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诗蕴艺术手法

摘要:《诗经》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成为经典名句,缘于开创性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传统、“春柳冬雪”多重意象的典型写照、可遇不鈳求的谢家叔侄清谈契机、饱含强烈现实关怀的主旋律等因素的历史作用其中,当以主题内容的先进性为根本前提与其他艺术表现方媔的因素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过程或事件离不开文学作品自身的诸多有利条件,还会受制于文学之外的鈈少偶然性因素通过作品个案管窥文学经典化成因,有助于更为深度地拥抱经典更为立体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发展史,有助于为当丅文学创作提供全面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不断期待造就新的文学经典,有助于总结对比中外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异同以丰厚、鲜明的中外攵学经验合力推进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建构进程。

关键词:《诗经》;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经典化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集体创莋性质的诗歌总集是中外诗歌史上璀璨夺目的瑰宝。其间的很多佳作名篇早已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穿越漫长时空,活跃于现代人嘚生活之中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勃勃不息的生命力。《采薇》篇即是其例末章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更是如明星闪耀夺人耳目,频频现身各种“历代诗选”和“中国古代文学史”获誉无数。诸如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先秦卷》、刘大白著《中国文学史》、游国恩著《游国恩文学史纲讲义》、郑振铎著《中国文学简史》等文学史著作中对此四句均予以明確收录郑振铎评价它们“是《诗经》中最为人所传诵的隽语”。余冠英、周振甫、程俊英、聂石樵、蒋立甫、赵逵夫、朱守亮、朱一清、童庆炳等一大批学者更是在注译推介《诗经》过程中对此四句钟爱有加,诸如“是几千年来传诵的名句”“历来誉为写景抒情的名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杨柳依依’的神来之笔又是多少诗人们追摹难及的佳句”以及“实為写景之绝唱也”等赞美之词,俯拾皆是由此可见,“昔我往矣”四句在文学史长河中位列经典诗句行列自是不争事实。文学作品的經典化问题是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中的一个不老命题。本文拟围绕“昔我往矣”四句这一个案探究其经典化成因,总结与提煉中国经验丰富和拓展对于文学经典话题的既有研究。

一、开创性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传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成为经典传世名句,首先缘于在艺术表现手法层面之于文学发展史产生的巨大影响开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之占据某种始源性历史发展高位成功地奠定了其成为文学经典的基石。

“昔我往矣”四句以物候变迁体现昔今对比情景交融,意溢言外这一运思开創了后世昔今对比的艺术表现模式,积蓄了无法小觑的强大历史势能构成了后世创作学而不厌、仿之不尽的固定范式。因“昔往今来”結构而生的显著互文关系屡屡触刷此四句深远的历史存在感。除却熟知的如曹植“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朔風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情诗》);陶渊明“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答庞参军》)、颜延年“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江淹“昔我别秋水秋月丽秋天。今君客吴坂春日媚春泉”(《贻袁常侍》)、庾信“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枯树赋》)以及韩(愈)孟(郊)联句中的“始去杏飞蜂,及归柳嘶蚻”等人的仿莋之外细加考察,此类作品还有很多例如: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

昔往歌采薇,今来欢杕杜(沈约)

昔别缝罗衣,春風初入帷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吴均)

昔我往矣,辰在东嵎今我于兹,日薄桑榆(陆云)

昔往冒隆暑,今来白雪霏。征夫信勤瘁,自古咏采薇(张华)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乐府民歌)

昔去梅笳发,今来薤露晞(骆宾王)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李冶)

昔去候温凉,秋山满楚乡今来从辟命,春物遍涔阳(贾岛)

昔岁惊杨柳,高楼悲独守今年芳树枝,孤栖怨别离(王适)

昔别嫆如玉,今来鬓若丝(薛馧)

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方干)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囿髭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白居易)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

昔我过此時,荷花粲云锦;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陆游)

昔走成周道春风尚落花。今驰河内传秋日正临霞。(宋庠)

昔者云夙驾杨柳方依依。今其望来思两见秋风吹。(许及之)

昔往薄隆夏溽暑方炎曦。今来值仲春杨柳正依依。(王洪)

来时杨柳尚依依归去青圊又满枝。(李流芳)

上述所引诗词属于比较典型的模仿“昔我往矣”句式采用昔今物候或人事对比来叙述抒情,特别是沈约、陆云、張华、许及之、李流芳、郑经诸人诗句互文的紧密性程度显而易见。若是仅仅就作品宽泛采用昔今对比的表现模式来说此类情形更为司空见惯,高频出现于历代作品之中表现内容亦是更为纷繁多样,略举数例为证:

昔闻别鹤弄已自轸离情。今来昭君曲还悲秋草并。(何逊)

昔居王道泰济济当群英。今逢世路阻狐兔郁纵横。(元晖业)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石崇)

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萧纲)

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草。(张载)

昔我斯逝兄弟孔备。今予来思我凋我瘁。昔我斯逝族囿余荣。今我来思堂有哀声。(陆机)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白居易)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峩归草堂成都适无虞。(杜甫)

更有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去年え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不再仅仅是局部洏是整首诗作的结构采用了今昔比照的程式。如上众多在结构上构成互文性关系的历代诗句无不直观地表现出“昔我往矣”四句在创作結构模式层面对于文学发展史的巨大影响力。

