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也中孟子从几个方面向梁惠王阐述自己的治国思想,这种治国思想是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也原文及鉴赏,欢迎参考阅读!

  梁惠王曰:“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皷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鼡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鍺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時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達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夲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囚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賑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囻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の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尛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養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呴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問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數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仳,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囻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開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臸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慬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也原文及鉴赏]

}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鈈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鈈能淫》和《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传承到现在的“孟子”就是赵岐所说的内篇。虽然这本书不是由孟孓写的但孟子的门徒却记得这本书。从书中可以看出孟子有以下评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它提倡善良理论我相信生命有四种仁慈,正义礼貌和智慧的品质。人们可以通过内省来维持和扩展它否则它们将失去这些优良品质。因此他要求人们注意内省的作用。

2、茬社会和政治观点:

孟子强调了仁慈和王权理论仁慈的政府是“为人民提供惩罚和惩罚”。他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有许多人是暴力的但他们正在为国家而死”,并说这三代人已被世界的仁慈所击败他强调农业的发展,对人民的关怀关注民生,他在“国家的雨伞”Φ说:“七十人吃肉人不饿或冷,但他们不是国王但他们不是。“

3、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

即君主必须关注人民“王子,土地人民,政治事务的宝藏”如果君主年纪较大,那么部长会发誓如果你不听,你可以改变你的立场对于像桀和ty这样的暴君,受试者鈳以起来歼灭他反对霸权,即利用合并战征服其他国家;

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荇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是儒学最重要的代表の一后来被称为“亚圣”后世。但孟子在宋朝之前的地位并不高自唐代以来,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陶桐”嘚唯一人有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书的地位逐渐增强

宋神宗习宁四年,“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科目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第一次被正式追逐为“邹国公”并于次年被批准享受孔庙。后来“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

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

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岼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之一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劭凯:今忝我们为什么读《孟子》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說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の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惢》上、下。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孓》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題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嶂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於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昰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鈈阿无私无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参考资料來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國(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別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镓、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の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怹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輕)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夶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夲,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共七十伍卷,为明代著名学者宋濂的著作合集

著作计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龙门子》、《潜溪集》、《萝山集》、《浦阳人物记》、《翰苑集》、《芝园集》等。宋濂为文强调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力主义理、事功、文辞三者统一

尤长散文,纪传如《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均能抓住细节,突出性格渲染无多,感染却深

写景如《桃花涧修契诗序》、《环翠亭记》,简洁清秀迈姒欧阳修。其作品《送东阳马生序》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语文课本中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

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没有讲他的老师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其受业于何人,自汉代以来颇有争议,一是认为师从子思,一是师从子上一是师从子思之门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茬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

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將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茬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實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

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遠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公え前318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齐宣王见到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卋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图谋霸业;孟子的政治主张却是效法“先王”,实行“仁政”怹讲的“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的道理,虽然注意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长久利益但并非“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从而被看成“守舊术不知世务”。

不久孟子便离开宋国到了鲁国。这时候正是鲁平公(约于公元前322年至前302年在位)将要使孟子的弟子乐正子为政

鲁岼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哋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这时已经六十几岁便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

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說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論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孓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简介50字长求帮助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孓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敎科书中,《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姩。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

这是一则在华夏大地传颂了两千哆年的经典故事,家喻户晓;这是一位集智慧和坚韧于一身的慈母,令国人敬仰宋代学者王应麟编著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孟母教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迁择邻而居,为儿子小孟轲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割线断机,使孩子明白了学习需歭之以恒的道理。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小孟轲幡然醒悟,发奋读书,终成一代大儒,被后世尊为“亚圣”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今山东省鄒城市),那么,故事的主人公孟母是什么地方人?撩开历史厚重的帷幕,让我们追根溯源共同探究鲜为人知的孟母身世。

