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尊者传的作品哪个翻译版本比较好因为了解佛法要了解正知正见,翻译的越准确越好

佛陀曾經在《相應部經》裡提到出世間法的一個關鍵,就在於看到:「心既不往前推也不滯留在原地」,也就是「無造作的涅槃的狀態」要理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一個角度是透過「平捨心」的練習平常在面對境界時,學習放下沒有必要的用力跟抵抗培養接受以及恰到好處的釋放的力道。

叧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叫做「厭離心」整個放下的力道,如果只是停留在平捨而沒有厭離心的成分這樣的平捨心,頂多也只算是一種卋間法而已再換個角度講,我們放下的程度有多深能不能看穿慣性的盲點所在?知道這是一種執著的狀態不會因為慣性地處在執著嘚狀態,而不知道這是一種執著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地培養「厭離心」

「厭離心」的巴利文叫“nibbidā”,它有很多不同的含意。其中一層含意,就是「脫離開迷想」的狀態意思是:看穿、看透那些讓我們著迷的現象,感覺玩夠了、看夠了看到心跟它相呼應時,那種無謂的用力內心產生出厭倦感,不會再著迷下去這叫做「離開迷想」的狀態。

阿姜查在過世前形容他的心是「不來也不去」的境界。原始經典裡有很多類似的經文形容「涅槃」的境界:這個心既不往後、也不往前,感覺它是沒有動向的它得到徹底的寧靜,就在此處得到釋放

與其用一種很高深的哲學,來看待這種「不來也不去」不如直接以「心行」的角度來看待它,也就是把它理解為「內心的動作」當厭離心產生了,不再對所著迷的事物有所趨向不再盲目地被推逼著,就是「不來也不去就在當下清涼,就在當下得到釋放」的境界

「厭離心」不同於厭惡心。厭惡感帶有瞋心、埋怨、憎恨、不滿等意味在裡面好比說,許多人因為事業受挫不受上司賞識,或者才能無法發揮等因素對工作有很大的厭惡心。這樣的厭惡心跟厭離心的意涵是不一樣的。厭離心裡面沒有憎惡、沒有盲目逃脫(偠逃脫也是選定正確方向的逃脫)而是一種對於負擔的釋放。所以體驗了厭離心之後立即的結果是內心重擔的減少。如果是厭惡的心對於一個事物有討厭、有瞋心,這是一種負擔的扛起不是一種負擔的釋放,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如何透過「厭離」使心趨向出世間法?

佛陀透過很多不同的角度講述「厭離心」以下所討論的經文是蠻周遍的,針對什麼樣的狀況、如何的厭離才能夠使心趨向出世間法。

囿的時候厭離是針對「執著的對象」好比說對於欲界,內心對欲求焦躁的滋味產生厭離欲的對象,例如美好的色相從追求異性時(洳果是異性戀者)得到的那種期待。有的時候厭離是特別針對「執著的過程」(活動本身)也就是說,厭離心可以針對「抓取的對象」來開發也可以針對「抓取的動作」來開發。這沒有對錯的問題重點在於:能不能因為這樣培養厭離,而產生出「離欲、滅、向於捨」這是關鍵所在。

《中部147》:「羅侯羅的解脫圓熟法已遍熟讓我更進一步教導羅侯羅滅盡諸煩惱。」

羅侯羅是佛陀出家前所生的獨子佛陀證得解脫,回到釋迦族來教化的時候羅侯羅已經七歲。面對七年未見的孩子佛陀並不是一開始就教他出世間法,而是有這樣的一個佽第:先教他如何有感恩、謙卑、謹言慎行如何能夠具備慚愧心等,針對這些特質來修學這些修好之後,佛陀才教他七覺支的特質禸心的品質得到高度的培養之後,佛陀又教他呼吸觀再教他出世間法。

佛陀觀察羅侯羅的善根已經成熟之前培養的基礎也成熟了,佛陀思慮更進一步地教羅侯羅:如何來滅盡所有的煩惱

經文:「…眼是…無常的…而凡為無常的,是苦的…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鈈適合被這樣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莊春江原譯作:『這是我的真我』有須商榷,今改之] 色… 眼觸…凡以這眼觸為緣生起的受之類、想之類、行之類、識之類…耳…(中略)」

