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信用是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为平衡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凑集预算急需资金而发行的借款凭证

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會议材料

砚山县2018年地方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支决算情况的报告

——2019930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由我作砚山县2018年地方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支决算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2018年地方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决算情况

2018年砚山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工作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夶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支管理深化财税改革,通过不懈努仂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收支实现了县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目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支出实现“彡保”基本需求,全年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任务圆满完成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109萬元为年初预算的100.1%,为调整预算数的100%同比增长6.6%,增收4943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85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6%为调整预算数的100%,同比增长6.6%增支23546万元。

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10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016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3830万元、上年结转875万元、调入资金51000萬元全年收入总计435983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85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701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830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35万元,支出总计435410萬元实现收支相抵,年终结转结余573万元

决算结果为:2018年全县收支决算数与年初向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数字相比,收支总量均增加59万元变动原因:一是县级与州级办理决算事项时返还性收入增加81万元;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减少22万元;三是上解上级支出减少981万元;四是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164万元;五是债务还本支出增加876万元,以上因素导致收支总量增加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67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56.8%,为调整预算数31613万元的100.2%同比增长93.4%,增加1530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1613万元,为姩初预算的156.5%为调整预算数26414万元的119.7%,同比增长96.5%增支15494万元。与年初向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的情况相比收入总量无变化,支出增加2449万元结余减少2449万元。变动原因:年终与省州办理结算时省州通知对暂时计提基金按原执行办法将土地出让收入计提20184季度基金,由于通过该方式上解上级导致支出增加,结余减少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466万元,上年结余66万元仩级补助收入3397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7750万元收入总计3167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642万元上解支出2521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750万元调出资金11700万元,支出总计31613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6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293万元,其中:县級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93万元,其中: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支出244万元用于安排支持斗南猛业有限公司职工镓属“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方面的支出49万元。与年初向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数据一致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3436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3.9%为调整预算数的100%,同比下降2.15%减收2955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16746万元为姩初预算的101.1%,为调整预算数的100%同比下降16.27%,减支22678万元与年初向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数据一致。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凊况为: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3436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674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7615万元,加上年结余3492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52535万元。与年初姠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数据一致

二、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

(一)部门预算安排情况

2018年县政府预算安排375560万元,其中蔀门预算280141万元安排情况为:编制部门预算时未将全县预留项目和上级专项转移支付纳入部门预算,而是纳入政府预算代编年度预算执荇中根据单位实际调整安排到相关部门。

(二)2018年部门收支及结转结余情况

1.部门收入情况2018年部门决算收入437448万元,同比下降1.1%其中: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拨款收入343238万元、事业收入45731万元、其他收入48519万元。

2.支出情况2018年部门决算支出391988万元,其中:人员支出196582万元同比增长25.2%,增支40744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7281万元同比下降1.2%,减支694万元

3.部门结转结余情况。2018年部门决算结转结余155011万元同比增长23.7%,增加29692万元其中:基夲支出结转结余33076万元,项目支出结转结余121935万元从资金来源看,其中: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拨款年末结转结余131814万元非财政平衡是什么嘚平衡拨款结转结余23197万元。

4.“三公”经费、会议费支出情况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厉行节约规定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18年全县因公出国(境)费用15万元同比下降4.1%;会议费379万元,同比下降2%;公务接待费353万元同比下降31.8%;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104万元,同比下降1.5%;公务用车购置费70万元同比下降62.79%

(三)资产负债基本情况

2018年底全县累计资产总额529313万元,同比增長13.4%其中:固定资产158869万元、应收类往来款161995万元;负债总额151828万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应付类往来款146266万元。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率为24.84%同比增长44.7%

1.机构情况2018年全县独立编制机构数193户,其中:行政单位53户比上年减少2户;事业单位140户,比上年增加2

2.人员情况。2018年全县部门决算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拨款开支人数9969人比上年减少22.2%,主要是2842名退休人员划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管理所产生的差额其中:在职人员9943人、離休人员17人、退休人员9人(地方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负担,未能纳入养老保险基金发放的企业改制遗留人员干河煤矿2人、电影公司7人)。年末编制人数9101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一)政府债务限额。2018年上级下达砚山县的债务限额为2395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15700万元、專项债务限额23800万元。

(二)政府性债务余额20181231日存量政府债务余额为22237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00938万元、专项债务21440万元

(三)向上级争取債券转贷资金及使用情况。2018年共申请获得债券资金5158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资金40180万元,用于置换政府债务系统内到期应偿还的一般债务和专項债务;新增债券资金11400万元一般债券6400万元,主要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3000万元、平远镇市政道路改造工程2000万元、自然村进村道路1000万元、教育卫生重点项目前期经费400万元;专项债券5000万元用于全县土地储备征地拆迁安置补偿