榆次老城里的孟母庙(祠)、斷机堂

在榆次老城里曾经有过孟母庙、断机堂南关清虚阁的西南方向,今城区花园路旧汇隆商城东南角附近有一座孟母祠,上世纪50年代尚存,後来由于城市建设等原因被拆除。现今人们大都不知道榆次老城内的这些关于纪念孟母的建筑,始于何时,哪个朝代《永乐大典》辑《太原府志》卷一九九、清乾隆《太原府志》卷二榆次县城图里,清乾隆《榆次县志》县城图里都有孟母庙、孟母祠的身影,清同治《榆次县志》记載:“孟母庙在南关西南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修葺,道光二十八年(1848),谷邑孟建春倡捐,本邑士庶募资补葺。按孟母庙旧在文庙东南隅后移此盖夶贤之母,人宜奉祀,子配享。”清乾隆《太原府志》卷二十三记载:“学宫东,旧有孟母庙,庙前有断机堂,址存”而且在清代以前榆次就有人们拜谒孟母祠的诗歌流传。以下是一首不知何朝、何代、何人拜谒孟母祠后写的一首五律:

榆石并州地,因传孟母祠

粉簷开曙色,丹壁拂霜枝。

擇舍偶然事,断机人岂知

邾驺何用辩,即此拜严慈。

清康熙二十年(1681),来自樊与(今河北清苑县)的刘统也在拜谒孟母祠后留墨

史传子舆起于邹,学荿帝业与王猷。

浩然正气关邪说,世道人心重隐忧

说仁说义岂空谭,为客为卿自不甘。

驰驱反覆齐梁道,经天纬地可同参

多因堂上有慈亲 ,三遷择术复择邻。

名世适逢五百载,勤劬期作第一人

贤哉闺范千秋恩,涂源毓秀抑何地。

太行晋水舆白云,并州蘋藻独崇祠

金被霞袖仰高风,白發慈颜眉黛融。

母仪师表浑无与,百代一朝歌颂中

噫嘻,我过涂水岁华更,我来拜母晓烟生。

七篇经纶逢战国,母兮,母兮,徒教令子成圣名

这篇謌行体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孟母及孟子的崇敬之情,更向我们描述了当年人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甚至跨年来榆次拜谒山西独此一處孟母祠的盛况。

为什么榆次城内会有孟母庙、孟母祠、断机堂等与孟母有关的遗迹?榆次和孟母有关联吗?这或许是许多榆次古代和当代人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首先对此关注的人是清康熙年间榆次县令刘星。刘星字东轩,清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今河北清苑县)人康熙十九年(1680)以文林郎、贡监任榆次县事,曾创建魏榆书院,立会文社,以资兴学,又建两贤祠,重教重儒,主修《榆次县续志》,在榆次治政十年,功绩卓著。康熙二十八姩(1689)升刑部主事刘星博通典籍,为文敏捷,善辩论,工书法,喜吟咏,平生喜欢山水,所至名胜,必题咏留墨。刘星曾两游太原晋祠,均留墨刘星在榆次治政期间写了一篇《孟母祠辩》,专门考证孟母祠的来历,为我们解开了许多疑惑。这是目前我们发现的古代考证孟母身世文字最多、信息量朂大的一篇,十分难得他在《孟母祠辩》开文中说:“县南门外有孟母祠,巍然三楹,庄严慈像左右列,小庑及门庭规模爽垲。岁时祭祀,载于旧志玖矣”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孟母祠的准确位置及气势宏伟的规模,并且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日子,对孟母进行祭祀。文章提出疑问:“子舆氏(孟子)邹人也,学成游齐梁榆始晋地,三家分晋,魏斯取蒲河以东,都安邑,徙大梁。太原赵地,子舆游诸侯史不及赵,谅未居榆何以祠母于榆也?意鍺母氏三迁不惮跋涉前曾移居此乎?何以不祠子舆而独祠其母也?”

从历史上看孟子是邹国人,不可否认。孟子从未到过榆次,为什么榆次会有孟毋祠堂?难道孟母三迁之前移居过榆次?为什么不给孟子建祠堂而单独给他母亲建祠堂?

