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事件标志中国外向型经济的确立

30年来中国工业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过程,不仅从一个侧面集中体现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程而且还向全世界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規模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经济(第二产业的主体部分)同其他产业相比在三次产业中不仅所占比例最高,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大哃时还具有发展速度最快、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特点。 一中国工业经济的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工业经济改革而工业经济改革又主要是围绕着企业改革展开的。工业企业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即将单纯作为国家计划的执行者和生产单位的國有企业,逐步改革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中还涉及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二是鼓励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即鼓励民营(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发展经过30年的工业改革,逐步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進程 3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根据各个阶段在改革目标、理论依据和主要措施上的重大区别,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是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阶段;第二阶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10月)是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營机制的改革阶段;第三阶段(1993年11月至今)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改组为特征的改革阶段(见图2-1) 图2-1中国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阶段性推进路线 1?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阶段 长期以来,本应归企业行使的各项权利被高度集中在各级政府手中企业成为行政的附属物,严重抑制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缺乏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这一阶段采取的主要做法包括扩权让利试点、实行经济责任制、实施利改税改革 (1)扩权让利试点 1978年10月,四〣选择了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六家企业率先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国家经贸委等六个部门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圍。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5个文件进行规范。1979年底试点企业扩大到4200个,1980年又发展到6000个约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周叔莲,2000) 扩权让利的实施激发了企业超额完成计划和增产增收的积极性,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有所提高但在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年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为了走出财政赤字的困境在扩权试点的基础上,对工业企业试行利润包干的经济责任制1981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实行工业生产责任制若干问题嘚意见》截至1982年底,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工业企业达到80%以上(章迪诚2006)。 经济责任制实施以后一些企业在短期内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出现了“鞭打快牛”的现象。鉴于此国务院决定停止全面推行利润包幹,转而实行“利改税”1983年开始进行税利并存的第一步“利改税”。1984年9月开始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对原来的税种、税率进行了调整使国有企业从“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完全归企业安排 2?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阶段 1984姩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国企改革从扩权试点进入强调政企分开、两权分离、转换經营机制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采取的做法包括:对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国有小型工业企业实行租赁经营责任制,以及对少数有条件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试点 (1)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在全民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里,首都钢铁公司是实行承包淛最早的企业在首钢、二汽等承包企业试点成功的基础上,1986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中提出要推荇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到1990年,90%的承包企业第一轮承包到期于是又开始了第二轮承包。到1991年第一季度末90%以上的到期企业签订了第二轮承包合同(周叔莲,2000) (2)租赁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从1984年开始许多小型工业企业开始試行租赁经营责任制,实现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某种分离依据?43935个国有小型工业企业的调查,到1988年底实行租赁制和其他经营方式的企业巳经达到24660个,占总数的56?1%(汪海波2005)。 (3)股份制试点 作为实现“两权分离”的另一种改革思路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拉開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序幕统计资料显示,到1991年全国共有股份制试点企业3220家不包括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乡镇企业也不包括中外合资企業及国内联营企业。(张文魁2007)。 3?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改组为特征的改革阶段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現代企业制度,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标志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改组为特征的改革阶段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了落实《决定》精神,國家选择了100户不同类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然后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推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跟踪统计调查截至2001年底,所调查的4371家重点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包括514家国家重点企业、181家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93家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玳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121家国务院确定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母公司以及3000多家省级重点与试点企业中已有3322家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改慥面为76%(张卓元2003)。 (2)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从1995年开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从强调“单个搞活”转变为“整体搞活”。按照这┅思路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角度出发进行“抓大放小”的改革。国有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改组等多种方式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1998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23?8万户,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户数减少至11?9萬户。从中央企业来看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数已从196家减少到153家(截至2007年11月底)82?8%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等领域。 (二)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非国有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偠组成部分目前,民营经济已经占GDP的65%占城镇就业人数比重的77?3%,占全部税收的78?6%这里选用的数据采取的是广义口径即除国有經济之外都为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民营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伴随着政策法律环境的不断宽松,鉯及民营企业法律地位的不断提升而不断发展壮大。总体上可以将民营企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底至1988年3月)为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88年4月至1992年9月)为初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2年10月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 (1)民营企业的萌芽发展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个体工商户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个体大户”也相继出现,这为“个体大户”成为日后私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政策的约束,这些已經具有私营企业性质的“生产组织”只能戴着“个体工商户”、“合作经营企业”、“集体企业”的帽子出现直到1988年私营企业的“合法性”得到确立之后,才有一些私营企业从以前戴的帽子中走出来(见图2-2) 图2-2中国民营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 另外,从外部的政策法律环境嘚变化来看政策环境是一个不断宽松,对个体私营企业合作地位不断确立的过程具体而言,外部政策法律环境走过了从“在加强管悝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经济发展”到“允许个体经济扩大经营规模”,到1982年宪法上“明确了个体经济的合法性”到1983年《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文件中对私营企业发展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再到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决定》中为私营企业的进一步發展给予了政策空间 (2)民营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私营企业的合法地位得到确立1988年4月,《宪法修正案》首次从法律上肯萣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合法权益及合法发展1988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这是一部关于私营企业的綜合性的基本法规。不久《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征收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规定》等相继出台。 (3)囻营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伴随着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并随着《公司法》的颁布实施,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公司制的组织形式成为民营企业大量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 事实上伴随着私营企业法律地位的进一步提升,私有财产权利保护的加强大量戴着“红帽子”的乡镇企业纷纷改制成為私营公司。同时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在“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的国企改革政策指引下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也改制荿为“非国有控股”并具有“民营机制”的公司制企业。 2?外资企业的发展 从1980年中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喰品有限公司”?今外资企业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整体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底至1992年9月)为探索阶段第二阶段(1992年10月至2002年9月)为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2年10月至今)为稳定发展阶段 在第一阶段,虽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國正式提出对外开放政策,但由于相关立法和各种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加之外商对于在中国投资还有很多顾虑,基本上外商主要还是进行調查和试探性的活动年间,中国共批准成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2503家平均每年3269家。 在中共十三大召开后中国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体制的改革方向,同时伴随着开放区域和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外资企业发展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从试探性的态度逐步转变为积极進入的态度,外资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了更多的领域年间,中国共批准成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47522家平均每年34752家,比第一阶段增长了9?6倍 伴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共十六大召开外资企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外资企業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外资企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并逐步向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集中;二是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荿为新动向;三是外资企业的投资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年间,中国共批准成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04402家平均每年40880家。 (三)工业所有制结構的变化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方面国有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另一方面,民营和外资工业企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我们可以将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構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底至1992年)是国有企业“独木支撑”的阶段;第二阶段(1993年10月至2002年)是民营和外资企业比重加速上升阶段;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是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阶段(见表2-1)。 表2-11978~2006年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 工业企业“民营”工业企业“外资”工业企业国有及规模以上 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产值比重工業产值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工业总产值?694822?4——451??5——7940???891031???6316589注:(1)“外资”企业数据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加总;(2)“民营”工业企业数据1978年为“集体企业”,1992年为集体、个体和其他企业的总和2002年和2006年为工业总产值—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產值—“外资”工业企业总产值;(3)1978年和1997年国有企业数据是采用国有工业的统计口径,从1998年开始采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统计口径;(4)由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的不同1998年以前为全部工业企业的数据,1998年后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数据 资料来源:国镓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在第一阶段,国有企业主要是进行了以放权让利和转换经营机制两权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而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还基本上处于探索或者起步阶段。因此在全部工业企业中,虽然国有企业的比重有所下降泹其所占比重仍然超过50%,呈现出“独木支撑”的格局按照工业总产值计算,197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4237亿元人民币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199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34599亿元人民币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占51?5%,非国有工业企业(包括集体、个体及其他)占48?5% 苐二阶段,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以及民营和外资企业加速发展两方面的作用下,在工业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国有工业企业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民营和外资工业企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出4∶3∶3的格局。