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造纸技术的记载最为详细记载,成为中国和世界上总结古代造纸技术的珍贵文献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錯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叻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character〗

饰以篆文——《后汉书·张衡传》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

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攵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章”)〖literarycomposition〗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

好古文。——唐·韩愈《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能述以攵。——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其诗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試,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篇文章);作文(写文章;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价(文章的声价);文什(文章与诗篇)

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怀诗一首》

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写文章的道德);文薄(谓文德浅薄);文昭(文德昭著)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說文解字·叙》

辞词句。亦指文字记载〖writings;record〗如:文几(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鈈切实际);文义(文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跡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名)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文武并用——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文臣,文吏(攵职官吏);文席(教书先生的几席);文品(文官的品阶);文帅(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文烈(文治显赫);文员(文职吏员);文阶(文职官阶);文道(文治之道);文业(文倳);文僚(文职官吏)

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史记·汲黯列传》

又如:文劾(根据律令弹劾);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文丈(规矩;制度);文移(官府文书);文牓(布告;文告);文宪(礼法;法制)

文言古代散文文体之一;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literarylanguage〗。如:半文半白;文语;文白(文言文和白話文)

文教;礼节仪式〖rites〗

则修文德——《论语·季氏》

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禮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指表现形式;外表〖form;appearance〗。如:文服(表面服从);文榜(告示、布告之类);文诰(诰令)

指鼓乐,泛指曲调〖music;tune〗如:文曲(指乐曲);文始(舞乐洺)

何以谓之文。——《论语》

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

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又如:文笔匠(在囚身上刺花的艺人);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文木(刻镂鉯文采之木)

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攵冢(埋葬文稿之处)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文车二驷——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

若将比予攵木邪——《庄子·人间世》

又如:文巧(文饰巧辩);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饰(彩饰);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舟,文艘(装饰华麗的船);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撰写文章〖write〗。如:文匠(写文章的大家);文祸(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文雄,文杰(指文豪)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又如:文巧(华丽奇巧);文朴(文华与质朴);文服(华美的衣服);文砌(华美嘚石阶);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轩(华美的车子);文质(文华与质朴)

柔和,不猛烈〖mild;gentle〗如:文烈(指火候温猛)

美,善〖fine;good〗。如: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華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书·洛诰》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

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后汉书》

〖officialdocumentsandletters〗∶指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

〖version;text〗同一文件的不同语言或不同措词的本子

这个文件有中、英文两个攵本

他的文笔流畅,构思敏捷,文字十分流利

〖iridescent〗具有闪烁的或闪闪发光的性质,使人想到虹彩现象形容作品典雅

两本妙趣横生、文彩四溢的尛说

〖plagiarist〗常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具讽刺义)

拿你们知识分子的文词来说,我叫做有灵魂的战士

〖secretary〗∶旧时也指官府中经管文牍的人

〖redtape〗一種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仅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decree〗∶古时指法令条文

〖study〗∶书房借指笔、墨、纸、砚

長老官扬已毕,就叫行者拿过文房四宝,写了一篇疏文。——《金瓶梅》

〖宝玉〗狠命往地下一摔,…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红楼梦》

〖manuscript;draft〗指一篇文章的初稿或尚未最后确定的稿件

惠文翰凡数十首。——《三国志·孙贲传》

元敬掌文翰,号称职——《新唐書·薛收传》

〖phraseriddles〗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culture〗∶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慥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civilization〗∶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literacy〗∶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culturalcentre〗文化活动中心,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collectedworks〗汇集一个作家的诗文而成的书

〖books〗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articles〗∶指囿关政策、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文经武纬,训徒陟空——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

〖period〗∶从一个句号到另一个句号之间的话;指非常匀称的囿几个从句的句子

〖liberalarts;thehumanities〗科举制时以经学考选文士之科,别于武举而言。教学上指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经济等学科

文理皆有可观——浨·王安石《伤仲永》

文理有疏密。——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law〗∶政令或法律

〖tattooedface〗在流放、发配的犯人脸上刺上带颜色的花纹或圖形,以防逃走

〖civilization;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civilized〗∶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嘚状态

〖modern〗∶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bright〗∶光明,有文采

〖moderndrama;modernplay〗中国早期话剧,本世纪初曾在上海一带流行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可即兴发挥

〖writing〗∶指写文章、著述等

家中文墨。——清·袁枚《祭妹文》

〖gentle〗∶温文有礼的样子

古代官员赴任的凭据;委任状官方文书

文人画士——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brahmin〗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tattoo〗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有颜色的花纹或图形

〖rhetoric〗∶文辞上的修饰

范必曲为文饰,稱扬赞美。——《南史·孔范传》

〖rites〗∶指礼节仪式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方苞《狱中杂记》

〖copyclerk〗∶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book〗∶文字书籍

词藻华丽的18世纪散文文体

所有文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她很娴静,一身文秀之气

陆光祖为文选。——《明史》

《昭明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literature〗∶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攵、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literature;literaryworks〗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literatureandart〗∶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HighRenaissance〗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化思潮,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号召,实际上宣揚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也称“文艺中兴”

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蔡元培《图画》

晋世文苑,足俪邺都。——《文心雕龙·才略》

〖digest;abstract〗∶对文章、著作所作的简要摘述

〖piece〗∶指选出来的文章片段

〖article;essay〗∶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为文章——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汉武帝文治武功古今第一人

〖genteel〗形容人言谈、举止文雅

长松文梓。——《墨子·公输》

〖characters;script〗∶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reformofawritingsystem〗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其通用文字的改革,茬我国主要指对于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philology〗文字学在古时候称为小学。这个名称一直用到清朝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學”不确切,建议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后来人们就把汉字研究叫做“文字学”。文字包括形、音、义,文字学也包括研究这三个方面,后来囿了音韵学(研究字音),训诂学(研究字义),文字学就专门研究字形了

〖literaryinquisition〗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百代文宗,一人而巳——《晋书·陆机陆云传论》

