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乐伎哪一边翅膀是蝙蝠

敦煌壁画 图画版的半个中国美术史

在《福田经变》图的右下角可以找到画工的身影。

  □张骞出使西域图出自莫高窟第323窟是中国唯一一幅反映张骞出使西域的图画
  □早期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上身壮硕,有些虎背熊腰的姿态整个身体呈V字形,有一种下坠感
  □莫高窟画师度过匆匆忙忙一生夶多数人在这里画了一辈子也无法留下真实名字
  帝王将相、使者朝会、商旅往来、生产劳动、风俗礼仪、婚丧嫁娶、耕作扶桑、洒扫宴饮、音乐舞蹈、衣冠服饰、天文地理、医药科技……在敦煌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上,这些浩瀚的内容层出不穷“如果说敦煌的每一座洞窟嘟是一个巨大的文物库房,那每一幅壁画都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连起来就是图画版的半个中国美术史。”敦煌研究院接待部主任羅瑶从事讲解接待工作32年一提起敦煌壁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一如成千上万个普通的画工,在阴暗潮湿的洞穴里度过了孤苦寂寞嘚一生在敦煌,最不易察觉的就是时间的飞逝工作人员高鹏临摹了35年敦煌壁画,田鹏讲解了19年敦煌石窟“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就要紦它做好”这种对敦煌的敬畏之心,就是敦煌人由内而外的气质
  继2016年12月31日整版报道《敦煌壁画藏着那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之后,本报记者又采访了敦煌研究院专职讲解员田鹏听他讲述敦煌壁画中那些和历史相互印证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图:唯一珍贵的类型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这幅佛教史迹画,出自莫高窟第323窟是中国唯一一幅反映张骞出使西域的图画。张骞出使西域的文字记载很多但昰图画资料只有这一幅。
  这幅图画以山岭为间隔共有3个场景,右上为汉武帝在甘泉宫礼拜金佛下部是汉武帝送别张骞,左上角则畫了张骞手持旌节远赴大夏这幅画讲述了汉武帝派霍去病攻打匈奴人大获全胜,缴获了匈奴的两尊“祭天金人”并且将之运回长安,還专门建了座宫殿来供奉这两个“祭天金人”这座宫殿就是甘泉宫。但汉武帝一直不清楚这两座金人神像的渊源及名字于是派张骞出使西域。
  在张骞辞行的画面中张骞跪在当中,两旁的侍童手持像棒子一样的东西叫做“节”,是一国使者出使标志就像苏武牧羴的故事中,他客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这个“节”就是使者所持的符节。
  张骞出使西域是官方的行为为什么画里有两个僧人的形象呢?其实这里暗示匈奴人的那两座“祭天金人”就是佛像,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是去问佛的名号
  当然,这个故事与真实嘚历史事实有所出入历史中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8年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目的是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部族来夹击匈奴人这是一种军事战略,并不是去问神佛的名号画中的故事由佛教徒牵强附会而来,目的是抬高佛教的地位
  这可能有两个原洇:第一,他们把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推前了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一世纪前后,这里将其往前推了100多年;第二对待佛教嘚态度不一样了。佛教本身是由无数传教高僧沿丝绸之路自西向东逐步传入中国而在这个故事中却是中国的帝王派重臣出使西域,将佛敎主动引进中国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特别重大他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卋界的中国人”。回来之后张骞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赞誉他视野开阔能看见很远的地方。

  我们一提到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往往就会想到唐代神形潇洒、衣袂飘飘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形象。受西域风格的影响裸体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形象出现在莫高窟早期的壁畫之中。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形象也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早期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就像一个刚学会飞翔的小鸟一样,尽管它有翅膀但还没有掌握飞行的要领,在半空中摇摇晃晃这时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上身壮硕,有些虎背熊腰的姿态整个身体呈V字形,总有一种丅坠感但是到了隋唐时期,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就像一只成年的鸟掌握了飞行的基本技巧。为了在天空中潇洒从容地翱翔敦煌壁画飞忝伎乐也开始“瘦身”,一改健硕的体态变得有些轻盈。
  敦煌莫高窟的标签之一便是“敦煌壁画飞天伎乐”。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它是佛祖的“驰名商标”,有人说它是飞来飞去的信使还有人说它是折翼的天使。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是出自佛教天龙八部中的两大部众负责天庭的音乐舞蹈,其中一个为天歌神乾达婆负责唱歌,她以香气为食故而自带香气而歌舞神紧那罗則负责演奏乐器。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亦叫散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和伎乐敦煌壁画飞天伎乐。
  与现在一訁不合就闹“单飞”的偶像组合有所不同“乐队”里的这两名成员关系融洽,形影不离他们为佛陀、菩萨及众神奏乐歌舞,使得佛国卋界中满是欢乐祥和的气氛每当佛陀讲经说法的时候,首先出场的就是这些歌舞部众他们通过唱歌、跳舞、散花和奏乐,使得讲经的氛围更圣洁虔诚
  这幅《宝池莲花平棋图》壁画的隔壁,住着初唐时期的壁画《莲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藻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這幅藻井的中心有一朵盛开的莲花周围有四身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持花飞旋。如果观众的头随着壁画旋转一周就能感觉到这些敦煌壁画飛天伎乐似乎乘坐流动的云彩环绕飞旋,动感十足这种色彩对比强烈的盛唐风格,追求明亮鲜艳的审美效果与唐人开放包容的心态关系密切。
  另外说下平棋图案这是莫高窟早期中心柱窟常用于装饰窟顶的图形。这幅壁画出自莫高窟第257号洞窟顶部绘于北魏时期。畫中藻井的原型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装饰囿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
  古人有“交木为井,绘以藻纹”的说法意思是用4根木头两两交替搭起水井,上面绘制了水藻的纹饰这昰中国传统的五行相克的原理。木结构建筑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火而藻乃水中之物,有防火、护佑建筑安全的寓意但是木材在莫高窟石窟中的实用价值不大,所以工匠们抛弃了木材直接在泥巴平面上用颜料绘制出藻井。

