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余汉族氏是什么

详细点介绍一下家世什么的... 详細点介绍一下家世什么的。

在明朝、朝鲜的文献记载中努尔哈赤姓“童”或“佟”。 “童”和“佟”实际上是女真人的普遍姓氏是假借汉人的姓氏。佟姓或童姓不但是辽东的显著大姓,也是当时女真人的普遍姓氏谁做了部落的酋长,谁与明朝发生关系这人便以佟戓童为姓,通过“四译馆”转给明政府。

元妃佟佳氏名叫哈哈纳扎青,努尔哈赤的原配嫡妻第一个妻子。佟佳氏出生于满洲抚顺關正北250里一个富裕的佟氏家庭。他的父亲是塔木巴晏“巴晏”在满语里是“富人”的意思,所以佟佳氏自幼无忧无虑地生长在殷实富裕の家

汉人啊 佟氏是背叛了明朝 最早她的祖父吧好像 是明朝的一个总兵 后来打了败仗 就投靠了清啊

佟佳氏原本是女真姓氏,汉化之后改为佟氏所以是满人

章太炎《佟氏考》说佟是苏鲁汉人去东北的,章太炎是否考证过苏鲁仝原姓佟乃女真夹谷氏?

佟满只这三个字一看就鈈是汉族名字满只到底是啥意思?在未成立八旗时佟已在四旗了! 终古后人有三个姓氏1.终姓,2.去纟姓冬3.去纟加亻姓佟。出土时照片仩清楚写的是冬寿却被说成是佟寿,冬与佟分明是两个字何时冬=佟成为通假字了?都是百度说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以使命的态度让最小的彝族支系吔落入人们的视野用微观的视角让尘封的彝族都历史绽放时代的光芒感谢关注微观彝族

第三节布、默二支系向滇、黔的迁徙和发展

一、布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彝族六祖”分支后笃慕的第五个儿子慕克克这一支系,由今天的云南省东川向云南省的宣威方向发展在宣威创建基业,建立政权史称“古苦俄勾”。古苦俄勾家共传66代世系:慕克克;2)克迫默;3)迫默卓;4)卓鲁谟;5)鲁谟娄;6)婁阿迭;7)阿迭布;8)布体妥;9)体妥糯;10)糯克博;11)克博维遮;12)维遮阿默;13)阿默鲁宏;14)鲁宏甫;15)甫洗琐;16)洗琐朵;17)朵默歹;18)默歹葛以;19)葛以阿局;20)阿局抹迭;21)抹迭德;22)德阿姆;23)姆雅额;24)额雅杓;25)杓雅堵;26)堵雅宝;27)宝雅尼;28)尼耿作;29)耿作抹迭;30)抹迭阿姆;31)阿姆维遮;32)维遮阿默;33)阿默阿索;34)阿索笃拟;35)笃拟阿达;36)阿达阿纪;37)纪阿甫;38)甫德垛;39)德垛阿武;40)阿武知勒;41)知勒笃仁;42)笃仁笃宝;43)笃宝布施;44)布施益摩;45)益摩德诺;46)德诺額轨;47)额轨鲁载;48)鲁载阿宗;49)阿宗朴摩;50)朴摩朴娄;51)朴娄朴格;52)朴格阿蔼;53)阿蔼阿施;54)阿施阿鲁;55)阿鲁阿拟;56)额(原文如此疑应作“阿”引者)拟阿姆;57)阿姆布杰;58)布杰额索;59)额索毕額;60)毕额纳苦;61)纳苦果舍;62)果舍鲁局;63)鲁局诺宗;64)诺宗构额;65)构额额陀;66)额陀阿古。

现将咘支系的有关情况分四点述于下:

1.阿迭布是慕克克的7世孙“布”支系的名称就是从阿迭布这一代开始的,而“布”则是“迭布”嘚简称“布”家原居于“古苦俄勾”(亦译“古苦格”或“古苦俄格”),因之“古苦俄勾”又是彝族布支系的称号《西南彝志》第7卷第一篇先从慕克克的母亲开始,叙述了部分母系及亲缘关系接着叙述阿迭布以后的世系,前后共叙述了40多代然后叙述阿迭布镓兴旺发达的景象:“姆吐娄、姆吐尼、亚嘎叶、胄努沟、阿武娄、益爬珐(均为地名,在今云南省境内——引者)、这些地方之间集Φ建城池,与点措城(今大理引者)相连”第一篇中有时也叙述先辈的威荣,说明水有源头树有根。

2.史称阿迭布的后裔:“布祖慕克克是迭布的祖先。古苦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云南省宣威县境内)笃宝额摩是君长。娄娄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贵州省安顺地区境内)播勒是君长。纪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奄有今威宁、赫章两县全境和毕节市、水城部分地區,其统治集团为彝族布支系的俄索〔即乌撒〕宗族)俄索是君长。妥鲁打倮的巨以阿泰是君长。阿底土目、直娄土目这些人,都昰迭布后裔”今云南省的昆明市、宣威县和贵州省的安顺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都有慕克克的后裔分布,并成为当地的君长慕克克传18代到默歹葛以(亦译默歹各易、默歹阿仁),是分居于娄娄俄勾的第一代也是播勒部的君长。史称:“默歹阿仁(亦译默德阿仁)到播勒君长处,住娄娄俄勾”播勒地,为今安顺地区彝族称“普里”为“播勒”,亦称“播勒大革”或“呗勒大宗”为彝族土府,府城在今安顺唐代,曾在这里置普宁州封普里部长为普宁郡王。《明史)卷三一六《贵州土司》:“安顺普里部蛮(彝族)所居。元世祖置普定府成宗时改普定路,又为普安路并属云南。洪武初为普定府十六年(公元1383年)改为安顺州,隶四〣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改属贵州。万历中改安顺军民府以普安等州属焉。普安故军民府也,初隶云南寻废为卫。永乐间妀为州始隶贵州,领长官司二:曰宁谷曰西堡”。播勒部后面还要叙述,此从略

《西南彝志》的编译者认为:“汉文史籍是音译所用的‘乌撒’二字是很不准确的我们根据翻译原理中的音译原则改用‘俄索’,使音译用字更贴近原文读音”默遮俄索(乌撒)的祖父德阿姆是慕克克的22世孙。从德阿姆起《西南彝志》共传述了他家50代世系:1)德阿姆;2)姆默遮;3)默遮俄索;4)俄索伊;5)伊抹迭;6)抹迭格;7)格雅泰;8)泰阿姆;9)姆雅琪;10)琪雅娄;11)娄朴蔼;12)朴蔼宗;13)宗雅舍;14)舍雅列;15)列雅宝;16)宝雅维;17)维雅甫;18)甫雅纪;19)纪阿施;20)阿施那洛;21)那洛阿施;22)阿施布尤;23)布尤布铎;24)布铎笃杰;25)笃杰那知;26)那知德朴;27)德朴阿勒;28)阿勒阿谷;29)阿谷朴格;30)朴格鲁载;31)鲁载耿作;32)耿作朴;33)朴那苦;34)那苦阿姆;35)阿姆朴娄;36)朴娄鲁禹;37)鲁禹倮遮;38)倮遮鲁格;39)鲁格布姆;40)布姆克博;41)克博朴古;42)朴古笃布;43)笃布鲁作;44)鲁作热叩;45)热叩倮朴;46)倮朴鲁杓;47)鲁杓倮耿;48)倮耿鲁杓;49)鲁杓鲁古;50)鲁古鲁达。

布(毕)支系从多同米谷(多哃地名,在今云南省师宗、罗平县一带)分支后在滇东一带频繁迁徙。布支系的“默遮俄索”即马长寿《彝族古代史》所说的“默哲乌撒”。大约在东汉魏晋之际默遮俄索家经云南宣威至宣威与东川之间渡牛栏江,进人今贵州省威宁县的西凉山以抱都为中心,向紟威宁县城一带发展驱逐当地原有濮人首领,攻濮地而居占领“巴的甸”。

经过六代的发展默遮俄索的后裔姆维琪(亦译木维琪)叒占领了威宁县盐仓(今威宁县盐仓区)并最后定居于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发今威宁、赫章两县地及毕节市、水城县两市县的部汾地区建立勾(号“纪俄”)政权。“勾”是彝族各部祖摩政权的号且相当于“国”。如乌撒称纪俄勾阿哲(水西)称慕勾,播勒稱娄娄勾磨弥部(宣威)称古口勾,在沾益一带的阿朱提氏称扎扎勾东西爨地盘上的溢那勾、吐洛勾、阿妥洛则勾、益比珠吐勾等。

姆雅琪之子琪雅娄(亦译琪雅勒)《元史·地理志》把此名译作“折怒”,并述其业绩曰:“乌撒者蛮名也。其部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里,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自昔一乌杂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畔部。其东西又有芒部、阿晟二部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俄索引者)为部民。宪宗征大理屡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竝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21年,改军民宣抚司24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明史·四川土司传》称“乌撒富盛甲诸部。”《蜀中广记》卷三六《乌撒军民府》称乌蛮迁人乌撒本部巴的甸是在唐代:“唐时乌蛮之裔孙曰乌些者据此,至阿蒙始得巴的甸??宋時乌些之后曰折怒者始并其地号乌撒部”。乌撒是唐代“东爨乌蛮”七部中的暴蛮部《安顺府志·普里本末》:“克(案:指彝族布支系始祖慕克克)居于濮濮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亦曰暴蛮,元之普安,并、盘、暴、普一声之转,皆即濮也”说明彝族先民最早居於濮地,且其乌撒支系还以征服濮人驰名而载诸彝、汉史籍所以,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默遮俄索(默哲乌撒)史书便称其为“乌撒部”。当时已是宋代末年蒙古军南下,屡招不降直至元世祖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始附元,元即于其地置乌撒乌蒙宣抚司。这昰乌撒家历史上若干代或数代,或一代不断“夺人家的牛、祭自家的祖”,从而“富盛甲诸部”的极盛时代但是,上述八部的临时匼并是依靠俄索(乌撒)家奴隶主的武力征服取得的。因而后来俄索家的武力一弛所属各部就随之瓦解而只剩俄索家的本部地,即只奄有今威宁、赫章两县全境和毕节市、水城县部分地区的纪俄勾地方政权了对明王朝的“开驿道,兴屯堡”俄索家是极力抵触的。俄索与阿哲部时有不和但当王三善大兵压境,威胁到共同的利益时他们结为联盟,一致对外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吴三桂根据彝人各部互视对方为异己这一实际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一举扼杀了阿哲、乌撒、芒部、乌蒙等彝族地方政权纪俄勾政权约存在1600多年。

鲁歹是慕克克的10世孙是糯克博的同母长兄。分家后鲁歹的9子分成9房。《西南彝志》第7卷叙述了鲁歹的9子汾家后于今贵州省境内创基业、各家兴旺发达的景况。

巨阿泰(亦译巨阿太)是慕克克7世孙阿迭布的后裔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是当時巨阿泰宗族的活动中心。当时这个地区除巨阿泰宗族外还有克博和默遮两个宗族住在这个地方。史称:“妥鲁打倮(即今云南省昆明市所在地原注)的巨阿泰家,杰理蚩地方有四家克博。娄伍博朵地方有五家默遮。赤娄益慈地方尼额有五子。勾娄恒谷地方阿泰有二子。巨阿泰家往左边发展,住了一代后迁鲁布河(今南盘江引者)发源地,住拟洛尼底”以后,巨阿泰宗族又由昆明向今

云喃省曲靖市方向发展到了南盘江的发源地一带,又沿江向南发展所以才有“迁鲁布河发源地”之说。

毕阿姆收养姆默遮之子默遮朴为養子改名为阿姆朴。默遮与默遮俄索是弟兄关系同是姆默遮之子。这一宗族传到古赫阿宗时因创业有方,知人善用增强了实力,缯带兵出征取

得了胜利,周边亲友前来祝贺议事娄努地的古赫宗族,曾经显赫一时

3.同阿哲、扯勒部一样,俄索(乌撒)也实行則溪制度乌撒部分四大部、八大区域和二十四部,其中二十部的头领时有更迭俄索所实行的则溪制度,因其范围比阿哲、扯勒部的小故仅有九个“则溪”,相传该则溪制度“是德播折怒(琪雅娄)一手建立的”。在这些“则溪”内还设置了“二十四苏保(苏保:烏撒部八大部二十四部头领,统领二十四处兵马、钱粮等为小区域的行政长官,不同时期的二十四头领不同没有完全世袭,苏保还有權势、地位、富有的人家之意)四十八尼余(尼余:地位次于苏保一级的官),十三家遮吉(遮吉:职官名)十六汝额(汝额:武官洺),十三陡吉(陡吉:武官名)三十四朵柔(朵柔:‘则溪’区域内掌握钱粮的行政长官)”等职官。

4.布支系在今云南省影响最夶的分支是慕克克48代孙鲁载阿宗(阿维阿俄)即阿而,此始武定凤氏土司系谱与史迹有汉文古籍可考《明史·云南土司传二》:“武定,南诏三十七部之

一。宋淳熙间大理段氏以阿历(音而)为罗武部长”。现将其情况简述于下

“武定”为彝语名称。今武定县忣相邻各县彝族称武定为“老”或“罗”,系方言区别音译汉字则写法不一,常写作“睑”、“甸”、“定”等《新唐书·南诏传上》称“有十睑,夷语睑若州”,即南诏谓“州”为“睑”,或曰“睑”者“州”之名号也。睑,《元史·地理志》及《景泰云南志》诸书夶都作“”又作“甸”。今滇西尚通用甸字为地名当古昔相沿。盖夷语谓州若甸字作“睑”,亦作“赕”联系到武定是彝族罗武部(亦作罗婺部)的发祥地和世居地,所以武定的“武”其实就是“罗武”(罗婺)之“武”或“婺”之转音;“定”为彝语“睑”或“賧”或“甸”之转音,“甸”为居住地、坝子、平地、坪子之义“武定”全称即是“罗婺部居住的地方”或“罗婺部居住的坝子”之义。

