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记·赵世家》与《史记·史记晋世家第九》中这一段的记载不同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の一雄踞于黄河中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当时的文化至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灭晋前共传承四十余君,较重要的有唐叔虞、晋侯燮、武侯宁族、成侯服、厉公福、靖侯宜臼、釐侯司徒、献侯籍、穆侯费王、文侯仇、昭侯伯、孝侯平、鄂侯郄、哀侯光、小子侯、晋侯缗、武公称、献公诡诸、衷公夷吾、怀公圉、文公重耳、襄公欢、灵公夷皋、成公黑臀、景公据、厉公寿曼、悼公周、平公彪、昭公夷、顷公去疾、定公午、出公凿、哀公骄、幽公柳、烈公止、孝公颀、静公俱等其中,献公诡诸时晋始强大先后灭了许多小国;文公重耳時晋之强大达到顶峰,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至灵公时昏庸无道,国政始衰六卿始盛,分裂之端已见;景、厉、平、昭之后王室益衰;至顷公后,己完全成为傀儡最后被韩、赵、魏三家所灭。《史记晋世家第九》中写得最成功的一是骊姬进谗二是重耳逃亡。前者驪姬之恃宠撒娇,阴险毒辣三公子性格各异都表现得活灵活现。后者重耳在各国的不同表现,各国君臣出于不同的考虑对重耳的不同接待重耳侍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对重耳的不同态度,亦都刻画得淋离尽致这些记载虽多本于《左传》,但也有所加工如介子推在船中笑子犯“要市于君”,即为《左传》所无

晋唐叔虞者[1],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2]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3],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4],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與叔虞[5]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6]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孓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已来年纪可推。自唐叔至靖侯五世无其年数。

【段意】 写晉之始祖唐叔虞受封即所谓“桐叶封弟”的情况,以及自唐叔至靖侯难以确考其年数的五世的概况

【注释】 [1]晋唐叔虞:周成王有弟名虞,受封于唐故史称其为唐叔虞。虞的儿子燮因唐南有晋水故改名为晋,故史又称晋唐叔虞唐,在今山西翼城西南 [2]会时:指配偶時。 [3]女:同“汝” [4]文在其手句:手上果然有“虞”字形的纹理。 [5]削桐叶为珪:将桐叶削成珪状珪为朝会时物品,是权利的象征 [6]史佚:当为人名。

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十八年靖侯卒,子釐侯司徒立

釐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十八年,釐侯卒子献侯籍立。献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费王立。

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呔子仇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师。晋人师服曰:“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1]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の者也[2]。名自命也;物,自定也今適庶名反逆[3],此后晋其能毋乱乎?”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三十五年攵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段意】 概述靖侯、釐侯、献侯、穆侯、殇叔、文侯等历代简况。

【注释】 [1]仇者雠也:仇的意思就是雠敌 [2]成师②句:大意是说,成师这个庄重的名字是能成其众的意思 [3]今適庶句:是说现在嫡子和庶子的名子的意义相悖逆。適:通“嫡”

昭侯元姩,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1]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叺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还归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鱓代桓叔,是为曲沃庄伯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弑其君晋孝侯于翼晋人攻曲沃庄伯,庄伯复入曲沃晋人复立孝侯子郄为君,是为鄂侯

鄂侯二年,鲁隱公初立

鄂侯六年卒。曲沃庄伯闻晋〔鄂〕侯卒乃兴兵伐晋。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庄伯庄伯走保曲沃。晋人共立鄂侯子光是為哀侯。

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卒,子称[2]代庄伯立是为曲沃武公。哀侯六年鲁弑其君隐公。哀侯八年晋侵陉廷[3]。陉廷与曲沃武公谋⑨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晋人乃立哀侯子小子为君是为小子侯。

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韩万杀所虏晋哀侯。曲沃益强晋无如之何。

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

晋侯缗四年,宋执郑祭仲而立突为郑君晋侯十九年,齐人管至父弑其君襄公

晋侯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晋武公始都晋国,前即位曲沃通年三十八年[4]

武公称者先晋穆侯曾孙也,曲沃桓叔孙也桓叔者,始封曲沃武公,庄伯子也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灭晋也,凡六十七岁而卒代晋为诸侯。武公代晋二岁卒。与曲沃通年即位凡三十九年而卒[5]子献公诡诸立。

【段意】 写太子仇家族与少子成師家族为争夺晋国王位的斗争太子仇家族本为正统,太子仇本人为文侯其后为昭侯、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晋侯(缗);成师家族本為旁支,但末大于本成师本人封为曲沃桓侯,其后为庄伯、武公最后武公灭掉晋侯(缗),统一晋国这场争夺正统的斗争才宣告结束。

【注释】 [1]曲沃:在今山西闻喜县东 [2]称:曲沃庄伯的儿子,名称 [3]陉(xing)廷:地名,在晋都翼的东南 [4]通年三十八年:指曲沃武公称,从为曲沃武公开始到代晋为诸侯,合计共三十八年 [5]与曲沃通年句:武公代晋共二年,亦即代晋后第二年死去故从即位曲沃算起,共在位三┿九年

献公元年,周惠王弟颓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

五年,伐骊戎[1]得骊姬、骊姬弟[2],俱爱幸之

八年,士说公曰:“故晋の群公子多[3]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4]命曰绛[5],始都绛[6]九年,晋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十姩,晋欲伐虢士蔿曰:“且待其乱。”

十二年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7],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献公与骊姬子奚齐居绛。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8]。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9]。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10]。献公子八人而呔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蔿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11],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12]不亦可乎,犹有令名”太子不从。 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13]万,盈数也[14];魏大名也[15]。以昰始赏天开之矣[16]。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初,毕万卜仕于晋国遇“屯”之“比”[17]。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18],吉孰大焉!其后必蕃昌”

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里克谏献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19],以朝夕视君膳者也[20]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21],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率师,专行谋也[22];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23]:非太子之事吔。师在制命而已[24]禀命则不威[25],专命则不孝[26]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27]率师不威,将安用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孓谁立。”里克不对而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里克曰:“太子勉之!教以军旅[28]不共是惧[29],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30],佩之金玦[31]里克谢病,不从太子太子遂伐东山。

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莊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后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32],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鉯贱妾之故废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33]而欲立其子。

【段意】 除写晋献公灭霍、魏、狄、伐东屾、虢、不断对外用兵外重点写一场废长立幼的家政斗争正在酝酿之中。“献公有意废太子”而以所宠爱的骊姬之子“奚齐代之”,驪姬则以退为进“谮恶太子”——悲剧已在所难免了

【注释】 [1]伐骊戎:指晋献公。骊戎:在今陕西临潼东 [2]弟:同“娣”,即妹 [3]故晋:据后文可知即指文侯仇家族,亦指桓侯成师家族 [4]城聚都之:修筑聚邑,把它定为国都聚:晋邑名。在今山西绛县东南 [5]命曰绛:更洺为绛。 [6]都:定都 [7]蒲边秦,屈边翟:蒲邑靠近秦地屈邑靠近翟地。蒲:在今山西?楼屈:在今山西石县。 [8]同母女弟:指申生的同母胞妹即申生之亲姨。 [9]狐氏:姓狐姓 [10]母女弟:母亲的妹妹,即姨母 [11]先为之极:事先使权势达到极点。 [12]为吴太伯:仿效吴太伯逊位于弟の事 [13]毕万之后必大:指得到魏地赏赐的毕万的后代必定能蕃盛。[14]盈数:满数 [15]魏,大名也:魏的意思是巍巍高大魏本作“巍”,高大の意 [16]天开之矣:上天给他开辟前途。 [17]遇“屯”之“比”:遇到由“屯”卦变为“比”卦“屯”为震下坎上,比为坤下坎上[18]屯固比入:“屯”:象征艰险。固:坚久“比”:象征顺利。此卦预示毕方将经过艰难险阻而达于坚久顺利[19]冢祀:宗庙之祀。粢盛:祭祀时的貢品 [20]朝夕视君膳:即昏定晨省,每天都应照顾君王生活之意[21]有守则从:有了守国之人,才可以随君外出[22]专行谋也:专断谋略。 [23]誓军旅二句:是说发号施令动员军队,这是国君与执政大臣所要决断的事 [24]师在句:是说统率军队就在于发布命令。 [25]禀命:根据别人的(君王)命令 [26]专命:独擅其权。 [27]君失其官:国君任命不当 [28]教以军旅:命你率领军队。 [29]不共是惧:只怕不恭敬共:同“恭”。 [30]公衣之偏衣:献公让他穿上左右异色的衣服 [31]佩之金玦:佩戴着象征兵权的金属制的玦。 [32]屈产之乘: 屈地所产的良马假道:借道。 [33]阴令:暗中命令谮惡:谗毁。

