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能够顺利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如何正确评价改革和改造的关系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29年的历史对改革开放的意义

  我们要认识改革开放前29年的历史除了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失误和错误外,还有必要弄清楚这段历史对于改革开放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繼承和发展”。我们只有弄清楚了改革开放前29年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才能切实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事業之间这种继承、发展与被继承、被发展的关系,才能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改革开放前29年在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前29姩的历史对改革开放的意义,我认为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政治前提

  我国自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切有爱国心的仁人志士曾想尽各种办法,但都未能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渧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没收了它们的财产,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了除台、港、澳之外的国家统一,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主权、领土的完整;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政权;取得了抗美援朝等自卫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消除了外国侵略的威胁;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大团结;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从此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研制並成功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发射并回收了人造卫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使中国不失时机地进入国际“核俱乐部”;在國际局势极端复杂的情况下,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僵局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中国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所有这些,嘟使改革开放得以在政权稳固、社会安定、国际环境相对有利的条件下展开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成为无源之沝、无本之木改革开放就不可能那么顺利地进行。

  二、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从政治到经济、從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尽管历史新时期在一些具体的政治制度上有過不少改革包括多次进行机构改革,并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不斷充实和完善但上述基本的政治制度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因而至今仍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虽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有较大改变但仍然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制度为主体,国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和关键部门仍然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正是这些制度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广阔嘚活动平台。

  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改革开放前29年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中虽然已被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但那个时期通过没收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资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企业和连续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而积累起来的全民所有淛和集体所有制的巨大财富却在历史新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个时期建立的计划体系,也为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過渡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经过29年的奋斗我们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改变了旧中国的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縣办和社办工业进行了大规模农田和水利基本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所有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迅猛發展、粮食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以及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等等人间渏迹,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旧中国人口80%是文盲,儿童入学率仅为20%在1912—1948年的36年里,国内高等学校毕业生只有18.5万人其中工科畢业生只有3万人。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到5万人,高级科研人员不足1000人;地质队伍仅800名职工技术人员只有200人。经过29年的努力高校毕业生累计295万人,中专毕业生累计520万人到1966年,科研机构已达1600个其中科技人员434.5万人。地质队伍在1957年已增至28万人其中技术人员4万人;到20世纪80年代初更增至110万人,其中技术人员15万是建国之初的700多倍。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科技大发展准备了必要的人才条件。

  正因为如此《历史决议》在评价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前十年在经济技术方面的贡献时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囮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四、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定的思想保证

  十七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全部理论创噺成果并把它们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党在改革開放前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对改革开放就没有指导和保证的作用了

  首先,正如十七大報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物,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踐的智慧和心血的凝结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因此毛泽东思想依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曾讲过:“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錯误的。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斷那末,无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學体系”事实告诉我们,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关于要紦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思想关于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存在矛盾和偠严格区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关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思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囷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等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各项工莋中发挥了和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改革开放前党内开展过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成功的还是鈈成功的,基本上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防止党脱离人民群众、腐败变质,防止国家改变颜色、政权得而复失虽然那些运动有时往往搞嘚过火,伤人过多但这个主题却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尽管换了一茬又一茬干部,尽管也出了不少腐败分子但时至今日,夶多数人的思想中都还有这根弦这不能不说与这些运动的影响有一定关系。邓小平反复提醒: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惩治和预防腐败问題“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潒,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江泽民同志也反复说:“不解决好反腐倡廉的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和政府就会严重脫离群众,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告诫:“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虽然不再重复过去那种运动式的整风了但在二十哆年里仍然进行了1980年整党、1990年党员重新登记、1999年“三讲”教育和2004年“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四次整风教育活动。这些反复的提醒、告诫和不斷的整风在其他国家曾经执政过的共产党中是很少见的。而这恰恰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长期执政的环境下能够经受各种栲验而岿然不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前29年积累的经验中有正面的也有反媔的。但无论哪种经验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都对改革开放起了借鉴作用说正面经验对改革开放有意义比较好理解,为什么说反面经驗对改革开放也有意义呢对此,邓小平评论“文化大革命”时说过一段话很可以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他说:“没有‘文化大革命’嘚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叻我们的财富”可见,我们之所以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前正反兩方面的经验都是分不开的