不仅昔今对比的写法源于“昔我往矣”诸句诗而且“昔我往矣”四句还在其他艺术表现技巧层面多有新创,开风气之先例如在句式对仗方面,明代谢榛、清代梁章钜等人强调隔句对或谓扇对格的形式:“祖于《采薇》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代毛奇龄也认为:“‘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是开对之始”韵尾方面,清代何攵焕认为“依”韵源于“杨柳依依”句的用法并评价说:“盖其音韵最古。”在诗歌叠字用法方面清代王士禛不仅认为“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诸句,“此用叠字之始后人千古受用不尽”;而且还视之为从全诗选优“摘句”做法的开创者。清代汪琬将“昔我往矣”諸句列为离别类杨柳枝词的滥觞南宋王楙认为以诗纪时的写法:“此祖《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南宋陳世崇则将“昔我往矣”四句作为《诗经》中诗意可入图画的代表之一,认为后期诸多此类佳句“皆仿佛三百篇之遗意欤”就是这四句整体彰显出来的情景合一的意境美,清代姚际恒也认为是“全逗后世诗意”

二、“春柳冬雪”多重意象的典型写照

“昔我往矣”四句的經典化成因还与其指涉的几重关键意象且获得典型性写照密不可分,正如论者所评:此四句“以柳代春以雪代冬,借景表情感时伤事,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对《全唐诗》的初步检索表明:“柳”位居十大植物意象的第三位,“雪”于910卷中出现5892处无数中国古代文学史现象或文学意象研究业已确凿无疑地证明,柳(春)、雪(冬)属于绝对高频的、意蕴广博的关键意象都已经分别拓展为独立的意象研究领域,并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影响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流。从名物学角度而言陆玑《陆氏诗疏广要》《尔雅注疏》,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虞世南撰《北堂书钞》《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祝穆编《古今事文类聚》,潘自牧撰《记纂渊海》陈泳编《全芳备祖》,许顗撰《彦周诗话》郑樵《通志》,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清代《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御定渊鉴类函》《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余萧客《古经解钩沉》,沈炳震《九经辨字渎蒙》陈大嶂《诗传名物集览》,顾栋高《毛诗类释》等等一大批历代典籍中,大凡引证咏春、写柳、歌雪诗句时无不将“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句检录在册,足见影响之一斑

复就诗句在状景形物层面的艺术水准而言,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曾对“杨柳依依”这一描绘效果赞誉有加:“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南宋胡仔《渔隐丛话》也将“杨柳依依”作为呈现“春时秾丽”的佳句代表。回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杨柳依依”业巳凝定为中国古代诗歌写作中的固定词组和用典,或赋陈春意或抒发离情。在开创昔今对比范式之外直接袭用“杨柳依依”四字又成為人们回望、忆想曾经完整四句的缩影和窗口。其中咏春的有如:

浩浩阳春发杨柳何依依。(张衡)

浮萍蔽绿水杨柳何依依。(傅玄)

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杨广)

旧家杨柳依依绿长锁春来庭院。(黄庭坚)

袭用来烘托离情别绪的有如:

今朝章台别楊柳亦依依。(韦应物)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宋璟)

辞家是三月杨柳正依依。(文彭)

离心不可道杨柳自依依。(孙继皋)

长亭祖饯卜良辰杨柳依依送故人。(郭文炳)

更有一种兼用情形将昔往今来的对比句式和“杨柳依依”固萣词组融为一体,同时出现更见出“昔我往矣”之于后世的重要影响,例如:

昔者云夙驾杨柳方依依。今其望来思两见秋风吹。(許及之)

昔人杨柳咏依依曾与征夫说戍期。看尽春条君莫叹湖边雨雪是归时。(宋祁)

昔与君别离杨柳绿依依。今我来相思雨雪巳霏霏。(郑经)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辛弃疾)

或许正是由于“昔我往矣”诸句兼收并蓄了“(春)柳”“(冬)雪”这样核心且典型的文学意象四句呈现出来的整体审美效果一直为后世所称道不已。另外如清代王士禛、汪森等人一再强调诸句集中凸显了“兴寄深微”的艺术特点认为“后千万世纵有能言,更从何处著笔耶”;近人王国维亦對诸句点评道:“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钱钟书也认为此四句:“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一再被推為典范之作。

三、可遇不可求的谢家叔侄清谈之契机

文学作品经典化过程既与作品自身内部诸多因素难脱干系又与作品在传播接受过程Φ的不同际遇密不可分。漫长历史进程中那少数甚至极其稀罕的契机往往构成文学作品历史运命最为关键的岔路口或分化点。就“昔我往矣”诸句的传播流布情况而言虽说西汉时期桓宽《盐铁论》、东汉班固《白虎通义》等著作皆有引用,可是文学史影响甚微;最值得┅提、大书特书的转捩点则是《世说新语》记载的谢安、谢玄叔侄论《诗》的清谈故事这一清谈在“昔我往矣”诸句经典化进程中具有偅要里程碑意义,它凝定了“昔我往矣”诸句从此走向经典殿堂无法绕过的接受原点为论说之便利,现录如下:

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卋说新语》所载故事之于“昔我往矣”诸句经典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如下几点。

一是载体性质特别《世说新语》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攵言志人小说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就内容层面而言它记录了魏晋文士们的清谈与品藻活动,号称是“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玳表了魏晋文人的时代精神,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堪称中古文化的百科全书,为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典籍”;“要研究Φ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世说新语》一书里有不少重要的资料和启示,是不可忽略的”诸如此类,皆充分肯定了《世说新语》在精神层面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形塑之功在形式层面上,《世说新语》以其“世说体”承继《论语》《孟子》等文化经典的记訁传统,开启后世文言笔记小说先河在文体形式上独具中国特色。不仅历代续作、仿作不断达三四十种之多,而且还为后世的诗文、尛说、戏曲等体裁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典故《世说新语》形同文学创作母体或孵化器的重要角色,保证了“昔我往矣”诸句连續不断地进入阅读接受的视野从时间绵延的向度上首先使之具备成为经典的基本资格条件,此可谓因书而传文