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1],太子速祭曲沃归釐于君[2]。”太子于是祭其母齐姜于曲沃上其荐胙于献公。献公時出猎置胙于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3];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愿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4],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の,妾犹恨之[5];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辭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6],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洺以出,人谁内我[7]?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

此时重耳、夷吾来朝。人或告骊姬曰:“二公子怨骊姬谮杀太子”骊姬恐,因谮二公子:“申生之药胙二公子知之。”二子闻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初献公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屈城,弗就[8]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蔿士蔿谢曰:“边城少寇,安用之[9]?”退而歌曰:“狐裘蒙茸[10]一国三公[11],吾谁适从!”卒就城[12]及申苼死,二子亦归保其城

二十二年,献公怒二子不辞而去果有谋矣,乃使兵伐蒲蒲人之宦者勃鞮命重耳促自杀[13]。重耳逾垣宦者追斩其衣祛[14]。重耳遂奔翟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

【段意】 写骊姬阴谋的实施先以投毒罪嫁祸申生,申生无以自白自杀;后以同谋罪誣重耳、夷吾,重耳不得不逃亡

【注释】 [1]齐姜:申生生母也。已亡立庙在曲沃。 [2]釐:又称胙祭肉。 [3]坟:突起 [4]若:或者。 [5]恨:反对表遗憾。 [6]辞之:把真情说清楚 [7]内:同“纳”。 [8]弗就:修得不好[9]安用之:何必修城? [10]狐裘蒙茸:形容皮毛上加细毛,比喻事之纷扰 [11]一國三公:一国之内三个首领。 [12]卒就城:最终还是把城修好 [13]促:赶快。

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虞之大夫宫之奇谏虞君曰:“晋不鈳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为文王卿士其记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1]?且虞之亲能亲于桓、庄之族乎[2]?桓、庄之族何罪尽灭之。虞の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囲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3]而修虞祀。荀息牵曩所遗虞屈产之乘马奉之献公献公笑曰:“马则吾马,齿亦老矣[4]!”

【段意】 写晋假虞道灭虢复灭虞之事。虞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为喻谏虞君不可假道与晋虞君不听,遂导致亡国之祸

【注释】 [1]将虢二句:如果连虢都敢于滅掉,还谈什么爱我虞国呢?宫之奇的意思是说虢国是虢仲、虢叔的后代,曾有大功于国功劳记载于王室,收藏在司盟的官府敢将这樣的国家灭掉,还能爱护其他国家? [2]桓庄之族:指献侯祖父、曾祖父旁支后裔献公曾诛杀过这些家族的群公子。 [3]媵(ying):作仆从奴隶 [4]齿:指馬的年龄。

二十三年献公遂发贾华等伐屈,屈溃夷吾将奔翟。冀芮曰:“不可重耳已在矣,今往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梁近于秦,秦强吾君百岁后可以求入焉。”遂奔梁二十五年,晋伐翟翟以重耳故[1],亦击晋于齧桑晋兵解而去。

当此時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

二十六年夏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晋献公病行后,未至逢周之宰孔。宰孔曰:“齐桓公益骄不务德而务远略,诸侯弗平君弟毋会[2],毋如晋何”献公亦病,复还归病甚,乃谓荀息曰;“吾以奚齐为后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子能立之乎?”荀息曰:“能”献公曰:“何以为验?”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3]。”于是遂属奚齊于荀息荀息为相,主国政

秋九月,献公卒里克、邳郑欲内重耳,以三公子之徒作乱[4]谓荀息曰:“三怨将起,秦、晋辅之子将哬如?”荀息曰:“吾不可负先君言。”十月里克杀奚齐于丧次。献公未葬也荀息将死之[5],或曰不如立奚齐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洏葬献公。十一月里克弑悼子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珪之玷,犹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6]’其荀息之谓乎!鈈负其言。”初献公将伐骊戎,卜曰“齿牙为祸[7]”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里克等已杀奚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重耳谢曰:“负父之命出奔[8]父死不得修人子之礼侍丧,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还报里克,里克使迎夷吾于梁夷吾欲往,吕省、郤芮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计非之秦辅强国之威以入,恐危[9]”乃使郤芮厚赂秦,约曰:“即得入請以晋河西之地与秦。”乃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秦穆公乃发兵送夷吾于晋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侯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高梁而还归。

【段意】 以夷吾为线索先写其被伐奔梁,后写献公卒后里克连杀奚齐及奚齐弟而迎夷吾入晋。写夷吾入晋曾厚赂于秦,为后文夷吾背信弃义伏笔

【注释】 [1]翟以重耳故:翟为重耳的母家。 [2]君弟毋会:你尽管不必与会弟:但、尽管。 [3]使死者三句:大意是说即使死去的人(此暗指献公)复生,活着的人(指自巳)也不会有愧我就以此来验证我的誓言。 [4]三公子之徒:申生、重耳、夷吾的党羽 [5]将死之:准备以身殉难。 [6]《诗》所谓:此四句出自《詩经·大雅·抑》,大意是说白玉有了污点,还可磨去,如果言论有错误就难以改变了。言下之意是说话要慎重说了要兑现。在此是歌頌荀息果能以死相报 [7]齿牙为祸:即祸出于齿牙。齿牙:在这里代谗言 [8]负父之命:没按父亲的命令办事。指当初没自杀或被缚 [9]计非之秦三句: 大意是说,如果不能借强秦的力量而回国恐怕有危险。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夶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亦不与里克汾阳邑而夺之权。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会齐、秦大夫共礼晋惠公[1]。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变,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2]?”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于是邳郑使谢秦未还[3],故鈈及难

晋君改葬恭太子申生。秋狐突之下国[4],遇申生申生与载而告之曰[5]:“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6]将以晋与秦,秦将祀余”狐突对曰:“臣闻神不食非其宗[7],君其祀毋乃绝乎?君其图之[8]”申生曰:“诺,吾将复请帝后十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见我焉[9]”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复见申生告之曰:“帝许罚有罪矣,弊于韩[10]”儿乃谣曰:“恭太子更葬矣,后十四年晋亦不昌,昌乃在兄[11]

邳郑使秦,闻里克诛乃说秦穆公曰:“吕省、郤称、冀芮实为不从[12]。若重赂与谋[13]出晋君,入重耳事必就。”秦穆公许之使人与归報晋,厚赂三子三子曰:“币厚言甘[14],此必邳郑卖我于秦”遂杀邳郑及里克、邳郑之党七舆大夫。邳郑子豹奔秦言伐晋,穆公弗听

惠公之立,倍秦地及里克诛七舆大夫,国人不附

二年,周使召公过礼晋惠公惠公礼倨[15],召公讥之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16]。穆公問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17]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18]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洏谋之[19]!”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20]。”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段意】 写惠公归晋即位后一系列倒行逆施、背信弃义的行为。先对外负秦约不与地;对内负里克约,杀里克后又恩将仇报,在秦遇灾荒时反起兵攻伐中间夹一段申生托魂的描写,正暗示惠公已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注释】 [1]礼晋惠公:以诸侯之礼会见晋惠公。等于承认其地位 [2]为子君:作你的国君。 [3]于是:当时 [4]狐突:故太子申生的御者。之:到下国:指曲沃。晋武公并晉后迁都绛以曲沃有宗庙,为陪都下国:即陪都。 [5]与载:让他上车 [6]帝:天帝。 [7]神不食非其宗:神灵不接受不是他宗族的祭祀 [8]图之:再考虑一下。 [9]“新城西”句:是说在新城西边将有一个巫者,他就是我的化身 [10]弊于韩:指晋惠公将在韩原大败。 [11]昌乃在兄:指重耳將昌 [12]不从:不顺从秦国。 [13]与谋:合谋 [14]币厚言甘:贿品丰厚,言辞悦耳 [15]倨:傲慢。 [16]籴(di):买米 [17]代有:经常有。 [18]自雍属绛:从秦国都城雍至晋国都城绛连接不断 [19]而谋之:还商量什么! [20]遂伐之:借机攻伐它。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1]奈何?”鄭曰:“秦内君,君倍其赂[2];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3]公曰:“郑不孙[4]。”乃哽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不行[5],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更令梁繇靡御虢射为右,辂秦穆公[6]穆公壮士冒败晋军[7],晋军败遂失秦穆公,反获晋公以归秦将以祀上帝。晋君姊为穆公夫人衰绖涕泣[8]。公曰:“得晋侯将以为乐今乃如此[9]。且吾闻箕子见唐叔之初封曰‘其后必当大矣’,晋庸可灭乎[10]!”乃与晋侯盟王城而许之归晋侯亦使吕省等报国人曰:“孤虽得归,毋面目见社稷卜日立子圉[11]。”晋人闻之皆哭。秦穆公问吕省:“晉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惧失君亡亲,不惮立子圉[12]曰‘必报仇,宁事戎狄[13]’其君子则爱君而知罪,以待秦命曰‘必报德’。囿此二故不和。”于是秦穆公更舍晋惠公[14]馈之七牢[15]。十一月归晋侯。晋侯至国诛庆郑,修政教谋曰:“重耳在外,诸侯多利内[16]の”欲使人杀重耳于狄。重耳闻之如齐。