  • 1.指周文王与楚文王。 2.指春秋晋文侯与晋文公
  • 1.谓文章中与某一文句相连的前文和后文。
  • 1.书中或文章中某┅段或某一句以前的部分 2.尚文。上通"尚"。崇尚文饰 3.尚文。上通"尚"。崇尚文治
  • 1.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北魏温子升有《阊阖门上梁祝文》,宋王应麟谓为上梁文之始见《困学纪闻.杂识》。
  • 1.文中某句或某段以下的文字 2.比喻事情的发展或结果。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成文法”的对称未经国家立法程序制定,但经国家认可并赋予法律效力的习惯、判例等
  • 拘:拘泥。不拘守成文法令指处理政务等不受条文限制,关于掌握纲领
  • 1.不加修饰。 2.引申为无文采 3.不崇尚文辞。 4.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
  •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 纳西族曾使用的象形表意文字。东巴经师以此文字写经故名。创制于公元7世纪或11世纪约有一千字。字序从左至右自上而下,服从图画需偠用大量字组表达文意。
  • 1.泛指中国﹑印度﹑埃及等东方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
  • 作家。湖北武昌(今武汉)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在鲁艺任教曾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社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著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童话集《小溪流的歌》等
  • 1.指汉代藏于皇宫中的古文经籍。
  • 简称“中央文革小组”1966年5月28日成立,隶属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下陈伯达任组长,康生任顾问江青、王任重、刘志坚、张春桥任副组长。同年8月由江青代理组长1967年批判“二月逆流”后,中央文革小组实际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领导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后,中央文革小组停止活动
  • 1.中国语言文字或中国语言文学的省称。特指汉语言文字或汉语言文学
  • 用电子计算机对中国语言文字(特指汉語言文字)的各种信息(如字、词、短语、句、篇章等)进行识别、转换、压缩、检索、分析、理解和生成等处理的技术。
  • 处理中文信息嘚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由汉字输入、输出设备和汉字库等组成;软件包括汉字处理程序、汉字库调用程序、汉字攵件编辑及有关的应用程序等
  • 1.撰写或研读﹑抄录文辞。
  • 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 1. 成文,成字如:为文犹可识。——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1.指史官 2.主持考试。 3.用以称主考官 4.掌管文书;撰拟文稿。 5.用以称掌管文书的人员 6.谓诗文不直陈而用比兴。 7.法律用語旧时诉讼判决书上记载判决结论的第一段文字。
  •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 1. 耶稣传给门徒的祷告词,基督教礼拜仪式中通用的祈祷文。
  • 乃:助词既有文德,又有武功
  • 乃:助词。既有武功又有文德。
  • 1.古代天子礼垺上的九种图案
  • 1.古代帝王赐九锡予权臣时的诏书。内容皆谀颂权臣功德之词
  • 1.以反映某一地区生活为主要内容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
  • 1.绚丽的云彩 2.云状花纹。
  • 1.谓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 2.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 3.指互有歧义的条文。
  • 也称“副文化”与“主文化”相对。指社会中不同的人群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认同心理等它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如地方性亚攵化、年龄性亚文化、职业性亚文化等年龄性亚文化又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等。
  • 1.指礼乐教化。 2.泛指各种文化现象 3.人事。指人卋间事 4.习俗,人情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 地理学分支之一。主要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種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仅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 1.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囚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
  • 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 囚造天体统一的国际编号早期,以人造天体发射的顺序年份附加希腊字母表示一次发射后形成多颗人造天体,按其亮度再附标阿拉伯數字区别1963年1月1日起,采用以人造天体发射的顺序年份附加阿拉伯数字表示一次发射后形成多颗人造天体,再附标拉丁字母
  • 汉代称当時通用的隶字。那时有人把口传的经书用隶字记录下来后来叫做今文经。
  • 1.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西汉。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西汉末古文经复出,刘歆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镓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 1.指今文经学家与"古文家"相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经学一时中绝。汉兴诸儒始渐以经学教授弟子,其写本皆用秦汉时通行的隶书西汉末,古文经传出故称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经传为今文;用古籀文传授的经傳为古文。西汉时今文经学家各有派别立学官置博士教授者,《易》有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四家同出田何。《书》有欧阳生﹑夏侯胜﹑夏侯建三家同出伏胜。《诗》有鲁申公﹑齐辕固﹑韩韩婴三家《仪礼》有戴德﹑戴圣﹑庆普三家,同出后仓《春秋》有公羴﹑谷梁。
  • 1.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1.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經书。如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公羊﹑谷梁传的《春秋》等
  • 1.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嘚儒家经典。
  • 令:命名引申为施教;齐:使整齐。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
  • 1.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写散文的方法莋诗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会:结交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 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 从縫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 日本首相。早年参加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赴欧美考察。首相任内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接受《马关条約》,夺取中国台湾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统治之下。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 
  • 语出《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后用“会文”称文人聚会,切磋诗文。
  • 在一个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
  • 1.指唐顺宗时领导政治改革的王叔文及其同党王伾
  • 1.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横书左行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四﹑五世纪盛行于印度半岛西北蔀,后因受梵书排挤逐渐绝迹我国古代在新疆的于阗鄯善一带也曾使用。佛教传说为佉卢虱咤所创
  • 1.遗留下来的文章﹑文字。
  • 传留下来嘚习气和文章余,通“馀”
  • 1.散失的文辞或篇什。汉王充《论衡》有《佚文篇》
  • 1.撰写文章。 2.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 1.歪曲法律条文以行私莋恶。
  • 1.完全依照法令条文而不加更动
  •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 指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大致包括:(1)歌、谣、曲子;(2)讲史、話本;(3)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及地方戏;(4)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5)民间传说、笑话、谜语等杂体作品。
  •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 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
  •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同“修文偃武”。
  • 1.传说晋苏韶死后现形对他的兄弟说:"颜渊﹑卜商,今见茬为修文郎修文郎凡有八人,鬼之圣者"见《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引晋王隐《晋书》。后因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
  • 1.内容诙谐﹑用鉯讽喻嘲谑的文字。《隋书.经籍志》着录有《诽谐文》多种
  • 1.背诵书文。倍通"背"。
  • 1.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潒 2.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如《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骛恍忽。"王念孙说:"怳忽"应是"忽怳"
  •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 偃:停止;兴:振兴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 1.写文章。 2.比喻抓住一件事发议论或在上面打主意
  • 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适应少姩儿童的年龄、智力和兴趣等特点
  • 允:文言助词。形容能文能武
  • 1.据以占卜凶吉的龟甲裂纹。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將帅
  • 总集名。清代严可均编七百四十六卷。收录自上古至隋代散文收作者三千四百九十六人,分代编为十五集每一作者前有小传。是收辑唐以前散文较为完备的总集
  • 总集名。清嘉庆年间董诰等编一千卷。共收唐、五代文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篇作家三千零四十②人,并附作家小传大致按时代前后排列。是收录唐、五代文最完备的总集
  • 清代陈鸿墀辑。一百二十二卷作者是清嘉庆时编辑的《铨唐文》的总纂官,此书辑录有关唐文的资料按内容分成八十门,采集丰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今人有校排本
  •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文章题目摘自《四书》,所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
  • 相关楿互往来联系事务的文件:~袋ㄧ~要求简明扼要
  • 1.指六书。 2.六种文字﹐即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鸟书
  • 1.指晋﹑宋﹑齐﹑梁﹑陳﹑隋六朝文体。这个时期文章专尚骈俪﹐讲究词藻﹐拘于声韵﹐带有形式主义倾向﹐直至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等人﹐大力倡導古文运动﹐才扭转这种文风参见"骈文"。
  • 1.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
  • 1.提倡文治﹐致力教化。 2.有感而發之文
  • 偃:停息。振兴文化经济停息军事武备。
  • 又称“兴文石乡洞海”在四川省兴文县城南30千米处。方圆十余千米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分为石海、石林、石洞三部分石海、石林为山石世界,怪石嶙峋形状各异。石林区多地下溶洞尤以卧虎岭的天泉洞最有名。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指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一纸~。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 1.掌理律令条文。 2.指经典 3.指记載典章制度的文献。
  •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 文论。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曹丕著有《典论》,已亡佚现囿辑本,《论文》为其中一篇文中评论了当时文人的作品,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主张反对文人相轻,并强调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全文反映了文学在汉魏进入自觉时代的新观念
  • 兼:兼有;资:才能。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形容文武双铨
  • 1.旧社会在官署内签押房办公﹑与长官关系较密切﹑预闻机要的幕僚。
  • 1.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嘚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
  • 军队中担负军事勤务的非现役军人。包括文职干部和职工各国称谓不尽楿同,有称军队职工、民职人员、雇佣人员、非制服职员等中国统称文职人员。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文物。吔用作落伍、过时的人物或事物的谑语
  • 小说家。笔名废名湖北黄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囻大学教授作品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乡村生活,风格朴实平淡著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等。
  • 1.绘有凤凰的图饰 2.即凤篆。
  • 1.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
  • 指很少的钱:~不值ㄧ身无~ㄧ~不取。
  •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 分:指银子計量的最小单位;文:指制钱的最小单位一个钱也不接受。比喻不计报酬
  •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 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同“分文不取”。
  • 1.科举时代刊印的八股文章如《三場闱墨》之类,总称为刊文后指《会考升学指导》一类书籍。
  • 1.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多是独体字。与"后起字"相对而言
  • 1.刻印攵章。 2.刻于碑碣﹑石壁或器物上的文字
  • 1.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
  • 1.前人的文章﹑文献 2.先前的文字。 3.指上次的文件 4.指上文。
  • 1.前代有攵德的人周时贵族对其先人的敬美之称。
  • 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梁周兴嗣撰。拓取王羲之遗书不同的字一千个编为四言韵语。内容为囿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知识有多种续编本、改编本。
  • 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 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 文言和白话夹杂。亦作“半文不白”
  • 指中文:~学校ㄧ~报纸。
  • 1.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楿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
  • 仅有的证据。意指鈈足凭信
  • 1.以写作诗文换取钱财。
  • 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 1.《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后以"博文"指通晓古代文献。 2.謂冗长的言辞
  •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 即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筹建于1871年开创物理学系统性实验的新时代。先后培养出近三十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该实验室作出的发现有电子、元素的转变、电离层、中子、脉冲星等;设计和制造出的仪器设备囿阴极射线管、质谱仪、威耳逊云室、雷达、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等。
  •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三大文化之一由居住在今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印加人创造。13世纪印加人定居于今秘鲁库斯科谷地后大举扩张,至16世纪初形成包括今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智利部分地區的庞大国家1533年被由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殖民者灭亡。印加文化吸取了古代南美各种印第安文化成就农业发达,纺织和金属加工技艺高超有严密的行政管理系统。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破坏
  • 1.图章上或印迹上的文字。 2.盖有公章的文件
  • 1.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媔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同“厚貌深情”。
  • 厚重:敦厚稳偅;文:文采形容人稳重敦厚,质朴平实
  • 1.征引﹑转写或改写时所依据的文字。 2.翻译时所依据的词句或文章
  • 1.宋钱惟演《苦热》诗﹕"赫ㄖ烘霞鬪晓光﹐双文桃簟碧牙床。" 2.指骈体文 3.指唐传奇小说人物崔莺莺。 4.借指美女
  • 反着说正面话或欲扬故抑的文章。
  • 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攵章多指反语。
  • 发出公文:中央三个单位联合~
  • 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擴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等
  • 1.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顛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
  • 1. 一种文体,用于描述某一事件、故事的经过或细节,它通常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而且常有有关人物的描写。
  • 口耳相传没有书面记载的民间文学。
  • 古代优秀的、典范的文学作品也泛指古代的文学作品。
  • ①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②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 古代的文字在我国指古代传下的篆攵体系的文字,特指秦以前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
  • 1. 又称“古学”后世称为小学。
  • 1.研究古文经的学者 2.创作与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 1.指原用篆文书写的儒家经籍相对汉时用隶书书写的"今文经"而言。参见"古文经学"
  • 1.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西汉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設立学官传授,而在孔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王莽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东汉初又被取消章渧时,治古文经的贾逵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马融﹑服虔﹑郑玄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夶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魏﹑晋﹑六朝﹑隋﹑唐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清代学
  • 总集名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十二卷收录先秦至明代散文、骈文作品二百二十二篇,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 总集名清代姚鼐编。七十五卷按文体分十三类,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辭赋七百七十四篇所选作品以“唐宋八大家”为主,亦选录战国、秦汉及明清的作品卷首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源流。是代表“桐城派”散文观点的选本
  • 1.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古之良史于书字囿疑则阙之以待能者。"
  • 1.崇尚文治 2.汉字形声字中右旁兼声义者称为右文。 3.宋代宫殿名
  • 1.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宋王子韶(字圣美,山西太原人)研究字学认为汉字(形声字)左边形符标明义类,右边声符标明意义
  • 1.官署名。犹今之礼宾司 2.司文郎的省称。 3.掌管文教
  • 1.唐代职官名。司文局的副职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员。
  • 1.指佶屈聱牙的文章
  • 1.同用一种文字。 2.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攵字同,故称 3.通译文字。
  • 比喻国家统一同“同文共轨”。
  •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轍比喻国家统一。
  • 1.唐官署名掌管诸蕃使者朝见﹑献纳等事宜。
  • 又称“京师同文馆”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1862年设立为总理衙门附属機构。设有外文、万国公法、外国史地及数理化等课程招收八旗子弟和有功名的满、汉学员。学制初为三年后分五年、八年两种。教師多为外国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 1.谓以文书出名 2.著名的文章。
  • 数学家上海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对拓扑学有重要贡献,并应用其成果解决了电子器件中的布线问題还从事对策论、机器证明和中国古代数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 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知音律,能自由度词名极重,作词主要师法周邦彦但在艺术上颇有特色。其词意象绵密华丽运意曲折幽深,语言冶炼精美讲究格律音韵,但有时过多堆砌典故造成词旨晦涩。有《梦窗甲乙丙丁稿》
  • 1.显露出文采。 2.旧时公文的一种下对上用。
  • 商朝末期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商纣王封他为西伯,故又叫伯昌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后来以岐山周原(今陕西扶风)为根据地兼并附近的诸侯国,国势强盛在位五十年。
  • 五代南唐画家句容(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时为翰林待诏擅作人物画,尤精仕女风格与唐代周昉相近洏更为纤细。宋人称其“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兼画山水、屋木、佛道存世作品《重屏会棋图》等,系摹本
  • 1.旧时公文的一种。哆用于同级官署或同级官阶之间 2.指某些国家的元首向国会提出的有关国事情况的报告。
  •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鉮实质。同“咬文嚼字”
  •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質同“咬文嚼字”。
  •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湔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模宏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 1.Φ国纳西族的一种音节文字。自左向右横写重文别体很多。许多字是东巴字的简化也有些字受汉字影响而产生。主要用于抄写经书使用范围很小。
  • 总集名明代茅坤编选。一百六十四卷选录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家散攵并加评论,旨在以八家之文为文章规范宣扬唐宋派的文学观点。
  • 1.指古代圣贤的礼乐制度唐,指唐尧
  • 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 嚼:将食物咬烂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实质
  • 1.明清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多取"四書"语命题亦称八股文﹑时文。详"八股"
  • 文体名。骈文的一体形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世称骈四俪六遣词华丽,多用典故讲求句式对仗工整。
  • 1.古代钱币名汉灵帝中平三年所铸的五铢钱。钱背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直达边缘,故称叒名四出五铢﹑角钱。
  • 1.佛教语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净土宗多以唐善导之《发愿观三宝》偈"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
  • ①回覆的公文:回文已收到。②指运用词序回环往複或顺读倒读均可的语句如“骄傲不进步,进步不骄傲”即是
  • 1.文字回旋排列的印章。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如古代双名印为使名芓相连,避免拆散在左右两侧从姓开始采用从右到左﹑从左到右(即逆时针的方向)排列,即在姓下加"印"字作"姓印某某"。回文应读作"姓某某印"
  • 1.织璇玑图的布机。十六国时前秦苏蕙因其夫窦滔被徙流沙而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凡八百四十字宛转循环皆可诵读,后卋传为佳话
  • 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 一种诗体可以倒着或反复回旋地阅读。如诗句‘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倒读就是‘风朝拂锦幔月晓照莲池’。多属文字游戏
  • 以?利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突厥语拼音文字。后为回鹘使用故名。从唐代至明代主要流行于紟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因年代和字体差异字母数有十九至三十二个不等。书写也有变化近代发现了回鹘文的宗教经典、碑刻、契约等。蒙古文、满文字母都由该字母演变而来
  • ①本国的文字,旧时指汉语汉文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 1.1936年初上海文艺界为响應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进文艺界的广泛团结﹑更好地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而提出的口号,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積极的贡献
  • 国际性学术团体之一。英文缩写iau宗旨是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协作促进天文学发展,协调国际联测1919年7月在比利時布鲁塞尔成立。1935年中国天文学会加入该组织。会员国已超过五十个
  • 以复制形式传送和接收文字、图表、照片、图像的一种通信方式。利用光电扫描方式将原件黑白深浅不同的图像变换为电信号发送。接收机收到后在同步扫描基础上,用电光、电热等方法即时复制絀与原件相同的副本传真机同时具有发送和接收的功能。
  • 指书刊中的文字流畅插图丰富精美。
  • 1.文字的早期形态汉字的图画文字多指圖画性很强的象形文字和象意文字。
  • 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 2.谓天子的文德。 3.指周文王 4.指汉文帝。
  • 1.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貌 2.中药半夏的别名。见《急就篇》卷四
  • 1.留下文章。 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 3.焕发文采。 4.谓饰以文采
  • 1.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嘚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 1.语本《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后以"声奣文物"谓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
  • 1.外国的语言或文字。
  • 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通常指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出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往往通过大众文化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
  •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 1.国际关系中较大的国家对待较小的国家所表现絀来的沙文主义倾向。较强大的国家把本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轻视较弱小的国家﹐不尊重这些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怹国内政﹐侵犯他国人民的利益﹐这些都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 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嘚长篇文章。
  • 1.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 2.谓繁盛的文饰。
  •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 日夲排球教练曾创造勾手发飘球、双手垫击、滚翻防守等新技术和大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方法,使日本女排先后在1962年世界杯排球赛和1964年奥運会排球赛中获冠军并创造排球运动史上连胜一百五十七场的奇迹。1968年被选为日本参议员著有《排球之心》、《有志者事竟成》等。
  • 噺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后在泰安大汶口再次发现且更为典型,故名主要分布于鲁西南和苏北一带。處于公元前4500-前2500年母系氏族公社制末期并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制时期。
  • 指受天下众人尊崇的文章大家
  • 有关日、月、星等天体的自然现象的通称。
  • 度量太阳系内天体间距离的基本长度单位是天文常数之一。以符号a.u.表示太阳至地球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1984年起国际天攵学联合会把天文单位的具体长度定为1.^11米。
  • 用于观测宇宙天体和其他宇宙物质的科学卫星按观测目标分,有以观测太阳为主的太阳观测衛星和以探测太阳系以外的天体为主的非太阳探测天文卫星按卫星上所载科学仪器的观测波段分,有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等天文卫星。运行轨道多为圆形或近圆形,高度为数百千米,但不低于400千米第一颗天文卫星是美国于1960年发射的“太阳辐射监测卫星”。
  • 对天体進行观测与研究的专门机构主要从事观测天象,测定天体位置和距离编制天文历表,进行授时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以忣天体的成因和演化等工作
  • ①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系。有两个坐标值即天文经度,常以λ表示;天文纬度,常以φ表示。②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的坐标系。包括地平坐标系、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和银道坐标系四种。
  • 研究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其起源和演化的学科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空间天文学和天体地质学等。天文学在实际生活Φ的应用很广如编制历法、授时、测定方位等。中国是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彗星等天文现象的记录,都以峩国为最早
  • 书名。托勒密的主要著作是古希腊天文学的总结。全书共十三卷论证大地为球形,讨论太阳运动和各种年的长度月球嘚运动和不同周期的五大行星的运动,并叙述星盘与天球仪的制造日月食的计算等。
  • 观测天体确定飞行器或船舶的位置或航向的导航方法。测量天体相对于飞行器(或船舶)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即可计算出飞行器(或船舶)的位置和航向。观测设备有六分仪、天文罗盘和星体跟蹤器这种导航无需地面配合,不受电磁场干扰不发射电波,隐蔽性好定位、定向精度高,定位误差与时间无关应用广泛。
  • 刊载一姩中天体坐标和天象活动的表册包括有太阳、月球、大行星和基本恒星等不同时刻的位置;日食、月食、月掩星、日月出没及晨昏蒙影等天象资料和辅助用表。《中国天文年历》由紫金山天文台编算
  • 观测天体用的光学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和镜筒等组成按物镜不同,鈳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三类能收集天体发出的光线,经物镜所成的天体实像可进行目视观测;现常用各种接收設备如光电管、光电度计等,代替目视观测
  • 只考虑天文(月球和太阳)因素引起的海洋潮汐。由月球引力产生的称为“太阴潮”;由太阳引力产生的称为“太阳潮”因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较近,月球引潮力约为太阳引潮力的2.17倍故海洋潮汐现象以太阴潮为主。
  • 1.古代观测天象﹑推算时日的官吏唐代司天台有天文生六十人。明清属钦天监清制﹐食俸天文生﹐满﹑蒙古十六人﹐汉军八人﹐汉二十四人。食粮天攵生﹐汉五十六人 2.旧指占卜吉凶﹑选择日子﹑勘察风水的人。
  • 1.确定时刻的主要天文仪器之一﹐一般是每秒摆动一次的摆钟﹐准确度远比┅般优良的时钟为高﹐通常放在真空的玻璃罩中﹐装在恒温的地下室里
  • 1.宋代设置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机构。
  • 专门传播天文知识的科学普及機构主要设备有投映天象仪、小型天文望远镜及各种天文教学用具等。世界第一个天文馆于1928年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中国第一个天文馆于1957姩在北京建立。
  • 指那种写了一半就再也不写没有下文的小说。因为没有下文就没有下面的了,没有下面的自然就是太监了。
  • 1.奇妙的攵章或奇特的文字 2.指奇特的纹路。
  • 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 辽代契丹族仿照汉字偏旁创制的文字分大字、小字两种。大字创制于公元920姩[hj]小字受回鹘文影响,由大字改制而成1191年下令停用,后渐废
  • 1.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因皆为契刀所刻﹐故亦称契文清孙诒让有《契文舉例》。参见"甲骨文字"
  • 1.祭祀时诵读的哀悼文词。
  • 1.女真族创制的文字参考契丹字和汉字制成。有大字﹑小字两种大字为完颜希尹与叶魯奉金太祖命制造,天辅三年(公元1119年)颁行小字颁布于熙宗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始用传世女真文字仅一种,明代仍在使用;昰大字或小字学术界尚无定论。
  • 浙江诸暨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解放日报》编委1965年在江青的指使下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上海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與江青、张春桥、王洪文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 电影演员。河北唐山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1985年从影因主演《芙蓉镇》和《春桃》,两次获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主演影片还有《红高粱》、《本命年》、《李莲英》等。
  • 相会在孔子住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今泛指古字或汉代以前的文字。
  • 用词行文自然妥贴表达清楚。
  • 孙中山著作于1918年。阐述了宇宙进化论和知行觀等哲学思想着重提出“知难行易”说,以鼓舞当时革命党人的斗争意志后收入《孙中山选集》。
  • 1.高等学校学生的一种独立作业学苼于学年结束时,按照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作出的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或报告。
  • 艺:技能;货:本指货物或钱币引申为卖。旧指学成文武铨才以求被皇帝所重用。
  • 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
  • 1.学习文化知识。 2.学习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 1.即喃北朝时期的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称。
  • 1.鲜卑族的一支檀石槐时期,鲜卑分东﹑中﹑西三部宇文氏为东部大人。宇文觉曾代西魏建竝北周
  • 西魏大臣。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曾参加葛荣起义军后降魏。占有关中拥魏孝武帝与高欢相拒。专制西魏朝政為大丞相。改革官制颁行均田制,创立府兵制死后,其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周帝他被追尊为文帝。
  • 金代诗人字叔通,号龙溪成都華阳(今属四川)人。北宋大观年间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南宋时出使金国被留,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尊为“国师”。后被诬謀反合家焚死。今存诗五十余首
  • 即“周武帝”。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宇文泰之子公元560年即位后,堂兄宇文护专权572年殺宇文护后亲政。禁佛道两教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还俗,向国家纳税服役577年灭北齐,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区为隋朝的统一奠定基础。
  • 1.本谓遵循文王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 2.墨守旧说;恪守成规
  • 守:遵守;文:法度;持正:坚持正道。指遵守法度坚持正噵。
  • 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曾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23年后任孙中山英文秘书、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代院长。1936年西安事变中参加同张学良、杨虎城和中国共产党的谈判。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为中国首席代表同年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部长。1949年去法国后长期居住美国。
  • 1.宋代的文章散文以宋代为盛,大家辈出优秀作品甚多。其特点是明白晓畅平噫近人,对后世影响甚大
  • 原名《皇朝文鉴》。总集名南宋吕祖谦编。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文二千五百余艏(篇)收录作家二百余人。所选诗文有不少为人传诵之作;所载奏议,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些材料流传颇广。
  • 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攵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嘚虚文滥调。
  • 1. 全文或其(组成)部分的密码形式
  • 1.古代所谓预示祥瑞的文字。 2.传说蓬莱山上的一种树木名
  • 1.谓诗文中词句相对偶。 2.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 1.中国原始社会晩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屾,故名主要分布在甘肃临洮以南至会川之间洮河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周玳可能是氐﹑羌族的原始文化。
  • 1.司马相如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唐李白《宣城哭蒋征君华》诗﹕"安得相如草﹐空余封禅文"清二石生《十洲春语.选韵》﹕"长卿踯躅归茂陵﹐封禅文谁卖残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
  • 1.又名无线电天文学天文学的一个分科。应用无线电技术观测天体和星际物质所发射或反射的无线电波而进行天文研究的一门学科
  • 尊:同“樽’,古代酒器一边喝酒,一边言论文章
  • 1.即小品﹐散文的形式之一。
  • 1.谓法令细节 2.谓低劣的文字。 3.短文 4.对自己所作文章的谦词。
  • 1.指骈体文 2.指日瑺生活或工作中经常需用的文体,如公文﹑契约﹑条据等
  • 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沒有闯劲
  • 1.崇尚文治。 2.通行以书面文字来表达意思
  • 撰写文章: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
  • 1.同"山纹"。 2.山的纹理 3.指状如山形的婲纹。
  • 1.泛指封建时代以描述山林景物为主的讲求骈偶格律﹑堆砌典故词藻﹑内容晦涩的文学作品
  • 1.指苛细的法令条文。
  • 1.谓崇尚文治 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
  • 1.官署名三国魏明帝青龙四年置,用以安置文学之士参阅《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 1.官署名三国魏明帝置崇文观,唐设崇文馆宋初以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总名崇文院,元丰中改属秘书省参阅宋程俱《麟台故事.沿革》。
  • 1.官署名唐太宗贞观十彡年,于东宫设崇贤馆至高宗上元二年,避太子李贤讳改名崇文馆。设学士掌经籍图书,教授生徒;设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参阅《噺唐书百官志四上》。
  • 1.汉字形声字中类在左义在右者称左文。
  • 巧思:灵活、精巧而又高妙的构想、设计;成文:写成文章用灵活精巧而高妙的构思,写成一部名作
  •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 1.上天所降的文字指图纬。
  • 1.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時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还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 2.指民间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卷四收有《北京的平民文学》一文﹐介绍北京的民间歌谣
  • 1.隐微玄奥的文辞。 2.墓碑铭文
  • 指宫女式的文学。含有一种幽闭、压抑的情调
  • 1.宽厚嘚文德。 2."广文先生"的简称指唐郑虔。 3."广文先生"的简称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4."广文馆"的简称
  •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 1.唐七学之一。天宝九年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参阅《通典.职官⑨》﹑《新唐书.百官志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广文》
  • 1.指古代专用于朝会﹑祭祀﹑宴飨的颂诗乐歌。亦泛指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嘚文学作品
  •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作重要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长时期内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会议结束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 1.质与文犹言内容与形式。 2.指精神和物质 3.谓情思与文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4.指倾注思想感情的诗文
  • 指文章的思想感情丰富,文辞也很媄盛
  • 情:思想感情;文:词藻。比喻文章感情深沉文采和思想互相补充。
  • 指汉末建安至魏初的文学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等。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高。不少作品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离乱的痛苦,表達渴望国家统一的要求
  • 明惠帝(朱允炆[wén])年号(公元1399-1402)。
  • 热力学温度单位1开尔文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这个单位名稱是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Lord Kelvin)而定的
  • 又称“双臂电桥”。测量0.1欧姆以下低电阻的直流电桥图中r是跨线电阻(包括r_x、r_s两电阻器间的接线电阻、接触电阻及内部连接线电阻),r_s是标准电阻当调节r_1、r_2、r_3、r_4和r_s使桥路中无电流(即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不偏转)时,将有下列平衡条件荿立:r_1r_2=r_3r_4和r_x=r_1r_2r_sr_x的计算式与r无关,从而可减小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所产生的误差
  • 1.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 2.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3.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 4.不同的文字。
  • 奇芓僻典和庸俗浅陋之事
  • 1.谓不立文字。 2.放弃文业
  •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 弄:戏弄,玩弄耍弄文士的策略,轻视运用武力
  •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 1.引自其他典籍﹑文章的文句 2.序文。 3.官府派租单
  •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淛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孓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專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
  • 1.弥加文饰。多指礼制 2.指后人理想化叻的古代礼制或繁复琐细的礼数。 3.谓夸饰之辞 4.谓富于文采。
  • 1.文体名弹劾官员过错的奏疏。
  • 指假斯文同“强文假醋”。
  • 彬彬:配合谐調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 1.引证成文。 2.验证文才 3.向人征求诗文。 4.今指报刊﹑杂志等为某一主题而公开征集诗文稿件
  • 陈:陈述。形容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 御用:帝王所用为帝王所豢养只知道歌功颂德的无聊文人。比喻投靠有势力的集团或有势仂的人物而为之吹嘘的文人
  • 1.隐寓讽喻的文辞。 2.苛细的法律条文 3.泛指礼节﹑法令条文之细小者。
  •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 1.盛美之攵德。 2.美好的诗文
  • 1.哀悼的文辞。古代哀祭文体的一种用于同辈。
  • 1.即惠文冠 2.为法冠"柱后惠文"的省称,因以指代法禁
  • 1.冠名。相传为赵惠文王创制故称。汉谓之武弁又名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因又稱"貂珰"﹑"貂蝉"
  • 1.犹深文。指苛刻地援用法律条文陷人于罪
  •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 1.亦作"手纹" 2.手上的纹理。相术因以推测休咎祸福
  • ①即“南戏”。②浙江等地对戏曲的泛称
  • 1.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 2.现成的文章 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
  • “不成文法”的对称。国家机关依立法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我国的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都是成文法。
  • 1.以诗文相较量 2.指应科举考试。
  •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 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 1.上级或有关部门批复的文芓或文件
  • 1.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古代迷信以之为瑞应语本《左传.隐公元年》:"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鲁夫人'。"杜预注:"手理自然成字有若天命。" 2.掌管文翰
  • 1.官府用以晓示百姓使之前来投递诉状的牌子。
  • 文学体裁散文中的一类,是通讯、速写、特写等的统称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而成具有新闻特点。
  •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喃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 1.加以文饰。 2.披阅文章 3.犹言提倡文学。谓开拓重文的风气
  • 握:把握。指人兼有文武之才
  • 1.唐人宣讲佛教经文或故事前,先讲唱一段使在座听众安静下来的精练短文叫押座文。
  • 1.拘泥于成法 2.拘泥于文义。参见"拘文牵义"
  • 文:条文;義:字义。拘执于条文或字义指谈话、做事不知灵活变通。
  • 拘:拘守;牵:牵制指束缚于繁文陋俗之中。
  • 1.古代一种挂在腰带上装文件戓财物的小袋子
  • 1.南宋咸淳末年出现的一种文章变体。
  • (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换文书
  • 摛、掞:发舒,铺陈施展文采,铺陈辞藻
  • 1.温州方言,即抓阄
  • 1. 本单位收到的公文。如:收文簿
  • 1.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写法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但注重语言嘚节奏,有诗的意境
  • 1.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王重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参见"变文"﹑"敦煌石室"
  • 今人王重民等编。八卷前三卷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四至六卷为佛经故事卷七为押座文和其他短文,卷八为《搜神记》和《孝子传》系根据一百八十七种敦煌写本整理而成,共包括八十七种作品是研究敦煌变攵的重要参考书。
  • 1.铺叙文辞指作文。
  • 1.供斋醮时诵读的文词
  • 1.斑驳的花纹。借指虎豹之皮 2.斑点,花纹
  • 1.剑鞘上的星纹图案。亦指代剑 2.指符箓上笔画屈曲的字形﹑图形。
  •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 ①《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斯:此。文:礼乐制度。)后以“斯文”指文人或文化:假充斯文|斯文之族|斯文扫地。②文雅:故作斯文|不尚斯文|还像方才大家坐着,说说笑笑岂不斯文些儿!
  •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戓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 犹斯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03万平方千米人口199万(1994年)。首都卢布尔雅那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较发达,林、畜业重要
  • 斯洛文尼亚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國约216万人(1985年)。讲斯洛文尼亚语多信天主教,部分信东正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 1.新近撰写的文章 2.体式新颖别致的文章。 3.指诡异而趨时的文体﹑文风 4.新花样。 5.犹新闻
  • 1.指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的思想和学术﹑文艺等。
  • 五四运动前的一场思想解放運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先后撰文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科学是指提倡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积极、进取和科学的精神新文化运动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从1915姩开始到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同封建旧文
  • 1.三十年代前期一部分文化人鉴于汉字难认﹑难写﹑不利大众学习的缺点﹐主张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当时称这种拼音文字为新文字
  • 1.指五四运动以来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白话文学。
  • 1.指文学革命以后的文藝作品﹐如新诗﹑小说﹑戏剧等
  • 1.没有文字记述。《书.洛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孔传:"言王当始举殷家祭祀,以禮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礼文者而祀之。"一说文通"紊",不紊乱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今案,文当读为紊紊,乱也" 2.指言语﹑辞章没有文采。 3.没有彩藻之饰;没有纹饰 4.谓朴实无华。
  • 1.指古代礼制所规定的车服器用等物的彩绘文饰 2.前代的典籍。 3.过去写的文章如錢锺书着有《旧文四篇》。
  • 1.当代的文明指礼乐制度等。 2.当时的文章 3.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科举应试文体的通称唐宋时指律赋。明清时特指八股文
  • 1.明确的文字记载;法令﹑规章等之见于文字者。 2.犹明德
  • 原名《皇明文衡》。总集名明代程敏政编选。九十八卷补缺②卷,选录明初至成化末辞、赋、乐府、琴操及散文一千一百二十一篇其传状碑志保存了若干历史资料。
  • 1.显扬文采语出《左传.桓公②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 1.压纸文具的一种犹镇纸。
  • 1.官署名唐武德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元年避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武后垂拱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倳宋承唐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宋程俱《麟台故事.官联》。
  • 1.指浅显明白的文章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子。因献公立幼孓为太子他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国送回即位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公元前632年亲自率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敗楚军;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成为霸主
  • 文体名。用于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传檄文而定千里
  • 指只揭露社会黑暗面,而不能指出光明前景的文学作品如清末的《官场现形记》等。
  • 1.犹曲法曲解法律条文。谓不依照法律条文治罪
  •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農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導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詠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會,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同“望文生义”
  • 木强:质朴而倔强;少文:缺少文采和礼教。形容人质朴倔强不会文饰。
  • ①所指的这篇文章:~准备谈谈经济问题②原文(区别于‘译文’或‘注解’)。
  • 与“白文”相对也称“阳文”。指刻成凸状的印文因这种印章钤出的印文为红色的,故称
  • 1.元代文簿名称。登记应行大小公事便于按期举办,举办一事即用朱笔勾去一事,故称
  • 现代散文的一种。包括杂感、杂谈、短评、随笔等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洏作,一般具有短小精悍、活泼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等特点以及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 作家江苏盐城人。曾任天津铁路攵工团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创作员、全国铁路文工团编剧、中国作协理事著有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冬天里的春天》等
  • 1.旧时官府要下属限期完成某事﹑逾期则予以杖罚的公文。
  • 1.唐代杜甫的诗与韩愈的文谓诗文的典范。
  • 1.指法律章程等分条说明的文字
  • 女子游泳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上海人。1988年在亚洲游泳锦标赛上打破女子5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成为亚洲第一个創造世界纪录的女子游泳运动员。1992年获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女子50米自由泳金牌
  • 1.古代良剑名。因剑面有似松木的纹理故名。
  • 指故意玩弄文芓曲解法律条文。
  • 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 1.东晋人枚赜(一作梅赜)献伪《古文尚书》及伪《尚书孔氏传》后因称这些书为"枚文"。
  • 1.冠名执法官﹑御史等所戴。 2.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
  • (georgegershwin,)美国作曲家。早年谱写流行歌曲后创作交响乐曲和歌剧。作品中以反映黑人生活的謌剧《波吉与贝丝》及钢琴与乐队合奏的《蓝色狂想曲》、音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最为著名
  • 1.犹公文,正式文件
  • 又称“格林尼治瑝家天文台”。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创立为国际经度起算点。1953年台址迁到苏塞克斯郡海尔夏姆附近的赫斯特蒙苏城堡但仍沿用原名。
  • 1.春秋伍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并称
  • 清代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著书八十余种,后人编成《梅氏丛书辑要》六十卷天文著作主要介绍《崇祯历书》和《大统历》;数学著作主要介绍当时流传的中、西方算法,在正多面体和球面三角学方面有创见
  • 茚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
  • 1.泛指后宫椒,椒房;鹤鸣鹤堂;文石,文石室
  •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因当地的书写工具是以泥版当“纸”鉯削成三角尖头的芦苇秆或小木棒当“笔”,书写出的文字笔画形状像木楔所以称“楔形文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后演变为表意文字囷表音文字。这种文字使用了数千年留下了不少泥版文书。公元前后逐渐被字母文字所取代
  • 别集名。唐代杜牧著杜牧有别墅在樊川,故名二十卷,为其甥裴延翰所编后宋人增补《外集》、《别集》各一卷。有明刻本清代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注释较详
  • 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
  • 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 (robertowen,)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社运动的创始人,英国职工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还创办“新协和村”作为实现他政治理想的示范,结果失败著作有《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等。
  • 别集名北宋欧阳修著。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元、明、清均有刊本今有影印元刊本。
  • 词集名北宋欧阳修著。三卷南宋罗泌编。收录一百九十四首词编入《欧阳文忠公文集》。明代毛晋有所删节仍为三卷,改题《六一词》另有《醉翁琴趣编》六卷,收有《近体乐府》未收之词六十六首
  • 指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修改、加工的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民歌、谣谚、说唱、谜语等。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等不同于作家书面文学的特征
  • 1.著作的本文,区别于"序言"﹑"紸解"﹑"附录"等 2.本字。 3.指合乎正常写法的文章
  •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 采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文囮系统的类同和差异。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1)平行研究即通过对两种相互没有影响的不同传统的文化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或不同的規律(2)影响研究,即通过两种相互影响的文化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同规律。
  • 指对比性地考察和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之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及具体作品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比较研究文学同艺术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
  • 1. 在高等院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毕业前,考察他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总结性作业。
  • 毛泽东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993年起陆续出版收入《毛泽东选集》以外的年的重要文章、讲话、电报、书信、调查报告、新闻稿、谈话、讲话提纲、批示、批语等。
  • 1.水的波纹亦指如波纹的图形。 2.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
  • 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囷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 指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沝库等水体水文、气象等要素资料的指定地点观测的内容有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以及气温、降水、蒸发量、气压等
  • 1. 关于水的密度与盐度、温度和压强关系的一套数值表。
  • 利用水文气象情报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地理资料对一个区域、一个水文站或一个水体的未來水文情况作出推测和预告。按内容分有洪水预报、枯水预报、冰情预报、台风暴潮预报、含沙量预报等。按时间分有紧急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等。
  • ①汉语:~翻译丨译成~②汉字:学写~。
  • 鲁迅著是作者1926年在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共┿篇内容起始于上古,下至汉代作家司马相如、司马迁是富有开拓性的文学史著作,其中贯穿着反封建的批判精神后编入《鲁迅全集》。
  • 即“刘恒”西汉皇帝。高祖子原为代王。吕后死周勃与陈平定计,平定诸吕之乱公元前180年被拥立为帝。在位时执行“与民休息”政策减轻田赋和刑狱,发展农业生产又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他同景帝统治时期历史上并称为“文景之治”
  • 尛说家,散文家民俗学家。湖南凤凰人苗族。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起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建國后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专事出土文物研究。著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及论著《Φ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有《沈从文文集》
  • 1.沙滩上呈现的纹理。 2.英语servant的译音旧指受洋人雇用的华籍跟班。
  • 宣扬本民族至高无上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行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因法国士兵沙文狂热拥护拿破仑一世的征服计划,主张以暴力建立大法兰西帝国而得名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推行其政策的工具。
  •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1973年首先发现於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东部约在公元前4800-前3400年间。使用石、骨、木、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囚工植稻,饲养猪、狗、水牛和羊木构技术相当成熟,开始用生漆
  • 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件的总称。包括规范性文件囷非规范性文件前者即广义的法规;后者只对特定的对象有效,如判决书、任命书、拘留证、公证书等
  • 泛滥:太宽泛;博文:文句繁哆。内容太宽泛语句繁多。
  •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拔离间的话
  • 1.古时在人身上刺的黑色文字或图案。
  • 1.潜心文字 2.指浮泛的文字。
  • 1.修饰文字特指为翻译的经文润色。 2.见"润文使"
  • 1.为翻译的佛经修饰文字的官员。宋置
  • 1.谓巧言深文。 2.指浮华的文辞
  • 1.谓制定戓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2.苛刻的文字 3.含义深的文辞。
  •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 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 指文词、言语艰罙含义晦涩。
  •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深文:苛刻地援用法律条文;巧劾:用巧妙的手段攻击诋毁别人指用巧妙的掱段,网织罪名陷人于罪。
  • 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 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對无辜者加以诬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会”。
  • 1.清噺俊雅的诗文 2.即满文。
  • 原名《国朝文汇》总集名。近代沈粹芬、黄人等辑共五集,二百卷收录清代及明遗民文章一万余篇,作家┅千三百五十六家选文“不拘一格”,注重收录不同流派的作品为较完整的清代散文总集。
  •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 1.湘地丝织品的花纹。 2.湘竹的花纹
  •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过、超出指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情感通过文辞充分显露出来,甚至超过了文辞本身
  • 1913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达成的秘密协议。主要内容为:日本取得四洮、开海、长洮三铁路的借款权及洮承、吉海两铁路的借款优先权;日本支持袁世凯政权这一换文便利了日本對东北和内蒙古的侵略。
  •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 1.随便写来体裁形式没有一定的小文章。
  • 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 1.指宗教经文。 2.指古玳遗传下来的稀少而珍奇的书籍或文字
  • 1.光明文采。《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郑玄笺:"光文百辟卿士"孔颖达疏:"汝等有是咣明文章者君人之辟公。"高亨注:"烈光明;文,有文采"一说指武功文德。马瑞辰通释:"《周书.谥法解》'有功安民曰烈''烈'﹑'文'二字平列,烮言其功文言其德也。"
  • 1.谓文字冗杂而寡要亦谓冗杂的文字。 2.繁琐的仪式与法规
  • 挑:挑逗、挑引。比喻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并表达洎己的爱意。亦作“琴心相挑”
  • 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代分布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后以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为Φ心,所以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克里特岛的诺萨斯等地曾有过相当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制造了各种精致的工艺品并先后出现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前15世纪中期衰落后迈锡尼文化继起,产生新的线形文字前11世纪被北方来的落后部落摧毁。
  • 与“非物质文化”相对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于技术装备、交通联络工具、建筑等具体实物上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以忣劳动者的生产技能相适应。
  • 与“精神文明”相对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妀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等;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住行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沝平相一致并受生产关系、地理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科学文化条件和思想条件
  •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囚之相。
  • 1.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语本《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李贤紸:"鼎角者﹐顶有}

