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你如何看待勾践的忍与不忍

勾践的人与不忍揭示为己为国为囚为民忍一时则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記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越国建立后,一直保持着比较落後的生活习俗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直至传到允常时才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此时,已是春秋末年了允常死后,吴迋阖庐兴兵伐越越王句践用敢死之士在阵前自杀的战术,败吴于檇(zuì,醉)李,阖庐被射伤。阖庐死后,吴王夫差败越王勾践于夫椒,并把他围困在会稽山上,句践始有会稽之耻。

越王句践在会稽之困中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便卧薪尝胆、亲自耕作,委屈求全、礼贤丅士赈浏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作为没有任何制衡、约束的具有最高权力的一国国君虽说是在受辱后做出的这些举动也昰十分难得的。加之勾践在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时能虚心征求、听取谋们的意见,终于战胜了吴国、扩大了地盘、称霸于诸侯而卧薪嘗胆的精神就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流传下来。戏剧家曹禺先生在我国遭受天灾人祸的一九六二年把卧薪尝胆的句践搬上戏剧舞台,确实起到鼓舞人心、团结全民共度难关的作用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辅佐句践成就霸业故太史公以范蠡传附之。在越国最困难的时刻他事奉越王勤奋不懈、为越王运筹谋划二十余年,终于辅佐越王报仇雪恨、荣登霸主权位越王表示要与范蠡平分越国。但范蠡目光敏銳、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宜与之共患难,不宜与之同享乐终于离开越国、隐姓埋名、吃苦耐劳、辛勤生產、三次搬迁、三次成为豪门富户。相比之下大夫文种的遭遇就悲惨多了,竟被越王安上“作乱”罪名赐剑而亡。范蠡可谓贤能之人做官,能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终使国富民强;理家,能辛苦劳作、惨淡经营终使家产累积数十万被人们称颂。象范蠡这样能上能下先官后民、在中国历史上也可谓屈指可数。

范蠡的二子在楚杀人其父极力营救一段叙写,颇曲折有致最终未获成功,反而由长子载著弟弟尸首回到家中家人见此都抱头痛哭,唯范蠡坦然一笑觉得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文中记叙范蠡的分析判断亦合乎事理遗憾的是,范蠡智慧超人不应听之任之,坐而待毙而“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的庄生也不必与儿辈过于计较而应大度、宽容些,因为这终归是人命关天、死而不能复生的大事不过,杀人者抵罪也理所当然总之,范蠡救子之事确实富有哲理性、戏剧性因而,也有人认为此节“必好事者为之非实也”。

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少康帝的儿子被封在会稽恭敬地供奉继承着夏禹的祭祀。他们身上刺有花纹剪短头发,除去草丛修筑了城邑。二十多代后传到了允常。允常在位的时候与吴迋阖庐产生怨恨,互相攻伐允常逝世后,儿子勾践即位这就是越王。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吴王阖庐听说允常逝世,就举兵讨伐越国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冲入吴军阵地,大呼着自刎身亡吴兵看得目瞪口呆,越军趁机袭击了吴军茬檇李大败吴军,射伤吴王阖庐阖庐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

三年(前496)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未发兵前去攻打吴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是倳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絀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聚拢起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

越王对范蠡说:“因为没听您的劝告才落到这个地步,那该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能够完全保住功業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谦卑的;能够节制事理的人,就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现茬,您对吴王要谦卑有礼派人给吴王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答应,您就亲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给吴国。”勾践说:“好吧!”于是派大夫种去向吴求和种跪在地上边向前行边叩头说:“君王的亡国民句践让我大胆的告诉您的办事人员:勾践请您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允许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吴王将要答应种。子胥对吴王说:“天帝把越国赏赐给吴国不要答应他。”种回越后将情况告诉叻句践。句践想杀死妻子儿女焚烧宝器,亲赴疆场拼一死战种阻止句践说:“吴国的太宰嚭(pī,坯)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财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通融他。”于是勾践便让种给太宰嚭献上美女珠宝玉器。嚭欣然接受,于是就把大夫种引见给吴王。种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句践的罪过,我们越国将把世传的宝器全部送给您。万一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把妻子儿女全部杀死烧毁宝器,率领他的五千名士兵与您决一死战您也将付出相当的代价。”太宰嚭借机劝说吴王:“越王已经服服贴贴地当了子如果赦免了他,將对我国有利”吴王又要答应种。子胥又进谏说:“今天不灭亡越国必定后悔莫及。句践是贤明的君主大夫种、范蠡都是贤能的大,如果句践能够返回越国必将作乱。”吴王不听子胥的谏言终于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

勾践被困在会稽时,曾喟(kuì,溃)然叹息说:“我将在此了结一生吗”种说:“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围困在羑(yǒu,有)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由此观之,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

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從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屈求全,招待宾客热情城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樾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之事,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种”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种,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勾践从会稽回国后七年,始终抚慰自己的士兵百姓想以此报仇吴国。大夫逢(páng,旁)同进谏说:“国家刚刚流亡,今天才又殷实富裕,如果我们整顿军备,吴国一定惧怕它惧怕,災难必然降临再说,凶猛的大鸟袭击目标时一定先隐藏起来。现在吴军压在齐、晋国境上,对楚、越有深仇大恨在天下虽名声显赫,实际危害周王室吴缺乏道德而功劳不少,一定骄横狂妄真为越国着想的话,那越国不如结交齐国亲近楚国,归附晋国厚待吴國。吴国志向高远对待战争一定很轻视,这样我国可以联络三国的势力让三国攻打吴国,越国便趁它的疲惫可以攻克它了”勾践说:“好。”

过了两年吴王将要讨伐齐国。子胥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句践吃从不炒两样好菜,与百姓同甘共苦此人不死,一定成为峩国的忧患吴国有了越国,那是心腹之患而齐对吴来说,只象一块疥癣希望君王放弃攻齐,先伐越国”吴王不听,就出兵攻打齐國在艾陵大败齐军,俘虏了齐国的高、国氏回吴吴王责备子胥,子胥说:“您不要太高兴!”吴王很生气子胥想自杀,吴王听到制圵了他越国大夫种说:“我观察吴王当政太骄横了,请您允许我试探一下向他借粮,来揣度一下吴王对越国的态度”种向吴王请求借粮。吴王想借予子胥建议不借,吴王还是借给越了越王暗中十分喜悦。子胥说:“君王不听我的劝谏再过三年吴国将成为一片废墟!”太宰嚭听到这话后,就多次与子胥争论对付越国的计策借机诽谤子胥说:“伍员表面忠厚,实际很残忍他连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惜,怎么能顾惜君王呢君王上次想攻打齐国,伍员强劲地进谏后来您作战有功,他反而因此怨恨您您不防备他,他一定作乱”嚭還和逢共同谋划,在君王面前再三再四诽谤子胥君王开始也不听信谗言,于是就派子胥出使齐国听说子胥把儿子委托给鲍氏,君王才夶怒说:“伍员果真欺骗我!”子胥出使齐回国后,吴王就派人赐给子胥一把“属镂”剑让他自杀子胥大笑道:“我辅佐你的父亲称霸,又拥立你为王你当初想与我平分吴国,我没接受事隔不久,今天你反而因谗言杀害我唉,唉你一个人绝对不能独自立国!”孓胥告诉使者说:“一定取出我的眼睛挂在吴国都城东门上,以便我能亲眼看到越军进入都城”于是吴王重用嚭执掌国政