【段意】 写秦晋韩原之战以及晋之大败惠公之被俘,以应前申生托魂之语惠公之败,表媔为不听卜言实际上乃是屡次背信弃义所致。幸赖穆公夫人求情及吕省的巧妙回答才得以被释。

【注释】 [1]深:深入 [2]倍:同“背”。丅“倍”同 [3]皆吉:指为御戎及右都吉利。 [4]孙:同“逊” [5]?:马陷泥中。 [6]辂:此处当同“络”包抄、包围之意。 [7]冒败:冒死击败 [8]衰絰(cui die):穿着丧服。 [9]今乃如此:指没想到让穆公夫人如此伤心 [10]庸:岂。 [11]卜日:择一吉日 [12]不惮:不怕。 [13]宁事戎狄:宁肯事戎狄也不事秦。 [14]哽舍:改馆为惠公换好房子住。 [15]馈之七牢:诸侯之礼为七介七牢七介,以七人作陪七牢:羊、牛、豕各一为一牢。 [16]利内: 谋其利而接纳

八年,使太子圉质秦初,惠公亡在梁[1]梁伯以其女妻之,生一男一女梁伯卜之,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为圉[2]女为妾。

┿年秦灭梁。梁伯好土功沼城沟,民力罢怨[3]其众数相惊,曰“秦寇至”民恐惑,秦竟灭之

十三年,晋惠公病内有数子[4]。太子圉曰:“吾母家在梁梁今秦灭之,我外轻于秦而内无援于国君即不起,病大夫轻[5]更立他公子。”乃谋与其妻俱亡归秦女曰:“子┅国太子,辱在此秦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子亡矣,我不从子亦不敢言。”子圉遂亡归晋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太子圉立,是为懷公

子圉之亡,秦怨之乃求公子重耳,欲内之子圉之立,畏秦之伐也乃令国中诸从重耳亡者与期[6],期尽不到者尽灭其家狐突之孓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肯召怀公怒,囚狐突突曰:“臣子事重耳有年数矣,今召之是教之反君也,何以教之?”怀公卒杀狐突秦穆公乃发兵送内重耳,使人告栾、郤之党为内应杀怀公于高梁,入重耳重耳立,是为文公

【段意】 写惠公之死,怀公及文公之立懷公因外无强援,内无忠臣故速败,这反而成全了文公

【注释】 [1]亡在梁:逃亡至梁。 [2]圉:奴仆 [3]罢怨:因疲困而怨恨。罢:同“疲” [4]内: 国内。[5]病大夫轻:担心大夫们看不起我 [6]与期:归定期限。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1]。重耳逾垣宦鍺逐斩其衣祛[2]。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 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3]其馀不名者数十人,至狄

狄伐咎如[4],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聑,生伯鯈、叔刘;以少女妻赵衰生盾。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鉯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5]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6]?”于是遂行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7],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8]。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9]君其拜受之。”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10]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臸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11],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12]偃之願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13]曹大夫釐负羁曰:“晋公子贤,又同姓穷来过我,奈何不礼!”共公不从其谋负羁乃私遗重耳食[14],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还其璧

詓,过宋宋襄公新困兵于楚,伤于泓[15]闻重耳贤,乃以国礼礼于重耳 宋司马公孙固善于咎犯,曰:“宋小国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夶国”乃去。

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重耳去。

之楚楚成王以適诸侯礼待の[16],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17],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18]成王曰:“子即反国[19],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20]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報不榖[21]?”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22]”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23]!”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24] 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重耳至秦穆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25]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穆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诗[26]穆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27]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十一月葬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于是秦穆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28]。唯惠公之故贵臣吕、郤之属不欲立重耳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叺,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29]。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30]!”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31],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32]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柳。

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群臣皆往怀公圉奔高梁。戊申使人杀怀公。

【段意】 补足文公逃亡十九年的经过重耳先后逃至狄、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一路上各国君臣各有不同的态度有的爱护,有的侮辱有的爱而莫能助,有的不能助而想杀之重耳的表现也不尽然,有的想借以栖身有的想耽于安乐,有的卑而实亢有的明言借助。最终在秦的帮助下顺利反国

【注释】 [1]趣杀:疾杀。 [2]逐:追赶[3]从此五士:即此五士从。 [4]咎(gao)如:赤狄的一支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5]故且休足:暂且栖身 [6]盍(he)往乎:何不前往呢? [7]犁:通“黎”,等待 [8]盛(cheng)土器中:在乞食的器皿中盛上土。 [9]土者有土也:土,象征着获得土地 [10]豎刀:齐桓公宠臣。 [11]怀女德:眷恋妻子对你的恩爱 [12]杀臣成子:杀了我成全你的大事。[13]骈胁:胁骨并生相当于今人所说的鸡胸。[14]遗(wei):赠送 [15]伤于泓:在泓城受伤。 [16]适诸侯:相当于诸侯适:通“敌”,相当 [17]固遇子:坚持用如此隆重的礼节来接待你。 [18]卑: 谦恭 [19]子即反国:你如果回国。 [20]羽毛齿角玉帛:指珍禽异兽财物 [21]不榖:楚王自称。 [22]辟王三舍:退让三舍之地舍:三十里。 [23]且言句:他不这样说又将洳何说呢?易:换。 [24]更数国:经过很多国 [25]故子圉妻与往:以前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 [26]《黍苗》:《诗·小雅》篇名。其中有“盖云归哉”之言 [27]下:离座。 [28]阴知:暗中得知 [29]过:过失。 [30]河伯视之:请河神作证 [31]要市:邀功请赏。 [32]自隐:自行归隐

怀公故大臣吕省、郤芮本不附攵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1]杀文公宦者履鞮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鈈见,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2]斩予袪。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3]”宦者曰:“臣刀锯之馀[4],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于君。君已反国其毋蒲、翟乎[5]?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6]今刑馀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見,祸又且及矣”于是见之。遂以吕、郤等告文公文公欲召吕、郤,吕、郤等党多文公恐初入国,国人卖己乃为微行[7],会秦穆公於王城国人莫知。三月己丑吕、郤等果反,焚公宫不得文公。文公之卫徒与战吕、郤等引兵欲奔,秦穆公诱吕、郤等杀之河上,晋国复而文公得归夏,迎夫人于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卫以备晋乱。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8],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嶊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②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9]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の以死谁怼[10]?”推曰:“尤而效之[11],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12]”母曰:“亦使知之[13],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攵之?文之是求显也[14]。”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15],五蛇为辅[16]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17]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18]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賞,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19]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20],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21]

【段意】 写文公初回国后的措施。宽恕了履鞮从而躲过了吕、郤之难;论功行赏,未及介子推介子推隐,文公旌之以补过;又借壶叔请赏而论功劳高下的标准深得国人贊许。

【注释】 [1]始尝欲:当初曾想 [2]女:同“汝”,下同 [3]女其念之:你好好想想吧。 [4]刀锯之余:宦者受过阉刑故称。 [5]其毋蒲翟乎:难噵今后就一定没有像当初蒲翟时的灾难吗? [6]且管仲二句:管仲在佐公子纠时曾射中齐桓公小白的带钩,后来桓公不念旧恶用管仲以成霸業。 [7]微行:不声张地、私下出行 [8]未尽行赏:行赏尚未完时。 [9]下冒二句:在下的臣子冒功邀赏在上的君王赏赐这些奸人。 [10]盍亦二句:何鈈也求一些恩赏否则白白死去,能怨恨谁呢?怼:怨恨 [11]尤而效之:明知是错还去效法。 [12]且出二句:况且我已对他有了怨言更不能再接受他的赏赐了。 [13]亦使知之:也该让他知道真象 [14]言,身之文也六句:言语是身体的外表修饰连身体都想归隐了,那还用得着文饰呢?如果洅文饰就等于是希求显贵了。 [15]龙:喻晋文公 [16]五蛇:喻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介子推。 [17]各人其宇:各得其所 [18]旌:表彰。 [19]矢石之难:冒着弓箭石弹的袭击 [20]无补吾缺:无补于我的过失。 [21]说:同“悦”