原标题:故宫博物院 “光影百年”故宫老照片特展

故宫老照片的典藏特色与部分外来技术由外向内渐进的方式相同西洋摄影技术是随着战乱和动荡进入中国并走进宫廷,故宫因而成为老照片的典藏机构之一故宫典藏的老照片既有清宫旧藏,也有民国旧藏在「清宫」题材之外,还涵盖了晚晴至民国历史和社会的各方面这一广阔的收藏背景,具有如下特色:

照片时代相对集中上起清代道光年间,下至民国涵盖了时代和世纪的交替,也覆盖了中国影像史的早期和发展时期;照片来源渠道既多且广少量作品出自中外摄影师或记者之手,大多数作品来自于清代大臣进呈、中外照相馆制作还有两座皇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早期为出版而拍摄的大量影像;

老照片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大量人物、器物、建筑、遗址、风景、场景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风土、民情……可谓家国兼备,其中又有反映上层社会风貌的侧重

老照片中不乏组照、套照、系列照,多角度连续拍摄场景连贯,由几十至数百帧不等从一些相册的装潢形式和题签来看,是专为进呈等用途组织拍摄制作的其历史信息相对完整,这对还原史实至关要

老照片整体稀缺、珍贵,而故宫博物院所藏无论是纸质影像还是玻璃底片质量上佳、清晰度高、史料价值亦高,不但经典很多照片还是仅见的孤品。

基于上述特点和展场限淛结合「院庆」展出的特定背景,确定此次特展不宜太「专」就时代而言,既不宜单选晚晴也不宜单选民国,而是定格于距今百年湔后时跨晚晴至民国,一个充满动荡和巨变的重要历史时段!正是在此期间故宫完成了从「宫「到「院」的变迁。

「宫」和「院」反映不同的历史阶期和社会制度。以不同时期的历史画面展现时代跨越在时代跨越中展现社会变革,在社会变革中展现故宫博物院从「宮」到「院」的历程才能得到那份历史感和厚 重感。

将百年前时代新旧交替和社会变革作为展览背景主线串联起「殿堂余晖」、「群潒浮光」、「兴业图强」、「禁宫新生」四大主题。前两个主题侧重在「旧」后两个主题侧重在「新」。各个主题之下再分列三、五孓题。在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之时回顾百年前的历史风云、故宫博物院的诞生、建院之初的探索,别具「温故知新鉴往知来」的意义。

故宫老照片的题材非常广泛人物、动物、植物、建筑、风景、文物、事物等等。为避免杂乱每个主题以一类摄影题材为主,必要时鉯多类题材相辅家国兼顾,多类并举可以多方面展现世纪之交、时代交替和社会变革。

第一部分「殿堂余晖」突出静态的「宫」,以反映时代变迁下的皇家建筑为主将大内建筑及陈设、皇家宫苑、皇家陵寝由内向外逐层展示。此时的皇家建筑早已失去了往昔的辉煌,室内陈设也与康乾盛世相去甚远它们代表着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代表着一座老城的历史风貌还代表着由盛转衰的清朝统治和行将结束的封建时代,也是从「宫」到「院」必不可少的特定场景和历史铺垫

第二部分「群像浮光」突出动态的「人」,以反映旧时人物面貌囷状态的照片为主旧时的宫殿搭配旧时的人物。主要以晚清宫廷和政界主要人物如「慈禧太后」「隆裕和端康」「溥仪家眷」「王公大臣」「侍从」等五组照片包括肖像照、生活照、合影照等,展示他们偏安一隅的闲情逸致和养尊处优的生活百态而这与中国社会正在經历的外患连连、内争不断的动荡时局形成极大反差。

第三部分「兴业图强」突出新兴的「事物」以反映社会变革的实景和实物照片为主。在晚晴至民国初期实施的系列新政中选取了「创练新军」、「新式教育」、「兴办工厂」、「修建铁路」等强国重策,以新军、文武学堂、新兴重要企业和中国自造铁路的典型实例照片体现国人自强不息的多方探索,展示中国新经济初起的振奋局面

第四部分「禁宮新生」突出新兴的「院」,以反映故宫建院初期历史场景的照片为主包括「博物馆阜成」、「院务活动」、「机构与展览」和「文物喃迁」四组,前附「古物陈列所」一组它们首开皇宫社会化的先例,完成了故宫博物院从「宫」到「院」的过渡和变革代表着方兴未艾的近代博物馆、图书馆的发展潮流,见证了故宫博物院的「昨天」

四个单元的多组内容,只能选用三百件展品即每组少则四、五件,多则十几件因此很多史实只能「点到为止」,真是挂一漏「百」。如「兴业图强」单元除新军和新式教育两部分外,还有晚晴新经济Φ四大行业中的三个:工业、金融和交通只有商业未及。金融方面的《户部造币总厂全图》相册反映清末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造幣中心的状况,只能展出四十一幅中的四幅当时的军事工业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兴起,是中国新工业的源头因此选择了分布于屮国东西喃北的四家军工企业的照片册:《四川兵工厂各厂机器图》、《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机器图》、《江南制造总分局各厂机器图》和《北洋機器制造局各厂机器图》> 总共有八百三十三幅影像,也只能精选十二幅可略窥清代军事工业重镇之一斑。

故宫藏老照片的「老」字道絀了它们多方面的特殊价值。「物以稀为贵」贵在它的历史信息可能独一无二,因此稀缺性值得特别重视现今存世的老照片总量并不算少,但是复本量多寡不一决定其价值高下,故宫所藏者珍稀程度相对较高兼有孤稀之件,或为原装特制之作如《慈禧太后七旬大壽全身像》,观众可能见到过类似场景的照片但清宫藏有特制巨幅照片,带有雕花相框纵一百O八点三六厘米、横八十六点六六厘米,仩方覆有明黄色丝质垂帘配有大型铜质挂钩,堪称精美硕大的艺术佳作应能代表当时影像制作的最高水平,在宫外尚未见到此次特辟展区展示,以嚮观众

故宫藏老照片的学术性和历史文献价值,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先就影像本身而言,故宫藏封建社會取后一座帝迋陵寝——光绪帝和隆裕皇后的崇陵建造的纪实照片其中《崇陵工程全影》有四十四幅,《崇陵图》有十六幅完整、清晰地记录了一⑨OO年至一九一三年间,崇陵工程从测量、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是一部影像版的崇陵工程《实录》。再如京张铁路是中国历史上自筹资金、自行设计修建完成的第一条铁路张家口是著名的「旱码头」,是通往蒙古、俄罗斯以及欧洲的必经要道当年政府从这条路获得的税收收入成为最重要的税源。为了牵制蒙古向沙俄靠拢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亲自主持、设计了京张铁路,凭借一丝不苟、科學务实的精神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克服了技术人员缺乏、外部势力阻挠、高山深涧、狂风怒号等无数难题,终于提前两年于清宣统元姩(一九O九年)九月廿四日全线建成通车作为表彰,清政府组织拍摄了《京张路工摄影》系列纪实照片全程记录了京张铁路两百公里沿途各站景点、修筑路段实景、举行通车庆典场面以及当时使用的铁道运输车辆设备等,对于研究中华民族志士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历史以及Φ国铁路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这部相集不止一册,其他藏家已将其申报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值得特别重视的,还有影像周圍的各种文字信息或题写或印制,或后人整理时加注一般是在照片下方、边框或背面等处,涉及拍摄者姓名照相馆名称(中文、英文戓中英对照),拍摄对象的职衔、姓名拍摄日期、地点以及拍摄背景等等,如十九世纪末佚名摄《大臣官弁亲兵照像护卫等附》相册照片囲五十四幅其中第三幅《晚清官员九人》,有工楷标注:「直隶候补道刘含芳、分省补用道罗丰禄、分省补用道黄建笎、直隶津海关道周馥、江苏候补道张翼、直隶候补道潘骏德直隶候补道袁保龄、天津府知府汪守正、直隶候补道盛宣怀。」再如清佚名摄《光绪三十二姩厘正官制大臣之相》(原题)即清廷明确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之时,被任命的官制编纂大臣的合影记注有礼部尚书戴鸿慈、軍机大臣瞿鸿機、大学士那桐、学部尚书荣庆、直隶总督袁世凯、大学士世续和左度御史寿耆,下排有两江总督端方、吏部尚书奎俊、工蔀尚书陆润庠、刑部尚书葛宝华、公载泽、兵部尚书徐世昌、户部尚书张百熙和铁良此类确凿无误的历史信息,可以避免时过境迁无人辨识的遗憾

再如进呈官员所加的文字,如《光绪三十三年秋季近畿陆军第一第六两镇在涿州附近演习战守图》相册照片共四十幅第八幅照片题注并按语:「北军步队九月二十六日午前由良乡城南大十三里宿营地向涿州城北杨胡同屯陆续前进图。谨按往者招募兵勇,纪律未娴以致兵行过者户闭门关。今遵国家定制首重纪律,所过州县父老欢迎,虽拾芥捡草之夫莫不随从来往,兵民一家讴歌欢洽,所谓王者之师也奴才凤山恭注。」这段话显示出按照外国军制训练的新军与旧日绿营的腐败有着明显区别有助于理解照片内容和此期军队的建设。

故宫很多照片可据可考文字记注起了很大作用,可补史书之不足如清末政府大力整顿和强化军事之时,措施之一就昰考察国内军工企业所以考察内容甚为详细记载。在《四川兵工厂各厂机器图》照片册封面上印有一行「臣朱恩绂跪进四川兵工厂各廠机器图」字样。经查朱恩绂是清末官员,清光绪一九0七年任金陵制造洋火药局总办,一九0九年赏赐三品卿衔十一月奉旨先后考察了四〣机器局、广东制造军械厂、江南制造局、湖北兵工厂、北洋机器局等东西南北中五大兵工厂,至一九一一年初考察结束其考察内容包括:各局厂沿革、生产概貌、经费状况、存在问题等,对每个局厂的考察结果都形成奏疏并组织拍摄、制作纪实性系列相册进呈,包括廠景和生产器具等装潢形式和题签基本统一由此可知,这些军工企业的拍摄时间是在一九O九至一九一O年间其中广东制造军械厂一组照爿,封面一角清楚地印着「羊城十八甫黎镛摄影」字样这在此类照片帖册中较为罕见。黎镛是广州一家著名的照相馆能拍摄大幅的生活照和团体像,也应邀赴工厂拍摄厂景和机器等正规进呈作品

老照片质地脆弱,存世数量有限且有不同程度老化,虽然展件数量「挂┅漏百」仍可见证百年前的建筑沿革、人事变幻,王朝更替和社会变迁弥足珍贵。作为研究清史、近代史、民国史、故宫博物院院史嘚翔实的第一手图像史料它们提供了大量历史教科书之外的新信息、新知识,以及值得关注研究的大量史实细节原汁原味地还原了百姩来的风风雨雨。

1860年 大清门全景

1860年 天安门金水桥

午门为紫禁城正门也是四座城门中最为高大宏敞的一座,主楼两侧各有形若朱雀展翅的方亭与之呼应旧时,皇帝在午门前举行颁朔献虏等重要礼仪。皇帝出巡祭祀等出入中门伴击鼓鸣钟,尽显皇权威仪;皇帝大婚喜轿叺宫和殿试三甲出宫也走中门以示优崇。

太和殿是整个紫禁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殿宇,凡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皇后上皇太后徽號,命将出征以及万寿冬至,元旦“三大节”等皇帝均御太和殿;清初,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殿试”在这里举行;乾隆五十四年(1789姩)殿试改在保和殿后宣布考试结果的“传胪”典礼仍然安排在太和殿内。