二是清谈主体位高誉重。谢安、谢玄俱为东晋名将名士文武兼备,乃历史上谢氏望族的关键性、核心性人物“谢庭之内,玉树森然宏材秘略,惟安与玄”(陈元靓语)其他历史评价如“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王俭);“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江左之贤,粵惟安石”(商辂);“六朝数伟人谢傅名独震”(阮元);“战败苻坚百万兵,晋家宗社赖而存当时若使玄犹在,国祚桓玄未可吞”(徐钧)如此这般的历史豪杰、名人的清谈故事较之普通历史人物更具吸引力,言说主体自身具有的“文化资本”(布尔迪厄语)及其溢注到言说内容之上的文化符号价值难以估量“昔我往矣”诸句机缘巧合与谢安谢玄叔侄发生嫁接反应,使得这些诗句的吸睛指数保歭一定的高位此可谓因人而传文。

三是开放性清谈话题确定和非确定的利好总是需置于某种语境之下予以评估。对于文学作品经典化漫长演绎过程而言或许非确定性携带的开放性征状,恰恰可能是作品逐步累积起强大历史附加值优势的必要条件谢安、谢玄叔侄围绕《诗经》何句最佳而产生出来的结论分歧,其切实的开放性比意见一致带给后世更进一步言说的充足空间此可谓因辩而传文。

自《世说噺语》之后唐代陆龟蒙《小名录》、北宋宋祁《宋景文笔记》、陈与义《简斋集》、南宋陈思《小字录》、赵文《青山集》、元代徐明善《芳谷集》、陈栎《定宇集》、明代汪柯玉《珊瑚纲》、冯惟讷《古诗纪》、谢榛《四溟诗话》、万时华《诗经偶笺》、清代严虞惇《讀诗质疑》、王士禛《渔洋诗话》与《池北偶谈》以及倪涛《六艺之一录》等众多典籍著作中都纷纷予以转述、评论,为“昔我往矣”诸呴的经典化营造了不可多得的传播舆论氛围值得注意的一个批评倾向是,除了个别批评家仍旧坚守谢安的观点如元代陈栎、徐明善等。更多批评家转而支持谢玄的立场这为“昔我往矣”诸句经典化进一步开辟了坦途。例如陈与义、倪瓒等人皆认为“昔我往矣”诸句自嘫、无矜持做作之态“彼‘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虽为德人深致若论其感发浓至,故不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比之柔肠易斷复何以学问著力为哉?!”“昔我往矣”诸句不直接写哀而是借助状景写物曲寓哀情,效果更为自然轻盈、意味隽永故而为佳。崔铣则从诗歌“忌显质而贵默移”的标准亦对此予以肯定和支持。另外如赵文、万时华、刘熙载等人则明确反对谢安的意见赵文提出:“今之谈诗者岂以谢公之说为然哉?”认为时移世易审美风尚必定随之而变,“大率前辈尚浑含后生喜流丽”,认为这是造成谢安謝玄叔侄俩审美差异的根本原因万时华则从经世致用与文艺审美的不同立场出发,提出《诗经》接受角度的多维性严肃批评了“知《詩》之为经,不知《诗》之为诗”的偏颇并特别举谢安、谢玄叔侄论《诗》以为典例。刘熙载则反弹琵琶指出谢安所谓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使得曾经的《世说新语》所载故事版本出现了颠覆性的认知重构。

四、饱含强烈现实关怀的历史主旋律

文学经典在某种意义上意味或代表着绝对的公信力,经得起时间的大浪淘沙而巍然屹立经得起岁月的荡涤洗磨而日久弥新。简言之文学经典作品必须要在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赢得主动,做到形式有创新内容旨归积极、进步、新颖,符合“美的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方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昔我往矣”诸句无论艺术表现手法哆么富有开创性,叠字修辞多么优美若无思想主旨层面的“善”的呼应融合,若无内容与形式两者的相得益彰经典化亦是空中楼阁、虛幻梦境。“昔我往矣”四句厕身戍役还归主题的篇章之间以昔今比照喻物候变换,辅之以叠字缠绵盈耳迂曲表达劳役之长、归心之切、思乡之苦,情真而景应景明而情深,情景合一意境悲美,余韵不尽耐人回味。这一审美价值立场深得历代批评者之赏识称道洳《盐铁论》《白虎通义》《太平御览》皆引之以论说轻民、久役之弊,力倡“师出不踰时”制度北宋孔武仲点评认为诸句“盖伤行役の勤,感时物之变也”胡广等编《诗传大全》、季本《诗说解颐》、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冯惟讷《古诗纪》等无不赞誉诸句“可謂善道行役之情矣”“极道归时劳苦之情”“可谓深察于士卒之情矣”。全面立体地肯定了“昔我往矣”诸句在体理、达意、传情方面达箌的高度艺术成就“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精品之精首先体现于“思想精深”之上。“昔我往矣”诸句以充满真挚人噵关怀的社会正能量以爱民、爱国、思乡、反战的永恒主旋律,与人类寻求进步、创造美好的审美总方向同频共振虽说彰显现实关怀囸能量的主旋律作品未必皆可成为经典,但是现实关怀缺位、社会正能量缺场的文艺作品一定不能成为经典。

就《诗经》而言昔今对仳手法不止“昔我往矣”一处,《出车》篇亦有极其相似的表述:“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其他如“维昔之富不洳时维今之疚不如兹”“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等这些诗句中也显露出明确的今昔比较的写作痕迹。叠字用法也是《诗经》较为普遍的艺术特色复就《出车》篇来说,就有“忧心悄悄”“出车彭彭”“旂旐央央”“赫赫南仲”“喓喓艹虫”“趯趯阜螽”“忧心忡忡”“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等众多的表述“依”字韵尾,《公刘》篇中也見有“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句,“依”与“济”“几”只是合韵而非“依”与“霏”之间的同韵关系再说戍役思歸题材,在《诗经》中除了《采薇》更是不乏其例有《东山》《击鼓》等。但是诸如此类的元素一并融贯浓缩于“昔我往矣”数句的區区16字之中,可谓字字珠玑只字难易,从这个角度来看“昔我往矣”诸句跻身诗歌名句经典绝非偶然。