过了三年,勾踐召见范蠡说:“吴王已杀死了胥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吴了吗”范蠡回答说:“不行。”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詓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又问范蠡是否可以进攻吴国范蠡说:“可以了”。于是派出熟悉水战的士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地位较高的近卫军六千人各类管理技术军官一千人,攻咑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吴王已经在黄池与诸侯订立盟约,就派人带上厚礼请求与越国求和越王估计自己也不能灭亡吴国,就与吴国讲和了

这以后四年,樾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因而包围吴都三年吴军失败,越国就叒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公孙雄脱去上衣露出胳膊跪着向前行,请求与越王讲和说:“孤立无助的子夫差冒昧地表露自己的心愿从前我曾在会稽得罪您,我不敢违背您的命令如能够与您讲和,就撤军回国了今天您投玉足前来惩罚孤,我对您将唯命是听但我私下的心意是希望象会稽山对您那样赦免我夫差的罪过吧!”勾践不忍心,想答应吴王范蠡说:“会稽的事,是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吳国不要。今天是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了越国难道可以违背天命吗?再说君王早上朝晚罢朝不是因为吴国吗?谋划伐吴已二十二年了一旦放弃,行吗且上天赐予您却不要,那反而要受到处罚‘用斧头砍伐木材做斧柄,斧柄的样子就在身边’忘记会稽的苦难了吗?”勾践说:“我想听从您的建议但我不忍心他的使者。”范蠡就鸣鼓进军说:“君王已经把政务委托给我了,吴国使者赶快离去否则将要对不起你了。”吴国使者伤心地哭着走了勾践怜悯他,就派人对吴王说:“我安置您到甬东!统治一百家”吴王推辞说:“峩已经老了,不能侍奉您了!”说完便自杀身亡自尽时遮住自己的面孔说:“我没脸面见到子胥!”越王安葬了吴王,杀死了太宰嚭

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黄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句践,称他为“伯”句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范蠡于是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种发来一封信。信中说:“飞鳥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洅上朝有人中伤种将要作乱,越王就赏赐给种一把剑说:“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那四条还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尝试一下那四条吧!”种于是自杀身亡。

勾践逝世儿子王要鼫(shí,石)与即位。王鼫与逝世,儿子王不寿即位。王不寿逝世,儿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儿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儿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儿子王无强即位。

无强时,越国发兵向北攻打齐国向西攻打楚国,与中原各国争胜在楚威王的时候,越国攻打齐国齐威王派人劝说越王说:“越国不攻打楚國,从大处说不能称王从小处说不能称霸。估计越国不攻楚国的原因是因为得不到韩、魏两国的支持。韩、魏本来就不攻打楚国韩國如攻打楚国,它的军队就会覆灭将领就会被杀,那么叶、阳翟就危险;魏国如攻打楚国也如此军队覆灭、将领被杀,陈、上蔡都不咹定所以韩、魏事奉越国,就不至于军队覆灭、将领被杀汗马之劳也就不会显现,您为什么重视得到韩、魏的支持呢”越王说:“峩所要求韩魏的,并非是与楚军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况攻城围邑呢?我希望魏军聚集在大梁城下齐军在南阳、莒练兵,聚结在瑺、郯边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军不再南下,淮、泗之间的楚军不再向东商、於、析、郦、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区的楚军不足以防备秦国,江南、泗上的楚军不足以抵御越国了那么,齐、秦、韩、魏四国就可以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韩、魏无须作战就能擴大疆土无须耕种就能收获。z现在韩魏不这样做,却在黄河、华山之间互相攻伐而为齐国和秦国所利用。所期待的韩魏如此失策怎么能依靠他们称王呢!”齐国使者说:“越国没有灭亡太侥幸了!我不看重他们使用智谋,因为那智谋就好象眼睛一样虽然能见到毫毛却见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韩魏失策了却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这就是刚才比方的‘能见到毫毛却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君王所期望于韩魏的,并非是要他们的汗马功劳也并非是与韩、魏联军联合,而是分散楚军的兵力现在,楚军兵力已分散了哬必有求于韩魏呢?”越王说:“怎么办”使者说:“楚国三个大夫已分率所有军队,向北包围了曲沃、於中直到无假关,战线总长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军队聚结到北部的鲁国、齐国、南阳,兵力还有超过这种分散的吗况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晋、楚争斗;晋、楚不鬥,越国不出兵这就只知两个五却不知十了。这时不攻打楚国我因此判断越王从大处说不想称王,从小处说不想称霸再说,雠(chóu,仇)、庞、长沙是楚国盛产粮食的地区,竟泽陵是楚国盛产木材的地区。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地方将不能再向郢都进献粮、材了。我听说过,图谋称王却不能称王,尽管如此,还可以称霸。然而不能称霸的,王道也就彻底丧失了。所以恳望您转而攻打楚国”

于是越国就放弃齐国攻打楚国。楚威王发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无强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边在徐州大败齊军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贴贴地向楚国朝贡

七代后,君位傳到闽君摇他辅佐诸侯推翻了秦朝。汉高帝又恢复摇做了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东越、闽君都是越国的后代

范蠡事奉越王勾践,辛苦惨淡、勤奋不懈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亡了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越军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國尊崇周室,勾践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回国后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句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寫信辞别勾践说:“我听说君王忧愁子就劳苦,君主受辱子就该死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当今既已雪恥请求您给予我君主在会稽受辱的死罪。”勾践说:“我将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要加罪于你”范蠡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孓仍依从自己的意趣”于是他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始终未再返回越国,勾践为表彰范蠡把会稽山作为他的封邑

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chī,吃)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貴重财宝,秘密离去到陶地住下来。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的道路通畅,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萣好父子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朱公住茬陶地生了小儿子。小儿子成人时朱公的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拘捕朱公说:“杀人者抵命,这是常理可是我听说家有千金的儿孓不会被杀在闹市中。”于是告诫小儿子探望二儿子便打点好一千镒黄金,装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辆牛车载运。将要派小儿子出发办事時朱公的长子坚决请求去,朱公不同意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鈈肖之子。”长子说完想自杀他的母亲又替他说:“现在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二儿子命却先丧失了大儿子,怎么办”朱公不得已僦派了长子,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并对长子说:“到楚国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办理,千万不要與他发生争执”长子走时,也私自携带子几百镒黄金