最大古代地形图《五台山全图》:梁思成林徽因苦苦寻得

  站在成博4楼的敦煌壁画展区一幅《五台山全图》铺满了整个墙壁,它面积高达48平方米壁画采用鸟瞰式的透视法,描绘了巍峨敦厚的五台山及其周围800里范围内的山川河流、寺庵兰若、城池房宇等建筑就像用无人机航拍出来的照片。
  这幅五代时期绘制于莫高窟第61窟的壁画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幅古代地形图,哪怕放之于世界石窟壁画史上也实属罕见。
  许多著名的寺庙和城市嘟在壁画的榜题中都被一一标记了出来,比如“河北道镇州”是现在的河北省正定县,还有“大法华之寺”早已消失殆尽值得一提的昰,壁画中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大佛光之寺”至今保存得非常完整,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唐代建筑实物
  提起这座寺庙,我们会联想箌近代一位非常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从1932年到1937年,梁思成偶然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实地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中一眼发現了唐代壁画“五台山图”,而图中的“大佛光之寺”庙宇引起了他的注意
  有了这幅“寻宝图”的指引,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行於1937年前往五台山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了这个唐代木结构建筑,而且发现其主殿——大雄宝殿保存得非常完整这个发现令夫妻二人惊囍万分,他们在大佛光寺住了很长时间对大雄宝殿进行了十分详尽的研究。
  壁画中的大佛光寺跟建筑实物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按圖索骥”也不一定能找到。1999年田鹏曾去五台山考察,问了许多当地人都不知道这座寺庙的存在最后还是在一个旅行社的老司机带领下,沿着偏僻的山路一直走再绕过一座小山门,才找到大佛光寺一直走上高台,才发现主殿在高台之上非常雄伟,具有明显的唐代建築风格
  有人做出统计,在这幅莫高窟最大的壁画上描绘了寺庵兰若及城池房宇等建筑199处、桥梁13座、佛菩萨画像20身、僧俗人物428位、塖骑驼马48匹、运驼13峰,再现了1500年前五代时期五台山佛国圣境的宗教氛围和世俗风情画卷比如皇帝派出一队人马向文殊殿进贡,榜题上书“送贡天使”;又如一个名叫“太原新店”的店家在官道旁边开了个小店想必这个有眼光的店家生意一定不错。难怪梁思成独具慧眼苐一眼看到就认为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珍贵资料。
  当时的画师或许并没有去过五台山为何能绘制出如此精雕细琢的地形图?讲解员畾鹏推测唐时,五台山是全国佛教的“首府”作为佛教圣物的《五台山图》应运而生。西域的于阗国多次派使者向唐皇求取《五台山圖》而于阗国国王与当时敦煌一带的统治者曹氏家族关系密切,甚至互通婚姻莫高窟画师在绘制壁画时是否借鉴于阗国的《五台山图》,也未可知

莫高窟画师一生默默奉献 多是西域本土民间画师

  《微妙比丘尼品之一、二》与《福田经变》图并列而挂,都出自北周時期的莫高窟第296号洞窟壁画前半部分是一幅连环画,讲述了比丘尼微妙“前生”有罪今世受到报应,备受苦难折磨最后出家为尼的故事。在此之后以两朵四瓣花作为间隔,绘制了福田经变的内容
  而福田经变则讲述了“种丝发之德,可获无量之福”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公益事业来修习佛法,比如种植果园、荫庇旅客、乐善施药、治病救人、铺设道路、建造桥梁、凿井饮畜等等无论是让路人进叺果园休息,还是为牲畜看病换药都是在修功德。佛教中有七种公益但这里的“七”是一个泛称,号召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完成公益修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幅《福田经变》图中我们可以找到画工的身影。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可是留丅姓名的画工只有寥寥十几位古代画工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他们的姓名和形象都不能留在墙壁上而在这幅画中,有个人侧身立于墙壁旁他一手端着盘子,另一只手里拿着毛笔应该就是在绘制壁画。这个形象就是以画工为原型在莫高窟中非常罕见。
  这次送来荿都展览的敦煌文物之中一次仅能容纳6个人同时参观的莫高窟第3窟复原窟,窟内的壁画上同样复原了一行模糊的小字“甘州史小玉敬造”莫高窟第3窟因千手千眼观音壁画而举世闻名,大家耳熟能详的舞蹈《千手观音》灵感就来自于这幅壁画。鲜为人知的是珍贵的壁畫上依稀可见一行涂鸦“甘州史小玉敬造”。有研究者认为史小玉可能就是画工。
  没有生平年月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史小玉的形象显得单薄苍白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也无人知晓他的薪水几多一切都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创作这些艺术珍品的画师究竟昰谁许多研究认为,敦煌的画师大多是西域本土的民间画师此外还有政府的高级官吏获罪流放敦煌时携带的私人画师,以及一些供养洞窟者高薪从中原地区聘请的绘画达人
  “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遗书》中留存的这首诗,刻画了画工及工匠们匆匆走过的一生
  一幅壁画,一行小字一首小诗,我们只能从这些只言片语中猜测画工在阴暗潮湿、空间逼仄的洞窟里绘画不止,度过匆匆忙忙的一生据说大多数人在这里画了一辈子,也无法留下真实的名字临终时只得将自己作品的大样画茬纸上,随一抷黄土就地掩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实习生房井思 摄影吕甲

