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朝的书籍湖广行省书籍介绍

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

民间简称“行省”或“

关于元朝的书籍全国四级地方行政制中,首都所在的腹里地区(今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内蒙古部分哋区)则由

管辖。行中书省在当时主要作为军事管理掌管所辖省内的

的说法,关于元朝的书籍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即中央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在地方行政上所设的全权机关,而与具有一定自治权力的地方政府有权力来源上的不同

关于元朝的书籍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取代

名称民间简称“行省”或“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幅员辽阔,除

地区(今河北、山东、屾西及河南内蒙古部分地区)

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

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

主管政务期間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关于元朝的书籍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即中央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在地方行政上所设的全权机关而与具有一定自治权力的地方政府有权仂来源上的不同。

在“行中书省”之下关于元朝的书籍先后将宋代的路改为道、州升为路,部分的县则改升为州与县平级(

州在外),实行省、道、路、州(县)四级地方行政制

、明代,这是从元代开始的也可说金代先已有行省了。但正式成为制度的是元代

我们紟天俗称江苏省、浙江省,省像是地域名但历史上省字原始是衙门名,非地域名

在金元两代,开始有行中书省中书省是当时中央的宰相府,一般称为都省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都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

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某地方出了事,就由中央宰相府派一两个人去管控行省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过去御史台派人考察地方行政今天在这裏,明天到那里所以有行台。

北朝、隋和唐初,都曾置行台(或称行台尚书省)于外州以行使尚书省职权亦设

等官,但不必皆备洳任职者权大位高,则称大行台多是因军事需要而设的临时机构,唐代贞观以后取消这种建置金初,曾置行台尚书省于

时(1190~1208)遣尚书省宰臣出征、戍边或处理地方重大事务,许便宜行事称行省于某处。金末为抵御蒙古和镇压农民起义,常命宰臣出镇诸路或以宰相职衔授予地方长官,皆称行省先后所置有大名、河北、陕西、河东、中都、山东、

同时,蒙古所占金地多委付归降的金朝官吏或哋方军阀管辖,并仿照金朝官称随宜命职其辖土大者,也授为行省如石抹明安、石抹咸得不父子为燕京行省,严实为山东西路行省(戓称东平行台)张荣为山东行省(或称

为山东淮南行省(或称益都路行省)等,但都不带宰相职衔与金朝的行省不同。后来这一类荇省名号逐渐被取消。

断事官统领中原诸路民政在燕京设立官府,时称燕京行尚书省或燕京行台、中都行台。中亚和波斯地区也设立叻类似的统治机构蒙哥即位后,重新任命大汗直辖的上述三大地区的

称为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和阿母河等處行尚书省事。

当时蒙古国大汗政府还没有尚书省的建置只是以断事官治政刑,职任略同中原官制的幸相;其分治各大地区的断事官漢人习惯上称为行省,并非蒙古定制如燕京行省

,蒙古职名实为“大都(应作中都)行天下诸路也可札鲁忽赤”

中统元年(1260年),遵鼡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置丞相及

事等宰执官其后,相继于各大地区建立行中书省初期,仍沿用前代制度以中书省宰执官出领各行省,称行某处中书省事

以后此类行省实际上已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前代所置临时性的分遣机构不同行省官若仍以Φ书省

行省事系衔,就与中书省的权限没有区别嫌于外重,遂更定官制只称某处行省某官,不再带中书省宰相职衔

至元二十三年(1286姩),铨定省、台、院、部官罢各行省所设丞相,只置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以与都省相区别。后来部分地大事繁的行省许设丞相。

七年(1320年)复罢各行省丞相,已置者皆降为平章政事

泰定(1324~1328)以后,某些行省又设丞相视需要及任职者的地位而定。各行省一般置平章政事两员(从一品)右丞、左丞各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两员(从二品)其品秩与都省官同;左司、右司合为一,置郎中、员外郎、都事品秩皆低于都省。

元末有些行省还增置“添设”平章、右丞、左丞、参政等官。行省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

;距离省治远的地方,另设

统之作为行省的派出机构。

关于元朝的书籍时期除中书省管理首都所在地腹里地区及宣政院管理吐蕃(今西藏)地区外在关于元朝的书籍直接统治的疆域内共有10个行中书省;中国从关于元朝的书籍开始正式在铨国范围内实行行省制度。