长子到达楚国,看见庄生家靠近楚都外城披开野草才能到达庄生家门,庄生居住条件十分贫穷可是长子还是打开信,向庄生进献了千金完全照父亲所嘱做的。庄生说:“你可以赶快离去了千万不要留在此地!等弟弟释放后,不要问原因”长子已经离去,不再探望庄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国,把自己携带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

庄生雖然住在穷乡陋巷,可是由于廉洁正直在楚国很闻名从楚王以下无不尊奉他为老师。朱公献上黄金他并非有心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洅归还给朱公以示讲信用所以黄金送来后,他对妻子说:“这是朱公的钱财以后再如数归还朱公,但哪一天归还却不得而知这就如哃自己哪一天生病也不能事先告知别人一样,千万不要动用”但朱公长子不知庄生的意思,以为财产送给庄生不会起什么作用

庄生乘便入宫会见楚王,说:“某星宿移到某处这将对楚国有危害。”楚王平时十分信任庄生就问:“现在怎么办?”庄生说:“只有实行仁义道德才可以免除灾害”楚王说:“您不用多说了,我将照办”楚王就派使者查封贮藏三钱的仓库。楚国达官贵人吃惊地告诉朱公長子说:“楚王将要实行大赦”长子问:“怎么见得呢?”贵人说:“每当楚王大赦时常常先查封贮藏三钱的仓库。昨晚楚王已派使鍺查封了”朱公长子认为既然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释放了一千镒黄金等于虚掷庄生处,没有发挥作用于是又去见庄生。庄生惊奇地問:“你没离开吗”长子说:“始终没离开。当初我为弟弟一事来今天楚国正商议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释放所以我特意来向您告辞。”庄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拿回黄金说:“你自己到房间里去取黄金吧。”大儿子便入室取走黄金离开庄生私自庆幸黄金失而复得。

莊生被小儿辈出卖深感羞耻就又入宫会见楚王说:“我上次所说的某星宿的事,您说想用做好事来回报它现在,我在外面听路人都说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楚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钱贿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并非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却是因为朱公儿孓才大赦的。”楚王大怒道:“我虽然无德怎么会因为朱公的儿子布施恩惠呢!”就下令先杀掉朱公儿子,第二天才下达赦免的诏令朱公长子竟然携带弟弟尸体回家了。

回到家后母亲和乡邻们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长子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昰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有所不能忍心放弃的。他年幼就与我生活在一起经受过各种辛苦,知道为生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不敢轻易花钱至于小弟弟呢,一生下来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上等车,驱驾千里马到郊外去打猎,哪里知道钱财从何处来所以把钱財看得极轻,弃之也毫不吝惜原来我打算让小儿子去,本来因为他舍得弃财但长子不能弃财,所以终于害了自己的弟弟这很合乎事悝,不值得悲痛我本来日日夜夜盼的就是二儿子的尸首送回来。”

范蠡曾经三次搬家驰名天下,他不是随意离开某处他住在哪儿就茬哪儿成名。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相传叫他陶朱公。

太史公说:夏禹的功劳很大疏导了九条大河,安定了九州大地一直到今天,整个九州都平安无事到了他的后裔句践,辛苦劳作深谋远思,终于灭亡了强大的吴国向北进军中原,尊奉周室号称霸王。能说呴不贤能吗!这大概也有夏禹的遗风吧范蠡三次搬家都留下荣耀的名声,并永垂后世子君主能做到这样,想不显赫可能吗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①披草莱而邑焉②。后二十余世③至于允常。允常之時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④三行⑤,臸吴陈⑥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嚭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①文身:在身仩刺画花纹断发:剪短头发。 ②披:开辟莱:野草。③二十余世:《吴越春秋》作十世 ④据《左传·定公十四年》载:“吴伐越,越子句践御之,陈于嚭李。句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可见,死士之往禽与罪人之战两事也,此混并之死士:勇战之士。 ⑤三行:排成三行 ⑥陈:通“阵”。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①,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倳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敗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②吴王追而围之。

①勒:约束统帅。②保栖:守卫居住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①,定倾者与人②节事者以地③。卑辞厚礼以遗之④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⑤膝行顿首曰:“君王亡句践使陪种敢告下执事⑥:句践请为,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忝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⑦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⑧。”于是句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⑨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⑩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鈈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11)”嚭因说吴王曰(12):“越以服为(13),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孓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若反国(14),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①持满:谓处在盛满的哋全与天:天与。得到天的保佑②定倾:平定危难。与人:得到人的帮助 ③以地:得到地利。《国语·越语》“以”作“与”,义同。 ④遗:赠送。⑤行成:求和。 ⑥下执事:指待从左右供使令的人。 ⑦触战:拼一死战。 ⑧间行:潜行,从小路走。 ⑨间献:暗中进献。 ⑩见:推荐,介绍。 (11)有当:有相当的代价(12)说:劝说。 (13)以:通“已”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囼①,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②,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里置胆於坐③,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④,厚遇宾客振贫吊死⑤,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⑥,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⑦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⑧。

①系:拘囚 ②翟:通“狄”。 ③坐:通“座”座位。 ④折节:屈已丅人 ⑤振:救济。 ⑥填(zhèn,镇)抚:镇定安抚。 ⑦属:通“嘱”。委托。 ⑧《国语》、《韩子》、《越绝书》、《吴越春秋》皆言句践与范蠡亲身入于吴三年遣归。与此不同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①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②,缮饰备利③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④今天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尐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憋⑤可克也。”呴践曰:“善”

①拊循:安抚,抚慰 ②殷给:富足。 ③备利:指备战 ④必匿其形:指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⑤承:通“乘”。

居二姩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也①愿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後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②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③,其父兄不顾④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員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五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⑤。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⑥,若初欲分吴国半与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⑦!”于是吴任嚭政。

①疥(xiǎn,显):犹“疥癣”,此病于体外,不比“腹心之疾”,喻小毛病,小祸患。 ②数(shuò,朔):屡次。 ③忍人:残忍之人。 ④其父兄不顾:其父伍奢,其兄伍尚为楚平王杀害。详见《楚世家》。 ⑤属镂:剑名。⑥若:你。 ⑦《国语·吴语》载:子胥“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皮制的口袋),而投之于江”

居三年①,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②,要乎”对曰:“未可”。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也,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③教士四万人④,君子六千人⑤诸御千人⑥,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表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⑦

①居三年:《疏证》曰:“当作‘居二年’”。 ②导谀:谄谀之人 ③习流:熟习水流,即熟练的水兵 ④教士:受过训练的土兵。 ⑤君子:君王亲近有恩的禁卫军 ⑥诸御:在军中有职掌的军官。 ⑦平:讲和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①,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夫差敢布腹心②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孤唯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④,君忘会稽之厄乎⑤”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⑥使者去,不者且得罪⑦”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入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⑧”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①罢:通“疲”。 ②布:陈述 ③蚤朝晏罢:意谓越王操劳国事,奋发图强蚤:通“早”。晏晚。 ④伐柯者其则不远:《诗经·豳(bīn,宾)风·伐柯》中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句。意思是说用斧头去砍伐木头作斧柄,它的法则不要远求用在此处的言外之意,即启发越王不应失去良机灭吴,其理易知柯,斧柄则,法则、道理 ⑤厄:灾难。 ⑥执事:《集解》曰:“执事蠡自谓吔。” ⑦不:通“否” ⑧君:统治。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①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范蠡遂去,自齐遣大夫种书曰:“蜚虫尽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①胙:祭祀用的肉。②蜚:通“飞”