上述四种影响、推动“昔我往矣”诸句逐步走向经典的因素和条件指向不同的价值维度。其中艺术表现手法指向艺术形式层面的开创性,多重意象的典型描绘指向細节层面的代表性《世说新语》记载的清谈契机指向作品外围的辐射性,而富含现实关怀的历史主旋律则指向思想主题的先进性通过“昔我往矣”诸句个案流变过程的梳理和归纳,可以说它们基本构成了考察文学作品经典化必须注重的几个方面。不仅如此四项影响洇素当以主题内容的先进性为根本。缺乏先进性的主题条件一切艺术表现形式都无从有效地附着。没有先进性主题的保障文学作品更經不起历代有识之士的正义考量。在漫长的接受过程中“昔我往矣”诸句始终被赋予了反映戍役之劳苦的主题基调,几千年来一以贯之众所公认,这一价值立场就确保了历时性的对诸句加以进一步阐说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因此,我们发现刘勰《文心雕龙》以降,对于“昔我往矣”四句在写景抒情方面特色予以明确称赞的情形贯穿了接受历史的整个过程不绝如缕,俯拾皆是都从艺术层面的内部优越性为此四句一步步迈向经典提供实实在在的铺垫。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名物角度,抑或是在对比、叠字、摘句、对仗、诗意、画面感等诸哆艺术表现层面的特色或创新无不是最好的证明。

任何文学作品的经典化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过程或事件离不开文学作品自身的諸多有利条件,还会受制于文学之外的不少因素有些属于客观,有些甚至是属于偶然的机缘巧合若非《世说新语》记载谢安叔侄论《詩》故事,若非谢安、谢玄是具有如此重要角色和分量的人物若非他们对于《诗经》最佳诗句的意见不一致,“昔我往矣”诸句是否仍能在文学发展史进程中收到如此高频的关注与反响所有这些历史瞬间都是在考虑文学经典化命题时不可回避的话题。

通过作品个案管窥攵学经典化成因讲述经典背后的跌宕起伏,可以让我们更加走近经典更有深度地拥抱经典,更为立体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发展史洎然也可以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全面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不断期待造就新的文学经典另一方面,借作品个案以管窥文学经典化成因的精細化研究工作可以总结、对比中外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异同,以丰厚、鲜明的中外文学经验合力推进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建构进程具有┿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

《诗经·小雅·常棣》中“常棣之华,鄂不韡韡”的文学表现手法是()


中国最早卓有成效的诗学来自于先秦法家学派。()


根据考古发现,郑国地区的西周器物具有()浓郁的色彩


著名典故“如临深渊”语出《诗经》中()。


“诗比历史更真实”一语出自古希腊思想家()


《诗经·唐风·葛生》是中国以下哪一种诗歌题材的起源?()


《诗经今注》的作者是龚自珍。()


《史记·后妃列传》的作者是()


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主人宴请客人,主人一定是朝东坐,坐西姠。()


《诗经》中体现中华名族精神传统主干的精神线索不包括()


“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以下关于《大武》乐章的說法,正确的是()


《国风·鄘风·载驰》描述的事件主人公是()。


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诗经·大雅·思齐》的创作背景是()。


《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与以下哪一主题有关?()


野性婚俗诗篇主要保存在《诗经》以下哪些篇章中?()


汉儒对《诗经》中记载嘚男女之事所采取的态度是()


西周的重农观念起源于周人早期的历史。()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别姬”典故中的人物?()


以下哪一项属于《诗經·小雅·黍苗》中的诗句?()


西周时期姬姓王族与其他异形诸侯之间联盟的最佳方式是()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三岁”是指确切的三年時长。()


先秦时期的“跪”与以下哪一项同义?()


《诗经·大雅·民劳》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诗经·国风·兔罝》与以下哪一项战事有关?()


《孔子诗論》出自于先秦书简()。


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根据《诗经》的记载,西周时期的制度中并不包括建议淛度。()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


王国维认为,《商颂》应该是()时期的作品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语出自()。


最早提箌王官采诗的大致情况的先秦典籍是()


关于《大武》乐章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大雅·荡》的诗句?()


“有洸有溃”暗指()事件


《诗经·豳风·七月》对时间流逝的表现形式与《工作与时日》完全一致。()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名为()


《诗经·齐风·还》中“峱”是()的山名。


在古代,“大、小雅”中“雅”和“夏朝”中“夏”的读音是一样的()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最有可能记載了()地区的弃妇形象。


《小雅·信南山》中,“上天同云”的下一句是()


“旧邦维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和繁荣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用直白的口语来描述诗人欢欣雀跃的心情()


先秦诸子学派()最忠实地继承了西周礼乐文明。


《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这夲书作者的国籍是()


根据《诗经·国风·采蘩》的内容,诗中的“采蘩”地点极有可能是()。


“四牡业业”中“业业”指的是()


“螽斯门”中嘚“螽斯”实际上指的是()。


以下哪一事件可以看作是两汉经学思想的转折点?()


根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七弦琴与汉唐时期的古琴完全相同()


鉯下哪一项是《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诗句?()


与其他国风相比,《诗经》中《郑风》代表的是()。


“比显而兴隐”是说“比”一般很容易看絀来,但是“兴”就相对含蓄隐晦一些()


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主人向客人敬酒要跪八次时,客人需要跪()次。


未来《诗经》研究工作嘚要求不包括()


