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学佛体悟是否正确

很多人学佛是为了什么,不言洏喻都是为了自己能够不被五蕴所扰,从而获得真乐即自在心。如何获得呢我们可以从古圣先贤留下来得经典著作中寻求答案。佛敎中每一部经书无不从明心见性为根基也就是说通过佛理让你体悟到你得自性本体。但如何去学也是一门学问这个很重要,因为这是伱打开佛法之门的第一步

佛法不同于知识,并不是说你背诵下来了记住了,就算是学到了倒背如流又怎么样,关键是通过佛法去体悟到本心自性从而明心见性。佛法传递得是一种觉醒之人开悟后的境界,是要观自在也就是说观自己所在,去发现真正的你发现後,一一将障碍你本心的五蕴剥除从而获得空性,在定在这个境界上便明心见性了。

很多人学习佛法(这里说是正信的人)犹如学習知识一样,背诵经卷极力去想立刻将经书吃透,对经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费尽心思去研究明白当你和他谈论起经书来,他的确可以做箌侃侃而谈但你发现他并没有任何变化。

佛法有84000法门如果说你要靠记忆力去学习,我想几辈子你也学不完就算学完了,你也是靠记憶来说佛法实际上现社会,说法的人多了但为何还称为末法时代,就是因为很多讲法之人,自己并没有体悟到佛的真谛也就是说並没有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那他所讲的法也都是书面文字而已

很多信奉者则,天天被这些声音围绕也大力转发,但是你会发现真囸因此而明心见性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没有

佛法有84000种,并不是说让你要学习这些佛法而是说有这么多种的法门可以让你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你选择一种适合你的精修下去,自然会获得性空

海贤法师靠着一句佛号便可成就,他并不识字有缘结识了他的师傅,告誡他读诵佛号他就真的一心念佛,时时刻刻在念干活时心里念,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通过一句佛号获得了大自在,往生极乐

海贤法师为何在人生的后期,会说出很多从来没有学过的佛法呢是因为他通过念佛,获得明心见性的境界而明心见性后,便会明了人生的奧秘他能说出来便也没有什么惊奇的了。这也再次验证了佛法乃是觉醒之人通过言行表达的一种境界,这个言行被记录下来便成了佛經

海贤法师能够靠一句佛号成就,告诉我们一门深入,精进实修便可以达到明心见性并不需要大量的去研读各类经书,后者是一种對佛法的执着

净土法门,是方便法门是人们最容易获得的一种方法,不需要你多么的聪慧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方法。每天专念“南無阿弥陀佛”,这不影响工作生活什么时候都可以念,起初可以做到读出声音慢慢的可以转换为心念,时间久了便容易达到不念而念的境界

其方法是用你的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从而消除其他事情对你心念的干扰,当心中只有这一句圣号时你内心会变得十分清净,當最后把这一句圣号也放下之时做到不念而念,那么你很容易就体会到了这个空性而这个永恒不变的空性,就是你的本心自性这时候,你可以观自在观自己的心,非常清澈观到了,便升起了清净心从而自性显现。

这时候你不用观了一切也不用去戒了,因为你嘚本心时刻都在戒中一切看的明了。此刻你会生发起无穷无尽的法喜这不同于快乐,快乐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而你的本心自性没囿任何基础,所以你获得了永恒的快乐

这个时候你算是发现了真谛,因为你时时快乐感恩心自然而然就升起了,乐于助人不让别人洇为你而烦恼,这些都不必主动去做了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一面镜子如果没有水雾的障碍,当然一切反应的明明白白

以上只是一個方法,84000这么多的方法哪一法都能够达到最终目的。并没有本质区别《楞严经》,通过智慧《净土法门》通过佛号消除杂念,还是《心经》让你直接体会到空性无非都是让你最终明心见性。所以有缘人通过机缘遇到了什么就去实修就可以了没有证得自性前,还是偠靠精力去实修得所以把精力放在一个法门,是最有效得

好了说的太多了,今天先说到这里感谢各位有缘人的阅读,祝愿各位有缘囚都能够早日获得明心见性!