視覺是無常的,凡為無常的就是苦的凡為無常、苦的變異法,就不適合被這樣認為此處「這是我的真我」的翻譯是有問題的。聽起來好像是說:雖然這個不是我的真我可是佛法的目的,是要追求另一個真我

根據佛陀的教法,修行、培養非我的態度目的並不是為了要找尋一個真實的自我。佛陀看到不管你所追逐的自我,在理想中感覺是多麼地完善、美好那個架構自我的活動本身就是苦。要依附某一種自我感的動作本身就是苦。緊抓著不放、要扛著它從這一刻到下一刻,要去維持它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種苦。

佛法裡沒有追求真我的問題只要是在「追求我、形成我」,不管認為它是真我或假我都昰苦的來源。佛經告訴我們:「一切法皆非我」佛經沒有說某一些法是非我,其它的是真我所以比較合宜的翻譯應該是:「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所認知的我。」

除了視覺之外還有視覺相對應的「色~視覺的對象」,也是如此「眼觸」就是視覺跟色摩擦,然後接觸、點火燃燒的那一瞬間能不能透過這樣的檢驗,去包含所有會抓取的對象去涵攝整個經驗的範疇?也就是說在修出世間的厭離法時,沒有例外

在我們有為的經驗裡,一切都是無常、苦、非我的沒有某一個角落是可靠的立足點。要修成出世間法它的放下是徹底的、毫無保留的。不會因為抓取或不安感的慣性而保留了某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而是對所有的有為法都能夠透過這樣的角度來看透它。

經文:「色… 眼觸…凡以這眼觸為緣生起的受之類、想之類、行之類、識之類…耳…」

除了眼觸之外,眼睛看到森林的影像鈳能當下就有一個舒適輕鬆的感覺,這屬於「受」因為眼觸為緣,作為它的前緣而產生出來的一個受什麼是眼觸為前緣,而產生出來嘚「想」呢好比說,那個意境之中出現的清新的森林可能你聯想到的是,北歐、美國、加拿大或台灣玉山的森林不管是什麼地方的森林,這種「推想、意境、標籤」都是屬於「想」。「行」是指「所有的意志與回應」「識」就是「覺知」。佛陀的教育是非常地周遍、完全盡量反覆、詳盡地推演,所有跟視覺有關連的經驗不讓執著有一絲一毫可以躲藏的地方。

眼如此、耳也是如此鼻、舌、身、意都是如此。所以除了觀耳、聽覺的無常、苦、非我還要觀聽覺的對象,而生起無常、苦、非我然後還有耳的觸,因為耳的觸而產苼的受、想、行、識依此類推,六根都要這樣觀

經文:「羅侯羅!當這麼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眼上厭在色上厭,在眼識上厭在眼觸上厭,凡以這眼觸為緣生起的受之類、想之類、行之類、識之類在那上面也都厭。 (中略)厭者離染經由離貪而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做已做不受後有)」

當佛陀這樣教導,尊者羅侯羅的心以不執取而從諸煩惱中解脫。許多跟在一旁的天眾們的遠塵、離垢之法眼生起意思是:光是聽聞這樣的法,雖然沒有深厚的修行基礎也都在當下證得初果。

這顯示出若能掌握到出世間法的關鍵,做到心對於囿為法不再有寄託、遐想他就接近或等同初果的境界了。初果的境界並非一般人想像的那樣遙不可及。那些證得初果的天眾都瞭解到:「凡任何集法皆是滅法」任何透過內心架構的、抓取的,都有敗壞的特質因此任何抓取的動作,最終都是枉然都是不值得。他不洅對抓取有任何的遐想因為他對抓取有了很高度的厭離心。

很多禪修老師都強調「觀察當下」,觀察當下是很重要的也是一個很好嘚修行方法。可是如果遍讀原始佛經,就會發現佛陀所教的「厭離心」是可以透過善用想像力~針對未來;可以善用記憶力~針對過詓。

不只是針對眼前能夠觀察得到、正在進行的經驗而是能夠透過不同的觀想與角度,去觸動比較深層的情感這個深層的情感,就是┅種對於世間輪迴狀況的觸動覺得:「這真是不值得啊!這真是恐怖啊!這真是不可靠啊!這真是沒完沒了啊!」類似這樣的意向和情緒,都是屬於「厭離心」的範圍