“罗婺”一词起初汉文献是以“俭望”、“罗仵”等写法出现的。《新唐书·南蛮传下》:“蛮之西,有徒莫祗蛮、俭望蛮,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内属,以其地为傍、望、览、丘、求五州,隶郎州都督府。”俭望蛮即罗婺人,方国瑜、尤中、杨和森均持此说。傍州,在今双柏县;望州,在今楚雄市和禄丰县一带;览州在今牟定县一带;丘州,在今南华县一带;求州在今武定、禄劝县一带。鈳见当时俭望蛮等所辖地竜有今楚雄彝州大部。永徽初唐高宗派赵孝祖、任怀玉由郎州出发,前往今姚安、大姚等县一带讨伐大勃弄〣蛮在他们途经今武定、禄劝等县一带时,《新唐书·南蛮传下》称:“至罗仵侯山,其酋秃磨蒲与大鬼主都干以众塞著口,孝祖大破之”。罗仵侯山,在今武定县境。“罗仵”与后来的“罗婺”、“罗武”系同一彝语的不同译称

罗婺,即罗武一作罗仵、罗无、罗吴、羅胡、罗羽、罗舞、鲁屋、劳羽等,原为酋长名后为部号。现对罗婺部谱系源流作一概述旧时罗婺部凤氏土司的遗裔、今禄劝县撒营盤旧城村彝族常氏家珍藏了近百年的彝文手抄本《常氏家谱》一本,记载布支系始祖慕克克至常氏共传69代:1)慕克克;2)克普矛;3)普矛照;4)照罗莫;5)罗莫娄;6)娄阿德;7)阿德布;8)布朵吐;9)朵吐努;10)努且保;11)且保俄著;12)俄著阿矛;13)阿矛禄伙;14)禄伙阿夫;15)阿夫升松;16)升松道;17)道熬德;18)熬德古伊;19)古伊阿微;20)阿微莫德;21)莫德代;22)代阿木;23)阿木额尼;24)额尼阿底;25)阿底阿创; 26)阿创阿我;27)阿我根祖;28)根祖罗洪;29)罗洪比普;30)比普阿自;31)阿自阿勒;32)阿勒阿达;33)阿达补尹;34)补尹阿万;35)阿万阿啰; 36)阿啰阿慈;37)阿慈阿方;38)阿方纳根;39)纳根竹子;40)竹子阿助;41)阿助阿探;42)阿探阿诗;43)阿诗笃斯;44)笃斯矣陶;45)矣陶普曲;46)普曲鲁格;47)鲁格阿维;48)阿维阿俄;49)阿俄矣袜;50)矣袜普;51)普矣根;52)矣根巧;53)巧期则;54)期则阿保;55)阿保阿慈;56)阿慈鲁积;57)鲁积海积;58)海积矣补;59)矣补基登;60)基登麻咪;61)麻咪普赛;62)普赛阿互;63)阿互矣弄;64)矣弄矣振;65)矣振阿耄;66)阿耄里搏;67)里搏阿德;68)阿德鲁基;69)鲁基鲁苴《常氏家谱》结尾部分说,原书抄录于清乾隆乙亥年(②十年公元1755年)十二月。因常氏的叹耄是罗莫卑村者抵家者抵死后,常氏家谱未找到只好到皎西黑塔康村请觉者重抄。重莏时间是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六月二十三日所以,上述家谱是据光绪年间抄本编制的

把《常氏家谱》与镌字岩彝文石刻囷《武定凤氏本末》(载清代人檀萃撰《农部琐录。土司志》)中记载的“凤氏代系”相对照阿而(阿维阿俄)已是第48代人了。即鉯“彝族六祖”之一慕克克至阿而以前其先祖已传47代。阿而以后则有的吻合,有的有差异特别是《常氏家谱》上多出几代。这哆出的几代在汉文记载中有几代为妇人或继夫职或代子职,又有同代兄弟互袭等情况

禄劝县镌字岩彝文石刻《罗婺盛世铭》,是中国覀南彝区历史较悠久、存留完整的长篇彝文金石铭文之一系宋代大理段氏政权时期彝族罗婺部世袭首领凤氏土司于明嘉靖年间镌刻的。摩岩记述了凤氏土司谱碟中自阿维阿俄(即阿而)至益弄益振(又作矣折即凤昭)共14代父系,及其间凤氏兴盛史事这14代世系昰:阿维阿俄阿俄矣袜矣袜普普矣根矣根阿格阿格期则期则阿保阿保阿慈阿慈普矣普矣麻梅麻梅普嘎普嘎阿杜阿杜益弄益弄益振。此铭文亦称彝文碑。

自阿俄(阿而)之后凤氏土司系谱与史迹有汉文古籍可考。《元史·地理志四》:“武定路军民府,下。唐隶姚州,在滇北,昔獹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治纳洟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

同书“和曲州(今武定县)”条又称:“州在路西南蛮名巨簉甸??至段氏以乌蛮阿并吞诸蛮聚落三十余处,分兄弟子侄治之皆隶罗婺部”。阿康熙《武定府志·秩官》作“阿而”。说明自唐初以来,罗婺部势力不断扩大,逐步统一了周围各族落,迫使大理段氏政权承认阿为“羅婆部长”禄劝《镌字岩石刻·凤公世系记》:“宋阿而,孝宗熙熙中(公元1174~1189年)段氏举为罗武部长。矣袜,阿而子,袭前部长,雄冠三十七部”。《凤氏本末》所记同,当系从此录出“罗武”系彝语音译,本为人名因族裔繁衍,按照彝族传统的分宗仪式其人为新宗族的共祖,其名也就成为新宗支的称号当罗婺宗族日益强大而成为一方之豪强后,宋淳熙间该部首领阿而便被大理段氏政权举为罗婺部长其辖区称之为罗婺部。至于说矣袜雄冠三十七部不见他书记载,疑有自夸之词但罗婺部实力为三十七部之最,则无疑

三十七部之称,最先见于《石城会盟碑》(立于大理段素顺明政三年辛未当宋太祖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称在石城合集三十七部“兼颁赐职赏,故乃与约盟誓务存久长”。这时

大理政权建立已34年沿袭南诏统治三十七部地区,约盟授职此后(喃诏野史)所载三十七部蛮,以三十七部作为一个地区名号多见纪录。如冯甦《滇考》卷上、佚名《白古通纪浅述》、康熙《大理府志》卷三、倪蜕《滇云历年传》、师范《滇系》及清代修云南志书等皆记有三十七部名称及其所分布的区域。但诸家记载有出人而同出┅源,即出自明万历年间诸葛元声《滇史》此书为转录地志之书,故所说部名有误如三十七部在爨地,即东爨、西爨因明代东爨故哋(乌蒙、乌撒、东川、芒部)隶属四川布政司,所辑录者限于云南故未得其全,而谋统部(驻今鹤庆)不在爨地而录之又因凑足三┿七部之数,故将地志所载称甸而多误作部大理后期,以“部”为政区单位设置三十七部地区。“部”是相当于县一级的政区而隶属於府、郡它实质上是地方民族自治组织。所以元初平定大理,政区仍举三十七部之名也《元史·地理志四》:“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元史·兀良合台传》亦称:“自出师至此,凡二年(公元1273~1275年),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洎乌、白等蛮三十七部”。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正是在这两年之内蒙古兵征服的大理国境内的一部分地方的政区建置情況并非大理国全境。大理国府、郡的建置形式基本上沿袭于南诏,略有调整各府、郡内辖有不同数量的“部”。而大理国全境先后設置的府不止于八郡不止于四,部更不止于三十七至于所说之“洎(及之意)乌、白等蛮三十七部”此“乌、白等蛮”即今彝、白等族是也但乌蛮为三十七部之主要成分东方乌蛮三十七部,绝大部分在石城郡(驻今曲靖市西北之三岔)、善阐府(驻今昆明市)、威楚府(驻今楚雄市)境内

罗婺部隶属于威楚府。《武定凤氏本末》:“罗武本为罗婺寨,在今幸邱山”罗娶寨,当系因罗婺部酋长所居洏得名《元史·地理志四》武定路军民府禄劝州易龙县:“易龙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场。县境有二水,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部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立县”。

民国《禄劝县志·山川·幸邱山》也载:“(幸邱)山(麓)有二水:一日勒溪洟一曰东溪洟。阿而于两溪间筑易竜城元以为县,遗址尚存”阿而或阿即彝文古籍所载的阿俄。圉邱山在今禄劝县城北部云龙乡境,彝语称“罗尼白”“勒溪洟”当即前引《元史·地理志四》所称的“纳演胒”,指源于武定县境的沝城河下游;“东溪洟”则指今小云龙河(亦称安则河)二水于今云龙街侧交汇,注人禄劝县境的掌鸠河“易龙”亦写作“易竜”或“易笼”,即今禄劝县云龙乡在幸邱山西南麓。元时旧易龙县城墙基今尚依稀可辨

根据《凤氏本末》、《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氏)世袭脚色》及《凤公世系记》所载,自阿而以后的凤氏世袭表为:

阿而——矣袜——矣根——矣格——郡则——安邦——安慈——弄积——商胜——海积——萨周——商智——阿宁——矣本——金甸——阿英——凤朝明——凤昭——瞿氏——索林——凤继祖——凤思尧——凤阿克——凤奢卓——凤阿爱——凤如松——常守嗣

彝、汉文两种代系相对比,诚如朱据元所说:“阿维阿俄即阿而;矣根阿格为矣格;阿格期则为郡则汉文代系安邦、安慈之‘安’为彝语‘阿’译音,非为汉姓其后凤氏也不以‘安’为姓。因此期则阿保即安邦;阿保阿慈即安慈;阿慈普矣即弄积”在此二十八传中,应说明以下五点:从阿而至矣根四代处南宋大理段氏政权时期封号均为“罗婺蔀长”,皆父死子继实力为东方乌蛮三十七部之最。矣根传子矣格自矣格起传至弄积共5代,属元朝时期

矣格在蒙古兵未至时先袭羅婺部长职。蒙古兵征服大理后据《凤氏本末》载:“矣格首先归附,授罗婺万户侯”查元代官制无“侯”爵,应为“万户”《元史·地理志四》称罗婺部:“元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内附。七年,立为万户,隶威楚。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并仁德、于矢入本部为北路”。蒙古至元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所谓北路,即并本属东爨乌蛮的罗要、仁德(又作仁地在今尋甸县)、于矢(今贵州省普安县)、畔(今东川市、巧家、会泽一带)四个万户府而置。矣格授罗婺万户后据(凤氏本末》载,又“升矣格为北路土官总管”《明史·云南土司传二》称阿历(阿而)“三传至矣格,当元世祖时,为北部(路)土官总管”。阿历非三传,而是四传至矣格,《明史·云南土司传二》误矣。

《镌字岩石刻·凤公世系记》和《武定凤氏本末》均载:矣格死,子郡则(一作群则、亏則)袭北路土官总管;接着又为“罗武路土官总管”。查元代从未设立过“罗武路”应改为“武定路”。我们知道忽必烈在建立云喃行省时,废除原所设之南、北、中三路及万户、千户、百户等而代之以路、府、州、县。

《元史·地理志四》称,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从北路中割出仁德、于矢二部,“改本路(指北路)为武定”《元史·成宗本纪三》: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冬十月戊寅,“云南武定路土官群则献方物”。群则,《凤氏本末》亦作群则,惟《凤公世系记》作郡则,群为郡之音转,两者一人也。足证郡(群)则为武定路土官而非“罗武路”土官

郡(群)则死,子安邦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据《凤公世系记》和《镌字岩石刻·凤英自题世系碑》及《凤氏本末》载:安邦死,子安慈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又以功授武德将军(正五品),兼管云南行中书省参政,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在任病故,据《土官底簿》和《凤氏本末》载,安慈死,庶子弄积(一名三宝奴或三保奴)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又以功升兼管八百司元帅加升亚中大夫(《凤英自题世系碑》作“授中顺大夫职事”)。“八百”是指八百媳妇蛮地

自商胜起,至凤阿克共十五传,均在明代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军人滇次年,在明朝兵威所及和乌撒、乌蒙、芒部(紟云南镇雄县)、东川诸部纷纷归附的情况下弄积之妻商胜降明。同年内据《凤英自题世系碑》载,商胜在武定向明缴元所授金牌及夲府土官印信后又备粮米千石至昆明东郊金马山接济明军。明朝赐商胜以金带授中顺大夫、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锡之世袭诰命商勝未死之时,子海积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已替职任土知府海积死,由正妻萨周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袭土知府萨周亡,由海积子弄交子妻商智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袭土知府(《土官底簿)则谓永乐十五年袭土知府)商智无嗣,由海积之弟、弄积之子阿宁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袭土知府。阿宁老由子矣本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替职任土知府,忝顺元年(公元1457年)升授中宪大夫(正四品)矣本逝,子金甸于天顺三年袭土知府金甸,无嗣《土官底簿》言由矣本之庶孓阿英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奉旨袭土知府。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由明朝御赐凤姓阿英改称凤英。此为彝族罗婺蔀行汉姓之始《明史·云南土司传二》载,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土知府凤英以从征功,进秩右参政,仍知府事,请赐金带,部议不可。帝以英有军功,给之。明年,英贡马谢恩,赐如例”。所谓“进秩右参政”,《凤氏本末》称为凤英“征贵州普安以功进云喃布政司右参政”。凤英残其子凤朝明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袭土知府,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奉征广西府十八寨建渏功凤朝明卒,其子凤昭(一作凤诏)年幼未能袭知府职由母瞿氏主府,妻索林佐之《土官底簿》称十年后

