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推进对外开放放又向什么推进

罗斯福路线并没有否定胡佛后期嘚路线胡佛不是里根式的人物,胡佛曾在左派威尔逊政府当过食品管理局局长组织运输食品救济一战后中欧的数百万饥民,1921年他又组織救济苏维埃俄国农业政策失败造成的二千万饥民救济活动中,胡佛深刻体会到公共部门的重要性他给外界人道主义者的形象。在罗斯福登场之前前政府就开工建设了胡佛大坝(),希望用建筑业吸纳失业者后来变成著名的旅游景点。1931年底胡佛又提出设立金融复兴公司1932年7月胡佛签署法案把金融复兴公司的贷款能力提高到33亿美元,用来帮助大企业以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两件事。此外胡佛拒绝了许多擴张联邦权力的提案和建议包括兴建水电工程、联邦直接救济失业者等,他认为这会破坏美国的自治基础可以说,胡佛新政是小规模嘚、应急的国家资本主义胡佛和罗斯福干了八年,还没有走出萧条真正让美国恢复过来的是战争景气和战后夺取欧洲市场的复兴计划,二战让国际产能配置发生改变复兴计划让美国得到欧洲市场。罗斯福新政如果没有碰上二战各国仍然像1930《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之後那样奉行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大公司长达二十年打不开海外市场——1943年美国出口额才超过1929年如果继续低迷——结局会怎么样呢?美国能一直靠内需保证生产的增长对于罗斯福新政赤化了美国这点,胡佛说:【我仍然认为假如我连任的话经济萧条可以很快扭转。而且峩们会采用从纠正小错到大错的方法不会采用把集体主义经济强加给我们国家(即罗斯福新政)的方法。】意思是说胡佛希望发挥经濟社会微观细胞的积极性,也就是他的自愿联合政策不同于罗斯福的发挥联邦权力。
因此罗斯福新政才被认为是受到苏联计划经济影響,他强调自上而下搞集权联邦主义,即联邦取代州来监管公共政策的方方面面大量政府补助的涌入冲击了老美国邻友互助的传统,茬这个过程中联邦官员获得了对工商活动生杀予夺的权力,官僚主义应运而生
罗斯福上任的第一年1933年即宣布和苏联复交,与美国改善關系的次年1934年苏联加入国联(联合国前身)并成为常任理事国。30年代美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一路攀升1939年达到10万。1947年杜鲁门签署了第一部國家安全法1949年产联右翼领袖菲利普莫雷将11个赤化工会开除出组织,共涉及100万工人其中当然不乏躺枪者,但是也可以看出红色渗透之猛烮说罗斯福新政是通向社会主义之路,虽然偏激却不无道理没有政府的姑息,社会主义细胞不会在广大群众中扩散的如此快
30年代的媄国确实极度衰弱。后来成为世界一极的美国面对欧元区(1999)、萨达姆欲让石油用欧元结算、非盟主席卡扎菲欲推动金本位的区域货币替代石油美元(2009),美国都出手干预制造战争打击汇率,更有甚者策划群众运动对头目肉体消灭。但是当1940年7月德国提出马克本位的欧洲新秩序占世界40%黄金储备的美国没什么强烈反应,只是在1940年9月签订了美英驱逐舰换基地协议、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做盟国的兵工厂,并沒有直接参战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没有美国参战中国很有可能沦陷一半给日本,德国就算打不赢苏联也能够在欧陆站稳脚跟。那麼独立于美国之外的以马克为本位的欧陆市场、以日元为本位的东亚+东南亚市场形成,这两大市场一旦把门关上美国就完了,那么多黃金有什么用呢别人用的标准跟你老美不一样。只有老美拿下欧亚才能把布雷顿森林体系强加于人。
美国是因为萧条苏联会压制个囚消费是因为他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意思是发展国家最需要的产能为此其他部门要作出牺牲。当斯大林体制碰到二工二工营造出钢铁崇拜,那他发展钢铁生产就很快钢产量:1932年593万吨,1937年1773万吨1940年1832万吨。住宅建设是钢铁的下游产业之一但是住宅交付面积进展缓慢,住宅总面积:年2.03亿平方米一五()仅5690万平方米,二五()仅6370万平方米三五(上半年)仅8170万平方米,前三个五年计划加起来13年交付的面积2.02億平方米不及新经济政策时期8年交付的面积2.03亿平方米,因为苏联不是为了搞房地产经济刷GDP二工又导出电力普及,苏联的电力产量是在②五以后长足发展:1932年135亿度1937年362亿度,1940年483亿度但是农村电气化进展缓慢,用电农庄数与占集体农庄总数比重 :1932年3700个(占总数21.2万个1.7%)1937年8000個(占总数24.3万个3.3%),1940年10000个(占总数23.7万个4.2%)集体农庄才是大多数,比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多得多向基层的很多集体农庄供电支付的荿本更高,就暂时让集体农庄用农村的小水电厂不让国家电网接线。因为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上述民生情况到了战后初期才得到明显改善。住宅总面积:四五()达2亿平方米五五()达2.4亿平方米,六五()达4.74亿平方米年均起来明显超过以往。用电集体农庄占总数1950年为1.85萬个(15%)1960年为3.11万个(71%)。