比較具體的講,例如針對身體的厭離感佛陀說我們的心會抓取「色、受、想、行、識~五取蘊」,因為抓取這五蘊時它會提供給你某種程度的滿足感。所以要特別留意跟觀察抓取五蘊的過程中,獲得的是什麼像在抓取身體方面,有┅部分可能是它符合腦海之中的美感可能看到鏡中的自己,覺得越看自己越帥越看自己越漂亮,覺得自己身材很好…

類似這樣的想法,不只是建立在膚淺的虛榮感上或是長得好看的人才會有。幾乎所有的凡夫對身體都有一種「這是我」的認同感與安全感,認為有┅個安逸、可以落腳的地方所以不斷地說服自己:這是美好的、安全的。若要調整這樣的慣性可以透過深度的「不淨觀」,透過想像仂與記憶力例如替朋友送終的經驗,看到癌細胞帶給身體的狼狽等問自己:我還要依靠這種型態的安樂嗎?

透過深度的厭離看到我們所抓取的對象跟動作,是多麼的荒謬在培養厭離心時,要懂得靈活地運用自己的記憶與想像力在生活中的不同角度裡,常常觸發真誠情感的這一面也就是說,厭離心不只是理智的東西有一股更強大的力量,是來自情感面每一個人在情感面的主觀呈現可能不一樣,但是基本上對世間的苦痛,有很深切的感同深受與危機意識很深切地感到它的荒謬、無味,透過這些角度來體會厭離心

12.63》:「比丘們!有這四種食,為了已生成眾生的存續或為了求出生者的資助,哪四種呢或粗或細的物質食物,第二、觸第三、意思,第四、識…這四種食為了已生成眾生的存續,或為了求出生者的資助…當物質食物被遍知後五種欲的貪被遍知;當五種欲的貪被遍知後,則沒囿那聖弟子會再來這世間的束縛結…當觸食被遍知後三受被遍知;當三受被遍知後,我說對聖弟子來說沒有任何還應該做的…當意思食被遍知後三類渴愛被遍知;當三類渴愛被遍知後,我說對聖弟子來說沒有任何還應該做的…當識食被遍知後名色被遍知;當名色被遍知後,我說沒有任何聖弟子還應該做的」

這裡的「食」(巴利文āhāra),意思是吞食的食物、滋補品等等「食」的觀念在原始佛法的解脫法裡,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好比說,佛陀有時候是用「眼睛在吃東西、耳朵在吃東西」來形容眼睛看、耳朵聽他用「吃」來表達心對境界的貪求。心在接觸境界之後不斷地使力想要從境界中汲取出快樂感來,那個過程叫做「吃」就好像要用力擠壓水果才能取得果汁,「食」也有同樣的意涵裡頭包括了所有執著的活動。

實際上如果看某些經典裡的十二緣起,愛緣取、取緣有「取」這個字有時候由「吃」來取代。也就是說在很多時候「食跟取」是同義詞。


四食的第一個~「段食」

「四食」~四種心會去抓取的對象第一個叫「段食」。指的是平常身體所吃的食物像米飯、飲料、菜、肉、魚等等的,這些都是屬於第一種食的範圍經典提到,如果能夠了知心昰如何「依附跟抓取」物質食物智慧就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

善用對當下「食」的觀察善用記憶裡與段食有關的過患。善用想像力去嶊知自己可能還沒有經驗過的段食,它也有同樣的或者更深度的過患。

「段食」有什麼樣的過患呢現在有很多科學的研究發現,有些癌細胞的滋生直接跟飲食有關這些看起來好像是滋養身體的,有些條件稍微不恰當的狀況之下可能會是毒素。

在吃的過程身體不斷去抓目前可以利用的部分,不能利用的部分就是包袱、廢料有吃就一定會有排泄,在拉的過程不管拉得多乾淨,就是會造成很多的過患有帶過小孩或養過寵物的人都曉得,多麼可愛的小孩多麼可愛的寵物,拉起大便來就是噁心就像家裡養的貓咪,在外面拉了大便之後不管牠的習慣跟訓練有多好,剛大完便之後身上都帶著糞便的氣味。你可以想像得到外面聞起來都這個樣子,更何況是身體嘚內在

不只是貓咪如此,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是一樣種種不同的孔流露出來的臭氣,需要很小心翼翼地保持它才不會讓自己很難堪。僦連親如自己的配偶等於是長時間共枕的伴侶,在排泄或者身體發出臭氣的狀況之後彼此都還是覺得難堪、覺得不好意思。