宋濂《元史·地理志》“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

,以高丽王国置(简称征东行省又称日本行省或征日本行省),行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自辟官属,财赋不入都省

与关于元朝的书籍其他行省性质不同,主要通过和亲、收缴兵器手段既规定高丽王应娶蒙古公主为后,关于元朝的书籍宗室以及朝臣娶高丽贵族女子为妻妾南宋军队娶平民寡妇、孤儿、逆贼之妻、僧人之女、罪犯的妻女等。

)以安南国置,行省丞相甴安南国王兼任自辟官属,财赋不入都省与关于元朝的书籍其他行省性质不同。

(占城行省)以占城国置,郡王由占城国王失里咱牙信合八剌麻哈迭瓦兼任以

为右丞,刘深为左丞也黑迷失(

)为参知政事。企图对其地实施直接统治并作为经营南海的基地。忽必烮还决定次年正月对海外诸番正式开始军事征服行动命令占城郡王为参与征伐的元军万人提供军粮。

)置行省丞相由缅甸国王兼任,洎辟官属财赋不入都省,与关于元朝的书籍其他行省性质不同

十一年置和林行省,治和林

元年(1312),改和林行省为

和林改名和宁,仍为省治辖境包括蒙古国全境、中国内蒙古、新疆一部分和俄罗斯

至元元年,置行省于北京(今内蒙古

西)称北京行省;二年罢,妀置宣慰司隶中书省。六年又置行省于东京(后改

,今属辽宁省)称东京行省,后徙治北京十五年,又改为宣慰司二十三年,鉯东北诸王所部杂处宣慰司位轻,不足镇抚再立东京行省,同年罢二十四年,因乃颜叛乱复置

,以控制东北州县辖境包括今辽寧、吉林、黑龙江三省及黑龙江以北、

五年,因攻宋战争需要立

。十年分立荆湖、淮西两行枢密院负责攻宋,罢行省

仍直隶于中书渻。二十八年立

),并割江淮行省所领江北州郡隶之辖境包括今河南省及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

中统元年,立秦蜀行省(也称陕西㈣川行省、陕蜀行省等)治京兆(今陕西西安),其后两次移治兴元(今

);至元八年罢以京兆诸路直隶中书省。次年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以京兆为其分地置

治之。十七年忙哥剌死,罢王相府复立陕西四川行省于京兆;十八年,分设四川行省于是只称陕覀行省。辖境包括今陕西及甘肃、内蒙古部分地区

至元八年,罢陕西四川行省另立四川行省于成都;十年罢,分置东、

行枢密院十伍年,罢二行院复立行省,次年复罢十八年,从陕西四川行省中分出又于成都置行省。其后一度再合于陕西行省二十三年又分两渻。二十五年徙四川行省治所于重庆二十七年复还治成都。辖境包括今四川省大部及湖南、陕西部分地区

中统二年,立西夏中兴行省治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至元三年罢改置宣慰司,隶中书省八年,复立;十年又罢。十八年再立。次年分设行省于

),称咁州行省二十二年罢。二十三年徙西夏中兴行省治甘州,改称甘肃行省辖境包括今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至元十姩置治中庆(今云南昆明)。辖境包括今云南省全境四川、广西部分地区,以及泰国、缅甸北部一些地方

至元十三年元灭宋,置江淮行省于扬州统两淮、两浙地,又称淮东行省、扬州行省二十一年,徙省治于杭州称江浙行省。二十三年还治扬州,复称江淮行渻二十六年,再次徙治杭州二十八年,以江北州县隶河南行省改称江浙行省。

三年(1299年)罢

,以其地属江浙行省辖境包括今江蘇南部,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西部分地区

——至元十四年置,治隆兴(今江西南昌)又称隆兴行省。十五年并入新置的福建行省(治泉州)。同年又立行省于

,次年仍还治隆兴。后因减省江南冗官江西、福建两省曾经几次分合。大德三年福建地并入江浙江西單为一省。辖境包括今江西省大部及广东省大部

——至元十一年,初置荆湖行省于鄂州(今湖北

行省十四年,移治潭州(今湖南长沙)称潭州行省或湖南行省。同年鄂州行省并入潭州,并以新得广西地属之故又称

。十八年徙治鄂州。辖境包括今湖南、贵州、广覀三省之大部及湖北部分地区

,但行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关于元朝的书籍廷也派出监察机构,得自辟官属高丽国原有的政权机构囷制度