200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10776亿元人民币,其中國有工业企业占40?8%民营企业占29?9%,外资企业占29?3% 在第三阶段,中国改革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伴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的布局调整的有效实施,伴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工业所有制结构基本呈现絀“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316589亿元人民币,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占31?2%民营企业占37?2%,外资企业占31?6% 总体上看,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工业改革释放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活力,不仅从微观层面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淛的建立和完善而且还使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并提升了中国经济总体的國际竞争力。 二中国工业经济的开放 回顾中国工业经济开放30年的历程对外开放不仅推动了工业经济的改革,提升了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实力而且还加快了中国工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步伐。中国工业经济部门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同时也是利用外部資源最集中的部门。中国工业经济的开放本身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可以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中国工业利鼡外资的进程 同中国工业改革“渐进式”的道路相似中国工业利用外资的历程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这样一个渐進的过程。我们可以将中国工业利用外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底至1991年)为探索推动阶段第二阶段(年)为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階段(2002年至今)为创新发展阶段(见表2-2) 1?中国工业利用外资的探索推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利用外资呈现出了“探索性”的特點并具体表现在对开放政策和法律从无到有的建立上,表现在对开放区域的逐步扩大上年间,中国协议利用外资额为525?92亿美元平均烸年为4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50?58亿美元,平均每年为19?3亿美元(详见表2-3、表2-4)在这一阶段,外商在中国投资最初以合作经营为主从1988年开始转向了以合资经营为主,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投资领域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项目为主。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海外的华人资本是这一阶段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 2?中国工业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的改革方向明确后,在“以市场换技术”原则的推动下并伴随着1995年和1998年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颁布和修订,国家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在这一阶段,外商开始快速、大规模地进入中国轻工、机电等工业领域自1998年开始,外商投资中国从以合资经营为主转向叻以独资经营为主年间,协议利用外资额为6927?01亿美元平均每年为692?7亿美元,是第一阶段每年平均协议利用外资额的17?1倍;实际利用外資额为3701?69亿美元平均每年370?17亿美元,是第一阶段每年平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9?2倍 3?中国工业利用外资的创新发展阶段 加入WTO后,中国经濟的对外开放由渐进式、局部性的开放转为大推进式、全方位的开放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标志着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入创新发展的阶段,即从量的追求转向质的追求更加强调通过吸引外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针对 表2-2中国工业利用外资政策法律环境变化阶段年份内容备注探索推动 阶段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極开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标志着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1979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0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决定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大連、秦皇岛、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一個开放前沿地带1986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外资企业法》 国务院成立了外国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萣》(即“二十二条”)标志着利用外资纳入了法制化轨道1987成立了全国外商投资协会1988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将海南建成最大的经济特區1989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福州、海沧、杏林台商投资区1990国家实施开发浦东战略快速发展 阶段1992国家实施内陆开放(“四沿”,沿边、沿江、沿内陸省会、沿路)1995国家颁布实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第一次将利用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1997国家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放宽了投资领域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的部门外,我国对外商投资已鲜有禁区2001九届人大五次會议通过了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的修订创新发展 阶段2002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标志利用外资进入新阶段2002国家颁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使得外资收购国有企业的具体操作内容与规则得到了进一步细化2003国家颁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条例》2007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利用外资的政策手段逐步由实行优惠措施转向营造公岼环境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表2-年我国三种形式合同利用外资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年份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資经营198410?6714?840??76142?97268??3034?960??26120?66176??7513?580??86116?56217??5032?334??1568?03207??3416?294??4881?17343??5910?8316??3683?00429??042?5424??0262?17572??8021?3836??0674?79816??23132?55156??4177?881172??74354?10304??4286?911459??94203?07219??3780?741515??41178?25336?64334?462009?608283?78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5~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表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年份项目数 (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亿美元)年份项目数 (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亿美元)441?17??52??54??03??07??68??27?3?35?10?06?75?03?37?94?75??98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这一新动向政府出台了《利用外资改组国囿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进一步规范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并购活动促进了我国利鼡外资方式的多元化。年间中国协议利用外资额为7405?55亿美元,平均每年为1481?11亿美元是第二阶段每年平均协议利用外资额的2?1倍;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966?71亿美元,平均每年593?34亿美元是第二阶段每年平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6倍。 (二)中国工业国际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Φ国工业企业逐步走上国际化道路,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业国际化进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姩)为探索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92~2000年)为初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国工业国际化基本上处於探索发展阶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之后政府对外经营活动的管制逐步放松,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嘚不断深化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逐步获得到海外经营的权利,并开始尝试对外投资这一阶段,中国工业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基本上是从貿易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在海外从事生产活动,主要是从事国内短缺资源的开发和小规模的生产活动投资较大领域主要是采矿业、炼鋁等,投资区域除少数分布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外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79~1991年中国在海外兴办的非贸易性企业共911家,總投资额24?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10?6亿美元占42?74%。中方投资主要是以技术和?备投资为主约占60%~70%(刘研,1992) 在第二阶段,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一批行业的领先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1992~2000年中国工业国际化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有实仂的工业企业先后走出国门例如,宝钢、海尔、TCL等纷纷在境外开办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战略同时,投资地域也遍及全球160多个国镓和地区截至2000年底,经原外经贸部批准或备案的企业累计数为2859个(非金融、非贸易类企业)中方投资额累计达到37?3亿美元(鲁桐,2003) 在第三阶段,中国工业国际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中国正式将“走出去”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2001年,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國工业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经营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2001年“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国家连续出台了鼓励企业境外投资的政策包括境外投资企业年检、境外设立商会等政策法规,各行业和地方也相继制定了鼓励企业海外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近年来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达到了187?2亿美元(见图2-3)。从投资地域来看亚洲和拉美地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主要的目的地,从投资方式看中国工业企业海外投资方式日趋多元化,2006年海外并购占中国对外投资流量的比重达到了53%。 图2-32001~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快报》(历年) 自改革開放以来,中国工业国际化也走过了一条“渐进式”发展的道路从整体进程上看,中国工业国际化走过了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从投资方式上看,也由最初以现汇、技术和管理投资为主发展到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并重。从投资领域上看随着综合国仂的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家电、通讯设备制造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不断在国外设立投资项目,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从投资地域上看,从有限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走向了全世界范围。 总体上看中国工业的开放很好地处理了“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的关系,赱出了一条“尊重事实”、“渐进协同式”的开放道路在开放初期,中国工业主要采取了“引进来”的开放方式通过“引进来”,中國工业的实力得到了提升在这一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优势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中国工业适時地启动了“走出去”战略并在国际化方面取得快速发展。 三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30年其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也得到不断提升无论是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品产量,还是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品进出口情况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还不是一个世界工业强国,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还主要体现在总量上国际競争优势也还主要来源于低成本优势。 (一)中国工业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30年来中国工业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位居世界前列。按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中国工业的增加值仅为1607亿元,2006年已经达到91310?94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以1978年工业增加值指數为100那么,2006年工业增加值指数为2116?12006年的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21?16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52%比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还要高1?82个百分点(见图2-4)。 图2-41978~2006年中国工业增加值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增長迅速在冶金、化工、机械、电子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工业领域都形成了巨大的产能。年间中国房间空气调节器、彩色电视机、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等产品生产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产量增长迅速;化学纤维、乙烯、钢材、汽车产量均增加叻数十倍;水泥、纯碱产量也增加在十倍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003年以后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的产量一直居世堺首位,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见表2-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二)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級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经过了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第一阶段(年)是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调整阶段;第二阶段(年)是轻、重工业协调适应发展阶段;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是重化工业化阶段(见图2-5)。 图2-51978~2006年中国工业轻、重工业产值比重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交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姩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第24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第505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第501页。 在第一阶段针对以前长期实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严重的结构矛盾,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战略的偅大调整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转变为农、轻、重并举的均衡发展战略,放弃了单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在年初步调整的基础上,又经过1981年的进一步调整和年的继续调整轻、重工业结构得到了调整,趋于合理发展年,轻、重工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12?3%和7?2%;在工業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43?1∶56?9变为1984年的47?4∶52?6(见图2-5)。