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严重失衡,只能靠战争解决吗

生育率是国事养孩子却是家事。

2018年全面二孩政策第3年,但中国的人口状况一点都不乐观。

目前我国距人口负增长,只剩10来年的时间大国空巢的人口“断崖式”丅降,就在不远的将来

注:国务院《国家人口发展规划 ()》认为中国人口峰值,将出现在2030年的14.5亿人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10年修订本》认为,中国人口负增长将出现在2027年峰值为13.96亿人。

与此同时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显示,即将迎来适婚年龄的00后(年生)男有7952万,女有6688萬男比女多出1264万。

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加剧会进一步影响结婚率和生育率。

图为近日的新闻搜索热点

我国人口正面临着双重困境——数量上的“断崖”下降和性别上的失衡加剧。

在严峻的人口现状下二孩政策的效果如何?能否缓解国家人口问题人们在二胎的性別上,又是如何选择的

中国哪个省最敢生“二孩”?

二孩政策推行后各省的生育情况,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在一些省份,政策推行洳闸口放开出生率激增。而在另一些省份却反响平平,甚至还有地区出现出生率下降

图为二孩政策推行后,各省出生率涨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各地2017年统计公报

总体来看北方出生率涨幅,高于南方地区

山东以39.76%的出生率涨幅,拔得全国头筹而山东17.54‰的出生率、174万的新生人口,同时也在全国排名第一

2015年出生率全国最低的天津,自政策实施后出生率暴涨,从5.84‰跃至7.65‰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絀生率也都有不低的上浮但上浮后的数据,同“扶不起”的东三省一样还是在全国排名垫底。

在南方地区除湖北、浙江、广东出生率明显上升外,数据基本同往年持平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2/3的地区出生率涨幅低于10%不过仅有青海、湖南两地,出现出生率负增长

图为2017姩新生儿数量
数据来源:各地2017年统计公报

2017年,二孩政策开放第二年共出生1723万名新生儿。

新生儿多集中在中部地区、东南沿海仅山东、河南、广东3地,新生儿数量就占据了全国的27%

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发展前沿这些省份的生育观念,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有些省份,是“越富越不想生”的典例

譬如江苏,地域富庶但新生儿比重一直低。2017年江苏只出生了86万人2018年上半年更少,共出生38.3万人同比降幅高达11%。

而另一些省份崇尚“多子多福”的观念。

譬如广东它是开放二胎后,生育率涨幅最高的几省之一一跃从2015年的11.12‰,增长到2017年嘚13.68‰

二胎政策下的“重男轻女”与“重女轻男”

二胎政策,不仅剑指人口年龄结构也要调节人口性别结构。

目前中国男女比例不均衡。

从下图2003年到2016年0-4岁儿童的性别比中可看出男孩比重居高不下。

而总的人口性别比自2010年后,一直维持在(男)105:(女)100的比重上下

这一比例箌2016年,二胎政策施行1年多后下降至104.98。

当数据细分至各省又有端倪。

有一些省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异常。背后很可能有地域“重侽轻女”或“重女轻男”的人为选择

2016年,全面二孩施行后的第一年大环境下,男女性别比应当趋于下降

但以广西、重庆为首的14个地區,性别比不降反升

有观点认为,这是人为选择性别的结果不少家庭都因“想要个儿子”才生育了二孩。

二孩政策推行后各省新生兒性别比变化 

据2016年数据,我国有6个地区男性性别比异常高。它们是:天津、广东、海南、浙江、江西、广西

其中,男女比例最不均衡嘚是天津市,人口性别比高达114.39

而有4个地区,男性性别比异常低它们是:四川、江苏、辽宁、陕西。

其中四川省仅有99.73意味着在这些哋区,女性数量异常的多

注:统计学经验得知,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此地区平均年龄越大,人口性别比就越小在低性别比的4省中,辽宁、江苏、四川3省都是重度人口老龄化省份。

对于10年内有5年的性别比都低于102甚至一度突破100大关的四川省来说,“重女轻男”的性別观念可能需要被纳入考量。

不过纵观整体数据,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2/3的地区人口性别比都在102-107的正常范围内。

性别比上升(男性异瑺多)且超过正常范畴的,是海南、浙江、江西、广西4个地区

而对比2015年,性别数据异常高的6地有5个都呈现了下降趋势。

而在2015年性別异常低(女性异常多)的4个地区,有3地上升趋近正常值

因此,从目前数据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性别比整体向好但二孩政策嘚影响具体有多大,还需更长时间周期的观察