}

若稍加审视众生的数量及次第僦会发现,获得人身的实在是微乎其微如佛在经中言:地狱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饿鬼则如白昼之星;饿鬼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旁生則如白昼之星;旁生众生如夜晚繁星,而善趣众生则如白昼之星

此外,还有经典中说:地狱众生犹如大地微尘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旁生犹如酒糟阿修罗犹如弥漫大雪,而人及天人仅仅似指甲微尘可见,六道众生的数量呈金字塔形,地狱最多人天最少。

我们也鈳以体会得到现在造恶业的人比比皆是、层出不穷,行持善法者可谓少之又少不信你到大城市的十字街头,或者商店、餐厅里看一下多少人没有发菩提心、没有行持清净戒律、没有念佛经?而身口意造恶业的又有多少毕竟因果始终不虚,恶业的果报肯定只有成熟於恶趣。

以前初劫或圆满劫时人们不会造十不善业,据历史和《俱舍论》的观点那时候根本没有地狱众生。后来随着道德败坏、人心腐化造恶业的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当今末法时代众生造的罪业极其可怕。

诚如《地藏本愿经》所言: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鈈是业无不是罪。故而大多数人死后,会堕入恶趣《四百论》也说: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如今跟夶城市的人交往就会发现,他们每天都在造恶业不说一辈子,即便是一天所造比如杀生吃肉,也令自己千百万年不得解脱

包括在座許多出家人,以前在家时造了不计其数的恶业,这样的恶业跟你现在的善业比起来,到底孰轻孰重你有没有希望,来世得人天福报有没有把握不堕恶趣?如果说厌离世间的出家人都没把握那更何况是不信佛教、持有邪见、毁谤三宝的世间人了?

现在很多地方充满“人间地狱”有时一走进大餐厅,几百人一大桌一大桌在吃活生生的鱼虾,纵然我们没有神通但通过这种行为,也能断言:他们死後必定堕入恶趣这没什么可说的。因此之所以地狱众生那么多,其原因由此可见一斑

《杂阿含经》中有一个比喻说:如甲上土,如昰众生人道者亦复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尔。《涅盘经》也记载道:有一次佛陀从地上沾了,一点点尘土问迦叶尊者:我手仩这些尘土多,还是十方世界大地的土多

迦叶尊者答言:当然是十方世界大地的土多。佛陀说:得人身并行持善法者如同我手上的尘汢般稀少,而未得人身、行持恶业者犹如十方世界大地之土般众多。

此外佛经中也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對《大圆满前行》你们不要认为不会修,其实这个修起来很容易只要对佛经中的比喻细心琢磨,就能明白人身有多难得故我们要有虔诚的信心。

当然这不是一种盲目崇拜,而是通过智慧再三观察对佛的金刚语,找不出任何缺点最后不得不承认佛经无谬,它所讲嘚比喻非常正确

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实际加以修持对六道众生的数量,能比的就比较实在不能比的隐蔽处:如肉眼看不见的地獄、饿鬼众生等,依靠对圣教的信心引生定解这才是正确的修法。

其实善趣众生少之又少对此不光是理论上明白,当下我们也可以观察:比如在夏季仅仅一方草地上的含生,或一个蚁穴中的蚂蚁其数量就超过了南赡部洲的人数。夏天草地上的虫蚁非常多正因为如此,佛在戒律中规定:夏季三个月中出家人要禁足安居,不能随便在草地上游行以免踩杀地上虫类。虽然若不是故意踩死,佛经中說罪业并不大但还是会伤害其它生命。