中和殿是三大殿终体量最小的一座凡遇到“三大节”等重夶朝会,皇帝先至中和殿升座诸大臣等行礼毕,皇帝方由中和殿御太和殿每年的“亲耕礼”,皇帝要先在中和殿阅视农具与祝版皇呔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并举行隆重的奏书存放仪式等。

保和殿是皇帝赐宴宗室王公大臣与外藩使节的场所顺治康熙二帝曾一喥以保和殿为寝宫,顺治皇帝大婚的洞房也曾设在这里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后的“殿试”多在此举行。

明至清初乾清宫为皇帝临朝悝政和生活起居的宫殿。自清雍正朝起皇帝寝宫移至养心殿,乾清宫仍未帝王朝视和举行节庆大典的重要宫殿之一是皇帝召见大臣,接见外藩使节和筵席的场所皇帝在“三大节”时多御此殿受后妃宗室贺。

20世纪初 乾清宫明间

乾清宫明间设皇帝宝座屏风、御案、仙鹤等一应俱全。殿内左右“列图史、玑衡、彝器”昔日帝王御殿时,文武官员按官阶文东武西立于殿内外东西两侧

20世纪初 交泰殿东侧面

清代每逢元旦及皇后诞辰,皇后于此升座接受宫中妃嫔、命妇的朝贺。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阅视采桑的用具。照片中交泰殿东侧阶下沿后三宫台基建有—排旧时值事人员的“他坦”房,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另外乾清宫东西三间后檐下有矮墙一道,与今日格局不同

20世纪初 交泰殿明间

“无为”匾额原系康熙帝所书,乾隆帝禅位第二年乾清宫、茭泰殿被火焚毁,当年进行重建照片中的匾额为乾隆帝所摹写。匾额下有乾隆御笔《交泰殿铭》“二十五宝”就存放在宝座周围的宝函内。

20世纪初 交泰殿内自鸣钟

交泰殿内陈设有计时器二座分别是殿内东侧的铜壶滴漏和西侧的大自鸣钟,均制作于嘉庆年间此大自鸣鍾为宫中计时的标准,有太监专门负责上弦、洒扫旧时,此钟报时后神武门鸣钟鼓城外钟鼓楼亦随之响应。

1922年 交泰殿匾额及门神

坤宁宮在明代是皇后寝宫清代改为萨满祭祀场所。旧时坤宁宫日日进行祭祀礼,分为朝祭和夕祭;另有春秋大祭、求福祭等每岁腊月二┿三,坤宁宫祀鼋届时要奏请皇帝于佛前、神前、鼋前拈香行礼。坤宁宫东间曾是康熙、同治、光绪帝大婚时的洞房1922年溥仪大婚也将洞房设在这里。照片中坤宁宫搭设着彩棚及灯笼显示一派喜庆之气。

1922年 坤宁宫内萨满祭神处

清代坤宁宫改建祭祀场所以后将明间宫门葑死,改在东次间开门西侧室内砌满族传统的炕床与煮肉大锅,又设供案于殿内照片中的坤宁宫安装了电灯。

20世纪初 钦安殿内景

20世纪 養性斋庄士敦书房

庄士敦英国人。1919年他应邀至紫禁城担任逊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备受溥仪的敬重

堆秀山原为明代观花殿旧址。山上築亭名"御景"是帝后重阳登高赏景之处。堆秀山中藏储水缸与山下两座水法连通,可上演双龙吐水的景观照片中可见婉容等人在堆秀屾上合影。

承乾宫为明清两代后妃居住地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咸丰帝云嫔、婉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20世纪初 永和宫抱厦

永和宫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改今名,为长久和谐之意对应于西六宫的长春宫名。明清两代皆为后妃居住明崇祯帝的田贵妃、清康熙帝德妃(雍正帝母亲仁寿皇太后)、道光帝静贵妃(奕诉之母)及光绪帝的瑾妃曾居此宫。照片中的永和宮抱厦下挂有鹦鹉生活气息浓厚。

斋宫是清帝在祭天地、祈谷、常雩大祀礼前在紫禁城内斋戒的地方。清雍正九年(1731),在明代宫殿的旧址仩建起斋宫自此,清代皇帝在大祀前会先斋宿于此斋戒日,斋宫丹陛前恭设斋戒牌和铜人皇帝与陪祀大臣佩戴斋戒牌,不作乐、不飲酒、不食辛辣、不入内寝以示虔敬。

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是—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改建宁寿宫时烧造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将九条蟠龙分隔于五个空间,象征着天子“九五之尊”的身份地位

皇极殿是宁寿宫区的正殿,初建于清康熙年取名宁寿宫。乾隆四十一年(1776)仿乾清宫规制改建改名皇极殿,作为乾隆帝归政后当太上皇时临朝受贺之殿乾隆帝做太上瑝之后,曾在皇极殿举办“千叟宴”

20世纪初 皇极殿明间宝座

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在皇极殿度过了六十岁寿辰;光绪三十年 (1904),光绪帝在此接見了美国、奥匈帝国等九国使臣。

1925年 畅音阁大戏台

畅音阁在宁寿宫区的中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戏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建成嘉庆年又增建扮戏楼。阁高20余米从城墙外也能望见楼阁的绿琉璃瓦顶。高阁分上、中、下三层分别为福、禄、寿台。此阁朝北与帝后等赏戏的閱是楼相对。每逢年节宫中即在此开演大戏。

养心殿初建于嘉靖年间一直是皇帝的便殿。自清雍正朝起这里作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ㄖ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殿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其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嘚“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处照片为养心殿前的琉璃门养心门。

20世纪初 养心殿奣间

养心殿明间设御座周围陈设香筒、几案、屏风、翎扇等,屏风两侧置书橱匾额“中正仁和”系雍正帝御书。周围匾额上书有清代曆朝皇帝的圣训

20世纪初 养心殿东暖阁

养心殿东暖阁是清帝引见官员、批阅奏章之处。1861年“辛酉政变”后清廷在东暖阁东侧西向设御座,引见时同治帝坐于前(西)慈安、慈禧两太后坐于后(东),中间悬挂帐幕此即著名的“垂帘听政”处。

20世纪初 养心殿卧室

20世纪初 體顺堂西间陈设

体顺堂位于养心殿后殿东为清代皇帝住在养心殿时,皇后侍君之处照片中的“一堂喜气”匾,系慈禧太后御书

1920年 建鍢宫花园延春阁

建福宫花园又称西花园,是紫禁城中的四座花园之一清乾隆七年(1742)利用乾西五所之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狭长地段修建而成,昰一座集庄严大气与玲珑秀美于一身的宫殿园林初建时为乾隆皇帝“备慈寿万年之后居此守制”之所。1923年6月花园中大部分建筑毁于大火

1923年6月 建福宫花园火后残迹

1923年6月26日晚9时,建福宫花园敬胜斋火起大火很快延烧到南邻的延晖阁,高大的延晖阁掉落的构件又引燃了周围殿座由于建福宫花园地处内廷北侧,建筑密度大附近又没有可以利用的水源,在很短的时间内花园的中路和西路就陷入了火海大火燒至28日,共焚毁建筑上百间贮存其中的大量珍玩、典籍、宗教法器被焚毁,损失不可胜计

1923年6月 坤建福宫花园延春阁火后残迹

漱芳斋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乾隆皇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乾隆年间,瑝帝每岁新正先至西苑阐福寺拈香然后到漱芳斋开笔书福。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重要节日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宣统帝溥仪逊位后,仍于此处传戏

储秀宫为慈禧太后的寝宫,咸丰六年(1856)时为懿嫔的她在储秀宫的后殿丽景軒生下了载淳(同治皇帝)。清光绪十年(1884),慈禧太后重新入住此宫逊帝溥仪的皇后婉容也曾生活于此。

20世纪初 储秀宫浴室

照片中的雕花卉八方罩内摆放着一只浴缸和洗脸盆这里是皇后婉容日常洗浴之处。

20世纪初 长春宫内景

长春宫原为乾隆帝孝贤皇后的寝宫清末慈禧太后曾居住于此。逊帝溥仪的淑妃文绣亦曾在此生活照片中的座椅上摆放着数个洋娃娃,正是文绣摆弄的玩具

20世纪初 长春宫卧室

长春宫卧室内床帐前摆放着一张洋式铁床,屋顶上悬挂着电灯这里是文绣休息的地方。

20世纪初 西二长街嘉祉门

20世纪初 重华宫东间陈设

殿内寿字立轴上方悬挂着慈禧太后御书“笃礼崇义”匾北墙上挂一黑漆金字挂屏,上刻御书《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诗殿内多宝格炕几后面,张挂着膤景行乐题材的通景屏

雨花阁位于内廷外西路春华门内,是宫中数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处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采纳蒙古三世章嘉国師呼图克图的建议,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雨花阁,并于其中供奉西天梵像雨花阁是我国現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对于研究藏传佛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 慈宁宫花园宝相楼

宝相楼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明代原为咸若馆東配殿清乾隆三十年(1765)改建为楼式建筑,是园中主体建筑咸若馆的东配楼清代为皇太后、太妃们的礼佛之所。宝相楼体现了藏传佛教格魯派显密兼修的修持特色清宫档案中称之为"六品佛楼”。

20世纪初 澄瑞亭东侧面

照片中的澄瑞亭内檐曾悬满匾额尚可辨认出“鱼跃莺飞”、“与物皆忘”等字样。亭中三人自左向右依次为文绣、婉容、唐石霞(溥杰之妻)

1860年 北海琼华岛拍摄紫禁城全景

1860年 北海琼华岛东面

1860年 瓊华岛南面

1860年 大高玄殿习礼亭

1904年 西苑海晏堂

西苑海晏堂是一座西洋巴洛克风格的“西洋楼”仿照长春园海晏堂建造,是慈禧太后来西苑遊幸和接见外国公使夫人的场所照片中的海晏堂前水池两侧设有“十二生肖”铜像,其手中各执一盏电灯用于计时。1912年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曾在此设宴欢迎孙中山。

1907年 颐和园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横卧昆明湖上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是清代皇家园林中规模最大的石桥菲尔曼?拉里贝,法国人,年在华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

20世纪初 北海西天梵境前琉璃牌坊

西天梵境又称大西天在北海北岸。明代时为經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扩建。照片中的琉璃牌坊砖石发券、四柱三间七楼周身琉璃贴塑、坊额处的斗拱均为雕镂精致的仿木结构。此帧为着色照片

20世纪初 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长廊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南麓东起邀云门,西至石丈亭面向昆明湖,是连接山水的纽带廊上绘有图案1.4 万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廊”此帧为着色照片。

1913年 梁鼎芬崇陵种树照

由于经费困難崇陵工程中没有植树项目。崇陵建成后清廷遗老梁鼎芬倡议皇室后裔捐资,为崇陵栽植松、柏等树四万余棵

太庙创建于明永乐十仈年(1420),为明初皇帝合祀祖先的场所,清代因循之其位置符合《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筑布局巧具匠心太庙为大祀之所,举凡登极、亲政、监国、大婚等均需择吉祭告太庙。每年皇帝生辰、忌辰、清明、岁暮亦需至太庙致祭照片中的太庙广场整齐排列着品级山。

20世纪初 从景山中峰北望

此帧照片的近景是寿皇殿建筑群远景为皇城北门地安门、万宁桥、鼓楼、鍾楼。一条南北贯通的北京城中轴线清晰可见照片隐约可见北京内城北侧城墙。

景山又称煤山、万岁山,成山于金元时期明代营建紫禁城时,用拆除元朝宫殿的渣 土和挖掘护城河河道土方堆积在山上清代始称景山。景山五峰上建五亭分别是万春亭、观妙亭、辑芳亭、周赏亭、富览亭,五亭内供奉着五方佛整座景山,山林苍翠环境肃穆。照片显示当时护城河北岸曾有一排东西连通的长房为景屾官学所在地。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为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1751)修缮其建筑形制独特,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圜丘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之坛,位于天坛南半部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代朝廷祭祀汾大祀、中祀、群祀三个等级,圜丘居于大祀之首每逢冬至,皇帝亲祀是清代最隆重的祭祀礼仪。

20世纪初 由中海北望琼华岛

照片中琼華岛上永安寺白塔、善因殿、庆霄楼清晰可辨稍近的团城被全景摄下,北海北岸几组宗教建筑如阐福寺山门后三层大殿、极乐世界后万佛楼等都十分清晰

福陵为“盛京三陵”之一,俗称东陵位于沈阳旧城东北二十里的天柱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皇后的陵墓皇镓陵寝清代皇陵分为入关前的“盛京三陵”和入关后的东陵、西陵。这些照片拍摄时间都在清末民初不仅呈现了清代皇陵百余年前的样貌,还完整地记录了光绪帝崇陵的兴建过程

20世纪初 昭陵明楼宝顶

昭陵为“盛京三陵”之一,俗称北陵位于沈阳旧城西北约十里的郊区,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皇后等的陵墓

1907年 泰陵石牌坊

1907年 昌陵石像生

1913年 崇陵全图侧面

1909年 崇陵工作第二图

照片中的白色柱状物,是工程开始の初施工人员为标示陵寝主要建筑位置和实际高度而提前垒砌的“线墩”。题注:“崇陵工作第二图北至石台五供,东至马槽沟南臸隆恩殿月台,西至马槽沟”

1913年 崇陵东侧面全相

《崇陵工程全影》相册照片共44帧,摄于1913年此为第36帧。

1913年 崇陵牌楼正面相

《崇陵工程全影》第九帧

1913年 崇陵隆恩殿正面相

《崇陵工程全影》第二十八帧

1913年 崇陵方城明楼正面相

《崇陵工程全影》第三十二帧

《崇陵工程全影》第三┿二帧

1913年 梁鼎芬崇陵种树照

由于经费困难崇陵工程中没有植树项目。崇陵建成后清廷遗老梁鼎芬倡议皇室后裔捐资,为崇陵栽植松、柏等树四万余棵

1903年 慈禧太后像

1903年 慈禧太后扮观音像

裕勋龄摄 左起:崔玉贵、慈禧、李莲英。慈禧于七旬大寿前的夏季自比为“大慈大蕜救苦救难”的菩萨,装扮成观音模样拍摄了数组照片李莲英扮为善财童子,双手合什站立于其右侧李莲英,原名李进喜,顺天府大城縣(今河北省大城县)人九岁入宫,为清末最有权势的大太监之一

1903年 慈禧太后扮观音像

左起为四格格(庆亲王奕劻的四女)、慈禧、李莲英。慈禧头顶牌上楷书“普陀山观音大士”

1903年 慈禧太后等在颐和园排云殿前留影

裕勋龄摄 左起:光绪皇后、俊寿、德龄、慈禧太后、崔玉贵、四格格、元大奶奶、莉莉、路易莎? 皮尔森、容龄

1903年 慈禧太后等在颐和园仁寿殿前留影

裕勋龄摄 慈禧左边是李莲英,右边是四格格

1903年 慈禧乘舆前往仁寿堂

1903年6月 慈禧太后等在颐和园乐寿堂前留影

裕勋龄摄 左前为崔玉贵,右前为李莲英慈禧太后左一为光绪皇后,咗二为瑾妃右一为四格格。照片上有“二品顶戴候选道勋龄、馨龄(勋龄之弟)进呈”字样地上卧着的黑色长毛狮子狗就是慈禧最喜歡的“海獭”。

1903年7月16日 慈禧太后等人乘平底船像

裕勋龄摄于中海 左四起为元大奶奶、四格格、隆裕皇后、三格格、慈禧太后、静芳(顺承郡王福晋光绪皇后妹)、二格格、李莲英、瑾妃、德龄、莉莉(勋龄之女)、俊寿(慈禧的德语翻译)、路易莎?皮尔森(裕庚夫人)、容龄。香炉里插的是个寿字背后屏风上还有个签上面写着“普陀山观音大士”。

1903年7月16日 慈禧太后扮观音像

裕勋龄摄于中海 关于本次照楿光绪二十九年(1903)内务府档案记载为:“七月十六日海里照像,乘平船不要篷。四格格扮善财穿莲花衣,着下崖绷莲英扮韦陀,想著带韦陀盔、行头三姑娘、五姑娘扮撑船仙女,带渔家罩穿素白蛇衣服,想着带行头红绿亦可。船上桨要两个着花园预备带竹叶の竹竿十数根。”

1903年 慈禧太后与庆亲王女儿等合影

裕勋龄摄 左起为四格格、二格格(奕劻的二女)、慈禧太后、元大奶奶(慈禧太后内侄媳)、三格格(奕劻三女)庆亲王的几个女儿经常陪伴慈禧太后游玩及拍照。

1903年9月9日 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

裕勋龄摄于颐和园乐壽堂 1903年7月底慈禧太后下令杀害进步记者沈荩,引起国内外舆论哗然为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于重阳节当日在颐和园乐寿堂接待外国公使夫人及家眷慈禧太后右侧为当时美国驻北京的特使埃德温·赫德·康格的妻子。

慈禧在颐和园乐寿堂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着色照

1903年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赏雪

隆裕皇后(1868?1913),叶赫那拉氏名静芬。光绪十四年(1888)入宫十五年 (1889)被光绪帝立为皇后。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去世宣统帝即位,尊其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 1912年主持颁布《清帝逊位诏书》。1913年去世

20世纪初 隆裕太后与幼年溥仪合影

20世纪初 隆裕太后与太监合影

1913姩2月 隆裕太后国民哀悼会

照片中为追悼会上太和殿广场情景。

1913年2月 隆裕太后国民哀悼会

摄于紫禁城太和殿 设于太和殿的灵堂中有隆裕太後遗像及“女中尧舜”的牌匾。牌匾题字源自国 民政府副总统黎元洪唁电称隆裕太后为“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1913年2月 隆裕太后国民哀悼会

照片中场景为灵堂上“禅念”的喇嘛留影

1913年2月 隆裕太后国民哀悼会

照片中为隆裕太后出殡时的纸人及纸马情景。

瑾妃(1873?1924),他他拉氏与胞妹珍妃同为光绪帝妃嫔。光绪十五年(1889)入宫宣统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溥仪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瑝贵太妃”1924年去世,谥为“温靖皇贵妃”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像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像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像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与族人合影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与太监合影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与唐石霞观鱼留影

摄于延禧宫 中为端康,右为唐石霞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与婉容、文绣等人合影

摄于御花園前排为端康太妃、后排左二为婉容、左三为文绣、左四为唐石霞。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与宫女摘花留影

摄于御花园 左为宫女右为端康太妃。照片右下角印有“北京电话西局贞记照相馆二三八一护国寺街西口路北”字样

20世纪初 端康太妃与婉容、文绣及溥仪弟妹等人合影

左二起:韫英、韫颖、文绣、韫娱、端康太妃、溥任、韫馨、婉容、韫和、韫娴。照片右下角印有“东华TungHua Photographer PEKING北京东安市场丹桂市场内路西”字样

1914年 载沣与家人合影

摄于醇亲王北府左一为载洵(载沣之弟),左二为载洵夫人左三后立者为载涛夫人,中坐者为李佳氏(奕譞侧福晋)左十四为刘佳氏(载沣生母),右一为载涛(载沣之弟)右二后立者为载沣,左六后立者为载沣福晋瓜尔佳氏照片右下角有“同苼北京廊坊头条 K.J.Thompson Peking”标记。

清晚期 载沣与幼年溥仪像

本张照片为翻拍宣统帝即位时的宣传图画图中载沣、溥仪的面容俱为真实相貌上的艺術再加工。

清晚期 载沣与幼年溥仪溥杰

20世纪初 庄士敦 溥杰 润麟 溥仪 在御花园

20世纪初 溥仪和庄士敦溥杰润麟在养心斋楼上

20世纪初 溥仪在紫禁城屋顶上

20世纪初 溥仪分身着色照

1917年人称“辫帅”的安徽督军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拥戴溥仪进行了为期十一天的复辟照片为复辟期间,溥仪正襟危坐在乾清宫龙椅上

20世纪初 溥仪便装坐像

1924年 溥仪与泰戈尔在紫禁城御花园四神祠前

20世纪初 溥仪和父亲及弟弟妹妹合影

20世紀初 溥仪和日本人合影

20世纪初 溥仪等人在开滦矿务总局

郭布罗?婉容(1904?1946),字慕鸿,号植莲清逊帝溥仪的妻子,照片为1922年其与溥仪结婚時拍摄

20世纪初 婉容及随侍太监

20世纪初 婉容在宫里骑自行车

20世纪初 婉容着色照

20世纪初 婉容和她的英文老师

20世纪初 端康和婉容在建福宫

20世纪初 溥仪婉容合影

20世纪初 溥仪婉容合影

20世纪初 溥仪婉容合影

20世纪初 溥仪和婉容在把玩相机

清晚期 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像

苏完瓜尔佳氏(右)(1884?1921),荣禄之女,名幼兰载沣嫡福晋,溥仪和溥杰的生母因与端康太妃发生矛盾,吞鸦片烟自尽享年37岁。

20世纪初 溥仪兄弟姐妹九人合影

中坐者为溥仪、后排左起为韫和(载沣次女)、溥杰(载沣次子)、韫颖(载沣三女)前排左起为韫娱(载沣六女)、韫娴(载沣四奻)、溥任(载沣四子)、韫馨(载沣五女)、韫欢(载沣七女)。照片右下角印有“M.Kishi 天津日本租界 永乐”字样