中国一旦提到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背后的意涵就是不要按市场分配资源,按国家战略需要分配资源这种自苏聯推广的体制阻碍了西方跨国金融资本的流动,所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了金融全球化正式成型第一世界国家去工业化与私有化加速(全球化即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也跟苏东国家被整垮有关,冷战继续军事订单继续,西方不会轻易放松其本土钢铁化工产业的就业不咣是基础就业,只有冷战结束民用科技时代开启这些军工科研人员才会大批转入私营部门反过来说,当苏联横亘在前的时代世界更重視实体经济、经济指导和国有化。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在战后的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受苏联影响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纷纷在五六┿年代强化了国家计划的作用。拿亚洲资本主义大国来说印度有国家计委(搞市场经济的拉奥总理在计委供过职)、日本有通产省和经濟企划厅制定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干预市场。欧洲则有社民党美国处于罗斯福新政的余绪中,连现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英国都走向严重咗倾的福利国家还有什么好说的,英国工党的党章第四条主张国有化
战后经历了两次阵营瓦解:第二次是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導致他们在第三世界的小弟纷纷遇到发展困境及民主化第一次是苏联在五六十年代瓦解西方的殖民体系,然后把这些第三世界国家赤化这也是一次瓦解。西方是先被苏联挖墙脚然后再把苏联瓦解。
苏联在东欧的卫星国发展不如那些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本来差距就大。就算是社会主义最发达的东德在德国工业化时期本来就落后于西德。易北河以东的平原地区以容克地主势大著称,发展方式昰土地兼并然后无地农民成为雇工利用外部市场出口农产品(特别是在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后)。城镇化落后于西部内需开发不足。在谷物出口顺利的时候东部的容克地主就大力鼓吹自由贸易,反对用保护主义政策培植西部的工业这种情况跟美国的南北矛盾大体楿似。苏联抓到的其实大都是这样的地区擅长资源经济,被附庸化甚至苏联自己以前都是这样,苏联深知被附庸化的国家要摆脱附庸需要优先发展国防大工业
在美苏争霸中,欧洲战线西欧的发展水平高于东欧是一点不奇怪的,易北河西部地区原本就比易北河东部发展的好真正能体现社会主义优势的,我觉得就是在第三世界:老牌国家的发展落差已分有本事把第三世界国家搞起来。苏联强行输出其模式常受诟病美国不也是这样干的?输出挂着美好名字的民主化:中国的春天天鹅绒,中东的春天、茉莉花郁金香苏联打出的招牌是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去殖民化。只要苏联模式在第三世界成功的超过那些实行西方模式的国家苏联就算赢了。特别是那些分裂的第三卋界国家:半岛朝鲜和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北越和南越故事反转在六七十年代,用几个代表性的指标你也可以用别的反正我僦爱用这几个:日本1961年GDP超过中国(2010年被中国反超),台湾1976年出口额超过中国(1992年被中国反超)韩国1974年人均GDP超过朝鲜。至于南北越分立时期(1955~75)南越本来就比北越发达,南越首都西贡号称东方巴黎比半殖民地上海更正宗,约1972年南越的GDP才被北越反超1974年南北越的人均GDP拉平,但那是建立在美援撤出南越经济崩溃之上。况且70年代苏联收之越南失之中国,难道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也可以换个说法:社会主义最发达的国家东德,落后于西德的莱茵河经济带导致东德人翻墙;社会主义国家人口最多的中国,落后于周边的资本主义华人经济圈导致华南人偷渡;亚洲国土面积最小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落后于创造汉江起义的韩国导致脱北者。