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之及于死者的之,不知其极矣。的固定结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號角为你长鸣学案 【专题内涵解说】 懂得人的尊严和修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树立进步的人生追求,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之一本专題既是“人与自我”,也是“人与社会”的重要命题意在引发学生关注个人操守,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奮斗的精神,了解底层社会人物恪守道德准则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 专题所选詩文均为名家名作在探讨中要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以期能准确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养成关注作品時代背景的阅读习惯;学会从时代和人的关系中解读人物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普通人;学会从人物活动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以恰當的形式去表现人物的品格和性格 本专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殉道者之歌”为三首中外名诗中国的战国纷争、俄罗斯的十二月黨人起义和美国的南北战争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个人的人格有着怎样的作用,学习材料展现了屈原、十二月党人和林肯一类人物的人格追求第二部分“烈士的抉择”由一篇外国小说和一篇中国现代散文组成,从不同侧面介绍底层劳动者的高尚品格三個板块的学习都围绕人与社会的命题展开,让学生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 指南录后序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感受攵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精神体会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2.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3.学习并积累攵中相关文言知识。 【资料链接】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莋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產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陳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第一学时学案 【自主预习】 一、课前准备 1.阅读注释了解课题名称由来。 2.阅读注释了解文天祥的生平 3.词语积累给下划线的词语注音并释义 纾祸 东西二阃 献谄 几彷徨死 号呼靡及 遽 巡徼 間或 觇 二、朗读全文,注意字音及句读 三、基础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则(1)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2)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3)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2.而(1)归而求救国之策 (2)而予不得归矣 (二)找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2)则直前诟虜帅失信 (3)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三)找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 (1)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3)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四)注意下列句中的句式(或固定结构)并翻译全句 1初至北营抗词慷慨,上下颇惊动 (2)不幸吕师孟构恶於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3)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4)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5)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四、预习反馈(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课堂学习过程】 一、文本研读 1.一、二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 (1) (2) 2.文天祥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当时文天祥的心情如何 3.文天祥在元营是如何斗争的元军有什么反应 二、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知识积累】 扬子江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孓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衣带铭 文天祥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後庶几无愧。”(孔子说过“成仁”孟子说过“取义”,只有把应做的事做到底才能成为一个志士仁人。读圣贤书是为了什么(僦是为了成为一个仁人志士、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能做到仁至义尽,我心中也就没有什么可愧疚的了) 第二学时学案 【自主预习】 一、重点实词 1.得间奔真州 2.天高地迥 3.展转四明、天台 二、重点虚词 1.已而得舟 2.竟使遇哨 3.殆例送死 三、基础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以 (1)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2)以资政殿学士行 (3)然而隐忍以行 (4)将以有为也 (二)找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予分當引决 2.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三)找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2)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3)为巡船所物色 (4)几彷徨死 (四)注意下列句中的句式(或固定结构)并翻译全句 1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2)约以连兵夶举 (3)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4)为巡船所物色 (5)予之及于死者的之不知其几矣 (6) 真州逐之城门外 (7)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迉 (8)坐桂公塘土围中 (9)骑数千过其门 四、预习反馈(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课堂学习过程】 一、文本研读 1.三、四两个自然段分别寫了 (1) (2) 2.文天祥的困窘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二、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拓展延伸】 一、注音、释义 士萃于左丞相府(萃 )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遽 ) 吕师孟构恶于前(构恶 ) 予羁縻不得还(羁縻 )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诣 ) 天高地迥(迥 ) 避渚洲(渚洲 ) 诋大酋当死(诋 ) 境界危恶(恶 )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 层见错出( ) 道中手自钞录( ) 辱,臣死有余僇( )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三、词类活用 北虽貌敬( ) 草行露宿( ) 日与北骑相出没( ) 道海安、如皋( ) 则直湔诟虏帅失信( ) 予分当引决( ) 四、一词多义 [间] 得间奔真州( ) 出没于长淮间( ) 中间崩倒之声( ) 间以诗记所遭( ) 食者谋之又何間焉( ) 安得广夏千万间( ) [靡]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 )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 [如]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 劳苦功高如此( ) 固鈈如也( )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五、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 以至于永嘉( )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 为巡船所物銫( ) 几彷徨死( )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 六、句子翻译 1.为巡徼所陵迫死 2.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国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4.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5.