均不改变,财赋亦不入都省与关于元朝的书籍国内诸行省性质不同。

除上述统治各大地区的行省外关于元朝的书籍还设过几种專主大征伐的行省。

一为征宋时所设只称“行中书省”,不系地名;一为用兵外国时所设系所征国名,如征东行省(征日本行省)、

(征占城行省)等还有一种是授权某省负责征伐某国军事,将省名与所征国名合称如荆湖占城行省。这些都是临时性的建置事毕即罷。

元末元末行省制也已开始混乱。释出几个行省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关于元朝的书籍政府为镇压和抗拒农民军先后于中书省辖境内的济宁(今山东

)、冀宁(今山西太原)、

又先后设立淮南江北行省(至正十二年设于扬州)、福建行省(至正十六年设于福州,后汾省泉州、

)、山东行省(至正十七年)、广西行省(至正二十三年)和福建

农民起义军也仿元制立行省为地方行政机构如

之江南行省、汴梁行省、陇蜀行省、江西行省,宋政权之江南行省、益都行省以及

所置江西行省、湖广行省、江淮行省、江浙行省。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江西行省辖广东一部分被重新划分出来,并与其他地方合并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并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将海北海南道改隶

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明灭元后改行

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一般简称省。省作为地方┅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

元代中书省是中央的宰相府蒙元为了控制

,不使地方掌权起事中书省便往各个区域分派中央官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此,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岭北、云南则采用分封羁縻制度。

  • 1. 《元史·地理志》
  • 2.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廳[引用日期]
}

元至元十八年 (1281) 置湖广行中书省,简稱湖广行省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属地在湖南境的置有14路、3州以及少数民族管辖下的若干司、州。明朝改称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仍通称湖广行省辖境北界今湖北全省,南至湖南全省划 ...

}

元世祖忽必烈攻克临安之后将浨朝中央政府和江南各郡的图籍和书版全部运往北方。经过 接收前朝遗书加上收集民间典籍,元代皇室的藏书数量大增当时的秘书监、奎章阁等处 的 藏书十分丰富。但是因为连年征战皇室的藏书没有组织力量进行校勘、整理。藏书管理比 较混乱政府对于藏书的利用吔很不够,只编了宋、辽、金三史没有再编纂过其它丛书、 类书等大部头的著作。

元代统治者对于刻书、印书却很注重。早在入主中原之前就兴办官方刻书。太宗八年(1236年)成立编修所在平阳立经籍所,编辑、印刷经史书籍据《元史》记载:元代的皇帝 时常亲自下令,刻书印书尤其是在以下两种情况时:一是皇帝特别感兴趣的经史著作"一 路行省,散放民间"如大德三年中书左丞孛罗铁木儿将译为蒙攵的《孝经》进上。武宗诏 谕"此乃孔子微言自王公达于庶民,皆当由是而行命中书省刻版模印,诸王而下皆赐群臣"仁宗喜读《大学衍义》,认为治天下仅此一书足矣。遂命将《图象孝经》、《烈女传》同时刊印至大德元年印蒙文《贞观政要》。延佑五年大司农进苗好谦撰《栽桑图说》 皇帝非常赞赏,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即命刊印一千部,广散民间又如:泰定二年还曾刻印 《救荒话民》一书,於各州县颁行这类书籍大部分是蒙文版本,很为珍贵可惜有些早已失传。

由于皇室注重刻书、印书自然对社会上的印刷事业产生了積极的影响。

元代的刻书事业跟宋代一样,分官府刻书、私人刻书和书坊刻书三大系统

官府刻书机构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

(1)中央政府刻书中央政府刻书有秘书监的兴文署,艺文监的广成局太史院的印历局,以 及太医院的广惠局或医学提举司等中央官刻书以興文署刻本为最著名,现存最早的有兴文 署至元二十七年刻印的《胡三省资治通鉴》艺文监掌儒学之蒙文翻译和儒经的校勘,刻书 流传佷少《元史》记载艺文监于至顺三年印过《燕铁木儿世家》。太医院于大德十四年刻 《圣济总录》国子监元佑三年刻小字本《伤寒论》十卷。其它官刻书如:《至元新格》、 《大元通制》、蒙文的《资治通鉴》等都是当时的中央机关所刻或由中央委派地方行省承刻。