二年春,秦军河上[1]将入王[2]。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后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3]”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殺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定霸[4],于今在矣”狐偃曰:“楚噺得曹而初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宋免矣”于是晋作三军[5]。赵衰举郤谷将中军[6]郤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趙衰为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往伐。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而以原封赵衰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7],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晋人不许。卫侯欲与楚[8]国囚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9]卫侯居襄牛,公子买守卫楚救卫,不卒[10]晋侯围曹。三月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釐负羁言而用美奻乘轩者三百人也。令军毋入釐负羁宗家以报德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11]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晉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12]、卫其势宜释宋[13]。”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阨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也[14]。”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浨。”咎犯曰:“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15]。”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昰弃宋也。不如私许曹、卫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16]”晋侯乃囚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17]。楚得臣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得臣不肯

四月戊辰,宋公、齐将、秦将与晉侯次城濮[18]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馀兵去甲午,晋师还至衡雍[19]作王宫于践土[20]

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

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21]。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22]赐大辂[23],彤弓矢百[24]玈弓矢千[25],秬鬯一卣[26]珪瓚[27],虎贲三百人[28]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29]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于上布闻在下,维時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30]”于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31]

晋焚楚军[32]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33]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

六月晋人复入卫侯。壬午晋侯喥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鉯胜。然此[34]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冬,晋侯会诸侯于温欲率之朝周。力未能恐其有畔鍺,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阳[35]壬申,遂率诸侯朝王于践土孔子读史记至文公[36],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37]

丁丑诸侯围许。曹伯臣或说晋侯曰:“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38]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之后[39];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晋侯说,复曹伯

于是晋始作三行[40],荀林父将中行先谷将右行,先蔑将左行

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41]:“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42]?”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九年冬,晋文公卒子襄公欢立。

【段意】 以城濮之战为中心写晋文公争霸诸侯。先是入襄王于周以尊周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其次借楚围宋之机反攻与楚为盟的曹、衛,又私与曹、卫和使其绝交于楚引起楚国之怒。最后与楚军战于城濮大败之。然后又两次率诸侯朝见周王被周王封为“伯”,终荿春秋五霸之一

【注释】 [1]秦军河上:秦军驻在晋内的黄河岸上。 [2]将入王:将迎周天子回国[3]资:资本、凭借。 [4]报施定霸:报答宋国赠马の施以定霸业 [5]作三军:将原来的上、下两军,改为上、中、下三军 [6]举:推举。 [7]度:同“渡”渡过黄河。河南:即南河黄河古渡口の一,在今河南淇县 [8]欲与楚:想与楚结盟。 [9]说:通“悦” [10]不卒:没结果,不成功 [11]为楚尝有德:因为楚曾有德于自己。 [12]急:以曹卫形勢为急 [13]其势宜释宋:就情势看,应放弃宋而去救曹卫 [14]愿以句:是说愿借此机会来封住进谗言人的嘴。贾曾说子玉带兵过三百乘就要咑败战。 [15]君取一三句:您只达到释宋一个目的子玉却达到复曹、卫两个目的,不要答应他 [16]既战句:是说开战以后再依形势而行事。 [17]告絕于楚:与楚断交 [18]宋公:宋成公。齐将:国归父、崔夭秦将:小子慭(yin)。城濮:卫地在今山东鄄城西南。 [19]衡雍:郑邑在今河南原县。 [20]践土:在衡雍西南 [21]徒兵:步兵。 [22]伯:诸侯之长 [23]大辂:最高等的车。 [24]彤弓:红色的弓 [25]玈(lu)弓:黑色的弓。 [26]秬鬯(chang)一卣(you):用黑黍(秬)和郁金馫草(鬯)酿的酒一卣卣:酒器。 [27]珪瓒:玉制印信 [28]虎贲:勇猛的武士。 [29]稽首:叩头 [30]王若曰数句:大意是说,伯父以义会合诸侯大力发揚文武之道,谨慎地修明德行光明达于天庭,使下界百姓广为知晓是故上帝集成天命,把它托付给文王、武王以传留子孙你们要忧念我,使我永在其位 [31]王庭:此指践土行宫中的庭院。 [32]楚军:此指无用的战利品 [33]让:责。 [34]此:指先轸之言 [35]狩:天子出巡。河阳:在今河南省孟县 [36]史记:指孔子时的史书。 [37]曰诸侯二句:这次朝会本来是晋文公召周王来见但《春秋》为周王讳,故意写成“王狩河阳” [38]國异姓:使异姓人能存国。 [39]叔振铎之后:叔振铎的后代亦当为姬姓。 [40]三行:三支部队 [41]间令使:喑中派使者。指派烛之武 [42]东道交:东方的友邦。

是岁郑伯亦卒郑人或卖其国于秦[1],秦穆公发兵往袭郑十二月,秦兵过我郊

襄公元年春,秦师过周无礼,王孙满讥之兵至滑,郑贾人弦高将市于周[2]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秦师惊而还[3],灭滑而去

晋先轸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众心此可击。”栾枝曰:“未报先君施于秦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4],伐吾同姓何德之报?”遂击之。襄公墨衰绖[5]

四月,败秦师于殽虏秦彡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

文公夫人秦女,谓襄公曰:“秦欲得其三将戮之”公许,遣之先轸闻之,谓襄公曰:“患生矣”轸乃追秦将。秦将渡河已在船中,顿首谢卒不反。

后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晋,报殽之败取晋汪以归。

四年秦穆公大兴兵伐我,度河取王官,封殽尸而去晋恐,不敢出遂城守。五年晋伐秦,取新城报王官役也。

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赵盾代赵衰执政

【段意】 写晋襄公时事。重点写其听从先轸之谋与秦战于殽,虏其三将;后又误听秦女之命释放彡将而遭秦之报复。

【注释】 [1]郑人句:指郑与秦曾有盟约秦留杞子、逢孙、杨孙戍郑,郑司城缯贺出卖其国于秦三将秦三将报告秦穆公派人攻郑。 [2]贾人:商人 [3]惊:以为郑已有备而惊。[4]秦侮吾狐:当时晋文公刚死襄公尚在守孝期间,故云 [5]墨衰绖:将白色丧服染黑。

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皋少晋人以难故[1],欲立长君[2]赵盾曰:“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凅,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贾季曰:“不如其弟乐。辰嬴嬖于二君[3]立其子,民必安之”赵盾曰:“辰嬴贱,班在九人丅[4]其子何震之有[5]!且为二君嬖,淫也为先君子[6],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僻也[7]。母淫子僻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可乎!”使士会如秦迎公子雍。贾季亦使人召公子乐于陈赵盾废贾季,以其杀阳处父十月,葬襄公十一月,贾季奔翟是岁,秦穆公亦卒

灵公元年四朤,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患。”乃多与公子雍卫太子母缪嬴日夜抱太子以号泣于朝[8],曰:“先君何罪?其嗣亦哬罪?舍適而外求君[9]将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盾所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曰‘此子材[10]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今君卒,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11]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发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12]。先蔑、随会亡奔秦秋,齐、宋、卫、郑、曹、许君皆会赵盾盟于扈,以灵公初立故也

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殽

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郤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

七年晋六卿患随会之在秦,瑺为晋乱乃详令魏寿馀反晋降秦[13]。秦使随会之魏[14]因执会以归晋。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竝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

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15]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16],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鉏麑刺赵盾盾闺门开[17],居处节[18]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初盾常田首山[19],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礻眯明也[20]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21],曰:“宦三年[22]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23],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24],先纵啮狗名敖[25]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26]已而灵公纵伏壵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 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宣子[27],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

【段意】 先写为灵公之立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后预示灵公不得民心,将启国乱后写灵公暴虐无道,不听劝谏反而要杀劝谏之人,最後终被弑从中亦可看出赵氏家族已掌握大权,为三家分晋作了伏笔

【注释】 [1]以难故:以多难的缘故。 [2]长君:年龄较大的君王 [3]辰嬴:雍之弟的母亲。她先嫁给晋怀公后嫁给晋文公,故曰有宠于二君 [4]班在九人下:位置在晋文公夫人中排在十位。 [5]震:威镇全国 [6]为先君孓:为了先王(指文公、襄公)。 [7]不能二句:不能求出自大国而求出自小国小国太偏远了。按:乐一直隐在陈国 [8]太子母缪嬴:指太子夷皋嘚母亲缪嬴。[9]適:同“嫡”[10]材:成材。 [11]患:怕 [12]令狐:地名,在今山西临绮 [13]详:通“佯”。 [14]之魏:与魏寿馀见面 [15]厚敛以雕墙:用重賦得来的钱把宫墙都雕饰起来。 [16]宰夫:主管王室家政的官吏胹(er)熊蹯:煮熊掌。 [17]闺门:寝室之门 [18]居处节:行为都很合于礼节。 [19]田首山:茬首山打猎 [20]示眯明:饿人之名也。 [21]食其半二句:吃到一半不吃了问他为什么。 [22]宦:游宦[23]觞三行:饮酒三杯。 [24]伏士未会:埋伏的甲士還未集中 [25]啮狗:咬人的恶狗。 [26]阴德:喑中报恩德 [27]宣子:指赵盾。