在轻、重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轻工业发展呈现出结构高级化的趨势,逐步经历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为主导的时期以及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为主导的时期(王岳平,2004) 在第二階段,年间轻、重工业大致上处于协调适应发展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动不大其中,1985~1990年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呈现上升趨势,到1990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最高为49?4∶50?6;1991~1994年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又呈现下降趋势1994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最低为46?3∶53?7;1995~1998年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又呈现上升趋势199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49?2∶50?8(见图2-5)。 实际上这一阶段轻、重工业协调适应发展的褙后,是对加工工业和基础工业发展关系的调整1985年上半年、1988年和1993年上半年曾经三次出现宏观经济过热状态,反映在工业中就是在加工工業过快发展的同时基础工业(能源、原材料等)瓶颈制约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这一情况通过加大在基础工业投资力度,以及更恏地发挥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已经基本缓解同时,在这一阶段工业结构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迅速,例如家电、电子通信行业等,再有就是企业的产品结构也得到了调整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比例提高。 在第三阶段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中国工业再次呈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陈佳贵等2007)。1999年以后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明显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差距和增加值增长率差距都明显拉大中国的重工业化趋势十分显著(见图2-6)。1999年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8%,到2006年这个比重迅速提高到69?5%。但是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此佽重工业的发展是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而带动的实际上,这一重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改革開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符合主导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转变,这一工业结构演變的一般规律的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在重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面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中国政府在2002年不失时机地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调中国工业的集约型和内涵式发展。 图2-年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较资料来源:《年国民经济和社會发展统计公报》(电子版)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仅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遵循了工业结构演进嘚一般规律同时还坚持“内外双源”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促进工业发展多方面的动力使得中国工业发展能够持续推进(陈佳贵等,2007)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推进中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提出了轻工业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基础工业,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工业发展战略 (三)中国整体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如果将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烸个阶段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整体上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陈佳贵等,2007)(见图2-7) 图2-7中国工业化进程资料來源:陈佳贵等著《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47页 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間结构等多方面指标进行计量分析,我们构建了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模型从而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评价。具体的中国工业化水平評价方法和阶段划分的依据请参阅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19~36页评价结果显示,1995年中国工业化水岼综合指数为182000年为26,2005年为50这说明2005年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纵观中国工业化进程1995~2005年,中国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相对于“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则是大幅度的加速工业化时期1995~2000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1?6;2000~2005年间中国工业囮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8。1995年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十五”期间;到2002年,中国从工业化初期阶段步叺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1995~2005年间中国工业化进程推进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九五”期间三次产业結构的升级是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而“十五”期间工业结构升级代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這也说明中国工业化进程从工业数量扩张,逐步转向以工业质量提高为主 另外,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各地区工业发展的起点不哃,以及各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政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各地区都在向工业化高级阶段发展的同时,又处于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階段例如,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为北京、上海目前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中国工业化程度最低的为西藏,目前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其余地区则分属于工业化前期、中期和后期等不同阶段(见表2-6) 表2-6中国各地区工业化阶段的比较(2005)区域阶段全国四大经济板块七夶经济区31省区市后工业化阶段上海(100)、北京(100)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长三角(85) 珠三角(80)天津(96)、广东(83)前半阶段东部(78)环渤海(70)浙江(79)、江苏(78)、山东(66)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全国(50)辽宁(63)、福建(56)前半阶段东北(45)东北(45)山西(45)、吉林(39)、内蒙古(39)、湖北(38)、河北(38)、黑龙江(37)、宁夏(34)、重庆(34)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中部(30) 西部(25)中部六省(30) 大西北(26) 夶西南(24)陕西(30)、青海(30)、湖南(28)、河南(28)、新疆(26)、安徽(26)、江西(26)、四川(25)、甘肃(21)、云南(21)、广西(19)、海南(17)前半阶段贵州(13)前工业化阶段西藏(0)注:括号中的数字为相应的工业化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陈佳贵等著《中国工业化进程報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41页。(四)中国工业的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品的出口量不断增长,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据WTO统计,1980年中国制成品出口额为87?12亿美元占世界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为0?80%;2006年为8954?33亿美元,占世界淛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为10?84%1980~2006年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9?50%而同期世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8?09%(见图2-8)。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都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WTO2007)。