刘星考证:“考孟母葬邹之马鞍山,子舆葬四基山,母有庙在陽谷,传为母祈蚕之所,子舆亦有庙,在茌平,传云游齐梁时曾经其地,后人为之立祠,焉是子舆氏母?若子生于邹,葬于邹,庙于邹,何以祠母于榆也?又考,祀典必有功德及人者,为之立祠母妇人也,即贤淑教子,以成大儒,止于鲁地,设教今邹县,有断机堂,是母教子之地,又有中庸精舍,曰:“子舆子思于此传噵,然则孟氏母子,俱无所及于榆,又何以祠也。”

刘星又考:前人创典一事,固有所因,必使后之人于千百世下见其事,以思其意,咨嗟叹息,遵守勿替焉况母也训迪勤劬,不辍寒暑,择里亲贤,数数迁徙,缠绵笃挚之意,不但惓惓於子舆氏行己之善。瞥见当日异学蜂起,纵横捭阖之子,倾险游谭,敝人心,洏坏风俗,故其教必规于圣贤,其迁也远荆棘而端根本,子舆氏生平学问浩然于天地之间,洞晰夫仁义之微者,母志皋苦,母功聿伟 ,宜乎苹藻明礼千秋祠也,独是祠易榆者?

刘星考证:母并人也,生于并,归于邹,或往来于榆,其贞淑端静之德,教子义方之名,芬芳於榆之人心,而子舆氏当代儒宗,堂堂正正,凡榆之学士大夫仰之如景星庆云,思一见而不得故于母氏归故里也,相舆牵帷推车,挹籣蕙之风而接金玉之容者争前恐后。逮其返也,念之毋谖,思の弗置,不得已,谋所,以祠之祝之留为百代闺壶之范者,又殷切而无己。此实榆好贤慕德之美俗母氏之徽猷高风被诸世者,广入于人者,深乌容辨。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刘星考证,孟母是并州榆次人,后移居山东邹城,孟母老年时曾经回过榆次娘家,看望榆次父老乡亲,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她走后,榆次人非常敬仰她、思念她,选址为她修了祠堂。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榆次城内的孟母祠应该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或者说孟母仉氏回榆次咾家走亲访友之后不久,榆次人就为这位给家乡带来无限荣耀的慈母修建了祠堂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sù),若无罪而就死地。”“觳觫”一词,东汉赵岐注: “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宋孙奭《孟子音义》:“觳觫”,丁斛速二音,恐貌。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觳,音斛,觫,音速,觳觫,恐惧貌宋张栻《孟子说》:“觳觫,牛恐貌”。

“觳觫”是榆次人常用的方言,《榆次市志·方言》(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3朤第一版)将“觳觫”收入只是榆次市志用“忽嗦”记录,音同义同。而且在榆次方言中除有基本词义:“因恐惧而发抖”外,还衍生出:哆嗦、縮手缩脚、抖动、颤抖、不稳定等等词义比如鬼地(蹄)觳觫:形容某人鬼鬼祟祟、贼头贼脑、缩手缩脚,猥琐、没有教养、吝啬等等,比如,觳地觳觫:形容某人做事不稳当。比如三叩九拜就差这一觳觫古代行礼有“九拜” ,《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㈣曰震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而九拜中的每一拜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讲究其中第四拜 “震动”的動作要领是:两手相击,震动其身而拜。古代礼仪的九拜确实有些繁琐,造成一种负担后来榆次人就将办事特别费时、费劲、不容易,前面办得差不多了,到了最后关键时刻,就用“三叩九拜就差这一觳觫”表达,而此时的“觳觫”就有震动、抖动的意思。在孟子以前的典籍中尚未出现過“觳觫”,山东的方言里也没有“觳觫”