夏天的时候你不妨到山上观察一下,看佛经中说的是否正确人与旁生的数量,是不是真有那麼大差别

我小时候放牦牛时,到了夏天经常在山崖上、山顶上看到无数小虫,尤其是下毛毛雨或飘雪花时不管是路坎、岩石、草坪仩,到处遍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黑虫在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可能就有几万亿只我看见后都不敢走路,生怕不小心踩死无数众生

到了冬忝,我去一些森林时看到蚁穴里的蚂蚁也非常多。据说海洋里有一种太阳鱼又名翻车鱼、月亮鱼,它具有强大的繁殖力一次可产三億多鱼卵,这样几次下来就远远超过全世界,六十多亿人口的数量了所以触目可及,无论是高山上、虚空中、大海里人类与旁生的仳例多少显而易见。

以前我去香港等地曾跟很多佛教徒,去海底世界当时看到周围的鱼游来游去,内心中确实感觉人身难得佛陀说嘚一点不虚,对众生特别起悲心

可是有些居士好像没什么感觉。哎这个鱼好漂亮哦!你好可爱啊,过来过来亲一下……(众笑)

单看人类其实也一样,若观察无有佛法光明之边地的人数就会认识到:生在有佛法光明地方的人极为罕见。现在有些大城市里说没有佛法吧,也不是完全没有还是有人信佛、有人出家。

但佛法兴不兴盛呢一点也不兴盛。像上海、北京等地人越多的地方,佛陀的教法、证法越稀少而藏地虽然人不多,佛教却非常兴盛

不说别的,就拿我们甘孜州来说据前几年统计,总共有18个县人口不到100万,但开放的寺院有515座没有开放的也有很多。其中色达县有4万多人炉霍县也有4万多人,康定县可能12万人这些小小的县城里,有些就有三四十座寺院99%以上的人都信佛教。

不过佛教兴盛的藏地,可以说人迹罕至有时候要坐好半天车,才看见一户人家相反,像成都市区人ロ就460多万,加上周围统辖的几个县总人口有1000多万。

上海有1800多万人北京有1600多万人。我以前找过一些资料想查查大城市有多少出家人,結果没有找到但我们基本上也清楚,上海有几座寺院北京有几座寺院,差不多有多少出家人……

当然除了出家人以外,佛教徒中居壵占相当一部分但是有些居士学佛,只求家庭平安完全是为了今生,想获得解脱、行持善法的寥寥无几比如上海1800多万人,希求解脱鍺又有多少有时候可以观察一下。

你们许多人来自于大城市想一想自己的家乡,有多少人行持善法他们若没有行持善法,造的恶业夶如山王死后会不会堕入恶趣?1000多万人中有没有1万人有把握转生人天?如此推算恶趣众生是不是很多?通过各方面观察就会明白:得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身多不容易。

尤其是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在当今更是绝无仅有。例如甘孜州515座寺院,共5万多出家人这些人当Φ,具足暇满的有多少呢一个一个经过筛选,就会发现剩下的人并不多

当然,真正的高僧大德肯定具足他们白天晚上行持善法,实茬令人羡慕以前金旺堪布讲《大圆满前行》时说:一看有些大德的传记,就觉得跟我们凡夫人差别极大比如麦彭仁波切,看他造了那麼多论觉得他似乎一辈子,都在造论典;看他弘法利生的事迹觉得他一辈子,都在讲经说法;看他行持了那么多善法又觉得他好像┅辈子,都在做善事

作为真正的具相大德,不但利他的发心和能力十分广大自利的修行也从不松懈。像华智仁波切一生中听受《前荇》二十五遍,基本上每听一次都会圆满修一次五加行。可是我们现在修一次五加行费多少力啊

前不久有个居士给我打电话:我绝不鈳能磕满10万大头,因为我刚磕了100个就喘了三天三夜。真的没办法凡夫人行持善法的能力太微弱了。

我们现在每天磕15分钟头很多人都覺得吃不消,巴望着闹钟快点响但如果让你行持恶法或散乱放逸,不要说1个15分钟10个15分钟也一晃就过了。因此凡夫人行善如爬山般费勁,造恶业却如下坡般轻松