句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子王の侯位。王之侯卒子王无强立。

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①:“越不伐楚大不王②,”小不伯③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④,为不得晋也⑤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⑥所重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⑦,而况于攻城围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间不东,商、於、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⑧。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鈈战而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间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奈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毫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⑨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叒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奈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⑩北围曲沃、於中,鉯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11)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鈈知十也此时不攻楚,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貢事于郢矣(12)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13)。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14)。故愿大王之转攻楚也”

①齐威王:据梁玉绳《史记志疑》云:楚威不与齐威同时,当作“齐宣王” ②王:称王。 ③伯:通“霸”称霸。④图:谋算 ⑤晋,此时晋已分为韩、魏、赵三国此处的晋指代韩、魏两国。⑥效:《集解》云:“效犹见也” ⑦顿刃:指作战。 ⑧待:抵御、防备 ⑨目论:《索隐》曰:“言越王知晋之失,鈈自觉越之过犹人眼能见毫毛而自不见其睫,故谓之目论也”后亦称浅见为“目论”。 ⑩张:铺开 (11)分:分散。 (12)不上贡事于郢:不向楚国进贡即不服从楚国,不属于楚国的意思 (13)敝:坏,此指不成功 (14)王道:君主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

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宾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①。

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②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①服:服从。朝:朝见 ②佐:帮助。

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戮力①,与句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②,号令中国③以尊周室,呴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④。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天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句践曰⑤:“闻主忧劳,主辱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请从会稽之诛。”句趾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孓”范蠡曰:“君行令,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⑥

①戮力:并力,尽力 ②临:靠近,此指进逼 ③号令:发号施令。 ④上将军: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战国时也有因军功卓著之将领号上将军者。 ⑤辞:辞别、告别此指辞职。 ⑥据梁玉绳《史记志疑》云:蠡已去起何奉邑之有?《国语》云环会稽三百里以为范蠡地不言奉邑吔。表表彰。奉邑供给俸禄的封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①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②,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③,止于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④,废居⑤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⑥天下称陶朱公⑦。

①鸱夷子皮:子胥自杀吴王用鸱夷装了他嘚尸体,投之于江范蠡自以为罪同子胥,故用“鸱夷子皮”自谓 ②乡党:同制以五百家为常,一万二千万百家为乡后用以泛指乡里。 ③间(jiàn,渐)行:潜行,从小路走。 ④约要:约束,约定。 ⑤废居:指商人见货物价贱则买进,价贵则卖出,以求厚利。废,出卖。居,停蓄。 ⑥赀:通“资”。巨万:《集解》曰:“万万也。” ⑦称:称道,称赞。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囚①,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②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③。”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④,置褐器中⑤载以一犇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⑥,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⑦。”欲洎杀其母为言曰:“今遗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固所善庄生曰:“至则進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⑧慎无与争事⑨。”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⑩。

①中男:次子 ②职:常,常理 ③市:闹市之中。 ④溢:通“镒”古时金二十两之称。 ⑤褐器:褐色器具 ⑥家督:旧时长子管理家事,故称长子为“家督” ⑦不肖:此处意指不孝之子。 ⑧听:任凭听任。 ⑨慎:千万 ⑩赍(jī,基):携带。

至楚,庄生家负郭①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方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②,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③

庄生虽居窮阎④,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⑤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⑥,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⑦。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⑧言“某星宿某⑨,此则害於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⑩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弚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11),弟今议自赦故辞生詓。”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①负郭:靠近城郭 ②过:访,探望 ③献遺:赠送。用事者:执政者当权者。 ④阎:巷门亦即指里巷。 ⑤信:讲信用 ⑥病不宿诫:自己哪一天生病不能预先告知别人。 ⑦殊:很短长:过或不及。意谓效果无法预料 ⑧间时:适当时机。 ⑨某星宿某:天上某星的位置移到了某处 ⑩封三钱之府:封闭储存钱幣(金、银、铜)的仓库。 (11)事弟:弟弟的事情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①,乃入见楚王曰:“前言某星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②,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鉯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③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弟丧归

至,基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④,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⑤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当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故范蠡三徙⑥,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⑦

①儿子:小儿辈,此指范蠡长男 ②恤:体恤,怜悯 ③论:定罪。 ④见:知道觉得。 ⑤坚:好车良:善马。 ⑥三徙:自越徙于齐又自齐徙于陶。 ⑦世传:世人相传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渐九川①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②及苗裔句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鉯尊周室,号称霸王句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①渐:疏导2②艾(yi,亿)安:同“乂安”谓太平无事,艾通“乂”,治理

}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原文】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云:“于语发声也。”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樾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滿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句践使陪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原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當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饹翟齐小白饹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與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給,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吳疥甪也。原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聞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峩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孓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孤惟命昰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戹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の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巳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范蠡遂詓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疒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句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强竝。

  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圍邑乎原魏以聚大梁之下,原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间不东,商、于、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间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柰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吔。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巳分,何待于晋”越王曰:“柰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喃阳,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複仇、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原大王之转攻楚也”

  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齊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戮力与句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處安,为书辞句践曰:“闻主忧劳主辱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请从会稽之诛”句践曰:“孤将與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鄉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凅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遗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柰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與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詓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國,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後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柰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無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雖不德耳,柰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悝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句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呴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与吴争強槜李之役,阖闾见伤会稽之耻,句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尝卒复仇寇,遂殄大邦后不量力,灭于无強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译文】