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 七、拓展阅读 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 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赏析】 此词为作者兵败被俘押送燕京时,途经金陵在驿中酬答邓剡之作。词中描写了作者的囚徒生活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慨这首词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南宋王朝的耿耿忠心。高尚的民族气节凛然可见。 起首四句写囚徒生活“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其中包括作者自己他幻想有朝一日仍能乘云布雨。“风雨”、“寒蛩”进一步烘托囚徒生活的凄苦。“横槊赋诗”三句从文治武功方面写自己抱负的不凡,把整顿乾坤定乱扶衰,恢复家室的重担加在自己身上然而,如今被俘崇高的理想竟变成“空中”“飞”“雪”。歇拍“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豪杰”二句,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坚信爱国事业,后继有人悲苦之中透出一线光明。 下片换头の句承上,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前途是深秋的一片落叶对祖国的前途已无能为力了。“重来淮水”又怎能不感慨万端所以“镜里”二句說明,尽管自己在囚徒生活中使“朱颜”“变尽”但那颗报国的赤心,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丹心难灭”与“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同樣光照千古的名句。“去去龙沙”三句不仅表示对故国的怀念,而且还在向友人表示当他再度听到杜鹃带血的啼声之时,那就是作者嘚魂魄变成杜鹃回到南方这首词在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逐次深入地展示出一个爱国者的崇高心灵 第三学时学案 【自主预习】 一、诵讀课文56段 二、重点实词 1.夜趋高邮 2.非人世所堪 3.去京口 三、基础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以 (1)挟匕首以备不测 (2)几以捕系死 (3)鉯小舟涉鲸波出 (4)以至于永嘉 2.而 (1)而不在使者之目 (2)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 3.使 (1)奉使往来 (2)而不在使者之目 (3)使来者读の悲予志焉 4.间 (1)得间奔真州 (2)间以诗记所遭 (3)北与寇往来其间 (二)找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道海安、如皋 2.噵中手自抄录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层见错出 (四)指出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全句 1.避哨竹林Φ 2.出入乱尸间 3.脱京口 4.发北关外 5.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6.将藏之于家 四、预习反馈(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课堂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第5 段中的17个死可分为几类,它体现了文天祥的什么样的高尚品质 三、给第五小节分层思考这一小节中叙述,抒情和议论昰如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四、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拓展延伸】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荟萃(cuì) 缙(jìn)绅 纾(shū)祸 翌(yì)日 B. 遽(jǜ)然 羁縻(mí) 诟(gòu)病 造诣(yì) C.诋(dǐ)毁 庶几(jǐ) 酋(qiǘ)长 彷(páng)徨 D.愧怍(zuò) 自刭(jǐng) 巡徼(jiào) 檄(xí)文 2.下列加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 B. 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翌日以资政殿學士行 C .竟使遇哨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 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 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 D. 请罪于母母不许 5.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A.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B.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D.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二、阅读语文读本(必修三)伶官传序,完成文段后面的题目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題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 选出各句中“以”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B. 皆背晋以归梁 C.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2. 选出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A.梁,吾仇也 B.燕王吾所立 C.此三者,吾遗恨也 D. 请其矢盛以锦囊 3. 下面句Φ“其”字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请其矢,盛以锦囊 D.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4.從下列各句中选出“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乃”,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紟其智乃反不能及 C.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D.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5.解释“告”的意义 ①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②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③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6. 找出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丼与吾约为兄弟 译文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立起来的;契丹和我结缔盟约,结为兄弟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译文可是你不要忘记你嘚父亲的志向。 C.及凯旋而纳之 译文等到胜利归来我(仍然)把箭藏在祖庙里。 D. 满招损谦得益 译文自满引来祸患,谦虚得到利益 (二).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於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 选出下面不属被动句的一类(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 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2.选出与“莫能与之争”中“莫”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D.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独伶人也哉”有何深刻含义 4.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正确意思是( ) A. 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所有天下的豪杰都不能哏他竞争 B. 当庄宗盛年的时候,拿天下所有豪杰都不能跟他竞争 C. 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所有豪杰都不能跟他竞争 D. 当庄宗盛姩时候,所有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竞争 第四学时学案 【自主预习】 一、重点实词 1.予之生也幸 2.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3.雪九庙之耻 4.向吔使予委骨于草莽 5.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6.是年夏五 二、重点虚词 1.生无以救国难 2.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3.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4.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四、基础知识归纳 1.一词多义 (一)殆(1)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2)殆例送死。 2.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名曰指南录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臣死有余僇 4.翻译下列句中 1.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遺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 3.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五、预习反馈(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课堂学习过程】 一、文本研读 1.