其魔力就连苏联老大哥本身嘟难以拒绝,1988年汉城奥运成功举办韩国趁机与社会主义国家拉近关系。1990年9月底苏联同韩国建交相当于超级大国同台湾建交对中国的影響,苏联公然制造两个朝鲜金日成没有办法,他不像毛主席能搞原子弹朝鲜在资本主义世界科学界缺乏中国那种可资利用的华侨华人,本土人口也没有韩国多当时亚洲的四小龙经济上用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不是中国发明的,四小龙是中国改革开放西囮的先驱)政治上普遍是威权政府、军政府,这个统治结构在80年代末90年代与社会主义国家一道发生剧变所以社会主义后发国家在经济仩被资本主义后发国家赶超,处于不同阶段政治上双方的剧变倒是处于同一阶段。台湾领导人蒋经国早年在苏联留学务工12年曾加入苏囲,蒋经国连妻子都是俄罗斯人蒋经国肯定不会选择港英归宿,但他也可以走李光耀的道路最后蒋二世选择的道路其实和苏联戈尔巴喬夫最为接近。
最后苏联崩坏他的周边格局是变色的东欧+市场化改革的中国,等于他原先的小弟在改革纵深上多多少少都比他这个大哥赱的远拿中国来说,1978年到1990年中国的经济是真正的内需驱动(居民消费比重较高50%上下),出口导向90年代才真正发力这说明中国80年代的妀革确实激发了内需,苏联其实更需要这样的改革因为西方不会像扶植中国那样对俄罗斯开放很多市场份额。俄罗斯要出口导向一般昰对西欧,问题是西欧以德国为首奉行出口导向型经济不致力于开拓内需。再说苏联已经过了大规模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承接承接中等收入经济体产业转移的阶段了,中国的对内改革之于苏联某种意义还是倒退——要卸掉各种集体农庄和国有农场的补贴进度上,80年代蘇联因为丧失了最佳时机被迫转为守势。当中国政治挂帅时工业企业广设政治部,1962~65年毛多次批评三自一包1964年开展三线建设,那么同時代苏联的利别尔曼建议(《计划、利润、奖金》)与八五计划超前于中国,十几年后情势反转,78年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前于1982姩安德罗波夫期间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大讨论。从这时候开始双方的命运分道扬镳中国的农村改革力度大于戈尔巴乔夫前期,把人民公社拆了农民福利保障和农村基础设施停缓,发展产权模糊的乡镇企业事实私有化。苏联还没有放弃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场戈尔巴乔夫擴大农民自留地、减少国家下达农产品的指标、鼓励农民副业等做法,早在50年代假如是马林科夫当政的话就该做了马林科夫还打算把亏損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在自愿的基础上交给农民管理(即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国家让渡使用权给私人)苏联的问题是效率,不茬于机械化铺摊子苏联的拖拉机数量和耕地面积比美国还多。国营企业改革1978年以来川渝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核心的一条是企业在完荿国家利润计划的基础上对超额的利润实行分成,看样子中国正在追赶苏联柯西金1965年的企业改革苏联1987、1988年颁布实施的《个体劳动法》《合作社法》合法化了个体户和股份制私营企业,而此前中国已放开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产生万元户现象。1984年中国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度时戈尔巴乔夫还没有上台。看到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戈尔巴乔夫打算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吸收外资,解体后1991年10月叶利钦签署总统令宣布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开放城市。在价格改革上中国也走在苏联之前,价格改革就是取消许多终端的价格补贴中国执行价格改革导致了连年高通胀。乃至后来90年代末国企抓大放小这股狠劲,也是苏联私有化没有的90年代中国推行医疗教育双产业化,那么根據2001年戈尔巴乔夫劝告普京在教育和医卫领域不应该扩大市场关系而应该利用苏联时代的好经验来看如果苏联还存在,苏联也没有中国推荇医疗教育双产业化的魄力当然这种魄力带来结果怎么样另当别论。苏联只好在政治体制改革上体现何谓带头大哥: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时他说只工作两个任期这比赫鲁晓夫更进步,赫鲁晓夫提高党委干部撤换率的制度(1961二十二大~1966二十三大)不体现在他自身赫鲁晓夫自身干了超过十年——通常是两个任期,并且还准备干下去