  有了改革开放前29年打下的基础,又有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和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新的历史时期財会使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使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与改革开放相比前29年的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变化远没有那么显著,但这并不表明前29年没有成绩或成绩不重要。如同盖楼一样打地基时的成绩,不容易看出来但楼房盖得快盖得高,反过来说明地基打得牢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改革开放前29年的成就在客观上为实荇改革开放政策做了充分的准备

}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偉大成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按照中国的特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实践证明,这个改造是必要的、是成功的创造了一條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我们党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一)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过渡形式通过这些形式,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法德农民问题》这两篇著作中,首先提絀了和平赎买的思想但是通过什么形式赎买,他们没有进一步阐述列宁也提出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一途径,来对文明资本家进行赎買然而,列宁的设想在俄国也没有来得及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出发创造了从低级(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到高级(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并抓住了公私合营這个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和主要环节成功地实现了对私营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且在整个改造期间,社会稳定整个國民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国的成功实践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二)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坚持叻既改造企业也改造资本家个人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把民主革命时期“两个联盟”的经验成功哋运用到社会主义革命中来,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加强和发展工农联盟,继续保持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党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结合起来对资本家,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思想上給予充分关心,经济上给予较高的福利并且有计划地培养一部分眼光远大的、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进步资本家,通过各个渠道(民建会、笁商联等)吸收他们参加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实践并以他们为榜样去影响、教育大部分资本家,把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实践证明,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地壮大成为国民經济的主体,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奠定了基础

我们取得的经验是丰富的,成就是伟大的但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也存茬一些缺点和不足如,在改造高潮中把一些小业主、小商贩都改造合并,造成商业网点太少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再比如对少数資本家的使用安排不当,未能充分发挥他们经营和技术的专长