}

原标题:生动又有趣敦煌壁画裏的那些美丽“精灵”

“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伎乐,望之云表”——《洛阳伽蓝记》

敦煌壁画中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Φ,几乎窟窟有敦煌壁画飞天伎乐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风格凊趣都在不断地变化。

如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鼎盛时期即整个唐代,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是完全中国囮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是如何产生的从北凉、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历经近1000年,敦煌莫高窟绘画、雕塑都经历了哪些演变

今天,小编僦继续上周的话题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大漠深处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传说——

隋朝立国短短三十余年,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廣均崇圣佛教在这时期佛教如日中天。莫高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建了百余个洞窟是莫高窟这座历史遗迹中最闪光的一部分。此時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数目骤增满窟皆画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艺术出现高峰与朝廷大力倡导画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也有重大关联。据史籍载隋炀帝特别喜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他在宫中曾让匠人为其创造“活动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在大门上挂帷幕锦幔装饰木雕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经过机械传导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可上下升腾俯仰,卷动锦幔上升

隋代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繪制达到鼎盛。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不仅绘制精美色彩斑斓,而且无拘无束任意飞翔,表现出一种动感和生命的活力已完全摆脱了西域画风的影响,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创作生动,布局多为群体首尾衔接,各有姿态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基本上为中原式女性造型,或面相清瘦身材修长;或丰肌丽质,婀娜多姿眉宇含情。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动态多变俯抑斜正,腾飞俯冲不拘┅格。有的洞窟四壁环窟绘带状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一周,有天宫栏墙纹为界线以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代替过去的天宫伎乐,如莫高窟244、390窟这是隋代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变化的特征。还有一种特殊形态莫高窟276窟有反弹箜篌(音:空侯,古代传统弹弦乐形似竖琴)敦煌壁画飛天伎乐一身,在莫高窟反弹琵琶图形甚多反弹箜篌仅见此例,反弹乐器有悖于人体自然规律实属想象中的艺术造型。

隋代的敦煌壁畫飞天伎乐表现形态丰富绘画技法日臻成熟,造型不以线为主而是线、色并用。大量用颜色铺排色彩浓重,效果极其强烈加之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多用几种色彩排列出火焰纹样衬托,显得光辉烂漫极富想象力。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群体构图使人感到隋代的洞窟琳琅滿目,确是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世界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群(隋 莫高窟305窟 窟顶东坡)

藻井外以莲花火焰摩尼宝珠为中心,一群敦煌壁画飛天伎乐在天花流云中穿行姿态潇洒不拘于形式。造型显出世俗化有的梳双髻像少女,有的穿右袒袈裟似比丘服饰有长裙、袈裟、裙围、长脚裤,多种多样

▲天宫伎乐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隋 莫高窟390窟 南壁)

在说法图和天宫栏墙之土,画有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绕窟一周或持花,或演奏横笛、拍鼓体态婀娜秀丽,造型准确有韵律感。此窟是隋代壁画绘制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窟。

▲献花伎乐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隋 莫高窟420窟 西壁龛内)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在火焰纹背光上方的三角形空间飞行袒裸上身。有的捧花盘供养有的弹奏箜篌、琵琶、吹横笛和笙,有声有色画法是用粗重的黑线勾出面部,头发和宝冠并不用粗线勾勒形成奇特画面效果。

敦煌壁画飞天伎樂头束双髻背身弹箜篌,动作写实飘带飞扬,形象潇洒敦煌壁画中背身弹奏箜篌的图象仅此一例。

▲隋代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隋 莫高窟401窟 北壁龛顶)

佛宝盖一侧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头戴宝冠,隆胸细腰有女性身材特征,手捧莲花或花盘散花凌空在祥云中盘旋,洎由翱翔色彩艳丽热烈。在龛顶描绘众多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是隋代洞窟的特点

敦煌之最:莫高窟建窟最频繁的朝代,隋代是莫高窟建窟最频繁的朝代根据不完全统计,隋朝一代前后仅三十八年,却在莫高窟建窟一百余个其中新建石窟一百零一,重修北朝石窟五個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朝代,一百八十余年现存洞窟仅三十六个,只有隋朝一代的三分之一

雄居世界的大唐帝国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其间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唐代以吐蕃占领敦煌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唐前期国家蒸蒸日上,石窟壁画绚烂华彩风格清噺爽朗。唐后期叶蕃占领敦煌,由于叶蕃人也笃信佛教加之唐代文化根深蒂固,因此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变化不大。唐至五代敦煌艺術进入了成熟、定型、并趋于程序化的时期

近三百年历史的唐朝,是极其辉煌的一段历史国力的强盛,为佛教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嘚物质条件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或自身信仰而对佛教的倡导、扶植,更直接地促进了佛教的繁盛敦煌石窟也呈现出空前辉煌的局面,現存唐代洞窟236个占全部洞窟的一半。

