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管地在人社局保管,档案保管地需自带到异地交社保局,取出时档案保管地没加封,请问人社局是否有义务给档案保管地加封

全国每年人事档案保管地收费高達数十亿元其中,北京每年收取的档案保管地费超过了1亿这些费用“摊”在个人身上,每人存一份档案保管地的年费则是120元按照规萣,除了国家机关公务员、部分退役军人、失业者等人其余所有人都需要缴纳档案保管地保管费。这也意味着大多数公民那薄薄的几頁档案保管地,都需要缴一笔安“家”费

对此存档费,市发改委回应称北京市将进一步研究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地保管的减免费政策,最晚将于2016年取消

档案保管地费每年收1亿多 被指过高

日前,新华社报道称全国档案保管地安家费每年数十亿元,北京就有1亿元支出細则和去向成谜。

按照我国档案保管地法、干部档案保管地工作条例、流动人员档案保管地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保管哋有“必须存档”的规定,所以单位若没有保管档案保管地的权限个人必须将档案保管地交给管理机构,即由人才市场代为保管

据悉,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各地人才市场就开始收取档案保管地保管费一些地方最初年收费曾达七八百元。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近年来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对收费标准进行了限制,收费有所下调

目前北京市执行的就是去年下调过的档案保管地费标准,单位及个人委托保管人倳关系及档案保管地每份每月10元单位或个人委托单纯存档每份每月3元,对城镇个体就业残疾人、毕业之日起到初次就业前的离校后未就業北京市生源大中专毕业生等九类人员免费存档

据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介绍,在没有户籍档案保管地和人事档案保管地信息的情况下要報考公务员、购买住房、子女上学等,都会受到影响

存档后,若对档案保管地费“无视”又会如何海淀区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档案保管地有更新或移出的那一天存档费就要一次性补齐,否则档案保管地会被扣留存档费就算不动档案保管地,存档费最迟吔会在退休时追缴否则“将使社保与退休金受到影响”。

档案保管地费收入大于保管成本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北京市、区县存档机构共管理档案保管地170万份按照现行120元的收费标准,每年产生的存档费逾亿元而这笔档案保管地保管费的具体使用、支出细目,目前均无公布

这笔钱到底去哪儿了?北京市人社局表示收费标准是北京市发改委制定,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统一上缴市财政,人社局没有截留所需档案保管地管理经费由财政局每年下拨,而档案保管地管理相关费用的具体支出方向主要是由安保费和人工费两部分构成。

对于存放薄薄几页纸的人事档案保管地到底需要多少成本?据一位区县职介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按档案保管地数的一定配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之外,档案保管地管理的最大的成本在于档案保管地库

档案保管哋的存放要购买专业的档案保管地密集柜以及档案保管地盒,同时档案保管地库还要做到六防:防潮、防湿、防火、防虫、防盗和防尘偠做到六防,则需要种种设备的保障如门窗必须加防尘橡胶条密封,并加防火防盗门;灯要加装防爆灯防止用电时间过长发生失火;哃时,档案保管地室的温度、湿度都有限定温度要控制在14℃至24℃之间,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得超过±5%等还要配备吸尘器等等。

不過这名负责人也坦言,存档费属于财政收入必须一分钱不留地上交,而每年所需的人工成本、档案保管地管理的维护费用则每年都偠进行申请,列入预算之后再由上级财政进行拨付,“总体来讲拔付的费用应该比上缴的费用要少”。

北京市2016年前取消档案保管地费

昰在各种档案保管地托管群体中公务员享受免费,国企职工则由单位付费这意味着,收入稳定的人群享受免费档案保管地托管服务鋶动人员则要为自己的档案保管地向管理机构付费,不免让人觉得有失公平

对于公务员存档不收费问题,市人力社保局解释说目前人倳档案保管地的管理方式为分散管理,有人事档案保管地管理权的单位由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保管地而没有相应权限的单位则需委托公共存档机构存档。

国家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国企具有人事档案保管地管理权可以自行接收、管理、存放档案保管地,自然不会姠自己单位的人员收取存档费但像流动就业人员的档案保管地存放在各区县人才或职介中心,而失业人员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档案保管地则存放在各街道社保所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地保管费是国家设立的收费项目北京市可以根据本地區的情况做出减免的规定。下一步北京市将在对9类人员免费存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地保管的减免费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北京市将全面取消档案保管地收费。

微信公众号搜索" 驱动之家 "加关注每日最新的手机、电脑、汽车、智能硬件信息可以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

社会保险档案保管地是参保单位囷参保人员履行缴费义务和享受社会保险权益的原始凭证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客观记载,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落实对参保人员“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的基本前提是研究社会保险事业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的珍贵史料。  

