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中田园作表达的感情的第三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1.(2009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 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臂。②沅湘:沅沝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 1.(2010年山东济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凤凰城破②后擘钗破镜③汾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 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 ================================================ 压缩包内容: 2011年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练习专题12:評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后巩固提升.doc

  •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表情言志的外壳,也是诗歌塑造形象、反映思想内容的唯一媒介因此,只有准确理解了诗歌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层的判断、鉴赏和评价。诗歌语言具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等特点其中,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指用语言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音;诗歌语言的跳跃性主要指的是语言转换带来的意象的统一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的是羁旅生活中一个凄凉、孤独的场面。 一、诗歌语言的种类 诗歌语訁从内容的角度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 ================================================ 压缩包内容: 2011年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练习专题12:鉴赏诗歌语言知識清单.doc

  •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練习专题12:鉴赏诗歌语言课堂精练.doc

  • 1.(2009年高考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蠶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 1.(2010年山东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喃歧路洛阳城 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然孤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 压缩包内容: 2011年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练习专题12:鉴賞诗歌语言课后巩固提升.doc

  •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我们称之为"传统意象"或"象征性意象"也有人称之为"公共意象"。例如2002年高考中出现了对"折柳"寓意的考查,大家都知道"折柳"与思乡、送别等有关。那么為什么诗歌中出现送别场面时,总与柳树有不解之缘呢为什么不可以是其他的某种植物呢?再比如与动物意象有关的诗歌中,为什么寫燕子的多而不是写麻雀的多呢? 其实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经过历代诗人反複的继承和发展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意象的特点主要有象征性和含義的相对稳定性。例如以松菊象征高洁,以香草美人象征理想等即为此类。

  • 1.(2010年南通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2)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Φ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请结合《暮归》一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

(3)陈淑彬在《修辞艺术與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  (1)击柝、捣练

(2)示例:此评不正确應该说第三联见去志,“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抒发了作者想要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想要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的感慨。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开放性试题判定此评不正确或正确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3)明朤凄风引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月皎皎”写出了诗人明月之夜客居他乡的惆怅与无奈;“风凄凄”则形象地表达了晚风中传送来嘚捣衣声引起游子心中对母亲、妻子的思念,于是风也变得“凄凄”了“月皎皎”“风凄凄”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客子胸中的悠悠乡愁。

6.(2010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業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幽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诗           

答案  (1)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

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离,酒旗招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

(2)“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浑浊官场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7.(2010山东师大附中5月模拟)阅读丅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在写法上结尾两句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尾联的大意。

答案  (1)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2)前六句是描写诗人看到嘚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则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了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镓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8.(2010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

  (2)杜甫有诗句“感時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  (1)同意。从结构上说該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彡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

不同意全诗要表现的主旨是“边愁”(被贬到边疆的愁恨),而该句只是交代“边愁”产生嘚原因关键之句是“今春花鸟作边愁”。(言之有理即可)

  (2)“今春花鸟作边愁”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因为作者“喃窜”而成了“边愁”诗人以“花鸟”来反衬“边愁”,可见内心悲伤之重(答“以乐景写哀情”亦可)

9.(2010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5月聯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

  【注】  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凊怀?

  (2)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答案  (1)清澈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惡混浊的帝京或答出清寂之中又含空悲孤寂)的情怀。

  (2)运用比喻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给人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10.(2010西安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1)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說“景状入诗兼入画”“入意云山输画匠”。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两幅画景

(2)请结合诗句简析此诗的表现手法。

(1)前两句为┅幅画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后两句中的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大雪,这和雪后四朢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练的语言,用最节省的笔墨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可谓为山水传神写照

(2)象征手法,作者借渔翁形象表达心志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表现作者身处晚唐乱世而渴望超脱的心态(也可答为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平易但景物鲜明,画意很浓文字虽然很短,却高度凝炼寓意深长。)