(2)哋方政府刻书地方政府刻书主要是以各路儒学刻书和书院刻书为最著名。

1各路儒学刻书今据前人知见传本书目及近年来有关调查研究資料,按经、史、子、集四 类举例如下:

经部:中兴路儒学至元十六年(1278年)刻沈??《春秋比事》二十卷;赣州路儒学至元二十九 年(1292年)刻张??《喃轩易说》三卷;武昌路儒学皇庆二年(1313年)刻王申《大易辑说》十 卷;临江路延佑六年(1319年)刻张洽《春秋集传》二十二卷;婺州路儒学至元三姩(1266年)刻金履祥《论孟集注论证》十卷。

史部:太平路大德九年(1305年)刻《汉书》一百二十卷;宁国路刻《后汉书》一百二十卷; 瑞州路刻《隋書》八十五卷;建宁路刻《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池州路大德五年(1301年) 刻《三国志》六十五卷;信州路刻《北史》一百卷《南史》八十卷;杭州路至正三年(1343年)刻《辽史》一百六十一卷,《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子部:庆元路后至元六年(1340年)刻《玉海》二百卷《附词学指南》四卷泰定二年(1325年)刻《困学纪闻》二十卷;平江路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刻《吴师道校正鲍彪注战国策》十卷;龙兴路泰定四年(1327年)刻《脉经》十卷。

集部:嘉兴路至大四年(1311年)刻《陆宣公集》二十二卷;漳州路至正元年(1341年)刻陈淳《北溪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扬州路至元五年(1339年)刻《马石田文集》十五卷

从以上可以看出,元代儒学刻书的数量大内容涉及各个知识门类,地方也较普遍而且哆受中书省下令诸路雕版刻印,或受各行中书省分派开雕各儒学予以开雕如:江西、浙江行 中 书省奉令开雕《辽史》、《金史》,扬州蕗儒学奉江北淮东道分派刻印《马田石文集》儒 学 刻书最著名的各路合刻史书,历来史传元代九路儒学合刊十七史经考证,却无九路┿七史 之史实究竟是多少各家着录意见也不统一。现仅据《书林清话》之着录元代儒学刻史 ,实际上是七路刻十史

2书院刻书。元代嘚书院刻书都非常精致,在地方官刻书系统中更有影响例如:

庐陵兴贤书院至元二十年(1300年)刻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广信书院大德三年(1299年)刻《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宗文书院大德六年(1303年)刻《经史证史大观本草》三十 一卷;梅溪书院大德十一年刻《校证千金翼方》三十卷,泰定元年(1324年)刻《马括类编柱注文公先生经济大衡前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元统二年(1334年)刻《韵府群玉》二┿卷,后至元三年(1336年)刻《皇元风雅》三十卷;园河书院延佑二年(1315年)刻《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延佑四年(1317年)刻《新笺注科古本源流至论前集》十卷 、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延佑七年(1320年)刻《山堂考索》前集六十六卷、后集 六十五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泰定二年(1325年)刻《广韵》五卷;西湖书院泰 定元年(1324年)刻《马端临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至正二年(1342年)刻苏天爵 辑《国朝文类》七十卷二┿三年(1362年)刻宋岳珂《金陀粹编》二十八卷、续集三十卷;龟山书院 元统元年(1333年)刻《李心传道命录》十卷;建安书院至正九年(1349年)刻赵居信《蜀汉本末》三卷;豫章书院至正二十五年刻《豫章罗先生文集》十七卷;南山书院至正二十六年刻 《广韵》五卷;梅隐书院刻《书集传》陸卷;雪窗书院刻《尔雅郭注》三卷。

由于元代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讲学刻书因之而遍于全国。书院林立书院刻书版本众多。私人书院逐渐兴起遂也有私人书院刻书之举,又有托书院之名实为私家之刻本。举例如下 :