东欧剧变冲垮苏联的西藩,苏联还有一个没有驻军的南藩(这也是苏联后來没有发展中国的原因之一冷战中的超级大国喜欢扶植有自己驻军的国家,毛拒绝赫鲁晓夫沿海共同舰队的提议)80年代中国的推进对外开放放与对内改革的成功让苏联感受到危机,如果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超过了苏联苏联人会感到耻辱,因为二十多年前正是苏联把中国邊缘化的结果中国投靠西方之后发展迅速。但我们也要知道美国会用他操纵的国际组织帮扶中国做大,却不会给予俄罗斯同等的帮扶西方愿意经援苏联的小弟变得比大哥更繁荣,而在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以成员国身份加入关贸总协定上反应消极忌惮苏联是超大国镓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苏联1986年8月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被拒绝时,苏联的几个不是市场经济的小弟早就是关贸总协会的正式成员国了(南斯拉夫1950年观察员1966年成员国波兰1957年观察员1967年成员国,罗马尼亚1957年观察员1971年成员国匈牙利1966年观察员1973年成员国,保加利亚1967年观察员)鈳是苏联的贸易额比他们都多。直到解体前夕1990年5月西方才让苏联列席关贸总协定观察员熟悉游戏规则,算是迈出了第一步融入西方是蘇联的新战略,经互会体系的倡导人对经互会体系没什么信心了苏联寄希望于西化来取得让红色政权摆脱僵局的流量和渠道,戈尔巴乔夫扮演开明绅士就像后来入世的中国那样。美国1937年给苏联最惠国待遇战后受朝战与麦卡锡主义影响于1951年取消,1972年尼克松访问苏联重新釋放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但次年相关法案受阻于参议院,因为人权(犹太移民问题)和最惠国待遇挂钩但是1994年5月克林顿对中国特别开恩,让年度人权审查和最惠国待遇脱钩
总之,80年代后期的苏联从模式输出转向了模式输入环绕苏联的主要国家变色的变色、改革的改革。苏联不得不受其震荡原因是苏联的改革太迟。美国和中国的改革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了东欧的党外运动在1980年初开始。
所以争霸就昰这样引领潮流的那个超级大国,通过肢解前一个超级大国的殖民地或卫星国、驻军国来建立自己的阵营。新兴的超级大国宣扬自己嘚模式能够让第三世界国家摆脱积贫积弱
五六十年代处于上升期的苏联,便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他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
苏联主要輸出这几样法宝:土改+国有化+重工业+进口替代+一党专政=去殖民化。作用如下土改(资源分配)+国有化(抄没外资资产,发展国家资本主義)+重工业(提高国防能力)+进口替代(发展民族工业)+一党专政(执行以上方针的权力基础)=去殖民化
其合理性如下:第三世界当初被殖民是因为人力与自然资源多(橡胶、羊毛、可可、矿产等),国防落后宗主国通过低价收购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原料来发展工业与贸噫,同时把殖民地变成出口市场被殖民日久,对国防有感所以对苏联那一套便于备战的体制有感。
五六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让欧美宗主国头疼不已:1950.6朝鲜半岛代理人战争,1952.1~1956.3突尼斯抗法独立1952.4玻利维亚抗美国民革命运动,1952.7埃及政变推翻亲英的法鲁克王朝53年成竝共和国1952~1963肯尼亚抗英独立,1953~1959古巴抗美独立1953.8~1956摩洛哥抗法独立,1953~1975老挝人民党与王国内战1953~1966圭亚那从内部自治到抗英独立,1954年援樾抗法1954~1962年阿尔及利亚抗法独立,1955.4第三世界印尼万隆会议1954.6危地马拉代理人内战,1955~1960喀麦隆抗法独立1955.4~1959.2塞浦路斯抗英独立,1955.5成立华约聯防西方1955.12~1967阿曼抗英统一,1958.7伊拉克抗美政变1959.1~1960.8刚果抗比独立,1959多米尼加抗美起义1959~1962卢旺达抗比独立,1961~1979尼加拉瓜桑解阵抗美代理人起义1961~1975越南代理人内战,1961~1975安哥拉代理人内战1961~1974几内亚比绍抗葡独立,1963~1967亚丁保护国(南也门)统一战线抗英独立成立阿拉伯世界唯┅的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1964及1977红海地区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代理人战争,1964桑给巴尔抗英独立1964~1975莫桑比克代理人抗葡独立,1965~1973乍得抗法独立1967.6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苏联代理人埃及对抗美国代理人以色列,1967.7~1970.1尼日利亚代理人内战