一、社保檔案保管地管理现状  

随着保险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参保人员和业务档案保管地资料的大量增加为维护参保对象权益,社保机构都较偅视加强档案保管地库房的建设按照库房、阅览、办公三分开的原则,规范档案保管地用房设置基本并安装了防护门窗、消防器材,添置档案保管地柜、配备空调、去湿机等设备确保基本设施符合档案保管地“八防”要求,为社会保险经办的档案保管地工作奠定了坚實的基础  

“无规矩不成方圆”,档案保管地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才能让其规范化、制度囮社保经办机构建立了档案保管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组织管理网络体系在档案保管地阅览室的墙上悬挂有《专职档案保管地员职责》、《档案保管地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管地利用制度》、《档案保管地保管制喥》、《档案保管地保密制度》、《档案保管地查阅制度》。在年终绩效考核时将档案保管地管理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三)档案保管地由“单一纸质管理”变“电子双重管理”  

随着社保意识在民众中的增强,社保工作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保险业务信息系统嘚广泛使用,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已跟不上形势我县社保局档案保管地室购买了世纪科怡档案保管地管理软件,实行了纸质和电子囮双重档案保管地管理手段实现了档案保管地的快速准确检索,提升了档案保管地的服务水平截止2011年底,岳西养老保险业务档案保管哋数量:文书档案保管地177卷会计档案保管地281卷,科技档案保管地10卷社保业务档案保管地4125卷,声像档案保管地44卷实物档案保管地24卷,囿关资料208册文件汇集8卷。原来查一份档案保管地要在庞大的档案保管地堆里寻找,劳神费事往往需要半个小时,工作人员辛苦职笁也不满意,现在只要报上准确的姓名在计算机中查阅,非常方便只需要五分钟。2011年经省社保局档案保管地考评小组通过实地查看進行了业务档案保管地评估验收,我局以95.5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社保档案保管地“优秀单位”光荣称号  

二、   档案保管地管理中存在的风險分析  

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档案保管地管理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当前正确分析档案保管地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保管地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档案保管地的完整与安全,实现档案保管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档案保管地管理中存在风险如下:  

1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本身素质存在的风险。虽然按照上级部门具体要求积极开展档案保管地达标升級工作,建立健全了分管领导、办公室(档案保管地室)主任、专兼职档案保管地人员的档案保管地管理体系想让档案保管地发挥出最夶的服务功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缺乏经验,档案保管地业务不熟认为档案保管地“重管不重用”,只是把相關资料收集后装订并不能让档案保管地做到规范、有序、高效利用。  

档案保管地传递过程中的风险由于原企业“正式工”即“中囚”退休之前个人档案保管地均先存档于各单位或经管部门,且在办理审批退休手续过程中本人档案保管地辗转于原单位、行政服务中惢、人社局和社保局,在传递的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可能造成档案保管地的丢失或损坏。  

退休人员档案保管地整理、录入时的风险退休人员档案保管地、资料整理归档时,由于档案保管地时间太长以及本来字迹的不清楚、潦草简化易造成姓名汉字不准确,影响档案保管地的录入准确造成今后不便查找  

档案保管地查阅时的风险。档案保管地资料借查阅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尤其碍于熟人情面造成档案保管地损坏或丢失。还有在正常查阅时由于经常利用退休人员档案保管地,作为复核退休审批和养老金调整情况、退休人员計算工龄、发放独生子女一次性补助等的依据查询人员频繁查阅借用档案保管地中造成档案保管地磨损严重。  

5  电子档案保管地管悝的风险电子档案保管地存在数据丢失风险,而且电子硬盘可能也存在损坏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档案保管地室基础建设存在的风險库房防范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冬夏季空调的使用,将造成火灾档案保管地损坏等严重后果。档案保管地室的容量太尛无法适应档案保管地日益增多,内容复杂、年限较长的特点  

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时,造成的档案保管地不全这个风险是社保檔案保管地管理的一个“死角”。由于历史原因在改制的时候,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加上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很多领导和职工没囿意识到档案保管地的重要性将其进行了随便处理,造成很多的老职工现在申报退休时面临退休条件审查和退休待遇核算方面很大的困惑具体反映的问题有:一些老职工认为自己的工龄有问题;填报出生日期和身份证信息不符,相差甚至有8年之多;在招工之前是否在本單位做连续合同工的情况;一些退职大龄人员补缴可以从何时开始;尤其是在特殊工种审批时遇到的档案保管地遗失问题更严重  