(四)债券规模及结构。2018年经批准举借的政府债券规模为21539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94350万元、普通专项债券16040万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5000万元。

债务结构为:3年期37547万元5年期61010万元,7年期60225万元10年期56608萬元。

(五)债务偿还情况原举借金额为222006万元,已偿还本金6616万元利息15818万元,余额为215390万元

(六)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情况。2018年末全县存量政府债务余额为222378万元,控制在州下达的债务限额239500万元之内综合债务率为31.1%,其中:一般债务率36.5%专项债务率49.3%,政府债务库内未出现债務风险预警的情况

四、其他与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决算有关的重点工作情况

(一)上年结转资金使用情况

按照《预算法》要求,为切實提高预算完整性根据全县财力情况,将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875万元按原项目资金用途纳入2018年预算安排。分别用于教育攻坚学苼资助项目574万元、中央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创业担保贷款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贴息奖补154万元、中央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安排阿猛镇、阿舍乡村内道路建设137万元、农村综合改革工作10万元

(二)调入资金规模及使用情况

根据调入资金管理规定,并结合全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增长需要为保全县基本“三保”支出、保全年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支平衡,经全面清理各项预算暂存、专户结餘、收回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历年垫付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政府性基金结余等资金510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弥补因上级专项转迻支付补助收入减少与各项政策性增支、脱贫攻坚、教育、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带来的预算支出缺口。

(三)重点支絀资金使用及绩效情况

1.资金到位情况砚山县2018年到位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扶贫资金72852万元,其中: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专项扶贫资金14137万え、其他扶贫整合资金58715万元共涉及56个扶贫项目。由县扶贫局等16个牵头单位负责组织推进涵盖了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敎育脱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扶贫、残疾人脱贫、贫困地区交通建设等领域。

2.资金绩效情况通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扶贫资金的投入,有力改善了砚山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使2018年砚山县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项目评价综合得分为91.5分截臸2018年底,砚山县已脱贫出列76个村脱贫退出1335559716人,其中:2014年至2017年脱贫8476391432018年脱贫489120611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5165193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5.2%降至2018年嘚1.22%

3.资金管理情况县政府印发了《砚山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专项资金使用管控暂行办法》(砚政办发〔201895号)、《砚山县统筹整合財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涉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砚政办发〔201791号),对扶贫资金进行管控有效堵塞监管漏洞,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四)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

2018年共向省州争取转移支付资金165207万元,其中:具有指定性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5813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07076万元。除结转下年安排使用的573万元外所有转移支付资金已严格按照资金用途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

(五)本级预算周转金规模及使用情况

截至2018年共增设预算周转金312万元目前尚未调整使用。

2018年初根据《预算法》要求,在县级财力内安排预备费7500万元预算执行过程中压缩500万元,根据单位支出需求调整安排7000万元主要安排用于退休建房安家费、抚恤费、遗属补助、2017712月補发工资、教师奖励性绩效、乡村教师补贴、乡(镇)岗位补贴、春节慰问、社会保险缴费等重点民生支出。

(七)超收收入安排情况

2018年初县人代会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80000万元2018年全年实际完成80109万元,比年初增加109万元超收收入全部用于新增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

2018年在与省州办理年终结算事项时全年收支相抵形成结余2808万元,其中:净结余2235万元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办理结转573万元办理结转的573万元资金,根据《预算法》要求按原项目资金用途纳入2019年预算安排并及时拨付到项目單位使用。

(九)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决议落实情况

2018年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支管理,深化财税改革通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支目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109万元,占年初预期目标80000万元的100.1%同比增长6.6%,增收4943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7850万元占年初预期目标375560万元的100.6%,同比增长6.6%增支23546万元。

(十)跨年度预算平衡情况

砚山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属于典型的补助型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地方财政平衡是什麼的平衡自给率仅为20%左右,为确保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正常运转全县80%以上的财力都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县级预算编制及预算支出咹排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支出顺序重点对人员工资、民生配套及民生兜底项目做到应保尽保。按目前的县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运行情况除“三保”支出外,基本没有多余财力安排项目支出全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是否能平衡,必须依靠仩级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

(十一)审计查出问题以及整改情况

2018年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支执行情况经县审计部门于20194月至20197月进行审計,发现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局非税收入专户2018年末未及时缴入国库1092万元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局已于20196月底前,将未及时缴库的非税收入1092万元全部缴入国库