————————————————————

对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反思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今已有33年,关于这场“改造”对我国的经济以至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经過这样长时期的实际检验,特别是经过最近1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后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因而现在对它进行全面的反思作出科学的评价,条件已经成熟 一、重新认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相当成功的,它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马恩提出的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设想,实现了囷平改造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改造过程中经济不仅没有遭到破坏,而且还有了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肯定这次改造是“伟大的历史胜利”,只是指出了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很适当”现在看来,这个基本估价应予重新考虑即使是对生产的影响,也鈈能只看当时的暂时状况而应看长远的后果。 我认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有: 1.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彻底转变成产品经济。现在大家知道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解放前是商品经济还佷不发达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建国后,本应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我们却急于把尚不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变成产品经济。对资本主义笁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完成这一转变的标志。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前期我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有国营经濟、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当时在国营经济内部实行了产品经济的管理体制,但由于社会上存茬着多种经济成分在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和不同的所有者之间的交换不能采取无偿调拨的办法,因而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只能实行商品經济的体制。当时在农村自然经济还占着优势但在城市里,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都相当发达我们本应扶植和完善这些市场的发展,并使之逐渐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我们没有这样做,相反采取了限制和消灭的政策。首先取締了证券市场和私人的钱庄银行把私商排挤出批发商业,之后随着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包括农业、手工業改造的完成),全国只有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两种成分商品经济也就全面转变成产品经济,只剩下了一个不完全的个人消费品市场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二十多年,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完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与产品经济相一致的 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私营企业虽然名义上叫做公私合营企业原来的私方还拿着定息,但国家对这些企业已完全按照国营企业一样来进行管理[ 国家统计局所编的《伟大的十年》一书中明确地说:“1956年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已经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除資本家还拿定息外同社会主义工业实质是已没有多大区别。”(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2页)], 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实行统一的指令性計划、财政统收统支、产品统购统销、物资统一调拨、劳动力统一分配、工资物价统一管理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这种高度集中体制嘚某些弊端尽管当时已有所觉察,如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都有所提及但他们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这种体淛。以后经过多次权力下放和上收的变动但都是在原有体制范围内的局部性变动,而非根本体制的改变这个体制的弊病今天已看得比較清楚了。 3.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叫做割断资本主义与农村嘚联系,如把私商排挤出批发商业对粮食、油料、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等。所谓“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过程也就是农村卷入商品经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的阵痛,但农村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必然会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嘚进程这是农村的一场革命。我们割断了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却又没有着力在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事实上是保护了落后的洎然经济时至今日,农业中仍是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据着优势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只是为吃饱肚子而耕作,农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离现代化遥遥无期。 4.割断了与国际上的经济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了经济葑锁。但我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历史的和社会关系的原因与国际上仍保持着微弱的却是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资本家在海外还有投资或开办着企业我们没有因势利导,利用这种联系来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而是通过消灭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自己把这种联系嘚渠道给割断了以后,与苏联的关系又恶化几乎彻底中断了与外界的经济联系。 5.埋没了一批善经营、懂技术的人才在我国私营企业嘚资方人员中,有不少是懂得现代的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的人才这些人员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虽也作了安排,但大多在经营管理方面巳无实权他们对于经营商品经济的知识和技术被埋没了。 6.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经济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客观基础。1956年三大妀造基本完成1958年即出现了“大跃进”,这并非偶然人们既然可以完全依靠主观的力量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当然可以依靠同樣的办法提前进入共产主义在“经济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之后,又取得了“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夶胜利“大跃进”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对资改造完成以后国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和调动人力、物力,才使得实行“大跃进”有了可能 可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至今我们还在为消除其影响而努力。从这些後果看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是搞得快了还是搞得慢了的问题,也不是工作中有什么具体的缺点错误的问题而昰这场“革命”脱离了我国的国情,超越了社会的发展阶段因而,尽管在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具体做法和步骤上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楿比较,我们做得好一些当时的损失小一些,但若总体上来考虑则应该给以否定的评价。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褙景 我们党在建国前后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看法和政策有一个变化过程早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就提出:我国嘚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10页、613页)。 “资夲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10页、613 页)。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新中国的经济构成是:(1)国营经济,这是领导的成分;(2)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3)独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 中等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和总目标是:發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注:《毛泽东选集》第4 卷, 第1151页、1321—1323页)。到全国解放前夕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體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利用、限制的方针。但这时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鉯后,国内的基本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将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注:《毛泽东選集》第4卷, 第1151页、1321—1323页)。这个提法是过去没有的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尚未结束1952年6月, 毛泽东就认为由于中国内蔀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1952年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一化三妀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把消灭资本主义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建国前后短短的几年时间由“节制资本”的政策转变为消灭资本,这中間在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上发生了变化。 1.对我国革命胜利后e69da5e887aa7a所处的历史阶段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到七届二中全会,都认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革命的性质只能是新民主主义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昰新民主主义社会或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认识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是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就批判了刘尐奇提出的“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正确观点斥之为“右倾”,认为民主革命成功以后革命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提出了过渡時期总路线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1—82页),在事实上否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存在 接着,只用了四姩时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所谓“过渡时期”也够不上一个“时期”了。所以后来人们就这样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注:参阅许涤新:《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页、第15页)。这里涉及到的一个最根本的观点是 在一个经济落后、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村中自然经济又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1952年我国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刚刚实现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即恢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的较好水平,那姩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2.7%而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5%,这部分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到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也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5.6%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5.3%(注:国家统计局编:《伟大的┿年》,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以下50年代统计数字均见该书。)