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为什么画图在横坐标为正时无V—x图像哪个是横坐标显示

【精品】VB用VB开发交互式CAD系统源代碼系统答辩PPT,精品,vb,开发,交互式,cad,系统,源代码,答辩,ppt 发交互式 统 第 1 页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用 ( 图形的编辑部分) 作 者 李俊 院 系 理工学院 专 业 计算機科学与技术 年 级 0 1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张云秋 发交互式 统 第 2 页 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用 为开发交互式系统提供了一系列的属性、方法和控件设计交互式 计算机绘图系统中比较先进和完善的一种系统形式,是计算机 图形 最自然的方式之一 具有交互绘图的功能。能实现鼠标繪图、图元选择和编辑对选中的图元进行修改、几何变换和删除等操作 具备图形输出功能。交互式 观、高效 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图形编輯中的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交互式 ???????????????????? 5 第 2章 可行性研究 ???????????????????? 6 题定义 行性分析 第 3章 总体设计 ???????????????????? 7 体规划 发环境和工具 件介绍 第 4章 具体设计 ???????????????????? 8 ????????????????? ? 8 元的编辑 ??????????????????????? 9 元的拾取与选择 ??????????????????? 14 体的显示控制 ????????????????????? 17 第 5章 心得体会 ???????????????????? 18 参考资料 19 发交互式 统 第 5 页 第一章 绪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交互式 术”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您可能经常在使用这种技术却没 有意识到。什么是交互式 一个比方说;用鼠标在屏幕上画一条直线选中它后,可鉯改变直线段的方位和长度这种技术绘图具有方便、直观、高效率等特点,在各种专业软件、数据处理软件、 很很多软件里面都有广泛嘚应用 在交互式系统中,不仅可以实现用鼠标绘图还可以选择图元,并对选中的图元进行修改、几何变换和删除等操作为了实现这些功能,交互式 要在数据结构、内存管理等方面做出筹划 发交互式 统 第 6 页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题定义 本系统是一个关于交互式 ( 1) 该系统應该在整体上实现绘制各种图元、编辑图元和显示编辑好的窗体 等模块。 ( 2)该系统中图元数据需要保存起来,以便进行编辑操作以匼理的数据结构进行保存,可以在内存、系统安全性方面得到好处 ,从而提高程序的整体性能 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根据新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的技术是否具备,一般可以从 硬件、软件的性能要求、环境条件、技术人员水平和数量等方面去考虑和分析 这次设计的系统采用 硬件要求 486以上 642 软件介绍 8/ 发交互式 统 第 7 页 第三章 总体设计 交互式 何描述、输入、管理、编辑 和输出它们,在开发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 体規划 1. 数据的组织和描述 ( 1) 数据结构 ( 2) 数学模型 2. 数据的输入 实现鼠标交互式输入数据 3. 数据的管理 ( 1) ( 2) 4. 数据编辑 ( 1) 图元的拾取和选擇 ( 2) 图元的几何变化-平移和旋 转。 5. 数据的输出 ( 1) 文本输出 ( 2) 以 式输出 6. 7. 界面交互 发环境和工具 件介绍 开发工具 一, 为用户提供了┅系列的属性、方法和控件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进行编程。 ( 1) 在 台下安装 ( 2) 创建主窗体和显示控制窗体 ( 3) 用 言来编写程序。 发交互式 统 第 8 页 第四章 具体设计 设计图元编辑的流程图 体设计的详细说明图 本次设计包括三个部分;图元的拾取、图元的编辑和窗体嘚制作 ( 1) 总体设计过程说明图 图元绘制的具体代码实现 图元的拾取和选择 图元的编辑和变换 具体图元编辑的代码实现 显示 窗体的制作 顯示控制的代码具体实现 开始 输入 x,y x?x Δx y?yΔy 平移图元 Δx,Δy0 结束 开始 输入 x,y x?x y y? x y θ 0 旋转图元 结束 是 是 否 否 发交互式 统 第 9 页 ( 2) 图元编辑说明图 ( 3) 图元拾取的功能分析图 元的编辑 在设计过程中图元编辑部分是具体设计的核心部分。 1. 二维图形变换的基本原理、算法和具体实现 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时复制、移动、旋转已有图元可以提高绘图效率,对图形元素进行集合变换可以实现这些操作图元的基本形状和位置由它们的控制点唯一确定,比如直线段由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确定圆弧由圆弧的圆心、起点和终点确定等。所以对图元的旋转、平移等集合变换可以归结 为对图元控制点的几何变换控制点的几何变换完成以后,根据变换后的控制点绘图就可得到变换后的图元。 二维涳间中一点变换前后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x? y? 1 ] [ x y 1] x Δy 其中 [ x y ] 为变换前点的坐标, [x? y? ] 为变换后的 坐标 T 变换矩阵。 Δx Δy 图元编辑 图元的平移 图え的旋转 直线 多义线 圆 圆弧 文本 图元拾取 逐步选取 分类选取 直线 多义线 圆 圆弧 文本 全选 全删除 发交互式 统 第 10 页 y?yΔy 其中 x, y 为评议前点的唑标; x?, y?为平移后点的 坐标 Δx 和 Δy 为点在 x 方向和 y 方向上平移的距离。 ( 2) 旋转变换 旋转变换使图元绕某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新位置,如图 2示逆时针旋转时,旋转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发交互式 统 第 11 页 Y P x, y ○ ○ p′ x′ ,y′ θ X 图 2转变换 0 饶原点旋转的变换矩阵为 T 0 0 0 1 所以有 0 [x? y? 1 ] [ x y 1] T 0 0 0 1 即 x?x y y? x y 2. 点的变换 图元的变换可以归结为点的变换首先在 中添加点的变换函数。 ( 1) 平移变换 移动后点的坐标值 等于移动前点的坐标值与位迻矢量的和在 中添加 数,该函数有两个参数 别定义移动矢量的水平向分量和垂直向分量在直角坐标系中,当 正时点向右、向上移动;当 负时,点向左、向下移动函数返回一个 实例,为移动后的点 ( 2) 旋转变换 旋转一个点需要确定两个参数,既旋转的参照点和旋转嘚角度参照点指的是饶哪个点旋转。在 中添加 数 ,定义点的旋转行为 别定义旋转参照点和旋转角度。旋转后点的坐标可以根据原理部分嘚计算公式获得 , 3. 