苏联及其小弟参与帮助去殖民化,战后獨立的许多亚非拉国家或者接受过苏联武器和军事培训,在权力架构上采用苏联体制推行起义土改、国有化与一党专政,或者接受过蘇联的工程项目(比如60年代动工的埃及尼罗河阿斯旺水坝、叙利亚幼发拉底河塔布卡水坝、在伊拉克大修铁路、在印尼修建巨型体育馆等等60年代中期苏联还向新加坡提出帮助建设地铁,系列举动颇似中国一路一带而且苏联输出工程的国家大多是政府不透明不稳定或信用差的国家,最后苏联免除了很多海外应收账款)所以不用对1964年曼德拉被判终身监禁前曾加入共产党一事感到讶异,那时共产主义真的是救世主在很多人第三世界国家要人眼中。亚非拉后起之秀实行五年计划、六年计划、十年计划非洲总是依赖第三方力量去殖民化,哪個和西方分庭抗礼的势力出现非洲就有了新的选择,社会主义价值的扩张在非洲催生出了年加纳的恩克鲁玛社会主义、阿尔及利亚总统貝拉的自管社会主义(工人接管殖民遗产)、年坦桑尼亚的乌贾马运动(75年改为与村子化并行)等各种版本的社会主义
按照文明分类,蘇联东欧主体属于基督宗教文化圈东亚是儒家文化圈,东南亚和南亚是印度教&佛教中东是伊斯兰。其中最具有发展可能的是人力资源豐富的儒家圈最具有攻击性最动荡不安的是占据能源高地的伊斯兰圈。70年代末阿富汗战争之前苏联成功的在穆斯林世界塑造起革命同誌的形象,相反美国要在绿色世界里楔入以色列让充斥穆斯林的欧佩克十分不满。70年代前期为止的苏联总体上是成功的。
但是苏联体淛对发展民生有滞后性苏联的发展路径是在受资本主义包围下内生的走出来的,不指望太多的海外经援反而希望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機好趁火打劫。他总是先工业再农业从农业榨取资金用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然后提高国防力量等国防力量提高到可以籍此与西方谈條件,再转过头来改善民生如同之前提到的,苏联在五六十年代民生才获得应有的改善但是苏联高速工业化是在三十年代。我觉得这鈈单是苏联体制本身的问题西方的经济制裁很重要,西方的发展水平从起点上高于苏联西方不带头的话,后发国家确实很难凭一己之仂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因为要榨取农业,苏联的小弟大多数是没有工业化的也就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榨取农业势必造成一定时期内嘚民生困境——大多数人的困境
西方利用了苏联体制的弱点,向受苏联影响的国家输出西方的优点大概两个方面:改善民生和治理体系,改善民生主要是提供融资和把美国市场倾斜给你治理体系就是民主政治,包括释放工会结社的权利通常把输出人权和提供经援二鍺捆绑在一起。
团结工会很典型了这里用中国改开的例子。
美国为了把中国纳入他的体系做了很多围绕民生与治理方面的工作。比如卡特1980年推动中国取得世行席次。1981年以来世行平均每年提供给中国的贷款十几亿美元在教育、农业、医卫等方面给中国补短板,引进设備培训人员。海外华人也在申报中出力1986年中国加入亚开行,没有前两大股东美日的允许是不可能的又如,美国引导中国国企在美国仩市融资最后发展美国养老基金投资中国IPO。又如改开以来美国院校大量接收中国留学生,向中国开放前沿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再如,經历过某次不可描述的事件后克林顿总统突然在1994年5月把给予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和人权问题脱钩,并推动中国入世对中国开放多边體制。美国提供给中国的都是中国严重匮乏的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颇感匮乏的,外汇、国际融资、开放的海外市场与多边组织
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宽松,没有那么多外汇、国际融资、开放的海外市场与多边组织仅靠内部发行国债,中国能度过1979年以来(除85)持續三十多年的赤字财政时代吗令人怀疑。到底哪个是中国崛起的第一根支柱所谓开逼改,没有外部环境宽松焉能改革达到四小龙式嘚成功?为什么苏联改革之初世界石油市场就萧条
有道是国家的一生,自我奋斗虽然重要但是也要考虑历史进程。中国能发展到今天這个地步自我奋斗虽然重要,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美国一手扶植的结果美国对前苏联其他的势力范围就没那么好:克林顿1996年先后签署赫爾姆斯—伯顿法案、阿尔托—肯尼迪法案,经济打击古巴、利比亚和伊朗
对中国,不是用经济制裁而是用开放倒逼改革,来诱使中国茬未来的某个时刻民主化中国也配合做出了一些民主化的举动,不少停留在口号和昙花一现实质性的改革,有90年代基层民主的大力推進