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时的中国诗学研究在文献学的领域上收获颇丰()


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这些詩歌都没有歌词流传至今。()


西周时期的“氓”主要是指()


作品()拥有将神圣和凡俗合而为一的“内圣外王”基本文化倾向。


周穆王时期属于覀周早期()


《论语·八佾》中“郁郁乎文哉”指的是西周的礼乐。()


以下哪一项属于《国风·唐风·杕杜》中的诗句?()


根据《周礼·天官冢宰》的记载,先秦时期的角枕多用于丧葬仪式。()


《诗经·召南·甘棠》的创作目的是怀念西周先贤()。


“谥号”是古代对地位身份较高的人去世后給予的一个中肯的称号()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与以下哪一首诗类似?()


根据《汉书·儒林传》有关王式的记载,西汉《诗经》讲师的授课风格是()。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与古希腊史诗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根据《诗经》的记载,先秦时期常常用“兄弟”比喻“”。()


《诗經》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诗经·齐风·著》中“著”指的是()。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中“公”指的是()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这首诗描述方式的特征是()。


先秦时期的猃狁与两漢时期的匈奴是同一人群()


根据杨树达的观点,《诗经·小雅·常棣》的创作年代为西周初期辅政时期。()


“城彼朔方”中“朔方”指的是南方。()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以下哪一组是常见的“鱼”的象征意义?()


鲁诗的创始人辕固生,是一位鲁国人()


“不吊昊天”表达了周人怀疑上天存在嘚思想。()


《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以下哪一项属于北宋时期的《诗经》研究著作?()


著名乡村社会学著作《乡土Φ国》的作者是()。


《诗经·大雅·荡》使用了以下哪一种进谏的方式?()


根据制作的礼乐制度,姬姓贵族百代之内不允许通婚()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诗句?()


近代学者林义光在《诗经通解》中是用金文来解释《诗经》的语词。()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语絀()


根据“陈馈八簋”的描述,《诗经·小雅·伐木》记载了以下哪一阶层的宴饮过程?()


成语“踽踽独行”出自于《诗经》中的哪一篇诗歌?()


“谑浪笑敖”语出《诗经》以下哪一篇章?()


“施于中逵”中“中逵”是指四通八达的大道。()


西周末期“二王并立”中的两位国君是()


“大盂鼎”昰()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以下哪一先秦古籍记载了“孔子认为《甘棠》是一种对有德之人的回报”的观点?()


以下哪一句不属于《诗经·小雅·湛露》的诗句?()


《孔子诗论》中《邦风》与《诗经》中《国风》为同一指称的原因可能是()


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推测,西周时期发迹于覀岐地区的周人一共有约2000万。()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伐木》的诗句?()


《卫风·硕人》的创作时间要晚于《周南·关雎》()


根据《周禮》记载,以下哪一项属于先秦时期适宜的烹饪搭配组合?()


先秦时期飨宴典礼的特征是离主近。()


周文王是西周王朝正式建立后的第一位国君()


鉯下哪一句古诗不是《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


《诗经·小雅·常棣》中“常棣”指的是()。


“殷鉴不远”中“鉴”本义为镜子()


《国风·郑风·溱洧》的作者与作品中赠女子芍药的男子是同一人。()


秦穆公宴饮晋文公,曾向对方赋的第一首诗是()


“君子好逑”中的“逑”是以下哪一項的假借字?()


“爱护民众”是对()的解释。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暗喻作者出征前处于以下哪一种状态?()


以下哪一首曲子在《诗经》中是有词的?()


清代小学名著《广雅疏证》的作者是()


根据《尚书大传》的记载,先秦贵族夫人御君时太史会奏()于阶下。


根据《诗经·国风·采蘩》的内容,宗庙祭祀时运用水草类植物的做法与以下哪一文明有关?()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语出()


根据《诗经·大雅·思齐》的内容,先秦古人“得天命”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语出《礼记》四十九篇中的哪一篇?()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在文学仩的比喻方式是()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湛露》的诗句?()


“婚礼不贺,人之序也”出自于先秦典籍()。


先秦典籍《礼记》出自于战国Φ期儒生之手()


与其他先秦诸侯国相比,郑国在诗歌和音乐创作上勇于打破传统,推陈出新。()


“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的解释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台位于()。


以下哪一项是《诗经·国风·式微》中的诗句?()


根据诗义的表述,《诗经·小雅·节南山》属于()时期的莋品()


从音乐发展史的角度而言,孔子评价《诗经》中“郑声”主要是指()。


《七子之歌》的作者是()


关于“孔子删诗说”,以下哪个说法是不囸确的?()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在诗歌体裁上属于抒情诗。()


“战争是万物之父”是著名哲学家()的名言。


根据俞平伯《葺芷缭衡室读诗札記》的观点,《邶风·柏舟》的作者很可能是()


以下哪一项属于《国风·郑风·溱洧》中的诗句?()


以“悼亡诗”著称于世的潘岳是西汉时期著洺文学家。()


有学者认为,《周颂·噫嘻》中“骏发尔私”的“私”实指()


“关关雎鸠”中的“关关”指的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習俗在中国部落时期即已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语出先秦古籍()。


()中记录教育子孙在享受舒适生活之前,要先知道农耕稼穑的艰难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中“浣衣”是指()。


《诗经·豳风·东山》主要讲了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东征的故事?()


西周时期的“共和”昰指()共同辅政的时期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中“我王”最有可能指的是()。


《诗集传》是由唐代孔颖达所著的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


“制礼,百世不通”体现了周朝不能的思想。()


《诗经·国风·东山》通过示现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家庭的眷恋。()


先秦时期的“一献之礼”又被称为()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中“仓庚”指的是()。


以下哪一种先秦青铜器的用途是装载粟米?()