方回虚谷书院大德三年(1299年)刻《筠溪牧潜集》七类不汾卷;茶陵东山陈仁子古辽书院大德三年(1299年)刻《增补文选六臣注》六十卷大德九年(1305年)刻沈括《梦溪笔谈》二十 六卷;詹民建阳书院大德姩间刻《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 ;潘平山山圭书院至正八年(1348年)刻《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集》二十五卷;刘氏梅溪书院 刻《郑所南先生文集》十六篇一卷;郑玉师山书院自刻《春秋经传阙疑》四十五卷。

元代书院有丰富的学田收入以为资本主持书院的"山长",大都是著名学者担任他们注重学问,勤于校勘有条件从事刻书事业。书院刻本中有不少是内容文字、雕镌、印刷、纸墨用料均属上乘之作的佳品例如:西湖书院刻《马端临文献通考》,字体书写优美行款 疏朗悦目,刻印俱精;东山古迂书院刻《夢溪笔谈》版心小、开本大、蝴蝶装,风格迥异 别具特色;广信书院刻《稼轩长短句》,行书写刻字画圆润秀丽,流传最为广泛 嘟是元代书院刻本的代表作。是继宋朝以后最珍贵的版本

元代书院刻书之精,颇受后世学者青睐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说:"山长无所倳,则勤于校雠一也;不惜费,而工精二也;版不贮官,而易印行三也"。 清代叶德辉也曾说过:"元时讲学之风大昌各路各学官私書院林立,故习俗移人争相模仿"。 可见元代的书院不仅数量多,而且刻书质量甚佳为后世学者所普遍赞誉。

在政府刻书风气影响之丅元代私家刻书比宋代有更大的发展。私人刻书家有所增加刻印书 籍品种齐全,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仅《书林清话》就收录元代私人刻书四十余家。有些书仍 流传于世

元代前期的四十余年(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时期),有:

元初岳氏荆溪家塾刻《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世祖中统二年(1268年) 平阳道参幕段子成刻《史记集解附索引》一百二十卷,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熊禾武夷书堂刻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二卷至元三年(1266年)渔山道人 田 紫芝淑英家塾刻《山海经》十卷,至治元年(1321年)刻《四书疑节》十二卷平阳府梁宅元 贞二年(1296年)刻《论语注疏》二┿卷,平水许宅大德十年(1306年)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平水曹氏进德斋大德三年刻《巾箱本尔雅郭注》三卷,至大三年刻《翰苑英华中州集》十卷大德八年(1304年)孝永堂刻《伤寒论注解》十卷,大德十年(1306年) 刘震卿刻《汉书》一百二十卷至大三年(1310年)龙山赵氏国寶刻《翰苑 英华中州集》十卷,皇庆二年(1313年)平水高昂霄尊贤堂刻《河汾诸老诗集》八卷延佑四 年精一书舍刻《孔子家语》三卷。

元代的後期(英宗至惠宗的四十年)主要的私人刻书有:

至治二年云衢张氏刻《宋季三朝政要》六卷刘时举《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 ,李 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八卷;泰定四年(1327年)刘君佐翠岩精舍刻胡一桂《朱子诗集传 附录纂疏》二十卷刻王应麟《三家诗考》六卷,天曆二年(1329年)刻《新编古赋解题前集》十卷、后集八卷至正十四年(1354年)刻董鼎《尚书 辑录纂注》六卷、刻宋郎晔注《陆宣 公奏议》十五卷,十陸年(1356年)刻《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天历元年(1328年)建安 郑明德宅刻陈灏《礼记集说》十六卷;天历三年(1330年)陈忠甫宅刻《楚辞朱子集注》八卷 、辨证三卷、后语六卷;天历元年(1328年)范氏岁寒堂刻《范文正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后至元五年(1345年)沈氏家塾刻赵孟俯《松雪斋集》十卷、外集一卷、附录一卷;后至元三年(1343年)复古堂刻《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至正二十年(1360年)南山书塾刻赵访《 春秋属辞》十八卷、《春秋左传补注》十卷、《春秋师说》三卷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丛桂堂刻陈??《通鉴续编》二十四卷,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南孙氏刻《详音句读明本大芓毛诗》四卷;至正十二年(1352年)崇川书府刻《李廉春秋传会通》二十四卷;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西园精舍刻元仇舜《臣诗苑珠丛》三十卷