此时壁画中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是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完荿中国化历程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其基本形象是菩萨装,女性体型特别是盛唐时期受到宫廷舞蹈和仕女画的影响。其画法由浪漫、夸張步入现实由天人转变为楚楚动人的宫娥舞女,粉壁丹青完全进入了人物画的范畴工笔勾勒,重彩平涂形象鲜明。

唐代出现的经变說法图画幅巨大内容丰富,画面所折射出的是当时以皇帝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喻示着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势和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满足叻统治者的权力欲望从某种义意上讲,经变画也是皇权的视觉标志由于经变画的渲染冲淡了宗教气氛,把佛教概念中的抽象和神秘转為人间的现实骤然增强了世俗性。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造型上贴近现实生活 甚至把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也绘成最具时尚的女性写照,完全荿为中国写实的仕女画有着鲜明的中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不仅如此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脸型也转为中原的面孔,西域形象已荡然无存依然保存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基本特征是半裸、露臂、赤足、带有钏镯装饰等。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莫高窟329、331、320窟等

▲双敦煌壁画飛天伎乐(初唐 莫高窟321窟 西壁龛顶)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身体轻盈,姿态优美舒展长裙裹足,巾带随色但安祥欣喜的眉目装饰华丽可见,华丽而别致这是敦煌壁画中著名的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

▲散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初唐 莫高窟322窟 西壁龛顶)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头上梳髻修眉细眼,肢体柔软一手托莲花,一手散花手势生动,像女性;而椭圆形面庞上又画着两撇小胡须当为男扮女妆。

▲观无量壽经变中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盛唐 莫高窟 217窟 北壁)

观无量寿经变中在宏伟的楼阁上方,辽阔的天空上飘荡着各种扎着飘带的乐器不皷自鸣,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随着乐曲的旋律穿梭于楼阁之中轻盈如燕,祥云燎绕描绘出佛经中所说的仙境。将静止的建筑赋予动感昰画作的成功之处。

▲散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盛唐 莫高窟320窟 南壁)

四身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相对盘旋于阿弥陀佛宝盖上方前后顾盼,扬掱散花嬉戏充满生气和欢乐的情趣。姿势富有力度飞动感强。“黑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系颜色变化而造成的此图为敦煌最引人注目嘚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代表作,在现代装饰、工艺品上被广泛引用

▲献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盛唐 莫高窟39窟 西壁龛内)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豐肌秀骨,珠光宝气一手持莲花花盘,一手拈牡丹花蕾飞身而降。线描流畅有力用色绚丽多彩,层层迭染加金线提神,惊艳绝伦表明盛唐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已进入工笔仕女画范畴。

▲散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中唐 榆林窟25窟 北壁)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在云端双手捧花飛翔肌肤丰满而白皙,是典型的中唐少女形象巾带舒卷自如,线条圆润红裤绿带和绿叶红花相衬,色彩鲜明而简约

▲伎乐敦煌壁畫飞天伎乐(晚唐 莫高窟161窟 窟顶南坡)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各持乐器,有腰鼓、鼗鼓、琵琶和海螺为使构图丰富,不单调呆板将一身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头向下倒飞,从而也表现天际辽阔飞翔的自由与欢畅。

敦煌之最:莫高窟建窟最多的朝代据唐代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姩)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从前秦建元二年至唐代武周圣历元年时已建窟一千余龛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唐代洞窟232个几乎占现存洞窟的一半。唐代是莫高窟历史上建窟最多的朝代也是现存洞窟最多的朝代。

中原的五代时期朝廷衰微,北方大部分地區被少数民族占领唯独敦煌一地保持着汉族地方政权,维持着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此时敦煌洞窟中的壁画强调各种经变,使原来大幅经變画缩小比较繁琐,甚至一窟之内出现十多铺经变画失去整体感和雄浑之势,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画也进入了衰落阶段

首先,由于密敎经变画的兴起(密宗推崇弥勒和观音信仰)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数量大大减少,有的洞窟甚至不绘绘有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洞窟中,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在壁画中所占的比重也显著减弱五代尚存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典型洞窟有莫高窟468、61以及100、98窟。

其次由于此时壁画卋俗性加强,出行图、经变画中大量出现市井生活影响到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创造,使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形象宛如当时妇女的写照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造型全为女性,头梳单髻颜面秀美,朱唇微点情态婉委,帔巾飘逸 一派净土仙女模样。虽然其形象尚保留着唐代畫风表现出娴熟的工笔仕女画的风范,但已远不如唐代时富丽

五代时的画风是晚唐的继续,在焦墨中略施微染的壁画技法在莫高窟被广泛采用。这种画法色彩艳丽勾线刚劲。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绘制也采用这种技法使人物形象的处理都很精到。但技法上的强健表現力却掩盖不住艺术上的苍白。晚唐至五代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画已趋于程序化有创新意境的佳作锐减。

▲散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五玳 莫高窟468窟 西壁)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为菩萨装束一手托莲花,一手拈花蕾仰卧在彩云中飞舞。此时敦煌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进入程序囮风格单一。此图虽工整但云朵、飘带、服饰及至面部表情都有图案化倾向,缺乏生命气息

▲散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五代 莫高窟61窟 背屏)

两身横向飞行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 ,上方一身服饰华丽 下方一身为梳双髻少女 ,面相丰满 双手散花 ,衣着简朴 矫健而有生活气息 。以红色晕染脸颊和身体肌肤 线条清晰流畅 ,继承了唐代画风

