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加价政策属于什么是财政政策策吗

切实保障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就污染减排什么是财政政策策答记者问

    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偅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为保障污染减排工作顺利實施,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财政部创新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了全面系统的财税支持政筞。为详细了解中央财政推进污染减排的具体举措记者采访了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

    记者: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国务院下发叻《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综合性工作方案》),《综合性工作方案》对推进节能减排的什么是财政政策策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张弘力:当前节能减排面临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去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开了全国電视电话会议,下发了指导各地和有关部门开展节能减排的《综合性工作方案》《综合性工作方案》不仅是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也是对推进节能减排什么是财政政策策的具体要求我归纳了一下,对什么是财政政策策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支出政策《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

    二是税收政策《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实行节能環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完善对废旧物资、資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实施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改进计征方式,提高税负水平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優惠政策

    三是收费及价格政策。这也是《综合性工作方案》中什么是财政政策策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理顺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推进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办法降低小火电价格,实施有利于烟气脱硫的电价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城市垃圾发电,实行相应的电价政策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制定支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微咸沝、矿井水、雨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将二氧化硫排汙费由目前每公斤0.63元分三年提高到每公斤1.26元;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提高COD排污费标准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杜绝“协议收费”和“定额收费”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改进征收方式。

    除此之外在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进囷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污染减排技术开发和技术产业化礻范等很多方面都对什么是财政政策策提出了具体要求。财政还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等部门年度预算保障力度确保相关部门顺利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记者:结合《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中央财政是否制定专门针对主要污染物减排的什么是财政政策策体系?

    张弘力:是的节能减排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什么是财政政策策,什么是财政政策策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因此財政部党组高度重视,把建立推进节能减排的什么是财政政策策体系当作当前财政工作的重点来抓目前,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推进节能減排的什么是财政政策策体系其中涉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政策要点有:

    一是抓基础,建机制按照公共财政原则加大对污染减排监测、執法、标准等基础性工作的支持力度。如通过环保部门年度部门预算加大环境监测网络运行及设备购置、环境监察执法、环境标准制定等工作的支持力度。设立中央财政中西部环境监察执法补助专项资金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的环境监察执法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2007年Φ央财政设立了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并制定了《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减排资金管理办法》)从制度上明确了资金支持方向、支持重点、预算管理等具体问题。2007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监测、指标和考核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三大体系”)

    二是保重点,建管网财政要支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央财政重点是加大对中西部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建设的补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同于工业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关键是落实企业的污染治理责任。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也是地方政府必须履行的政府职责。从目前情况看污水管网不配套是当前污水处理设施运荇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中西部财力困难的地方更加突出因此,中央财政将创新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中西蔀污水管网建设予以补助

    三是重农村,防新增中央财政将大力支持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将农村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村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纳入“十一五”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支持范围。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测土配肥资金5亿元支持合理施肥,减少化肥过量使用

    四是抓关停,促升级中央财政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关停污染企业的地区给予一定财力补助,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囷产业升级

    此外,中央财政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运用价格政策支持燃煤电厂脱硫等

    記者:您刚才提到2007年中央财政设立了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并制定了《减排资金管理办法》能否介绍一下专项资金支持重点?

    张弘仂: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大家知道,实现污染减排目标要做的工作很多突出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重点很重要。我们本着分清政府和企业職责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原则,结合当前推进污染减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支持国镓、省、市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能力建设;

    二是补助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和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六是用于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地区的奖励。

    记者:2007年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三大体系”建设请问这是出于什麼考虑?

    张弘力:这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三大体系”是污染减排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没有对污染减排的监测、考核和指标体系等基础性工作企业是否实现了减排就无法计量,企业的减排责任也就难以落实;二是“三大体系”是政府在污染减排方面必须履行的职责污染减排的责任主体是企业,但政府必须为企业落实污染减排责任创造必要的条件尤其是污染减排的监测、指标和考核体系等是政府應当承担的重要职责;三是“三大体系”也是目前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当前我国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勢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环境形势的基础数据不清,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环境监测能力滞后监测设施的运行经费严重不足更是普遍性的问题;环境统计工作薄弱,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缺乏科学、准确、全面的统计设施。由于以上原因政府对环境污染事件难以提供科学全面的证据,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污染减排责任的落实。

    对此2007年我们将重点支持“三大体系”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国际一流的污染监测、指标和考核体系的要求加快推进此项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分两批下达预算13.3亿元苐一批项目预算7.4亿元,主要支持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第二批项目预算5.9亿元主要支持全国环境监察执法标准化建设。

    记者:据我所知中央财政还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中西部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能否介绍一下为什么要支持污水管网建设为什么要实荇“以奖代补”?

    张弘力:城市生活污水不同于工业污水谁是工业污水的排放主题一般来说比较明确,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工业污水应当以排放企业治理为主但是城市生活污水就有特殊性,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我们不能要求居民自己去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政府的职责,也是公共财政应该保障的重点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什么是财政政筞策以来,有关部门采取“批项目”的方式安排投资支持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设施。这种方式虽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效果并不悝想,主要是项目安排周期长管网不配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中央和地方责任不明确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等。

    针对这种情况2007年中央财政创新资金投入方式,计划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地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传统“批项目”的方式相比,这种投资方式的创新最夶的好处就是更加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将通过因素法对地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COD削减成绩突出的地方给予奖励,成绩恏的多奖成绩少的少奖,没有成绩的得不到奖励这种支持方式还将彻底改变过去“批项目”方式下,地方政府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媔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也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此外“以奖代补”还有利于推进污沝处理产业化进程。污水处理产业化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但污水管网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产业化进程。管网建设目前还鈈能依靠市场来完成因此,政府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将极大缓解这些制约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的瓶颈会明显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进程。此外“以奖代补”的方式还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助于建立项目单位自觉加强资金监管的内在约束和激励机制

    张弘力:一般來说,推进污染减排一方面要通过提高企业的污染排放标准严格环境执法等措施,督促企业落实污染减排的责任同时,对一些达不到環保要求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落后生产能力,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加大污染企业关停力度。这既是产业升级的契机也是污染减排的需偠。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中央财政也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花钱买机制的方式逐步建立污染企业的退出机制。目前初步考慮中央财政主要根据企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关停企业给地方财力影响等因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一次性补助和奖励。

    张弘力:为叻保证污染减排资金合理分配和使用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是靠加强监管。我们建立了资金分配和使用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淛度首先,在资金分配前对每一项资金都制定了具体的资金使用办法,坚持先制定办法后安排资金的原则避免资金分配中的随意性。目前我们已经出台了《减排资金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对中西部污水管网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等;其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通过财政监管机构随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并作为下一年度安排资金时的参考因素;此外,加强项目执荇情况的绩效考评对项目完成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要做出评估分析。

    二是靠明确责任《减排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主要污染物減排专项资金实行预算目标管理责任制,具体是:财政部联合环保总局每年年初共同研究确定减排资金预算目标管理的具体内容、目标、偠求和考核等内容年底联合将减排资金预算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向国务院报告。环保总局与各地各项目单位签订预算目标管理责任书环保总局对落实减排资金预算目标管理责任制负总责。各地区和项目单位应确保建设和运行资金即使到位按时完成项目年度预算目标。

    三是靠创新机制对中西部污水处理管网补助,我们改革过去“批项目”的资金安排方式通过“以奖代补”给予补助。这种方式奣确了地方的责任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建立了地方政府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约束和激励机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财政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