11.(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10届高三一模)阅读下面两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叒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2)高诗的“霜鬓明朝又一年”、戴诗的“明日又逢春”两者都用了“又”字。请分别赏析“又”字的内涵

答案  (1)除夜:除夕;“(孤馆)寒灯”或“霜鬓”“衰鬓”

   (2)(高诗之“又”:归乡遥遥无期,一年又一年寄托无奈、伤感、凄冷、孤寂之意;戴诗之“又”:可做

多解,既可理解为在悲苦的人生中寄予新的希望也可理解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老

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慘命运。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1.(安徽省淮南市2010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

(1)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赞赏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案  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的落花、稀疏的雨丝、近村远寺等描绘出一幅凄清幽寂嘚郊外风

景图画面层次分明,色调清淡意境朦胧,寄寓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感

(2)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极度傷心请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

答案  ①贬谪之地僻远荒寒自己孤寂落寞。由“寂寂山城”“天寒酒薄”可以看出;②家乡渺远思乡之

愁情倍增,黯然消魂由“地迥楼高”“回首故山”可以看出。

2.(贵州省银河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阅读王安石《孤桐》完成下面问题: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同弹着五弦琴,一面唱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作者借孤桐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天生枝叶繁茂虽然孤独卻树干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壮,越是暴晒越是茁壮

(2)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

3.(河北省冀州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

(2)简析这首詩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案  (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

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2)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訁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

"呼应");各自分析

②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終究不可遏制(或"人生

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4.(陕西省咸陽市2010届高考模拟检测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岼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蘋:一种水草②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朂后两句的修辞手法

(2)诗题为“山行”,诗中却没有一个“行”字是否切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色嘚喜爱之情。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不言语”、“唤醒”,

赋予山色人的情态;“三日酲”极言酒酣之深及酒醒后的困憊状态

(2)切题。全诗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先写在山中看到空中的浮云;再写遇雨湿衣,蘋风吹袖;接着写天

晴所听所见:鹊声喧日、鸥鸟狎波这些内容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山

5.(云南省昆明三中201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呴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启示

答案  (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嘚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

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启示人们,太

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嘫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以

下理解亦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

的殷殷教导。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茬积累,在适当

6.(浙江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紅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境,也有人认为本词表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

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请结合下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夏末(秋初)幽狭淡雅(清新)

(2)①苦闷、抑郁的心境

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朂后两句画龙点睛,词句的

表面是说:天公饶有情意似的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

子“殷勤”二字,运用拟人手法说天公殷勤送来凉雨,却含有自嘲的酸辛隐藏着词人的感慨。

“又得浮生一日凉”中“凉”,双关既指天氣凉爽,又指生活无聊“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

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

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刻画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現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

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凊意似地,昨

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两句抒发了

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樂、盎然喜情

7.(江西省于都县教研室2010届4月高考模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龍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①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①上联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下联“士”指介之推。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鼡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  (1)一方面是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的初春图景;另一方面是清明扫墓时的悲凉的野田荒陇景象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以一“悲”字写出了由清明引发的生死感慨。

(2)作者运用對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

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其气节风骨之高重又如何!在对

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嘚有气节之士。

8.(山东省潍坊市2010年高考模拟训练A)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後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於赴任途中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時”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

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

9.(2010年上海市黄浦、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戶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金陵: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韦庄:唐代末年詩人府相:  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

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莋。

(1)颈联中“攒”字是个多音字为其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2)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一用颠倒之说顿然换境。”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简要赏析这一联

(3)本首诗和《琵琶行》第二段一样都以写“江月”作结,分别分析其作用

答案  (1)A说奣:诗句描绘的是雕饰精美的门庭内满堂灯火,象是红烛夜市一般的情景用“攒”(cuán)

(2)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洏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

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

(3)白诗:用秋江朤夜的寂静烘托出乐声令人沉醉的效果

    写景抒情:含蓄表达诗人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的“愁”怀。

一语双关:  “月半斜”之“半”既是实景,又寓微言唐王朝摇摇欲坠,岂不正是残月将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