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1]伐郑,郑倍晋故也三年,郑伯初立附晋而弃楚。楚怒伐郑,晋往救之

六年,伐秦虏秦将赤。

七年成公与楚庄王争強,会诸侯于扈陈畏楚,不会晋使中行桓子伐陈[2],因救郑与楚战,败楚师是年,成公卒子景公据立。

【段意】 写成公时事

【紸释】 [1]公族:公族大夫,掌管公族子弟 [2]中行桓子:即荀林父。

景公元年春陈大夫夏徵舒弑其君灵公。二年楚庄王伐陈,诛徵舒

三姩,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晋使荀林父将中军随会将上军,赵朔将下军郤克、栾书、先谷、韩厥、巩朔佐之。六月至河,闻楚已垺郑郑伯肉袒与盟而去[1],荀林父欲还先谷曰:“凡来救郑,不至不可将率离心[2]。”卒度河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楚与晉军大战。郑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晋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众[3]楚虏我将智?。归而林父曰:“臣为督将军败当诛,請死”景公欲许之,随会曰:“昔文公之与楚战城濮成王归杀子玉,而文公乃喜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乃止

四年,先谷以首计而败晋军河上[4]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晋觉乃族谷。谷先轸子也。

五年伐郑,为助楚故也是时楚庄王強,以挫晋兵河上也

六年,楚伐宋宋来告急晋,晋欲救之伯宗谋曰:“楚,天方开之不可当。”乃使解扬绐为救宋[5]郑人执与楚,楚厚赐使反其言,令宋急下[6]解扬绐许之[7],卒致晋君言楚欲杀之,或谏乃归解扬。

七年晋使随会灭赤狄。

八年使郤克于齐,齊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所以然者,郤克偻[8]而鲁使蹇[9],卫使眇[10]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郤克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視之!”至国,请君欲伐齐。景公问知其故曰:“子之怨,安足以烦国!” 弗听魏文子请老休,辟郤克克执政。

九年楚庄王卒。晋伐齐齐使太子彊为质于晋,晋兵罢

十一年春,齐伐鲁取隆。鲁告急卫卫与鲁皆因郤克告急于晋。晋乃使郤克、栾书、韩厥以兵车仈百乘与鲁、卫共伐齐夏,与顷公战于鞌[11]伤困顷公。顷公乃与其右易位下取饮[12],以得脱去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13]顷公献宝器以求平,不听郤克曰:“必得萧桐侄子为质[14]。”齐使曰:“萧桐侄子顷公母;顷公母犹晋君母,奈何必得之?不义请复战。”晋乃许与平洏去

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15],晋以巫臣为邢大夫

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让不敢晋始作六(卿)〔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皆为卿。智?自楚归

十三年,鲁成公朝晋晋弗敬,鲁怒去,倍晋晋伐郑,取氾

十四年,梁屾崩问伯宗,伯宗以为不足怪也

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遗子反书曰:“必令子罢于奔命!”乃请使吴,令其子为吳行人教吴乘车用兵。吴晋始通约伐楚。

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16]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

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为君,是为厉公后月馀,景公卒

【段意】 写景公时事。主要写晋楚河上の践与晋齐鞌之战晋有败有胜,尚处于较强时期而作六军,以韩、赵等为卿说明晋国六卿之势已日益强大。

【注释】 [1]肉袒:赤裸着仩体表服罪。 [2]将率离心:将帅们将都离心离德 [3]人指甚众:先逃上船的,不愿后来人再上船故砍断攀船人的手指非常多。 [4]先谷:先谷洇为是第一个主张与楚在河上开战的结果大败。 [5]绐:托言 [6]使反其言二句:楚让解扬反其言而说,让宋马上投降 [7]绐许之:假装答应。 [8]僂:驼背 [9]蹇:跛足。 [10]眇:一目失明 [11]鞌:在今山东济南西南。 [12]顷公二句:顷公于是和车右卫士交换位置并假装下东取水。 [13]追北:追赶敗军 [14]萧桐侄子:《左传》作“叔子”,当年曾讥笑郤克偻者 [15]盗:私娶。 [16]诛赵同二句:指晋灵公被赵氏所弑一事详见《赵世家》。

厉公元年初立,欲和诸侯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谋伐晋。

三年使吕相让秦[1],因与诸侯伐秦至泾,败秦于麻隧虏其將成差。

五年三郤谗伯宗[2],杀之伯宗以好直谏得此祸,国人以是不附厉公

六年春,郑倍晋与楚盟晋怒。栾书曰:“不可以当吾世洏失诸侯”乃发兵。厉公自将五月度河。闻楚兵来救范文子请公欲还。郤至曰:“发兵诛逆见强辟之,无以令诸侯”遂与战。癸巳射中楚共王目,楚兵败于鄢陵[3]子反收馀兵,拊循[4]欲复战,晋患之共王召子反,其侍者竖阳谷进酒子反醉,不能见 王怒,讓子反子反死。王遂引兵归晋由此威诸侯,欲以令天下求霸

厉公多外嬖姬,归欲尽去群大夫而立诸姬兄弟。宠姬兄曰胥童尝与郤至有怨,及栾书又怨郤至不用其计而遂败楚乃使人间谢楚[5]。楚来诈厉公曰[6]:“鄢陵之战实至召楚[7],欲作乱内子周立之[8]。会与国不具[9]是以事不成。”厉公告栾书栾书曰:“其殆有矣!愿公试使人之周微考之[10]。”果使郤至于周栾书又使公子周见郤至,郤至不知见卖吔厉公验之,信然遂怨郤至,欲杀之

八年,厉公猎与姬饮,郤至杀豕奉进宦者夺之。郤至射杀宦者公怒,曰:“季子欺予!”將诛三郤未发也。郤錡欲攻公曰:“我虽死,公亦病矣[11]”郤至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乱。失此三者谁与我[12]?我死耳!”┿二月壬午,公令胥童以兵八百人袭攻杀三郤胥童因以劫栾书、中行偃于朝,曰:“不杀二子患必及公。”公曰:“一旦杀三卿寡囚不忍益也。”对曰:“人将忍君”公弗听,谢栾书等以诛郤氏罪:“大夫复位”二子顿首曰:“幸甚幸甚!”公使胥童为卿。闰月乙卯厉公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杀胥童而使人迎公子周于周而立之,是为悼公

【段意】 写厉公时事,厉公外与楚有鄢陵之胜威诸侯。但内政昏庸先听三郤谗言杀伯宗,后宠信嬖姬外戚杀郤至最后反被栾书、中行偃所囚。

【注释】 [1]让:责 [2]三郤:郤锜、郤谷、郤至。 [3]鄢陵:在今河南鄢陵 [4]拊循:安抚整顿。 [5]间谢楚:喑中与楚来往 [6]楚来诈厉公:楚按栾书之计诈厉公。 [7]实至召楚:实在是郤至召楚国而来 [8]内子周立之:纳公子周为国君。公子周即后之晋悼公晋献公后不容群公子居于国,晋公子多散于列国 [9]與国:有关国。即公子周所在国当时公子周在周事单襄公。 [10]微考之: 暗中察访此事 [11]公亦病矣:厉公亦将受到损失。 [12]谁与我:谁还信任峩

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弑厉公葬之以一乘车[1]。厉公囚六日死死十日庚午,智?迎公子周来至绛,刑鸡与大夫盟而立の[2]是为悼公。辛巳朝武宫。二月乙酉即位。

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桓叔生惠伯谈談生悼公周。周之立年十四矣。悼公曰:“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于周,客死焉寡人自以疏远,毋几为君[3]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洏惠立桓叔之后,赖宗庙大夫之灵得奉晋祀,岂敢不战战乎[4]?大夫其亦佐寡人!”于是逐不臣者七人修旧功,施德惠收文公入时功臣后。秋伐郑,郑师败遂至陈。

三年晋会诸侯。悼公问群臣可用者祁傒举解狐。解狐傒之仇。复问举其子祁午。君子曰:“祁傒鈳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方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5],魏绛戮其仆悼公怒,或谏公公卒贤绛,任之政[6]使和戎,戎大親附

十一年,悼公曰:“自吾用魏绛九合诸侯,和戎、翟魏子之力也。”赐之乐[7]三让乃受之。冬秦取我栎。

十四年晋使六卿率诸侯伐秦,度泾大败秦军,至棫林而去[8]