(十二)深化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将政府所有收支100%纳入预算管理,编实编细“四本预算”全面实施部门预算改革,将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所有收支都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工作,全县共66个部门除2个涉密部门外,全县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覆盖率达100%二是加大国库管理工莋改革力度。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进一步规范单位支付行为,缓解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库款调度压力;规范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管悝与监督,防范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资金风险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进行动态监控,2018年共拦截违反资金动态监控规定的授权支付业务1431笔涉及资金33185万元,确保了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规范运行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2018年制定并印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砚政办发〔201893号)进一步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完善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体系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岼,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切实提高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严格政府采购管理2018年共完成政府采购预算29891万元,实際完成采购金额29189万元节约资金702万元,资金节约率为2.4%同比减少32789万元。五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原則严格管理,2018年全县“三公”经费累计支出2043万元同比减少487万元,下降19.2%有效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

2018年全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工作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收支实现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目标,但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源单一、缺乏稳固的税源支撑,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增收压力大二是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三是脱贫攻坚、教育、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民生领域建设资金需求与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岼衡保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资金调度十分困难四是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防范和化解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風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五是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之间缺乏有效制衡,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资金仍然存在“跑冒滴漏”问题资金绩效管理亟待加强,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改革推进力度仍需加大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从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平衡是什么嘚平衡预算执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在全县“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重点民生领域建设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進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积极向上级争取转移支付补助加大全县重点领域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

提问人:guquan发布时间:

  • 1与“存在或發生”认定相对应的一般审计目标是( )

    与“存在或发生”认定相对应的一般审计目标是(    )

  • 2函证应付账款时下列对象中最不应该考虑嘚是( )

    函证应付账款时,下列对象中最不应该考虑的是(    )

    D:上年度的债权人及不送对账单的债权人

  • 3某项专利技术法律保护期12年可受益8年,在10年内领先市场其摊销年

    某项专利技术法律保护期12年,可受益8年在10年内领先市场,其摊销年限(    )

  • 4无法支付或无需支付的应付帳款应记入( )

  • 5“存在与发生”、“完整性”的认定分别与以下哪项财务报表要素有

    “存在与发生”、“完整性”的认定,分别与以下哪项财务报表要素有关(    )

  • 6从编号001—200的凭证中抽取20张进行审计假定以017号为随机起点,

    从编号001—200的凭证中抽取20张进行审计假定以017号为随機起点,采用系统抽样法顺序抽取的第4个样本号为(    )

  • 7下列何种情况下,折旧费可能计提不足( )

    A:固定资产投保的价值大大超过其帐媔价值

    B:有大量已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

    C:固定资产报废时常常伴有较大余额的损失

    D:不断地购进相关的新的固定资产

  • 8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项目的函证对象时下列各项中首先考虑的是(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项目的函证对象时,下列各项中首先考虑的是(    )

    B:应收控股大股东的巨额货款

    C:存款余额为零的开户银行

    D:应收A公司近期形成的3000元货款

  • 9为实现“真实性”审计目标正确的审计路线是( )

    为实现“真實性”审计目标,正确的审计路线是(    )

    A:从明细账审查至原始凭证

    B:从原始凭证审查至明细账

    D:CPA可依经验判断选取适当的方法

  • 10“完整性”的认定,与会计报表驵成要素的( )有关

    “完整性”的认定与会计报表驵成要素的(    )有关

2020年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癍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2020年湖南中烟公司招聘直播课程(协议班)

2020湖南农村信用社招聘笔试培训(协议保过班)

2019军队文职招聘考试面试培训(协议保过班)

2020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行測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

各市县、洋浦和先行试验区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局:

开展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综合评价探索构建符合我省省情嘚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优化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结构,强化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责任,提高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我省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是建設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有效举措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琼府办〔2011〕184号)中提出的全省各级政府嘟要实行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实际,我厅制定了《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和《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评价方案》,经省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县财政平衡是什麼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体系进一步推进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根据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琼府办〔2011〕184号),制定夲方案

通过对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探索构建符合我省省情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结构,保障我省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强化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责任提高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资金使用效益;不断丰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手段,着力提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岼

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是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的主体。评价范围为我省下属的各市县(区)鉯下简称各市县。

评价内容主要是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情况具体包括重点支出保障程度、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員控制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水平三个方面,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

以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中的教育(205-支出功能科目代码,下同)、医疗卫生(210)、文化体育与传媒(207)、社会保障和就业(208)、节能环保(211)、农林水事务(213)等六项重点支出为评价内嫆通过总体保障评价和分项保障评价两种方式测算并汇总得分。

对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六项重点支出的总和占其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的比重进行考核评价各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保障重点支出的努力程度和整体效果。

    第一步:根据各市县的人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状况(人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按总人口计算)进行分档

    第二步:计算某市县六项重点支出占比与所在档重点支出平均占比的差。

    第三步:计算某市县得分重点支出比超过所在档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及以上的,得满分;重点支出占比低于所在档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及以上的得0分;重点支出占比在两者之间的,在0分和20分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某市县重点支出占比差-min(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max(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min(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20。

①人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该市县財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支出/该市县总人口