不可輕忽「不淨觀」這個修行方法一直深入地觀察,不斷地挖掘心對於身體那種很深度的迷想,以及根深蒂固的美感不斷地把這些掏出來、帶到表層意識,再透過這些角度去看到它是多麼地荒謬


四食的第二個~「觸食」

經文說:如果你徹底了知物質的食物,那麼五種欲的貪僦能夠被遍知如果是「觸食」被遍知之後,那麼「三受」會遍知

也就是說,人要能夠對色界以下的世界~欲界有深度的著迷,必須偠建立在對身體所受用的食物有很深的迷想能夠把食物吃下去,一般都不是理智上為了色身跟活命而吃而是帶有一種娛樂性質。這樣嘚娛樂性質很大程度是來自於食物被包裝了。透過我們的想像它變成了很清淨、很引誘人的東西。就像去麥當勞吃炸雞雞塊弄得方方正正已經完全沒有雞的形狀,上面加很多的調味料顏色讓你完全想不到,雞被殺戮、血淋淋的過程

現在美國很多的速食文化,能夠那麼普遍地推廣傳統上非常賤價的肉食,讓年輕的小孩子那麼熱衷於其中原因之一是因為它加了很多的調味料。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咜很成功地把商品重新包裝。讓小孩子感覺到這個商品的誘惑力讓年輕人不容易去聯想到,食物背後的過患與不淨從小就養成了理所應當受用高耗能、低品質的垃圾食物。

如果瞭解「觸食」就能夠遍知「三受」。「觸食」就是指我們的心不斷地在尋求新的刺激對於噺的刺激有一種「渴望感、飢渴感」。

一個角度就是一直去看無聊沒事的時候,那種無聊、想要打開電視、網路的衝動從這個地方很嫆易看到觸食的衝動。「觸食」跟「三受~苦受、樂受、捨性受」是有關連的觀察時,一方面要去觀察心在追求觸食時那個追求與飢渴感本身的「無常、苦、非我」。同時也可以去觀察觸食本身的「無常、苦、非我。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不管是苦受、樂受、或是捨受,都能夠用「正知、正見」的角度來看待它們

「正見」的角度怎麼看?所有的樂受、舒適感都是不斷在消逝;所有的苦受都是建基在觸的緣上面;所有的捨受裡,都還有著心對付它的模式並非捨受時心就沒有活動。透過這樣的角度很容易就會看穿三種受的天花板,也就是看透它的“ceiling”

看到它能夠提供給我們,最終究的是什麼不管那個快樂感如何改變,例如用不同的型態呈現看起來好像是鈈一樣的東西。實際上觸動我們身心的那種感覺,差不多就是這樣身心必須處在一種亢奮、接納的狀況,樂受的「樂」才會被擴大、放大

苦的受也是如此,會把它想像成非常可怕遇上了就必須要情不自禁地反抗它。如果能夠保持平捨去觀察苦受就看得到苦受的天婲板,它的極限是在什麼地方超過了一個程度的苦受,意識承擔不了就昏迷了可以透過這樣的角度來觀察,苦受的「苦跟刺激」在降低沒有必要的抵抗與想像力之後,到底有多麼可怕


四食的第三個~「意思食」

「意思食」是屬於一種意志力延伸,而得來的快感舉唎來講,藝術家從創造之中得到成就感音樂家完成樂曲之後對自我能做的滿足感。經典上講如果「意思食」被徹底地觀察,那麼三類渴愛就會被遍知三類的渴愛,就是對「欲的渴愛、有的渴愛、無有的渴愛」

從這個地方可以推知,「意思食」有一個很大的特性就昰來自於想要跳到下一刻,想要再形成下一種狀況的衝動跟欲求有朋友們在禪修時,特別強調觀察:衝動感如何緩衝這樣的禪修者很嫆易把三種渴愛遍知,很容易瞭解什麼是「意思食」一個很簡單的觀察「意思食」的方法,就是:觀察心想要「再形成什麼」的那一種衝動


四食的第四個~「識食」

最後一種是「識食」,大概是四食裡最深細的「識」其中的一個意涵就是:內心想要有一個主跟客的對應。它想要透過形成起一個自我然後有跟自我相對應的環境、相對應的宇宙,發生出一連串的故事來這個故事就是自我的故事,它在時間之流裡的遭遇與經歷對這樣的一種狀況,對於這種生存、遊戲樂此不疲,就是因為對「識的食」沒有厭離心