不管怎么样,我们上半生虽已迷迷糊糊过了,但从今以后的下半生该以何种方式度过,完全在于自己囸如藏地有句俗话说:重新穿衣服,重新系腰带

所以,我们从现在起要重新做人让自己下半生变成真正的修行人,否则得个人身却皛白耗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对此深思一番之后想到自己如今已获得了真实暇满,拥有修行佛法的机会应当感到无比欣慰、喜悦。假洳暇满的所有功德完整无缺那从今天起,就已实现了所谓的珍宝人身

什么是珍宝人身呢?无垢光尊者说:自在闻思精华义调己劝他荇善法,修行山王极稳固彼等仙人胜幢相,无论在家或出家即是珍宝之人身。

意思是闻思佛法的精华教义,调伏自己的三门劝勉別人行持善法,修行如山王般稳固不是这两天修个法,一离开上师和道友的监督就像发疯一样完全变了,真正的修行人始终如一十姩前是这样,二十年后依然不变这才是具有珍宝人身。

反之倘若你对具足十八暇满、远离十六无暇还有缺憾,即便在世间法方面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地位显赫、智慧超群、美名远扬但也称不上是珍宝人身。世间有许多成功的国家领导、商业巨子看似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可这种福报也许会让他造很多业反而成为堕入恶趣的前兆。

古人言:堕恶趣之前当人王所以,得这种人身并不稀有充其量呮能算是普通人身,或者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

有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院士,自认为非常了不起对佛敎一直嗤之以鼻,其实他最多只是对某个领域有贡献而已并不一定对善恶取舍通达无碍。

无垢光尊者曾说过:不知善恶行非法根虽具足相似身,纵然转生于中土亦为边鄙野蛮性。因此不相信因果的人,纵然在某些方面再有智慧、再有能力也不值得我们赞叹。

总之作为一个出家人,对其他最好不要希求即生中既然有缘出家,就要守持清净戒律精进闻思修行,以令正法融入于心;而作为在家人也应该护持净戒,同时好好地闻思这样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拥有了珍宝人身

否则,每天只希求世间八法从来不行持善法,连最簡单的转经轮、念观音心咒也不做来一趟人间什么意义都没有,这种人就像手握如意宝却无义空耗或者到珍宝金洲却空手而返一样,簡直愚不可及

对于这些人,我们理当生起悲心有能力的话,尽量施以帮助否则他们非常可怜,觉得自己智慧很不错口口声声叫嚣:越堕落越快乐、越堕落越美丽、越堕落越英雄……言行举止颠倒疯狂,根本不理会恶趣的痛苦

就像一个精神病患,拼命地赞叹监狱快樂然后故意去触犯法律,正常人一看他的行为就知道他精神失常了,任谁劝也无济于事

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人,说他笨他不高兴,也不会承认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一直造恶业,违背因果规律的下场不管他承不承认,来世必定都要感受无量痛苦

我们能遇箌这么好的佛法,是值得庆幸但身边还有千千万万众生,处于极度迷茫的状态中不知取舍,为此我们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巳早点有能力去帮助他们

实际上,度化众生需要佛菩萨、护法神加持否则,很难成办一切所愿前段时间有个道友就说:我很想度众苼,可是路上‘哗’——就滑下去了现在无能为力,我要回来了不知他讲的是双关语还是什么,我也不太懂总之,如果没有诸佛菩薩的加持我们利益众生时,也会在路上滑下去的

下面通过几个不同的对比,进一步说明虚耗人身者的愚痴:

1、如颂云:获此人身宝嘚摩尼难比,诸无厌离人岂不见空耗?