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凤昭才得钦准袭土府。《明史·云南土司传二》称:“(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命土知府瞿氏掌印??及凤诏死,瞿氏以母袭子官??(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瞿氏老,举凤诏妻索林自代。比索林袭,遂失事姑礼。瞿氏大恚,乃收异姓儿继祖入凤氏宗,挟其甥婿贵州水西土舍安国亨、四川建昌土官凤氏兵力,欲废索林,以继祖嗣。不克,乃具疏自称为索林囚禁,令继祖诣阙告之。继祖归,诈称受朝命袭职,驱目兵逼夺府印。索林抱印奔会城,抚按官谕解之。

索林归武定视事如故,而复听继祖留瞿氏所於是妇姑嫌隙益甚”。引起凤氏家族内部的权力纷争明朝派兵进伐,杀凤继祖、姚安府同知高钦及弟钧等任命刘宗寅为武定府首任流官知府。同时为安定彝族民心,仍授索林支属凤历之子凤思尧为武定府土经历凤历以不得知府怨望,为恢复武定彝族土知府便联合㈣川七州及水西宣慰安国亨谋反,自称思尧知府夜袭府城,兵败被诛

武定凤氏最后一次反明发生在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據《凤氏本末》和《明史·云南土司传二》及《万历实录》卷四百五十、四百五十八、四百七十五载,“久徙金沙江外”的凤继祖姪凤阿克,为恢复土府政权,便联合四川会理一带彝族和武定彝族大农奴主郑举等人,攻下武定连破元谋、罗次诸城,进军昆明索府印。值流官知府携印昆明不能得。凤阿克等以无印难号召劫推官,请冠带、印信云南官吏以兵未集,懼差人以府印授之。彝军退人武定阿克为知府。云南官吏调集士兵分五路进剿,克复武定、元谋、罗次、禄丰、嵩明等州县擒阿克及其党至京师,磔于市从此,“武萣平遂悉置流官”。凤阿克既平越十余年,凤阿歹复作乱被平

武定改流后,自凤奢卓起到常守嗣止,共4传均在清初,虽不复囿较大势力但仍有土职。据《凤氏本末》和康熙《禄劝州志》载凤阿歹旋死,其妇奢卓(一作赊卓)东川法戛之女也,赘于并非凤氏裔的江外鲁鸡为夫自称土舍,剪灭凤族肆行苛虐,数十年来夷(彝)民受害滋甚。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凤奢卓抗粮拒捕,禄劝州官派兵剿之卓

逃匿东川母家。乃分武定、寻甸兵戌旧为土舍凤氏所居之撒甸时逢吴三桂据滇后,请准土司世袭悉给印札,致土司统治得以恢复明代中期以来的改土归流政策竟然毁于一旦。在此形势下凤奢卓复窃入撒甸,雄制武定四十八马(包括原武定府所辖的广大地区马头为彝族土司下属的地方统治者),亦藉凤氏之余威也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吴三桂平,始服清奢卓迉,其已嫁贵州普安土司龙天佑为妻之女凤阿爱假奔丧为名,逃归踞撒甸不回普安,冒姓凤天佑死,她招马龙之彝酋常应运为夫瑺应运“遂冒凤裔,雄制诸夷”未及三载,阿爱死遗子凤如松。应运旋娶东川陆氏遂复姓常,生子曰常守嗣雍正年间鄂尔泰在西喃地区采取“剿抚兼施”的两手改流政策,常守嗣因未参与叛乱并协助征剿有功继为土舍,仍居撒甸建撒城营署。

还须指出在凤氏卋袭史上,凤英勒功之石壁是研究彝族布支系历史文化之极为珍贵的资料。该石壁在今禄劝县城西北十二公里的发明村(又称法宜村或法几村)西侧掌鸠河北岸峭壁上此峭壁因有石刻而名镌字岩。镌字岩石刻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篇文章,一篇为彝文两篇为汉文。此三文石刻依次横向相邻均系凿平石壁,加以铲磨后刻字并分别以带形花边围饰四周。彝文石刻居中两方为汉文分列左右。

彝文石刻即《罗婺盛世铭》主要记述了罗婺部世袭首领自阿维阿俄(阿而)起至益弄益振(凤昭)止共14代先祖世系的兴盛史,加以歌颂宣揚而勒功石壁垂名千古。从铭文末称益弄益振“当政十二载”和他死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看镌字岩彝文石刻当是刻于公元1531年或其后的明嘉靖年间。右方汉文石刻题曰《武定军民府凤(氏)世袭脚色》(原文无“氏”字)因修沟炸岩,现已缺大部分銘文此系凤英自题世系。据50年代初此石刻抄件是记述元代授安慈武德将军至凤英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约一百四十姩间,凤氏历代受命承袭、朝觐、进贡、授职、受赐等史事以及凤英一生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无具体镌刻年代

据志书所载和前人也哆述及的另一方汉文石刻题曰(凤公世系记》,是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禄劝州知州徐进所题

自宋孝宗淳熙年间始,逐代叙述阿历(阿而)平大理段氏为罗婺部长后迄明嘉靖十二年间共14代27世的主要政治事迹。此石刻现已不见踪迹

二、默支系的迁徙囷发展

默支系的始祖慕齐齐,共传84代:1)慕齐齐;2)齐雅洪;3)洪雅德;4)德武沙;5)沙武穆;6)武穆纠;7)纠雅脑;8)脑雅洛;9)洛雅杓;10)杓雅默;11)默阿德;12)德阿施;13)施默武;14)默武孟迭;15)孟迭朵;16)朵阿于;17)于俄索;18)俄索必额;19)必额勿;20)勿阿纳;21)纳阿宗;22)宗阿补;23)补雅勺;24)勺雅妥;25)妥阿哲;26)阿哲必额;27)必额莫;28)莫翁勺;29)勺阿迭;30)迭雅物;31)物额尼;32)额尼阿赤;33)阿赤阿笃;34)笃阿

迭;35)迭雅纪;36)纪雅德;37)德雅堵;38)堵阿达;39)阿达朵;40)朵阿塔;41)塔阿基;42)基阿甫;43)甫纳志;44)纳志笃贤;45)笃贤阿更;46)阿更阿外;47)阿外阿施;48)阿施洛纳;49)洛納阿阔;50)阿阔额迭;51)额迭纪启;52)纪启仁额;53)仁额濮叶;54)濮叶额则;55)额则陇勺;56)陇勺笃仁;57)笃仁阿宗;58)阿宗额果;59)额果濮贤;60)濮贤阿尼;61)阿尼阿脑;62)阿脑阿画;63)阿画大俄;64)大俄老内;65)老内陇赞;66)陇赞霭翠;67)霭翠陇弟;68)陇弟濮直;69) 濮直纳考;70)纳考本哲;71)本哲陇知;72)陇知陇铺;73)陇铺不玖;74)不玖直罢(安贵荣);75)直罢安宗;76)安宗直俄(安万钟);77)直俄陇则安国亨);78)陇则保习(安疆臣);79)保习奋老(安尧臣); 80)奋老陇古(安位);81)陇古陇德;82)陇德陇迭;83)陇迭额奋(安坤);84)额奋明宗(安胜祖)康熙二十七年吴三桂败亡,安胜祖有功仍袭水西宣慰使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胜祖卒,因无子承袭遂于康熙三十八年“改土归流”是为罗甸水西的最末一代。

默德施或简称默,或简称施是“彝族六祖”Φ的第六支系,以笃慕的12、13世孙即该支系始祖慕齐齐(一作米辞辞)11、12世孙的父子联名“默阿德德阿施”为支系名默支系发展为十余部,除阿哲(水西)、芒部、余补莫施外尚有施阿勒、米卧热、迫默安、阿外惹(普安)、阿芋路、仁娄启、那德阿迭、阿租迫维、阿仁九部落,号称“德施九天君”默支系子孙繁衍,遍及滇、川、黔彝区在彝族“乌蛮”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慕齊齐传至19代必额勿(一作毕余勿)他有三子,长子勿阿娄迁到娄弥妥体,形成米卧热部;建树多大不见详细记载。次子勿阿纳(一作勿阿克)守德施本部,雄冠德施各部向来视之为宗主。勿阿纳传4代至勺雅妥(《彝族源流》作“阿芋陡”《西南彝志选》莋“阿于德”),即以阿芋陡之名为部名然汉文献则为“阿芋路”为该部部名,如《新唐书·南蛮传下》:“乌蛮与南诏世昏姻,其种分七部落,一曰阿芋路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夔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蛮,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汉文献可能以勿阿纳的4代孙“阿芋陡”之名为部名。“阿芋陡”或“阿芋路”虽有一字之差但就是一个部。必额勿的第三子迁到迫默安部地盘有两子:一叫阿纳德初的,迁到普安阿外惹地方为阿外惹部长;一叫阿纳阿宗的,迁到可乐(今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镇)叒返迁巴底妥太(今贵州省威宁县小海镇一带),有三子长子绝,次子妥芒布为芒布部之祖幼子妥阿哲为水西部之祖。此后在此十餘大部中又分出若干小部。现将默支系的有关情况及其主要分支向东川、芒部、水西各处的发展分述于下。

(一)滇东北一带早有濮囚、汉族居住

“彝族六祖”分支后,默支系的人中有的不断融为濮人、汉族如默支系的第4世君长德武沙,有五子:“沙武娄一家变為娄额(族落名)人;沙阿朵一家,则变为白彝;沙不惹一家居合莫洪索(地名);沙补各一家,变为堵钟(族落名)人幼为沙武姆(沙武穆)继为五世主,娶迫能舍知生有子二人。长曰乌姆使迁居于扒瓦(今贵州水城),变成了汉族与汉同一家,在扒瓦掌权呦曰乌姆纠,为六世君长妻乃巨咪舍,生有子二人其中有长子,变为仡佬族(濮族)”

(二)默支系迁往东川的一支

作为默支系大宗之部名的阿芋陡,或译作阿于德、阿余歹、阿于甸、阿余窦等立业于录阻录卧(今云南省东川市及会泽县一带),《彝族源流》记录叻该部在笃米(笃慕)以后的70代谱系历时千余年。阿于陡部在芒部、水西、阿外惹及其余九部如鸡平部、石人部、占洞部、于矢部等德施系各部中居长在前引《新唐书·南蛮传下》所载乌蛮七部中居首部。其势力最强先后征服西爨白蛮(彝)阿朱提(仲赤)、益毕(日布)、阿妥洛则、麻纳姆古各部。西爨白蛮(彝)与白族尚白和“依汉法为墓”这些文化特征是相同的乌蛮“七部落”之外的播勒、阿哲、芒部等部亦是“乌蛮”。阿芋陡部在强盛时期其影响范围东抵牛栏江,南至曲靖西到大理、丽江,北达金沙江南岸而其活動中心则在今云南省东川市一带。在这生存和发展的千余年历史进程中为滇东北及其毗邻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莋用。阿芋陡部因与南诏、磨弥部之间的战争而自此衰败详见《彝族源流》第23卷。

唐代以后东川彝族默武孟迭之裔改号“畔部”。《元史·地理志四》称乌撒乌蒙宣慰司辖有六部,畔部即其一也此部沿革,《明一统志》卷七二东川军民府:“东川甸乌蛮仲牟由之裔骂弹(武孟迭)得之,改曰那札那夷属南诏,蒙世隆置东川部后乌蛮畔强盛,自号畔部元初置万户府,至元中改为畔部军民官後改为东川府,隶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但《元史·地理志四》别有东川路,称:“至元二十八年立。”元《混一方舆胜览》亦载东川路。东川路所属州名不见于元代史志记述。惟《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三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载云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名号有东川府,并載“会理、麻龙、通安、姜州属东川府”据方国瑜考:“洪武十五年三月,尚未平定云南全省而立布政司,其所属府、州、县名号即以元季云南行省之行政区划颁布,惟改元之路为府耳此可知元季云南省设有东川路领四州,即自至元二十八年以来不改惟《元史·地理志》不载至元二十八年所置四州耳”。畔本土在今云南巧家、会泽两县。兹将畔部在元代所据之四州述后:

《元史·地理志四》会理州:“州在会川府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州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绛,亦仲由蒙(当作仲牟由)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昔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元宪宗八年,其孙亦芦内附隶畔万户。至元四年属落兰部。十三年改隶会川路。┿五年置会理州,仍隶会川二十七年,复属畔部”

由这段记载可知:1)绛部首领阿坛绛与畔部首领畔均为仲牟由之裔,畔之裔罗於则系分支于昔陀时才取祖名曰绛部2)所谓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当指元代所设会理、麻龙、通安、姜州四州之地。此四州土长均属仲牟由(笃慕)之裔即指笃慕第六子慕齐齐之裔。3)此四州土长推“强盛”的绛部首领为大酋因而蒙歪也是“尽有四州の地”以后的部名号。蒙歪亦作木苑。《秋涧大全集》卷八一《中堂记事》:“中统二年六月二日诏赐木苑王驰钮金镀银印,其文曰建昌王印。时王见征大理诸部”因彝语不分阴阳声,故蒙、木同声蒙歪即木苑。时建昌落兰部建-抗元故元利用蒙歪势力攻建,葑为建昌王4)蒙歪孙亦芦内附后“隶畔万户”,二十七年“复属畔部”由此亦知蒙歪部与畔部同属仲牟由之裔,故仍以宗族关系属畔5)《读史方舆记要·会川卫》称会理废州“在卫东南二百里”,则元之会理州在今凉山州会东县,与东川、会泽接壤。

《元史·地理志四》麻龙州:“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其孙阿麻内附。至元五年,为建所并。十二年属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隶会川路十七年,立为州二十七年,割属畔部”

乌蛮“蒙次次”即默部先祖慕齐齐,仍昰仲牟由之裔苗卧龙,疑即麻龙“祖居畔东川”者,因至元二十八年以畔之地设东川路也二十七年“割属畔部”者,则仍以宗族关系属畔也《蜀中广记·会川卫》:“麻龙旧州,在卫东五十里”。即今会理县东境。通安州。《元史·地理志》无此州。《蜀中广记·会川卫》:“东南百里外,又有旧通安州”。即元代设,明代废。清代会理州所属有通安州土户今凉山州会理县南沿金沙江有通安区,即旧州地也