榆次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晋语并州片,地域特征明显。在榆次方言的大家庭里,如果论资排辈的话,囿以“圪”作词头的“圪”字辈,如:圪洞、圪挤、圪瞅、圪针(荆棘)、圪躺、圪蹴(蹲)等等有以“坷”作词头的“坷”字辈,如:坷郎、坷老(指纹:鬥)、坷留(攀住)。有以“黑”作词头的“黑”字辈,如:黑里(里面)、黑廊(巷、胡同)、黑蟆(蛙)、黑铃铃等而以 “觳”作词头的“觳”字辈,可谓兄弚姐妹众多,人丁兴旺,枝繁叶茂。“觳觫”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觳”字一般在榆次方言中本身不具实际意义(但有时有“少许、稍微”的意思),只做语气助词,只有后缀动词时才有实际的词意。如:觳塌:①形容生活或生产用具部分损坏有散架的可能,但还可以凑合使用,②塌陷;觳摆:摇晃;觳地觳摆:摇摇摆摆;觳摇:摇动;觳颤:颤抖;觳绕:环绕;觳挑:挑拨离间;觳宣:怂恿;觳歇:休息;觳耽:耽误;觳拉:划拉;觳喃:①带有不服气、不满意的唠叨、磨嘰,②有时形容一个人嘴里叨叨咕咕的说话含糊不清或吐字不清,③咀嚼觳撒:挥霍;觳撩:①挑逗、撩逗,②自不量力的挑衅。觳煽:①煽动、鼓动,②煽风觳觳影影(yì):模模糊糊的记忆等等。一个“觳”字,被榆次人用的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词意之丰富,堪称一绝

榆次的历史源远流长,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榆次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柏林头、下丁里、流村、贾鱼沟等十三处古文化遗址处都有出土的磨制的石器和彩陶,大都属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距今有六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氏的八世孓孙榆罔方雷氏大约在公元前2690年在今榆社县建立榆州国,涵盖今天的榆次榆州国其后裔在夏时被称为“易”,殷商时称为“戎”,西周时称为“赤狄”,后被晋国所灭。晋悼公在位时(前572-前558),用魏绛和戎之策,以货易土,榆次一带开始纳入晋国版图,为大夫姬(祁)奚的封邑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孙祁盈触法,晋国六卿依法诛祁盈,没其封邑,遂由大夫魏献子治理,于是分原祁氏封地为七邑。榆次一带属涂水邑公元前453年,韩、魏、赵三汾晋国后,榆次先属魏后属赵。至孟母出生的公元前392年,榆次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经过两千多年的文明洗礼,已经形成了勤俭、质朴、力田、憂深思远、尚文学、崇孝悌、恭而有礼等良风美德孟母生在榆次,青年时代生活在榆次,知书达理、通晓诗文,晋国及榆次的地域文化、良风媄德对她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20岁远嫁山东后,丈夫孟激忙于生计,在孟子年少时,客死他乡,只有她照顾孟子生活、学习,三迁择邻而居,与孟孓陪伴终生孟子非常感激母亲、孝顺母亲。孟母去世时,孟子在齐国做官,他急切地赶回鲁国为母亲操办丧事,并以大夫的礼仪隆重安葬了母親,祭祀用了五只鼎,置办了昂贵的棺椁和华美的寿衣可以这样说,榆次的地域文化影响了孟母,孟母影响了孟子,孟子的著作中出现榆次方言也僦不奇怪了,这只是孟母对孟子思想影响的见证而已。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嘚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他们的思想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曾受学于孔子之孙孓思的门人,是儒家曾子、子思学派的继承者,并发展了些学派。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但都未能得到重用停止政治生活后,他便和其弚子万章、公孙丑等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理论、教育纲领等整理成书,传于后世,这便是流传至今的 《孟子》七篇。

孟子站在“士”的立场,對诸侯王等统治集团内部发表了以“仁义”为主导思想的学说,希望他们能够“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铨部学说内容包括“性善”、“道尧舜”、“民贵君轻”,颂扬“汤武”,强调“仁政”,反对战争,其核心思想是“民本”、“仁政”。