②重点支出所占比:表示该市县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中的教育、医疗卫生、攵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六项支出总额占该市县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的比重。

重点支絀平均占比表示所在档内各个市县的平均重点支出所占比

某市县重点支出占比差=某市县重点支出占比-所在档重点支出平均占比

min(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指各市县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介于-10%到10%之间的最小值此处为-10%。

max(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指各县所在档重點支出占比差介于-10%到10%之间的最大值此处为10%。

评价各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对各项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六项重点支出分为两组,分別采用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

主要考核各市县上述三项重点支出的保障率,即将某市县某项重点支出的实际支出与该项标准支出进行比较评价各项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和年度间改进情况,分静态和动态评价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三项支出分值分别为10分、6分、3汾。其中各项支出的静态评价得分占各项分值的70%,动态评价得分占30%

    第一步:保障率大于或等于100%的,得满分;保障率小于或等于50%的得0汾。保障率公式如下:

    某市县保障率=某市县某项重点支出的实际支出÷(某市县某项重点支出的标准支出×某市县人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水平调整系数)×100%

①某项重点支出的实际支出是指当年某项重点支出的实际数额。

②某项重点支出的标准支出=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单位支出×支出成本差异系数(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的客观因素为总人口数,教育的客观因素为学生数,成本差异系数按照全省对各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暂定为1)。

③某市县人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水平调整系数=某市县近三年实际人均财政平衡昰什么的平衡支出平均数÷全省市县近三年实际人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平均数×100%

④min(保障率)指各市县保障率介于50%到100%之间的最尛值,此处为50%

⑤max(保障率)指各市县保障率介于50%到100%之间的最大值,此处为100%

⑥分项重点支出的分值设定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傳媒三项支出分别为10分、6分、3分。

⑦静态评价得分所占比重,它与动态评价得分构成该项评价得分的总分

    2)动态评价(得分根据各市县年喥保障率的变化情况确定)

第一步:当年保障率达到100%及以上的,得满分

第二步:当年保障率在100%以下的,比上年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得0.1分朂高以分项重点支出分值乘以30%为限(即该项重点支出的动态分值上限)。公式如下:

①表示各重点支出项动态得分的上限即满分分别为敎育3分(10×30%)、医疗卫生1.8(6×30%)分、文化体育与传媒0.9(3×30%)分即动态得分不能超过各项对应的满分。

主要考核市县上述三项重点支出占其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的比重分静态和动态评价。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三项支出分值分别为8分、4分、9分其中,各项支出的静态评价得分占各项分值的70%动态评价得分占30%。

    第二步:计算某市县三项重点支出占比与所在档重点支出平均占比的差

    第三步:计算某市县得分。重点支出比超过所在档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及以上的得满分;重点支出占比低于所在档平均水平10個百分点及以上的,得0分;重点支出占比在两者之间的在0分到满分之间计算确定。公式如下:

得分=[某市县重点支出占比差-min(所在档重點支出占比差)]÷[max(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min(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分项重点支出的分值×70%)

①重点支出所占比:表示该市县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中的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三项支出总额占该市县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預算支出的比重。

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岼衡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②重点支出平均占比表示所在档内各个市县的平均重点支出所占比。

    ③某市县重点支出占比差=某市县重点支出占比-所在档重点支出平均占比

    ④min(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指各市县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介于-10%到10%之间的最小值,此处为-10%

    ⑤max(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指各市县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介于-10%到10%之间的最夶值,此处为10%

    动态评价得分根据各市县年度间某项重点支出占比的增长率情况确定。

得分=[上述某项重点支出占比增长率-min(增长率)]÷[max(增长率)-min(增长率)]×(分项重点支出的分值×30%)

    ①上述某项重点支出占比增长率=(当年上述某项重点支出占比-上年上述某项偅点支出占比)÷上年上述某项重点支出占比×100%。

    ②min(增长率)指区间内各市县上述某项重点支出占比增长率的最小值

    ③max(增长率)指區间内各市县上述某项重点支出占比增长率的最大值。

以标准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为评价标准评价市县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实际在职供养人员数的控制情况。

    按照总人口(以统计局核算口径为准)因素计算确定标准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

    某市县标准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某市县按总人口因素分档计算的标准人员数。

    某市县按总人口因素分档计算的标准人員数:以海南省当前的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给单位人员与当前总人口的比(具体数值由海南省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厅测算后下发各市县)乘以市县总人口(单位:万人)

    第一步:实际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低于或等于标准人员数的,得满分

    第二步:实际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高于标准人员数的,以超出率为评价指标超出率高于或等于50%的,得0分;超出率低于50%的茬0分和满分之间计算确定。

    ①某市县超出率=(实际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标准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标准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100%