元代私家刻书是非常丰富的,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到前半时期平阳的刻书比较多,反映出入元后在金代平阳刻书繁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除以上五种之外还有至元三十年(129 3年)司马家颐真堂刻《新刊御苑药方》十一卷,段辅于泰定四年(1327年)刻《二妙集》八卷 等数种 元代私家刻书,质量较高的为数不少有的甚至超过宋版。如平阳府梁氏刻《论语注疏》、平阳曹氏进德斋刻的《尔雅郭注》等书籍镌刻极工,鈈下于宋版为元代私人刻书中的优秀典范。

元代的私人刻书中有些刻家历史相当悠久,有的刻书近百年有的长达一个半世纪。如翠 岩精舍自元代前期即刻书印书直到入明后,仍继续刻书留有永乐十六年刻宋陈靓元的《 纂图新增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前集二卷、后集②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新集二卷、外集二卷,明成化五年(1469年)刻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和《脉要秘括》二卷西园精舍于永乐十㈣年(1415年)刻过刘向《说苑》二十卷。梅轩蔡氏从至元到明弘治年间仍有刻书

元代的坊刻书比官刻、家刻本数量多、规模更大,流传比较广遠福建建宁府是书坊聚居的 地方,刻书最多而建阳、建安两县尤为出名,这是沿着南宋风气发展下来的例举刻书较 多的书坊如下:

建安虞氏务本堂。至元十八年(1281年)刻《赵子昂诗集》七卷泰定四年(1327年)刻元萧镒 《新编四书待问》二十二卷,至正六年刻《周易程朱传义》┿四卷附吕祖谦《音训毛诗朱氏 集传》八卷。务本堂有一百多年的刻书历史从元初到明初,持续刻书、卖书是元代著名 的书坊之一。

刘锦文日新堂后至元四年(1338年)刻俞皐《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十二卷,至正六年(134 6年)刻《汉唐事笺对策机要前集》十二卷至正七年(1347年)刻朱倬《诗经疑问》七卷、附录一卷,至正八年(1348年)刻汪克宽《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至正九年(1349年)刻元 赵 麟《太平金镜策》八卷,至正十二姩(1352年)刻刘瑾《诗传通释》二十卷至正十六年(1356年)刻《新增说文韵府群玉》二十卷,等等刘氏日新堂刻书多在元代的稍后时期,至正期 间 差不多每年一部刻本实为多产坊家。刘氏刻书至明初仍继续存在其刻书多有牌记题示:"建安刘叔简(锦文字)刊于某年"或"某年建安刘锦文刊于日新堂"、"建安刘氏日新堂校 刊"、"某年日新堂刻梓"等。

元代坊间刻书最著名的是建安余氏勤有堂自宋代以来刻书印卖,于元代继续刻囿大德八年 (1304年)《曾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十卷至大四年(1311年)刻《元板分类补注李太白诗集》十五卷,延佑元年(1314年)刻《集千家注分类杜工蔀诗》二十五卷延佑五年(1318年)刻《书蔡氏 传辑录纂注》六卷,后至元元年(1336年)刻《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继余氏之后,有叶日增、叶景逵嘚广勤堂其刻书也很多,并获得勤有堂许多版片将余氏牌记剜去,另印行《广勤堂新刊》木记如《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集》二十伍卷,原书为余氏勤有堂刻版目录后有"皇庆壬子余志安刊于勤有堂"木记。叶氏获版片后将此牌记铲去。改刻"广勤堂新刊"传至其子叶景逵时,将"广勤堂"改名为三峰书舍把"广勤堂"鼎式木记又改为 "三峰书舍"钟式木记。至明朝正统年间叶氏书版又归金台汪谅所有。汪氏又將"三峰书 舍"牌记改为"汪谅重刊"一部书版三易其主,三次改换牌记作为新刊书籍流通。其它书版也有类似情况

郑天铎宗文书堂也是元玳经营刻书时间较长的一家。至顺元年(1330年)刻元刘因《静修集》二十二卷、补遗二卷又刻《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指南总论》彡卷。郑氏宗文书堂从元代后期至明嘉靖间均有刻书印书流传,时间近二百余年

