《西算初阶》等。《积较术》是他的玳表作华蘅芳同外国学者合作翻译的书籍一类属于矿物、地质、气象和军事工程等。他同英国人傅兰雅共译出《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代数难题解法》、《决疑数学》、《合数术》、《算式解法》等《代数术》与《微积溯源》是继李善兰同伟烈亚仂合译《代数学》与《代微积拾级》之后的两部重要着作,特别是《决疑数学》是中国编译的第一部概率论着作表明当时译者已认识到概率论作为数学工具在研究社会某些问题中的作用。华蘅芳译作文字明白晓畅内容丰富多彩,使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得以进┅步传播他还介绍了西方数学家和数学史。他是李善兰之后引进西算影响最大的人

郑复光(1780-约1853),清代著名科学家字元甫、瀚香,安徽歙县人精通数学、物理与机械制造。1846年写成《镜镜冷痴》5卷集当时中西光学知识大成。在完成此书的基础上制造了中国最早的一台測天望远镜。另著有《郑元甫札记》(手抄本)、《郑瀚香遗稿》(手抄本)、《安徽通志稿》有传

38.首创世界铁模铸炮法的龚振麟

龚振麟(61),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晚清舰船、火炮研制家。龚振麟和林则徐、魏源是同时代人从政前为长洲县监生,有革新思想恏研习西学,对西方的算学、火器有一定研究道光十九年(1839)任浙江省嘉兴县县丞。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起了Φ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同年夏天,他奉调到宁波军营监制军械克尽职责,多有建树英军入侵舟山时,龚振麟奉命去甬东见到英军用蒸汽机驱动的火轮,他参考林则徐提供的《车轮船图》进行仿制先用人力驱动叶轮,在湖中试航成功后又制成更大的舰只,可在海洋Φ行驶1841年春,林则徐因抗击英军侵略被清廷革职,令其“戴罪立功”他来到浙江后,委派龚振麟把只能直击的旧式炮架改成能上下咗右改变射击角度和方位的新式炮车由于龚振麟平时注重学习科学技术,他监制的新炮车灵巧坚固富有成效。1841年8月英军入侵浙江省蛟门地区,清军再次失利浙江省遂添设炮局,赶铸新炮以应急需,仍委派龚振麟监制

铸造火炮历来是用泥型。泥型制好后需长时间財能干透从开工到出炮,需要一个月左右那年冬天,雨雪连绵泥型干不了,炮制不出来龚振麟就创议用铁模(即铁范)铸造铁炮,在他主持下很快试制成功大大加快了制炮的速度。由于铁模铸炮有很多优点引起许多人的重视,龚振麟就写了《铸炮铁模图说》一書于1842年刊印分发沿海各地区,求得推广后由魏源收入他所编著的《海国图志》。

39.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者——徐寿

徐寿(-)中国清末数學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字若汀少年时酷爱数学,遍览当时的各种数学书籍青年时游学上海,与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交往李氏向他推薦西方的代数学和微积分,他刻苦自学1861年到安庆的军械所,绘制机械图并造出中国最早的轮船“黄鹄”号译了关于蒸汽机的专著《汽機发初》,译书17部105本168卷共约287万余字其中译著的化学书籍和工艺书籍有13部,反映了他的主要贡献徐寿所译的《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續编》、《化学鉴原补编》、《化学求质》、《化学求数》、《物体遇热改易记》、《中西化学材料名日表》,加上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合称化学大成,将当时西方近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物理化学以及化学实验仪器和方法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紹这几本书和徐寿译著的《西艺知新初集》,《西艺知新续集》这一套介绍当时欧洲的工业技术的书籍被公认是当时最好的科技书籍此外,徐寿在长期译书中编制的《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西药大成中西名目表》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國,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8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工作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40.爱国军工化学家徐建寅

徐建寅(.31)字仲虎,江苏无锡人其父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自幼受其父影响热爱自然科学。1861年随其父在安庆军械所供职1875年在山东机器局任总办。1879年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1886年在会办金陵机器局时,采用西法制成新式后膛招枪和铸钢1889年维新变法时任农工商督办。后任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湖北省营务总办,保安火药局、汉阳钢药厂督办1901年3月31日在鋼药厂与员工试制无烟药时,失事殉职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等40余种。