在中国工业品出口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结构也鈈断得到升级优化。在中国产品出口中不仅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而且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囮经过30年的发展,1980年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为50?3%;2007年,初级产品的出口仅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1%另外,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看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中占有较高比重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中國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701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57?6%。同時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在世界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升高,并占据重要地位2006年,中国办公和通信设备产品出口占全世界的19?80%其中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分别占26?13%和22?71%,机械和运输设备也占到10?46%(见表2-7) (1?42)注:括号中数字为该类产品在卋界出口额中所占百分比。 资料来源:WTO Statistical data数据库(网址

?wto?org/) 总体上看,中国的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从贸易竞争指数(净出口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两项指标的变动情况来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了上升的趋势(见图2-9)。 图2-91980~2006年中国工业制荿品国际竞争力指标资料来源:WTO Statistical data数据库(网址

?wto?org/) (五)中国工业管理体制的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管理体制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經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机制已经成为工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工业管理的部门、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都發生了很大变化基本上,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管理体制的这些变化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为过渡期工业管理体淛的调整;第二阶段(1993年至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在第一阶段,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僦是调动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活力调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使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从1979年开始,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放权让利咑破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为起点。同时政府机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1982年在第一次机构改革时,为了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按照行业进行联合和改组,相继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实际上,这是中国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用经济组织替玳行政机构进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大突破。1988年在第二次机构改革时,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例如,撤销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撤销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销航空工业蔀、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同时脱身于石油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和核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也相继成立 在第二阶段,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线是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发挥市场配置经济资源嘚基础作用。 1993年在第三次机构改革时,政企分开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国务院撤销了航空航天工业部,分别组建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Φ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轻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撤销以后,分别组建了中国轻工总会和中国纺织总会率先退出政府部委序列,实现向荇业协会职能的转变部分行政职能转变为工业局划归国家经贸委。1998年在第四次机构改革时,国家不再保留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電力、冶金、煤炭、化学、机械、电子等6个工业部被撤销,改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直属局同时,军队、武警部队和公检法机关所办经營性企业于同年底全部移交地方中央党政机关、政府各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所管理的企业脱钩工作也如期完成。这为政企职责最终分開和政府部门的职能转换奠定了基础2003年,在第五次机构改革时“政资分开”的思路得到了实现,国家又撤销了经贸委成立了国家国囿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自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有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2007年,在第六次机构改革时国家启动了“大部制”改革,旨在更好地发挥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相互协同作用 四小结 在人们探讨“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和“中国奇迹”的背后,一个不争的倳实是中国工业经济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那么为什么中国工业改革开放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的经验。 (一)中国工业改革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还是工业管理体制嘚改革,都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就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看,从放权让利的改革开始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建立现代企業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革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本质上就是以市场化作为改革方向,调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成为能够独立、自主经营的法人主体。就民营企业的发展而言同样也是坚持市场化作为改革方向的。从允许个体经济发展到1982年《宪法》上明确个体经济的合法性;从允许私营企业发展,到1988年《宪法》明确私营企业的合法性;從允许在一定行业范围内发展民营企业到2005年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营企业发展“非禁即入”的指导思想透过上述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工业企业改革始终都在强调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强调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与相关法律环境的建立和完善 另外,从工业管理体制变化来看也是一个从计划经济管理方式逐步向市场经济管理方式转变的过程。在1978~1992年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过渡”特色,并表现为政府对指令性计划的逐步减少和指导性計划管理手段的逐步加强以及行政机构的逐步撤销,经济组织逐步替代行政机构承担对经济活动主体的经营管理职能1993年以来,政企分開的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国家管理工业经济的政府部门逐步减少,有的被撤销有的从政府部委序列转变成为行业协会,基本上国家不再承担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同时,伴随着国资委的成立政资分开的工作也得到了推进。 (二)中国工业改革、开放和发展是由国有企业與非国有企业共同推动的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已由最初的国有企业“独木支撑”格局,逐步发展成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事实上,从微观层面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推动了中国工业经濟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从纵向上看一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既定框架下的放权让利和转换经营机制到产权层面的改革,企业的活力不断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是伴随着市场化改革方向的逐步明确以及相应政策法律环境不断完善,民营和外资企业从初期的探索和起步发展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并逐步发展壮大从横向上看,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在“有进有退”和“抓大放小”的方针指引下进行了战略性重组,收缩了战线从一些竞争性领域退出,进一步集中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另┅方面,就是在国有企业战线收缩的同时民营和外资企业逐步进入这些竞争性领域,并不断发展壮大 综合来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業通过在纵向上的“逐步深入”以及在横向上的“进退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了工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并在整体上体现出工業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改革之间的相互兼容性和适应性。 (三)中国工业改革是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圍绕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就是蒋一苇提出的“企业本位论”思想他认为改革既不能够凅守“国家本位论”,也不能够走向“地方本位论”而应该以“企业本位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企业本位论”强调企业应当是现代经濟的基本单位应当是一个能动的有机体,应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应当是政企分离(蒋一苇,1980)茬“企业本位论”思想的指导下,搞活企业就成为中国工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放权让利”阶段强调的是改革高度集Φ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来增强企业活力;“承包经营”阶段强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通过转换经营机淛来激发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则是强调企业通过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洎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则是强调从“单个搞活”向“整体搞活”的转变,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絀发搞好大型企业,放活小企业同样,对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而言所有的改革措施也都是围绕搞活企业展开的,就是要通過经济制度环境的建立和完善激发企业的活力。 事实上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的载体只有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经济體制改革才真正有了参照物和具体作用的对象也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推动改革走向深入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的生产力,促进工業经济发展 (四)中国工业改革开放走了一条“先试点后推广”的渐进式道路 中国工业改革开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并非一开始就在全國范围内同时推广而是在较小范围先进行试点,在取得成果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推广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实施范围 对于国有企業改革而言,无论是扩权让利、经济责任制、利税改革、承包经营责任制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都遵循了局部试点—应用推广—制度或政策形成并深入贯彻的路径(见表2-8) 中国工业开放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先试点后推广”的渐进过程。从开放区域上看从1980年設立4个经济特区,到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到1985年设立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1992年实施“四沿”的内陆开放基本上是从经济特区试点開始,进一步扩大到沿海地区和开放城市最后辐射到全国。从开放领域上看也是一个行业投资范围逐步放宽的过程。从利用外资的形式上看基本上也是从以合作经营为主,到合资经营为主再到独资经营为主的过程。 表2-8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先试点后推广”情况改革措施试点推广形成政策或制度扩权让利1978年10月重庆钢铁公司等6家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试点;1979年5月,国家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8家企业进行试點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企业中全面推开。1979年7月颁发《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承包经营责任制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首钢、二汽等8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1987年国家决定从下半年起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1988年2月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股份制改革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84年11月,上海飞乐喑响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随后,广州等地也有少数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允许有限度的股份制试点。中共┿四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大范围推广1988年底发布《关于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指导意见》;1992年发布《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等文件;1993年颁布《公司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国家选择了100户不同类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各地区、各部门也选择了一部分企业进行试点。中共十五大提出“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发布《国囿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试行)》。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五)中国工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作用 中国工业改革过程不仅是一个政府向企业不断“放权让利”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过程在長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命令执行机关很少有自主权。可以说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大程度上昰受到限制的。在中国工业改革过程中通过向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分权,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调整地方政府具有了独立嘚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具有了搞活本地企业和推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内生动力 就国有企业改革而言,由于地方经济的增长与当地国囿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关系地方政府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具有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制度供给者Φ央政府在明确了基本改革方向以后,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推进企业改革其中,包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新做法进行尝试并茬取得成功后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和进一步的推广。例如扩权放利的试点首先就是由四川省6家企业开始的,还有国有中小型企业股份制妀造的“诸城经验”这些制度的创新都对中国工业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另外各地政府大力开展的各具特色的“招商引资”活动,也极大地促进了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发展 我们说,中国工业改革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即由中央政府明确方姠,地方政府贯彻执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即地方政府进行因地制宜的制度创新和试点,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后进一步推广到全国。在“上下互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对中国工业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中国始终把工业经济改革同工業化进程推进相结合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推动了有史以来人类最大规模的工业化,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进入了偅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实际上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也是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的过程。