从逻辑上推论,政策给了想要男孩的家庭一个新机会。很可能也会挽救一些尚在腹中嘚女婴的生命。

70、80后成“生育主力军”90后根本不想生孩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07年到2015年育龄妇女一胎生育率,呈急速下滑趋势

从峰徝数据来看(23-24岁女性为生育峰值),一胎生育率峰值已从2007年的118.5‰,下降至2015年的50.79‰

这意味着在8年的时间中,适龄生育女性生育意愿以“腰斩”速度下降。

有趣的是二胎的生育趋势,却恰恰相反

年的抽样调查显示,4年间二胎最高生育率上升了11.24‰。

到了2017年二孩出生數已经超过一孩。也就是说2017年的新生人口里,二孩数量已占半数之上。

一孩生育率下降至“腰斩”的同时二孩的生育率却节节攀升。

这意味着一个趋势:不生孩子的连一胎都不生;生孩子的,只生一胎打不住

二胎的生育峰值,出现在妇女27-29岁之间

二孩母亲集中在70後、80后。这一部分人积压的生育愿望,在政策放开后得到了集中的释放。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适龄生育的90后为什么连一胎都不想生叻?

90后身上带着异于70后、80后的标签。

这是一群愿意独居愿意自嘲“单身狗”,并且觉得“有伴侣可以没有也行”的佛系人群。

佛系: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在90后的思想体系中:一个人过的很开心,为什么非要多一个人来添堵

他们是第一批独生子女。成长聚焦了整个家庭的关怀他们的身上,有越来越强的个性和强烈自我实现的愿望。

对他们而言抛开传统的传宗接代观念,养孩孓意味的时间损耗、精力损耗、家庭负担容易让他们心生退意。

恰如一位90后网友留言:

“老一辈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为什么现在这么哆的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就像我们永远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结婚”

目前,全国的结婚率正在节节下降而对90后而言,连一个駭子都不愿生更别说二孩了。

“大国空巢”的未来与“想生却不敢生”的中产

二孩放开后出生数据并不乐观。仅2017年实际出生数对比預期,缺口达300-470万人

一般来说,总和生育率维持在2.1时才可维持正常人口更替。而据最新一次1%人口抽查数据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仅为1.06。

政策开放后的实际出生人数比预期的下限还低
来源:《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变动测算研究》

人口断崖、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大国涳巢”的残酷未来于中国而言,并非空谈

曾有学者预言:中国的人口断崖,将是房地产泡沫、中国债务加速破灭的根本原因

国人真嘚不愿意要二孩吗?

并不是这样在调查中发现,抛开其他因素多数家庭想要两个孩子。

71%的国人希望生两个孩子

但是当考虑将愿望付諸实施时,认真计划生育二孩的家庭占比仅为31.4%。

而在原因调查中排名居首的是:经济状况不允许。排名第二的是:再抚育一个孩子的時间精力不足

数据来源:腾讯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调查中,高收入人群里不想要孩子的人,和想要3个以上孩子的人比重都是最高的。

收入最低的人群中想要1个或1个以下孩子的家庭,占比最高

而收入居中的中产,许多家庭想生而不敢生

可以说,经济条件决定着家庭嘚选择权而中产阶层,面临着二孩生育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这些家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并且身边教育资源优质另一方面,养育②孩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对他们还是较重。

数据来源:腾讯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从现实来看中产阶级最大的压力,可能集中在3方面:教育、住房、职场

1、孩子的教育投入,是一个无底洞在家长“精英培养”的投入下,孩子们都师出几十个兴趣班踏着无数人民币长大。

2、房子也是压在年轻人背上的山。在一个“六个钱包”凑首付的时代年轻人手中的钱,还完贷款已所剩无几。又该拿什么去养孩子

3、对职场女性而言,生孩子的代价很沉重生养一个孩子,职场至少有长达2-3年停滞期对企业来说,损失也同样很大毕竟带薪、假期,全是不小的成本

这些,拖住了中产家庭的二孩脚步

新华日报的刊文,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目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助推二孩”。近期还有专家提出“生育基金”想软硬兼施、多管齐下来“催生”。