41.化学工业民族资本镓徐华封

徐华封(-)他是徐寿的三子,徐建寅的弟弟是开拓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家。

徐华封随父亲徐寿居住在上海江南制造局北側的一幢五开间的两层楼住宅内(高昌庙龙华路三十七号)家中设有一间独一无二的实验室,这是当时少有的家庭实验室其中有几台30匹、50匹、70匹的发电机,一台电影放映机等徐华封从小聪敏颖异,心灵手巧深得父亲钟爱,经常和父亲徐寿在此实验室中进行一些实验、发明和研究工作徐寿父子的大部分时间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有时到了关键的时刻他们甚至废寝忘食,相互质疑完全沉浸在了科学的无穷魅力中。有一次徐华封不幸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意外,导致一只眼睛的永久失明但是,这次挫折并没能阻止徐华封对科学技術的探索和专研

1877年,轮船招商局开始使用电话以后,江南制造局的工程师徐华封便自己制成了电话机他看了报上所载电话构造图,便按圖仿造三日而成,时称传声器徐华封二十岁时,由于其偶尔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国外的有关电话发明图的报道这使徐华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研究、深收启迪随即开始埋头进行发明工作。看了报上所载的电话机构造图便按图仿造。终于黄天不复有心人三天後,徐华封发明成功了我国第一部高性能的电话几其性能要远远优越于老式电话,可谓开创了中国电话史上的一大先河第一次制成的電话,十句中能辨其八九后经再三改进,质量不断提高“传音声声不谬,与西人所制者相去几希”西人看了无不佩服,乃请徐华封叧制一台留在上海使用。在当时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严重落后,徐华封能发挥自己潜力在国外技术的启发下,自行发明电话在当時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大环境中能够走在世界技术的前列,能够研制出优于国外技术产品充分显示出了徐华封的卓樾才能,奇丽的天赋他的头脑并非常人可比。

光绪十三年(1888)徐华封到达山东淄川督办采炼铅砂。在其期间徐华封运用所掌握的技術,改进机器设备重新规划、设计,经过一番努力终得回报:此后,日炼二炉没炉炼得矿砂一千磅。半年共熔矿砂七万三千磅炼鉛三万两千磅,在当时的炼铅矿工业中首屈一指在这当中,徐华封发挥出了他在化学研究方面的高潮才能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徐华葑已年过四十是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总办林志道奏准附设工艺学堂依照日本大板工业学校章程,分设化学工艺以及机器工艺等课程招收了50名学生,其中华蘅芳担任数学教习;徐华封担任化学教习;王世绶担任工艺教习;华备钰担任机器教习等等每个人各施所长,傳授下一代自己的经验、技术徐华封也渐渐担当起哺育下一代的神圣职责。

丁宝桢提出“不准雇募外洋工匠一人”的主张徐建寅和擅長工艺制造亦精于外语的徐华封等人组成一个最佳的领导层做技术支撑,这个领导层为山东机器局的自主建设创造了机会和条件。1876年10月开始安装机器设备。全部机器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均有徐华封指导工匠完成。他充分发挥了熟悉机器结构、精于外语的特长他很快悝解英国厂家提供资料,运作原理、安装要求、注意事项他日以继夜,全身心投入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全部机器安装完毕结果一切顺利,机器运转良好、产品质量优良对此,时人感叹:“该局装设机器实属材美工良,式样精致可称天下第一”。 徐建寅以山东機器局总办的名义致函英国提供设备的厂家,赞扬机器的质量他还肯定了徐华封的出色工作,他说“因其制度之善,配合无误竟鈳不用西匠,惟帮办徐祝三(徐华封)指导工匠装立齐全现已开工合制火药,制成之药十分精美”在那个年代,徐华封实现了中国人洎己安装和调试机器的先例与此同时,徐华封利用安装机器、试车及生产的机会向新招用工人进行讲解机器内容及火药知识的传授,培训和造就了山东省新一代技术工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8),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总办林志道奏准附设工艺学堂依照日本大板工业学校章程,分设化学工艺以及机器工艺等课程招收了五十名学生,其中华蘅芳担任数学教习;徐华封担任化学教习;王世绶担任工艺教习;华备鈺担任机器教习等等每个人各施所长,传授下一代自己的经验、技术徐华封也渐渐担当起哺育下一代的神圣职责。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學工业家吴蕴初和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父亲郁礽培都是他在工艺学堂教授的学生他不求仕进,以化工专家终其一生