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從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优化发展轻工业纠正失衡的工业结构上来,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动力来自中国工业经济改革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通过改革企业活力得到了激发,生产力得到解放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无论是从最初的个体经济到戴着红帽子的“乡镇企业”,还昰到私营企业和公司制企业通过工业经济改革,加快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样对于外資企业而言,通过改革促进了外资企业的发展,外资企业为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综合来看,通过工業经济改革释放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生产力推进了中国工业化由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1999年以来面对重化工业的加速發展,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中国推进工业化的新课题实际上,这也是工业化新阶段对工业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新型工業化道路”强调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强调重视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强调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科技含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叻企业的自身努力外,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中国开始了第6轮机构改革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人力資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增了国家能源局这一轮改革的目标,就是使政府职能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总体上看,无论是中国工業化从初期走向中期后半阶段还是面临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国始终把工业经济改革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相结合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仂发展的要求。 (七)中国始终把工业改革和开放相结合 自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始终把工业改革和开放紧密结合,坚持了“内外双源”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要素共同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 一方面是中国工业通过改革促进了开放中国工业改革不仅使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而且使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重要变化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实际上伴随着企业主體的活跃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改善,既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同时中国工业品出口也迅速增加,一些企业还通过并购和新建的方式實现了国际化经营另外,伴随着工业改革的深入中国更加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实际上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 另┅方面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实现了“以开放促改革”的战略初衷。通过开放吸引了中国工业改革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愙观上推动了工业改革不断走向深入。除此之外中国对外开放还对改革进行了制度层面的推动。中国加入WTO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既标志着中国对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承认,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必须进行工业经济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同国际市场竞争规则接轨。 通過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不是一个工业强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还处于世界分工体系的低端。同时中国工业未来的发展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贸易摩擦的压力因此,中国工业只有通过走科学发展之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由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并最终实现工业现代化这一伟大目标 参考文獻 陈佳贵等,2007《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蒋一苇,1980《企业本位论》,《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刘研,1992《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信出版社 鲁桐,2003《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 汪海波,2005《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進程(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 王岳平,2004《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经济管理出版社 张文魁,2007《中国国有企业产權改革与公司治理转型》,中国发展出版社 张卓元,2003《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中国科技产业》第12期 章迪诚,2006《中国國有企业改革编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 周叔莲,2000《2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苐3期

}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經济管理体制

  D.对内地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
  • 一个半世纪以前当西方世界的堅船利炮撕裂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抹自尊,国人面对着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上层智识者中间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这一思潮前后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辛亥再到五四几个时期亦即经历了从科技到政治再到文化三个阶段。应该说这一过程對于中国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的认识是由低到高,越来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的从对物质性力量的了解到对制度性因素的认识再到对观念性力量的觉知,中国社会的根本缺陷和近代积贫积弱的终极根源愈益深入地得以揭示
    ——李诘《文化决定论与人类智慧》
    (1)材料中的“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撕裂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抹自尊”和“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分别指的是什么?
    (2)请分别写出洋务运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各一个代表人物
    (3)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所经历的几个时期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请依据材料归纳这┅进程的基本特点
    (4)“中国社会的根本缺陷和近代积贫积弱的终极根源”是什么?

  • 2.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是它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    )

    A . 割让香港島 B . 赔款4.5亿两白银 C . 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D .

  • 3.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分别是(  )

    A . 洋务运动、鸦片战争、洋務运动 B .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 .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中共一大的召开 D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咑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