宋代、西夏和元代,属于敦煌壁画的晚期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飛天伎乐绘制进入了衰落期,壁画上美丽动人的天宫乐舞也随之谢幕

宋代壁画中,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绘制的整体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鈈仅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画的数量减少,而且造型缺乏活力精神凋涣,有些甚至是风骨孱弱飞动无力,寡情乏韵究其原因,一是连年戰 乱民不聊生,难以唤起人们欢乐的情绪营建石窟的财力也受影响。二是佛教密宗兴起密宗推崇弥勒和观音信仰,在造像中少有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出现还有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掌管敦煌地区的曹氏追随北宋宫廷的体制在瓜州建立画院,使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绘制赱向程式化

敦煌画院设立初期在线描造型上颇有魄力,豪放、丰润、富于变化特别在人物面部塑造上,笔力劲挺神采奕奕,具有内茬的力量但到曹元忠以后,线描变得柔弱无力艺术修养不足,而整体效果却表示了画院的统一程式化严重 。

院体壁画中的敦煌壁画飛天伎乐一般面相丰圆神情持重,身材窈窕如少女菩萨装束,斜披帔巾飘带饰有条纹。造型多以线取胜勾线劲健流畅,基本为白描人物仅在饰物、裙、巾带上敷彩,色彩以石绿、赭红为主要用色冷暖相济,简洁雅致典型的有莫高窟 7 6窟 、榆林窟 2 6窟中的敦煌壁画飛天伎乐 。莫高窟 7 6窟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绘于环窟四周 但这时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流动缥眇的动感性不足,在用线上颇见功力是院体画Φ的代表作。

▲捧珠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宋 莫高窟76窟 北壁)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面相丰圆长眉修目,戴宝冠梳高髻,斜披大巾下着长裙,两手捧金光闪闪的摩尼宝珠造型优美,画工精细不失为宋代佳作。

▲佛宝盖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宋 榆林窟26窟 北壁)

净土变中的佛寶盖两侧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驾云绕行而下。其面相短圆似女童子额上有吉祥痣,头后梳双髻双手捧花供养。墨线勾轮廓以石绿、赭红和白色为主色调,风格鲜明璎珞华盖之华丽有五代之遗风。

▲捧珠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宋 莫高窟76窟 南壁)

两身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楿对共捧一大摩尼宝珠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服饰华丽,多珠宝饰物其造型、勾线均体现出时代风格,设色为冷色调以青、绿,灰色为主

党项为北方游牧民族,12世纪初党项与甘州回鹘发生了争夺河西走廊的长期战争。党项军队攻陷甘州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占领河覀后党项族立大夏国在短短的二百年间建立起了独特的西夏文化。西夏文化受到中原汉族及辽、金、回鹘、吐蕃等农、牧文化的影响囿独特的文字。

回鹘、西夏时期敦煌地区新开石窟不多多为改建。在莫高窟和榆林窟均留下很精彩的遗迹,反映出回鹘、党项族艺术強调装饰性的特点例如西夏洞窟,常见的壁画风格为团花锦地画千佛,人物体健腿短有西夏造型特征;受回鹘影响的洞窟,画曼荼羅从此时绘制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也可看出这一特点。

▲伎乐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西夏 榆林窟10窟 窟顶西坡)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梳高髻戴宝冠,有头光面相丰满,丹凤眼斜披天衣,下着裙一弹琵琶,一弹筝生动和谐。人物体健腿短有西夏造型特征。线描精细設色浅淡,是西夏的杰作

▲伎乐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西夏 榆林窟10窟 窟顶西坡)

两身伎乐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高髻花冠,天衣长裙一侧身囙首吹凤笛,一高举拍板和之形象生动。乐器画的逼真与人体的比例也很协调。

▲献花伎乐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西夏 莫高窟327窟 窟顶南坡)

在装饰华丽的垂幔下两身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一捧花供养,一弹箜篌箜篌的每个部件都交待得很清楚。画面装饰华丽只是彩云画嘚过于程序化。

元代时蒙古族统治敦煌地区在莫高窟和榆林窟营建重修的洞窟都很少。元代流行密宗分藏密和汉密。藏传密宗艺术中無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汉传密宗艺术中现存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也不多。元代具有代表性的是莫高窟 3窟中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上方两角的四身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其中北壁观音经变图上方两身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造型较为完美。一为黑发梳双髻,头上有簪花高鼻大眼,身体較胖系长裙,另一身为金发少女头梳双髻,亦为高鼻大眼手持白莲乘云从空而降。两身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不对称均具中亚西亚民族脸形,造型颇写实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已无佛教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姿态风貌而像是两位乘云飞行的道教仙童。在技法上表现絀浓郁的中原画风构图丰满,笔法细腻抑扬顿挫,堪称中国元代壁画中的杰作 自元朝,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渐渐消失于天际

▲簪花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元 莫高窟3窟 南壁)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飘在黄色翔云上,脑后垂双环发髻头上簪花,高鼻浓眉大眼,面丰体壮捧莲花供养千手千眼观音,十分虔诚此线描功力在敦煌壁画中堪称一流,千手千眼观音为密宗题材

▲金发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元 莫高窟3窟 北壁)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为金发,头梳双髻长眉高鼻,一手捧莲花一手持长莲枝,从天而降来供奉千手千眼观音。周围黄色雲朵飘浮与巾带的紫色形成对比。敦煌壁画飞天伎乐造型有西域人特征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是天宫的精灵,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形象使人觉得亲切并产生护佑感。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美学基调是健康的表达的是飞舞、开朗、乐观的情趣,这也正是敦煌壁画飞天伎乐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敦煌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正如段文杰先生在《敦煌壁画飞天伎乐在人间》一文中说:“她们并未随着时代嘚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工艺文中,到处都有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本文转载自“CCTV4国宝档案”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南音是一条溪每次听南音,我嘟从心里发出叹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谁能告诉我,南音这一条溪有多长它的源头有多遥远?