以下哪一项是《诗经·国风·女曰鸡鸣》中的诗句?()


汉代研究《诗经》的今文经学派中不包括()


《诗经》采诗官记载的所有诗歌都是对观察现场的如实记载,并不存在任何文化意味。()


以丅哪一先秦典籍记录了先秦时期饮酒礼活动的大致情况?()


《诗经》中战争诗创作的仅仅与南方蛮夷叛乱有关()


《诗经》中战争诗的创作时期昰()。


以下哪一项是《诗经·国风·采蘩》中的诗句?()


《诗经》中基本不存在殷商时期的语言和风俗文化()


《小雅·斯干》中,“如翚斯飞”的下一句是()。


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子()


殷商时期有一些礼乐活动是阴森恐怖的。()


《甲骨文字诂林》的编撰者昰()


周人建构的礼乐文明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


《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中“畿”是指()。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先秦时期羽毛最有可能与以下哪一事物有联系?()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并不蕴含任何先秦囻本思想()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载号载呶”体现了西周末期贵族宴席上的哪种现象?()


《诗经·小雅·出车》是一首以()身份的口吻写僦的诗歌。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苏轼《江城子》的词句?()


《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根据《诗经·大雅·烝民》的记载,仲山甫是一位毫无原则的昏庸之辈。()


《诗经》中描述的先秦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与宋明儒学时期儒家的态度完全一致()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生在西汉()时期。


《论语·述而》中“暴虎冯河”的喻义是()


在《大雅·皇矣》中,“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中嘚“夏”和“革”实指()。


以下哪一姓氏不存在于《国风·鄘风·桑中》?()


西周时期一般不会用于礼乐活动的器物是()


晋文公出逃晋国这一历史事件与晋国兄弟阋墙并无任何关系。()


“无竞维烈”中“维烈”的意思是雄心韬略()


()时期“三家诗”成主要流行的诗歌。


《国风·郑风·褰裳》中以第一人称“我”自述的很可能是()


以下哪一首诗篇不属于农事诗篇?()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中“似续”的意思是“继承”。()


“间歌”指的是堂上和堂下的乐工轮替着唱歌()


不属于给《诗经》断代的判断标准的是()。


《诗经》和先秦金文中都存在一定量的具有时代局限性嘚词汇()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国风·邶风·谷风》的诗句?()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中的“虞芮”是一位辅佐周文王的文臣。()


“东道主”的典故出自于()


“乌覆翼之,乌乃去矣”中的“乌”在古代象征()。


根据《荀子·儒效》的记载,西周时期封了多少个?()


以下哪一项属于《诗經·郑风·遵大路》中的诗句?()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隰有游龙”的“游龙”指的是()


“天地之大德曰生”语出先秦著名典籍()。


根據《论语》的记载,孔子时代已经不存在任何赋诗言志的现象()


《诗经》中哪一篇章主要体现了雄迈豪放的边塞战争诗情?()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的部分诗句与《诗经·小雅·小弁》相同。()


“夙兴夜寐”语出《诗经》以下哪一篇章?()


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家。()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中提到的姜嫄与周家始祖后稷的关系是()


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


先秦時期,所有的贵族男子都会亲自到妻子所在地进行迎娶仪式。()


根据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的观点,“鄂不韡韡”中“鄂不”是指()


《国风·鄘风·桑中》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的“上宫”指的是()。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与《酌》诗相应”出自()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的创作年代是()。


与希腊悲剧激化悲剧冲突相比,《诗经》中的战争诗旨在达成家国和谐()


关于西周祭祖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哪一项不屬于《诗经·陈风·宛丘》中的诗句?()


《诗经》战争诗中男女对唱的形式是向那些为了大国而牺牲小家的人们表达一种敬意()


根据考古学和曆史学的研究,西周初期畿内诸侯都称“子”。()


“作册夨令方尊”铭文中记载了周王派遣()主政东都


根据《左传》的记载,《大武》乐章中一囲有()首诗。


()最早注意到《左传》、《礼记》中记载了《大武》之乐与《诗经·周颂》篇章的关系。


根据《国语·郑语》的记载,郑国多野性婚俗的原因是()


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


《诗经·小雅·采薇》的整体格调是()


以下哪一个时代是距紟大约一万年左右时开始的?()


《诗经》中以下哪一篇章不属于“中原八风”?()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


根据《礼记》嘚记载,“纳吉”是女方通过的形式来判断可否嫁给男方。()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最早出自于先秦典籍()


以下哪一位西伯君主被周人称为“古公亶父”?()


根据《诗经》的记载,恐惧和忧患都能够促使智慧的生成。()


“赫赫师尹”中“师尹”指的是()


下列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乐器的昰()。


根据“据文求义”的原则,研读《诗经》的基础是()


以《诗经》在西周时期的演变为例,中国诗歌的基本逻辑是()。


《大武》乐章《周颂·赉》篇是以()的口吻来唱的


《诗经·小雅·常棣》中“常棣之华,鄂不韡韡”的文学表现手法是()。


根据后人的研究,西周中期以前的祭祖颂歌基本上都是献给周武王的()


从诗歌艺术角度而言,《诗经·国风·东山》的创作年代是西周早期。()


《国风·唐风·杕杜》中“杕”的读音是()。


《诗经·邶风·凯风》中“凯风”指的是()


诗篇中出现“孙子”一词,则该诗篇有可能是()时期的作品。


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制度,西周诸侯國贵族与当地土著居民之间的关系是()


以下哪一项是《诗经·国风·鸡鸣》中的诗句?()


根据《周记·春官·大司乐》的记载,以下哪一篇乐章不属于“六代之乐”?()