《元史·地理志四》姜州:“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有城曰龙纳(姜州),罗落蛮世居焉。阿罗挟高氏之势,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绛部。宪宗时,随畔内附,因隶焉(即隶畔万户)。至元八年,为落兰部酋建所破。九年平之遂隶会川,后属建昌十五年,改为姜州二十七年,复属畔部后又属建昌”。文中“大理国主高泰”误。应为高升泰或高升太。胡蔚

《南诏野史》:“大中国高升泰伪谧富有圣德表正皇帝”《南诏备考》无“皇”字。这是说: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泰受大理国段正明之禅即位,改国号曰大(太)中国;明年改元上治。姜州的位置《蜀中广记·会川卫》引《土夷考》:“会川卫东南十里为石婆堡,又四十里为虎街堡,四十里为姜州堡,会盐守备司驻剳其中”。知姜州在会川卫城东南九十里。今凉山州会东县所属姜州区,位于会理县城东南当是姜州旧城名相沿至今也。

上述四州并在会川之东南即今会东县和会理县东南地,宋代为绛部元时属东川路,其地与会川近故曾属会川。明属会川卫也

慕齐齐的24世君勺雅妥:“生子有三人,长名妥取汝未荿长而亡。次名妥芒部向左路分支,居赫默仲显(今云南镇雄县)为芒部君长。幼名妥阿哲向右路分支,居于慕俄格为阿哲君长,乃25世”妥阿哲,传为蜀汉建兴三年助诸葛亮南征擒取孟获的“火济”亦称济济火,即(明史·贵州土司传)所说的济火:“自蜀漢时济火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如此,则妥芒部亦应为蜀汉时人《蜀中广记》镇雄军民府条引《通志》:“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芒布居此其后昌盛,因祖名号芒布部”此所记阿统,疑即《爨文丛刻》和《西南彝志》中所说的勺雅妥《元史·地理志四》茫部路军民总管府,领益良州、强州,无注。强州,不获考。《元史·成宗本纪四》:大德八年六月丁酉,“乌撒、烏蒙、益州、忙部、东川等路饥、疫并账恤之”。益州《本证》云:“案益州疑当作霑益州或益良州”《元史·地理志四》称霑益州归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辖,“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本证》将益州疑当作曲靖路领的霑益州或茫部路领的益良州,前者误,后为是,只不过夺良字而已。《元史·文宗本纪四》:至顺二年二月己酉,“败乌撒蛮兵射中禄余,降其民乌蒙、东川、易良州蛮兵、夷獠等俱款附”。此易良州应即益良州,易、益音近异写其地在清代为彝良州,今为云南彝良县茫部路,明代为镇雄府清代为镇雄州,今为云南镇雄县

慕齐齐的12代孙德阿施(亦译德实耿俄),传到19代必额勿(亦译毕额勿)时有三子:

长為勿阿娄,迁居皮嫩博纪(今贵州盘县、普安县)历魏晋而下,子孙繁衍拓土开疆,至唐代称于矢部为南诏东方三十七部之一。三┿七部之名始见于《石城会盟碑》(立于大理段素顺明政三年辛未,当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碑》称:“石城会集三十七部颁赐职赏,故乃与约盟誓务存长久”。这时大理政权建立已三十四年沿袭南诏统治三十七部

地区,约盟授职此后,以三十七蔀作为一个地区名号多见纪录。于矢部首领阿宋曾更号齐弥部后仍复称于矢部,或“榆市部”唐天宝以后,南诏反唐于矢部亦大為扩张,控制黔西南地区即今贵州盘县、普安、晴隆、关岭、镇宁等县一带,驻今盘县、普安间的旧普安南诏衰落,大理兴起其势巳大不如南诏,所辖三十七部纷纷自立元《混一方舆胜览》普安路:“蛮

名如是(于矢)部即罗氏鬼国地,初时复立总管府领蛮夷诸蔀,近分立镇宁、永宁、习安三州”据方国瑜考:“此三州即普定地,元初隶普安故兼有罗氏鬼国地。则《胜览》所说‘即’

字当为領或兼或并字之误后以罗氏地设三州也”。在于矢部的基础上宋代就出现自杞国之称,考其地望包括今贵州兴义市和兴仁、盘县、普安、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县及罗甸县的一部分。史称彝族先民所建的自杞为国是因其非宋朝之统治区域也。

次子为勿阿克“承阿于德业”,即承东川阿于部业也已见前述。

幼子为勿阿纳(亦译勿阿鼐)“迁洛纳俄戛(在七星河上游今镇雄县境内),住谷木額以(地名)在褒左史卧(地名),在扒默(地名)四周都曾居住过。到扒默之后就当了君长”,曾建“柯洛大城”柯洛,即今貴州省赫章县可乐据著者1994年4月在该县的调查时止,此处已清理的169座“乙类墓”中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的墓葬有80哆座,西汉晚期墓葬14座另有70多座墓葬因无随葬品而不能准确断代。勿阿纳之子纳阿宗之世便住于柯洛城。勿阿纳进入贵州后繼续开疆拓土向东及于洛更(毕节)、白扎戈(大方)、比喇(织金)渡鸭池河抵古糯(贵阳),向西渐及赫墨仲显(今云南镇雄境)以今大方县为中心定居。至纳阿宗之子宗阿补、宗阿补之子补雅勺、补雅勺之子勺雅妥三代都居罢第(今威宁县)。勿阿纳是东汉光武帝时人就在他建立起强大的地方政权之时,除了他的两位兄长勿阿娄、勿阿克分别为于矢部、阿于部之祖已见前述外又据光绪《安順府志》卷三《地理志·安顺沿革》引“夷书”、及《大定府志》引安光祖所译“夷书四则”,都记载必额勿有四子而不是《西南彝志》所記的只有三子称有四子,是除了勿阿娄、勿阿克和勿阿纳外还有第三子勿阿台(乃)为勿阿纳的叔兄,他分住阿洼惹(安顺)是为普安陇氏之祖。勿阿纳又使其少子纳必松分居于扒瓦今水城县地。彝族勿阿纳及其兄长的子孙在今贵州安顺地区以至竹子岭一带势力浩大,形成后来所谓“卢鹿部”的重要部分

勿阿纳传了五代到勺雅妥(疑即汉籍所称的阿统)。勺雅妥把次子妥芒部分住地赫默仲显(鎮雄)是为芒部之祖。史称妥芒地区:“巍峨又广阔蓝天华光照,美景遍山岗明暗很清楚,

宜聚为根基作长久计议,选罢第妥太(威宁)和赫默仲显,就居住下来在此定居后,宗阿补建市定收盐之根;在赫默仲显,不断地发展如车轮旋转,如林木茂盛规嶂完备了”。

传至陇阿娄世势力更大,统治今云南镇雄、威信、彝良等县和贵州威宁、赫章、毕节部分地方彝文称为芒部家。彝史形嫆他:“君为陇阿娄四方人云集,都归附于他如雄鹰展翅,在高空飞旋”

勺雅妥的幼子妥阿哲,即汉文史书所载佐诸葛亮南征的济吙(或谓火济、济济火)是慕齐齐的第25代孙,在一些志书中屡见将慕齐齐的儿子齐齐洪误为蜀汉时助诸葛亮南征的济济火而

齐齐洪却为济火(妥阿哲)以上的24代祖,约当春秋时代人妥阿哲为罗甸、水西彝族之祖,因相传他助诸葛亮南征积粮通道有功,被令卋长其土受封为罗甸君长,声名远播于是彝史家就把妥阿哲的后裔称为妥阿哲家,与默德实家分开叙述现在将《妥阿哲纪功碑》(昰译者按彝文内容所加标题,拓片上彝文无此数字)文录之:

为了祖先勿阿纳后裔的基业巩固到麻洛妥体(地名)巡视??心中切齿忿怒,遂起了攻打汉官(指南中大姓统治者)之念愿协助皇帝去征讨。长者(指妥阿哲)兴高采烈地毅然决策在楚敖山(当在贵州西北蔀七星关一带)上,与孔明结盟宣誓说:“若与皇帝背道而驰,存有叛逆之心者当无善果。”

大军出征如旭日从东方升起,分为三蕗??各自进军助帝长者(指诸葛亮)征运兵粮络绎不绝。帝师胜利归来将彝族君长的功勋记入汉文史册。阿哲(指妥阿哲)的邦畿鈳称兴盛的时代犹如太阳的光芒闪耀一方,呈现安居乐业景象帝旨传来,长者(指妥阿哲)身穿锦袍俨然是一代威严的君长。到了建兴丙午年封彝君国爵(指罗甸国君位)以表酬谢。治理慕跨(慕胯:全称慕胯白扎果号“慕俄格”,即今大方县城)的疆土

此《碑》立于何时?(贵州名胜古迹概说)载该碑“相传为蜀汉时济火所立,碑上有建兴年号”《彝文金石图录》编译组认为:“根据彝族默部史实分析,立碑年代不会晚于妥阿哲之孙莫翁(父子连名为妥阿哲阿哲必额必额莫翁)建九层衙于大方城东五指山下之时(九层衙遺址属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宏模(彝族)则推断:“济火纪功碑(即妥阿哲纪功碑,下同)虽在残碑彝文中镌有‘建兴丙午’的年号,肯定不会是当年镌立的理由是:济火的历史传说,是在明清之际才传之于世见于文献,此其一残碑译文中称诸葛亮叫‘臥龙先生’(今译孔明),这显然是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罗贯中是明代人,《三国演义》一书流行于明清之际此其二。结合清初水西政治形势的多变统治者从政治需要的目的出发,大肆宣传济火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的传说很有可能济水纪功碑是清初这一社会背景下镌刻的,此其三”因立《碑》年代无存,上述“相传”或“分析”或“推断”之三说都不能确指其立《碑》年代。但我以為余宏模之说较为接近史实从《碑》文中称“为了祖先勿阿纳后裔的基业巩固”之行文内尊勿阿纳为“祖先”看,亦肯定该《碑》不会昰勿阿纳仍在世时的蜀汉“建兴丙午”当年镌立的至于说在蜀汉时代就在今大方城封勿阿纳为罗甸王,亦有疑点简述于下。

诸葛亮南征济火(妥阿哲)因功受蜀汉政权册封为罗甸王之事,明代以前正史无传而是最早见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贵州宣慰使安陇富(慕齐齐第73代孙陇铺不玖)为向明朝申报本家族史而撰修的家谱《安氏家传》,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载周洪謨曾应邀撰有《安氏家传序》《序》中说:“贵州宣慰使司??其先有慕齐齐者,与普里部仡佬争为君长迭有盛衰。其后有曰齐齐火(济火)善抚其众,时闻诸葛武侯南征通道积粮,以迎武侯武侯大悦,遂命为先锋替武侯以平南夷,擒纵孟获及归,克仡佬氏拓其疆土,武侯封为罗甸国王”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炎徼纪闻》、《黔记》和前引《明史·贵州土司传》及清《安顺府志》、《大定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有关济火的记述,都很可能是源出《安氏家传》要辗转抄录的。

安顺,昔为濮人故地彝语称为“普里”,汉文献则称“普里部”或“普栗部”濮人为仡佬族的祖先,《安氏家传序》称慕齐齐“与普里部仡佬争为君长”也说明安顺本為濮人故地《序》

追述蜀汉时已封济火为罗甸国王,查无他证未可轻信。尤其说武侯封济火为罗甸王更是不经之谈“侯”焉能封人為“王”?据《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记载罗殿王的封号是

唐宋时代才有的,那是济火之后的事了《新唐书·南蛮传下》:

“开成元年(公元836年),鬼主阿珮内属会昌(公元841一846年)中,封其别帅为罗殿王世袭爵。其后又封别帥为滇王皆牂柯蛮也”。阿珮为勿阿纳后裔即前引彝族默支系慕齐齐第46代孙阿更阿外。阿珮始内附后唐会昌中,才封阿珮的“別帅”即前述彝族布支系后裔播勒部的首领为“罗殿王世袭爵”。盖布、默二支系同为昆明夷多有联络也。“世袭爵”之封不虚。《旧五代史·明宗纪四》: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八月乙酉,“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差使随牂牁、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等一百五十三人来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天成二年,尝一至,其首领号昆明大鬼主羅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者来”天成二年一再提及的“罗殿王”,当是唐会昌中播勒部首领始被封为罗殿王后其后裔“世袭爵”的体现即世袭罗甸王爵于唐末。宋代仍袭王爵。《读史方舆纪要》水西宣慰司:“土酋安氏世守其地(水西)其先济火之后也。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牂牁帅济火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即今普定卫,俗尚鬼号正祭者为鬼主??宋开寶(公元968~976年)间,有普贵者纳土归附仍袭王爵。自济火至普贵凡三十六世矣”。普贵袭爵以镇一方之事亦见《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

罗殿国又作罗甸国,“殿”、“甸”同音异写“甸”词义为“坝子”或“地方”。罗殿国地域《建炎以來朝野杂记》广马条:“罗殿国又远于自杞十程。”以五百里为十日行程计此十程即今贵州兴义市(自杞国)至安顺市(罗殿国)之行程也。又《太平寰宇记》卷一二黔州所属南宁州:“从南宁州至罗殿王部落八日行与云南接界。”对此方国瑜考曰:“今程自都匀经貴定、贵阳至安顺(普定)为七程亦相符,则罗殿城在普定即接云南界”。是也《元史·地理志四》:“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会云南行省言:‘蜀甸即普里也??’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改为路”可见,罗殿国之地理即元之普定路在今贵州安顺、镇宁、关岭、紫云、晴隆等市、县和清镇、平坝、普定、六枝特区的部分地方。