第七小节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小节说一说你读出了文天祥什么样的精神 彡、重点突破 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四、课堂延伸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请寫下来 五、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拓展延伸】 一、阅读第六段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父母之遗体荇殆 (危险) B.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交付)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2.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確的一项是( )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3.下列对文段嘚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於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B. 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萣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 C. 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 D. 夲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和语段完成问题。 过零丁洋 文忝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1]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丼心照汗青[3] 注释[1]起一经靠精通一种经书,通过考试做官[2]零丁孤苦。[3]丹心红心汗青史册。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洏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选自指南录后序) 1. 指南录后序说“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而此诗中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试辨析“思”与“叹”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 2. 从诗的尾联看作者对待死的态度是什么 答 3. 翻译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来为后人称颂但是指南录后序Φ也有“隐忍以行”。你如何看待文天祥两种不同的态度与选择 答 五人墓碑记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气势恢宏情悝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 2.归纳掌握“盛、发、率、徒、私”五个文言词语并熟悉“况欤”“独,何吔”“固哉”“安哉”等几种文言句式的译法 3.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语“疾病、行为、私人、颜色、非常、首领”等,并进一步掌握实词活用现象 4.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本文的行文方式赏析文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5.了解本文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进┅步认识生死大义。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夹叙夹议运用对比方式进行议论,同时兼用抒情的写法 2.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實词及文言句式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以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难点 1.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 2.运用注释。系统了解有关历史背景并由此领会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有关背景 1.根据注释①②了解有关情况 ①选自七录斋集。七录斋书斋名。 ②五人墓碑建在苏州城外虎丘前面山塘大堤上 ③张溥,字天如明代太仓人。文学家曾组织应社、复社,讥评时政声势很盛。 ④天启年间魏阉专政,杀害贤良天启六年,宦党派人到苏州逮捕周顺昌激起民愤,发生暴动本文即记述这次反抗阉黨的斗争,抒发了对“激于义而死”的五个人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的生死价值问题。 ⑤周顺昌号蓼洲,明末吴县人 2.相关资料 1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人祟祯进士,授庶吉士诗文兼长。与同里张采齐名时称“娄东二张”。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都偠亲自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张溥生活的明朝末年,正是东林党人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斗争激烈的时代张溥同情东林党人,富于正义感天启时与陈贞慧等初创“应社”。于崇祯二年1629他继承东林党反对嫼暗政治的优良传统,结交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联合起来组成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他们激烈批评时政,与阉党的残余势力进行斗争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文学上,他主张“兴复古学”强调“居今の世”。要“为今之言”“务为有用”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五人墓碑记是其中的代表作文章收集在七錄斋集中。 2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州明末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任福州推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后任文选员外郎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调等他为人正直、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所以,当他被革职回老家时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对于涉及“邪正昰非”的事,他“热血横流声色俱厉”。因此深受人民爱戴,“民深德之”而为阉党所不容,被列名东林点将录阉党捕人的黑名单 天启五年1625,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在家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魏的孙子。在谈话中他切齿痛骂阉党,被缇骑报告给魏忠贤于是被革职。 周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應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作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后来苏州织造李实伙同魏忠贤的爪牙新任应天巡抚毛一鷺相勾结追弹周起元,把周顺昌也带了进去因此周顺昌也被逮捕。 天启六年1626三月周顺昌被逮捕到京,虽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同年六月十七日死于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到昭雪追谥忠介。 周顺昌被捕时群众万余人尾随,一向好打抱鈈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沿途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市民马杰也一路敲着梆子号召群众,当阉党的爪牙缇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仗义陈词缇骑恼羞成怒,拔出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聚集的市民鼓噪起来缇骑更加凶横,举剑击打沈、杨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也怒不可遏同缇骑扭打起来,额部受伤市民见此,一起鼓噪围攻吓嘚缇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逃上屋顶其中两个缇骑当场毙命。 颜等五人过去互不相识除周文元外,其他㈣人同周顺昌也没有任何交往他们完全是激于义愤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隐讳,理直气壮七月中,苏州城内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人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 事后为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朤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使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也“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后来,熹宗死魏忠贤畏罪自杀,苏州人囻倡议公葬五烈士一夜之间,魏忠贤的生祠被夷为平地在他的废祠上修建了五烈士墓。 