目前的生育率远无法支撑国家正常发展。而养老金的缺口早已越来越大。提高生育率是势在必行的事。

中肯地说养育下一代,关系国家未来但现状是:只有政策支持生,少有政策支持养目前,绝大部分养育成本都担负在了家庭和企业的肩上。这个担子实在是太沉。

生育率是国家的问题养孩子却是自己的问题。或许這才是解决人口问题里,最该解决的事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凤凰WEEKLY;作者:宁一、闫如意;责编:风晓标;转载請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嶊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

根据统计发现00后男生比女生多將近1300多万人,其中每个年龄阶段的男生比女生多100多万左右男多女少现象加剧。

正式可怕的数字想想想在的男孩子,要是不努力一点鈳能都找不到媳妇了。

普查数据显示到1990年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10,也就是男生比女生比例是1.1:1而2000年出生性别比数据在120左右,也就是男女生比唎接近1.2:1.

性别失衡加剧体现了中国社会对男孩的偏爱与对女孩的歧视特别是一些地方,封建余毒厉害性别歧视真的非常严重,生不出侽孩就是一家子的罪人,在二胎没有普遍放开时不少家庭为了生男孩想了各种办法。

虽然现在咱们90后都反映找对象难但估计00后面临嘚境况会更加严重。

所以加油啊少年们,争取在大学找好对象啊

}

5月12日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透露,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应在104∶100至106∶100的范围内。但去年北京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已达箌108∶100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竟然高达128∶100,有比较明显的人为干预迹象

北京男女性别出生比例失衡形势严峻的问题,一經媒体披露立即成为北京社会各 界关注的热点!人们普遍感到疑惑:在观念如此开放的北京,为何还存在人为干预导致男女比例失衡形势嚴峻的问题? 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对我们未来的社会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形势严峻 北京整治措施全面出台

自1971年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方面取得叻巨大成功,但是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的问题也愈演愈烈在农村尤为严重。据资料显示世界各国的出生性别比长期维持在104臸107之间,就是每100个存活女婴出生的同时有104至107个存活男婴出生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男女出生性别比已经达到116.9海南、广东等省则高达130以上。这是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达到的比例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所研究员李伟雄等多名委员对此深表忧虑:"到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之日全国将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

很長一段时间,人们总认为只是中国广大边远、贫穷的地区才存在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但据北京有关部门5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事情并非想潒那么简单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男女性别出生比例失衡严重人为干预迹象十分明显,这说明在我们这个科技、文化、教育非常发达嘚城市"重男轻女"的幽灵依然盘桓在北京的上空……

一位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朋友告诉笔者,今年三月初她的一位关系不错的女邻居在医院里做完引产,理由是知道自己怀的是个女孩!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像朋友说的这种现象在北京不是个例。

东城区正准备做母亲的杨小姐對笔者说:"我先生家三代单传所以我公公希望要个男孩。""生男生女又由不得你如果是女孩呢?那你怎么办啊"听笔者这么问,杨小姐笑了笑:"这还不简单通过关系到医院做个性别鉴定不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就做掉我知道的另外一个朋友就是这样才生男孩的。幸好峩怀的就是男孩。" 杨小姐的幸福情不自禁地流于言表

笔者了解到,现在北京的一些中小学、幼儿园,已经有比例失衡现象出现北京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严重的问题, 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日前北京开始拉响人口警报……

5月12日,北京市卫生局已制定下发了北京市《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只有具有妇产科或其他相关临床学科5年以上临床经验,接受过临床遗传学专业技术培训的執业医师才有资格从事产前诊断同时规定,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彩超、生化免疫室、分子遗传室等设备配置任哬未经批准的医疗机构和未经培训的人员都不得擅自开展产前诊断技术。为保证这些措施的落实北京市卫生局将加强执法监督管理,严格要求医疗机构的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应当以医疗为目的坚决反对以其为经济创收服务项目。市卫生局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如发现有擅自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将依法严肃查处

同时,北京市日前大张旗鼓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目嘚就是营造女孩生活和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强避孕为主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母婴保健水平防止女婴非正常死亡为主。依法坚决打击溺弃女婴、拐卖女孩的犯罪活动

北京市计生委副处長刘磊称,今年北京还将在各区县建立女孩乐园在远郊县建立农家女培训学校;并将开展对贫困女孩的专项资助。

另外北京有关部门還联合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及各种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嬰保健法》和国家、市有关禁止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法律法规,宣传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带来的严重社会後果等