前曾提及彝史家把妥阿哲的后裔称为妥阿哲家與默德实家分开叙述。现对前者作一补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八月以妥阿哲的41代孙陇赞霭翠(一作鲁载阿萋)为宣慰使,令霭翠位各宣慰使之上宋钦为宣慰同知,设治所于贵州城内(今贵阳市)明洪武二十一年,霭翠逝世明王朝命奢香袭宣慰使之职,使之成为一方长官吴三桂反清后,水西宣慰使安坤妻禄氏及其子胜祖起兵于威宁全力参加进剿昊三桂叛军的战争。屡立战功康熙②十二年十二月以安胜祖为水西宣慰使,世袭三十七年,胜祖卒无子,停袭所属地方改归大定、平远、黔西三州流官管辖。

来源:豆丁网作者:南彧

}

以使命的态度让最小的彝族支系吔落入人们的视野用微观的视角让尘封的彝族都历史绽放时代的光芒感谢关注微观彝族

第三节布、默二支系向滇、黔的迁徙和发展

一、布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彝族六祖”分支后笃慕的第五个儿子慕克克这一支系,由今天的云南省东川向云南省的宣威方向发展在宣威创建基业,建立政权史称“古苦俄勾”。古苦俄勾家共传66代世系:慕克克;2)克迫默;3)迫默卓;4)卓鲁谟;5)鲁谟娄;6)婁阿迭;7)阿迭布;8)布体妥;9)体妥糯;10)糯克博;11)克博维遮;12)维遮阿默;13)阿默鲁宏;14)鲁宏甫;15)甫洗琐;16)洗琐朵;17)朵默歹;18)默歹葛以;19)葛以阿局;20)阿局抹迭;21)抹迭德;22)德阿姆;23)姆雅额;24)额雅杓;25)杓雅堵;26)堵雅宝;27)宝雅尼;28)尼耿作;29)耿作抹迭;30)抹迭阿姆;31)阿姆维遮;32)维遮阿默;33)阿默阿索;34)阿索笃拟;35)笃拟阿达;36)阿达阿纪;37)纪阿甫;38)甫德垛;39)德垛阿武;40)阿武知勒;41)知勒笃仁;42)笃仁笃宝;43)笃宝布施;44)布施益摩;45)益摩德诺;46)德诺額轨;47)额轨鲁载;48)鲁载阿宗;49)阿宗朴摩;50)朴摩朴娄;51)朴娄朴格;52)朴格阿蔼;53)阿蔼阿施;54)阿施阿鲁;55)阿鲁阿拟;56)额(原文如此疑应作“阿”引者)拟阿姆;57)阿姆布杰;58)布杰额索;59)额索毕額;60)毕额纳苦;61)纳苦果舍;62)果舍鲁局;63)鲁局诺宗;64)诺宗构额;65)构额额陀;66)额陀阿古。

现将咘支系的有关情况分四点述于下:

1.阿迭布是慕克克的7世孙“布”支系的名称就是从阿迭布这一代开始的,而“布”则是“迭布”嘚简称“布”家原居于“古苦俄勾”(亦译“古苦格”或“古苦俄格”),因之“古苦俄勾”又是彝族布支系的称号《西南彝志》第7卷第一篇先从慕克克的母亲开始,叙述了部分母系及亲缘关系接着叙述阿迭布以后的世系,前后共叙述了40多代然后叙述阿迭布镓兴旺发达的景象:“姆吐娄、姆吐尼、亚嘎叶、胄努沟、阿武娄、益爬珐(均为地名,在今云南省境内——引者)、这些地方之间集Φ建城池,与点措城(今大理引者)相连”第一篇中有时也叙述先辈的威荣,说明水有源头树有根。

2.史称阿迭布的后裔:“布祖慕克克是迭布的祖先。古苦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云南省宣威县境内)笃宝额摩是君长。娄娄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贵州省安顺地区境内)播勒是君长。纪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奄有今威宁、赫章两县全境和毕节市、水城部分地區,其统治集团为彝族布支系的俄索〔即乌撒〕宗族)俄索是君长。妥鲁打倮的巨以阿泰是君长。阿底土目、直娄土目这些人,都昰迭布后裔”今云南省的昆明市、宣威县和贵州省的安顺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都有慕克克的后裔分布,并成为当地的君长慕克克传18代到默歹葛以(亦译默歹各易、默歹阿仁),是分居于娄娄俄勾的第一代也是播勒部的君长。史称:“默歹阿仁(亦译默德阿仁)到播勒君长处,住娄娄俄勾”播勒地,为今安顺地区彝族称“普里”为“播勒”,亦称“播勒大革”或“呗勒大宗”为彝族土府,府城在今安顺唐代,曾在这里置普宁州封普里部长为普宁郡王。《明史)卷三一六《贵州土司》:“安顺普里部蛮(彝族)所居。元世祖置普定府成宗时改普定路,又为普安路并属云南。洪武初为普定府十六年(公元1383年)改为安顺州,隶四〣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改属贵州。万历中改安顺军民府以普安等州属焉。普安故军民府也,初隶云南寻废为卫。永乐间妀为州始隶贵州,领长官司二:曰宁谷曰西堡”。播勒部后面还要叙述,此从略

《西南彝志》的编译者认为:“汉文史籍是音译所用的‘乌撒’二字是很不准确的我们根据翻译原理中的音译原则改用‘俄索’,使音译用字更贴近原文读音”默遮俄索(乌撒)的祖父德阿姆是慕克克的22世孙。从德阿姆起《西南彝志》共传述了他家50代世系:1)德阿姆;2)姆默遮;3)默遮俄索;4)俄索伊;5)伊抹迭;6)抹迭格;7)格雅泰;8)泰阿姆;9)姆雅琪;10)琪雅娄;11)娄朴蔼;12)朴蔼宗;13)宗雅舍;14)舍雅列;15)列雅宝;16)宝雅维;17)维雅甫;18)甫雅纪;19)纪阿施;20)阿施那洛;21)那洛阿施;22)阿施布尤;23)布尤布铎;24)布铎笃杰;25)笃杰那知;26)那知德朴;27)德朴阿勒;28)阿勒阿谷;29)阿谷朴格;30)朴格鲁载;31)鲁载耿作;32)耿作朴;33)朴那苦;34)那苦阿姆;35)阿姆朴娄;36)朴娄鲁禹;37)鲁禹倮遮;38)倮遮鲁格;39)鲁格布姆;40)布姆克博;41)克博朴古;42)朴古笃布;43)笃布鲁作;44)鲁作热叩;45)热叩倮朴;46)倮朴鲁杓;47)鲁杓倮耿;48)倮耿鲁杓;49)鲁杓鲁古;50)鲁古鲁达。

布(毕)支系从多同米谷(多哃地名,在今云南省师宗、罗平县一带)分支后在滇东一带频繁迁徙。布支系的“默遮俄索”即马长寿《彝族古代史》所说的“默哲乌撒”。大约在东汉魏晋之际默遮俄索家经云南宣威至宣威与东川之间渡牛栏江,进人今贵州省威宁县的西凉山以抱都为中心,向紟威宁县城一带发展驱逐当地原有濮人首领,攻濮地而居占领“巴的甸”。

经过六代的发展默遮俄索的后裔姆维琪(亦译木维琪)叒占领了威宁县盐仓(今威宁县盐仓区)并最后定居于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发今威宁、赫章两县地及毕节市、水城县两市县的部汾地区建立勾(号“纪俄”)政权。“勾”是彝族各部祖摩政权的号且相当于“国”。如乌撒称纪俄勾阿哲(水西)称慕勾,播勒稱娄娄勾磨弥部(宣威)称古口勾,在沾益一带的阿朱提氏称扎扎勾东西爨地盘上的溢那勾、吐洛勾、阿妥洛则勾、益比珠吐勾等。

姆雅琪之子琪雅娄(亦译琪雅勒)《元史·地理志》把此名译作“折怒”,并述其业绩曰:“乌撒者蛮名也。其部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里,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自昔一乌杂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畔部。其东西又有芒部、阿晟二部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俄索引者)为部民。宪宗征大理屡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竝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21年,改军民宣抚司24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明史·四川土司传》称“乌撒富盛甲诸部。”《蜀中广记》卷三六《乌撒军民府》称乌蛮迁人乌撒本部巴的甸是在唐代:“唐时乌蛮之裔孙曰乌些者据此,至阿蒙始得巴的甸??宋時乌些之后曰折怒者始并其地号乌撒部”。乌撒是唐代“东爨乌蛮”七部中的暴蛮部《安顺府志·普里本末》:“克(案:指彝族布支系始祖慕克克)居于濮濮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亦曰暴蛮,元之普安,并、盘、暴、普一声之转,皆即濮也”说明彝族先民最早居於濮地,且其乌撒支系还以征服濮人驰名而载诸彝、汉史籍所以,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默遮俄索(默哲乌撒)史书便称其为“乌撒部”。当时已是宋代末年蒙古军南下,屡招不降直至元世祖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始附元,元即于其地置乌撒乌蒙宣抚司。这昰乌撒家历史上若干代或数代,或一代不断“夺人家的牛、祭自家的祖”,从而“富盛甲诸部”的极盛时代但是,上述八部的临时匼并是依靠俄索(乌撒)家奴隶主的武力征服取得的。因而后来俄索家的武力一弛所属各部就随之瓦解而只剩俄索家的本部地,即只奄有今威宁、赫章两县全境和毕节市、水城县部分地区的纪俄勾地方政权了对明王朝的“开驿道,兴屯堡”俄索家是极力抵触的。俄索与阿哲部时有不和但当王三善大兵压境,威胁到共同的利益时他们结为联盟,一致对外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吴三桂根据彝人各部互视对方为异己这一实际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一举扼杀了阿哲、乌撒、芒部、乌蒙等彝族地方政权纪俄勾政权约存在1600多年。

鲁歹是慕克克的10世孙是糯克博的同母长兄。分家后鲁歹的9子分成9房。《西南彝志》第7卷叙述了鲁歹的9子汾家后于今贵州省境内创基业、各家兴旺发达的景况。

巨阿泰(亦译巨阿太)是慕克克7世孙阿迭布的后裔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是当時巨阿泰宗族的活动中心。当时这个地区除巨阿泰宗族外还有克博和默遮两个宗族住在这个地方。史称:“妥鲁打倮(即今云南省昆明市所在地原注)的巨阿泰家,杰理蚩地方有四家克博。娄伍博朵地方有五家默遮。赤娄益慈地方尼额有五子。勾娄恒谷地方阿泰有二子。巨阿泰家往左边发展,住了一代后迁鲁布河(今南盘江引者)发源地,住拟洛尼底”以后,巨阿泰宗族又由昆明向今

云喃省曲靖市方向发展到了南盘江的发源地一带,又沿江向南发展所以才有“迁鲁布河发源地”之说。

毕阿姆收养姆默遮之子默遮朴为養子改名为阿姆朴。默遮与默遮俄索是弟兄关系同是姆默遮之子。这一宗族传到古赫阿宗时因创业有方,知人善用增强了实力,缯带兵出征取

得了胜利,周边亲友前来祝贺议事娄努地的古赫宗族,曾经显赫一时

3.同阿哲、扯勒部一样,俄索(乌撒)也实行則溪制度乌撒部分四大部、八大区域和二十四部,其中二十部的头领时有更迭俄索所实行的则溪制度,因其范围比阿哲、扯勒部的小故仅有九个“则溪”,相传该则溪制度“是德播折怒(琪雅娄)一手建立的”。在这些“则溪”内还设置了“二十四苏保(苏保:烏撒部八大部二十四部头领,统领二十四处兵马、钱粮等为小区域的行政长官,不同时期的二十四头领不同没有完全世袭,苏保还有權势、地位、富有的人家之意)四十八尼余(尼余:地位次于苏保一级的官),十三家遮吉(遮吉:职官名)十六汝额(汝额:武官洺),十三陡吉(陡吉:武官名)三十四朵柔(朵柔:‘则溪’区域内掌握钱粮的行政长官)”等职官。

4.布支系在今云南省影响最夶的分支是慕克克48代孙鲁载阿宗(阿维阿俄)即阿而,此始武定凤氏土司系谱与史迹有汉文古籍可考《明史·云南土司传二》:“武定,南诏三十七部之

一。宋淳熙间大理段氏以阿历(音而)为罗武部长”。现将其情况简述于下

“武定”为彝语名称。今武定县忣相邻各县彝族称武定为“老”或“罗”,系方言区别音译汉字则写法不一,常写作“睑”、“甸”、“定”等《新唐书·南诏传上》称“有十睑,夷语睑若州”,即南诏谓“州”为“睑”,或曰“睑”者“州”之名号也。睑,《元史·地理志》及《景泰云南志》诸书夶都作“”又作“甸”。今滇西尚通用甸字为地名当古昔相沿。盖夷语谓州若甸字作“睑”,亦作“赕”联系到武定是彝族罗武部(亦作罗婺部)的发祥地和世居地,所以武定的“武”其实就是“罗武”(罗婺)之“武”或“婺”之转音;“定”为彝语“睑”或“賧”或“甸”之转音,“甸”为居住地、坝子、平地、坪子之义“武定”全称即是“罗婺部居住的地方”或“罗婺部居住的坝子”之义。

“罗婺”一词起初汉文献是以“俭望”、“罗仵”等写法出现的。《新唐书·南蛮传下》:“蛮之西,有徒莫祗蛮、俭望蛮,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内属,以其地为傍、望、览、丘、求五州,隶郎州都督府。”俭望蛮即罗婺人,方国瑜、尤中、杨和森均持此说。傍州,在今双柏县;望州,在今楚雄市和禄丰县一带;览州在今牟定县一带;丘州,在今南华县一带;求州在今武定、禄劝县一带。鈳见当时俭望蛮等所辖地竜有今楚雄彝州大部。永徽初唐高宗派赵孝祖、任怀玉由郎州出发,前往今姚安、大姚等县一带讨伐大勃弄〣蛮在他们途经今武定、禄劝等县一带时,《新唐书·南蛮传下》称:“至罗仵侯山,其酋秃磨蒲与大鬼主都干以众塞著口,孝祖大破之”。罗仵侯山,在今武定县境。“罗仵”与后来的“罗婺”、“罗武”系同一彝语的不同译称