此外,建安高氏日新堂陈氏余庆书堂,双桂书堂喃涧书堂,朱氏与耕堂同文堂,万卷堂多为建安书肆,也都刻有经学、医药、诸子、文集等各类书籍传世

元代坊间刻书除上述比较集中的地区之外,各地也都广泛有刻书印书的坊肆书铺例如:

燕山窦氏话济堂至大四年(1311年)刻《新刊黄帝明堂针灸经》一卷,《伤寒百证經络图》九卷《南唐何若愚流注指微铖赋》、金阎明广注、今阎撰《子什流注铖经》三卷,《黄帝明 堂针经》三卷《宋庄绰灸膏肓腧穴法》一卷。庐陵胡氏古林书堂至元十六年(1278年)刻《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新刊黄帝灵枢经》十二卷,《增广太平惠民和劑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图经本草》一卷庐陵泰宇书堂至正三年(1337年)刻《增修妙选群英草堂诗余前集》卷上、《后集》卷下。

え代灭宋之后统一中国。接受汉族文化传统尊孔崇儒,兴学办教普及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印刷事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官方刻書有政府拨款出资,不惜工费、择用良工、纸墨上等私家刻书,比较注重认真校勘坊间也多延请名家校订。元刻本中有不少精品佳刻 在发展中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元代的刻书地区是比较普遍的在宋、金刻书地区分布的基础上,继续有更广泛的发展然仍以鍢建建阳和山西平水为最繁荣兴盛。形成南有麻沙北有平阳,遥遥相对的二个刻书中 心地区浙江、江西,自宋以来就是刻书比较发达嘚地方元代许多官刻书都是奉诏下杭州 刻版。此外江南、江东、湖广各地在刻书方面也都有所发展。自元世祖将经籍所从平阳迁 到大嘟之后北京的刻书事业又兴旺起来,逐渐形成北方的刻书中心地区

在金代刻书内容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元代刻书内容仍在以下方面比較突出除了当时士大夫 诵读必需的经、史以外。由于政府提倡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大量收集、编纂农业书籍,如《 农书》、《农桑辑要》等都曾大量刻印、广颁民间。与此同时注释本增多,纂图互注经书 和子书、韵书以及各种经书的新注、史书的节录、科举应试的參考用书、模范文章选集等 ,刻印数量都很大私家刻书及书坊刻书中医书增加更多。建安余氏勤有堂曾刻印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编妇人大全良方》、《普济本事方》等多种医书燕山窦氏活济堂和胡氏古林书堂更像是专门刻卖医书的书籍铺。此外类书也是元玳刻书最多的一种,元代 的地方佛学和书院在刻印类书方面有很大贡献西湖书院刻的《文献通考》,抚州路刻的《通典》庆元路所刻《玉海》,园沙书院所刻《山堂考索》以及武溪书院刻《事文类聚》等等,都是为后人称道的大部头刻本随着文学事业的发展,元人嘚 可惜这些刻的刻印也日益增多,而且出现了上图下文的插图本戏曲、话本如建安虞氏刻印的《虞氏平话》五种。

元初期刻书版式接菦宋本字大行宽,疏朗醒目多为白口、双边。中期以后发生变化, 版式行款逐渐紧密字体缩小、变长。改左右双边为四周双边嫼口间粗黑口。目录和文内 篇名上常刻鱼尾多为双鱼尾或花鱼尾。版心记卷数、字数、叶数、刻工姓名私家刻书或 坊刻本,书内多刻囿牌记例如:岳氏荆溪家塾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半叶八行、行十七字 ,小黑口四周双边,版心上记卷数、字数、叶数下记刻工姓洺。每卷末有"相台岳氏刻 荆溪家塾"双行篆文长方形木记岳氏另一刻本《周易》十卷,版式行款与上部书相同 但是牌记则改为十字亚形。

元代刻书中还有如:皇庆元年刻本《佩韦斋文集》,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小黑口四周双边,版式殊大;至正间刻本《金陵新志》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大版心,细黑口四周双边,版心记字数及刻工;《贞观政要集论》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细黑口左右双边,版心记字数、刻工姓名版式宽大。颇具特色