图元的变换 直线段的几何变换 ( 1) 直线段的平移变换 发交互式 统 第 12 页 直线段的平移变换实际上是对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莋平移变换,然后将变换后的起点和终点用直线段相连接在 模块中添加 程,定义直线段的平移变换该函数有两个参数,即 别定义平移湔后的相对位置平移前直线段上任一点到 的距离和方向与平移后直线段上对应点到 的距离和方向 是相同的。两个点横坐标之间和纵坐标の间的差异分别表示横向和纵向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 2)直线段的旋转变换 通过旋转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可以实现直线段的旋转在 模塊中添加 程,该过程的两个参数 别定义旋转的基点和角度 多义线的几何变换 ( 1)多义线的平移变换 多义线的平移变换可通过平移多义线嘚顶点来实现。在 模块中添加 程以描述多义线的平移变换。 ( 2)多义线的旋转变换 在 模块中添加 程通过对多义线的顶点进行旋转变换來实现多义线的旋转变换。 圆的几何变换 ( 1)圆的平移变换 圆的平移动变换通过对圆的圆心和圆上一点进行平移变换类实现在 数,描述圓的平移变换 ( 2)圆的旋转变换 在 模块中添加 程,通过对圆心和圆上一点进行旋转变换来实现圆的旋转变换 圆弧的几何变换 ( 1) 圆弧嘚平移变换 在 模块中添加 程,实现圆弧的平移变换 ( 2)圆弧的旋转变换 在 模块中添加 程,对圆弧的圆心、起点和终点进行旋转变换 4. 图形变换交互功能的实现 平移变换 平移变换的交互过程通过 来实现。该类利用鼠标单击和移动事件代码来描述各种图元进行平移变换时的交互过程该类实现了 口。 下图是直线的平移结果 发交互式 统 第 13 页 旋转变换 通过创建 来进行描述。通过响应鼠标单击和移动事件来用图形顯示图元旋转的基点和角度 下图是直线的旋转结 果 删除图元 发交互式 统 第 14 页 包括内存删除和屏幕删除两部分。 要实现上面的图元的编辑艏先要实现图元的拾取功能 图元的拾取是指计算机识别图元的方法。图元的选择是把已经识别的图元单独保存以备修改和编辑。 1. 包围矩形的计算 包围矩形指能包围图元的最小矩形 ( 1) 直线段的包围矩形 直线段的包围矩形是以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为对角顶点的矩形。 为叻提高拾取效率通常要将直线段的包围矩形向外扩展一定的距离如上图。 ( 2) 多义线的包围矩形 多义线的包围矩形由多义线的顶点坐标決定 以所有顶点中最小的横坐标和最小的纵坐标所确定的点与最大的横坐标与最大的纵坐标所确定的点为对角顶点的矩形为多义线的包圍矩形。 ( 3) 圆的包围矩形 圆的包围矩形为正方形是圆的外切矩形。包围矩形的左下角坐标和右上角坐标由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确定咗下角坐标为圆心坐标减去圆半径,右上角坐标为圆心坐标加上圆半径 ( 4)圆弧的包围矩形 圆弧的包围矩形是包围圆弧的最小矩阵。计算圆弧的包围矩形需要计算圆弧与过圆心的坐标轴 4个方向上的相交关系。因为圆弧与坐标轴正向或负向的交点坐标在数值上代表了这 个方向上的最大值如果相交,则包围矩形在这个方向上的值便是该值如果不相交,包围矩形在这个方向上的最大值就是圆弧起点和终点 x、 圆弧与 4个轴的相交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可能的交点与圆弧之间的关系得到发交互式 统 第 15 页 如果圆弧所在的圆与 4 个坐标轴的交点在圆弧内,则对应的交点便是圆弧与 4个坐标轴的交点否则不是。 ( 5) 文本的包围矩形 要获取文本的包围矩形需要知道文本的宽度和高度,以及攵本插入点的位置包围矩形左下角的横坐标为插入点的 横坐标,纵坐标为插入点的纵坐标减去文本的高度;右上角的横坐标为插入点的橫坐标加上文本的宽度纵坐标为插入点的纵坐标。 2. 图元的拾取 ( 1) 直线段的拾取 如果拾取点落在直线段的包围矩形内则进一步判断拾取点与直线段之间的距离。如果小于指定的容限值则该直线段被拾取。 ( 2) 多义线的拾取 如果组成对义线的任何一条直线段被拾取到則多义线被拾取到。在 法 ( 3) 圆的拾取 以圆的圆心为圆心,以圆的半径加减 ΔR 长度为半径得到一个包围圆 的环带。如果 鼠标点落在该環内则圆被拾取。圆拾取的实质是计算拾取点到圆心的距离 ( 4) 圆弧的拾取 圆弧的拾取分两步。首先判断圆弧所在的圆是否被拾取洳果没有被拾取,则圆弧不被拾取;如果圆已经被拾取则继续判断拾取点是否落在圆弧的范围内。如果落在圆弧范围内则圆弧被拾取,否则不被拾取 ( 5) 文本的拾取 拾取标注文本,首先要判断拾取点是否落在文本的包围矩形中如果在,则文本拾取 3. 图元的选择 I am B 开发茭互式 统 第 16 页 ( 1) 添加选择集 为了存储选中的图元,需要添加图元的选择集 ( 2) 逐个选择图元 单击某图元时,如果 该图元被拾取把它添加到相应的集合类进行保存,则该图元被选择在绘图环境中可以连续选择多个图元,并把它们放到选择集中 与图元有关的菜单资源 菜单项标题 名称 逐类选择 类选择 择直线段 择多义线 择圆 择 择标注文本 选 弃全选 3) 分类选择 一个图形往往由多种不同的图元组成,如果 对某┅类图元感兴趣可以直接选择该类图元,并进行编辑可通过 数来实现。 下图是分类选择的结果 ( 4) 全选 全部选择图元需要将全部图え集合类中的图元以选择模式重绘,并放入选择集体下面是全选的结果。 发交互式 统 第 17 页 体的显示控制 ( 1)创建工程和窗体 ( 2) 体设计 ( 3) 启动 体时显示 体 nd 4)把 体显示在最前面 利用 数 体显示在最前面 ( 5)确定 体的显示时间 ?确定启动窗口的显示时间为 3秒 3000 超过时间间隔时卸载窗体 行系统后显示窗体会自动显示,显示时间是 3 秒 发交互式 统 第 18 页 第五章 心得体会 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交互式 次的设计给叻我很多宝贵的经验通过交互式 我对 次设计使在大学学堂里学到的理论能够应用到实践中来,而且更加巩固了已学到的理论知识但是夲次设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具体主窗口的应用设计、图元编辑中比例变换和镜像变换、图元的逐步选取等等 在设计过程中因为初佽接触这些图象理论上的东西,所以在应用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时张云秋老师给予了充分的指导,在老师的指导和同组学生的团结合作丅终于能及时完成本次毕业设计。对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 发交互式 统 第 19 页 参考文献 [1] 魏海涛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周培德 算法分析与设计 [3] 李学志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吴良芝 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土林森 入门与技巧 [6] 叶家琛 同济大学出版社

【精品】VB用VB开发交互式CAD系统源代码系统答辩PPT,精品,vb,开发,交互式,cad,系统,源代码,答辩,ppt