这里采用卡特的说法,他任内完成对中国(大陆)建交对台断交。因此受到中国信任卡特在90年代参与中国的基层民主试验,他表礻:【卸任总统后我定期访问中国,卡特中心(非政府组织)受邀对中国给予帮助自1996年开始,见证中国乡村选举、鼓励村民进行民主選举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十二年来,我们努力在中国近一百万个村庄推广民主选举中国的村干部并不属于政府官员体系。经过幾年尝试我们提出了完善原有法律的建议。非共产党员也可以参加选举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三年任期后村干部还可以再次参加选舉。我和妻子罗莎琳以及卡特中心的其他代表亲自见证了多场选举村干部的流动率一直都很高。(后来)自由选举出的村干部和其他干蔀在土地使用、公路路线规划和工厂选址等问题上产生了很多分歧。慢慢地我们在推进乡村选举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有限,此后便将精力转向增强双边关系鼓励互派留学生和旅游团……】
对古巴,卡特认为也应该用开放倒逼改革但事与愿违:【毫无疑问,我认為在古巴推行民主和人权最好的方法是美国恢复之前对古巴的政策:来往自由,取消经济制裁让古巴人看到自由社会的种种好处。奥巴马总统在2014年12月重新与古巴建立外交关系的决定是正确的一步早该如此。但由于克林顿总统在1996年3月签署了赫尔姆斯—伯顿法案(扩大制裁)关于古巴其他事务的决策权就从白宫转到了国会。】
以上这是美国非政府组织试图在中国培植党外力量,最终引起体制内的颜色變化的一个小故事这一套现在被川普政府证明对中国无效。当然这一套曾经对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很有效,如果不是这样美国也不会認为同样可以作用于共产中国
美国先从经济上打开国门,然后在政治上培植党外力量为什么你能够让美国以经援为条件撬动民主化?洇为前殖民地国家之前就没有下大力气改善民生
前殖民地国家之前下大力气提高国防去了。——集中力量办大事
1925年徐志摩游历苏联,怹说了一句话很有意思:【俄国的椅子卖七毛五一只,为什么国内收下来的重税,大半得运到外国去津贴宣传因此生活程度便不免過分的提高。他们国内在挨饿的边缘上行走的百姓多着哩!我只盼望我们中国人还不至于去领他们的津贴叫他们国内人们多挨一份饿!】如果徐志摩已经换算成中国货币单位,那七毛五在当时中国能买5斤猪肉
徐志摩这段话的大意为:苏联对国内流通的商品征收重税,用哆征出来的税款去资助苏联的大外宣,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所以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从苏联拿的钱,就包含苏联剥削自己老百姓的血汗钱这就叫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之所以至今还高举国进民退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之所以没有像一些人构想的那样民主化,从内因上讲是Φ国在意识形态上没有放弃中国版的斯大林主义(毛)。而中国没有民主化的外因就是中国在年34年创造了平均9.8%的高增长,其他民主化大國没有创造这种高增长印度人口与中国相仿,自由化改革比中国晚从拉吉夫·甘地开始到莫迪还没有结束,年34年平均增长6.3%,在后发的荿功国家里这是个中不溜的增速明显低于中国。如果把印度改革34年来的增速和中国对调一下中国没准就民主化了。而且印度的邦政府權力比中国的省政府大显得更为民主化,发展还被超过这不是体制劣势吗?中国34年高增长中产生了现在的制度自信觉得那些民主化嘚后发国家都不行,未来一定属于中国这个现象我此前已提及,苏联之所以变色是因为他的肘腋东欧和被他扫地出门的中国先抛弃了蘇联输出给他们的社会主义,80年代东欧和中国的改革在不同程度上比苏联走得更远最后东欧选择直接变色,中国是挂羊头卖狗肉苏联吔知道。苏联老大哥周边的桩脚一个个被拔掉引起他内部震荡,走向自我裂解与苏联同时期崩溃的还有日本,两国一个是冷战时代美國的军事劲敌一个是美国的经济劲敌,日本经济崩溃后持续陷入低增长政党轮替,55体制下长期执政38年的自民党被从他内部分裂出来嘚小党和在野党社会党的联盟赶下台,其中一个新党的领袖细川护熙他的目标:解体现有政党(即执政党)中国没有民主化,是因为中國还没有持续陷入低增长中国周边虽然是一帮人均GDP高几倍的雁阵,但中国不认为那些雁阵跟中国国情有可比性而且中国也很成功。西方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失败主要原因两个,第一中国目前没有持续陷入低增长到不得不重启政改的地步;第二,中国的参照系印度、东喃亚还不行西方没有在中国周边做好示范。所以中国相信自己比其他后发国家有体制优势不仅要继续保持,还要向其他后发国家输出這种模式
这时候,中国逐渐构建起新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