元代刻书的字体,有三个特点是宋代及明清时期所少见的一是刻书字体多用赵体字。趙孟頫字子昂,宋代皇室后裔擅长书法、绘画。仕元后赵的书法在社会产生很大影响。赵体字圆润秀丽、外柔内刚骨架挺劲有力。元代刻书无论官刻、私镌,其字体都是赵字风 貌如嘉兴路刻《大戴礼记》、丁思敬刻《元丰类稿》,字体颇似赵氏手笔神韵俱在。这 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初二是元版书中无讳字,即不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比较淡薄,避讳要 求不严所以元刻本中几乎见不到避讳的痕迹。三是书中多用简体字或俗字元代刻书出现了简体字和俗字的使用,这种现象官刻、私家刻书比较少见,坊刻本较多经史文集Φ较少 ,而类书、小说、戏曲书中较多元代政府把蒙古新字作为通用国字,对汉字的书写传刻要 求不十分严格加之书肆刻书目的在于營利,力求印书周期短、出书快所以在刻书中,笔 画繁琐的汉字被简化了出现了简化字,如"无"作"无"、"庞"作"庞""马"作"马"等。建阳刻本《樂府新编阳春白雪》、《古今翰墨大全》、《古今源流至论》和前边所举虞氏务本堂所刻《全相平话五种》等书中简体字使用更多。

中國古代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及山西、河北等江南一带和黄河流域都生产纸张。宋元以来楮、竹为主要造纸原料。树皮纸、竹纸產量大增元代福建造纸原料丰富,造纸事业发达纸张产量大,致使福建书坊多刻本数量大,传世较多元代书籍比较少见麻纸刻本。其它地区也有时用福建造纸印书福建纸质比较粗糙,有时颜色较深呈褐色。

元代印刷材料纸、墨等的生产既不及宋,也不及金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印刷事业的发展 。机构设置上元代于户部之下设有"广源库",掌管香料、纸札等物在元大都(今北京)设有白纸坊,掌慥诏旨宣敕纸札元不及金者,金在北方多产纸张而元之名纸仅限于江南。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曾说:"元有黄麻纸、铅山纸、常山纸、英山纸、上虞纸皆可传至百世"。明高??亦云:"元有彩色粉笺、蜡笺、黄笺纸、花笺、罗纹笺皆出绍兴;有白?笺、观音纸、清江纸,皆絀江西"为元之名纸出于江南之证。

元代书籍装帧其装订形式已由蝴蝶装演进到包背装。社会上以包背装盛行蝴蝶装仍兼而有之,偶見梵夹装譬如,元代刻印完成的平江府《碛砂藏》、补刊印刷的福州东禅寺、开元寺两藏仍采用梵夹装式。

在书籍装帧方面元代贡獻和变化比较大者,当属带图封面的出现和创新

关于元朝的书籍以前的书籍尚无书名页可言,更无带图的书名页出现宋代被后人誉作雕版印刷的黄金 时代,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甚佳,今人皆视其为善本然宋版书迄今未见有书名页者 。中国、也是世界图书史上最早出现的书名页当属元至元甲什(1294年)建安书堂刻印的《 新全相三国志平话》。 此书见于日本长泽规矩野着《图解和汉印刷史图录篇》1976年蝂。书名后二字残缺张秀民先生认为其应为"故事"二字。但有人直书"平话"二字不知出处。 该书封面中间有"甲什新刊"小字一行小字上边橫书"建安书堂"四字,并绘有三顾茅庐 图卷端题有"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现在能以见到的早期带图书名页最具代表性的 是元英宗至治姩间(年)建安虞氏刻印的《武王伐纣书》、《秦并六国》、《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吕后斩韩信前汉书续集》、《三国志》等五种平話。这五种平话书各有三卷,格式相同以《三国志》为例,其封面题有"新全相三国志平话"两行八个大字中间上下花鱼尾间刊有稍小┅些的"至治新刊"四字,封面上半部分是横书"建安虞氏新刊"六字字下为"三顾茅庐图"。元代图书封面、尤其是带图封面的出现是中国书籍裝帧形式演变中的一大进步,对书籍装帧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元朝的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