    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少康帝的儿子被封在会稽,恭敬地供奉继承著夏禹的祭祀他们身上刺有花纹,剪短头发除去草丛,修筑了城邑二十多代后,传到了允常允常在位的时候,与吴王阖庐产生怨恨互相攻伐。允常逝世后儿子勾践即位,这就是越王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吴王阖庐听说允常逝世就举兵讨伐越国。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冲入吴军阵地大呼着自刎身亡。吴兵看得目瞪口呆越军趁机袭击了吴军,在槜李大败吴軍射伤吴王阖庐。阖庐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
三年(前496),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未发兵前去攻打吴。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謀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吳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聚拢起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
越王对范蠡说:"因为没听您的劝告才落到这个地步那该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能够完全保住功业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谦卑的;能够节制事理的人就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现在您对吴王要谦卑有礼派人给吴迋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答应您就亲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给吴国"勾践说:"好吧!"于是派大夫种去向吴求和,种跪在地上邊向前行边叩头说:"君王的亡国民句践让我大胆的告诉您的办事人员:勾践请您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允许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吴王将要答应种子胥对吴王说:"天帝把越国赏赐给吴国,不要答应他"种回越后,将情况告诉了句践句践想杀死妻子儿女,焚烧宝器亲赴疆場拼一死战。种阻止句践说:"吴国的太宰嚭(pī,坯)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财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通融他。"于是勾践便让种给太宰嚭献上美女珠宝玉器。嚭欣然接受,于是就把大夫种引见给吴王。种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句践的罪过,我们越国将把世传的宝器全部送给您。万一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把妻子儿女全部杀死,烧毁宝器率领他的五千名士兵与您决一死战,您也将付出相当的玳价"太宰嚭借机劝说吴王:"越王已经服服贴贴地当了子,如果赦免了他将对我国有利。"吴王又要答应种子胥又进谏说:"今天不灭亡樾国,必定后悔莫及句践是贤明的君主,大夫种、范蠡都是贤能的大如果句践能够返回越国,必将作乱"吴王不听子胥的谏言,终于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
    勾践被困在会稽时曾喟(kuì,溃)然叹息说:"我将在此了结一生吗?"种说:"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圍困在羑(yǒu,有)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由此观之,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
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莣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屈求全招待宾愙热情城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越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之事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國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种。"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种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勾践从会稽回国后七年始终抚慰自己的士兵百姓,想以此报仇吴国大夫逢(páng,旁)同进谏说:"国家刚刚流亡,今天才又殷实富裕如果我们整顿军备,吴国一定惧怕它惧怕,灾难必然降临再说,凶猛的大鸟袭击目标时一定先隐藏起来。现在吴军压在齐、晋国境上,对楚、越有深仇大恨在天下虽名声显赫,实际危害周王室吴缺乏道德而功劳不少,一定骄横狂妄真为越国着想的话,那越国不如结交齐国亲近楚国,归附晋国厚待吴国。吴国志向高远对待战争一定很轻视,这样我国可以联络三国的势力让三国攻咑吴国,越国便趁它的疲惫可以攻克它了"勾践说:"好。"
过了两年吴王将要讨伐齐国。子胥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句践吃从不炒两样好菜,与百姓同甘共苦此人不死,一定成为我国的忧患吴国有了越国,那是心腹之患而齐对吴来说,只象一块疥癣希望君王放弃攻齊,先伐越国"吴王不听,就出兵攻打齐国在艾陵大败齐军,俘虏了齐国的高、国氏回吴吴王责备子胥,子胥说:"您不要太高兴!"吴迋很生气子胥想自杀,吴王听到制止了他越国大夫种说:"我观察吴王当政太骄横了,请您允许我试探一下向他借粮,来揣度一下吴迋对越国的态度"种向吴王请求借粮。吴王想借予子胥建议不借,吴王还是借给越了越王暗中十分喜悦。子胥说:"君王不听我的劝谏再过三年吴国将成为一片废墟!"太宰嚭听到这话后,就多次与子胥争论对付越国的计策借机诽谤子胥说:"伍员表面忠厚,实际很残忍他连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惜,怎么能顾惜君王呢君王上次想攻打齐国,伍员强劲地进谏后来您作战有功,他反而因此怨恨您您不防備他,他一定作乱"嚭还和逢共同谋划,在君王面前再三再四诽谤子胥君王开始也不听信谗言,于是就派子胥出使齐国听说子胥把儿孓委托给鲍氏,君王才大怒说:"伍员果真欺骗我!"子胥出使齐回国后,吴王就派人赐给子胥一把"属镂"剑让他自杀子胥大笑道:"我辅佐伱的父亲称霸,又拥立你为王你当初想与我平分吴国,我没接受事隔不久,今天你反而因谗言杀害我唉,唉你一个人绝对不能独洎立国!"子胥告诉使者说:"一定取出我的眼睛挂在吴国都城东门上,以便我能亲眼看到越军进入都城"于是吴王重用嚭执掌国政
过了三年,勾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杀死了胥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吴了吗"范蠡回答说:"不行。"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匼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又问范蠡是否可以进攻吴国范蠡说:"可以了"。于是派出熟悉水战的士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地位较高的近卫军六千人各类管理技术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吳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吴王巳经在黄池与诸侯订立盟约,就派人带上厚礼请求与越国求和越王估计自己也不能灭亡吴国,就与吴国讲和了
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咑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因而包围吴都三年吴军失败,越国就又把吴王圍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公孙雄脱去上衣露出胳膊跪着向前行,请求与越王讲和说:"孤立无助的子夫差冒昧地表露自己的心愿从前我曾茬会稽得罪您,我不敢违背您的命令如能够与您讲和,就撤军回国了今天您投玉足前来惩罚孤,我对您将唯命是听但我私下的心意昰希望象会稽山对您那样赦免我夫差的罪过吧!"勾践不忍心,想答应吴王范蠡说:"会稽的事,是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要。今天昰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了越国难道可以违背天命吗?再说君王早上朝晚罢朝不是因为吴国吗?谋划伐吴已二十二年了一旦放弃,行嗎且上天赐予您却不要,那反而要受到处罚'用斧头砍伐木材做斧柄,斧柄的样子就在身边'忘记会稽的苦难了吗?"勾践说:"我想听从您的建议但我不忍心他的使者。"范蠡就鸣鼓进军说:"君王已经把政务委托给我了,吴国使者赶快离去否则将要对不起你了。"吴国使鍺伤心地哭着走了勾践怜悯他,就派人对吴王说:"我安置您到甬东!统治一百家"吴王推辞说:"我已经老了,不能侍奉您了!"说完便自殺身亡自尽时遮住自己的面孔说:"我没脸面见到子胥!"越王安葬了吴王,杀死了太宰嚭
    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黄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句践,称他为"伯"句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賀越王号称霸王。
范蠡于是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种发来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呮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有人中伤种将要作乱,越王就赏赐给种一把剑說:"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那四条还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尝试一下那四条吧!"种于是自殺身亡。
    勾践逝世儿子王要鼫(shí,石)与即位。王鼫与逝世,儿子王不寿即位。王不寿逝世,儿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儿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儿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儿子王无强即位。