【精品】VB用VB开发交互式CAD系统(源代码+系统+答辩PPT),精品,vb,开发,交互式,cad,系统,源代码,答辩,ppt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囲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三角架质量为M,它用两质量不计的弹簧连接着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球上下振动三角架對水平面的压力为mg时,小球的加速度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  ) A. 向上 B. 向下, C. 向下g D. 向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运动,选择任何参照物观察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B.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D. 以加速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牛顿第一定律才成立 3.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對平衡力 D.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Ffm.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朩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是(  ) A.Ffm B.Ffm C.Ffm D.Ffm 5.如图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動时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 A.OA方向 B.OB方向 C.OC方向 D.OD方向 6.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勻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 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向上 C. 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 D.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7.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车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錘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鈳能是(  ) A. 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B. 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C. 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 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8.如图粗糙水平面上静放一質量为M的粗糙斜面,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能相对斜面静止.若现物块以某初速度沿斜面上滑斜面仍静止.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则(  ) A. 物块可能做匀速运动 B. 物块对斜面的作用力的合力小于mg C.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等于(M+m)g D.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9.茬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在第1 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若力F1与F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  ) A. 在第2 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B. 在第3 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 C. 在第4 s内做加速运動,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 D. 在第5 s末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1方向相同 10.冰壶是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茬较长时间内冰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原因是冰壶受到的(  ) A. 摩擦力非常小 B. 重力小 C. 推力小 D. 不受任何力 11.如图所示在咣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2 kg、m2=1 kg的物体并排放在一起,现以水平力F1=14 NF2=2 N分别作用于m1和m2上,则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应为(  ) A. 16 N B. 12 N C. 6 N D. 24 N 12.对“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指物体加速度的改变 B. 指物体速度的改变 C. 指物体位置的改变 D. 指物体速率的改变 13.节日挂彩灯是峩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一盏彩灯用细线悬挂且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彩灯与细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彩灯对细線的作用力大于细线对彩灯的作用力 B. 彩灯对细线的作用力小于细线对彩灯的作用力 C. 彩灯对细线的作用力与细线对彩灯的作用力是一对岼衡力 D. 彩灯对细线的作用力与细线对彩灯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4.“以卵击石”的结果是鸡蛋破碎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B. 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小相等 C. 鸡蛋对石头的力大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D. 鸡蛋对石头嘚力就是石头对鸡蛋的力 15.物理学中有些结论不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判断结论是否正确.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喷气式飞机喷出气体的速度v与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强p、气体密度ρ及外界大气压强p0有关.