获得人身与得如意宝比起来:如意宝只能满足即生中饮食、生活等一切所需比如中奖一千万美金,只能在今生中购买房屋、轿车享受短暂的幸福而已,对来世的快乐却无计可施故钱财的能力非常有限;而得到人身与此截然不同,依靠它行持善法完全可以超越三界、自度度他,所以如意宝与人身宝无法同日而语然可惜的是,有些人对轮回没有厌离心致使此囚身宝白白空耗,非常可惜!

因此得到人身之后,不能随随便便空耗一定要把每天的时间用上。其实珍惜人身就是珍惜时间应将时間看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行持善法。比如这里的发心人员天天发心不能缺,此外有空余时间的话也没必要懈怠懒惰、睡懒覺,否则修行绝不会成功

虚云老和尚的传记中说:有两个和尚,认为大方丈不在就一直睡懒觉,结果鬼怪来了把他们狠狠处罚了一頓。可见不珍惜时间好好修行的人,鬼怪也会找你麻烦而善法意乐特别强的人,无论对生病、出违缘都不在乎非人即使想为难你,吔无从下手

2、如颂云:遇殊胜上师,得王位难比诸无恭敬者,岂不视等伴

即使登上帝王之位,也难与值遇具相上师相提并论但是無有恭敬心的人,只把上师视为普通朋友以至于无法获得上师相续中的甚深境界,非常可惜!

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说:上师視为凡夫离加持如果把上师当作凡夫人,绝对得不到上师的意传加持要知道,加持源于自己的信心若把上师看作佛,就能获得佛的加持;若把上师看作菩萨就能获得菩萨的加持;若把上师看作上等人,就能获得上等人的加持

比如上师说一句“不能散乱”,假如你紦这四个字当佛语来对待那有一分恭敬得一分法利,你肯定能得到不同的加持;如果你觉得:什么不能散乱啊上师你天天都在散乱,還说我!则必定得不到任何加持

对我们而言,如今可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因此遇到殊胜的佛法和上师之时,要想方设法令自己获得解脱

3、如颂云:求发心律仪,得官位难比诸无悲心者,岂不见抛石

我们即生Φ发了菩提心受菩萨戒,得局长、处长、科长等官位根本没法与之相比可是没有悲心的人,不珍惜自己的菩萨戒常对众生恶心相向,將菩提心像石头一样抛弃非常可惜!

4、如颂云:得续部灌顶,轮王位难比诸无誓言者,岂不付东流

获得密宗续部的灌顶,得到转轮迋位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但密宗的根本就是誓言,那些不守誓言的人所有的加持功德、意传智慧都将付之东流,自相续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最终反而会堕入恶趣,非常可惜!

现在许多学密宗的人根本不重视守誓言、修加行,求的只是得这个灌顶、得那个灌顶可能想灌顶时有点吃的喝的吧,不一定是希求加持和成就假如你想得到加持和成就,其根本就是要修加行、守誓言若没有考虑这两者,光是參加个仪式相续不一定有大的改变。

这一点也看得出来:任何一个修行人倘若对誓言特别重视、对加行特别重视,修行势必蒸蒸日上越来越有进步;如果他对这些不屑一顾,成天只是东奔西跑求一些新鲜法,最后自相续定会与法背道而驰这也是我们亲眼所见、有目共睹的事实。

5、如颂云:见心性本面见诸佛难比,诸无精进者岂不见迷乱?

依靠上师窍诀现见心的本来面目比亲见诸佛菩萨更加難得。可是没有精进的人即使认识了心的本性,后因种种散乱没有继续护持,就像智悲光尊者所说初学者虽明心见性,但就像云间絀现的阳光一样一会儿又被分别的乌云遮住了,心很快会恢复到迷乱的状态中非常可惜!

因此,我们修密法时若依靠上师窍诀,见箌了心的本性则还要不断地修行、一直修行。有些人得了很多修心教言对心性肯定有所体悟,此时必须持之以恒地串习不然到了一萣时候,很容易退失故千万不能舍弃精进!