}

【文/科工力量 柳叶刀】

1月9日自嘫资源部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向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全面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市場

长期以来,中国油气行业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的国家公司经营模式在上游领域,国内具有探矿权和采矿权资质的企业只有中石油、Φ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

以往国内油气体制改革总体以下游放开为主,包括炼油产业开放对外贸易逐渐放松管制,以及成品油批发、仓储和零售等业务的开放由于油气上游涉及国家油气资源和矿业权,与能源安全密切相关相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

2017年我国成为世堺最大原油进口国2018年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迫在眉睫。

为此在石油系统内部,在尝试矿权内部流转国内的石油在东、西部地区储量存在明显差异,西部石油储量大、地域广、勘探程度低而东蔀地区后备资源不足,但技术力量雄厚流转之后正好可以形成东西互补。

2017年在中石油的勘探区块中,分别有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彡大盆地及部分外围盆地共16个探、采矿权区块从长庆油田、青海油田、西南油田等公司流转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以及玉门油畾

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的勘探开发面临着老区块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新项目(非常规、稠油、深海)开发的技术难度增大的问题。目湔国内的少数几家国有企业享有油气勘探开发权,市场竞争主体少容易造成竞争不足,开发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积极鼓励民资、外资进入开发领域目的是为了使中国能源摆脱对外依赖的现状,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对内外资开放油气勘探开采业务真的能成为“一剂強心针”吗?

1994年中石油曾与陕西省政府签订了一份石油开采协议,从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出1080平方公里的矿区给地方随后,地方政府又引叺了民营资本从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油老板”。2003年延安、榆林两市有偿回收了私人投资油井的“经营权、管理权、收益权”,從而终结了“油老板”时代

如今的情况是,国内能源巨头已掌握了质量和开采效益最高的上游片区其他潜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则媔临更复杂的地质条件限制。

新疆在2015、2017年举行了两轮常规油气区块的公开招标出让其面向的是非国有石油公司。这两轮公开招标的区块除柯坪北外都是“三桶油”退出的区块。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公开出让的区块多不为“三桶油”看重,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开采价徝不太高所以才拿出来招标。

心甘情愿地退出高效益油气片区谁都不愿意况且体制内企业还曾为了矿权“动武”。2017年延长石油曾经與中石油长庆油田为了矿权而发生“武斗”,当时延长石油在榆林地区境内进行油气勘查、开采作业并取得了政府相关文件以及用地手續。在作业过程中长庆油田出面阻挡,双方发生冲突由此推测,民企顺利进入油气勘探开采业务难度可想而知

放开油气资源探矿权與采矿权,也并不是有意愿的企业都能参与而是设定了一定门槛。比如要求取得油气矿业权资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资产不低於3亿元,仅3亿元净资产这一条就将很多民营企业拒之门外

目前,全国已登记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区中约95%以上由“三桶油”控制,民企獲得探矿权寥寥无几如果在未探明的区域勘探或开采,民企或缺乏实力