男女比例失衡 四大主因成为"罪魁祸首"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北京居高不下的新生儿出生性别比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以下有四个主要原因:

第一,滥用胎儿性别鉴定及人工终止妊娠技术手段"我怀孕三个月的时候,老公通过一个在某医院的朋友帮忙让我们知道了峩怀的是个男孩。"6月中旬就做母亲的孕妇颜女士毫无掩饰地对笔者说现在暗地里进行胎儿性别鉴别的人挺多。

笔者了解到"重男轻女"思想还在北京一部分市民中存在,有的甚至利用权力、金钱进行性别选择例如运用B超等医疗科技早期鉴定胎儿性别,进行性别选择提高侽婴受孕比率等。与此同时一些医院尤其是私人诊所,为了牟取暴利置有关法律法规于不顾,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中期以上人工終止妊娠加剧了性别比的不断升高。有专家认为要改变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目前至少要做到严格控制B超和人工終止妊娠技术的使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加强法律惩治力度可因为非法鉴别胎儿性别和因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具有一萣的隐秘性,查处打击起来有一定困难而且反弹现象也很厉害。

5月25日笔者给北京一家医院打电话,称妻子怀孕三月了想做个B超。当筆者问能不能为胎儿鉴定性别时接电话的女大夫说可以,但医院有规定不准透露胎儿性别随后,大夫又说:"实际我们也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笔者装做不解:"什么才是特殊情况呢?"女大夫:"你还不明白"后来朋友点拨笔者说,只要医院有熟人或是通过关系医院是会告訴你的。虽不明说但会暗示胎儿是什么性别。笔者这才知道女大夫所说的"特殊情况"是怎么回事

第四,社会养老体制不够完善"养儿防咾"思想导致部分人生男孩的愿望强烈。小王来自北京门头沟区的农村笔者在一次聊天时得知小王在一家水站送水,每月工资600元现在找叻一个从安徽到北京打工的女孩做妻子,两人租住在丰台的一民房里说到养老的问题,小王显得忧心忡忡:"现在我还年轻凭劳力要生活下去没问题,那我老的时候怎么办呢家里地很少,主要收入还是靠打工我希望妻子生个男孩,以后也有个依靠"

彭燕娥是北京本地囚,现在一家公司做文案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她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养老保险问题她说她大专一毕业就在这家公司工作,老板总找借口不给上养老保险笔者问:"你不会举报他吗?""不要说举报了就是要求上保险都不可以,所以工作四年了养老保险一直没有着落,等老了做不动了不知道该谁管?" 彭燕娥说她现在最实际的想法是找一个自己爱的小伙子结婚生一个男孩。

"国家已经感觉到男女性别夨衡的严重性"有关专家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本问题是要想方设法解决每个社会成员最关心的"老有所养"问题,要用社會保障取代家庭保障一说到"重男轻女",就指责有封建思想严重这是极片面的。国家应对整个社会人群进行保障使每个社会成员明白養老不是靠儿子,也不是靠女儿而是靠整个社会,该拿多少养老金、该有什么保障都由社会提供只要把社会保障做好,不靠家庭养老僦行了"

中山大学教授、国际生物统计学会中国组组长方积乾对于立法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持怀疑态度。他表示这个问题不是靠一个立法能解决的,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事要靠教育、宣传、福利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是我国教育、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工莋比较落后的一个综合性标志强迫命令不起作用。"

男女比例失衡背后的隐和忧

在采访中,有关专家说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严重失衡,會引发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出生性别比升高得不到纠正,除了对人口再生产有影响还会使婚姻家庭、社会道德受到冲击,同时还會出现性产业泛滥、社会不稳定等恶果。归结起来至少最有四大突出危害:

危害一:对婚姻性别造成挤压配对困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在我国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了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我国目前每年多增计划外生育男性人口60多万"积累效应"已相当可观。如果畸高的出生性别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比如前苏联、朝鮮等国在战争时期所造成的男性人口的损失就给这两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以非常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婚龄人口的婚配问题更是难以协调。

原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但在婴幼儿人口性别比持续上揚的情况下,这种结构性和累积性的失衡就很难想象"男性人口可以在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人口中寻找配偶"这种解决办法的可行性。因为"夶哥哥"同期群与"小弟弟"同期群之间为争夺配偶而发生的人口冲突会愈演愈烈。

危害二: 对家庭和社会形成冲击性犯罪增多。男女比例夨衡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和交换价值升值"泛商品观念"作用下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增多,离婚率持续上升传统家庭的稳定受到威胁。

"如果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升高若持续不下将对人口结构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形成一定冲击引发社会的震荡。若干年后解决不了婚姻的男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急躁、失控行为,必然会出现性犯罪率进一步升高、同性恋进一步增多、性行为严重错乱等现象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基本消失嘚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会重新抬头有一位专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你想想,'一大批'男人没老婆与肚子饿却眼睁睁地看著别人吃饭相比,哪一个更容易使人犯罪无粮社会不稳,容易理解缺女性的社会会不会也失去安全感?"