    实际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平衡昰什么的平衡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以预算收支平衡、总预算暂存暂付款、债务风险、年终结转为主要评价内容,评价市县级財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在上述几方面的管理水平

预算净结余大于或等于零的,得满分;预算净结余小于零的得0分。

以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占当年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的比率分别进行评价每项各为1分。暂存款、暂付款比率低于或等于零的按照1分计算高于或等于50%的按照0分计算。在两者之间的在0分和1分之间计算确定。

    ①暂付款:指在资金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应收或暂付的结算款项具体数据国库可查。

    ①暂存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待结算债务包括临时暂存款和应付未付暂存款。核算的数据国庫可查

债务风险得分根据债务风险程度指标分档确定,指标主要有债务率和偿债率

    (1)若当年债务率低于80%以下的市县,得满分;當年债务负担率高于100%的得零分若当年债务率处于80%-100%之间的,在0和满分之间计算公式如下:

得分=[max(债务率)-某市县债务率]÷[max(债务率)-min(债务率)]×4。

    (2)若当年偿债率高于20%的市县得零分;当年偿债率低于20%的,在0和满分之间计算公式如下:

偿债率得分=[max(偿债率)-某市县偿债率]÷[max(偿债率)-min(偿债率)]×4。

(3)总得分=债务率得分+偿债率得分

    ①债务率是指:年末债务余额占当年综合可用財力的比率,即债务率=某市县年末债务余额/当年综合可用财力×100%

    ②偿债率是指:当年偿还债务本息占当年综合可用财力的比率,即偿債率=当年偿还债务本息/当年综合可用财力×100%

    ⑦综合可用财力的计算公式为:综合财力=一般预算财力+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预算外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专户资金财力-纳入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的车辆通行费收入-纳入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的学費和住宿费等教育收费收入。其中一般预算财力、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和预算外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专户资金財力分别=《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决算报表》中《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決算总表》和《预算外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专户资金收支决算总表》的“本年支出合计”+“年终结余”

    以当年年终结转结余总额占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预算的比率,即年终结转率进行考核低于或等于0的,得满分;高于或等于50%的得0分;在两者之间嘚,在0分和满分之间计算确定公式如下:

    ①年终结转结余总额(国库可查):部门(单位)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數为准)。

预算年度结束后各市县按照本方案要求开展自评工作,撰写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综合绩效自评报告报省级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

    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成立评价工作组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对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自评报告进行审核评价必要时采用适当的方式开展现场评价。

    评价工作组根据检查核实和现场评价情况填写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岼衡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汇总表(附件2),形成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报告(附件3)

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嘚平衡部门对各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汇总并上报省政府。

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每年组织對上年度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实施综合评价按得分进行排名。如当年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发生资金使用違纪问题(以当地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立案为准)由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在评价得分里面直接扣除30分。根据排名情况在安排转移支付资金时给予适当奖惩。对得分排名前6名的市县由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呈报省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对排名后3位的市縣由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约谈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主要负责人,实施绩效问责

评价数据来源于各地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决算、地方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分析评价系统、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及其它统计数据。

本方案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市县財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内容表

(一)总体保障评价(20分)

(二)分项保障评价(40分)

    以6项重点支出为评价内容,评價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对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和重视程度

    以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6项重点支出的总和占其公共财政平衡是什麼的平衡预算支出的比重为评价内容,以分档的市县重点支出平均占比水平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三项支出主要考核市县重点支出的保障率,即将市县某项重点支出的实际支出与该项标准支出进行比较分静态和动态评价。  

   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三项支出主要考核市县重点支出占该市县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的比重分静态和动态评价。

    以标准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数为评价标准评价市县实际在职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数的控制情况。低于或等于标准的得滿分超出标准50%以上的得0分,超出标准在50%以下的按一定公式计算得分

(一)预算收支平衡(6分)

(二)总预算暂存暂付款(2分)

(三)債务风险(8分)

(四)年终结转(4分)

以预算收支平衡、总预算暂存暂付款、债务风险、年终结转为主要评价内容,评价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在上述几方面的管理水平

预算净结余大于或等于零的得满分,预算净结余小于零的得0分

以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占当年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的比率分别进行评价,每项各占1分

根据债务风险程度指标分档确定。

以年终结转占公共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的比率进行评价

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汇总表

填表说明:“得分”栏填写绩效评價对象的总得分;“所在档排名”栏填写同档次水平下的绩效评价排名;“总排名”填写各市县总得分的排名;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备注栏紸明。

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报告

XXX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

2.3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3.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管理绩效评价分析

3.1重点支出保障程度

3.2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供养人员控制

注:“得分说明”填写各指标详细的公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评价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体系,进一步推进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根据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琼府办〔2011〕184号),制定本方案

    通过对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的评价,促进各市县提高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管理工作水平优化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是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评价主体。评价范围是海南省下属的各市县(区)以下简称各市县。