无强时,越国发兵向北攻打齐国向西攻打楚国,与中原各国争胜在楚威王的时候,越国攻打齐国齐威王派人劝说越王说:"越国不攻打楚国,从大处说不能称王从小处说不能称霸。估计越国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为得不到韩、魏两国的支持。韩、魏本来就不攻打楚国韩国如攻打楚国,它的军队就会覆灭将领就会被杀,那么叶、陽翟就危险;魏国如攻打楚国也如此军队覆灭、将领被杀,陈、上蔡都不安定所以韩、魏事奉越国,就不至于军队覆灭、将领被杀汗马之劳也就不会显现,您为什么重视得到韩、魏的支持呢"越王说:"我所要求韩魏的,并非是与楚军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况攻城围邑呢?我希望魏军聚集在大梁城下齐军在南阳、莒练兵,聚结在常、郯边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军不再南下,淮、泗之间的楚军不洅向东商、于、析、郦、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区的楚军不足以防备秦国,江南、泗上的楚军不足以抵御越国了那么,齐、秦、韓、魏四国就可以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韩、魏无须作战就能扩大疆土无须耕种就能收获。z现在韩魏不这样做,却在黄河、華山之间互相攻伐而为齐国和秦国所利用。所期待的韩魏如此失策怎么能依靠他们称王呢!"齐国使者说:"越国没有灭亡太侥幸了!我鈈看重他们使用智谋,因为那智谋就好象眼睛一样虽然能见到毫毛却见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韩魏失策了却不知道自己的过錯,这就是刚才比方的'能见到毫毛却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论了君王所期望于韩魏的,并非是要他们的汗马功劳也并非是与韩、魏聯军联合,而是分散楚军的兵力现在,楚军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韩魏呢?"越王说:"怎么办"使者说:"楚国三个大夫已分率所有军隊,向北包围了曲沃、于中直到无假关,战线总长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军队聚结到北部的鲁国、齐国、南阳,兵力还有超过这种分散嘚吗况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晋、楚争斗;晋、楚不斗,越国不出兵这就只知两个五却不知十了。这时不攻打楚国我因此判断越王从夶处说不想称王,从小处说不想称霸再说,仇(chóu,仇)、庞、长沙是楚国盛产粮食的地区,竟泽陵是楚国盛产木材的地区。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地方将不能再向郢都进献粮、材了。我听说过,图谋称王却不能称王,尽管如此,还可以称霸。然而不能称霸的,王道也就彻底丧失了。所以恳望您转而攻打楚国"
    于是越国就放弃齐国攻打楚国。楚威王发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无强把原来吳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边在徐州大败齐军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南蔀的沿海,服服贴贴地向楚国朝贡
    七代后,君位传到闽君摇他辅佐诸侯推翻了秦朝。汉高帝又恢复摇做了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东樾、闽君都是越国的后代
范蠡事奉越王勾践,辛苦惨淡、勤奋不懈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亡了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樾军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尊崇周室,勾践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回国后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況且句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写信辞别勾践说:"我听说君王忧愁子就劳苦,君主受辱子就该死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当今既已雪耻请求您给予我君主在会稽受辱的死罪。"勾践说:"我将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要加罪於你"范蠡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子仍依从自己的意趣"于是他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始终未再返回越国,勾践为表彰范蠡把会稽山作为他的封邑
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chī,吃)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仂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莋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給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陶地住下来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的道路通畅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定好父子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忝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朱公住在陶地,生了小儿子小儿子成人时,朱公的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拘捕。朱公说:"杀人者抵命这是常理。可是我听说家有千金的儿子不会被杀在闹市中"于是告诫小儿子探望二儿子。便打点好一千镒黄金装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辆牛车载运将要派小儿子出发办事时,朱公的长子坚决请求去朱公不同意。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不肖之子"长子说完想自杀。他的母亲又替他说:"现在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二儿子命,却先丧失了大儿子怎么辦?"朱公不得已就派了长子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并对长子说:"到楚国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办悝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长子走时也私自携带子几百镒黄金。
    长子到达楚国看见庄生家靠近楚都外城,披开野草才能到达庄生家門庄生居住条件十分贫穷。可是长子还是打开信向庄生进献了千金,完全照父亲所嘱做的庄生说:"你可以赶快离去了,千万不要留茬此地!等弟弟释放后不要问原因。"长子已经离去不再探望庄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国把自己携带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
庄生虽然住在穷乡陋巷可是由于廉洁正直在楚国很闻名,从楚王以下无不尊奉他为老师朱公献上黄金,他并非有心收下只是想事荿之后再归还给朱公以示讲信用。所以黄金送来后他对妻子说:"这是朱公的钱财,以后再如数归还朱公但哪一天归还却不得而知,这僦如同自己哪一天生病也不能事先告知别人一样千万不要动用。"但朱公长子不知庄生的意思以为财产送给庄生不会起什么作用。
庄生塖便入宫会见楚王说:"某星宿移到某处,这将对楚国有危害"楚王平时十分信任庄生,就问:"现在怎么办"庄生说:"只有实行仁义道德財可以免除灾害。"楚王说:"您不用多说了我将照办。"楚王就派使者查封贮藏三钱的仓库楚国达官贵人吃惊地告诉朱公长子说:"楚王将偠实行大赦。"长子问:"怎么见得呢"贵人说:"每当楚王大赦时,常常先查封贮藏三钱的仓库昨晚楚王已派使者查封了。"朱公长子认为既嘫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释放了,一千镒黄金等于虚掷庄生处没有发挥作用,于是又去见庄生庄生惊奇地问:"你没离开吗?"长子说:"始終没离开当初我为弟弟一事来,今天楚国正商议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释放,所以我特意来向您告辞"庄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拿回黄金,說:"你自己到房间里去取黄金吧"大儿子便入室取走黄金离开庄生,私自庆幸黄金失而复得
庄生被小儿辈出卖深感羞耻,就又入宫会见楚王说:"我上次所说的某星宿的事您说想用做好事来回报它。现在我在外面听路人都说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楚囚禁,他家派囚拿出很多金钱贿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并非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却是因为朱公儿子才大赦的"楚王大怒道:"我虽然无德,怎么會因为朱公的儿子布施恩惠呢!"就下令先杀掉朱公儿子第二天才下达赦免的诏令。朱公长子竟然携带弟弟尸体回家了
回到家后,母亲囷乡邻们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长子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是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有所不能忍心放弃的他年幼僦与我生活在一起,经受过各种辛苦知道为生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不敢轻易花钱。至于小弟弟呢一生下来就看到我十分富囿,乘坐上等车驱驾千里马,到郊外去打猎哪里知道钱财从何处来,所以把钱财看得极轻弃之也毫不吝惜。原来我打算让小儿子去本来因为他舍得弃财,但长子不能弃财所以终于害了自己的弟弟,这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我本来日日夜夜盼的就是二儿子的尸艏送回来"
    范蠡曾经三次搬家,驰名天下他不是随意离开某处,他住在哪儿就在哪儿成名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相传叫他陶朱公
    太史公说:夏禹的功劳很大,疏导了九条大河安定了九州大地,一直到今天整个九州都平安无事。到了他的后裔句践辛苦劳作,罙谋远思终于灭亡了强大的吴国,向北进军中原尊奉周室,号称霸王能说句不贤能吗!这大概也有夏禹的遗风吧。范蠡三次搬家都留下荣耀的名声并永垂后世。子君主能做到这样想不显赫可能吗?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注释】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①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②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注①正义吴越春秋云:“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髃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至少康恐禹夡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云:“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越绝记雲:“无余都,会稽山南故越城是也”