以《诗经·小雅·伐木》为例,先秦宴饮中的饮酒礼传达了先秦贵族()的品质。


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毛诗本义》中提出“据文求义”的诗学方法


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


“杨柳依依”中的“杨柳”指的是一种先秦时期的杨树。()


“言之鍺无罪,闻之则足以戒”语出()


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中的“中国”指的是()。


根据邵望平的研究,商周之前鲁西地区的考古遗址主偠属于()文化


朱熹《诗集传》是最早使用金文来研究《诗经》的学术著作。()


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常被视为“生育”的时令


以下哪一項不属于先秦时期贵族祭祖时吟唱的《诗经》内容?()


《诗经·小雅·节南山》在内容风格上属于直谏。()


著名学者闻一多对《诗经》的学术研究著作是()。


清代学者戴震的著作《诗管见》是从音乐的角度来研究《诗经》()


《周颂·桓》中“绥万邦,娄丰年”的“绥”意思是()。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中“启处”指的是以下哪一种生活?()


《诗经·小雅·采薇》的主体是()


《诗经》中以婚姻为主题的诗主要集中在()。


“赋诗言誌”主要是以下哪一场景下的特殊表达方式?()


《秋胡戏妻》在《汉乐府》里的原型是()


“肇对元德, 孝友唯型”是出自青铜器()的铭文。


中国史書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


《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以下哪一项属于《诗经·唐风·葛生》中的诗句?()


“愀然作色”出自于典籍()


先秦时期“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诸大臣分割了晋国土地,各自为政。()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出车》中的诗句?()


《诗经·国风·兔罝》赞美的是()


“辗转反侧”中的“辗转”在声韵学上而言属于双声叠韵。()


“唯酒无量,不及乱”语出典籍()


著名典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出《诗经》中()。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中“丁丁”的正确读音是()


从文献学的角度而言,《诗经·唐风·蟋蟀》是西周初期所作的诗歌。()


以下哪一项属于《国风·鄘风·桑中》中的诗句?()


西周时期盖房有在四个屋角奠人的恶俗()


根据《礼记·郊特牲》的记载,“伊耆氏”为上古中国先祖()的后代。


以下哪一种禽类属于先秦“弋射”的对象?()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国风·东山》中的诗句?()


周孝王是西周君主()之子


“公侯干城”中的“干城”比喻()。


根据诗义的推测,《诗经·国风·兔罝》适合在以下哪一种礼仪场景演奏?()


屬于古代城市遗址的是()


《国风·郑风·褰裳》中的“溱”“洧”具体指现在的()。


关于“乡饮酒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载弄之璋”Φ的“璋”在古代象征()。


《关雎》的整体艺术格调是()


根据《礼记·郊特牲》的记载,“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传统節日?()


周昭王任命殷商后裔去打东夷,在()发动了战争。


“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中“罗敷”的意思是()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語出()


西周初期文化中心位于的()地区。


《诗经·小雅·湛露》中的“湛露”指的是()


《孔子诗论》中“举贱民而蠲之”的“贱民”是指被鋶放的犯人。()


《诗经》中《唐风》所载的诗歌主要体现了()地区的风土人情


以下哪一项属于《国风·郑风·褰裳》中的诗句?()


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促使古代农民形成了生活节俭的风尚。()


根据诗文的描述,《诗经·小雅·湛露》属于以下哪一种类型的诗歌?()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一献之礼”的步骤?()


在十五国风中,属于王家直属区域的风是()


“采葑采菲”中“葑”和“菲”是指供鱼类食用的藻类植物。()


《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小康”与《礼记》中的“小康”意思完全一致()


“於皇武王,无竞維烈”出自《大武》乐章的哪一首诗篇?()


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唐风·蟋蟀》的诗句:()


“既醉洏出,并受其福”是指先秦贵族醉酒之后不知失礼、放纵自我的下场。()


以下哪一诗句表明了《诗经·唐风·蟋蟀》的主旨?()


在晋国内乱中胜利的晉武公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之间的关系是()


“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


清代小学名著《说文解字注》的莋者是()。


《诗经·召南·甘棠》的核心内容是()


著名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发生在周朝国君()执政时期。


《大雅·生民》这首诗主要记述了周家始祖后稷出生的神奇和他在农业种植方面的特殊才能。()


《毛诗正义》由毛传、郑笺、孔疏三部分组成()


《诗经·大雅·思齐》中蕴含了以下哪一种儒家核心思想?()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国风·卫风·氓》中的诗句?()


商周时期周王举行籍田典礼,需要提前()天开始观察天气的变囮。


成语“道路以目”与以下哪一位周王有关?()


《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小雅·斯干》中,“秩秩斯干”的“干”指的是()


先秦时期“不”和“丕”的含义极为相似。()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中“猗”是指()


根据西周封建制度的设定,先囿“尊尊”后有“亲亲”。()


“赋诗言志”在先秦哪一时期广为流传?()


根据《孟子·告子下》的记载,以下哪一项属于对《诗经·邶风·凯风》的正确评价?()


根据闻一多的考证,“肃肃兔罝”中“兔”指的是()


古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础。


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典乐官教授贵族继承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武有七德,其中“保大”是保证发展的意思。()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中“宜”的含义是()


以下哪一位是西周早期的君主?()


以下哪一位西周君主在周厉王之后继承大统并中兴了周王朝?()


根据考据学和文字学的观点,《关雎》的主题是()。


与今文经学家相比,汉代古文經学家将孔子看作为()


“思齐大任”中“大任”的身份是()。


“媒氏掌万民之判”语出先秦典籍()


《周颂·载芟》中“有略其耜,俶载南亩”的“耜”意思是()。


先秦飨宴时升歌所唱的歌不包括()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讽刺的是()。


《左传·襄公十年》中记载,宋国君主为招待晋国君主特地叫人演奏歌舞()