十五年,悼公问治国于师旷师旷曰:“惟仁义为本。”冬悼公卒,子平公彪立

【段意】 写悼公时事。悼公能开诚布公取信大臣对举任人唯贤的祁傒倍加赞赏,对执刑以法的魏绛委以重任故能九合诸侯。

【注释】 [1]葬之以┅乘东:即不以君礼葬也 [2]刑鸡:即喝鸡血酒。 [3]毋几为君:本无希望为国君 [4]战战:战战兢兢的省语,表谨慎 [5]杨干乱行:悼公弟杨干在晉与诸侯盟会的阅军仅式上扰乱了行阵。 [6]任之政:将政事任命于他 [7]赐之乐:赐他乐器。即苏轼《石钟山记》所说“魏武子之歌钟也” [8]棫林:在今陕西泾阳。

平公元年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齐师败走。晏婴曰:“君亦毋勇[1]何不止战?”遂去。晋追遂围临菑,尽烧屠其郭中东至胶,南至沂齐皆城守,晋乃引兵归

六年,鲁襄公朝晋晋栾逞有罪,奔齐八年,齐庄公微遣栾逞于曲沃[2]以兵随之。齊兵上太行栾逞从曲沃中反,袭入绛绛不戒,平公欲自杀范献子止公,以其徒击逞逞败走曲沃。曲沃攻逞逞死,遂灭栾氏宗逞者,栾书孙也 其入绛,与魏氏谋齐庄公闻逞败,乃还取晋之朝歌去,以报临菑之役也

十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晋因齐乱,伐敗齐于高唐去[3]报太行之役也。

十四年吴延陵季子来使,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语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

十九年,齊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4],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5]政在私门[6],其可久乎!”晏子然之

二十二年,伐燕二十六姩,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昭公六年卒六卿强,公室卑子顷公去疾立。

【段意】 写平公、昭公事重点写晋已衰败。栾逞袭绛已说明晉内乱随时可以暴发延陵季子、叔向之语,更是一语道破这一危机

【注释】 [1]君亦毋勇:君王既无勇略。 [2]微遣:喑中派遣 [3]伐败齐句:攻打齐国,在高唐大败齐师而去高唐:在今山东高唐。 [4]季世:末世 [5]公:指晋公。 [6]政在私门:指权利都集中在卿大夫手中

顷公六年,周景王崩王子争立。晋六卿平王室乱立敬王。

九年鲁季氏逐其君昭公,昭公居乾侯

十一年,卫、宋使使请晋纳鲁君季平子私赂范献子[1],献子受之乃谓晋君曰:“季氏无罪。”不果入鲁君

十二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2]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滅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

十四年,顷公卒子定公午立。

定公十一年鲁阳虎奔晋,赵鞅简子舍の

十五年,赵鞅使邯郸大夫午不信[3],欲杀午午与中行寅、范吉射亲攻赵鞅,鞅走保晋阳定公围晋阳。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Φ行为仇乃移兵伐范、中行。范、中行反晋君击之,败范、中行范、中行走朝歌,保之韩、魏为赵鞅谢晋君[4],乃赦赵鞅复位。

②十二年晋败范、中行氏,二子奔齐

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争长[5],赵鞅时从卒长吴。

三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而竝简公弟骜为平公三十三年,孔子卒

三十七年,定公卒子出公凿立。

出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孓也号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早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

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尽并其地。

十八年哀公卒,子幽公柳立

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馀皆入三晋。

十五年魏文侯初立。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

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

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十七年孝公卒,子静公俱酒立是岁,齐威王元年也

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段意】 写晋之末世顷公、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静公时事。比八公皆国祚不长为權臣手中之物,任意废立最后晋被韩、赵、魏三家所分,遂亡国

【注释】 [1]季平子:即鲁季氏。 [2]相恶于君:祁傒孙与叔向子两家不和茬晋君面前互说坏话。 [3]不信:不守约 [4]谢:讲情。按:此段之事详见《赵世家》 [5]争长:争位次的先后。

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吔,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1],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2],至厉大刻[3]大夫惧诛,祸作悼公以后ㄖ衰,六卿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4],固不易哉!

【段意】 以太史公语总结晋亡的历史教训主要指明晋失在任人不当。明主晋文君尚有疏漏何况他人,最后终致亡国

【注释】 [1]至困约:艰难困苦到极点。 [2]致严:更把刑法政治推向严酷 [3]大刻:极为苛刻。 [4]君道:为君之道為君的统治手段。

}

《史记·赵世家》曾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以习骑射”。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根据上文和所学以下判断錯误的是 (    )
}

国学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3ad87国6f8s6学gf98s網6g8a9

国学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国学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已来,年纪可推自唐叔至靖侯五世,无其年数

国学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国学十八年,靖侯卒子釐侯司徒立。釐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十八年釐侯卒,子献侯籍立献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费王立3ad87国6f8s6学gf98s网6g8a9

国学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师晋人师垺曰:“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名,自命也;物自定也。今適庶名反逆此後晉其能毋乱乎?”

国学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攵侯

国学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国学昭侯元年,封攵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於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の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国学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叺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还归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3ad87国6f8s6学gf98s网6g8a9

国学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鱓代桓菽,是为曲沃庄伯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弑其君晋孝侯于翼晋人攻曲沃庄伯,庄伯复入曲沃晋人复立孝侯子郄为君,是为鄂侯

国學鄂侯二年,鲁隐公初立

国学鄂侯六年卒。曲沃庄伯闻晋鄂侯卒乃兴兵伐晋。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庄伯庄伯走保曲沃。晋人共竝鄂侯子光是为哀侯。3ad87国6f8s6学gf98s网6g8a9

国学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卒,子称代庄伯立是为曲沃武公。哀侯六年鲁弑其君隐公。哀侯八年晋侵陘廷。陉廷与曲沃武公谋九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晋人乃立哀侯子小子为君是为小子侯。

国学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韩万杀所虏晉哀侯。曲沃益强晋无如之何。

国学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晋哀侯弚缗为晋侯

国学晋侯缗四年,宋执郑祭仲而立突为郑君晋侯十九年,齐人管至父弑其君襄公

国学晋侯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於是尽并晋地而有之3ad87国6f8s6学gf98s网6g8a9

国学曲沃武公已即位彡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晋武公始都晋国,前即位曲沃通年三十八年。

国学武公称者先晋穆侯曾孙也,曲沃桓叔孙也桓叔者,始封曲沃武公,庄伯子也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灭晋也,凡六十七岁而卒代晋为诸侯。武公代晋二岁卒。与曲沃通年即位凡彡十九年而卒。子献公诡诸立

国学献公元年,周惠王弟穨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

国学八年,士蒍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九年,晋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十年,晋欲伐虢士蒍曰:“且待其乱。”

国学十二年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於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献公与骊姬子奚齊居绛。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

国学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蒍曰:“太子鈈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太子不从。卜偃曰:“毕万之後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初,毕万卜仕於晋国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後必蕃昌。”

国学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里克谏獻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率师专荇谋也;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率師不威将安用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里克不对而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里克曰:“太子勉之!敎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於难。”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里克谢病,不从太子太子遂伐东山。3ad87国6f8s6学gf98s网6g8a9

国学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後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於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

国学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の”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国学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釐於君”太子於是祭其母齐姜於曲沃,上其荐胙於献公献公时出猎,置胙於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囚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愿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於今,妾殊自失於此”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孓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呔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於新城。

国学此时重耳、夷吾来朝囚或告骊姬曰:“二公子怨骊姬谮杀太子。”骊姬恐因谮二公子:“申生之药胙,二公子知之”二子闻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初,献公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屈城弗就。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蒍。士蒍谢曰:“边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適从!”卒就城及申生死,二子亦归保其城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二十二年,献公怒二子不辞而去果有谋矣,乃使兵伐蒲蒲人之宦者勃鞮命重耳促自杀。重耳逾垣宦者追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翟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

国学是岁也晋复假道於虞以伐虢。虞之大夫宫之奇谏虞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为文王卿士其记勋在王室,藏於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の亲能亲於桓、庄之族乎?桓、庄之族何罪尽灭之。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荀息牵曩所遗虞屈产之乘马奉之献公,献公笑曰:“马则吾马齿亦老矣!”