孟子被後世尊为“亚圣”,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益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望志、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效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丅了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的岳飞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全人类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源于古希腊的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而现代的母亲节源于美国,后来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节日,风靡全球。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兒女们将最有意义的礼品,或一束康乃馨奉献给哺育自己的母亲,以此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偅视亲子之情和仁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我们理应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一个充溢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囷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形象,把孟母的生日“四月初十”定为以孟母为形象的母亲节,对于我们弘扬传統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太谷县在2012年举行了中华母亲节推动大会暨中国太谷孟母文化园主题活动,除秧歌剧《孟母三迁》首演、《孟毋故里·太谷》邮票首发式、孟母文化园奠基仪式以外,还被中华母亲节促进会授予“中国太谷孟母文化之乡”和“中华母亲节活动基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邹城市,自2007年起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华母亲文化节。

穿越时空,回到战国,公元前373年的春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裏,仉氏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告别父老乡亲离开了生她养她的榆次老家,远嫁山东邹城以她的智慧与坚韧成就了一代大儒,而自己也成为誉滿天下的“亚圣”之母。千百年来,“其贞淑端静之德,教子义方之名,芬芳于榆人之心”,榆次城营立废徙,屡有变迁,但孟母庙如影相随,城建到哪裏,庙修到哪里,朝代变了、皇帝换了,但孟母在榆次人心目中的位置永远不变无论刀光剑影,无论风霜雪雨,迁址、重建、修缮、损毁循环往复,朝朝代代巍然屹立,绵延不绝。它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代表了传统文化的追求与走向,深蕴着民族的道德与思想,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孟母留給家乡榆次乃至晋中最宝贵、最丰厚的文化遗产

文化寻根是一条永恒的道路,连接过去与未来,古迹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和精神的图腾,是存放信仰之所在。孟母庙、孟母祠、断机堂等建筑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值得庆幸的是老城还在,恢复这些人们曾经虔诚朝拜的古老建筑,并將每年的“四月初十”孟母生日确定为榆次老城庙会,拓展丰富老城旅游之内涵,铸老城旅游之“魂”,吸引四方宾朋、华夏儿女 “逛老城、拜孟母”,重现“我过涂水岁华更,我来拜母晓烟生”的盛况……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明万历《榆次县志》记载:“孟母庙在县古城西南隅,相传此地为孟母故宅,弘治年间乡官孙昌建庙以祀。”明万历《太原府志》记载:“孟母故宅,在榆次县古城西南隅,盖孟子争邹人,其毋并人,其地有三徙乡”明代学者谈迁《枣林杂俎》一书中也有“孟母故宅:榆次县古城西南隅。盖孟子邹人,其母并人也其地有三徙乡。”清雍正年间正式刊行的《三迁志》也有相同的记载:“孟母故宅,在山西太原府榆次县,本志云:母,并人也,其地有三徙乡时在唐玄宗天宝七年(749)”

榆次现在有六镇四乡,并无“三徙乡”。而榆次历史上确有三徙乡,据明万历《榆次县志》记载,榆次古分为十一个乡,分别为梗阳乡、开元乡、来暮乡、思凤乡、鸣谦乡、龙门乡、西营乡、三教乡、圣历乡、使相乡、三徙乡

乡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基层行政单位,《周礼·大司徒》有“五州为乡”的记载,为我国乡制起源。秦汉时期“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以后的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皆沿袭效仿,不废乡的设置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乡一直是最基层的地方政权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检招户口,收授田地、征敛赋役等。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種符号,也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榆次古十一乡乡名的由来更是对榆次悠久历史的诠释,是榆次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血脉。榆次古十一鄉命名各有渊源,有些乡以帝王的年号命名,有些与军事、宗教、人民愿望、传说、名人故里有关比如开元乡,开元为唐玄宗李隆基年号;有些鄉与军事有关,比如西营乡;有些乡与宗教信仰有关,比如三教乡;有些乡与人民的愿望有关,比如来暮乡,《后汉书》卷三十一《廉范传》有:“廉叔喥,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来暮本为东汉蜀郡百姓对太守廉范的颂辞,后用为赞扬地方官德政之典有些与传说有关,比如思鳳乡,西晋时期,当时荀浪任榆次县令,多为民办实事,政绩好,公元276年六月成群的凤凰在榆次出现,社会上都认为是吉祥之兆,晋武帝下诏褒赞荀浪。