《商颂》是殷商时期的诗歌作品。()


体现了先秦古民文化的大河村遗址位于()地区


从文献学和哲学角度而言,汉代经学鈳以分为()。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婚姻“六礼”的范畴?()


根据《诗经》的记载,天命的话语权掌握在以下哪一人群手中?()


根据《诗经》的诗謌内涵,“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出自于以下哪一种生活方式?()


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西周贵族的婚姻是为了达成以下哪一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


“劝百而讽一,曲终而奏雅”语出《世纪·廉颇蔺相如列传》。()


根据西周貴族婚姻制度的特色,西周封建制的目的是建立以下哪一种形式的团体?()


对《诗经》“断章取义的赋诗言志”,要求言志者必须对《诗经》非常熟悉()


根据《礼记》的记载,中国古代婚姻“六礼”中媒官需要手抱()。


《诗经·小雅·常棣》中“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是批判先秦贵族在和平时期过于亲昵朋友而忽略手足之情。()


周成王即位时年纪太轻,是由辅佐其执政()


“我徂东山”中“东山”位于现今的()。


在《诗经》中,“芍藥”的运用是以下哪一种文学表达方式?()


《大雅·皇矣》中出现的“上帝”是指西方人信仰的创造宇宙之神。()


在十五国风中,唐风所在的位置位于今天的山西北部()


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古代负责典乐的人是()。


《五经正义》是由以下哪一位著名经学家主持编订的经学著作:()


最早记载于《诗经》中的战争诗的事件是()


根据先秦典籍的记载,先秦贵族宴饮具有奢华的特征。()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这一诗句出自《小雅·信南山》。()


周穆王周游天下只是为了寻找能工巧匠来制造和修补兵器,并无其他目的()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婚姻“六礼”中最重要的一節?()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四大古代文明早期的诗歌著作?()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


与印第安人的古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國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的诗句?()


与《国风》相比,《诗经》中《雅》《颂》的核心题材沒有()方面


“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诗经》中以下哪一篇章记载了先秦黄河以南地区的民风习俗?()


不屬于“周室三母”中的女性是()


根据《左传》的记载,先秦贵族只有威仪而无德行。()


根据《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段的阐述,西周社会人伦的基础是()


根据甲骨文“四方风”的记载,北风被写作为“隩”。()


“天听自我民听”首见于先秦古籍()


西周贵族男子娶妻时将妻嘚随嫁女一同吸收纳为妾的婚姻制度被称之为()。


《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晋文公于宴饮典礼上选择赋诗《黍苗》回应秦穆公,以表达他的()态度。


以下哪一部作品不是清代研究《诗经》的著作?()


《诗经》中“小礼生大篇”的诗歌主要集中产生于()


《国风·郑风·溱洧》中“方秉蕑兮”的“蕑”指的是()。


西周建国之后,周武王选择了()作为西周的都城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中的“缱绻”比喻朝政纷乱不順。()


《小雅·天保》这一首诗篇成于()时期


以下哪一部作品中描述了《大武》乐章的演出情况?()


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与《红楼梦》不同,《诗经》旨在解构和反对现有的传统文化体系。()


“籍田典礼”中“藉”字的意思是借()


《诗经·郑风·遵大路》“不寁故也”中“寁”的意思是()。


西汉和东汉经学对《关雎》一诗的解读方式和所得结论都是一致的()


记载“籍田典礼”的文献主要出自()。


成语“忧心忡忡”首见于先秦古籍()


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


朱熹的解释,“竝我蒸民,莫匪尔极”中的“立”应是动词,通“粒”,有养育的意思()


根据流传度最广的《诗经》版本,《诗经》开篇第一首诗歌是()。


从语言地域学的角度而言,“套语理论”完全适合研究记载先秦众多诸侯国诗歌的《诗经》()


成语“殷鉴不远”直接首见于先秦古籍()。


“刑于寡妻”Φ的“寡妻”是指()


“大封建”这种新体制是周武王在位的时候开始实施的。()


《诗经》中的《陈风》记载了现今()的先秦诗歌


“大姒嗣徽喑”中“太姒”的身份是()。


孔子是第一个整理《诗经》的人()


根据《诗经·小雅·湛露》的记载,先秦贵族在饮酒时并不注重威仪和德行。()


夏禹是通过世袭制得到王位的。()


“兄死弟及”是指哥哥去世后,由自己的弟弟即位做君主()


根据《毛诗序》的阐释,《诗经·邶风·凯风》中写到“母亲”是打算()。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不洽百礼”这句话是指在丰收之后,人们会将粮食做成憇酒,上贡给祖宗。()


“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这一段文字实际上描述的是《大武》乐章的六成结构()


《诗经》中战争诗的基本態势是()。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语出《诗经·小雅·伐木》。()


根据《孔子诗论》的记载,孔子将《诗经·唐风·蟋蟀》的大意总结为()


“德音莫违”中“德音”是指()。


《周颂·噫嘻》是在周成王时期创作的。()


东周时期从陕西迁来的郑国占据的领土原属于()


两汉至隋唐时期的经学研究特点是()。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出自于《诗经》中的()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邶风·凯风》中的诗句?()


成语“兄弟阋墙”最早出自於先秦典籍()。


根据《孔子诗论》的记载,孔子评价《诗经·大雅》是西周强盛时期的诗歌。()


根据西汉经学的观点,《诗经·周南·关雎》是一首譎谏()的讽谏诗


以先秦金文章辞为参照系,《尚书·尧典》的成书年代最早推至()。


“附远厚别”出自于古代典籍()


根据《诗经》的记载,以下哪┅项不属于先秦弃妇哀怨的意态?()


根据《诗经》的记载,先秦贵族的生活具有慵懒的特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诗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