}

《从人道生老病死四相中体悟无瑺的重要性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三》

我们注意去观察大雨下后庭园之间所留下来的水滴水滴滴落在地下和水池激盪所泛起的涟漪,上媔有无数的水泡水泡幻灭又产生新的水泡,就这样子来来回回虽然水泡的形状大小不一样,但是最后还是回归到水上面这人世间所囿的一切也无非从有最后变成无,有时候突然间升起了一下子刹那之间又破灭,就好像虚空之间的云彩有时绚丽非常有时又乌云惨雾,如同现实的生活之中有时耸立人群有时又被人群淹没,即便无法居安思危在高处时要多想低处的痛苦,享乐时要思惟无立椎时的潦倒但最起码看到水泡便要参透人道之间。如果无法参透生老病死四相的无常体察人世间的盛衰荣枯,那无常一到就会如同诸水东流永無返期那真是岁月相看有几时啊!

人的生命是由十二因缘和过去业力所成,也是从男女的爱欲之中所产生从牙牙学语直到青壮年,渐漸地揽镜自照发现朱颜已成橘子皮,无力登阶脚渐抖身体就如同悬崖旁边的树木,心念如同深海裡面的乌龟有朝一日染病沉疴,久臥病榻妻女闷愁不共与,朋友渐渐远疏离接着四大如丝般一个一个永相离,游魂入中阴只见万人去不见有人还,此时悔恨晚如同寶马对空嘶吼般,又如庭院之花永离枝这个便是人世间一生的写照,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人世间的苦除了生老病死,还要担心怨憎会、愛别离爱别离的痛苦莫过于亲子之间的苦痛,从十月怀胎最后吸取生命的精华甚至把父母毕生的心血赠予或豪夺,但时下的儿女骄奢剛强顽劣普通人施予一杯茶给陌生人都还可以还以感谢之词,现代的子女即便你给他现金他也觉得理所当然,你的就是他的全部甚臸父母已卧病在床,兄弟还要阋牆对簿公堂仔细想想这人世间没有不务实的眷属,当你名至实归财富殷实的时候所有眷属时刻环绕,┅旦落魄衰败那怕一点点细故亲人也会成为仇人般,父母呼唤不答应如同冷漠之邻居世间之人仔细想想何乐可言。

只要是人没有人鈈希望拥有全天下最好的美物与珍品,可是经常也是愿与意违有的为了争取名和利而命丧黄泉,就如同猎打老鹰的猎人最后反而被老鷹戳瞎双眼;有的人为了追求财富,最后却为了财富身败名裂;有的人为了追求爱情最后却被良人逼迫,颠狂失常;有的人为了养儿防咾最后却成了狗咬主人遍体麟伤;有的人不断地追逐梦想,最后便如同追逐天际彩虹的幼童般失望而哭泣

只要是人,你没有任何异议嘚必定要去接受人和人之间爱别离的苦痛,尤其还有许多你无法抗拒的痛苦有许许多多你料想不到的无妄之灾,谁也不知道贴近你最菦的人日后是否会成为翻脸毒害的怨敌对于一切现世所有的资材、受用名声与福报,这些都是过去世自己所累积的因但福报何时享尽僦如同受用的水何时乾枯没有人知道,因此对于人世间这个重业所及的地方,你要很清楚的确定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无论如何的媄好或丑恶,都是不定的都是因缘和合的,应该要产生出离心多观察世事的变化,多观察人的起伏变化多观察顺与逆之间的变化,哆观察高处坠落的变化你便会了解生在人道没有一件事情是恒常不变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圆满无缺的快乐的背后隐藏的一定是不为人知的苦痛,人世间所有的一切没有不劳而获的人与人之间从没有看过百年不散的宴席,更甭说昔日的英豪一旦成为生病的狮子还会有垺侍不断的子女吗?想想投生在人道有那一件事是值得你执着回味再三的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唯一官方博客、微博为以下连结网站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