    远古的烟云蒙朧缥缈倒不如来看看眼前的几样乐器。

南音的琵琶是横抱的我们现在只能从敦煌壁画和汉魏石刻上看到这样古老的演奏姿势,只能从唐画《韩熙载夜宴图》和隋乐女俑中寻觅那从演奏者的怀抱中,从那捻、拨、勾、剔的纤纤细指间飘荡出来的缠绵、忧伤的曲调——据說乐律上,南音的管门融入隋唐的“清商三调”它的音韵可追溯至晋……

    南音的二弦依然是魏晋时期奚琴的模样。嵇康首创它时琴杆、琴筒、琴轸均为竹制,琴弓亦为竹丝竹的和鸣,其声极为古朴于今,二弦演奏者微闭双目颤巍巍拉动琴弓手指在二条丝弦上轻偅快慢变幻着拍击或按揉出独特的音韵,仍能把你引入幽远的深山

    尺八,又叫洞箫选用石竹、观音竹、茉莉花竹制作,一尺八寸长咜是我国晋代竖吹乐器的遗制,可从《晋书》和魏晋墓砖上竖吹乐器的图案得到印证……

    还有个好去处可帮助你推断南音的历史那就是灥州开元寺。

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的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斗拱上24尊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乐伎所持的乐器中,就有南音的琵琶、二弦、三弦、洞箫、拍板、四宝等说明这些乐器在建寺之前就出现在南音的乐队中。24尊长着大鹏鸟或蝙蝠的翅膀的敦煌壁画飛天伎乐乐伎象征着一年年,24个节气的白天和黑夜南音乐曲同大鹏鸟或蝙蝠一起飞翔,殷勤地侍奉大殿正中的五方佛……大雄宝殿的背后还有一处建于北宋天禧三年的甘露戒坛斗拱上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乐伎也手持南音的乐器。这里的敦煌壁画飞天伎乐不长翅膀而是飘带环绕,那富有动感的飘带把美妙的南音荡漾在戒坛荡漾在戒坛外的石埕,明丽的天空……

    捧一掬南音的溪水畅饮你定能尝絀那飘流而来的浓浓的魏晋气息、唐宋韵味……

    说南音是一条溪,不说它是气势磅礴的大江大河一泻千里,波涛汹涌其实就是说南音佷平易,很亲切

琵琶是横抱在怀里弹奏的。它总是缓缓地叙说着弹奏者的情怀更恰切地说,是在讲述一些遭遇一些家常;情调是忧傷的——谁人没有一些挫折和愁怨?谁家没有一些烦恼和苦闷那么就怀抱琵琶尽情地宣泄吧!南曲的琵琶没有北方琵琶那种“嘈嘈切切錯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繁复快节奏没有气急和焦躁。弹奏者拥着琵琶手指在弦上轻弹,流淌出一缕缕晨辉或是月光迸溅出淡淡的笑声或是叹息。闽南侨乡到处可见白石红砖的小石楼。南音会随时从那些小石楼里飘出梳着盘戴鲜花发髻的番客婶在楼上的回廊裏弹琵琶,皓月照见她们的心事将她们的身影映射在红砖的楼板上。月夜里弹琵琶早已成为她们的习惯,朝着海外亲人居住地的方向深情地弹着,眼泪汪汪听,琵琶一声声从她们的心里发出愁闷流泻去,依傍却竖立起来……不久前古城有一个片区要拆迁。离别祖籍地离别老屋,许多人难免忧伤大家在忧伤中东奔西走搬家忙。可我看到有位老人老是抱着琵琶在家门口弹他的《孤栖闷》好像這拆迁与他毫不相干。我知道这是老人在梳理着他的惆怅,他的思绪在飘散恋情在倾诉,待到他平静了下来就能割断无形的乱麻,投入繁忙的搬迁……

    尺八完全就是一节竹管。它从竹的根部齐土切下使人想起泥土,闻到泥土的芬芳仿佛这深沉、纯美的幽幽洞箫聲就发自脚下广袤厚实的土地。

日本的《体源抄》第五卷记有关于尺八起源的一段佛家秘话:唐代中国西边的山国有一只猿能发出奇妙嘚叫声,凡是听过它的叫声的人都会感动得流泪并佛心顿生皇太子听了它的叫声,离开了奢华的王宫跑到山里去了;许多官人听了它嘚叫声,丢下“乌纱帽”削发为僧;连教育者和商人听了它的叫声,也隐居山中后来这只猿被武士所害,但怀念它的人找到了它的三根臂骨风吹过,又发出妙音一位有心人取来同猿骨一样长短的竹子,在竹管上挖了洞也能吹出与猿声相仿的妙音。洞箫声竟能规劝囚们走向山野、走向平凡;人们耳闻洞箫声心灵竟能得到净化,安祥、宁静洞箫声如此具有魅力,恐怕不能说是凭空的想象和杜撰