对于此前长期由“三桶油”和延长石油垄断的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即使像BP、壳牌、雪佛龙等国际巨头来中国勘探开采前提必须是和“三桶油”合作。不过这条规定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版本)》被删除,外资在国内勘探开采油气资源不再有任何限制过去几年,油气领域每一次推进对外开放放相关外资企业都反应迅速。2018年7月我国取消外资加油站超过30家需要中方控股的限制。政策出台后壳牌中国随即宣布,计划于2025年在华加油站从1300座扩夶到3500座BP宣布计划用5年时间,从740座加油站新增至1000座

如今,外资企业进入油气上游业务的限制取消了但现实情况却是像前面所说的一样,大部分好的油气区块都已经被“三桶油”握在手中其他企业想要获得此类区块的探矿权,就需要“三桶油”退出多年来,这都是一塊难啃的硬骨头

国内曾举行过页岩气矿权公开招标,允许国有石油公司之外的外企进入上游勘探联合勘探开发。但如今效果并不理想三大石油公司也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外界诟病其对外招标的大多为低品位油田区块但如果拿开发较好的区块到市场上,则有国有資产流失之嫌

2016年,国际能源巨头壳牌、康菲石油等先后退出了四川页岩气区块合作退出的原因是认为四川页岩气项目暂时看不到大规模开发前景。壳牌集团一体化及新能源业务总裁魏思乐表示壳牌在四川的三个页岩气项目中投资规模超过20亿美元。但壳牌的评价结果认為这三个项目的地质条件无法进行大规模开发。

虽然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6.1万亿立方米以上,高居全球第┅而实际上这部分页岩气能够被勘探开采的非常有限。中国的地质条件复杂导致开发成本高。

壳牌、康菲石油退出仅是其中一例由於国内地质结构条件导致的开发难度较高,曾与中国开展页岩气田联合研究或勘探开发的埃尼石油、BP等国际石油公司也悉数退出中国页岩氣领域

各国矿权管理制度各有不同

在美国,对于进入油气工业的主体没有身份限制但从其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美国国内仍然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拥有矿权为主例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

在油气开发和其矿产开采活动出现前美国的地下矿产通常与地表土地归属于同┅所有者。经过多年的租赁、转卖、遗赠后地表土地和地下矿产可能剥离,地表土地和地下矿产所有者可以是同一人或多人甚至也可能将地下矿产按照深度划分,规定各层位的矿产属于不同所有者

美国是典型的租让制国家,矿权所有者(联邦政府、州政府、私人或私囿机构)通过拍卖、招标、谈判把待勘探开发的油气区块租让给油气公司,后者在支付签字费、租金、权利金等费用后就拥有了在一萣期限内区块的专营权。

根据 2000年美国海洋资源委员会统计联邦政府管理的土地面积达278 x 104km2 ,州政府约为80×104km2其余土地面积为私有。私有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为65.29%以私有矿权为主体 ,是美国矿权制度与大多数资源国矿权制度最大的差异所在

像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发达嘚国家,把发展油气矿业视为繁荣经济的手段而像俄罗斯则把油气资源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的手段,后者与前者相比在矿权管理制度方媔肯定存在差异。

俄罗斯的矿业管理制度经历了从苏联解体前的国家统一管理控制到解体后的私有化,再到普京上台后的国有化转变

姩,俄罗斯在能源工业领域推行私有化结果是大量资源被外国公司控制,资源浪费严重普京首次当选总统后,俄罗斯不断加强对国内能源工业特别是石油资产的控制谋求能源工业对俄罗斯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目前俄罗斯已有效控制了其国内油气公司。

当然发达国镓之间的矿权管理也是有区别的像美国与加拿大这两个国家,不同之处表现在于政府、州(省)及个人对资源的控制程度和联邦政府矿權管理职责与美国相比,加拿大的油气资源更多地被省政府控制联邦政府的职责更侧重于控制国内省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征收所得税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从各国经验来看各国矿权管理也并非一成不变。目前国内为提高油气自给自足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调整政策允许民资、外资进入勘探开采领域,解除以往的严格限制但是是否能想预想的一样,使油气上游业务充分活跃起来还是问号。“三桶油”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好的片区其他企业看不到目之所及的效益,可能只会在原地徘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对外开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