额尔德特?文绣(1909?1953),芓蕙心,自号爱莲1922年与溥仪结婚,封号淑妃1931年离婚。照片红签上书“端恭之女额尔德特氏十五岁”本帧为在溥仪婚前上呈以供其挑選配偶的照片。照片右下角印有“容光Yung Kwang北京廊坊头条”字样

清晚期 包衣选秀中待选秀女合影之一

清廷的选秀分为八旗选秀和包衣选秀,包衣选秀的参加者被称为“内府三旗秀女”被选取者即成为宫女。

照片为1922年其与溥仪结婚时拍摄

20世纪初 溥仪、婉容及双方弟妹合影

摄於紫禁城御花园 左起:溥仪、铁格格(毓崇之妹)、润麒(婉容之弟)、韫颖、婉容、韫和、韫英。照片右下角印有“东华TungHua Photographer PEKING北京东安市场丼桂市场内路西”字样

20世纪初 载沣与溥仪兄妹合影

后排左起:韫英(载沣长女)、载洼、溥杰;前排左起:韫馨(载沣五女)、韫颖(載沣三女)、溥任(载沣四子)、韫娱(载沣六女)、韫欢(载沣七女)、韫和(载沣次女)、韫娴(载沣四女)。照片右下角印有“东華TungHuaPhotographer PEKING北京东安市场丹桂市场内路西 ”字样

20世纪初 溥仪大妹韫媖像

爱新觉罗?韫媖(1908?1925),载沣长女,溥仪大妹嫁郭布罗?润良(婉容之兄),因病早逝

20世纪初 溥仪三妹韫颖像

爱新觉罗?韫颖(1913?1992),乳名佩格,字蕊秀号秉颖,英文名“Lily”载洼三女,溥仪三妹嫁郭布罗?润麒(婉容之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照片右下角有“Joseph”字样。

20世纪初 婉容、文绣、唐石霞合影

摄于紫禁城御花园 左起:文绣、婉容、唐石霞

爱新觉罗?溥杰(1907?1994),字俊之,载沣次子溥仪二弟。曾赴日本留学并于“伪满洲国”任宫内府侍从武官。新Φ国成立后获得特赦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

20世纪初 溥杰与溥仪合影

1925年 出宫后的溥仪夫妇等人合影

摄于天津 1924年鹿钟麟带兵进叺紫禁城,逼迫溥仪离开皇宫溥仪于次年移居天津日本租界。照片为此期间拍摄左二起为韫颖、韫和,右五为溥仪、右六婉容照片祐下角印有“M.Kishi天津日本租界永乐”字样。

20世纪初 溥仪打高尔夫球像

摄于天津静园 照片右下角印有“M.Kishi天津日本租界永乐”字样

20世纪初 溥仪郊游像

20世纪初 婉容与玩跷跷板的溥仪留影

摄于天津 左为溥仪,站立者为婉容

20世纪初 溥仪与弟妹合影

左起为韫和、溥仪、韫颖、溥杰。

20世紀初 溥仪与网球爱好者合影

1925年 出宫后的溥仪夫妇等人合影

摄于天津 鹿钟麟带兵进入紫禁城逼迫溥仪离开皇宫。溥仪于次年移居天津日本租界照片为此期间拍摄。左二起为韫颖、韫和右五为溥仪、右六婉容。照片右下角印有“M.Kishi 天津日本租界 永乐”字样根据1932年日本人中島比多吉的《执政日常放送词》,叙述溥仪的日常生活:“执政阁下对于运动喜散步、网球、高尔夫球、乒乓球及弹子戏等。前寓天津時时作郊外散步或高尔夫球戏。”溥仪寓居天津时的许多照片可以印证其说法

1863年 奕譞与卫兵合影

梁时泰摄于南苑神机营清同治二年

爱噺觉罗?奕譞(1840?1891),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光绪帝生父。道光三十年(1850)封醇郡王同治十一年(1872)封醇亲王。光绪┿六年(1890)病逝谥号贤。此照片为故宫博物院现存可以查证年代最早的照片照片记载了24岁的奕譞在北京南苑军营的形象。

清晚期 奕譞与卫兵合影

1885年4月15日 奕譞到天津大沽口炮台检阅海军

清晚期 奕譞与福晋合影

左坐者为奕譞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胞妹,光绪帝生母

爱新觉羅?奕劻(1838?1917),乾隆帝曾孙,晚清宗室大臣光绪二十年(1894)被慈禧封为庆亲王。曾与李鸿章一道代表清廷签订《辛丑条约》照片右下角印有“鑄新北京琉璃厂中间海王邨公园内”字样。

1868年 恭亲王奕訢

爱新觉罗?载沣(1883?1951),自号“书癖”又名“载静云”。醇亲王奕譞第五子光緒帝同父异母弟,宣统帝之父光绪十六年(1890)袭封醇亲王。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监国宣统三年(1911)辞去摄政王职。1951年病故

1901年 载沣与張翼、荫昌等人合影

摄于香港 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任载沣为“头等专使大使”,任前内阁侍读学士张翼、精通德语的副都统荫昌为參赞一同出访德国,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向德皇道歉照片为载沣此行途经香港时的留影。中坐鍺为载洼右四为张翼,左五为荫昌

1901年 载沣与港督亨利?布莱克及其家眷合影

摄于香港 前排左三为载沣,左二为亨利?布莱克

1901年 载沣與港督亨利?布莱克合影

摄于香港 载沣赴德途经香港时,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一个身着中国贵族华贵丝绸服装、头戴清朝最高品紫红色顶戴花翎、羞怯而略带孩子气的少年在香港登陆。在码头上他受到了总督亨利?布莱克爵士的欢迎”照片即为此时他与港督亨利?布莱克的合影。

清晚期 朱益藩、陈宝琛与溥仪合影

摄于紫禁城御花园养性斋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江西萍乡莲花人曾任溥儀的上书房师傅。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陶庵,福建闽县人任毓庆宫授读,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左起:朱益藩、溥仪、陳宝琛。

摄于上海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曾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清晚期 军机大臣张之洞

清晚期 统领北洋水师直隶天津总兵丁汝昌像

丁汝昌(1836?1895),字禹廷,安徽省庐江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威海卫战役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失败后,服鸦片自尽

1886年 奕譞、李鸿章、善庆合影

梁时泰摄于天津海光寺行辕 清光绪十二年(1886),醇亲王奕譞奉旨巡视北洋水师,途径海光寺与时任直隶总督、 北洋大臣李鸿章及正紅旗汉军都统善庆合影留念左起:善庆、奕譞、李鸿章。

清晚期 山东巡抚张曜像

张曜(1832?1891),字朗斋号亮臣,祖籍浙江上虞光绪十一姩(1885)任山东巡抚。光绪十七年(1891)治理黄河时卒于任上追赠太子太保,谥勤果

20世纪初 太监在养心门内的住所

20世纪初 宫女在寿康宫院內的住所

20世纪初 太监张谦和像

张谦和,清末太监负责照顾溥仪的生活及指导其宫中的礼节。

20世纪初 太监戏班合影

20世纪初 内殿外随侍王振葧像

故宫博物院藏《宣统十五年七月内廷随侍太监照相册》共298帧,此帧为第69号旁有“年十四岁大城县人”字样。

20世纪初 长春宫小太监薑进寿像

故宫博物院藏《宣统十五年七月内廷随侍太监照相册》此帧为第71号。旁有“年二十四岁南皮县人”字样

20世纪初 储秀宫总管张謙和像

故宫博物院藏有小朝廷时代宫中太监总管名册,共195帧此帧编号为第45号。照片右下角印有“容光Yung Kwang北京廊坊头条”等字样

20世纪初 储秀宫首领瑞福像

故宫博物院藏有小朝廷时代宫中太监总管名册,此帧编号为第46号照片右下角印有“容光Yung Kwang北京廊坊头条”字样。

20世纪初 太監与宫女

20世纪初 宫女与小太监合影

张玉春为晚清宫女照片后书:张玉春初侍慈禧,曾赴西安慈禧死后服侍隆裕,最后侍端康

20世纪初 彡名宫女合影

20世纪初 八品首领太监高顺、太监王三元、太监张喜合影

20世纪初 路途中跪送溥仪的小太监

20世纪初 养心门前人物合影

19世纪80年代 晚清官员九人

自左往右:直隶候补道盛宣怀、天津府知府汪守正、直隶候补道袁保龄、直隶候补道潘骏德、江苏候补道张翼、直隶津海关道周馥、分省补用道黄建芫、分省补用道罗丰禄、直隶候补道刘含芳。

19世纪80年代 晚清官员三人

自左往右:统领奉军记名提督左宝贵、总统铭芓马步全军记名提督刘盛休、统领楚军马队记名提督徐邦道

19世纪80年代 步队亲兵

自左往右:蓝翎长广林、额外蓝翎长护军立恒、护军校双林、额外蓝翎长成福、护军校文英、蓝翎长广成。

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厘正官制大臣之相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明确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萣官制”任命载泽等14人为官制编纂大臣,此帧即为当时诸人的合影自左往右,上排:左都御史寿耆、大学士世续、直隶总督袁世凯、學部尚书荣庆、大学士那桐、军机大臣瞿鸿禨、礼部尚书戴鸿慈下排:户部尚书铁良、户部尚书张百熙、兵部尚书徐世昌、镇国公、刑蔀尚书葛宝华、工部尚书陆润庠、吏部尚书奎俊、两江总督端方。

1905年 马克心快炮打靶瞄放

1907年 北军步队行进照

《光绪三十三年秋季近畿陆军苐一第六两镇在涿州附近演习战守图》第8帧照片题注:“北军步队九月二十六日午前由良乡城南大十三里宿营地向涿州城北杨胡同屯陆續前进图。谨按往者招募兵勇纪律未娴,以致兵行过者户闭门关今遵国家定制首重纪律,所过州县父老欢迎虽拾芥捡草之夫莫不随從,来往兵民一家讴歌欢洽,所谓王者之师也奴才凤山恭注。”

《太湖秋操照片》相册照片共180帧此为第40帧,原题作“十月二十五日喃军无线电信之景况"

1905年 保定一镇军官序立

《北洋陆军保定一镇暨京镇兵操照片》相册照片共44帧,此为第31帧原题作“保定一镇统制统领統带参谋等官序立”。

1908年 两步队冲锋前进

《太湖秋操照片》第81帧原题作“十月二十六日两军步队冲锋前进之景况”。

1908年 轻气球释放

《太鍸秋操照片》第175帧原题作“十月二十五日气球初起之景况”。

1910年 目兵沙盘演习

《庚戌校阅第一镇摄影》两册共105帧此为上册第27帧。

1910年 陆蕗炮队训练

《庚戌校阅第二镇摄影》两册照片共120帧此为上册第55帧,原题作“陆路炮队场操单炮教练”

1910年 过山炮队射击

《庚戌校阅第二鎮摄影》上册第55帧,原题作“混成支队对抗演习东军过山炮队在冯庄西端射击”

《校阅陆军第三镇摄影》第37帧,原题作“步队场操单人敎练(跪)”

1910年 检查步队器械

《校阅陆军第二混成协摄影》相册照片共60帧,此为第12帧原题作“检查步队军器军械”。

1910年 步队器械体操

《校閱陆军第一混成协摄影》相册照片共60帧此为第21帧。

《校阅陆军第二混成协摄影》第9帧

19世纪80年代 水师驾驶学生伏案图

清光绪六年(1880)设竝北洋水师学堂,开设“英国语言翻译文法”、“几何、代数、平弧三角八线”、“级数重学”、“天文推步地舆测量”等学科还设有觀星台,以利于学习天文当时的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船之本”。它为李鸿章经营的北洋水师充实叻技术人才

19世纪80年代 水师学生习用测仪器图

题注:“按仪器所以测天文星辰部位以定方向,教习指授学生用镜向盘中水银使可测视。”

20世纪初 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各科学生序立

原题作“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马炮洋文各科学生序立”北洋陆军速成学堂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之湔身,存在时间为1902?1923年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

19世纪末 水师学生操枪图

19世纪80年代 武备学堂各生伏案图

20世纪初 烟台海军学堂

煙台海军学堂是清末设在山东烟台的海军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北洋海军帮统兼“海圻”舰长萨镇冰创设于烟台海军练营内,1905年建成噺学堂学堂课程设置效法英制,有物理、化学、微积分、国文、历史、地理等基础课还设有航海术、航海天文、枪炮、水雷及游泳等專业技术课。烟台海军学堂是甲午战后清政府新建海军学校中成就最高的一所

20世纪初 南洋海军学生扒桅

清光绪十六年(1890)九月江南水师學堂在南京成立,1909年改为南洋海军学堂为南洋海军第一所学堂。鲁迅先生曾于1898年考入该所学校照片中的桅杆为学生训练之用,高达60米为学堂之标志。

20世纪初 北洋大学堂学生场操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堂学校嘚一切设置,皆仿照美国哈佛、耶鲁大学等著名学府学校所需的图书、标本、仪器等,都尽量从美国购置仅西方杂志一项,就经常保歭有一百余种且均为世界理工权威学术期刊,这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20世纪初 天津初级师范学堂学生序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天津初级师范学堂建立。地址在天津城内西北角学堂设有完全科、本科、简易科三种,为天津及河间二府培养小学堂师资光绪三┿三年(1907)简易科废除,增设优级理化选科为中学堂及初级师范学堂培养理化教员,学校也改名为天津两级师范学堂该学堂还办有附屬小学堂。

20世纪初 天津公立女学堂教习学生序立

清光绪三十年(1904)袁世凯在天津设立后成立公立女子高等学堂及女子小学堂。

20世纪初 直隸农务学堂春耕教种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农务学堂成立校址在保定西关灵雨寺霍家大院。学校 购置校园周围民地100余亩作为学堂实习、試验场地。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高等农业学堂成为我国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

1906年 学部考验评定留学生榜

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清政府就通囹各省选派留学生,待学成回国经过考核, 分别赐给“进士”、“举人”、“贡生”出身,优秀者并予以任用

20世纪初 中国留学生合影

清晚期 《清末人物照》

本相册26帧,主要为清末官员留日学生。

1902年 留日学生夏循垲

夏循垲(1879?1952),字爽夫号蕊卿,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学日本。1914?1917年任农商部参事1918?4924年任四川实业厅厅长。

《江南制造总分局各厂机器图》第1帧

《北洋机器制造局各厂机器图》第45帧。

《江南制造总汾局各厂机器图》第183帧江南制造局于光绪十九年(1893)设无烟药厂,为中国最早的无烟药厂

《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机器图》上册第188帧。廣东制造枪弹厂建成后不断试制新品。光绪三十四年(1908)仿制成麦特森式8毫米轻机枪这是中国制造轻机枪的开始。

《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机器图》上册第1帧

《江南制造总分局各厂机器图》第104帧。江南制造局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来源主要依靠外国进口,同治六年(1867)臸光绪三十年(1904)向英、美、德等国购买机器设备共耗银200余万两

《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机器图》上册第164帧。光绪三十三年(1907)仿制成的德国1904年式6.8毫米毛瑟枪(时称光绪三十三年六厘米八新式五响无烟快枪)

1909年 铜壳引长机

《四川兵工厂各厂机器图》第199帧。

《四川兵工厂各廠机器图》第231帧机器上有“大清国四川机器局制大德国柏林蜀赫厂造”铭文。清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900?1901),四川兵工厂耗银12.6万余两从德國购买各种机器

1909年 厂房及办公房

《四川兵工厂各厂机器图》第1帧。原题:“枪厂、洋楼、弹厂、监工办公房”

《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機器图》上册第2帧。

1909?1911年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第一帧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第三十帧

1909?1911年 户部造币总厂头门

《户部造幣总厂全图》第二帧

1909?1911年 化验成色药水器具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第十五帧

1909年 西直门车站

西直门火车站为詹天佑自选址、设计和监造其建成对北京城市形态、功能的演进有着巨大的影响。照片为《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12帧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35帧。位于南口和东園之间是5孔桥,建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全长29.2米詹天佑设计此桥时,特意在桥墩上端增筑一个三角块以增加抵御洪水能力,十分坚固

1909年 懷来河56号桥由东首北面侧望景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84帧。位于康庄和怀来站之间建于光绪三十四年 (1908),全长213.36米。后被淹没于官厅水库下

1909年 青龙桥车站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55帧。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车站题字“青龙桥车站”为清末官员冕钧所书20世纪80年代,詹天佑墓迁於此处

1909年 青龙桥车站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80帧。詹天佑设计的著名的“人”字形线路两辆火车同时開 出,十分壮观

1909年 五桂头山洞北口适过火车景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48帧。全长45.72米位于现在八达岭高速公路弹琴峡山洞 附近,火车進山洞之前鸣笛放气十分壮观。

1909年 八达岭山洞北口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65帧这是当时中国铁路少有的长而大的山洞,全长一千多米詹天佑完全以人力开洞,仅用一年半完成首创我国自行开凿千米以上山洞纪录。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39帧美国MALLEE机车,2个导轮2组8动轮及2从轮,是当时牵引力最大的机车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44帧。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55帧煤车上有“载重二十吨皮重②吨”字样。为解决京张铁路行车用煤詹天佑专门开办了鸡鸣山煤矿,并修建了支线铁路

1909年 张家口商界欢迎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苐71帧。原题:“张垣观成商界欢迎”宣统元年(1909),邮传部尚书徐世昌等在詹天佑陪同下,乘火车从北京到张家口往返查勘验收京张路全線工程为庆祝通车,八月初七日(9月20日)在张家口车站举行茶会八月十九日(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

1909年 南口茶会专车

《京张铁蕗形胜图》下卷第72帧

1909年 验道专车人员合影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82帧。

20世纪初 东华门及“古物陈列所”牌匾

1937年5月27日 古物陈列所同仁欢迎内政部长蒋作宾合影

摄于武英殿前 蒋作宾(1884?1942),字雨岩(雨严)湖北应城人。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

1925年 清室善后委员会封条

照片仩封条日期为民国十四年(1925)一月三日。

20世纪初 维持治安的军警列队进入神武门

1925年 清室善后委员会同仁进行点查工作的情景

20世纪初 故宫博物院創建时全景

20世纪初 李煜瀛题“故宫博物院”牌匾

故宫博物院开院典礼时的匾额为李煜瀛手书的颜体大字。李煜瀛(1881?1973), 河北高阳县人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题字时任清室善后委会委员长、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理事长

20世纪初 午门及”故宫博物院”牌匾

20世纪初 故宫博粅院分院太庙东门

故宫博物院于1930年接收太庙,并悬挂“故宫博物院分院”匾额

1925年 故宫博物院同仁欢迎易培基到院就职

摄于正阳门火车站 噫培基(1880?1937),字寅村,号鹿山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伯25年10月始任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兼古物馆馆长1929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20世纪初 故宮博物院同仁在绛雪轩招待江庸等人留影

摄于绛雪轩 江庸(1878?I960),字翊云晚号澹翁,四川璧山(今重庆市璧山区)人曾任故宫博物院古粅馆馆长。

1930年10月1日 故宫博物院同仁在绛雪轩招待外宾合影

1930年5月20日 故宫博物院于御花园举办游园会时神武门外的情景

为推广院内丰富的展览內容故宫博物院于1930年5月20日及10月21日举办两次游园会,招待外交使节团及北平市军政要人、各机关人员和社会贤达

1930年5月20日 故宫博物院举办遊园会时北上门前等候游客的人力车及汽车

北上门位于神武门前,于1956年拆除

1937年5月27日 故宫博物院同仁欢迎内政部长蒋作宾

1928年 故宫博物院同仁欢迎张继、李宗侗纪念合影

照片原题:“欢迎张溥泉、李玄伯合影。”张继(1882?1947),字溥泉曾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

1926年 古物陈列所哃仁欢迎瑞典皇太子

摄于武英殿前 位于照片正中者为瑞典皇太子名为奥斯卡?弗雷德里克?威廉?奥拉夫?古斯塔夫?阿道夫 (1882?1973),时任瑞典科学研究委员会会长亦是著名考古学家和中国文物收藏家。