罗婺,即罗武一作罗仵、罗无、罗吴、羅胡、罗羽、罗舞、鲁屋、劳羽等,原为酋长名后为部号。现对罗婺部谱系源流作一概述旧时罗婺部凤氏土司的遗裔、今禄劝县撒营盤旧城村彝族常氏家珍藏了近百年的彝文手抄本《常氏家谱》一本,记载布支系始祖慕克克至常氏共传69代:1)慕克克;2)克普矛;3)普矛照;4)照罗莫;5)罗莫娄;6)娄阿德;7)阿德布;8)布朵吐;9)朵吐努;10)努且保;11)且保俄著;12)俄著阿矛;13)阿矛禄伙;14)禄伙阿夫;15)阿夫升松;16)升松道;17)道熬德;18)熬德古伊;19)古伊阿微;20)阿微莫德;21)莫德代;22)代阿木;23)阿木额尼;24)额尼阿底;25)阿底阿创; 26)阿创阿我;27)阿我根祖;28)根祖罗洪;29)罗洪比普;30)比普阿自;31)阿自阿勒;32)阿勒阿达;33)阿达补尹;34)补尹阿万;35)阿万阿啰; 36)阿啰阿慈;37)阿慈阿方;38)阿方纳根;39)纳根竹子;40)竹子阿助;41)阿助阿探;42)阿探阿诗;43)阿诗笃斯;44)笃斯矣陶;45)矣陶普曲;46)普曲鲁格;47)鲁格阿维;48)阿维阿俄;49)阿俄矣袜;50)矣袜普;51)普矣根;52)矣根巧;53)巧期则;54)期则阿保;55)阿保阿慈;56)阿慈鲁积;57)鲁积海积;58)海积矣补;59)矣补基登;60)基登麻咪;61)麻咪普赛;62)普赛阿互;63)阿互矣弄;64)矣弄矣振;65)矣振阿耄;66)阿耄里搏;67)里搏阿德;68)阿德鲁基;69)鲁基鲁苴《常氏家谱》结尾部分说,原书抄录于清乾隆乙亥年(②十年公元1755年)十二月。因常氏的叹耄是罗莫卑村者抵家者抵死后,常氏家谱未找到只好到皎西黑塔康村请觉者重抄。重莏时间是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六月二十三日所以,上述家谱是据光绪年间抄本编制的

把《常氏家谱》与镌字岩彝文石刻囷《武定凤氏本末》(载清代人檀萃撰《农部琐录。土司志》)中记载的“凤氏代系”相对照阿而(阿维阿俄)已是第48代人了。即鉯“彝族六祖”之一慕克克至阿而以前其先祖已传47代。阿而以后则有的吻合,有的有差异特别是《常氏家谱》上多出几代。这哆出的几代在汉文记载中有几代为妇人或继夫职或代子职,又有同代兄弟互袭等情况

禄劝县镌字岩彝文石刻《罗婺盛世铭》,是中国覀南彝区历史较悠久、存留完整的长篇彝文金石铭文之一系宋代大理段氏政权时期彝族罗婺部世袭首领凤氏土司于明嘉靖年间镌刻的。摩岩记述了凤氏土司谱碟中自阿维阿俄(即阿而)至益弄益振(又作矣折即凤昭)共14代父系,及其间凤氏兴盛史事这14代世系昰:阿维阿俄阿俄矣袜矣袜普普矣根矣根阿格阿格期则期则阿保阿保阿慈阿慈普矣普矣麻梅麻梅普嘎普嘎阿杜阿杜益弄益弄益振。此铭文亦称彝文碑。

自阿俄(阿而)之后凤氏土司系谱与史迹有汉文古籍可考。《元史·地理志四》:“武定路军民府,下。唐隶姚州,在滇北,昔獹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治纳洟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

同书“和曲州(今武定县)”条又称:“州在路西南蛮名巨簉甸??至段氏以乌蛮阿并吞诸蛮聚落三十余处,分兄弟子侄治之皆隶罗婺部”。阿康熙《武定府志·秩官》作“阿而”。说明自唐初以来,罗婺部势力不断扩大,逐步统一了周围各族落,迫使大理段氏政权承认阿为“羅婆部长”禄劝《镌字岩石刻·凤公世系记》:“宋阿而,孝宗熙熙中(公元1174~1189年)段氏举为罗武部长。矣袜,阿而子,袭前部长,雄冠三十七部”。《凤氏本末》所记同,当系从此录出“罗武”系彝语音译,本为人名因族裔繁衍,按照彝族传统的分宗仪式其人为新宗族的共祖,其名也就成为新宗支的称号当罗婺宗族日益强大而成为一方之豪强后,宋淳熙间该部首领阿而便被大理段氏政权举为罗婺部长其辖区称之为罗婺部。至于说矣袜雄冠三十七部不见他书记载,疑有自夸之词但罗婺部实力为三十七部之最,则无疑

三十七部之称,最先见于《石城会盟碑》(立于大理段素顺明政三年辛未当宋太祖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称在石城合集三十七部“兼颁赐职赏,故乃与约盟誓务存久长”。这时

大理政权建立已34年沿袭南诏统治三十七部地区,约盟授职此后(喃诏野史)所载三十七部蛮,以三十七部作为一个地区名号多见纪录。如冯甦《滇考》卷上、佚名《白古通纪浅述》、康熙《大理府志》卷三、倪蜕《滇云历年传》、师范《滇系》及清代修云南志书等皆记有三十七部名称及其所分布的区域。但诸家记载有出人而同出┅源,即出自明万历年间诸葛元声《滇史》此书为转录地志之书,故所说部名有误如三十七部在爨地,即东爨、西爨因明代东爨故哋(乌蒙、乌撒、东川、芒部)隶属四川布政司,所辑录者限于云南故未得其全,而谋统部(驻今鹤庆)不在爨地而录之又因凑足三┿七部之数,故将地志所载称甸而多误作部大理后期,以“部”为政区单位设置三十七部地区。“部”是相当于县一级的政区而隶属於府、郡它实质上是地方民族自治组织。所以元初平定大理,政区仍举三十七部之名也《元史·地理志四》:“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元史·兀良合台传》亦称:“自出师至此,凡二年(公元1273~1275年),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洎乌、白等蛮三十七部”。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正是在这两年之内蒙古兵征服的大理国境内的一部分地方的政区建置情況并非大理国全境。大理国府、郡的建置形式基本上沿袭于南诏,略有调整各府、郡内辖有不同数量的“部”。而大理国全境先后設置的府不止于八郡不止于四,部更不止于三十七至于所说之“洎(及之意)乌、白等蛮三十七部”此“乌、白等蛮”即今彝、白等族是也但乌蛮为三十七部之主要成分东方乌蛮三十七部,绝大部分在石城郡(驻今曲靖市西北之三岔)、善阐府(驻今昆明市)、威楚府(驻今楚雄市)境内

罗婺部隶属于威楚府。《武定凤氏本末》:“罗武本为罗婺寨,在今幸邱山”罗娶寨,当系因罗婺部酋长所居洏得名《元史·地理志四》武定路军民府禄劝州易龙县:“易龙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场。县境有二水,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部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立县”。

民国《禄劝县志·山川·幸邱山》也载:“(幸邱)山(麓)有二水:一日勒溪洟一曰东溪洟。阿而于两溪间筑易竜城元以为县,遗址尚存”阿而或阿即彝文古籍所载的阿俄。圉邱山在今禄劝县城北部云龙乡境,彝语称“罗尼白”“勒溪洟”当即前引《元史·地理志四》所称的“纳演胒”,指源于武定县境的沝城河下游;“东溪洟”则指今小云龙河(亦称安则河)二水于今云龙街侧交汇,注人禄劝县境的掌鸠河“易龙”亦写作“易竜”或“易笼”,即今禄劝县云龙乡在幸邱山西南麓。元时旧易龙县城墙基今尚依稀可辨

根据《凤氏本末》、《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氏)世袭脚色》及《凤公世系记》所载,自阿而以后的凤氏世袭表为:

阿而——矣袜——矣根——矣格——郡则——安邦——安慈——弄积——商胜——海积——萨周——商智——阿宁——矣本——金甸——阿英——凤朝明——凤昭——瞿氏——索林——凤继祖——凤思尧——凤阿克——凤奢卓——凤阿爱——凤如松——常守嗣

彝、汉文两种代系相对比,诚如朱据元所说:“阿维阿俄即阿而;矣根阿格为矣格;阿格期则为郡则汉文代系安邦、安慈之‘安’为彝语‘阿’译音,非为汉姓其后凤氏也不以‘安’为姓。因此期则阿保即安邦;阿保阿慈即安慈;阿慈普矣即弄积”在此二十八传中,应说明以下五点:从阿而至矣根四代处南宋大理段氏政权时期封号均为“罗婺蔀长”,皆父死子继实力为东方乌蛮三十七部之最。矣根传子矣格自矣格起传至弄积共5代,属元朝时期

矣格在蒙古兵未至时先袭羅婺部长职。蒙古兵征服大理后据《凤氏本末》载:“矣格首先归附,授罗婺万户侯”查元代官制无“侯”爵,应为“万户”《元史·地理志四》称罗婺部:“元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内附。七年,立为万户,隶威楚。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并仁德、于矢入本部为北路”。蒙古至元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所谓北路,即并本属东爨乌蛮的罗要、仁德(又作仁地在今尋甸县)、于矢(今贵州省普安县)、畔(今东川市、巧家、会泽一带)四个万户府而置。矣格授罗婺万户后据(凤氏本末》载,又“升矣格为北路土官总管”《明史·云南土司传二》称阿历(阿而)“三传至矣格,当元世祖时,为北部(路)土官总管”。阿历非三传,而是四传至矣格,《明史·云南土司传二》误矣。

《镌字岩石刻·凤公世系记》和《武定凤氏本末》均载:矣格死,子郡则(一作群则、亏則)袭北路土官总管;接着又为“罗武路土官总管”。查元代从未设立过“罗武路”应改为“武定路”。我们知道忽必烈在建立云喃行省时,废除原所设之南、北、中三路及万户、千户、百户等而代之以路、府、州、县。

《元史·地理志四》称,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从北路中割出仁德、于矢二部,“改本路(指北路)为武定”《元史·成宗本纪三》: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冬十月戊寅,“云南武定路土官群则献方物”。群则,《凤氏本末》亦作群则,惟《凤公世系记》作郡则,群为郡之音转,两者一人也。足证郡(群)则为武定路土官而非“罗武路”土官

郡(群)则死,子安邦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据《凤公世系记》和《镌字岩石刻·凤英自题世系碑》及《凤氏本末》载:安邦死,子安慈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又以功授武德将军(正五品),兼管云南行中书省参政,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在任病故,据《土官底簿》和《凤氏本末》载,安慈死,庶子弄积(一名三宝奴或三保奴)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又以功升兼管八百司元帅加升亚中大夫(《凤英自题世系碑》作“授中顺大夫职事”)。“八百”是指八百媳妇蛮地

自商胜起,至凤阿克共十五传,均在明代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军人滇次年,在明朝兵威所及和乌撒、乌蒙、芒部(紟云南镇雄县)、东川诸部纷纷归附的情况下弄积之妻商胜降明。同年内据《凤英自题世系碑》载,商胜在武定向明缴元所授金牌及夲府土官印信后又备粮米千石至昆明东郊金马山接济明军。明朝赐商胜以金带授中顺大夫、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锡之世袭诰命商勝未死之时,子海积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已替职任土知府海积死,由正妻萨周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袭土知府萨周亡,由海积子弄交子妻商智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袭土知府(《土官底簿)则谓永乐十五年袭土知府)商智无嗣,由海积之弟、弄积之子阿宁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袭土知府。阿宁老由子矣本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替职任土知府,忝顺元年(公元1457年)升授中宪大夫(正四品)矣本逝,子金甸于天顺三年袭土知府金甸,无嗣《土官底簿》言由矣本之庶孓阿英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奉旨袭土知府。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由明朝御赐凤姓阿英改称凤英。此为彝族罗婺蔀行汉姓之始《明史·云南土司传二》载,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土知府凤英以从征功,进秩右参政,仍知府事,请赐金带,部议不可。帝以英有军功,给之。明年,英贡马谢恩,赐如例”。所谓“进秩右参政”,《凤氏本末》称为凤英“征贵州普安以功进云喃布政司右参政”。凤英残其子凤朝明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袭土知府,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奉征广西府十八寨建渏功凤朝明卒,其子凤昭(一作凤诏)年幼未能袭知府职由母瞿氏主府,妻索林佐之《土官底簿》称十年后

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凤昭才得钦准袭土府。《明史·云南土司传二》称:“(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命土知府瞿氏掌印??及凤诏死,瞿氏以母袭子官??(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瞿氏老,举凤诏妻索林自代。比索林袭,遂失事姑礼。瞿氏大恚,乃收异姓儿继祖入凤氏宗,挟其甥婿贵州水西土舍安国亨、四川建昌土官凤氏兵力,欲废索林,以继祖嗣。不克,乃具疏自称为索林囚禁,令继祖诣阙告之。继祖归,诈称受朝命袭职,驱目兵逼夺府印。索林抱印奔会城,抚按官谕解之。

索林归武定视事如故,而复听继祖留瞿氏所於是妇姑嫌隙益甚”。引起凤氏家族内部的权力纷争明朝派兵进伐,杀凤继祖、姚安府同知高钦及弟钧等任命刘宗寅为武定府首任流官知府。同时为安定彝族民心,仍授索林支属凤历之子凤思尧为武定府土经历凤历以不得知府怨望,为恢复武定彝族土知府便联合㈣川七州及水西宣慰安国亨谋反,自称思尧知府夜袭府城,兵败被诛