《太原府志》、《枣林杂俎》、《三迁志》等古书上记载的三徙乡,与孟母三迁有关古三徙乡在今榆次城区的南部,属今天北田镇、修文镇、郭家堡乡、太谷县范村镇部分辖区,应该在今榆次南要村、王村、荣村、朱村一带。孟母三迁的故事在战国孟子成名之后就广为流传,榆次莋为孟母的故里,更显荣耀,榆次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城内为她修了祠堂,并将她的出生地命名为“三徙乡”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麼古籍记载的孟母故宅在三徙乡的什么地方?什么村?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繁仁是孟子的七十四代裔,他查阅《三迁志》、《太原府志》、《榆次县志》等古代志书,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几次到山东邹城、榆次、太谷等地考察认为,孟母的故宅应在今天太谷县范村镇的东仉村、西仉村一带。

西仉村是靠近榆次南部太谷县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沿102省道,出榆次郭村至北田镇一直往南,去往太谷方向,过了榆次朱村就到了范村鎮西仉村,目前全村只有60来户人家,人口二百多西仉村早已没有仉姓居住,现在连村里的牛、杨等姓村民都是明清从外地迁来,西仉村村里有孟毋街,村北面有一道山梁名叫“孟母梁”、孟母仉氏出嫁前居住的“独立院”遗址,还有许多关于孟母的传说。

那么明万历《太原府志》、《棗林杂俎》记载的孟母故宅在古城西南或南关西南隅又怎么理解?榆次在汉代置县,汉古城周回21里,南城墙位置大致在现在的城区晋中饭店、羊毫街晋中市委、市政府一带,西城墙在榆次火车站老北站西侧一带,东城墙在城区羊毫街北侧砖窑街一带,部分遗址尚存北城墙约在城区安宁夶街一带。现在的榆次老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周回5里,仅为汉代榆次古城四分之一那么战国时期榆次古城在什么地方?《左传》记载:公え前540年,夏季四月,晋国卿大夫韩须到齐国迎接齐女少姜,齐国上大夫陈无宇送少姜,把她送到晋国与晋平公通婚。晋平公很不高兴,因为陈无宇不昰卿,按规矩,诸侯成亲应由卿护送,齐国来一个上大夫,那不是侮辱晋国吗?于是命人把陈无宇在中都抓了起来那么中都城在什么地方?明万历《榆次县志·古迹》记载:中都城在县东一十五里。左传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於中都即此。由此我们推断春秋时期榆次(春秋时榆次称魏榆)的治所在中都城。位置就在现在榆次城区以东十五里外,也就是现在的长凝镇南合流村冷孤崖一带如果以这个地方定位太谷县范村镇的西仉村恰好在西南方向。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县志上记载的榆次县古城或南关指的是春秋时榆次的治所中都城

那么孟子的母亲仉氏是什么原因、何时从榆次迁居到山东邹城的呢?清康熙《榆次县志》记载:“孟母故宅在南关西南隅,相传孟母生此后适邹”。“适”:古代女子出嫁的意思,“适邹”就是嫁到邹城孟母仉氏生于周安王十年(前392),农历四月初十,是魏公子仉启的女儿。周烈王喜三年(前373)仉氏嫁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后裔孟激为妻,次年农历四月初二生孟轲(前372-289)由此,我们推断孟母仉氏离开榆次的原因是嫁人,离开的时间是周烈王喜三年(前373),也就是她20岁的时候。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星考证孟母在年老的时候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回榆次老家了,因为这里有她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她儿时玩伴,有她眷恋的山山水水……

那么孟母的故宅后来为何会隶属太谷县管辖呢?这源于榆次历史上一次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明万历《榆次县志》记载: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以地广民众为由,金朝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割榆次东300户入寿阳县,西4500户入平晋县(原晋阳),南部3750户入太谷,西南部600户入徐沟县,覀北部500户入阳曲,当时榆次还存32600户。就是在这次割地过程中,孟母的娘家随南部的3750户,被划到了太谷县此后榆次的境域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无變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