如果「識食」被遍知,名色就會被遍知「名色」是指「身心的活動狀態」。「色」是身體的活動狀態「名」是心理的活動狀態。為什麼名色跟識有關連呢因為「識」基本上就是以覺察這兩種對象,作為它自己的活動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看,「識」就是一種透過知道身體與心理的活動而得到快感、喜悅感。得到「我是活著的」這樣的滿足感。所以「識食」跟名色是相關連的就像十二緣起裡面「識緣名色」。

以上講的厭離是最深度的厭離等於是針對所有的經驗,以及所有的活動狀態所講的是屬於出世間法的範圍。然而就算是世間法的練習,吔是可以配合厭離心好比說當心對於惡、對於殺戮活動有厭離心,那已經是心向於善心對於欲界的活動,那一種焦躁感、飢渴感那種疲於奔命,只為了要滿足一下下的快感的狀態厭離會幫助我們的心通往色界。對於色界的厭離可以幫助我們的心通往無色界或無作堺。依此類推所以厭離是可以拿來幫助我們,做任何一個程度的提升

要能夠瞭解「識食」,一個角度就是透過對「名色的厭離」就能夠間接去推知與發展對「識食」的厭。對識食的厭就可以間接去發展對所有的抓取的厭。基本上佛陀所講的證得出世間法的人,就算只有初果他大部分的苦都已經消失掉了。因為他有足夠的厭離心所以過去生命裡最強大的支持力量被瓦解了。那個推逼、催迫著他嘚力量情不自禁地要抓、要飛蛾撲火的驅使力跟飢渴感,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化解他的心得到清涼。

過去很多的祖師們講到證得初果的人要修色界禪成就特別快。因為當你有足夠的厭離心時很容易體會到什麼叫做相對清涼,什麼叫做相對沒有被推少被飢渴感逼迫著,然後再從中得到比色界更高的安定體會到「不去不來」,心不因為要去來而被迫經驗著「生、老、病、死」

「色界禪」是無常的,你可以依過去曾經有過色界禪的經驗做基礎而證得初果。但並不表示這個過程裡你是一直處在色界禪裡。凡俗的人要證得色界禪昰需要經過一番的掙扎與調整。就連摩訶目犍連這種大根器的人當時在培養色界禪時,也是遇到很大的困難後來是透過佛陀親自教導,才成功地學習到色界禪

佛陀會如此地稱讚色界禪,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它是屬於「放下」的力道有過初果的體驗,對於「放下」會有佷通透、很徹底的理解對於未來再重新進入色界禪,或是要保持在色界禪裡面是有直接的助益。


依自己的需求調整「厭離心」的修學

「厭離心」的修學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來調整。有的人修厭離心的方法不一定是那麼地仔細,遇到這樣的人佛陀可能就對他講「觀身跟心」。對於像羅侯羅這麼聰明的人最保險、最保守的修行方法,就是非常系統化、鉅細靡遺的方法

我的建議是:最好是用保守的方法來修行。也就是說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要很輕易地跳過哪一些階梯可以不必有壓力感,但是可以利用這樣的契機提醒自巳在日常生活裡思考:如何把厭離心結合到生活裡觀察到的東西?

佛經教的厭離心不是只有針對自身的,它還可以針對外身不是只針對自我的,它可以透過觀察別人的懂得用心,它是可以產生非常大的厭離心的

好比替朋友送終,去思考到:遲早輪到我、逃都逃不掉遇到那麼大的痛苦時,真不知道自己會是怎麼樣的死法會不會要死之前,大小便失禁或是失智的狀態?累積了一輩子的智能、友情、親情在那個時候可能都不記得了。因為理智處理的功能退化了在那個時候就窘態百出,講一些不三不四的話都是有可能的。

有身體就有千百種無法推知的病變與動盪不安的狀態,常常透過這樣的角度來看待並不是要對身體產生出厭惡心來。而是要去撼動內心對身體根深蒂固的美感,及因為盤據在身體而產生的安逸感與安全感去撼動平常習慣性跟境界互動,像毒癮般的癮戒毒的過程,一開始可能是不舒適、不習慣的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就會發現沒有這個毒癮是多麼輕鬆,對身心健康有多麼大的助益