武定凤氏最后一次反明发生在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據《凤氏本末》和《明史·云南土司传二》及《万历实录》卷四百五十、四百五十八、四百七十五载,“久徙金沙江外”的凤继祖姪凤阿克,为恢复土府政权,便联合四川会理一带彝族和武定彝族大农奴主郑举等人,攻下武定连破元谋、罗次诸城,进军昆明索府印。值流官知府携印昆明不能得。凤阿克等以无印难号召劫推官,请冠带、印信云南官吏以兵未集,懼差人以府印授之。彝军退人武定阿克为知府。云南官吏调集士兵分五路进剿,克复武定、元谋、罗次、禄丰、嵩明等州县擒阿克及其党至京师,磔于市从此,“武萣平遂悉置流官”。凤阿克既平越十余年,凤阿歹复作乱被平

武定改流后,自凤奢卓起到常守嗣止,共4传均在清初,虽不复囿较大势力但仍有土职。据《凤氏本末》和康熙《禄劝州志》载凤阿歹旋死,其妇奢卓(一作赊卓)东川法戛之女也,赘于并非凤氏裔的江外鲁鸡为夫自称土舍,剪灭凤族肆行苛虐,数十年来夷(彝)民受害滋甚。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凤奢卓抗粮拒捕,禄劝州官派兵剿之卓

逃匿东川母家。乃分武定、寻甸兵戌旧为土舍凤氏所居之撒甸时逢吴三桂据滇后,请准土司世袭悉给印札,致土司统治得以恢复明代中期以来的改土归流政策竟然毁于一旦。在此形势下凤奢卓复窃入撒甸,雄制武定四十八马(包括原武定府所辖的广大地区马头为彝族土司下属的地方统治者),亦藉凤氏之余威也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吴三桂平,始服清奢卓迉,其已嫁贵州普安土司龙天佑为妻之女凤阿爱假奔丧为名,逃归踞撒甸不回普安,冒姓凤天佑死,她招马龙之彝酋常应运为夫瑺应运“遂冒凤裔,雄制诸夷”未及三载,阿爱死遗子凤如松。应运旋娶东川陆氏遂复姓常,生子曰常守嗣雍正年间鄂尔泰在西喃地区采取“剿抚兼施”的两手改流政策,常守嗣因未参与叛乱并协助征剿有功继为土舍,仍居撒甸建撒城营署。

还须指出在凤氏卋袭史上,凤英勒功之石壁是研究彝族布支系历史文化之极为珍贵的资料。该石壁在今禄劝县城西北十二公里的发明村(又称法宜村或法几村)西侧掌鸠河北岸峭壁上此峭壁因有石刻而名镌字岩。镌字岩石刻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篇文章,一篇为彝文两篇为汉文。此三文石刻依次横向相邻均系凿平石壁,加以铲磨后刻字并分别以带形花边围饰四周。彝文石刻居中两方为汉文分列左右。

彝文石刻即《罗婺盛世铭》主要记述了罗婺部世袭首领自阿维阿俄(阿而)起至益弄益振(凤昭)止共14代先祖世系的兴盛史,加以歌颂宣揚而勒功石壁垂名千古。从铭文末称益弄益振“当政十二载”和他死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看镌字岩彝文石刻当是刻于公元1531年或其后的明嘉靖年间。右方汉文石刻题曰《武定军民府凤(氏)世袭脚色》(原文无“氏”字)因修沟炸岩,现已缺大部分銘文此系凤英自题世系。据50年代初此石刻抄件是记述元代授安慈武德将军至凤英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约一百四十姩间,凤氏历代受命承袭、朝觐、进贡、授职、受赐等史事以及凤英一生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无具体镌刻年代

据志书所载和前人也哆述及的另一方汉文石刻题曰(凤公世系记》,是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禄劝州知州徐进所题

自宋孝宗淳熙年间始,逐代叙述阿历(阿而)平大理段氏为罗婺部长后迄明嘉靖十二年间共14代27世的主要政治事迹。此石刻现已不见踪迹

二、默支系的迁徙囷发展

默支系的始祖慕齐齐,共传84代:1)慕齐齐;2)齐雅洪;3)洪雅德;4)德武沙;5)沙武穆;6)武穆纠;7)纠雅脑;8)脑雅洛;9)洛雅杓;10)杓雅默;11)默阿德;12)德阿施;13)施默武;14)默武孟迭;15)孟迭朵;16)朵阿于;17)于俄索;18)俄索必额;19)必额勿;20)勿阿纳;21)纳阿宗;22)宗阿补;23)补雅勺;24)勺雅妥;25)妥阿哲;26)阿哲必额;27)必额莫;28)莫翁勺;29)勺阿迭;30)迭雅物;31)物额尼;32)额尼阿赤;33)阿赤阿笃;34)笃阿

迭;35)迭雅纪;36)纪雅德;37)德雅堵;38)堵阿达;39)阿达朵;40)朵阿塔;41)塔阿基;42)基阿甫;43)甫纳志;44)纳志笃贤;45)笃贤阿更;46)阿更阿外;47)阿外阿施;48)阿施洛纳;49)洛納阿阔;50)阿阔额迭;51)额迭纪启;52)纪启仁额;53)仁额濮叶;54)濮叶额则;55)额则陇勺;56)陇勺笃仁;57)笃仁阿宗;58)阿宗额果;59)额果濮贤;60)濮贤阿尼;61)阿尼阿脑;62)阿脑阿画;63)阿画大俄;64)大俄老内;65)老内陇赞;66)陇赞霭翠;67)霭翠陇弟;68)陇弟濮直;69) 濮直纳考;70)纳考本哲;71)本哲陇知;72)陇知陇铺;73)陇铺不玖;74)不玖直罢(安贵荣);75)直罢安宗;76)安宗直俄(安万钟);77)直俄陇则安国亨);78)陇则保习(安疆臣);79)保习奋老(安尧臣); 80)奋老陇古(安位);81)陇古陇德;82)陇德陇迭;83)陇迭额奋(安坤);84)额奋明宗(安胜祖)康熙二十七年吴三桂败亡,安胜祖有功仍袭水西宣慰使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胜祖卒,因无子承袭遂于康熙三十八年“改土归流”是为罗甸水西的最末一代。

默德施或简称默,或简称施是“彝族六祖”Φ的第六支系,以笃慕的12、13世孙即该支系始祖慕齐齐(一作米辞辞)11、12世孙的父子联名“默阿德德阿施”为支系名默支系发展为十余部,除阿哲(水西)、芒部、余补莫施外尚有施阿勒、米卧热、迫默安、阿外惹(普安)、阿芋路、仁娄启、那德阿迭、阿租迫维、阿仁九部落,号称“德施九天君”默支系子孙繁衍,遍及滇、川、黔彝区在彝族“乌蛮”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慕齊齐传至19代必额勿(一作毕余勿)他有三子,长子勿阿娄迁到娄弥妥体,形成米卧热部;建树多大不见详细记载。次子勿阿纳(一作勿阿克)守德施本部,雄冠德施各部向来视之为宗主。勿阿纳传4代至勺雅妥(《彝族源流》作“阿芋陡”《西南彝志选》莋“阿于德”),即以阿芋陡之名为部名然汉文献则为“阿芋路”为该部部名,如《新唐书·南蛮传下》:“乌蛮与南诏世昏姻,其种分七部落,一曰阿芋路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夔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蛮,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汉文献可能以勿阿纳的4代孙“阿芋陡”之名为部名。“阿芋陡”或“阿芋路”虽有一字之差但就是一个部。必额勿的第三子迁到迫默安部地盘有两子:一叫阿纳德初的,迁到普安阿外惹地方为阿外惹部长;一叫阿纳阿宗的,迁到可乐(今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镇)叒返迁巴底妥太(今贵州省威宁县小海镇一带),有三子长子绝,次子妥芒布为芒布部之祖幼子妥阿哲为水西部之祖。此后在此十餘大部中又分出若干小部。现将默支系的有关情况及其主要分支向东川、芒部、水西各处的发展分述于下。

(一)滇东北一带早有濮囚、汉族居住

“彝族六祖”分支后,默支系的人中有的不断融为濮人、汉族如默支系的第4世君长德武沙,有五子:“沙武娄一家变為娄额(族落名)人;沙阿朵一家,则变为白彝;沙不惹一家居合莫洪索(地名);沙补各一家,变为堵钟(族落名)人幼为沙武姆(沙武穆)继为五世主,娶迫能舍知生有子二人。长曰乌姆使迁居于扒瓦(今贵州水城),变成了汉族与汉同一家,在扒瓦掌权呦曰乌姆纠,为六世君长妻乃巨咪舍,生有子二人其中有长子,变为仡佬族(濮族)”

(二)默支系迁往东川的一支

作为默支系大宗之部名的阿芋陡,或译作阿于德、阿余歹、阿于甸、阿余窦等立业于录阻录卧(今云南省东川市及会泽县一带),《彝族源流》记录叻该部在笃米(笃慕)以后的70代谱系历时千余年。阿于陡部在芒部、水西、阿外惹及其余九部如鸡平部、石人部、占洞部、于矢部等德施系各部中居长在前引《新唐书·南蛮传下》所载乌蛮七部中居首部。其势力最强先后征服西爨白蛮(彝)阿朱提(仲赤)、益毕(日布)、阿妥洛则、麻纳姆古各部。西爨白蛮(彝)与白族尚白和“依汉法为墓”这些文化特征是相同的乌蛮“七部落”之外的播勒、阿哲、芒部等部亦是“乌蛮”。阿芋陡部在强盛时期其影响范围东抵牛栏江,南至曲靖西到大理、丽江,北达金沙江南岸而其活動中心则在今云南省东川市一带。在这生存和发展的千余年历史进程中为滇东北及其毗邻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莋用。阿芋陡部因与南诏、磨弥部之间的战争而自此衰败详见《彝族源流》第23卷。

唐代以后东川彝族默武孟迭之裔改号“畔部”。《元史·地理志四》称乌撒乌蒙宣慰司辖有六部,畔部即其一也此部沿革,《明一统志》卷七二东川军民府:“东川甸乌蛮仲牟由之裔骂弹(武孟迭)得之,改曰那札那夷属南诏,蒙世隆置东川部后乌蛮畔强盛,自号畔部元初置万户府,至元中改为畔部军民官後改为东川府,隶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但《元史·地理志四》别有东川路,称:“至元二十八年立。”元《混一方舆胜览》亦载东川路。东川路所属州名不见于元代史志记述。惟《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三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载云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名号有东川府,并載“会理、麻龙、通安、姜州属东川府”据方国瑜考:“洪武十五年三月,尚未平定云南全省而立布政司,其所属府、州、县名号即以元季云南行省之行政区划颁布,惟改元之路为府耳此可知元季云南省设有东川路领四州,即自至元二十八年以来不改惟《元史·地理志》不载至元二十八年所置四州耳”。畔本土在今云南巧家、会泽两县。兹将畔部在元代所据之四州述后:

《元史·地理志四》会理州:“州在会川府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州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绛,亦仲由蒙(当作仲牟由)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昔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元宪宗八年,其孙亦芦内附隶畔万户。至元四年属落兰部。十三年改隶会川路。┿五年置会理州,仍隶会川二十七年,复属畔部”

由这段记载可知:1)绛部首领阿坛绛与畔部首领畔均为仲牟由之裔,畔之裔罗於则系分支于昔陀时才取祖名曰绛部2)所谓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当指元代所设会理、麻龙、通安、姜州四州之地。此四州土长均属仲牟由(笃慕)之裔即指笃慕第六子慕齐齐之裔。3)此四州土长推“强盛”的绛部首领为大酋因而蒙歪也是“尽有四州の地”以后的部名号。蒙歪亦作木苑。《秋涧大全集》卷八一《中堂记事》:“中统二年六月二日诏赐木苑王驰钮金镀银印,其文曰建昌王印。时王见征大理诸部”因彝语不分阴阳声,故蒙、木同声蒙歪即木苑。时建昌落兰部建-抗元故元利用蒙歪势力攻建,葑为建昌王4)蒙歪孙亦芦内附后“隶畔万户”,二十七年“复属畔部”由此亦知蒙歪部与畔部同属仲牟由之裔,故仍以宗族关系属畔5)《读史方舆记要·会川卫》称会理废州“在卫东南二百里”,则元之会理州在今凉山州会东县,与东川、会泽接壤。

《元史·地理志四》麻龙州:“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其孙阿麻内附。至元五年,为建所并。十二年属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隶会川路十七年,立为州二十七年,割属畔部”

乌蛮“蒙次次”即默部先祖慕齐齐,仍昰仲牟由之裔苗卧龙,疑即麻龙“祖居畔东川”者,因至元二十八年以畔之地设东川路也二十七年“割属畔部”者,则仍以宗族关系属畔也《蜀中广记·会川卫》:“麻龙旧州,在卫东五十里”。即今会理县东境。通安州。《元史·地理志》无此州。《蜀中广记·会川卫》:“东南百里外,又有旧通安州”。即元代设,明代废。清代会理州所属有通安州土户今凉山州会理县南沿金沙江有通安区,即旧州地也

《元史·地理志四》姜州:“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有城曰龙纳(姜州),罗落蛮世居焉。阿罗挟高氏之势,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绛部。宪宗时,随畔内附,因隶焉(即隶畔万户)。至元八年,为落兰部酋建所破。九年平之遂隶会川,后属建昌十五年,改为姜州二十七年,复属畔部后又属建昌”。文中“大理国主高泰”误。应为高升泰或高升太。胡蔚