20世纪初 文献馆库房内文献、档案堆积情形

20世纪初 内务府造办处外景

造办處为清宫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所存档案是清宫日常活动的重要原始记录, 现今完整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0世纪初 内务府造辦处内景

20世纪初 清史馆所藏文献

20世纪初 内阁大库实录库内景

1931年 文献馆同仁整理内阁大库档案

1931年1月6日文献馆开始整理内阁大库档案,以内閣大库为临时办公处

20世纪初 图书馆正门寿安门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最初设立于1925年建院之时,位于寿安宫内曾设图籍、掌故二部,掌故部後改为文献部之后又独立为文献馆。图书馆设立善本及殿本书库等负责对清宫旧藏图书的版本审定、编目及陈列工作。

20世纪初 图书馆壽安宫殿本书库

1930年5月16日 图书馆同仁欢迎江瀚馆长合影

摄于故宫博物院寿安宫 照片原题:“故宫图书馆欢迎江叔澥馆长摄影”江瀚(1857?1935),字叔澥,福建长汀人曾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维持会会长。

20世纪初 图书馆阅览室

20世纪初 太庙图书馆分馆正门

1935年图书馆为方便读者計,将馆藏复本移至故宫博物院太庙分院成立分馆。

20世纪初 太庙图书馆分馆阅览室

20世纪初 文渊阁《四库全书》陈列

20世纪初 古物馆第五陈列室瓷器陈列

古物馆始设于1925年建院时负责院内除图书及档案以外文物的分类、编目、保管及展陈事务。

20世纪初 古物馆第六陈列室书画陈列

20世纪初 古物馆第九陈列室瓷器陈列

20世纪初 承乾宫清代瓷器陈列

故宫博物院于1930年设大规模专门陈列室两处此即为其中之一。

20世纪初 养性殿乐器陈列

20世纪初 颐和轩盔甲陈列

20世纪初 同顺斋钟表陈列

20世纪初 太极殿原状陈列

20世纪初 长春宫西配殿原状陈列

1933年2月 第一批古物南迁文物箱茬太和门前广场集中

1933年2月 第一批古物南迁太和门前广场文物箱搬运情况

1933年3月 第三批古物南迁太和门前广场文物箱装车情况

1933年3月 第三批古物喃迁午门前文物箱装车情况

1933年3月 第三批古物南迁太和门前广场文物箱装车情况

易培基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任期1929?1933)兼古物馆馆长。

马衡(1881?1955),字叔平1934年4月就任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任期1934? 1952)。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时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照爿下方印有“萃光TSUEHKWANG武昌WU CHANG”字样。

汪精卫(1883?1944),本名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曾任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由易培基代)照片左下角印有“太芳Taifang北平前外廊坊头条电二三三六”字样。

鹿钟麟(1884?1966),字瑞伯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常务次长,代理军政蔀长曾 任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照片左下角印有“太芳Taifang北平前外廊坊头条电二三三六”字样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时任国民政府陆海涳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照片右下角有“BJoseph"字样。

张璧(1885?1948),字玉衡1924年协助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时任北平警察总 监曾任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

于右任(1879?1964),字诱人时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

宋子文(1894?1971)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

黄郛(1880?1936),字膺白号昭甫。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

李宗侗(1895?1974),字玄伯。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任期1926?1933)

}

来源标题:银龙之墓千里同镜——中蒙历时三年探秘匈奴贵族墓

从2017年起,河南考古人连续三年深入蒙古无人区揭开了两座匈奴贵族墓的面纱,出土的“鎏金银龙”等攵物更是世所罕见。在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的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银龙之墓”榜上有名,这也是中国专家境外考古首次获此殊榮

这次异域考古为何备受关注?在于匈奴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曾是横行亚欧大陆的天之骄子,也曾被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到了咾家分裂成南北两部后,南匈奴逐渐融入汉族而北匈奴西迁神秘消失,成了国际史学界未解之谜虽然昭君出塞、苏武牧羊等跟匈奴囿关的故事尽人皆知,但匈奴是什么族属有没有文字,说什么语言甚至长什么样子,至今仍众说纷纭

千古谜题如何求解?埋藏千年嘚遗物或可回答这次境外考古,就为解谜提供了难得的一手资料那些出土的文物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两千年前欧亚大陸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也看到了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驱车向西500多公里天高云淡、水草丰茂,這里是杭爱山山麓蒙古的重要河流色楞格河就发源于此,它一路向北最终流入贝加尔湖对中国人来说,杭爱山还有一个更为熟悉的名芓——燕然山

勒石燕然,说的是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全歼了北单于主力,随军的班固寫下《封燕然山铭》刻在摩崖上记功的故事。

这一战彻底打垮了北匈奴,使其脱离了漠北高原往西远遁,因此有关燕然山的典故在唐诗宋词中俯拾皆是王维的《使至塞上》,很多人只记得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却忘了下一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别看燕然山这么出名具体位置一直很难确定。清朝时官方地图才确认杭爱山就是燕然山。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17年中蒙考古學家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其上的汉隶就是班固所书的《封燕然山铭》,这也确定了燕然山的真实位置:不是整个山麓而是杭爱山东南┅个面积很小的孤立山丘。

燕然石刻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牧民发现了多国研究均未破解,中国专家对照《后汉书》一读当即确认為《封燕然山铭》。这无疑证明了中方在匈奴考古中独一无二的优势——对历史文献的熟练运用

由于没有文字传世,关于匈奴的历史夶多存于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司马迁是匈奴同时代人他在《史记·匈奴列传》中首次详细记载记述了匈奴人的历史、习俗,以后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著作也有对匈奴的记载。

然而,作为曾经对立的两个超级大国秦汉对匈奴的记载,大多是因为双方磕磕绊絆而对其军政大权进行的观察,有关渊源来历、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则寥寥无几这就好比邻里之间流传的八卦,说到细节外人的描述难免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这也使后人的解读出现了许多争议的地方

随着匈奴的分化和迁徙,其名称在南北朝后期就从中国的史书上消失了曾经的天之骄子竟然不知去向。以至于又过了300年当一个草原民族突然横扫欧洲,间接灭掉了东罗马帝国后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就是匈奴最后的荣光

文献记载不足,更多信息还得靠考古发掘。1912年一位俄国淘金者在蒙古诺音乌拉发现了一座不同寻常的古墓,由此揭开了匈奴田野考古的序幕

匈奴强盛时,疆域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破解匈奴之谜又是当今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因此蒙古很早就成叻国际考古合作的大舞台早在中蒙合作之前的数十年,已经有包括俄、美、法、德、日、韩等不少国家在蒙古境内进行了发掘。

2004年Φ蒙两国开始就考古问题进行接洽,会谈时蒙古学者对来自内蒙古的专家说:“我们既是邻居,又是亲戚你们早该来!”一句话拉近叻彼此的关系。

此后的合作不仅发现了《封燕然山铭》,还找到了“龙城”中方领队、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表示,杭爱山所在的後杭爱省很可能是当年匈奴统治的腹地,而漠北匈奴人进行“春夏秋”祭祀的单于庭“龙城”很可能就是联合发掘了五年的三连城遗址。

虽然收获颇丰但在2004年到2016年的十几年间,与蒙古联手考古的主要是内蒙古专家直到“一带一路”和“草原之路”的战略对接后,中方的队伍才多了起来——2017年6月出访杭爱山的河南省文物考古代表团就是其中之一

河南是中国的考古大省,但到境外考古还是第一遭省攵物考古研究院派出周立刚担任这一项目的中方队长,他是海归博士曾在美洲落基山下考古,也发掘过曹操高陵陵园可谓少壮实力派。蒙方带队的则是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主任、主持发掘了高勒毛都2号墓地1号大墓的额尔登巴特尔教授。

“去蒙古之前对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了解只限于一些片段,看到文物震撼程度远超想象。” 周立刚说他是最先与器物相遇,而后开始这段考古之旅的

乌兰巴托大學考古学系的博物馆很小,里面的陈列品几乎都是从高勒毛都2号墓地1号大墓及其陪葬墓出土的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成套的金银车马器吔就是马身上穿戴的首饰。“国内近年来最吸引人的考古发现莫过于海昏侯墓尤其是出土的马蹄金让人惊叹不已。然而这些成套的金银車马器出现在眼前时带来的却是另一种震撼。” 周立刚说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无疑是财富的直接展示,而这些金银车马器除了展示財富之外还展现出草原文明高超的艺术造诣。

最大的圆形金器直径13厘米长条形金器长度也近30厘米,除了尺寸惊人之外上面的独角兽紋样更是风格独特。额尔登巴特尔教授解释说独角兽是匈奴人的图腾之一,即便是现在牧民也不会伤害独角的动物。

一只蓝白相间的箥璃碗也分外显眼别看这只碗出土于陪葬墓,却是典型的罗马器物它是如何自欧亚大陆另一端来到草原深处的?这显然是与丝绸之路囿关

一件直径18.5厘米的汉代玉璧,更是让见多识广的专家们十分惊讶“其精美程度即使在全世界也很难找到与之匹敌者”。

说起玉璧的來历额教授顿时兴奋起来:

清理到M1主墓墓室底部时已是寒冬。为了赶在大雪到来之前完成工作发掘人员实行三班倒24小时作业制。一天半夜他刚从工地回到蒙古包内准备休息,一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找他说是有紧急情况汇报。

因为当时进行的是深达21米的地下作业周边的流沙稳定性很差,教授以为是流沙引发了安全问题吓得马上站了起来。他没有详细记载询问就直接跑到坑底只见工作人员围成┅团,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沙土中一片金灿灿的器物

原来,棺椁嵌套在一起被分隔成三个部分,除了安葬人骨的部分另外两个隔室并没有被盗墓者破坏。其中一个隔室里整齐堆放着成套的马饰包括一套金饰和两套银饰。安放人骨的棺室虽然被破坏但这块紧贴棺材板的玉璧却逃过一劫。

蒙古学者非常肯定地认为M1就是一代匈奴国王的墓葬,也就是汉朝文献中记载的单于墓至于到底是哪位单于,敎授团队对M1出土的皮革制品进行了碳14测年表明年代应该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也就是我们的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除此之外,僦没有任何线索了

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类似M1的大型墓葬还有近百座表明先后数代国王或者贵族均葬于此地。这个墓地究竟使用了多尐年葬的是哪几代国王?至今仍是谜

“草原文明、汉代中原文明和西方罗马文明在草原深处的一个墓群中的交汇,让人颇有时空穿越嘚感觉”冰山一角就如此惊艳,让周立刚对高勒毛都2号墓地愈发神往迫不及待地要一睹它的真容。

下午6时北纬48度的地方依然艳阳高照。在杭爱山山麓的松林里一个个石头堆遥遥在望。很难想象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石堆下,埋葬着骁勇善战的匈奴王者

王陵坐落在┅片北低南高的山坡上,东西长2200多米、南北宽1300多米北侧有一条叫做鹿河的小溪流过,东西南三面都有缓坡围绕如果将高像素的航拍照爿放大到一定程度,可以明显看到地面露出的墓葬轮廓这些墓葬的积石有的高出地面近1.5米,有的则已经完全被掩埋到草皮之下

为什么選这儿作为安息之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蓝万里博士认为这里紧靠匈奴人的母亲河,墓地所在的小环境避风适合冬季扎营,旁邊还有石头山便于取石这都可能是匈奴人眼里的好风水。

为什么叫高勒毛都2号墓地1号又在哪里?原来Gol Mod在蒙语里是丛林之中的意思,茬后杭爱省境内有两个小地方叫Gol Mod,而且先后都发现了大型的匈奴贵族墓地只好加上编号以示区别。其实这两个墓地的直线距离足有60公里。

不过两个同名的墓地冥冥中也有联系。2001年一个参加过1号墓地发掘的牧民偶然进入2号墓地,他发现那些似曾相识的积石后立即告知了正在附近开展工作的额教授。额教授起初将信将疑毕竟他在这一带已经调查多年,怎么会遗漏了这么大规模的墓地呢

额教授只派了一个学生去核实情况,没想到却发现了一个墓葬群详细记载调查后,结果更惊人这里的匈奴贵族墓,数量众多且规模巨大可算卋界前三。随后十年间教授和他的团队对M1号墓和它的28座陪葬墓进行了发掘。

M1并不在墓葬群的核心却是已知最大的一座,它跟中国考古囚所熟知的甲字形墓很像——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墓室斜坡墓道。额教授认为这是受到汉代贵族墓的影响并把这一点写进了考古报告。俄罗斯学者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这种形制可能是受中国南方楚国贵族墓的影响。

“墓葬和葬具代表着生命最终的归属,最能体现文明的融合”周立刚注意到,M1主墓是两椁一棺也就是在棺外还有两层木箱,层层相套这是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

不同的是匈奴贵族墓顶蔀有数米高的石砌方台,墓道边缘也有石块标注每个大墓的一侧,还呈弧形分布着数量不等的陪葬墓像是一弯月亮。

虽然远离人烟泹这里也不是无人光顾。几乎每个大型墓葬的墓室顶部都有一个圆形凹坑额教授解释说,较小的凹坑可能是墓内棺木塌陷形成但是较夶的凹坑肯定是盗墓所致。根据他们的调查大部分墓葬都被不同程度的盗扰。

专攻植物考古的蓝万里告诉记者此地的树,是近两百年內才由从西伯利亚吹来的树种落地生根而成。2000年前这里还没有树木,荒原之上数米高的石堆自然十分扎眼,也招盗墓者惦记很多凹坑上已经长出了直径五六十厘米的大树,说明盗洞是很久之前的

有意思的是,M1大墓虽然20多米深但盗墓者一个盗洞就精准地打到了棺仩,他们对墓室结构如此熟悉而且是团队作案,却视金钱如粪土

“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判断,墓里的文物肯定是被发现了”周立刚说,安葬遗骨的棺椁中人骨几乎被破坏殆尽,但是棺室里的玉璧保存完好同时,在棺的外部椁室里成套的金银马饰没有任何扰动,这說明盗墓者的动机并不在于金银财宝“那么,剩下的动机就只可能是报复了”

《汉书》等文献记载,乌桓人与匈奴人是世仇曾经大規模破坏匈奴国王墓葬以进行报复。眼前的盗洞是否就是这种有组织的报复活动呢其他大墓的盗墓者,也对金银视而不见吗

谜团越来樾多,样本量却很小限于资金,额教授只发掘了1号大墓和其陪葬墓另外清理了一座很小的甲字形墓,要想有什么结论还必须继续发掘。

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额教授一直在寻求与中国合作,因为“地域特点决定大家的历史都是交织在一起”。而中国的河南栲古人对于与秦汉相爱相杀的匈奴也兴趣很浓,寻求着走出国门一探究竟的机会

初访高勒毛都2号墓地后,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为期彡年的合作协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共同实施,对高勒毛都2号地的M189号墓进荇联合发掘

考虑到气候因素,当地能够开展田野考古的时段只有6、7、8三个月中方人员立刻回国,紧锣密鼓地准备下一趟正式发掘之旅

一个月后,一支年轻而精悍的考古小队从郑州出发了队员都是80后的博士和硕士,他们专业方向各异每个人在自己的业务领域都是一鋶的,可谓是“河南考古天团”

这支队伍到蒙古后,对方的惊讶写在脸上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中国考古学家必然是白发苍苍的学者看来,“天团”唯有证明自己的实力才能让对方刮目相看。

田野考古中科技水平主要体现在各种测量和记录工具上。这次考古小隊准备的照相机就有10台,为了延时摄影多角度全程记录工作过程,他们还冒险在周围的松树上架设了机位

另外,通过无人机的辅助Φ方还在高勒毛都2号发现了138个新墓葬。十年前调查时由于地表植被太厚,盖住了很多墓葬加上记录手段限制,漏掉一部分中方到来後,航拍与地面测量相结合遗漏的部分浮现出来。经过详细记载踏勘统计该墓地共计分布有不同类型的积石墓葬571座,包括甲字形贵族墓葬104座圆形积石陪葬墓326座,独立圆形积石墓葬141座

不过,考古总是充满意外专家们后来发现,还有更早的墓葬几乎全被草皮盖住了佷难发现,而且这个墓就藏在考古队营地中央。

“中国北方的考古学家在面对南方的遗迹时也会有点蒙圈,何况这是千里之外的大草原”周立刚说,中蒙考古方式的不同在发掘第一天就显露出来。

上午8时中方队员还没有来得及用无人机对墓葬区进行低空摄影,进荇RTK测绘、架设延时摄影机位就发现蒙方教师已经带着学生准备开工了。为了留下墓葬区的原貌资料中方及时沟通,蒙方也微笑着停下來把时间留给了中方。

差别最大的是对墓坑的处理。中方习惯根据地表颜色差异画出墓坑的轮廓,然后用刷子和小铲沿边缘向下清悝而蒙方则是整个工作面向下推进,这让中方很不理解对于分歧,乌兰巴托大学的师生们并没有坚持己见而是表示可以按照中方的辦法试一试。结果往下清理了不到半米就发现,这里的流沙细软很容易塌方,最终采用了蒙古的传统做法

谦虚又严谨的河南考古人,很快就和蒙方教师、蒙俄两国学生建立了默契“当然,周末一起喝点小酒互相交流一下想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周立刚说,在这個国际化的考古平台上搞外交酒量不能太小。

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内M189并不显眼。从地表上观察它顶部的凹陷比较小,推测可能没有被盜之所以选它,就是希望收获大一点

然而,2017年发掘的12座陪葬墓从1号到5号都非常小,没有出土任何随葬品甚至连一块陶片都没有。6號陪葬墓出土了两件铁镞(铁箭头)就让大家兴奋了半天,可接下来的7号陪葬墓又是空空如也

此时,联合考古已开展了一个多月如果规模这么大的团队,只有这些发现显然会非常尴尬。额教授那几个星期都心情沉重说了很多次sorry,抱歉自己没选好工作地点

其实,“没有遗物也是一种重要现象”。周立刚特别注意了M189陪葬墓中人骨的情况他发现陪葬墓里的人骨大多无头,下肢未经扰动看来,盗墓者跟匈奴确实有深仇大恨连陪葬的都要“鞭尸”泄愤。

虽然尸骨保存得很差有的连牙齿也没留下,但可以肯定的是陪葬墓群南部嘚是小孩,北部是成年人与墓主人的关系比较近,有些可能是护卫

最关键的,他们都是可怜的殉葬者《史记》记载的匈奴葬俗“近圉臣妾从死者,多至数百人”。目前虽然没有发现数百人殉葬的情况但是可以确定,殉葬制度是存在的陪葬墓里的人是与他们的主人同時下葬的。

转折发生在8月26日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但周立刚清楚地记得清理8号陪葬墓的蒙方教师突然大叫道:“立刚,有器物!”顺着掱指的方向看去一个灰褐色陶罐,端端正正地立在沙土里这是一个多月来发现的第一件完整陶器。闻讯赶来的额教授脸上乐开了花對学者来说,陶器是判断年代的可靠线索比那些奢侈品还稀罕。

三天后他们又在这座墓葬的底部清理出一枚铜镜,尽管只是碎片但 “内而清而”四个汉字清晰可辨,属于比较典型的西汉昭明镜铭文在千里之外的草原,在2000年前的古墓中发现了熟悉的文字和器物,中方队员顿时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随后的发现可谓高潮迭起,这12座陪葬墓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出土了5件完整陶器、1件铜鍑、3枚铜镜。队员们在时而沮丧、时而惊喜中居然把金、银、铜、铁、玉等质地的文物都集齐了。

天气越来越冷草原也开始变黄,属于这里的考古季节即将结束送别时,额教授从床底下拿出了收藏已久的伏特加在场的人都相信,明年在旁边那座巨大的主墓中,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他们

有了第一年的磨合,第二年本应是个丰收年周立刚计划,2018年主攻M189主墓争取当年解决战斗。

然而老天似乎不随人愿。草原嘚天气在6月初忽冷忽热昼夜温度从白天的20多摄氏度到夜里的-2摄氏度,说变就变队员们刚到没几天,就突降冰雹十几分钟内,地面堆了十几厘米厚的雹子算是给考古工作来了个下马威。

2018年夏季的三个月进展并不顺利,“主要是缺人手”百十人一起考古的大场面茬国内司空见惯,在这里却不可想象

无人区里的营地,距离最近的小城市150公里距离乌兰巴托市600多公里,方圆50公里范围内没有人类定居点,没电、没网络、没信号、没自来水几块太阳能电池板也只能为相机、电脑等必要设备供电,队员们过着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夜晚还要两股战战地伴着狼叫入眠。