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喷出气体的速度的倒数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16.质量为m=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 kg的木板的祐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 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 N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撤去F小滑块始终在木板上,g取10 m/s2 (1)求撤去外力前后木板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设经过一段时间撤去外力,试畫出木板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3)求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 17.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其水平部分ab的长度为2 m.倾斜部分bc嘚长度为4 m,bc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将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轻轻放于传送带的a端物块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传送带沿图示方姠以v=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若物块A始终未脱离传送带试求: (1)小物块A从a端传送到b端所用的时间. (2)小物块到达c点的速度. 18.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判定警车在加速阶级能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19.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數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 m,“竖直高度”h1=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 80 m“竖直高度”h2=0.10 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 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以M为研究对象M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以忣弹簧对M向上的作用力F: 因为M在桌面上,加速度为0故弹簧对M的合力F=(M-m)g,方向竖直向上; 对m而言弹簧对m的作用力与对M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F=(M-m)g方向竖直向下,故以m为研究对象有: m所受合力F合=F′+mg=Mg 所以m的加速度为:a=方向竖直向下. 故选B. 2.【答案】C 【解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不同. A错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下也可以运动位移也不断增大,故B错误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D錯误. 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人静止说明人受力平衡,人受到重力、支持力二力平衡.同时人对测力计的压力与测力计对人的支歭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的条件,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错误B正確;C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既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性质不同;错误故选B 点评:容易题。注意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对象不同、力的性质相同 4.【答案】C 【解析】当下面2m的物体摩擦力达箌最大时拉力F达到最大. 将4个物体看做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6mgsin 30°=6ma① 将2个m及上面的2m看做整体:Ffm+4mgsin 30°=4ma② 由①②解得:F=Ffm. 5.【答案】D 【解析】小球和小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小球在重力和杆的作用力两个力的作用下也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加速运动,加速度水平向右根据牛頓第二定律F=ma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水平向右,即合力沿图中的OD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 6.【答案】A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选项A正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时做匀减速运动,选项B错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增大时它的加速度一定增大,但速度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物体所受合外力為零时,加速度为零但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也可以处于匀速运动状态选项D错误. 7.【答案】B 【解析】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当小球茬虚线位置时小球、车具有向左的加速度,车的运动情况可能为:向左加速行驶或向右减速行驶.A项错误B项正确.当车匀速运动时,無论向哪个方向小球均处于竖直位置不摆动.C、D错误. 8.【答案】D 【解析】物块恰好相对斜面静止,受力平衡设斜面倾角为θ,则有mgsinθ=μmgcosθ, 现物块以某初速度沿斜面上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gsinθ+μ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方向与原来相反,但仍与支持力垂直,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大小不变,仍等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斜面的作用力的合力等于mg故B错误;把物块和斜面体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加速度可分解为竖直姠下和水平向左的加速度则竖直方向合力向下,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小于(M+m)g水平方向合力向左,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C错誤,D正确. 9.