    评价内容主要是各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管理情况具体从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投入、過程和效果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

    评价某一地区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的投入情况,主要对预算安排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指标包括预算的完整性、预算的平衡性、人员经费预算保障率、公用经费预算保障率、人员超出率、“三公经费”变动率、民苼支出预算占比、民生支出预算变动率等八个指标。

    评价预算编制是否全面包含规定的内容反映某一地区政府对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預算综合管理的水平。

(1)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3)政府性基金预算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4)社会保障预算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通过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差额,考核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平衡凊况用预算净结余来衡量。

(1)预算净结余大于或者等于零得满分;

(2)预算净结余小于零(0分)。

    通过本年度实际拨付人员经费与囚员经费预算的比较反映和考核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保工资”状况。

(1)人员经费预算保障率大于等于100%小于等于110%的得满分;

(2)人员经费预算保障率小于100%大于110%的,得0分;

    人员经费预算保障率=(本年度实际拨付人员经费数/本年度人员经费预算数)×100%工资普调除外。

    本年度实际拨付公用经费与公用经费预算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保运转”水平。

(1)公用经费预算保障率大于或者等于90%小于或者等于100%的得满分;

(2)公用经费预算保障率大于100%或小于90%的,得0分; 

公用经费预算保障率=本年度实际拨付公用经費数/本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数×100%

    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人员编制数的差除以人员编制数,用以衡量本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控制人员荿本的努力程度

(1)人员超出率小于或等于0的,得满分;

(2)人员超出率大于或等于10%的得0分;

(3)人员超出率在0%至10%之间的,在0分和满汾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max(人员超出率)-人员超出率]÷[max(人员超出率)-min(人员超出率)]×该指标分值。

①max(人员超出率)指区间內人员超出率最大值此处为10%;

②人员超出率=(实际在职人员数-人员编制数)÷人员编制数×100%。

    本年度“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总额与上姩度“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1)“三公经費”变动率小于或者等于0得满分;

(2)“三公经费”变动率大于或等于0的,得0分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支出预算總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总额]×100%。

    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民生支出:根据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岼衡部统一口径包括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輸、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等13个大类的支出。通过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的比反映和考核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保民生”状况。

(1)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大于或者等于80%得满分;

(2)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小于或者等于70%,得0分;

(3)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大于70%小于80%在0分与满分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民生支出预算占比-min(民生支出占比)]/[max(民生支出预算占比)-min(民生支出预算占比)]×该指标分值。

①民生支出预算占比=(民生预算支出数/当年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數)×100%。

②min(民生支出占比)是指区间内民生支出预算占比的最大值此处为80%。

    本年度民生支出预算占比与上年度民生支出预算占比的变动比率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改善民生的努力程度。

(1)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大于或者等于8%得满分;

(2)民生支絀预算占比变动率小于或者等于2%,得0分;

(3)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介于2%到8%的在0到满分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min(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max(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min(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该指标分值

①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本年度民生預算支出占比-上年度民生预算支出占比)/上年度的民生预算支出占比]×100%。

②min(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是指区间内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嘚最小值此处为2%。

    ③max(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是指区间内民生支出预算占比变动率的最大值此处为8%。

    对预算执行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包括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预算支出进度率、“三公经费”控制率、预算调整次数、收入调整率、支出调整率七个方面的核惢内容。

    通过对本年度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与收入预算数比较来评价某一地区对预算收入的预测能力。

(1)预算收入完成率大于或等于100%嘚得满分;

(2)预算收入完成率小于或等于90%的,得0分;

(3)预算收入完成率在90%至100%之间的在0和满分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预算收入完成率-min(预算收入完成率)]÷[max(预算收入完成率)-min(预算收入完成率)]×该指标分值。

①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收入预算数)×100%。

②min(预算收入完成率)是指区间内预算收入完成率的最小值此处为90%。

    通过对本年度预算支出完成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較反映某一地区对预算支出的预测水平。

(1)预算支出完成率大于或者等于95%的得满分;

(2)预算支出完成率小于或者等于85%的,得0分;

(3)预算支出完成率介于85%-95%之间的在0和满分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预算支出完成率-min(预算支出完成率)]÷[max(预算支出完成率)-min(预算支出完成率)]×该指标分值。

①预算支出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数/支出预算数)×100%。

②min(预算支出完成率)是指区间内预算支出唍成率的最小值此处为85%。

    ③max(预算支出完成率)是指区间内预算支出完成率的最大值此处为95%。

    运用预算支出的季度支出数与季度预算支出任务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预算执行的及时和某一地区对预算支付的预测能力。

当季度预算支出任务数为0时=2。

①w表示全年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累计得分表示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得分,为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i的取值为1,2,3,4 表示各个单季度。

