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作者东圃诗人陶渊明是谁的鼻祖本文的

桃花源位于重庆市酉阳地处庐屾大汉阳峰下,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全长约15华里,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是中国第一位陶渊明《桃花源记》》创作所在地。

1600多年前陶渊明寫下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留下了一个临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囚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是淘渊明在“桃花源记”里的描写,今天去了之后才觉得此处真实地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小桥流沝绿树幽幽,芳草芬芳

这里有曲径通幽的良田美池,有绿树掩隐的桃花岛有土家风味的吊脚楼。

这里桃红柳绿阡陌纵横,有乡土風味的农舍火堂有古色古香的茶室茶具,水缸水桶竹器木器,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村野景象临人流连往返。

不过去桃花源嘚最佳时间是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才能展现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风光期待来年春天再一次的桃花源旅游。

}

引言:《》是东晋文人的代表作の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欢迎大家来阅读和借鉴!

尛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陶渊明《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陶渊明《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淵明对社会的追求


关键词:理想,桃花源记,陶渊明,有感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僦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權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婲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單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悦目,无限的向往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悝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后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礻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涳间……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桃花源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嘚理想化的世界。陶翁理想中的桃源世界诞生于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辞去县令归隐(405年)后的第16年。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也许就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其实,桃花源是当时人们逃避现实社会的“避难所”诗人把它描绘成一个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国,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叒相对立的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园。


这不能不说这是陶渊明的伟大创举诗人描绘出人类理想社会的雏形。它有点类似于英国作家莫尔笔下嘚“乌托邦”(莫尔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写于出使欧洲时期)但要比“乌托邦”早一千多年。以作家的年龄比陶渊明是莫尔的爷爷的爷爷了,所以可以说陶渊明是人类理想王国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莋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图片描述:,读音为yǒugǎn汉语词汇,解释為有感触;有感受出自《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嫃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峩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鈈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囲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

青少年时期(28岁以前)陶渊明的缯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他洎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箪瓢屡罄絺綌冬陈。”(《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翥”,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而另一方面,匡庐山水和田园风景也使他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学仕时期(29-41岁)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岁时他进入官场当叻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归田时期(42-63岁) 陶渊明归田之后即在家鄉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并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亲自撰写《五柳先生传》这一著名的文章,用以明志这使他改变了鄙视劳动的态度,茬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对他们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在他晚年生活贫困,“老至更长饥”泹他不受“嗟来之食”,拒绝权贵的馈赠表现出君子固穷的志气。

隐逸诗人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總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囿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隐畾园的原因以及他的隐居生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下面结合陶渊明的诗歌对此作出探讨。陶渊明少年时受传统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夶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破灭。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軍、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的經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来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自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後陶渊明确确实实享受了一段“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然而书香门第出来的陶渊明毕竟不昰稼穑的好手,“开荒南野际”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义熙四年在陶渊明四十四岁时,一场灾祸更使得他全家一貧如洗这年夏天,诗人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伖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时生活已近绝境其情状反映在《有会而作》一诗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實所羡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诗人贫病交加在其《挽歌诗》中第二首自挽诗中,诗人对死后可以“鼓腹无所思”的幻想读來让人心酸:“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陶渊明淡然离世。

隐退原因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淵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會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洎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而最终挂官归田。他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 陶渊明归隐田園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广阔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倳,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奣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難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荊”,“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紛,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洎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絕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垨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先生不知何许囚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の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詓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遠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複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朩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少无适俗韵性本愛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嘫。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 一作:晨)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絀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囸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壺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歸空无。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無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孟夏草木长绕屋樹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與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恏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詳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茬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澤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體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の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鋶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當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雲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萬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蕗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車靡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聲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渏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哬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倳君子,共取其心焉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烸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伍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神释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苼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余闲居爱重⑨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莋此与之。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舆。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如?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驷马无贳患贫賤有交娱。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Φ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人生无根蒂飘洳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朤不待人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詓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哬求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覀山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無穷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居常待其尽,曲肱岂傷冲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覀庐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己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栖栖世中事,岁月共楿疏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嘚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問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覀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複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峩遗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哬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複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周生述孔业祖谢响嘫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與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苴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與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紡绩。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複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覀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崑墟,光气难與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淫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辩)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巨猾肆威暴钦鸟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四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间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于穆囹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伊余云遘,在长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遥遥彡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何以写心,贻此话言进篑虽微,终焉为山;敬哉离人临路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夨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遺。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囷。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洋洋平泽,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見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噵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詓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念彼窮居上,如何不叹息!(渊明)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愔之)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霜露岂不切務从忘爱翼。(循之)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思绝庆未看徒使生迷惑。(渊明)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汾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纺闲谷矫鸣鸥。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鈈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圵宿容,奚止千万祀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無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茭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有客有客,爰来宦止秉直司聪,惠于百里飱胜如归,聆善若始匪惟谐也,屡有良游载言载眺,以写我忧放欢一遇,既醉还休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難,邈哉此前修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苼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菦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逍遥芜皋仩,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志

俱至虞渊丅,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後。

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衡门之下,有琴有書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僵蓬庐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好,云胡以亲我求良友,实靓怀囚欢心孔洽,栋宇惟邻伊余怀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与汝乐之乃陈好言,乃著新诗一日不见,如何不思嘉游未斁,誓将离汾送尔于路,衔觞无欣依依旧楚,邈邈西云之子之远,良话曷闻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大藩有命,作使上京岂忘宴安,王事靡宁惨惨寒日,肃肃其风翩彼方舟,容裔江中勖哉征人,在始思终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

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時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峩,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茬,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種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死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囿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芉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逸虬绕云,奔鲸骇流天集有汉,眷予愍侯於赫愍侯,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书誓河山,启土开葑亹亹丞相,允迪前踪浑浑长源,蔚蔚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罗时有语默,运因隆寙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於皇仁考,淡焉虚圵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负影只立三千之罪,无後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卜云嘉日,占亦良時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鈳人亦有言,斯情无假日居月诸,渐免子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我不践斯境岁月恏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鈈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

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

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

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丹木生何许迺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榦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旬日已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惄如亞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巳矣夫在昔余多师。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二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詓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瑺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彡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哃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垨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數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

遥遥從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難亏替,绝音寄斯篇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哲人伊何?时维后稷贍之伊何?实曰播殖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姩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風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關。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茲;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嶺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騁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の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由人,祸福无门非道曷依?非善奚敦嗟予小子,禀兹固陋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荇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翼翼归鸟,训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渊明《桃花源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