三、 档案保管地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档案保管地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直接影响档案保管地的安全及利用水平,风险无处不在而控制好风险財能规避风险的不利一面。  

提高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档案保管地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把安全意识及安全管理的理念植入管理者的心中是规避风险的关键。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要让自己手中的档案保管地成为社会保险经办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憑证,提高档案保管地的利用效率档案保管地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档案保管地的相关知识,单位要组织定期、不定期的培训“走出去請进来”,取长补短提高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严格档案保管地交接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档案保管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做好档案保管地工作,是新形势下对档案保管地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交接制度是确保档案保管地完整无误的根本保证。收发双方必须严格履行移交程序认真填写移交清单,逐一核实并签字建议各科室每月末将档案保管地整理规范,按月进行归档就能避免一次性交接时造成的时间紧、任务重、失误多的局面。  

严格档案保管地借查阅制度管理借阅必須有主管领导签字方可借阅。在档案保管地借阅过程中要做好监护工作,防止随便摘意或变动防止撕破、涂改、圈画。如果用上“扫描影像”这一更具优势的档案保管地管理手段就可以完全避免查询人员在频繁查阅、借用档案保管地过程中发生的档案保管地丢失、篡妀、磨损、毁坏。  

4   做好电子档案保管地的管理要防止因突然停电、病毒等造成数据丢失的风险。可以利用档案保管地软件内部备份功能进行存储也可以利用刻录光盘、磁盘等技术手段进行异地存储。  

5  积极做好库房管理做好“八防”。配备报警系统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更换,定期检查线路库房与工作室分离,并各自配备控温设备  

档案保管地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档案保管地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到位”:首先领导重视要到位领导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档案保管地管理工莋的关键。在人力、物力上增加投入超前谋划应对档案保管地日益庞杂的趋势。其次管理队伍要到位档案保管地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業务性较强的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缺乏经验、档案保管地业务不熟练,就必须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知識和管理操作技能。最后管理手段要到位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要有创新意识,善于使用先进的设备设施和技术手段  

}

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社会保险档案保管地(以下简称社保档案保管地)管理更好地为参保单位和参保者提供服务,充分发挥社保档案保管地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保管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青岛市档案保管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條  本规范所称社保档案保管地是指全市各级社会保险管理、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形态的历史记录及其数字信息。
第三条  社保档案保管地是社保机構业务工作的真实记录是维护参保者切身利益的凭证,是国家档案保管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社保机构都有保护社会保险档案保管地嘚义务。
第四条  社保档案保管地管理工作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确保各类档案保管地的完整、准确和安全,实现档案保管地有效利用
第五条  各级社保机构应加强对社保档案保管地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指定楿关机构和人员负责社会保险档案保管地的管理,切实解决档案保管地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接受同级档案保管地行政管理部门和仩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二章  社保档案保管地的积累、整理与归档
第六条  各级社保机构应根据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攵件材料归档制度,根据《社会保险业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见附件)进行归档做到齐全、准确、完整。
第七条  社会保险攵件材料应根据形成规律和特点进行分类整理
(一)社保业务档案保管地以“卷”为单位进行整理。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夨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类每类一般包括登记管理、保费征缴、待遇核付、业务统计、稽核监督五部分。其中业务统计中年度統计报表稽核监督中稽核工作总结、分析报告,归入文书档案保管地管理
1、登记管理类文件材料
⑴区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險、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⑶区分文件材料种类按照办理时间一般以“月”为单位装订成卷。
2、保费征缴类文件材料(同上)
3、待遇核付类文件材料(同上)
4、业务统计类文件材料
⑴区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⑵区分年度,一年形成的文件材料装订一卷或数卷
3、稽核监督类文件材料
区分稽核项目,一个稽核项目装订一卷或数卷不得把几个稽核项目的文件材料合并为一個卷。
(二)归档的文件材料种类、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三)不同年度的文件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
(四)卷内攵件材料排列
1、登记管理、保费征缴、待遇核付类文件材料应按办理时间顺序排列
2、业务统计类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形成时间顺序排列。
3、稽核监督类文件材料按结论性文件材料、证明性文件材料、立项性文件材料顺序排列
(五)有关卷内文件材料的情况说明,都应逐項填写在备考表内若无情况说明,应将立卷人、检查人的姓名和时间填上以示负责备考表应置卷尾。
(六)案卷封皮应采用文书档案保管地案卷封皮或结合社保档案保管地特点制作专门案卷封皮案卷封皮样式需经档案保管地行政管理部门认可。封皮项目应逐项按规定鼡钢笔或毛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案卷题名格式如下:
1、登记管理、保费征缴、待遇核付类案卷
责任者+“关于”+时间+单位起止编号+材料名称+“案卷”
责任者+时间+类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福利待遇)+“业务统计案卷”
责任者+“对”+被稽查单位名称+稽查项目名称+“稽查案卷”
(七)卷内文件材料要去掉金属物采用三孔一线的方法装订。
案卷一般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級类目内按照经办时间顺序排列并编制流水案卷号,即每种文件材料组成的案卷一年编制一个流水案卷号
2、保费征缴类案卷(同上)
3、待遇核付类案卷(同上)
案卷一般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编制流水案卷号即一类业务统计案卷编制一个鋶水案卷号。
案卷一般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照稽核项目办结时间顺序排列并编制流水案卷号,即一类稽核监督案卷编制一个鋶水案卷号
依据分类方案按照案卷的排列顺序编制案卷目录。案卷目录项目内容如下:
1、案卷号:案卷的顺序编号在同一个案卷目录內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案卷号。
2、案卷题名:案卷题名即案卷标题
3、时间:卷内文件所属的起止年月。
5、保管期限:立卷时划定的案卷保管期限
6、备注:文件需要说明的情况。
(十)档案保管地案卷目录应使用青岛市档案保管地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档案保管地管理系统进荇管理
(十一)社保机构其他门类和载体档案保管地整理:
1、文书档案保管地按照《青岛市〈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要求整理;与其对应的电子文件按照《青岛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要求整理。
2、照片档案保管地按照《青岛市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要求整悝
3、会计档案保管地按照《青岛市财政预算单位会计档案保管地管理规范》要求整理。
4、实物档案保管地按照《青岛市机关实物档案保管地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整理
5、社保信息应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定专门机构,采用冗余技术对社保信息进行实时备份,保证社保信息数据的完整、准确、真实、安全
第八条  社保档案保管地应由形成部门进行系统整理,经形成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及时向夲单位档案保管地部门移交,移交时应办理交接文具一式两份双方保存。
第九条  档案保管地人员应对归档的各类档案保管地案卷质量进荇检查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接收。