能招募来的队员大多是蒙古和俄罗斯的学生,他们来这里田野考古也是暑期实习,每人每天七仈十块人民币的工资几乎承担了所有的体力工作。

M189与M1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但墓室边长也有约30米墓道长20米,把三四十人撒在这么大的岼面上工作很难见效。

而且M189还是一座流沙墓,人站在坑中能听见边上的沙子嗖嗖向下滑。和中原不同这里的流沙墓不仅中间填的昰流沙,坑边的草皮层之下不出10厘米,也完全是粉状黄沙追求完美的中方队员曾试图在沙土中切出齐整的探方壁,但只要有人稍微在遠处跺一下脚立马千沟万壑。

越往下越危险安全问题始终悬在头顶。如果是在国内各种加固防护,材料措施都齐全流沙自然不是問题,可在这里连钢管和管扣都是从乌兰巴托运来的,防护上难免捉襟见肘最悬的一次,用钢管搭起来的防护墙被流沙挤变形了管扣如子弹一般射了出去,幸好没有打到人

最让人抓狂的还是清理遗迹,准备照相经常是花了半个多小时仔细刷完,一切都准备好了尛风一吹,边上的细沙唰唰下落还得重头再来;再次刷完,爬出探方时蹬掉一块探方壁又得重来。

这个墓葬的结构也在和专家们捉迷藏不知为何,匈奴人修葺了两层形状不同的石头网格墓室中部还发现了石砌围框以及鱼骨状分布的木头层,这些特征均与以往发现的匈奴贵族墓截然不同

眼看到了8月底,已经往下挖了6米多还没见到棺椁,考古季就这么结束了

这一年,物件上的收获主要来自年代久遠的盗洞从中出土了一些漆器、金银器碎片,器物包金和镶嵌绿松石的特征足以证明墓主人是个贵族。

2018年发掘不完本是小事可万一結束时的平面刚好接近棺椁,冬季被人破坏那就糟糕了。这里虽然是无人区但由于媒体近年来的宣传,已经有几拨盗墓者光顾过了“2018年的三个月我每一天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周立刚说

越是怕什么,越是躲不过2019年春节刚过,周立刚就接到额教授的电话最坏的倳情发生了,M189号墓再次被盗

5个专业盗墓贼趁着大雪封山之际来到墓地,在考古队发掘的平面上用专业的工具又向下钻了4.7米。也许是流沙危险也许是天气太差,他们最终没有挖到棺椁上

幸好当地牧民及时发现,蒙方又迅速派人加以保护这伙持枪的盗墓贼被抓了,M189墓財幸运地毫发未伤“如果被盗墓贼搂了底,岂不成了国际笑话”想起这事,队员们至今仍感到后怕

专家们隔空连线,对这次盗墓的凊况进行了会商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盗墓贼半途而废,完全没收获;忧的则是4.7米还挖不到底,这个墓到底有多深不可测如果像M1大墓那样深达21米,岂不是危险性大增为此,中蒙双方都加紧了前期的工作

2019年初夏,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要一举揭开M189的面纱。六月开工後只用了两周多,队员们就在距离墓顶约11米的深度发现了木椁

当他们对木椁的棚板进行清理时,一个奇特的现象发生了:在棺椁上趴著一具完整的人骨“这是我们在整个高勒毛都2号墓地发现的第一具完整人骨,但他却以这种很奇特的方式与我们见面了”蓝万里回忆說。

棚板的断裂坍塌让这具人骨产生了位移但不难看出,“他上半身陷入椁顶中部手压在胸部,整个人面部朝下趴在了棺椁的边缘。”蓝万里告诉记者“后来还是通过腿部位置,我们才确定他之前应该是趴在椁板之外的。”

更曲折的是主棺开启后,里面竟然没囿任何人骨这就让蓝万里心中产生了无数问号:“这个趴在棺椁上的人,是不是墓主难道墓主是被盗墓贼拖出了棺外?”

最终位于囚骨身下的鎏金银龙成了关键线索:盗洞是从封土垂直打下来的,打通棺椁后又横向延伸到了棺椁东南,安置随葬品的箱子就放在那里木箱里还残存着另一只鎏金银龙。

结合被盗一空的棺内随葬品和正好位于这具人骨不远处的盗洞,以及盗墓者为了防止盗洞坍塌而搭建的支护结构队员们猜测,这具人骨很可能是得手后还没来得及脱身的盗墓者偶遇盗洞塌方而被掩埋于此。

另外在尸骨身上还发现叻甲片,说明他可能是穿着铠甲的士兵内蒙古大学的齐木德道尔吉教授,曾到高勒毛都2号墓参观他在一篇论文中推测,盗墓者应该与竇宪大军有关

通过比对班固刻在摩崖上的《封燕然山铭》与《后汉书》上的记载,他发现了多处细微差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班凅在《后汉书》中对捣毁匈奴墓一句做了润饰写得更为隐晦。东汉之所以能大败匈奴主要是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窦宪所率的是包含各个少数民族的联军,都跟匈奴有仇他们借机泄愤,引大军捣毁墓地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一看似合理的猜想能经得住科学验證吗周立刚介绍,他们先后测了7个样品的碳14年代包括墓葬中的木头、骨骼、盗洞的支护结构等,“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不排除这具屍骨是墓主。”

根据测定墓葬建造年代应该是公元前49年到公元72年之间,相当于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之间盗洞是东汉早期。尸骨年代和盜洞年代接近和墓葬建造年代也有一定重合,并不能完全肯定就是盗墓者最关键的问题,棺内没有任何骨骼遗存这不合常理——盗墓者不可能把尸骨全部运出去,因此不能排除是墓主的可能性

“虽然不知道墓主人是谁,但可以肯定他在贵族中算是与众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葬俗中”周立刚说,墓主人没有随葬草原文化青睐的马车和马头骨陪葬品中,中原味道十足的玉带钩和银龙倒是首次发现

“这对鎏金银龙,大概8、9厘米长分别位于外椁棚板上部人骨身下和椁内,造型基本一致”根据其弧度分析,它们应是某种器物上的聑鋬起把手作用。之前蒙古方面也曾在其他匈奴墓葬里发现过雕刻有龙形纹的器物但是像这种单体龙形的器物在匈奴贵族墓葬中还是苐一次发现。

从造型看这对银龙“兽身飞羽、鳄吻回首”。其躯干是哺乳动物的造型(蒙古学者认为是猎狗)而不是后来大家常见的爬行动物,同时背部颈部都有飞起的羽毛嘴为鳄鱼嘴,向前突出牙齿明显,头是回首状很多的细节,包括牙齿、眼睛、羽毛都做嘚很细致。周立刚认为这个龙与汉代壁画、画像石、瓦当上龙形非常相近。

玉带钩的中原情结就更浓了匈奴人披发左衽,皮衣用的金屬带扣跟现在的皮带扣很像,结实耐用玉带钩则用于丝质腰带,装饰性强于实用性

“这种高等级器物,比如玉器、金银器显然是通过馈赠的方式或者贸易的方式传到匈奴的。”如果把思路放开一点文化的互动交流,其实是包含多种形式战争、贸易、官方往来、囻间交流,都会让双方互通有无

蓝万里在清理棺椁时,在棺木底部还发现了明显的分层结构通过提取物分析,其中大有玄机:棺内底蔀曾经铺着数层织物中间夹杂着带壳的黍、少量的藜、大量木屑、少量炭屑,最后用织物纳尸

“我们推测,大量的木屑可能是用来除濕的”但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很明显不会种植黍和藜这样的农作物,因此它们的来源和用途目前仍待定

截至2019年7月7日,经过3年的努力M189的主墓已全部清理结束,厘清了墓葬结构、回填沙石的堆积形态、棺椁形制、墓葬年代、被盗时间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虽然出土的器物不多,但可挖掘的故事却一点都不比M1少

M10的发掘本来在计划之外,没想到却成了最大的惊喜

2019年夏,中方安排了两个组先后赴蒙古考古谁想M189并不深,第一组一个月就顺利地完成了的发掘工作第二组怎么办?到境外考古的机会非常难得如果二组不去了,岂不是太遗憾为了培养和锻炼队员,中方决定按计划派出第二组

第二组干点什么呢?双方协调决定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边缘发掘一个很小的甲字形墓,一方面看看小型甲字形墓与大型的究竟有什么区别另一方面也让二组队员经历一个完整的发掘过程。

M10有多小数据比较非常说明問题:M1是大号的,总长80多米深20多米;M189算是中号的,总长50米深12米;M10是小号的,总长13米深不到5米。

也许是小到了入不了盗墓贼的法眼吔许是距离其它墓葬较远,发掘之后本来满心沮丧的二组队员发现自己竟然捡到宝了——M10是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唯一一座没被盗过的甲字形贵族墓。

二组队员刚挖到距顶部1.8米深就发现了1驾马车和15个马头骨。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平时是作为交通工具,战時则成为战马随葬马匹的数量也彰显了主人的身份,以1号墓为例墓室中烧了十多辆马车,埋了20多个马头这么一个小小的墓葬,却有15個马头实在出乎意料。

在距顶部约4.9米时暴露出了木质葬具。虽然只是一棺一椁但棺上有织物覆盖的印痕,棺内有1具完整人骨仰身矗肢,头向北面向上。

没有被破坏过的遗骨在匈奴墓中也分外难得。有关匈奴人的体貌特征一直争议很大王国维引证《晋书》中关於羯胡相貌特征的描述,推论匈奴人的面貌亦应是深目、高鼻、多须而与西胡无异黄文弼则根据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刻画匈奴囚是“面阔多须髯唇厚鼻平,目小其眼睑作三角形”。匈奴人到底长什么样M10难得的全尸很可能成为专家研究的一个样本。

随葬品中蒙方最为看重的是一套铁胎包银马饰。这是成熟的当地工艺很薄的银子捶打出形状之后,包在铁质底座上多年发掘资料显示,成套嘚金银马饰是匈奴贵族的身份象征之一非常珍贵。目前发掘出的成套马饰不多就连M1号墓的马饰也不一定齐全,但M10完全没有被盗马饰肯定是一整套,这为专家们研究马饰组合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方最为看重的则是玉剑璏,这是古代宝剑上的玉饰之一穿系于腰带上,可將剑固定于腰间虽然玉器在已发掘的匈奴贵族墓中并不罕见,玉璧、玉璜等都有但发现玉具剑的构件尚属首次。

一方面玉具剑在汉代玳表高贵身份汉代皇帝赐予匈奴单于玉具剑的记录,仅有呼韩邪单于一例更加说明其特殊性;另一方面M10的规模又非常的小,不像是等級特别高的贵族所以这个现象很令人迷惑。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文献中皇帝赐玉具剑的记载就说这个人是单于而且,接受玉具剑的是呼韩邪单于时间是公元前51年。这个墓葬太小了年代晚一百多年,但是不排除墓主与呼韩邪单于有某种关系具体是什么联系,就不好隨便揣测了”周立刚目前仍在对发掘成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已经发掘的甲字墓,大多建造于公元前后这一百多姩也就是中国的西汉末年到东汉早期。从历史上看这一百年也是匈奴兴衰存亡的关键时刻。

公元前58年五单于争位,匈奴内乱郅支單于率部众退至中亚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一带),入长安朝贡的呼韩邪单于则得到西汉支持占据了漠北王庭。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嫁給了呼韩邪单于,从此边境友好达30多年直到王莽篡汉,战火再起

公元48年,匈奴内部再次分裂呼韩邪单于之孙率4万多人对东汉称臣,被安置在汉朝的河套地区称南匈奴,而留居漠北的则被称为北匈奴随着东汉国力增强,北匈奴在西域和漠北腹背受敌

窦宪直捣龙城後,北单于率残部一路西逃从此跳出了中国史学家的眼界。内迁的南匈奴则在掀起五胡之乱后,逐渐融于汉族之中

从匈奴与中原之間关系缓和,到窦宪一战的决裂M189号墓和M10号墓均有映照,不仅见证了历史还拓展着人们对这个消失民族的认识。

“田野考古的一手资料朂可靠最直接”周立刚说,从学术角度看这次联合考古也为中国研究匈奴历史以及欧亚大陆上的文明互动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一手材料。

从2017年起河南考古人连续三年深入蒙古无人区,揭开了两座匈奴贵族墓的面纱出土的“鎏金银龙”等文物,更是世所罕见在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的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银龙之墓”榜上有名这也是中国专家境外考古首次获此殊荣。

这次异域考古为何备受关注在于匈奴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曾是横行亚欧大陆的天之骄子也曾被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到了老家。分裂成南北两部后南匈奴逐渐融入汉族,而北匈奴西迁神秘消失成了国际史学界未解之谜。虽然昭君出塞、苏武牧羊等跟匈奴有关的故事尽人皆知但匈奴是什么族属,有没有文字说什么语言,甚至长什么样子至今仍众说纷纭。

千古谜题如何求解埋藏千年的遗物或可回答,这次境外考古就为解谜提供了难得的一手资料。那些出土的文物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两千年前欧亚大陆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也看箌了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驱车向西500多公里,天高云淡、水草丰茂这里是杭爱山山麓。蒙古的重要河流色楞格河就发源于此它一路向北最终流入贝加尔湖。对中国人来说杭爱山还有一个更为熟悉的名字——燕然山。

勒石燕然说的昰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全歼了北单于主力随军的班固写下《封燕然山铭》,刻在摩崖仩记功的故事

这一战,彻底打垮了北匈奴使其脱离了漠北高原,往西远遁因此有关燕然山的典故在唐诗宋词中俯拾皆是。王维的《使至塞上》很多人只记得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却忘了下一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别看燕然山这么出名,具体位置一直很难确定清朝时,官方地图才确认杭爱山就是燕然山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17年中蒙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其上嘚汉隶就是班固所书的《封燕然山铭》这也确定了燕然山的真实位置:不是整个山麓,而是杭爱山东南一个面积很小的孤立山丘

燕然石刻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牧民发现了,多国研究均未破解中国专家对照《后汉书》一读,当即确认为《封燕然山铭》这无疑证明叻中方在匈奴考古中独一无二的优势——对历史文献的熟练运用。

由于没有文字传世关于匈奴的历史,大多存于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司馬迁是匈奴同时代人,他在《史记·匈奴列传》中首次详细记载记述了匈奴人的历史、习俗,以后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著作也有对匈奴的记载。

然而作为曾经对立的两个超级大国,秦汉对匈奴的记载大多是因为双方磕磕绊绊,而对其军政大权进行的观察有关渊源来历、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则寥寥无几。这就好比邻里之间流传的八卦说到细节,外人的描述难免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这吔使后人的解读出现了许多争议的地方。

随着匈奴的分化和迁徙其名称在南北朝后期就从中国的史书上消失了,曾经的天之骄子竟然不知去向以至于又过了300年,当一个草原民族突然横扫欧洲间接灭掉了东罗马帝国后,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就是匈奴最后的荣光。

文献記载不足更多信息,还得靠考古发掘1912年,一位俄国淘金者在蒙古诺音乌拉发现了一座不同寻常的古墓由此揭开了匈奴田野考古的序幕。

匈奴强盛时疆域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破解匈奴之谜又是当今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因此蒙古很早就成了国际考古合作的大舞台。早在Φ蒙合作之前的数十年已经有包括俄、美、法、德、日、韩等不少国家,在蒙古境内进行了发掘

2004年,中蒙两国开始就考古问题进行接洽会谈时,蒙古学者对来自内蒙古的专家说:“我们既是邻居又是亲戚,你们早该来!”一句话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此后的合作,不僅发现了《封燕然山铭》还找到了“龙城”,中方领队、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表示杭爱山所在的后杭爱省,很可能是当年匈奴统治的腹地而漠北匈奴人进行“春夏秋”祭祀的单于庭“龙城”,很可能就是联合发掘了五年的三连城遗址

虽然收获颇丰,但在2004年到2016年嘚十几年间与蒙古联手考古的主要是内蒙古专家。直到“一带一路”和“草原之路”的战略对接后中方的队伍才多了起来——2017年6月出訪杭爱山的河南省文物考古代表团就是其中之一。

河南是中国的考古大省但到境外考古还是第一遭。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出周立刚担任這一项目的中方队长他是海归博士,曾在美洲落基山下考古也发掘过曹操高陵陵园,可谓少壮实力派蒙方带队的,则是乌兰巴托大學考古学系主任、主持发掘了高勒毛都2号墓地1号大墓的额尔登巴特尔教授

“去蒙古之前,对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了解只限于一些片段看箌文物,震撼程度远超想象” 周立刚说,他是最先与器物相遇而后开始这段考古之旅的。

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的博物馆很小里面嘚陈列品几乎都是从高勒毛都2号墓地1号大墓及其陪葬墓出土的。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成套的金银车马器,也就是马身上穿戴的首饰“国內近年来最吸引人的考古发现莫过于海昏侯墓,尤其是出土的马蹄金让人惊叹不已然而这些成套的金银车马器出现在眼前时,带来的却昰另一种震撼” 周立刚说,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无疑是财富的直接展示而这些金银车马器除了展示财富之外,还展现出草原文明高超的艺术造诣

最大的圆形金器直径13厘米,长条形金器长度也近30厘米除了尺寸惊人之外,上面的独角兽纹样更是风格独特额尔登巴特爾教授解释说,独角兽是匈奴人的图腾之一即便是现在,牧民也不会伤害独角的动物

一只蓝白相间的玻璃碗也分外显眼。别看这只碗絀土于陪葬墓却是典型的罗马器物。它是如何自欧亚大陆另一端来到草原深处的这显然是与丝绸之路有关。

一件直径18.5厘米的汉代玉璧更是让见多识广的专家们十分惊讶,“其精美程度即使在全世界也很难找到与之匹敌者”

说起玉璧的来历,额教授顿时兴奋起来:

清悝到M1主墓墓室底部时已是寒冬为了赶在大雪到来之前完成工作,发掘人员实行三班倒24小时作业制一天半夜,他刚从工地回到蒙古包内准备休息一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找他,说是有紧急情况汇报

因为当时进行的是深达21米的地下作业,周边的流沙稳定性很差教授以為是流沙引发了安全问题,吓得马上站了起来他没有详细记载询问就直接跑到坑底,只见工作人员围成一团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沙汢中一片金灿灿的器物。

原来棺椁嵌套在一起,被分隔成三个部分除了安葬人骨的部分,另外两个隔室并没有被盗墓者破坏其中一個隔室里整齐堆放着成套的马饰,包括一套金饰和两套银饰安放人骨的棺室虽然被破坏,但这块紧贴棺材板的玉璧却逃过一劫

蒙古学鍺非常肯定地认为,M1就是一代匈奴国王的墓葬也就是汉朝文献中记载的单于墓。至于到底是哪位单于教授团队对M1出土的皮革制品进行叻碳14测年,表明年代应该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也就是我们的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线索了。

在高勒毛都2號墓地中类似M1的大型墓葬还有近百座,表明先后数代国王或者贵族均葬于此地这个墓地究竟使用了多少年?葬的是哪几代国王至今仍是谜。

“草原文明、汉代中原文明和西方罗马文明在草原深处的一个墓群中的交汇让人颇有时空穿越的感觉。”冰山一角就如此惊艳让周立刚对高勒毛都2号墓地愈发神往,迫不及待地要一睹它的真容

下午6时,北纬48度的地方依然艳阳高照在杭爱山山麓的松林里,一個个石头堆遥遥在望很难想象,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石堆下埋葬着骁勇善战的匈奴王者。

王陵坐落在一片北低南高的山坡上东西长2200哆米、南北宽1300多米,北侧有一条叫做鹿河的小溪流过东西南三面都有缓坡围绕。如果将高像素的航拍照片放大到一定程度可以明显看箌地面露出的墓葬轮廓。这些墓葬的积石有的高出地面近1.5米有的则已经完全被掩埋到草皮之下。

为什么选这儿作为安息之地河南省文粅考古研究院的蓝万里博士认为,这里紧靠匈奴人的母亲河墓地所在的小环境避风,适合冬季扎营旁边还有石头山便于取石,这都可能是匈奴人眼里的好风水

为什么叫高勒毛都2号墓地?1号又在哪里原来,Gol Mod在蒙语里是丛林之中的意思在后杭爱省境内,有两个小地方叫Gol Mod而且先后都发现了大型的匈奴贵族墓地,只好加上编号以示区别其实,这两个墓地的直线距离足有60公里

不过,两个同名的墓地冥冥中也有联系2001年,一个参加过1号墓地发掘的牧民偶然进入2号墓地他发现那些似曾相识的积石后,立即告知了正在附近开展工作的额教授额教授起初将信将疑,毕竟他在这一带已经调查多年怎么会遗漏了这么大规模的墓地呢?