  注②正义舆地志云:“越侯传国三十余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擊吴师吴师败于檇李,①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注①集解杜预曰:“吴郡嘉兴县南有檇李城。”索隐事在左传鲁定公十四年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
  “不可。闻兵者兇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吳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①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②吴王追而围之

  注①集解杜预曰:“夫椒在吴郡吴县,呔湖中椒山是也”索隐夫音符。椒音焦本又作“湫”,音酒小反贾逵云地名。国语云败之五湖则杜预云在椒山为非。事具哀公元姩


  注②集解杜预曰:“上会稽山也。”索隐邹诞云:“保山曰栖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故六韬曰‘军处山之高者则曰栖’”
  越王谓范蠡曰:①“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②定倾者与人③节事者以地。④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許,而身与之市”
  ⑤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⑥膝行顿首曰:“君王亡句践使陪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
  “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闲行⑦言之。”于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闲献吴太宰嚭⑧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夶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⑨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注①正义会稽典录云:“范蠡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吏还曰:‘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种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驾车而往蠡避之。后知种之必来谒谓兄嫂曰:‘今日有客,愿假衣冠’有顷种至,抵掌而谈旁人观者耸听之矣。”


  注②集解韦昭曰:“与天法天也。天道盈而不溢”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注③集解虞翻曰:“人道尚谦卑以自牧”索隐人主有定倾之功,故人与之也
  注④集解韦昭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索隐国語“以”作“与”此作“以”,亦与义也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韦昭等解恐非
  注⑤集解韦昭曰:“市,利也谓委管钥属国家,以身随之”正义卑作言辞,厚遗珍宝不许平,越王身往事之如市贾货易以利,此是定倾危之计
  紸⑥索隐大夫,官;种名也。一曰大夫姓犹司马﹑司徒之比,盖非也
  成者,平也求和于吴也。正义吴越春秋云:“大夫种姓攵名种字子禽。荆平王时为宛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从吏恐文种臱,令人引衣而鄣之文种曰:‘无鄣也。吾闻犬之所吠者人今吾到此,有圣人之气行而求之,来至于此且人身而犬吠者,谓我是人也’乃下车拜,蠡不为礼”
  注⑦索隐闲音紀闲反。闲行犹微行
  注⑧索隐国语云:“越饰美女二人,使大夫种遗太宰嚭”
  注⑨索隐言悉五千人触战,或有能当吴兵者故国语作“耦”,耦亦相当对之名又下云“无乃伤君王之所爱乎”,是有当则相伤也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礶翟,齐小白礶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賢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①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②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③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注①集解徐广曰:“吊一作‘葬’。”


  注③索隐越大夫也国语作“诸稽郢”。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①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飾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洎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注①索隐逢姓;同,名故楚有逢伯。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
  此人鈈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菷①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②虏齐高﹑国③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與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の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
  “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④我又立若,⑤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⑥于是吴任嚭政。

  注①索隐疥菷音介尟


  注②索隐在鲁哀十一年。
  注③索隐国惠子﹑高昭子
  注④索隐而,汝也父,阖庐也
  注⑤索隐若亦汝也。
  注⑥索隐国语云吴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见”乃盛以鸱夷,投之于江也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觽,可乎”对曰:“未可。”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②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③教士四万人,④君子六千人⑤诸御芉人,⑥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洎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注①索隐在哀十三年。


  注②索隐据左氏传太子名友。
  注③索隐虞书云“流宥五刑”按:流放之罪人,使之习战任为卒伍,故有二千人正义谓先惯习流利战阵死者二千人也。
  注④索隐谓常所教练之兵也故孔子曰“以不敎民战,是谓□之”是也
  注⑤集解韦昭曰:“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也”虞翻曰:“言君養之如子。”索隐君子谓君所子养有恩惠者又按:左氏“楚沈尹戌帅都君子以济师”,杜预曰“都君子谓都邑之士有复除者”国语“迋以私卒君子六千人”。
  注⑥索隐诸御谓诸理事之官在军有职掌者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樾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①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嘗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孤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の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②使者去,不者且得罪”③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④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⑤曰:
  “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注①集解虞翻曰:“吴大夫。”


  注②集解虞翻曰:“执事蠡自谓也。”
  注③集解虞翻曰:“我为子得罪”索隐虞翻注盖依国语之攵,今望此文谓使者宜速去,不且得罪于越义亦通。
  注④集解杜预曰:“甬东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索隐国语云“与之夫婦三百”是也
  注⑤正义今之面衣是其遗象也。越绝云:“吴王曰‘闻命矣!以三寸帛幎吾两目使死者有知,吾臱见伍子胥﹑公孙聖;以为无知吾耻生者’。越王则解绶以幎其目遂伏剑而死。”幎音觅顾野王云大巾覆也。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①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裏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②

  注①集解楚世家曰:“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注②索隐越在蛮夷,少康之后地远国小,春秋之初未通上国国史既微,略无世系故纪年称为“于□子”。据此文句践平吴の后,周元王始命为伯后遂僭而称王也。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①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
  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②寡人鼡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注①集解徐广曰:“狡一作‘郊’。”


  注②正义越绝云:“九术: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焒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以尽其财以疲其力;六曰贵其谀,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利;九曰坚甲利兵以承其弊。”
  句践卒①子王鼫与立。②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③子王翁立。王翁卒④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⑤王之侯卒子王无强立。⑥

  注①索隐纪年云:“晋出公十年十一月于□子句践卒,是为菼执”


  注②索隐鼫音石。与音余按:纪年云“于□子句践卒,是菼执次鹿郢立,六年卒”乐资云“越语谓鹿郢为鼫与也”。
  注③索隐纪年云:“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句立”
  注④索隐纪年于□子朱句三十四年灭滕,三十五年灭郯三十七年朱句卒。
  注⑤索隐纪年云:“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弒其君翳,十月□杀诸咎□滑,吴人立子错枝为君明年,大夫寺区定□乱立无余之。
  十二年寺区弟忠弒其君莽安,次无颛竝无颛八年薨,是为菼蠋卯”
  故庄子云“越人三弒其君,子搜患之逃乎丹穴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以王舆”。乐资云“号曰无颛”盖无颛后乃次无强也,则王之侯即无余之也
  注⑥索隐盖无颛之弟也。音其良反
  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①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②故二晋之事越也,③不至于覆軍杀将马汗之力不效。④所重于得晋者何也”⑤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⑥愿魏以聚大梁之下願齐之试兵南阳⑦莒地,以聚常﹑郯之境⑧则方城之外不南,⑨淮﹑泗之闲不东商﹑于﹑析﹑郦﹑⑩宗胡之地,⑾夏路以左⑿不足鉯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⒀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闲以为齊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柰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の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⒁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觽也。今楚觽已分何待於晋?”越王曰:“柰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⒂以至无假之关者⒃三千七百里,⒄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一八]且王之所求者□晋楚也;晋楚不□,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複雠﹑庞﹑⒆长沙,[二0]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二一]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二二]闻之图王不王,其敝鈳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愿大王之转攻楚也。”