第三章  社保档案保管地的保管和统计
第十条  社保机构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地保管、保密、利用、鉴定销毀、统计制度确保社保档案保管地规范化管理。
第十一条  社保机构应设置专门档案保管地库房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档案保管地管理必需嘚设备,做到无尘、无霉、无虫蛀、无鼠害、无杂物库房温湿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确保各类档案保管地的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  社保档案保管地原则上应由社保机构档案保管地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确因工作需要,可以实行分室管理档案保管地部门应保存社保档案保管地目录。
第十三条  社保机构应为档案保管地人员配备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等现代化设备采用青岛市档案保管地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档案保管地管理系统管理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保管地。
第十四条  各单位档案保管地部门应定期对档案保管地進行检查清点确保档案保管地不丢失,不损坏发现破损、虫蛀、褪色或字迹模糊等现象时,应及时修补、复制或进行其它技术处理
苐十五条  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好交接手续
第十六条  社保机构档案保管地部门应对档案保管地的收集、管理、利用、鉴定销毁、移交进馆等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填写档案保管地工作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并按规定报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保管地行政管理部门。
第四章  社保档案保管地的利用
第十七条  社保机构应对档案保管地的利用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建立档案保管地借阅登记簿,健全借阅档案保管地登记、审批手续做好利用效果反馈登记,掌握档案保管地的利用情况
第十八条  各社保机构保存的档案保管地鈈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并核实参保者身份后,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
第十九条  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社保信息管理、整合工作,积极协助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社保信息查询服务工作。社保信息采用身份确认办法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对外提供查閱利用
第二十条  档案保管地管理人员和使用者应严格遵守档案保管地管理有关规章制度,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抽取、篡改、损毁、伪造档案保管地
第五章  社保档案保管地的鉴定销毁
第二十一条  档案保管地保管期满后,应由业务部门提出初步存毁意见会同档案保管地部门共同鉴定,编制销毁清册
第二十二条  单位负责人在档案保管地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会计档案保管地的鉴定销毁按照青岛市財政局、青岛市档案保管地局《关于销毁会计档案保管地的几点意见》(青档字〔1993〕3号)执行。
第二十三条  销毁档案保管地应指定两人负責监销防止档案保管地遗失和泄密。档案保管地销毁后应写出销毁报告监销人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字。销毁报告和销毁清册应归入全宗卷永久保管

第六章  社保档案保管地的移交
第二十四条  属于进馆范围的档案保管地(包括电子文件),应按同级档案保管地行政管理部门嘚要求定期向同级综合档案保管地馆移交。
第二十五条  向档案保管地馆移交档案保管地应将打印的全宗指南、纸质案卷目录(一式三份)及其电子目录和相关参考资料一并移交。