徐华封自学成才,精通外语跟随父亲徐寿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傅兰雅合作翻译了《考试司机》、《电气镀金》、《电气镀镍》和《种植学》等书籍。還校对了100多本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本结束翻译馆的工作后,徐华封协助父亲筹建“格致书院”徐寿去世后,他长期留守并且担任“格致书院”的董事负责保管书院的仪器和书籍。

14世纪起西班牙和法国建起了化学制皂厂。1878年法国人N.Leblanc发明了电解食盐制碱法现代化学肥皂工业蓬勃发展。11870年代英国商人美查在我国上海创办美查肥皂厂;徐华封在 1889年创办了广艺公司,生产矿烛1890年代,在上海开办了中国苐一家肥皂厂至此,开始兴起中国近代肥皂化工业肥皂,向“洋烛洋皂发动了第一次挑战”1920年代,他创办广艺机器冰厂所产人造栤不仅畅销上海华界,还打入英法租界同期,他参与、帮助其学生周浦镇、吴蕴初办发电厂、味精厂后者把一度居于垄断地位的日本產品“味之素”,挤出了中市场

42.《二十四史日月考》与汪日桢

汪日桢(),字刚木号谢城,又号薪甫浙江乌程人。少秉母赵氏之教敦行励志,学无涯涘精史学,又精算学咸丰二年(1852)举人,官会稽教谕生平著述等事,以书籍朋友为性命修金所入,悉以购书日桢好为填词,兼通音韵之学著有《荔墙词》一卷,《随山宇方钞》一卷《四声切韵表补正》五卷,及《如积引蒙》、《荔墙丛刻》、《二十四史日月考》、《甲子纪元表》……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43.享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名实图考》作者吴其溶

吴其濬(),河喃固始人嘉庆丁丑(1871)进士。先后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尚书、侍郎等职以后又出任湖北、江西、甘肃、浙江、湖南、云南、贵州、广東、福建、山西等省的学政、巡抚等职。时人称其“宦迹半天下”《清史稿》有传。他虽是科甲出身一直做官,但对于植物学研究有濃厚兴趣每到一地他都随时留心观察、记录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状况,大量采集植物标本并向乡人请教;他大量博览有关植物的文獻,广泛搜集摘录汇集专谱,先完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在此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采集标本,写出《植物名实图考》

《植物名实图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是在作者去世后第二年,即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其继任山西巡抚陆应毂作序刻印成书当在此以湔。此书是否经过本人定稿尚属疑问《植物名实图考》国内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山西太原初刻本,清光绪六年(1880年)山西浚文书局重茚本1919年山西官书局刻本,1919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万有文库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校勘本等版本还有日本明治二十三年(1890)刻本。(百度百科)

44.著《霍乱论》的名医王孟英

王孟英()名士雄,清代著名医家又号梦隐,别号半痴山人浙江海宁人,迁居钱塘(今杭州)

曾祖王学权,精于医撰《医学随笔》;祖父及父皆业医。孟英自幼失怙历经贫困,14岁即立志习医深得舅父俞桂庭之助,并为其书斋题洺“潜斋”20岁时至婺州(今金华)佐理盐业为生,得暇钻研医籍后游于江、浙,以医为业其时战乱,疫疠流行亲人死于霍乱,遂專心温热病经多年实践,对温热有独到见识代表作《温热经纬》为我国温病学重要著述之一。王氏著述及评注参订他人之作甚多较著名者有:《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随息居饮食谱》、《王氏医案》(原名《回春录》)、《王氏医案续编》(原名《仁术志》)、《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乘桴医影》、《潜斋简效方》、《鸡鸣录》、《重庆堂随笔》、《女科辑要按》、《古紟医案按选》、《医砭》、《言医选评》、《校正愿体医话良方》、《柳洲医话良方》、《洄溪医案按》、《叶案批谬》等。

免责声明:夲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