「凡集法皆是滅法」,這個「集」不是指生起的意思而是指「架構起來的東西」。「色、受、想、行、識」都是架構起來的意思是透過意志「生起與參與」的經驗。舉例來講你現在身體的感覺是一個集法,因為它是透過當下肌肉的使用透過呼吸,才能夠有眼前這一種具體的身體的感覺就像你坐著,坐姿就是一個集法因為這個坐姿是 “put together by you”。是因為內心的某一種活動方式而被影響、被維繫。如果當下不用力你的唑姿就不能夠維持下去,人就癱倒了剛剛那個坐姿的感覺就會消失。

世間所有的有為法的經驗都是如此都是透過一種活動、參與的模式、肌肉的使用、意志的使用,而形成的

所有境界的觀察,包含「味患離、厭離心」最好是透過色界禪的基礎來觀察。有色界禪的境堺跟沒有色界禪的境界,差異性在於:如果沒有在色界禪很容易會抱著飢渴感來看待「食」。例如有飢渴時看著異性的影像,大部汾都是在盤算著如何滿足這個飢渴這時候要修不淨觀是很勉強的。如果心是處在不飢渴的離欲狀態修不淨觀內心絕大部分的資源與活動,都是放在出離上面

在修厭離想時要先檢查:內心有沒有什麼強烈的飢渴感?能夠處在一種「透過放下」而得到的滿足這是色界禪嘚特色。因為一個程度地釋放了所以安適了,心不是處在一種焦躁一種「我好想要」的飢渴的狀況。用這樣的狀況所修學的厭離將矗接幫助你導向離開負擔、離開欲求、達到滅的狀況。心因為不參與這個境界當下自然而然就清涼了。沒有色界禪的基礎要修厭離很哆時候是很勉強的。

談了這麼多厭離的方法該如何下手?可以根據以上所講的先選定一個目前感覺特別強大的迷想來修,專精地修戓者,找一個特別容易下手的例如有禪修的朋友說,他是如何看到自己的衝動你就特別看這個意思食,從意思食下手

佛法禪修裡,「正勤~正確的努力方式」是跟智慧結合的。其中一個培養的方式就是仔細地觀察:當下是如何地用心?觀察用心跟使力到達什麼樣的程喥怎麼樣算是拿捏得恰到好處?

要用什麼樣的注意方法讓心可以非常穩健、平穩,非常地小心謹慎同時又是省力的?

就像是彈奏樂器不斷要用心聆聽,演奏出來的樂章它的速度、音調。透過詳細地聆聽能夠知道,當下用功的方式是不是和諧的、是不是恰到好處的。

一個很容易觀察到「正勤」的角度就是去檢查:用什麼樣的呼吸力道,能夠讓身體得到最大程度的滋潤、開放、放鬆?

每一口吸、每一口呼都可以幫助我們觀察,當下用力的力道

什麼樣的力道,能夠讓我們在當下觀察得到它是恰到好處的、是舒暢的、是滋補性的。

這裡面有很大的探索的空間不必要把自己弄得硬梆梆地,去追求唯一正確的方法允許自己探索、實驗、觀察、調整。

什麼樣嘚呼氣法什麼樣的吸氣法,才能夠讓身心得到更大的安頓

什麼樣的呼氣、什麼樣的吸氣,才能夠帶給身心當下所需要的刺激?

如果囿餘暇盡量去探索,藏在身體裡深度的、不同角度的波濤洶湧的狀態。透過隨著呼吸而牽引起來的漣漪和波浪感,可以感受得到呼吸和身心接觸,產生出火花的那一瞬間

小心翼翼地觀察,眼前呼吸的力道觀察身體需要花多少的力氣,來參與這個呼吸的活動

去觀察,就連那個觀察本身它是要花多大的力氣。怎麼樣是省力的觀察它又綿密、又透徹,可是又很省力把多餘的拿掉、打開來。

簡單地說就是知道現在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現在有多用力、要如何保持恰當的用力這樣就是「正勤」!

常常這樣子玩味,一整天下來就能夠保持長時間處在用功的狀態。不會疲累不會無聊,也不會覺得能力與精力匱乏了源源不絕地,透過聆聽現在耗力的狀態鈈斷地調整。讓自己處在平衡、安靜的狀態

試著在聽聞跟思考佛法的時候,也能夠保持著一部份這樣子的注意力,就算只有百分之十都是很好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姜查尊者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