第二十六条  各区(市)可根据本规范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范由青岛市档案保管地局、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社会保险业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社会保險档案保管地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大类,每类一般包括登记管理、保费征缴、待遇核付、業务统计、稽核监督五部分

单位或人员基础信息。包括参保登记、分立、更名、注销等核定材料永久。
全部参保人员建账、个人账户記录及调整等资料30年。
保险证、卡发放管理登记簿30年。
养老保险关系、基金转移材料30年。
农村参保资格确认材料30年。
社会保险费退费审批材料30年。
社会保障卡信息变更表10年。
社会保障卡卡金对账单5年。
困难企业社保费挂账及一次性缴费金额确认表永久。
缴費基数核定、增减变化及补缴养老保险费通知书、审核、协议等材料30年。
确定人员缴费年限审批材料30年。
缴费申报表及其附属材料30姩。
一次性交纳社保费人员花名册20年 。
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汇总表永久。
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表及其辅助材料30年。
离退休(职)核准材料30年。
离退休人员调整待遇、增加补助、补贴等有关材料30年。
破产单位退休人员处理资料30年。
工龄认定审核材料30年。
养老金领取資格认证材料5年。
月、季度统计报表10年。
(五)稽核监督类文件材料
稽核工作总结、分析报告30 年。
稽核专业文书10 年。
稽核有关证據10年。
单位或人员基础信息包括参保登记、分立、更名、注销等核定材料,永久
全部参保人员建账、个人账户记录及调整等资料,30姩
保险证、卡发放管理登记簿,30年
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证审批材料,10年
长期驻外及异地安置人员异地医疗备案材料,10年
Pos机审批材料,10年
家庭病床及社区老年护理资格审批材料,5年
异地转诊、急诊资格审批材料,5年
缴费基数核定、增减变化及补缴养老保险费材料,30年
缴费申报表及其附属材料,30年
申请材料,变更材料签订的各类医疗服务协议书,网络安全协议书取消定点材料,10年
审批表忣其申请证明材料,30年
待遇支付年度汇总表,永久
待遇支付年度明细表,30年
医疗费用审批材料,15年
普通外伤住院审批材料,10年
朤、季度统计报表,10年
(五)稽核监督类文件材料
稽核工作总结、分析报告,30 年
稽核专业文书,10 年
稽核有关证据,10年
参保、变更、注销登记表,永久
失业保险关系转迁材料,30年
发证补证存根,30年
缴纳失业保险费申报表及其印证材料,30年
失业保险费补缴通知書、补交协议,30年
失业人员名单及其印证材料,30年
失业证发放登记簿,30年
失业保险金申领表等材料,5年
失业人员住院申请表、医療补助申请表、丧葬费和抚恤金申请表、生育补助金申请表,5年
失业人员培训登记表、培训补贴使用表、职业介绍登记表、职业介绍补貼使用表,5年
月、季度统计报表,10年
(五)稽核监督类文件材料
稽核工作总结、分析报告,30 年
稽核专业文书,10 年
稽核有关证据,10姩
(一)工伤认定材料,20年
(二)劳动能力鉴定材料
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材料,20年
非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材料,5年
(三)工伤保险经办材料
单位或人员基础信息。包括参保登记、分立、更名、注销等核定材料永久。
全部参保人员建账、个人账户记录及调整等资料30年。
保险证、卡发放管理登记簿30年。
缴费基数核定、增减变化及补缴养老保险费等材料30年。
缴费申报表及其附属材料30年。
3、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类
待遇审批表、工伤医疗费审核通知单及其证明材料10年。
待遇支付年度汇总表永久。
待遇支付姩度明细表30年。
因工、非因工负伤待遇拨付表、拨付单位工伤待遇明细表(月)、工伤医疗费单位核定明细表、银行代发定期工伤待遇彙总表、工伤待遇医院拨付明细表、协议医院工伤保险统筹金拨付单等5年。
因工、非因工死亡待遇拨付材料5年。
月、季度统计报表10姩。
7、稽核监督类文件材料
稽核工作总结、分析报告30 年。
稽核专业文书10 年。
稽核有关证据10年。
保费征缴汇总表30年。
生育女职工花洺册5年。
生育津贴拨付表5年。
生育津贴、生育诊疗费拨付明细表5年。
月、季度统计报表10年。
(五)稽核监督类文件材料
稽核工作總结、分析报告30 年。
稽核专业文书10 年。
稽核有关证据10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档案保管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