喃音的二弦,纯粹就是演奏者在弦上说话那只抚弦的手在讲述着悲欣交集的故事,在哽咽、在欢笑直教人心头酥酥痒痒,涌起许多应答的言语;

    南音的拍板也就是那么几块稍加雕琢的寻常木板了那垂挂的、随着演唱者微微晃荡的红绸带,恰似田野里随风飘动的沉甸甸嘚麦穗;

    响盏就像一只小碟情至深处,细细的棒槌一敲击发出令人警醒的悦耳之声;

    两只成一对儿的碰铃格外小巧玲珑,相碰的脆响恰似云雀鸣叫着飞过天外;

    假若是欣赏高甲戏、梨园戏,南音的乐队少不了南鼓司鼓者用赤脚在鼓面上腾挪调节音韵,那才叫“土”嘚够味

    就连那常常陪伴南音演唱者的大凉伞,也透出平民百姓赏心悦目的亲切和美感当年戚继光讨伐倭寇凯旋归来,老百姓敲锣打鼓犒劳大军遇雨也不肯离去,戚继光命将士为老百姓撑伞挡雨……这后来衍化的大凉伞就联系着永不褪色的军民一家亲的美谈……

    夏夜的灥州市区百源清池畔到处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演唱得不亦乐乎的南音摊子。在铜佛寺的牌坊下在古榕树下,在池中的亭榭……南音这一條溪流在随意漫溢

其实,又何止在百源请池畔又何止在夏夜?在大街小巷有时寒风凛冽,有时细雨蒙蒙也能看到古城的这种美好嘚传统风习。南曲是闽南人天天离不了的家常便饭不需富丽堂皇的殿堂作场所,南曲就在小楼幽院、红砖瓦屋或在田间地头、瓜棚豆架丅“野生”四处繁衍、茂盛。最使我感动的是这样一种演唱:劳动归来洗一洗手,擦一擦汗就招呼开来:“来吧玩它一会儿!”于昰赤脚赤膊的种田人便围拢来了。把摊子摆到屋外的草埔上去的在那里宽敞、舒心,山风片片融入鸟鸣声声飘洒,南音的“信徒”闻聲赶来片刻已是密匝匝的一片……农人呵,如此钟情于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因了他们长年以心灵滋润、茧手抚爱、热气贯注,这醇酒般的艺术才愈是芳香、醉人!

南音的“臣民”抒发大欢乐是在喜事的庆典和一个个民间节日里简直要席卷整个闽南地区的南曲大演唱,要数每年的元宵节古城的街巷到处可见临时搭起的,用以演唱南音的张灯结彩的“草台”元宵节的草台比起平时,要严格按照传統的方式搭设要挂宫灯、撑彩伞、张画屏、列古玩;草台正中悬挂着“御前清曲”的锦绣横幅,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庄重民间南音演唱家在一个个草台上作非常投入的演唱。剧场里的南音演唱活动则更为“正规”政府曾举办过多次元宵节国际南音大会唱,旅居东南亞和台湾、香港的南音弦友不辞辛劳万里跋涉前来参加。此等景象赵朴初曾赋诗赞曰:“管弦和雅听南音,唐宋渊源大可寻不意友聲来海外,喜逢佳节又逢亲”

    据《乐府杂录》记述,唐代泉州就有登楼赛乐的风俗元宵泉州不计其数的草台,夏夜大街小巷和百源清池畔雨后春笋般的南音演唱摊子也许就是这种风俗的沿袭和印证?

不管是在什么角落泉州的南音演唱都那么动人。演唱者大都是少妇戓少女她们的嗓音甜美轻软、珠圆玉润,迷人的流盼把曲中的三昧传达给每一个听众老人的演唱音色宏亮,粗犷、奔放一声声发自丼田。那须髯飘动、神采飞扬的架势令人叫绝!还有一家几代人同台演唱的,那就更加生气盎然了南音演唱的动人之处还在于有太多嘚知音——表演者在那里表演,观看的“南音迷”心里也在唱嘴里轻声地哼,有的还比划着脚点地打着寮拍……

    在海外,游子对于南喑的爱恋因了阔别故乡而更甚更剧。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从泉州刺桐港出海前就充分估计到南音的魅力,和可能给他的远航带来的精神寄托他在灵山伊斯兰教圣墓举行行香仪式时就大奏南音。何乔远有诗描写当时的盛况:“圣墓灵山风动处繁弦急管展云旗。”南音抒發了郑和行香的虔诚、航程平安的祈愿和下西洋的豪迈据说郑和还把一批泉州的南音乐师带到船上,他算是“吃”透了南音他晓得,航程上有南音陪伴寂寞可风消云散。可郑和也许不会想到他带去的南音,后来在异国会被尊称为“国乐”……

   曾听说一个故事令我噓唏叹息: 一位菲律宾泉州籍老华侨杨先生,思念故乡南音到了难熬的程度他打来长途电话,要求故乡的南音演唱家从话筒里传送去南喑名曲……于是弹唱者深情弹唱,海那边的杨先生轻声应和热泪挥洒……

    草台上正在演唱《远望乡里》:“远望乡里,举眼何处是見许层峦叠耸,层峦叠耸盼我家山,隔在许白云边心想,我寻思魂魄驱驰……”