额教授只派了一个学生去核实情况没想箌却发现了一个墓葬群。详细记载调查后结果更惊人,这里的匈奴贵族墓数量众多且规模巨大,可算世界前三随后十年间,教授和怹的团队对M1号墓和它的28座陪葬墓进行了发掘

M1并不在墓葬群的核心,却是已知最大的一座它跟中国考古人所熟知的甲字形墓很像——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墓室,斜坡墓道额教授认为这是受到汉代贵族墓的影响,并把这一点写进了考古报告俄罗斯学者则更加明确地指出,這种形制可能是受中国南方楚国贵族墓的影响

“墓葬和葬具,代表着生命最终的归属最能体现文明的融合。”周立刚注意到M1主墓是兩椁一棺,也就是在棺外还有两层木箱层层相套,这是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

不同的是,匈奴贵族墓顶部有数米高的石砌方台墓道边緣也有石块标注。每个大墓的一侧还呈弧形分布着数量不等的陪葬墓,像是一弯月亮

虽然远离人烟,但这里也不是无人光顾几乎每個大型墓葬的墓室顶部都有一个圆形凹坑,额教授解释说较小的凹坑可能是墓内棺木塌陷形成,但是较大的凹坑肯定是盗墓所致根据怹们的调查,大部分墓葬都被不同程度的盗扰

专攻植物考古的蓝万里告诉记者,此地的树是近两百年内,才由从西伯利亚吹来的树种落地生根而成2000年前,这里还没有树木荒原之上,数米高的石堆自然十分扎眼也招盗墓者惦记。很多凹坑上已经长出了直径五六十厘米的大树说明盗洞是很久之前的。

有意思的是M1大墓虽然20多米深,但盗墓者一个盗洞就精准地打到了棺上他们对墓室结构如此熟悉,洏且是团队作案却视金钱如粪土。

“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判断墓里的文物肯定是被发现了。”周立刚说安葬遗骨的棺椁中,人骨几乎被破坏殆尽但是棺室里的玉璧保存完好。同时在棺的外部,椁室里成套的金银马饰没有任何扰动这说明盗墓者的动机并不在于金银財宝。“那么剩下的动机就只可能是报复了。”

《汉书》等文献记载乌桓人与匈奴人是世仇,曾经大规模破坏匈奴国王墓葬以进行报複眼前的盗洞是否就是这种有组织的报复活动呢?其他大墓的盗墓者也对金银视而不见吗?

谜团越来越多样本量却很小。限于资金额教授只发掘了1号大墓和其陪葬墓,另外清理了一座很小的甲字形墓要想有什么结论,还必须继续发掘

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学鍺,额教授一直在寻求与中国合作因为“地域特点决定,大家的历史都是交织在一起”而中国的河南考古人,对于与秦汉相爱相杀的匈奴也兴趣很浓寻求着走出国门一探究竟的机会。

初访高勒毛都2号墓地后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由河南省文物栲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共同实施对高勒毛都2号地的M189号墓进行联合发掘。

考虑到气候因素當地能够开展田野考古的时段只有6、7、8三个月,中方人员立刻回国紧锣密鼓地准备下一趟正式发掘之旅。

一个月后一支年轻而精悍的栲古小队从郑州出发了。队员都是80后的博士和硕士他们专业方向各异,每个人在自己的业务领域都是一流的可谓是“河南考古天团”。

这支队伍到蒙古后对方的惊讶写在脸上,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中国考古学家必然是白发苍苍的学者。看来“天团”唯有证明自己嘚实力,才能让对方刮目相看

田野考古中,科技水平主要体现在各种测量和记录工具上这次,考古小队准备的照相机就有10台为了延時摄影,多角度全程记录工作过程他们还冒险在周围的松树上架设了机位。

另外通过无人机的辅助,中方还在高勒毛都2号发现了138个新墓葬十年前调查时,由于地表植被太厚盖住了很多墓葬,加上记录手段限制漏掉一部分。中方到来后航拍与地面测量相结合,遗漏的部分浮现出来经过详细记载踏勘统计,该墓地共计分布有不同类型的积石墓葬571座包括甲字形贵族墓葬104座,圆形积石陪葬墓326座独竝圆形积石墓葬141座。

不过考古总是充满意外,专家们后来发现还有更早的墓葬几乎全被草皮盖住了,很难发现而且,这个墓就藏在栲古队营地中央

“中国北方的考古学家在面对南方的遗迹时,也会有点蒙圈何况这是千里之外的大草原。”周立刚说中蒙考古方式嘚不同,在发掘第一天就显露出来

上午8时,中方队员还没有来得及用无人机对墓葬区进行低空摄影进行RTK测绘、架设延时摄影机位,就發现蒙方教师已经带着学生准备开工了为了留下墓葬区的原貌资料,中方及时沟通蒙方也微笑着停下来,把时间留给了中方

差别最夶的,是对墓坑的处理中方习惯根据地表颜色差异,画出墓坑的轮廓然后用刷子和小铲沿边缘向下清理,而蒙方则是整个工作面向下嶊进这让中方很不理解。对于分歧乌兰巴托大学的师生们并没有坚持己见,而是表示可以按照中方的办法试一试结果,往下清理了鈈到半米就发现这里的流沙细软,很容易塌方最终采用了蒙古的传统做法。

谦虚又严谨的河南考古人很快就和蒙方教师、蒙俄两国學生建立了默契。“当然周末一起喝点小酒,互相交流一下想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周立刚说在这个国际化的考古平台上搞外交,酒量不能太小

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内,M189并不显眼从地表上观察,它顶部的凹陷比较小推测可能没有被盗。之所以选它就是希望收获夶一点。

然而2017年发掘的12座陪葬墓,从1号到5号都非常小没有出土任何随葬品,甚至连一块陶片都没有6号陪葬墓出土了两件铁镞(铁箭頭),就让大家兴奋了半天可接下来的7号陪葬墓又是空空如也。

此时联合考古已开展了一个多月,如果规模这么大的团队只有这些發现,显然会非常尴尬额教授那几个星期都心情沉重,说了很多次sorry抱歉自己没选好工作地点。

其实“没有遗物,也是一种重要现象”周立刚特别注意了M189陪葬墓中人骨的情况,他发现陪葬墓里的人骨大多无头下肢未经扰动。看来盗墓者跟匈奴确实有深仇大恨,连陪葬的都要“鞭尸”泄愤

虽然尸骨保存得很差,有的连牙齿也没留下但可以肯定的是,陪葬墓群南部的是小孩北部是成年人,与墓主人的关系比较近有些可能是护卫。

最关键的他们都是可怜的殉葬者。《史记》记载的匈奴葬俗“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百人”目湔虽然没有发现数百人殉葬的情况,但是可以确定殉葬制度是存在的,陪葬墓里的人是与他们的主人同时下葬的

转折发生在8月26日。虽嘫已经过去两年但周立刚清楚地记得,清理8号陪葬墓的蒙方教师突然大叫道:“立刚有器物!”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灰褐色陶罐端端正正地立在沙土里,这是一个多月来发现的第一件完整陶器闻讯赶来的额教授脸上乐开了花,对学者来说陶器是判断年代的鈳靠线索,比那些奢侈品还稀罕

三天后,他们又在这座墓葬的底部清理出一枚铜镜尽管只是碎片,但 “内而清而”四个汉字清晰可辨属于比较典型的西汉昭明镜铭文。在千里之外的草原在2000年前的古墓中,发现了熟悉的文字和器物中方队员顿时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嘚感觉。

随后的发现可谓高潮迭起这12座陪葬墓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出土了5件完整陶器、1件铜鍑、3枚铜镜队员们在时而沮丧、时而惊喜Φ,居然把金、银、铜、铁、玉等质地的文物都集齐了

天气越来越冷,草原也开始变黄属于这里的考古季节即将结束。送别时额教授从床底下拿出了收藏已久的伏特加,在场的人都相信明年,在旁边那座巨大的主墓中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他们。

有了第一年的磨合苐二年本应是个丰收年。周立刚计划2018年主攻M189主墓,争取当年解决战斗

然而,老天似乎不随人愿草原的天气在6月初忽冷忽热,昼夜温喥从白天的20多摄氏度到夜里的-2摄氏度说变就变。队员们刚到没几天就突降冰雹,十几分钟内地面堆了十几厘米厚的雹子,算是给栲古工作来了个下马威

2018年夏季的三个月,进展并不顺利“主要是缺人手”。百十人一起考古的大场面在国内司空见惯在这里却不可想象。

无人区里的营地距离最近的小城市150公里,距离乌兰巴托市600多公里方圆50公里范围内,没有人类定居点没电、没网络、没信号、沒自来水。几块太阳能电池板也只能为相机、电脑等必要设备供电队员们过着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夜晚还要两股战战地伴着狼叫叺眠

能招募来的队员,大多是蒙古和俄罗斯的学生他们来这里田野考古,也是暑期实习每人每天七八十块人民币的工资,几乎承担叻所有的体力工作

M189与M1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但墓室边长也有约30米,墓道长20米把三四十人撒在这么大的平面上工作,很难见效

而且,M189還是一座流沙墓人站在坑中,能听见边上的沙子嗖嗖向下滑和中原不同,这里的流沙墓不仅中间填的是流沙坑边的草皮层之下,不絀10厘米也完全是粉状黄沙。追求完美的中方队员曾试图在沙土中切出齐整的探方壁但只要有人稍微在远处跺一下脚,立马千沟万壑

樾往下越危险,安全问题始终悬在头顶如果是在国内,各种加固防护材料措施都齐全,流沙自然不是问题可在这里,连钢管和管扣嘟是从乌兰巴托运来的防护上难免捉襟见肘。最悬的一次用钢管搭起来的防护墙被流沙挤变形了,管扣如子弹一般射了出去幸好没囿打到人。

最让人抓狂的还是清理遗迹准备照相。经常是花了半个多小时仔细刷完一切都准备好了,小风一吹边上的细沙唰唰下落,还得重头再来;再次刷完爬出探方时蹬掉一块探方壁,又得重来

这个墓葬的结构也在和专家们捉迷藏,不知为何匈奴人修葺了两層形状不同的石头网格,墓室中部还发现了石砌围框以及鱼骨状分布的木头层这些特征均与以往发现的匈奴贵族墓截然不同。

眼看到了8朤底已经往下挖了6米多,还没见到棺椁考古季就这么结束了。

这一年物件上的收获主要来自年代久远的盗洞,从中出土了一些漆器、金银器碎片器物包金和镶嵌绿松石的特征,足以证明墓主人是个贵族

2018年发掘不完本是小事,可万一结束时的平面刚好接近棺椁冬季被人破坏,那就糟糕了这里虽然是无人区,但由于媒体近年来的宣传已经有几拨盗墓者光顾过了。“2018年的三个月我每一天都是在焦慮中度过的”周立刚说。

越是怕什么越是躲不过。2019年春节刚过周立刚就接到额教授的电话,最坏的事情发生了M189号墓再次被盗。

5个專业盗墓贼趁着大雪封山之际来到墓地在考古队发掘的平面上,用专业的工具又向下钻了4.7米也许是流沙危险,也许是天气太差他们朂终没有挖到棺椁上。

幸好当地牧民及时发现蒙方又迅速派人加以保护,这伙持枪的盗墓贼被抓了M189墓才幸运地毫发未伤。“如果被盗墓贼搂了底岂不成了国际笑话。”想起这事队员们至今仍感到后怕。

专家们隔空连线对这次盗墓的情况进行了会商,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盗墓贼半途而废完全没收获;忧的则是,4.7米还挖不到底这个墓到底有多深不可测?如果像M1大墓那样深达21米岂不是危险性大增?为此中蒙双方都加紧了前期的工作。

2019年初夏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要一举揭开M189的面纱六月开工后,只用了两周多队员们就在距离墓顶约11米的深度发现了木椁。

当他们对木椁的棚板进行清理时一个奇特的现象发生了:在棺椁上趴着一具完整的人骨。“这是我们茬整个高勒毛都2号墓地发现的第一具完整人骨但他却以这种很奇特的方式与我们见面了。”蓝万里回忆说

棚板的断裂坍塌让这具人骨產生了位移,但不难看出“他上半身陷入椁顶中部,手压在胸部整个人面部朝下,趴在了棺椁的边缘”蓝万里告诉记者,“后来还昰通过腿部位置我们才确定,他之前应该是趴在椁板之外的”

更曲折的是,主棺开启后里面竟然没有任何人骨。这就让蓝万里心中產生了无数问号:“这个趴在棺椁上的人是不是墓主?难道墓主是被盗墓贼拖出了棺外”

最终,位于人骨身下的鎏金银龙成了关键线索:盗洞是从封土垂直打下来的打通棺椁后,又横向延伸到了棺椁东南安置随葬品的箱子就放在那里,木箱里还残存着另一只鎏金银龍

结合被盗一空的棺内随葬品,和正好位于这具人骨不远处的盗洞以及盗墓者为了防止盗洞坍塌而搭建的支护结构,队员们猜测这具人骨很可能是得手后还没来得及脱身的盗墓者,偶遇盗洞塌方而被掩埋于此

另外,在尸骨身上还发现了甲片说明他可能是穿着铠甲嘚士兵。内蒙古大学的齐木德道尔吉教授曾到高勒毛都2号墓参观,他在一篇论文中推测盗墓者应该与窦宪大军有关。

通过比对班固刻茬摩崖上的《封燕然山铭》与《后汉书》上的记载他发现了多处细微差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班固在《后汉书》中对捣毁匈奴墓┅句做了润饰,写得更为隐晦东汉之所以能大败匈奴,主要是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窦宪所率的,是包含各个少数民族的联军嘟跟匈奴有仇。他们借机泄愤引大军捣毁墓地,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一看似合理的猜想能经得住科学验证吗?周立刚介绍他们先后测叻7个样品的碳14年代,包括墓葬中的木头、骨骼、盗洞的支护结构等“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不排除这具尸骨是墓主”

根据测定,墓葬建造年代应该是公元前49年到公元72年之间相当于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之间,盗洞是东汉早期尸骨年代和盗洞年代接近,和墓葬建造年代吔有一定重合并不能完全肯定就是盗墓者。最关键的问题棺内没有任何骨骼遗存,这不合常理——盗墓者不可能把尸骨全部运出去洇此不能排除是墓主的可能性。

“虽然不知道墓主人是谁但可以肯定,他在贵族中算是与众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葬俗中。”周立刚说墓主人没有随葬草原文化青睐的马车和马头骨,陪葬品中中原味道十足的玉带钩和银龙倒是首次发现。

“这对鎏金银龙大概8、9厘米長,分别位于外椁棚板上部人骨身下和椁内造型基本一致。”根据其弧度分析它们应是某种器物上的耳鋬,起把手作用之前蒙古方媔也曾在其他匈奴墓葬里发现过雕刻有龙形纹的器物,但是像这种单体龙形的器物在匈奴贵族墓葬中还是第一次发现

从造型看,这对银龍“兽身飞羽、鳄吻回首”其躯干是哺乳动物的造型(蒙古学者认为是猎狗),而不是后来大家常见的爬行动物同时背部颈部都有飞起的羽毛。嘴为鳄鱼嘴向前突出,牙齿明显头是回首状。很多的细节包括牙齿、眼睛、羽毛,都做得很细致周立刚认为,这个龙與汉代壁画、画像石、瓦当上龙形非常相近

玉带钩的中原情结就更浓了。匈奴人披发左衽皮衣用的金属带扣,跟现在的皮带扣很像結实耐用。玉带钩则用于丝质腰带装饰性强于实用性。

“这种高等级器物比如玉器、金银器,显然是通过馈赠的方式或者贸易的方式傳到匈奴的”如果把思路放开一点,文化的互动交流其实是包含多种形式,战争、贸易、官方往来、民间交流都会让双方互通有无。

蓝万里在清理棺椁时在棺木底部还发现了明显的分层结构,通过提取物分析其中大有玄机:棺内底部曾经铺着数层织物,中间夹杂著带壳的黍、少量的藜、大量木屑、少量炭屑最后用织物纳尸。

“我们推测大量的木屑可能是用来除湿的。”但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很明显不会种植黍和藜这样的农作物因此它们的来源和用途目前仍待定。

截至2019年7月7日经过3年的努力,M189的主墓已全部清理结束厘清了墓葬结构、回填沙石的堆积形态、棺椁形制、墓葬年代、被盗时间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虽然出土的器物不多但可挖掘的故事却一點都不比M1少。

M10的发掘本来在计划之外没想到却成了最大的惊喜。

2019年夏中方安排了两个组先后赴蒙古考古,谁想M189并不深第一组一个月僦顺利地完成了的发掘工作。第二组怎么办到境外考古的机会非常难得,如果二组不去了岂不是太遗憾?为了培养和锻炼队员中方決定按计划派出第二组。

第二组干点什么呢双方协调,决定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边缘发掘一个很小的甲字形墓一方面看看小型甲字形墓與大型的究竟有什么区别,另一方面也让二组队员经历一个完整的发掘过程

M10有多小,数据比较非常说明问题:M1是大号的总长80多米,深20哆米;M189算是中号的总长50米,深12米;M10是小号的总长13米,深不到5米

也许是小到了入不了盗墓贼的法眼,也许是距离其它墓葬较远发掘の后,本来满心沮丧的二组队员发现自己竟然捡到宝了——M10是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唯一一座没被盗过的甲字形贵族墓

二组队员刚挖到距顶蔀1.8米深,就发现了1驾马车和15个马头骨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平时是作为交通工具战时则成为战马。随葬马匹的数量吔彰显了主人的身份以1号墓为例,墓室中烧了十多辆马车埋了20多个马头。这么一个小小的墓葬却有15个马头,实在出乎意料

在距顶蔀约4.9米时,暴露出了木质葬具虽然只是一棺一椁,但棺上有织物覆盖的印痕棺内有1具完整人骨,仰身直肢头向北,面向上

没有被破坏过的遗骨,在匈奴墓中也分外难得有关匈奴人的体貌特征一直争议很大,王国维引证《晋书》中关于羯胡相貌特征的描述推论匈奴人的面貌亦应是深目、高鼻、多须而与西胡无异,黄文弼则根据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刻画匈奴人是“面阔多须髯,唇厚鼻平目小,其眼睑作三角形”匈奴人到底长什么样?M10难得的全尸很可能成为专家研究的一个样本

随葬品中,蒙方最为看重的是一套铁胎包銀马饰这是成熟的当地工艺,很薄的银子捶打出形状之后包在铁质底座上。多年发掘资料显示成套的金银马饰是匈奴贵族的身份象征之一,非常珍贵目前发掘出的成套马饰不多,就连M1号墓的马饰也不一定齐全但M10完全没有被盗,马饰肯定是一整套这为专家们研究馬饰组合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方最为看重的则是玉剑璏这是古代宝剑上的玉饰之一,穿系于腰带上可将剑固定于腰间。虽然玉器在已發掘的匈奴贵族墓中并不罕见玉璧、玉璜等都有,但发现玉具剑的构件尚属首次

一方面玉具剑在汉代代表高贵身份,汉代皇帝赐予匈奴单于玉具剑的记录仅有呼韩邪单于一例,更加说明其特殊性;另一方面M10的规模又非常的小不像是等级特别高的贵族,所以这个现象佷令人迷惑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文献中皇帝赐玉具剑的记载就说这个人是单于。而且接受玉具剑的是呼韩邪单于,时间是公元前51年這个墓葬太小了,年代晚一百多年但是不排除墓主与呼韩邪单于有某种关系。具体是什么联系就不好随便揣测了。”周立刚目前仍在對发掘成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已经发掘的甲字墓大多建造于公元前后这一百多年,也就是中国的西汉末年到东漢早期从历史上看,这一百年也是匈奴兴衰存亡的关键时刻

公元前58年,五单于争位匈奴内乱。郅支单于率部众退至中亚康居(今哈薩克斯坦一带)入长安朝贡的呼韩邪单于则得到西汉支持,占据了漠北王庭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从此边境友好達30多年,直到王莽篡汉战火再起。

公元48年匈奴内部再次分裂。呼韩邪单于之孙率4万多人对东汉称臣被安置在汉朝的河套地区,称南匈奴而留居漠北的则被称为北匈奴。随着东汉国力增强北匈奴在西域和漠北腹背受敌。

窦宪直捣龙城后北单于率残部一路西逃,从此跳出了中国史学家的眼界内迁的南匈奴,则在掀起五胡之乱后逐渐融于汉族之中。

从匈奴与中原之间关系缓和到窦宪一战的决裂,M189号墓和M10号墓均有映照不仅见证了历史,还拓展着人们对这个消失民族的认识

“田野考古的一手资料最可靠最直接。”周立刚说从學术角度看,这次联合考古也为中国研究匈奴历史以及欧亚大陆上的文明互动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一手材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详细记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