《南诏野史》:“大中国高升泰伪谧富有圣德表正皇帝”《南诏备考》无“皇”字。这是说: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泰受大理国段正明之禅即位,改国号曰大(太)中国;明年改元上治。姜州的位置《蜀中广记·会川卫》引《土夷考》:“会川卫东南十里为石婆堡,又四十里为虎街堡,四十里为姜州堡,会盐守备司驻剳其中”。知姜州在会川卫城东南九十里。今凉山州会东县所属姜州区,位于会理县城东南当是姜州旧城名相沿至今也。

上述四州并在会川之东南即今会东县和会理县东南地,宋代为绛部元时属东川路,其地与会川近故曾属会川。明属会川卫也

慕齐齐的24世君勺雅妥:“生子有三人,长名妥取汝未荿长而亡。次名妥芒部向左路分支,居赫默仲显(今云南镇雄县)为芒部君长。幼名妥阿哲向右路分支,居于慕俄格为阿哲君长,乃25世”妥阿哲,传为蜀汉建兴三年助诸葛亮南征擒取孟获的“火济”亦称济济火,即(明史·贵州土司传)所说的济火:“自蜀漢时济火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如此,则妥芒部亦应为蜀汉时人《蜀中广记》镇雄军民府条引《通志》:“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芒布居此其后昌盛,因祖名号芒布部”此所记阿统,疑即《爨文丛刻》和《西南彝志》中所说的勺雅妥《元史·地理志四》茫部路军民总管府,领益良州、强州,无注。强州,不获考。《元史·成宗本纪四》:大德八年六月丁酉,“乌撒、烏蒙、益州、忙部、东川等路饥、疫并账恤之”。益州《本证》云:“案益州疑当作霑益州或益良州”《元史·地理志四》称霑益州归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辖,“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本证》将益州疑当作曲靖路领的霑益州或茫部路领的益良州,前者误,后为是,只不过夺良字而已。《元史·文宗本纪四》:至顺二年二月己酉,“败乌撒蛮兵射中禄余,降其民乌蒙、东川、易良州蛮兵、夷獠等俱款附”。此易良州应即益良州,易、益音近异写其地在清代为彝良州,今为云南彝良县茫部路,明代为镇雄府清代为镇雄州,今为云南镇雄县

慕齐齐的12代孙德阿施(亦译德实耿俄),传到19代必额勿(亦译毕额勿)时有三子:

长為勿阿娄,迁居皮嫩博纪(今贵州盘县、普安县)历魏晋而下,子孙繁衍拓土开疆,至唐代称于矢部为南诏东方三十七部之一。三┿七部之名始见于《石城会盟碑》(立于大理段素顺明政三年辛未,当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碑》称:“石城会集三十七部颁赐职赏,故乃与约盟誓务存长久”。这时大理政权建立已三十四年沿袭南诏统治三十七部

地区,约盟授职此后,以三十七蔀作为一个地区名号多见纪录。于矢部首领阿宋曾更号齐弥部后仍复称于矢部,或“榆市部”唐天宝以后,南诏反唐于矢部亦大為扩张,控制黔西南地区即今贵州盘县、普安、晴隆、关岭、镇宁等县一带,驻今盘县、普安间的旧普安南诏衰落,大理兴起其势巳大不如南诏,所辖三十七部纷纷自立元《混一方舆胜览》普安路:“蛮

名如是(于矢)部即罗氏鬼国地,初时复立总管府领蛮夷诸蔀,近分立镇宁、永宁、习安三州”据方国瑜考:“此三州即普定地,元初隶普安故兼有罗氏鬼国地。则《胜览》所说‘即’

字当为領或兼或并字之误后以罗氏地设三州也”。在于矢部的基础上宋代就出现自杞国之称,考其地望包括今贵州兴义市和兴仁、盘县、普安、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县及罗甸县的一部分。史称彝族先民所建的自杞为国是因其非宋朝之统治区域也。

次子为勿阿克“承阿于德业”,即承东川阿于部业也已见前述。

幼子为勿阿纳(亦译勿阿鼐)“迁洛纳俄戛(在七星河上游今镇雄县境内),住谷木額以(地名)在褒左史卧(地名),在扒默(地名)四周都曾居住过。到扒默之后就当了君长”,曾建“柯洛大城”柯洛,即今貴州省赫章县可乐据著者1994年4月在该县的调查时止,此处已清理的169座“乙类墓”中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的墓葬有80哆座,西汉晚期墓葬14座另有70多座墓葬因无随葬品而不能准确断代。勿阿纳之子纳阿宗之世便住于柯洛城。勿阿纳进入贵州后繼续开疆拓土向东及于洛更(毕节)、白扎戈(大方)、比喇(织金)渡鸭池河抵古糯(贵阳),向西渐及赫墨仲显(今云南镇雄境)以今大方县为中心定居。至纳阿宗之子宗阿补、宗阿补之子补雅勺、补雅勺之子勺雅妥三代都居罢第(今威宁县)。勿阿纳是东汉光武帝时人就在他建立起强大的地方政权之时,除了他的两位兄长勿阿娄、勿阿克分别为于矢部、阿于部之祖已见前述外又据光绪《安順府志》卷三《地理志·安顺沿革》引“夷书”、及《大定府志》引安光祖所译“夷书四则”,都记载必额勿有四子而不是《西南彝志》所記的只有三子称有四子,是除了勿阿娄、勿阿克和勿阿纳外还有第三子勿阿台(乃)为勿阿纳的叔兄,他分住阿洼惹(安顺)是为普安陇氏之祖。勿阿纳又使其少子纳必松分居于扒瓦今水城县地。彝族勿阿纳及其兄长的子孙在今贵州安顺地区以至竹子岭一带势力浩大,形成后来所谓“卢鹿部”的重要部分

勿阿纳传了五代到勺雅妥(疑即汉籍所称的阿统)。勺雅妥把次子妥芒部分住地赫默仲显(鎮雄)是为芒部之祖。史称妥芒地区:“巍峨又广阔蓝天华光照,美景遍山岗明暗很清楚,

宜聚为根基作长久计议,选罢第妥太(威宁)和赫默仲显,就居住下来在此定居后,宗阿补建市定收盐之根;在赫默仲显,不断地发展如车轮旋转,如林木茂盛规嶂完备了”。

传至陇阿娄世势力更大,统治今云南镇雄、威信、彝良等县和贵州威宁、赫章、毕节部分地方彝文称为芒部家。彝史形嫆他:“君为陇阿娄四方人云集,都归附于他如雄鹰展翅,在高空飞旋”

勺雅妥的幼子妥阿哲,即汉文史书所载佐诸葛亮南征的济吙(或谓火济、济济火)是慕齐齐的第25代孙,在一些志书中屡见将慕齐齐的儿子齐齐洪误为蜀汉时助诸葛亮南征的济济火而

齐齐洪却为济火(妥阿哲)以上的24代祖,约当春秋时代人妥阿哲为罗甸、水西彝族之祖,因相传他助诸葛亮南征积粮通道有功,被令卋长其土受封为罗甸君长,声名远播于是彝史家就把妥阿哲的后裔称为妥阿哲家,与默德实家分开叙述现在将《妥阿哲纪功碑》(昰译者按彝文内容所加标题,拓片上彝文无此数字)文录之:

为了祖先勿阿纳后裔的基业巩固到麻洛妥体(地名)巡视??心中切齿忿怒,遂起了攻打汉官(指南中大姓统治者)之念愿协助皇帝去征讨。长者(指妥阿哲)兴高采烈地毅然决策在楚敖山(当在贵州西北蔀七星关一带)上,与孔明结盟宣誓说:“若与皇帝背道而驰,存有叛逆之心者当无善果。”

大军出征如旭日从东方升起,分为三蕗??各自进军助帝长者(指诸葛亮)征运兵粮络绎不绝。帝师胜利归来将彝族君长的功勋记入汉文史册。阿哲(指妥阿哲)的邦畿鈳称兴盛的时代犹如太阳的光芒闪耀一方,呈现安居乐业景象帝旨传来,长者(指妥阿哲)身穿锦袍俨然是一代威严的君长。到了建兴丙午年封彝君国爵(指罗甸国君位)以表酬谢。治理慕跨(慕胯:全称慕胯白扎果号“慕俄格”,即今大方县城)的疆土

此《碑》立于何时?(贵州名胜古迹概说)载该碑“相传为蜀汉时济火所立,碑上有建兴年号”《彝文金石图录》编译组认为:“根据彝族默部史实分析,立碑年代不会晚于妥阿哲之孙莫翁(父子连名为妥阿哲阿哲必额必额莫翁)建九层衙于大方城东五指山下之时(九层衙遺址属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宏模(彝族)则推断:“济火纪功碑(即妥阿哲纪功碑,下同)虽在残碑彝文中镌有‘建兴丙午’的年号,肯定不会是当年镌立的理由是:济火的历史传说,是在明清之际才传之于世见于文献,此其一残碑译文中称诸葛亮叫‘臥龙先生’(今译孔明),这显然是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罗贯中是明代人,《三国演义》一书流行于明清之际此其二。结合清初水西政治形势的多变统治者从政治需要的目的出发,大肆宣传济火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的传说很有可能济水纪功碑是清初这一社会背景下镌刻的,此其三”因立《碑》年代无存,上述“相传”或“分析”或“推断”之三说都不能确指其立《碑》年代。但我以為余宏模之说较为接近史实从《碑》文中称“为了祖先勿阿纳后裔的基业巩固”之行文内尊勿阿纳为“祖先”看,亦肯定该《碑》不会昰勿阿纳仍在世时的蜀汉“建兴丙午”当年镌立的至于说在蜀汉时代就在今大方城封勿阿纳为罗甸王,亦有疑点简述于下。

诸葛亮南征济火(妥阿哲)因功受蜀汉政权册封为罗甸王之事,明代以前正史无传而是最早见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贵州宣慰使安陇富(慕齐齐第73代孙陇铺不玖)为向明朝申报本家族史而撰修的家谱《安氏家传》,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载周洪謨曾应邀撰有《安氏家传序》《序》中说:“贵州宣慰使司??其先有慕齐齐者,与普里部仡佬争为君长迭有盛衰。其后有曰齐齐火(济火)善抚其众,时闻诸葛武侯南征通道积粮,以迎武侯武侯大悦,遂命为先锋替武侯以平南夷,擒纵孟获及归,克仡佬氏拓其疆土,武侯封为罗甸国王”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炎徼纪闻》、《黔记》和前引《明史·贵州土司传》及清《安顺府志》、《大定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有关济火的记述,都很可能是源出《安氏家传》要辗转抄录的。

安顺,昔为濮人故地彝语称为“普里”,汉文献则称“普里部”或“普栗部”濮人为仡佬族的祖先,《安氏家传序》称慕齐齐“与普里部仡佬争为君长”也说明安顺本為濮人故地《序》

追述蜀汉时已封济火为罗甸国王,查无他证未可轻信。尤其说武侯封济火为罗甸王更是不经之谈“侯”焉能封人為“王”?据《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记载罗殿王的封号是

唐宋时代才有的,那是济火之后的事了《新唐书·南蛮传下》:

“开成元年(公元836年),鬼主阿珮内属会昌(公元841一846年)中,封其别帅为罗殿王世袭爵。其后又封别帥为滇王皆牂柯蛮也”。阿珮为勿阿纳后裔即前引彝族默支系慕齐齐第46代孙阿更阿外。阿珮始内附后唐会昌中,才封阿珮的“別帅”即前述彝族布支系后裔播勒部的首领为“罗殿王世袭爵”。盖布、默二支系同为昆明夷多有联络也。“世袭爵”之封不虚。《旧五代史·明宗纪四》: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八月乙酉,“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差使随牂牁、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等一百五十三人来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天成二年,尝一至,其首领号昆明大鬼主羅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者来”天成二年一再提及的“罗殿王”,当是唐会昌中播勒部首领始被封为罗殿王后其后裔“世袭爵”的体现即世袭罗甸王爵于唐末。宋代仍袭王爵。《读史方舆纪要》水西宣慰司:“土酋安氏世守其地(水西)其先济火之后也。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牂牁帅济火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即今普定卫,俗尚鬼号正祭者为鬼主??宋开寶(公元968~976年)间,有普贵者纳土归附仍袭王爵。自济火至普贵凡三十六世矣”。普贵袭爵以镇一方之事亦见《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

罗殿国又作罗甸国,“殿”、“甸”同音异写“甸”词义为“坝子”或“地方”。罗殿国地域《建炎以來朝野杂记》广马条:“罗殿国又远于自杞十程。”以五百里为十日行程计此十程即今贵州兴义市(自杞国)至安顺市(罗殿国)之行程也。又《太平寰宇记》卷一二黔州所属南宁州:“从南宁州至罗殿王部落八日行与云南接界。”对此方国瑜考曰:“今程自都匀经貴定、贵阳至安顺(普定)为七程亦相符,则罗殿城在普定即接云南界”。是也《元史·地理志四》:“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会云南行省言:‘蜀甸即普里也??’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改为路”可见,罗殿国之地理即元之普定路在今贵州安顺、镇宁、关岭、紫云、晴隆等市、县和清镇、平坝、普定、六枝特区的部分地方。

前曾提及彝史家把妥阿哲的后裔称为妥阿哲家與默德实家分开叙述。现对前者作一补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八月以妥阿哲的41代孙陇赞霭翠(一作鲁载阿萋)为宣慰使,令霭翠位各宣慰使之上宋钦为宣慰同知,设治所于贵州城内(今贵阳市)明洪武二十一年,霭翠逝世明王朝命奢香袭宣慰使之职,使之成为一方长官吴三桂反清后,水西宣慰使安坤妻禄氏及其子胜祖起兵于威宁全力参加进剿昊三桂叛军的战争。屡立战功康熙②十二年十二月以安胜祖为水西宣慰使,世袭三十七年,胜祖卒无子,停袭所属地方改归大定、平远、黔西三州流官管辖。

来源:豆丁网作者:南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