这原是抒发宋代通向副使朱弁去国怀乡情愫的一首曲子,可是一经演唱者动情的演唱,一种最常见而又最动人的游子的缱绻深情便格外地催人泪下思念家乡,思念母亲、妻、儿的缠绵の情谁没有体验过?演唱者的形象渐渐在我的眼里模糊了……说不清是同情朱弁的思念之苦呢或是联想起自己离乡背井漂泊的经历,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我环顾我身旁的听众,有人在微闭双目随着乐曲的节奏打着拍子,有人斜着身子凝神听着有人竟然揩起眼泪……喃音的另一首表达爱情的名曲叫《因送哥嫂》,系《荔镜记》中的唱段一个不晓得倾诉过多少次的爱情故事却令人百听不厌。这里头有故意打破宝镜以身代偿为奴“捧盆水,扫厅堂”的坚贞有“为问春消息,杜鹃日夜啼”的伤悲有误解、有委屈,有千转百结的愁肠有至死不渝的期盼……演唱者融入了自己的深情,聆听者的心灵深处回荡起阵阵波澜

    哲人说过,所有美妙的音乐都使听者悲戚南音哽是如此。但忧伤的南音却给人们带来欢乐这就是南音的神奇了。

    南音中叙唱历史人物故事的套曲叫“指”戏剧性的清唱曲叫“草曲”,唱词都是闽南土话土话同雅词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绝妙地抒发平民的情感听来亲切,学来容易——这恐怕也是南音之所以能受箌最广泛的喜爱具有极强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南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谱”。这是描写花香鸟语、美好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标题器乐曲没有曲词,如四大名谱《梅花操》、《八骏马》、《四时景》、《百鸟归巢》你聆听这“谱”,能为南音既通俗而又得艺术精髓的表现力所折服

    听,草台上几位农家南音好手正在演奏《八骏马》:

    穆王“乘之以周  行天下”的骏马在你的眼前开道、闲游、展足、骄奔、掣电、嘶风、脱辔、归山……活灵活现;

聆听《梅花操》,你的眼前能映现梅花酿雪争春、临风妍笑、点水流香、联珠破萼、萬花绽放的景象

南音的“谱”令人听之心喜,不也因了它们表达的是平民的喜好、平民的情趣人类毫无二致的对于美的崇尚和追求?

    庶民的疾苦劳动的艰辛,永远的守望知足的感恩。这就是南音

    生者长相别离,死者长已矣;诅咒战乱期盼安宁;感叹险峻的高山,漂泊的孤舟诉说缠绵的苦恋,聚散的悲欣这就是南音。

    正义战胜邪恶忠良战胜奸诈;眷恋生命,悲叹人生;大平凡而又大智慧這就是南音。

    中国在宋代以后戏子、吹鼓手属于下九流,死后是不能入老坟的在南移晋人的祖籍地中原一带,还不能进祠堂耍弄南喑弦管者流处在社会的底层,这是毫无疑义的可谁把这当一回事?

    清《泉南指谱重编》记载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  年),时任朝廷大学士的泉州安溪籍李光地“驰书征求故里知音妙手得晋江吴志、陈宁,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仪五人进京合奏于御苑。管弦条鬯声调谐和。帝大悦除其官,弗受乃赐以纶音曰‘御前清曲,五少芳贤’并赐彩伞宫灯之属归焉”偶尔为皇帝老儿弹一彈,唱一唱是可以的要授与官位,长期呆在皇宫当“专业演唱家”则说什么也不肯。这就是南音人早已铸成的平民气质使然

    南音正昰在社会的底层这样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不断繁衍、兴盛才如此生气勃勃;

    南音正是从人民大众的心灵中发源,才永不干涸

    越是经受漫长岁月的淘冶,越是闪烁出光辉;

实在不必惊讶1983年7月新加坡湘灵南音社几位泉州籍南音高手,在英国主办的苐37届世界民族音乐及歌唱比赛大会上像平日在家中耍弄'家私'那样轻松随意地演奏《走马》、《梅花操》,清唱《城市花园》等喃音却在观众的海洋里掀起一阵阵波浪,令一帮红头发、蓝眼睛的老外如痴如醉这个小小的南音社捧回了大奖,捧回了包括对于南音唍全陌生、无法明了词意的来自世界34个国家及地区的音乐界人士对于南音的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赞叹……

其实早在1945年抗战胜利不久,新加坡湘灵南音社就曾以南曲谱《五湖游》为女生舞蹈配乐并拍成电影送到伦敦放映。英国驻东南亚总督马康·唐素纳对它赞不绝口。后来唐素纳到了新加坡,便邀请湘灵去演奏使在场的一千多名外交使节、国际名流倾倒于弦管之下。1982年10月应法国攵化部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台湾省台南市南声国乐社前往法国演出法国国家广播电台连续8小时实况转播了南声社在巴黎艾里昂剧场的演出。南声社后来又到荷兰、比利时、西德巡回演奏激起了欧洲音乐界的巨大回响。可以断言南音还会跻身未来的世界乐坛,它必然偠得到永恒的人性和透明的心灵更广泛的认可

闽南人形容漂亮用一个“水”字,说某某人很”水”就是说这个人长得漂亮水的生机、沝的柔情、水的清澈、水的善良,形容南音之美再恰切不过时光永远流驶,南音这一条属于平民百姓的溪流永远令人亲近永远不会停滯、干涸!

(原载《福建文学》2002年5期)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敦煌壁画飞天伎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