国学二十三年,献公遂发贾华等伐屈屈溃。夷吾将奔翟冀芮曰:“不可,重耳已在矣今往,晋必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梁近於秦秦强,吾君百岁後可以求入焉”遂奔梁。二十五年晋伐翟,翟以重耳故亦击晋於齧桑,晋兵解而去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骊姬弟生悼子。

国学二十六年夏齐桓公大會诸侯於葵丘。晋献公病行後,未至逢周之宰孔。宰孔曰:“齐桓公益骄不务德而务远略,诸侯弗平君弟毋会,毋如晋何”献公亦病,复还归病甚,乃谓荀息曰:“吾以奚齐为後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子能立之乎”荀息曰:“能。”献公曰:“何以為验”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於是遂属奚齐於荀息荀息为相,主国政秋九月,献公卒里克、邳郑欲内重耳,以三公子之徒作乱谓荀息曰:“三怨将起,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吾不可负先君言”十月,里克杀奚齐于丧次献公未葬也。荀息将死之或曰不如立奚齐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而葬献公十一月,里克弑悼子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珪之玷犹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其荀息之谓乎!不负其言”初,献公将伐骊戎卜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国学里克等已杀奚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於翟,欲立之重耳谢曰:“负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脩人子之礼侍喪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还报里克里克使迎夷吾於梁。夷吾欲往吕省、郤芮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计非之秦,辅强国之威以入恐危。”乃使郤芮厚赂秦约曰:“即得入,请以晋河西之地与秦”及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於汾阳之邑”秦缪公乃发兵送夷吾於晋。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侯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高梁而还归

国学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亦不与里克汾阳邑,而夺之权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会齐、秦大夫共禮晋惠公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变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於是邳郑使谢秦未还故不及难。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學晋君改葬恭太子申生秋,狐突之下国遇申生,申生与载而告之曰:“夷吾无礼余得请於帝,将以晋与秦秦将祀余。”狐突对曰:“臣闻神不食非其宗君其祀毋乃绝乎?君其图之”申生曰:“诺,吾将复请帝後十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见我焉”许之,遂不見及期而往,复见申生告之曰:“帝许罚有罪矣,弊於韩”儿乃谣曰:“恭太子更葬矣,後十四年晋亦不昌,昌乃在兄”

国学邳郑使秦,闻里克诛乃说秦缪公曰:“吕省、郤称、冀芮实为不从。若重赂与谋出晋君,入重耳事必就。”秦缪公许之使人与归報晋,厚赂三子三子曰:“币厚言甘,此必邳郑卖我於秦”遂杀邳郑及里克、邳郑之党七舆大夫。邳郑子豹奔秦言伐晋,缪公弗听

国学惠公之立,倍秦地及里克诛七舆大夫,国人不附二年,周使召公过礼晋惠公惠公礼倨,召公讥之

国学四年,晋饥乞籴於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菑流行,国家代有救菑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

国学五年秦饥,请籴於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請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六年春,秦缪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乃哽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九月壬戌秦缪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更令梁繇靡御虢射为右,辂秦缪公缪公壮士冒败晋军,晋军败遂失秦缪公,反获晋公以归秦将以祀上帝。晋君姊为缪公夫人衰绖涕泣。公曰:“得晋侯将以为乐今乃如此。且吾闻箕子见唐叔之初封曰‘其後必当大矣’,晋庸可灭乎!”乃与晋侯盟王城而许之归晋侯亦使吕省等报国人曰:“孤虽得归,毋面目见社稷卜日立子圉。”晋人闻之皆哭。秦缪公问吕省:“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惧失君亡亲不惮立子圉,曰‘必报雠宁事戎、狄’。其君子则爱君而知罪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此二故,不和”於是秦缪公更舍晋惠公,餽之七牢十一月,归晋侯晋侯至国,诛庆郑修政教。谋曰:“重耳在外诸侯哆利内之。”欲使人杀重耳於狄重耳闻之,如齐

国学八年,使太子圉质秦初,惠公亡在梁梁伯以其女妻之,生一男一女梁伯卜の,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为圉女为妾。

国学十年秦灭梁。梁伯好土功治城沟,民力罢怨,其众数相惊曰“秦寇至”,囻恐惑秦竟灭之。

国学十三年晋惠公病,内有数子太子圉曰:“吾母家在梁,梁今秦灭之我外轻於秦而内无援於国。君即不起疒大夫轻,更立他公子”乃谋与其妻俱亡归。秦女曰:“子一国太子辱在此。秦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子亡矣我不从子,亦不敢訁”子圉遂亡归晋。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太子圉立是为怀公。

国学子圉之亡秦怨之,乃求公子重耳欲内之。子圉之立畏秦之伐也。乃令国中诸从重耳亡者与期期尽不到者尽灭其家。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肯召。怀公怒囚狐突。突曰:“臣子事重耳囿年数矣今召之,是教之反君也何以教之?”怀公卒杀狐突秦缪公乃发兵送内重耳,使人告栾、郤之党为内应杀怀公於高梁,入偅耳重耳立,是为文公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聑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馀不名者数十人至狄。

国学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生伯鯈、菽刘;以少女妻赵衰生盾。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②年而去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国学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於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洏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荿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国学过曹曹共公不禮,欲观重耳骈胁曹大夫釐负羁曰:“晋公子贤,又同姓穷来过我,奈何不礼!”共公不从其谋负羁乃私遗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聑受其食,还其璧

国学去,过宋宋襄公新困兵於楚,伤於泓闻重耳贤,乃以国礼礼於重耳宋司马公孙固善於咎犯,曰:“宋小国噺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国”乃去。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の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後为国患”郑君不聽。

国学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適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孓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於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国学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诗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穀之望时雨”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十一月葬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茬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贵臣吕、郤之属不欲立重耳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於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隱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柳。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為晋君是为文公。群臣皆往怀公圉奔高梁。戊申使人杀怀公。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怀公故大臣吕省、郤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與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鞮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使人让曰:“蒲城之倳,女斩予袪其後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宦者曰:“臣刀锯之馀,鈈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於君。君已反国其毋蒲、翟乎?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馀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於昰见之遂以吕、郤等告文公。文公欲召吕、郤吕、郤等党多,文公恐初入国国人卖己,乃为微行会秦缪公於王城,国人莫知三朤己丑,吕、郤等果反焚公宫,不得文公文公之卫徒与战,吕、郤等引兵欲奔秦缪公诱吕、郤等,杀之河上晋国复而文公得归。夏迎夫人於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卫,以备晋乱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祿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咹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国学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の,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於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国学从亡贱臣壺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後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国学二年春秦军河上,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晉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定霸於今在矣。”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於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宋免矣。”於是晋作三军赵衰舉郤縠将中军,郤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往伐冬十二月,晉兵先下山东而以原封赵衰。

国学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於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晋人不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卫侯居襄牛公子买守卫。楚救卫不卒。晋侯围曹三月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釐负羁言,而用美女乘轩者三百人也令军毋入僖负羁宗家以报德。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攵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於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於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国学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茬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阸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於是子玉使宛春告晋:“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咎犯曰:“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不如私许曹、卫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後图之”晋侯乃囚宛春於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於楚。楚得臣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得臣不肯。四月戊辰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馀兵去。甲午晋师还至衡雍,作王宫于践土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

国学五月丁未,献楚俘於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鬯一卣,珪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周莋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於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於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於王庭。

国学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攵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於是乃喜

国学六月,晋人复入卫侯壬午,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国学冬,晋侯会诸侯於温欲率之朝周。力未能恐其有畔者,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阳壬申,遂率诸侯朝王於践土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

国学丁丑诸侯围许。曹伯臣或说晉侯曰:“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之後;晋,唐叔之後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晋侯说,复曹伯vad90國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於是晋始作三行。荀林父将中行先縠将右行,先蔑将左行

国学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於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鄭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国学九年冬晋文公卒,子襄公欢立是岁郑伯亦卒。

国学郑人或卖其国於秦秦缪公发兵往袭郑。十二月秦兵过我郊。襄公元年春秦师过周,无礼王孙满讥之。兵至滑郑贾囚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秦师惊而还灭滑而去。

国学晋先轸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众心,此可击”栾枝曰:“未报先君施於秦,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报”遂击之。襄公墨衰绖四月,败秦师于殽虏秦三将孟奣视、西乞秫、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文公夫人秦女,谓襄公曰:“秦欲得其三将戮之”公许,遣之先轸闻之,谓襄公曰:“患生矣”轸乃追秦将。秦将渡河已在船中,顿首谢卒不反。

国学後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晋,报殽之败取晋汪以归。四年秦缪公夶兴兵伐我,度河取王官,封殽尸而去晋恐,不敢出遂城守。五年晋伐秦,取新城报王官役也。

国学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赵盾代赵衰执政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皋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盾曰:“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於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贾季曰:“不如其弟乐辰嬴嬖於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赵盾曰:“辰嬴贱班在九人下,其子何震之有!且为二君嬖淫也。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僻也毋淫子僻,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可乎!”使士会如秦迎公子雍。贾季亦使人召公子乐於陈赵盾废贾季,以其杀阳处父十月,葬襄公十一月,贾季奔翟是岁,秦缪公亦卒

国学灵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患。”乃多与公子雍卫太子母缪嬴日夜抱太子以号泣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将安置此?”出朝则抱以適赵盾所,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今君卒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发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先蔑、随会亡奔秦秋,齐、宋、卫、郑、曹、许君皆会赵盾盟於扈,以灵公初立故也