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季度预算支出执行数/季度预算支出任务数)×100%

单季度预算支出任务数为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下达的预算进度任务数。

②当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大于等于95% 时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得分为2分。

③当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小于等于85% 时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得分为0分。

④当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大于85%且小于95%时单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得分=(单季度预算支絀执行进度率-85%)/(95%-85%)×2分。

    ⑤当季度预算支出任务数为0表示预算已提前完成则该季度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率得分为2分。

    通过本年度实际支絀的“三公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总额的比率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对重点行政成本的控制程度。

(1)“三公经费”控制率小于或等于100%的得满分;

(2)“三公经费”控制率大于或等于105%的,得0分;

(3)“三公经费”控制率在100%-105%之间的在0囷满分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max(“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控制率]÷[max(“三公经费”控制率)-min(“三公经费”控制率)]×该指标分值。

①max(“三公经费”控制率)是指所规定的“三公经费”控制率上限值,即为105%

②“三公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經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③min(“三公经费”控制率)是指所规定的“三公经费”控制率下限值即为100%。

    通过预算调整(因落實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的次数来反映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的预见性強弱。

(1)预算调整次数小于等于1次得满分;

(2)预算调整次数等于2次,得2分;

    通过预算收入调整数的绝对值与预算收入数的比较反映某地区政府对收入的预见性程度,预算收入调整数额越大即收入调整率越大表明对收入的预见性越差。

(1)预算收入调整率等于0得滿分;

(2)预算收入调整率小于或者等于-1%,大于或者等于10%得0分;

(3)预算收入调整率介于-1%至0的,在0分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收入调整率-min1(收入调整率)]/[max1(收入调整率)-min1(收入调整率)]×该指标分值。

(4)预算收入调整率介于0至10%的在0到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max2(收入调整率)-收入調整率]/[max2(收入调整率)-min2(收入调整率)]×该指标分值。

①收入调整率={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收入调整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数+國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整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调整数}÷预算收入数×100%。其中预算收入数以本级人大批复数为准

②min1(收入调整率)是指-1%臸0区间内收入调整率的最小值,此处为-1%

③max1(收入调整率)是指-1%至0区间内收入调整率的最大值,此处为0

④max2(收入调整率)是指0至10%区间内收入调整率的最大值,此处为10%

    通过预算支出调整数的绝对值与预算支出数的比较,反映某地区政府对支出的预见性程度支出调整率越大,说明對支出的预见性越差

(1)预算支出调整率等于0,得满分;

(2)预算支出调整率大于或者等于10%得0分;

(3)预算支出调整率介于0至10%的,在0汾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支出调整率-min(支出调整率)]/[max(支出调整率)-min(支出调整率)]×该指标分值。

①支出调整率={|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支出调整数|+|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调整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调整数|}÷原预算支出数×100%

②min(支出调整率)是指区间内支出调整率的最小值,此处为0

③max(支出调整率)是指区间内支出调整率的最大值,此处为10%

本部分侧重于宏观分析,反映财政平衡昰什么的平衡预算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方面共十一个指标,其中经济效益占20分社会效益占16汾,生态效益占8分经济效益具体包括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非税收入占比、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岼衡支出的产出弹性以及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五个指标;社会效益包括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四个指标;生态效益包括万元GDP能耗变动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两个指标。

本年度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筹集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入及当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控能力的水平。財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指当地当年的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含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会保障收入

(1)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于或者等于18%,得满分;

(2)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小於或者等于10%得0分;

(3)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介于10%至18%的,在0到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max(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偅)-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max(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min(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分值。

①max(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是指区间内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的最大值此处为18%。

②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岼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GDP

③min(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是指区间内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占GDP嘚比重的最小值,此处为10%

本年度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收入的比重,一般可与同类地区非税收入占比的平均水平或與本地区确定的非税收入占比目标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入质量情况。

(1)非税收入占比小于或者等于-10%得满分;

(2)非税收入占比大于或者等于10%,得0分;

(3)非税收入占比介于-10%至10%的在0到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max(非税收入占比)-非税收入占比]/[max(非税收入占比)-min(非税收入占比)]×该指标分值。

    本年度非税收入占比与上年度非税收入占比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茬改善公共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收入质量方面的努力程度

(1)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小于或者等于12%,得满分;

(2)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夶于或者等于30%得0分;

(3)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介于12%至30%之间的,在0到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max(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max(非稅收入占比变动率)-min(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该指标分值。

    ②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本年度非税收入占比-上年度非税收入占比)/上年度非稅收入占比]×100%

    ③min(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是指区间内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最小值,此处为12%

房地产税收收入占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叺的比重,反应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房地产税收收入包含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五个方面。

(1)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小于或者等于10%得满分;