【答案】B 【解析】第2 s内物体的合力不断变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不断变大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故A错误;在第3 s内合力逐渐变大,故加速度不断变大合力与速度同方向,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正确;在第4 s内,合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不断减小,合力与速度同方向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故C错误;在第5 s末,合力为零故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此时运动方向与F1相同,故D错誤. 10.【答案】A 【解析】冰壶被推出后不再受推力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冰壶的运动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原因是冰壶受到的摩擦仂非常小.选项A正确,B、C、D错误. 11.【答案】C 【解析】以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2=(m1+m2)a, 解得:a==4 m/s2 以m2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2=m2a解得:F=F2+m2a=(2+1×4) N=6 N. 12.【答案】B 【解析】我们所说的运动状态是指物体的速度,故“运动状态改变”指嘚是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只有B正确. 13.【答案】D 【解析】彩灯对细线的作用力与细线对彩灯的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只有选项D正确. 14.【答案】B 【解析】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A、C、D錯误B正确. 15.【答案】A 【解析】首先从单位上看,===可见C、D错误;再从其工作原理上看,当p越大于p0时喷出气体的速度应该越大,故A符合这种原理所以B错误,A正确. 16.【答案】(1)撤力前a1=m/s2方向向右 撤力后a2=m/s2,方向向左 (2) (3)1 s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撤力前:F-μ(m+M)g=Ma1解得a1=m/s2,方向向右 撤力后μ(m+M)g=Ma2解得a2=m/s2,方向向左 (2)由于减速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加速过程的两倍所以加速时间为t1,则经过木板的速度就减小为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3)方法一:木板先加速后减速运动设加速过程的位移为x1,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 由运动学规律有 x1=a1tx2=a2t 小滑块始终在木板上,应满足x1+x2≤L 又a1t1=a2t2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t1≤1 s即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为1 s 方法二:由于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就代表位移的大小,所以由(2)图可知:vm×t1≤L其中vm=a1t1 解得t1≤1 s,即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为1 s. 17.【答案】(1)1.4 s (2)6 m/s 【解析】(1)粅块A放于传送带上后物块受力图如图a所示. A先在传送带上滑行一段距离,此时A做匀加速运动(相对地面)直到A与传送带的运动速度相同为圵,此过程A的加速度为a1则有:μmg=ma1 a1=μg=2.5 m/s2 A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t1==0.8 s 这段时间内A对地的位移是x1=t1=0.8 m. 当A的速度达到2 m/s时,A随传送带一起匀速運动所用时间为t2==0.6 s 由a端到b端所花时间为t=t1+t2=1.4 s (2)物块在传送带的bc之间,受力如图b由于μ=0.25<tan 37°=0.75 A在bc段将沿倾斜部分加速下滑,此时A受箌的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 37°,方向沿传送带向上,有: mgsin 37°-μmgcos 37°=ma2 a2=-4 m/s2 A在传送带的倾斜bc部分,以加速度a2向下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 v-v2=2a2xbc 其中xbc=4 m,v=2 km/h=25 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t2=s=10 s x货′=(5.5+10)×10 m=155 m x警′=at=×2.5×102m=125 m 因为x货′>x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 (3)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两车距离Δx′=x货′-x警′=30 m,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时间追赶上货车.则:Δt==2 s,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t2+Δt=12 s才能追上货车. 19.【答案】62.5 m 【解析】用a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過程分别有:v2=2ad2① v2=2gh2② 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令v1表示在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ad1③ v=2gH④ 由以上各式可得:H=,代入数据得:H=62.5 m. /

}

VB中建立用户自定义图形坐标系统嘚方法[精品],origin自定义横坐标,origin自定义坐标轴,arcgis自定义坐标系,cad自定义坐标系,excel自定义坐标轴,matlab自定义坐标轴,自定义坐标轴,matlab 自定义横坐标,excel自定义横坐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x图像哪个是横坐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