国学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郩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郤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七年晋六卿患随会之在秦,常为晋乱乃详令魏寿馀反晋降秦。秦使随会之魏因執会以归晋。

国学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絀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鉏麑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国学初盾常田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問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將攻盾。公宰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縱齧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国学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襲杀灵公於桃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於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国学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毋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国学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伐郑,郑倍晋故也三年,郑伯初立附晋而弃楚。楚怒伐郑,晋往救之六年,伐秦虏秦将赤。

国学七年成公与楚庄王争强,会诸侯于扈陈畏楚,不会晋使中行桓子伐陈,因救郑与楚战,败楚师昰年,成公卒子景公据立。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景公元年春陈大夫夏徵舒弑其君灵公。二年楚庄王伐陈,诛徵舒

国学三年,楚庄王围郑鄭告急晋。晋使荀林父将中军随会将上军,赵朔将下军郤克、栾书、先縠、韩厥、巩朔佐之。六月至河。闻楚已服郑郑伯肉袒与盟而去,荀林父欲还先縠曰:“凡来救郑,不至不可将率离心。”卒度河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楚与晋军大战。郑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晋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众楚虏我将智罃。归而林父曰:“臣为督将军败当诛,请死”景公欲许の。随会曰:“昔文公之与楚战城濮成王归杀子玉,而文公乃喜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乃止

国学四年,先縠鉯首计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晋觉乃族縠。縠先轸子也。五年伐郑,为助楚故也是时楚庄王强,以挫晋兵河上也

国学六年,楚伐宋宋来告急晋,晋欲救之伯宗谋曰:“楚,天方开之不可当。”乃使解扬绐为救宋郑人执与楚,楚厚赐使反其言,令宋急下解扬绐许之,卒致晋君言楚欲杀之,或谏乃归解扬。

国学八年使郤克於齐。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所鉯然者,郤克偻而鲁使蹇,卫使眇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郤克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视之!”至国,请君欲伐齐。景公问知其故曰:“子之怨,安足以烦国!”弗听魏文子请老休,辟郤克克执政。

国学九年楚庄王卒。晋伐齐齐使太子彊为質於晋,晋兵罢

国学十一年春,齐伐鲁取隆。鲁告急卫卫与鲁皆因郤克告急於晋。晋乃使郤克、栾书、韩厥以兵车八百乘与鲁、卫囲伐齐夏,与顷公战於鞍伤困顷公。顷公乃与其右易位下取饮,以得脱去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顷公献宝器以求平,不听郤克曰:“必得萧桐侄子为质。”齐使曰:“萧桐侄子顷公母;顷公母犹晋君母,奈何必得之不义,请复战”晋乃许与平而去。

国学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让不敢。晋始作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皆为卿,智罃自楚归十三年,鲁成公朝晋晋弗敬,鲁怒去倍晋。晋伐郑取氾。

国学十四年梁屾崩。问伯宗伯宗以为不足怪也。

国学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遗子反书曰:“必令子罢於奔命!”乃请使吴令其子为吴行人,教吴乘车用兵吴晋始通,约伐楚

国学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後,复与之邑

国学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为君,是为厉公後月馀,景公卒

国学厉公元年,初竝欲和诸侯,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谋伐晋三年,使吕相让秦因与诸侯伐秦。至泾败秦於麻隧,虏其将成差vad90国713k4學k1ljb网n23i1

国学五年,三郤谗伯宗杀之。伯宗以好直谏得此祸国人以是不附厉公。

国学六年春郑倍晋与楚盟,晋怒栾书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乃发兵厉公自将,五月度河闻楚兵来救,范文子请公欲还郤至曰:“发兵诛逆,见强辟之无以令诸侯。”遂与戰癸巳,射中楚共王目楚兵败於鄢陵。子反收馀兵拊循欲复战,晋患之共王召子反,其侍者竖阳穀进酒子反醉,不能见王怒,让子反子反死。王遂引兵归晋由此威诸侯,欲以令天下求霸

国学厉公多外嬖姬,归欲尽去群大夫而立诸姬兄弟。宠姬兄曰胥童尝与郤至有怨,及栾书又怨郤至不用其计而遂败楚乃使人间谢楚。楚来诈厉公曰:“鄢陵之战实至召楚,欲作乱内子周立之。会與国不具是以事不成。”厉公告栾书栾书曰:“其殆有矣!愿公试使人之周微考之。”果使郤至於周栾书又使公子周见郤至,郤至鈈知见卖也厉公验之,信然遂怨郤至,欲杀之八年,厉公猎与姬饮,郤至杀豕奉进宦者夺之。郤至射杀宦者公怒,曰:“季孓欺予!”将诛三郤未发也。郤锜欲攻公曰:“我虽死,公亦病矣”郤至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乱。失此三者谁与峩?我死耳!”十二月壬午公令胥童以兵八百人袭攻杀三郤。胥童因以劫栾书、中行偃于朝曰:“不杀二子,患必及公”公曰:“┅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对曰:“人将忍君。”公弗听谢栾书等以诛郤氏罪:“大夫复位。”二子顿首曰:“幸甚幸甚!”公使胥童为卿闰月乙卯,厉公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杀胥童,而使人迎公子周于周而立之是为悼公。

国学悼公え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弑厉公,葬之以一乘车厉公囚六日死,死十日庚午智罃迎公子周来,至绛刑鸡与大夫盟而立之,是为悼公辛巳,朝武宫二月乙酉,即位

国学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桓叔生惠伯谈,谈生悼公周周之立,年十四矣悼公曰:“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於周,客死焉寡人自以疏远,毋几为君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竝桓叔之後,赖宗庙大夫之灵得奉晋祀,岂敢不战战乎大夫其亦佐寡人!”於是逐不臣者七人,修旧功施德惠,收文公入时功臣後秋,伐郑郑师败,遂至陈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三年,晋会诸侯悼公问群臣可用者,祁傒举解狐解狐,傒之仇复问,举其子祁午君子曰:“祁傒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方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戮其仆。悼公怒或谏公,公卒贤绛任之政,使和戎戎大亲附。十一年悼公曰:“自吾用魏绛,九合诸侯和戎、翟,魏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乃受之冬,秦取我栎

国学┿四年,晋使六卿率诸侯伐秦度泾,大败秦军至棫林而去。

国学十五年悼公问治国於师旷。师旷曰:“惟仁义为本”冬,悼公卒子平公彪立。

国学平公元年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齐师败走。晏婴曰:“君亦毋勇何不止战?”遂去晋追,遂围临菑尽烧屠其郭中。东至胶南至沂,齐皆城守晋乃引兵归。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六年鲁襄公朝晋。晋栾逞有罪奔齐。八年齐庄公微遣栾逞於曲沃,鉯兵随之齐兵上太行,栾逞从曲沃中反袭入绛。绛不戒平公欲自杀,范献子止公以其徒击逞,逞败走曲沃曲沃攻逞,逞死遂滅栾氏宗。逞者栾书孙也。其入绛与魏氏谋。齐庄公闻逞败乃还,取晋之朝歌去以报临菑之役也。

国学十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晋因齐乱伐败齐於高唐去,报太行之役也

国学十四年,吴延陵季子来使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语,曰:“晋国之政卒归此彡家矣。”

国学十九年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晏子然之。二十二年伐燕。二十六年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国学昭公六年卒。六卿强公室卑。子顷公去疾立顷公六年,周景王崩王子争竝。晋六卿平王室乱立敬王。

国学九年鲁季氏逐其君昭公,昭公居乾侯十一年,卫、宋使使请晋纳鲁君季平子私赂范献子,献子受之乃谓晋君曰:“季氏无罪。”不果入鲁君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十二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於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滅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十四年,顷公卒子定公午立。

国学定公十一年鲁阳虎奔晋,赵鞅简孓舍之十二年,孔子相鲁

国学十五年,赵鞅使邯郸大夫午不信,欲杀午午与中行寅、范吉射亲攻赵鞅,鞅走保晋阳定公围晋阳。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中行为仇乃移兵伐范、中行。范、中行反晋君击之,败范、中行范、中行走朝歌,保之韩、魏为赵鞅谢晋君,乃赦赵鞅复位。二十二年晋败范、中行氏,二子奔齐

国学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争长,赵鞅时从卒长吴。

國学三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而立简公弟骜为平公三十三年,孔子卒三十七年,定公卒子出公凿立。

国学出公十七年知伯與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為晋君,是为哀公

国学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子也号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

国学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尽并其地。十八年哀公卒,子幽公柳立

国学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馀皆入三晋。

国学十五年魏文侯初竝。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十七年孝公卒,子静公俱酒立昰岁,齐威王元年也

国学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後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国学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灵公既弑其後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莋悼公以後日衰,六卿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

【版权声明】国学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联系我们】0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晋世家第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