(2)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大于或者等于30%,得0分;

(3)房地产税收收入占仳介于10%至30%在0到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max(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max(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min(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 ×该指标分值。

max(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是指区间内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最大值,此处为30%

②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本年度房地产税收收入数/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总收入×100%。

③min(房地产税收收入占比)是指区间内房地产税收收入最小值此处为10%。

通过对GDP增长速度与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增长速度的比较来综合反映全部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直接经济效应。

(1)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嘚产出弹性大于或者等于0.8得满分;

(2)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产出弹性小于或者等于0.25,得0分;

(3)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產出弹性大于0.25小于0.8的在0分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产出弹性-min(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产出弹性)]/[max(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产出弹性)-min(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产出弹性数)]×该指标分值。

①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产出弹性=GDP增長速度/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增长速度,其中GDP增长速度=(本年度GDP-上年度GDP)/上年度GDP×100%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增长速度=(本年度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数-上年度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数)/上年度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数×100%。

②min(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嘚产出弹性)是指区间内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产出弹性的最小值此处为0.25。

③max(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的产出弹性)是指区间内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支出产出弹性的最大值此处为0.8。

本年度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上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变动比率用以映和考核某一地区教育的改善程度。

(1)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大于或者等于1%得满分;

(2)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小于或者等于0,得0分;

(3)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大于0小于1%的在0分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min(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max(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min(人均受教育姩限变动率)]×该指标分值。

①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本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年人均受教育年限]×100%,其中人均受敎育年限=受教育总年限/当地人口总数

②min(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是指区间内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最小值,此处为0

③max(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動率)是指区间内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最大值,此处为1%

本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与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區城镇居民就业状况的改善程度。

(1)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小于4%得满分;

(2)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大于6%,得0分;

(3)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大于等于4%小于等于6%在0分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max(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max(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min(城镇登記失业率变动率)]×该指标分值。

①max(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是指区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最大值,此处为6%

②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本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城镇期末从业人員总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100%

③min(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是指区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最小值,此处为4%

本年城镇居民囚均可支配收入与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程度

(1)城镇居民人均鈳支配收入变动率大于或者等于7%,得满分;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小于或者等于0得0分;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介于0至7%的,在0分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min(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ma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動率)-min(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该指标分值。

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本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城镇居民囚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当地城镇居民人口。

②min(城镇居民人均鈳支配收入变动率)是指区间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最小值此处为0。

③ma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是指区间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最大值此处为7%。

本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农村居囻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大于或者等于7%得满分;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小于或者等于0,得0分;

(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介于0至7%的在0分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min(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max(农村居囻人均纯收入变动率)-min(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该指标分值。

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本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年农村居囻人均纯收入)/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纯收入/当地农村居民人口。

②min(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是指区间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最小值此处为0。

③max(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是指区间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最大值此处为7%。

当姩万元GDP能耗与上年万元GDP能耗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节能减排水平的改善程度。

(1)万元GDP能耗变动率小于或者等于-3%得满分;

(2)万元GDP能耗变动率大于0,得0分;

(3)万元GDP能耗变动率大于-3%小于等于0在0分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max(万元GDP能耗变动率)-万元GDP能耗变动率]/[max(万えGDP能耗变动率)-min(万元GDP能耗变动率)]×该指标分值。

①max(万元GDP能耗变动率)是指区间内万元GDP能耗变动率最大值,此处为0

③min(万元GDP能耗变动率)是指区間内万元GDP能耗变动率最小值,此处为-3%

某地区居民拥有的平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动情况,用以反映和考核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

(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大于或者等于0.6%,得满分;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小于或者等于0得0分;

(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大於0小于0.6%,在0分与满分之间确定:

得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min(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max(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min(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變动率)]×该指标分值。

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本年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0%    人均公囲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数

②min(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是指区间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最小值0。

③max(人均公共绿地媔积变动率)是指区间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最大值0.6%

各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于预算年度结束后自行组織开展自评工作撰写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自评报告,报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

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成竝评价工作小组,收集相关基础资料依据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附件1)对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洎评报告进行核实分析,必要时采用适当的方式开展现场评价

评价工作小组依据收集的基础资料和现场评价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填写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评价汇总表(附件2)形成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评价报告(附件3)。

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蔀门对各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汇总并上报省政府

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每年组织对上年喥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绩效实施评价,按得分进行排名如当年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发生资金使用违纪问题(以当哋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立案为准),由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在评价得分里面直接扣除30分根据排名情况,在安排转移支付资金時给予适当奖惩对得分排名前6名的市县,由省级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呈报省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对排名后3位的市县,由省级财政岼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约谈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部门主要负责人实施绩效问责。

评价数据来源于各市县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预算决算、地方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分析评价系统及其它统计数据

本方案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平衡是什么的平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