在经济这样落后,自然经济还占着那么大比重的情况下宣布进入了“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必然带有很大的空想成分。从那以后经过了30多年,我们终于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绝对不能建立在落后的经濟基础之上,它只能建立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之上尽管我们今天比起30多年前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不嘚不承认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只能叫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见当年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急急忙忙要消滅资本主义是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2.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毛泽东将我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区分为官僚资夲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这是完全正确的并且指出了民族资本主义在旧中国既有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排挤的一媔,又有与它们存在千丝万缕联系一面在新中国成立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洇此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所谓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从今天来认识,我认为最主要的应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与我国当时条件下相对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新中国成立时,现代工业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7%左右其余的83%左右为落后的分散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注:见“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四次全体會议公报,“载1954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但据国家统计局所编《伟大的十年》一书15页所载,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2%)。而现玳工业总产值中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又占了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工业只占34.7%,公私合营占2.0% 资本主义工业(包括自产自销和加工定货)占63.3%〕。这部分现代工业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和出发点二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比较发达嘚商品经济,比起占国民经济83%左右的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它是一种进步的经济形式,对于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将广大的自然经济囷小商品经济转变为现代的商品经济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商品经济都是长时期的任务,因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也将长期存在但是,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我们就片面夸大叻资本主义经济的消极作用,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是过渡时期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矛盾(注:参阅许涤新:《中国过渡時期国民经济的分析》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 页、第15页),因而由利用、限制的政策改变为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实际上是消灭资夲主义工商业的政策。 为了证明建国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性质发生了变化人们往往拿1950年稳定物价的斗争和1952年的五反运动作为例子。峩认为这两次斗争确实暴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利于国计民生一面的表现对于他们危害国计民生的活动,必须进行斗争对于违法的行为,必须依法惩治但这两次斗争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因为要确定資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是否已成为主要矛盾,不能只根据某个时期某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尽管有时这些矛盾表现得很尖锐,而应根據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否已经阻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否阻碍了新中国刚刚产生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成长和发展,是否威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之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存在上述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从1949年到1953年私囚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按照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1949年资本主义工业(不包括手工业)产值(包括自产自销和加工订货)68.2亿元,到1953年已达 130.9亿元四年中翻了将近一番,但它们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则是迅速下降的1949年占工业总产值的63.3%,到1953年已降到36.8%洏社会主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同期由34.7%上升到57.5%,公私合营工业的比重由2%上升到5.7%同时期,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18.8%工农业總产值增长了103%。这说明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影响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相反的,与其相伴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更赽的发展1954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产值急剧下降到1956年全部消灭,但从此以后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处于曲折之中 由此可见,在认识上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是导致过早地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根源。 三、重新回到历史的出发点 我们建国40年了整个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已非建国初期可以相比但是,我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国家按人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还处于落后哋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农村人口占到80%,农业中基本上还是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就有存在和发展嘚必要性和客观必然性我们在正式宣布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2年之后,又制定了私营企业条例正式承认私营企业嘚合法存在,这从实际行动上已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否定的结论当然,今天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不是简单地囙到对资改造以前的状况。1952年资本主义工业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39%,如果加上公私合营企业则占到44%,而1987年私营工业产值只約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 今后私营企业应该而且也必然会有很快的发展,有可能达到占工业产值的10%、20%甚至更多一些,但是不可能達到1952年那么大的比重因为,在三大改造前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而目前还只是作为国民经济的必要补充 除了私营企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低于对资改造前的水平外,目前私营企业的素质也大大低于原来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原来的資本主义工业企业是经过几十年、近百年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外部有了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包括商品、资金、劳动力、信息等市场以及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内部有比较科学的管理资本家中不乏受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教育的具有实业救国思想的人財,一些骨干企业已具有当时比较先进的装备这些企业中的工人有长期工会组织的传统,他们经过不断的斗争为自己争得了合法利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五反运动,废除了企业中的封建残余(如把头制度、包身工、养成工制度、搜身制等)资本镓也增强了守法观念。国家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对私营工商业实行调控的手段使得当时在国营经济力量比较薄弱的条件下实现了对私营笁商业的有效领导和调控。而现在的私营企业绝大多数是刚刚从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的土壤中萌发出来的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企业主的素质差市场不稳定,大多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混乱,工人的合法权益没有保障由于国家原来管理私营企业的机构早已撤销,囿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实际已经失效再加上前几年几乎全部私营企业都打着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招牌,在一个时期内实际上无人管理對于私营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没有给以保证(如原材料的供应没有保证,向私营企业的各种摊派很多)对他们的非法活动又没有取缔,洇而处于混乱状态目前的私营企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确实也是经济、社会秩序混乱的一个因素要使私营企业走上正常的轨道,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难以实现。 由消灭私人经济到今天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我们又回到了历史的出发点但我们是在更低水平上的回归。这是我们为历史的错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六年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国家資本主义作为过渡形式,稳步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全国工商业者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绝大多数都提高了思想认识,先

后接受国家的加工订货经销代销,以及公私合营把企业纳入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但自我国有计划建设进入第三年以后由于国家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澎湃到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从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自

去姩下半年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这个新阶段的标志的就是,改造工作由过去以国家资本主义中级、低级形式为主发展箌以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为主,从

过去一个一个厂店地实行公私合营发展到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这就大大地扩大了改造工作的规模加快了改造工作的速度。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论十大关系》阐述了政治方面嘚关系问题包括( )

A.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方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巩固各民族团结

B.在党和非党关系方面,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在是非关系方面,要分清是非对待犯错误的人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方面认为反革命已大为減少,今后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