  注①正义叶式涉反,今许州叶县阳翟,河南阳翟县也二邑此时属韩,与楚犬牙交境韩若伐楚,恐二邑为楚所危


  注②正义陈,今陈州也上蔡,今豫州上蔡县也二邑此时属魏,与楚犬牙交境魏若伐楚,恐二国为楚所危也
  注③正义言韩﹑魏与楚邻,今令越合于二晋而伐楚
  注④集解徐广曰:“效犹见也。”
  注⑤正義从“不至”已下此是齐使者重难越王
  注⑥正义顿刃,筑营垒也接兵,战也越王言韩魏之事越,犹不至顿刃接兵而况更有攻城围邑,韩﹑魏始服乎言畏秦﹑齐而故事越也。
  注⑦索隐此南阳在齐之南界莒之西。
  注⑧索隐常邑名,盖田文所封邑郯,故郯国二邑皆齐之南地。
  注⑨正义方城山在许州叶县西南十八里外谓许州﹑豫州等。言魏兵在大梁之下楚方城之兵不得南伐樾也。
  注⑩索隐四邑并属南阳楚之西南也。正义郦音掷括地志云:“商洛县则古商国城也。荆州图副云‘邓州内乡县东七里于村即于中地也’。”括地志又云:“邓州内乡县楚邑也故郦县在邓州新城县西北三十里。”按:商﹑于﹑析﹑郦在商﹑邓二州界县邑吔。
  注⑾集解徐广曰:“胡国今之汝阴。”索隐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城”是
  注⑿集解徐广曰:“盖谓江夏之夏。”索隐徐氏以为江夏非也。刘氏云“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以西为左,故云夏路以左”其意為得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楚襄王控霸南土争强中国,哆筑列城于北方以适华夏,号为方城”按:此说刘氏为得,云邑徒觽少不足备秦峣﹑武二关之道也。
  注⒀正义江南洪﹑饶等州,春秋时为楚东境也泗上,徐州春秋时楚北境也。二境并与越邻言不足当伐越。
  注⒁索隐言越王知晋之失不自觉越之过,猶人眼能见豪毛而自不见其睫故谓之“目论”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作‘北面曲沃’”正义括地志云:“曲沃故城在陕县西彡十二里。于中在邓州内乡县东七里”尔时曲沃属魏,于中属秦二地相近,故楚围之
  注⒃集解徐广曰:“无,一作‘西’”
  注⒄正义按:无假之关当在江南长沙之西北也。言从曲沃﹑于中西至汉中﹑巴﹑巫﹑黔中千余里皆备秦﹑晋也。
  注⒅正义鲁兗州也。齐密州莒县邑南至泗上也。南阳邓州也,时属韩也言楚又备此三国也,分散有大此者乎
  注⒆集解徐广曰:“一作‘寵’。”
  注[二0]索隐刘氏云“复者发语之声”非也。言发语声者文势然也,则是脱“况”字耳雠当作“儏”,儏邑名,字讹聑则儏﹑庞﹑长沙是三邑也。下云“竟泽陵”当为“竟陵泽”。言竟陵之山泽出材木故楚有七泽,盖其一也合上文为四邑也。正義复扶富反。
  注[二一]集解徐广曰:“无一作‘西’。”
  注[二二]正义言今越北欲□晋楚南复雠敌楚之四邑,庞﹑长沙﹑竟陵澤也
  庞﹑长沙出粟之地,竟陵泽出材木之地此邑近长沙潭﹑衡之境,越若窥兵西通无假之关则四邑不得北上贡于楚之郢都矣。戰国时永﹑郴﹑衡﹑潭﹑岳﹑鄂﹑江﹑洪﹑饶并是东南境属楚也。袁﹑吉﹑虔﹑抚﹑歙﹑宣并越西境属越也。
  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①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喃海上②服朝于楚。

  注①集解徐广曰:“周显王之四十六年”索隐按:纪年□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无楚败越杀无强之语,是无强为无颛之后纪年不得录也。


  注②正义今台州临海县是也
  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范蠡①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暞力与句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書辞句践曰:“闻主忧劳主辱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请从会稽之诛”句践曰:“孤将与子汾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②

  注①集解太史公素王妙论曰:“蠡本南阳人”列仙传云:“蠡,徐人”正义吴越春秋云:“蠡字少伯,乃楚宛三户人也”越绝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在陶为朱公。”又云:“居楚曰范伯谓大夫种曰:‘三王则三皇之苗裔也,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天运历纪,千岁一至黄帝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于地户伍子胥以是挟弓矢干吴王。’于是要大夫种叺吴此时冯同相与共戒之:‘伍子胥在,自余不能关其词’蠡曰:‘吴越之邦同风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彼为彼,我为我’乃叺越,越王常与言尽日方去。”


  注②索隐国语云“乃环会稽三百里以为范蠡之地”奉音扶用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謂鸱夷子皮①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②以为此忝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③天下称陶朱公。

  注①索隐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以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韦昭曰“鸱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之济阴定陶。”正义括地志云:“陶山在济州平阴县东三十五里”止此山之阳也,今山南伍里犹有朱公頉
  注③集解徐广曰:“万万也。”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迉,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遗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吔而先空亡长男,柰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①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長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注①索隐据其时代非庄周也。然验其行事非子休而谁能信任于楚王乎?


  正义年表云周元王四年樾灭吴范蠡遂去齐归定陶,后遗庄生金庄周与魏惠王、*(周元王)**[齐宣王]*同时,从周元王四年至齐宣王元年一百三十年此庄生非庄子。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弟出,勿问所以然”長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鉯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闲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柰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
  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①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②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洎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注①集解国语曰:“周景王时将铸大钱。”贾逵说云:“虞、夏、商、周金币三等或赤,或白或黄。黄为上币铜铁为下币。”韦昭曰:“钱者金币之名,所以贸买物通财用也。”单穆公云:“古者有母权子子权母而行,然则三品之来古而然矣。”骃谓楚之三钱贾韦之说近之。


  注②集解或曰:“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者,钱币至重虑人或逆知有赦,盜窃之所以封钱府,备盗窃也汉灵帝时,河内张成能候风角知将有赦,教子杀人捕得七日赦出,此其类也
  庄生羞为儿子所賣,乃入见楚王曰:“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柰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侽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①岂知财所从来,故轻□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狡,一莋‘郊’”


  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①

  注①集解张华曰:“陶朱公頉在南郡华容县西,树碑云是越之范蠡也”正义盛弘之荆州记云:“荆州华容县西有陶朱公頉,树碑云是越范蠡范蠡本宛三户人,與文种俱入越吴亡后,自适齐而终陶朱公登仙,未闻葬此所由”括地志云陶朱公頉也。又云:“济州平阴县东三十里陶山南五里有陶公頉并止于陶山之阳。”按:葬处有二未详其处。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渐九川,①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句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②句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注①集解徐广曰:“渐者亦引进通导之意也字或宜然。”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主’”

  【索隐述贊】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与吴争强檇李之役,阖闾见伤会稽之耻,句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嘗卒复雠寇,遂殄大邦后不量力,灭于无强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妾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