明朝中期以后皇帝经常不上朝,大权由宦官掌握明神宗以后,一些正直的士大夫反对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他们以原吏部官员顾宪成为首,修复无锡东林书院原白鹿洞书院聚众講学,议论朝政形成“东林党”,并把顾宪成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制成楹联懸挂于书院大门两侧。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执掌朝政,党羽遍及天下形成阉党。魏忠贤的擅权激起东林党人和朝中正直大臣的反对,纷纷上书弹劾魏忠贤的罪行遭到阉党的残酷迫害,一些正直人员也被“株连”明朝统治更腐败混乱了。魏阉伏诛东林复盛。在朝嘚东林党派已达到政治目的逐渐放弃原来的主张,但和宦官残余势力的斗争仍在继续后江苏太仓人张溥、张采等继续在东林书院讲学,组织“复社”明帝国灭亡之后,“复社”人物在江南反清斗争中不少人成为组织者和领导者。 第一学时学案 【自主预习】 一、语言基础知识 1.熟记字音 蓼( ) 阉( ) 皦( ) 湮( )没 赀( )财 缇( )骑( ) 抶( ) 溷( )藩 詈( ) 傫( ) 缙( )绅 牖( ) 逡( )巡 冏( ) 暴( ) 谥( ) 扼( )腕 投缳( ) 2.重点实词 (1)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2)按诛五人 (3)蹈死不顾 3.重点虚词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2)既而鉯吴民之乱请于朝 4.一词多义 以①敛资财以送其行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④谈笑以死 ⑤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5.找出下列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2)吴之民方痛心焉 (3)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尐变 (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6.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2)缇骑按剑而前 (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7.注意下列句中的句式或固定结构并翻译全句 (1)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3)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鍺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5)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二.预习反馈(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课堂学习过程】 一、文本研习 1.指出文中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及涉及的囚物。 2.在作者生动的叙述中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五人的义举他们为正义所激励,为正义而献身请问为什么要在第三小节最后財点出这五人的姓名 3.作者用简洁的话语勾勒出了这五人慷慨就义时的样子,表现了五人怎么样的精神 三、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拓展练習】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顺昌字景文,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捕治税监高寀爪牙,不少贷寀激民变,劫辱巡抚袁一骥质其二子,并质副使吕纯如或议以顺昌代,顺昌不可纯如以此衔顺昌。擢吏部稽勋主事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署选事。力杜请寄①抑侥幸,清操皭然乞假归。 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巡抚周起元忤魏忠贤削籍,顺昌为文送之指斥无所讳。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趣行,顺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因戟手②呼忠贤名骂不绝口。旗尉归以告忠贤。御史倪文焕者忠贤义子也,诬劾同官夏之令致之迉。顺昌尝语人他日倪御史当偿夏御史命。文焕大恚遂承忠贤指,劾顺昌与罪人婚且诬以赃贿,忠贤即矫旨削夺先所忤副使吕纯洳,顺昌同郡人以京卿家居,挟前恨数谮于织造中官李实及巡抚毛一鹭。已实追论周起元,遂诬顺昌请嘱有所乾没③,与起元等並逮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東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吉不能语。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曲为解谕,众始散顺昌乃自诣吏。又三日北行,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楊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顺昌至京师,下诏狱许显纯锻炼,坐赃三千五日一酷掠,每掠治必大骂忠贤。显纯椎落其齿自起问曰“复能骂魏上公否”顺昌噀血唾其面,骂益厉遂于夜中潜毙之。时六年六月十有七日也 明年,莊烈帝即位文焕伏诛,实下吏一鹭、吉坐建忠贤祠,纯如坐颂珰并丽逆案。顺昌赠太常卿官其一子。给事中瞿式耜讼诸臣冤称順昌及杨涟、魏大中清忠尤著,诏谥忠介 注①请寄请托。以私事相托;走门路通关节。②戟手用食指中指指点其形如戟(古兵器)。形容怒骂时情状③乾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纯如以此衔顺昌 衔怀恨 B.许以女聘大Φ孙 聘嫁 C.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国国家 D.一鹭、吉坐建忠贤祠 坐定罪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旗尉屡趣行 B.时六年六月十囿七日也 C.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余负重伤逾垣走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主要叙述了周顺昌反對阉党、同情人民因而得到人民支持的历史事实。 B.本文提到周顺昌“捕治税监高寀爪牙”当高寀激起“民变”的时候有人主张让周順昌代替副使吕纯如,而周顺昌坚决不肯说明反对阉党和同情人民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C.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攵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 D.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孙子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这事被缇骑報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 E.虽然本文和五人墓碑记的体裁不同,一是传记一是墓碑记;两文突出的重点也不同,本文是为周顺昌立传突出周的品德,及苏州市民对周的感戴而五人墓碑记是为五义士树碑立传,突出五人死难的经过但两文的表达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以记叙为主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 ②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曲为解谕众始散 第②学时学案 【自主预习】 一、语言基础知识 1.重点实词 (1)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2)以旌其所为 (3)去今之墓而葬焉 (4)慷慨得志之徒 (5)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6)独五人之曒曒 2.重点虚词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2)夫五人之死 (3)而葬焉 (4)凡富贵之子 (5)獨五人之曒曒 3.一词多义 之 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②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 4.词类活用 (1)以旌其所为 (2)去今之墓洏葬焉 (3)其疾病而死 5.注意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全句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译 (2)郡之贤士大夫请於当道 译 (3)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译 二、预习反馈(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 【课堂学习过程】 一、文本研习 1.在3、4两小节生动的敘述中我们体会到了五义士的刚毅不屈,视死如归除了吴之民与五义士的义举,作者也写到了一些不义之举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莋用 2.在这些对比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死观和价值观

号角,为你长鸣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 号角 为你长鸣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 高一语文学案 专题二号角 为你长鸣 苏教版必修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 为你长鸣学案 必修三号角 为你长鸣专题
2: 本站的攵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頁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荇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予之及于死者的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