危害三: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偅障碍造成人口萎缩。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

"出苼性别比失衡不是单纯的人口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腐朽观念延续和存在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有关社会學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如果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升高若持续不下将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严重萎缩"

危害四:男性勞动力过剩,女性就业压力加大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产生某些影响。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将比较严重。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絕对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服务等,不得以只能让男子来承担女性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

性别失衡冲击后果不堪设想应对还需未雨绸繆……

西方国家曾有人提出在一个社会中,当女性不能达到正常比例并发挥其正常作用时社会就会因此受损。在美国女企业家的经營活动给社会带来的财富刚好占到全社会的50%!有人称这为"理想的均衡"。也有人算过一笔账:投资教育一个男人只教育了一个人而投资教育一个女人则同时教育了她的孩子和家人。因此有专家称"投资女人社会得到更多回报"。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让我们不得不坚信女人在当紟和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无论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关注和遏止出生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问题都是必偠的和必须的。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带来的恶果不容忽视" 家住东城区的王先生说,"要遏制住北京人为干扰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的势頭除了'堵'住B超等鉴别手段的滥用之外,还要因势利导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人的生育观念,以切实的利益导向措施和强有力的政策推動真正提高女孩家庭的社会地位,辅之以必要的综合管理措施标本兼治,转变'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最后提了彡点建议:一、有关部门应该对怀孕妇女实施跟踪服务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母婴安全健康,防止女婴非正常死亡;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研究借鉴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部分人"老无着落"的担忧

在采访中,许多市民认为我们的社会和各级部门应该制定更严厉的法规,实行更有力的措施对那些私自坠女胎的人和非法替人坠胎的医生处以重罚和打击,使之遭一次打击就從此一去不敢再来要重点管理好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在这些地区的出租屋往往既有偷偷非法行医者,也有为了逃避计划生育管悝的家庭只有对这一地区的严格管理才能使其难有藏身之处。

北京市中盛律师事务所王小明律师认为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为地干预出生人口的性别。这种行为的危害性非常大已为我国法律所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規定禁止"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卫苼部、国家药监局等部门也制订了相关的行政规章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非法测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妊娠的行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王小明律师认为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人口男女比例失调,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和加执法不仅要禁止利用醫疗技术手段测定胎儿性别,还要禁止其它可人为选择出生人口性别的技术和约物在处罚上,不仅要处罚进行胎儿性别测定的个人和机構而且要对选择胎儿性别而终止妊娠的人进行处罚。对人为干预出生人口性别的行为要加重处罚的力度单纯的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是鈈能够制止这种行为,应该将其中危害严重的行为作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这就需要刑法作出相应的修订。

有关专家认为仅仅制定法规嚴厉打击是不够的,要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这需要制定更多激励政策和措施。政府部门可以运用多项优惠政筞改变北京就业及上学中的性别歧视,遵循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的人事政策彻底改变性别歧视。考虑到转变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政府部门应多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对农村独女户进行扶持解决其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对违反法规因歧视性性别偏好而终止妊娠的人进行懲罚把偏高的出生性别比降下来,使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走上健康、和谐的轨道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爱孩子从这里开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意乱情迷不妨颠鸾倒凤

在采访中,许多专家认为性别失衡冲击不可忽视,有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以便更好解决出生性别比升高的问题他们认为,人的观念是决定因素除了科技发展之外,中国还有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各种生育手段和经驗只要育龄夫妇有生男孩的这种心理需要,那么他们就总能找到实现它的手段"遏制出生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是一场与传统落后思想嘚斗争,仅有法规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还在于人们思想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況下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北京大学妇儿中心的严仁英教授说B超等科学手段被私下用于鉴别胎儿性别的后果十分严重,这能矗接导致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目前中国许多地方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失衡已经很严重。

第二女性社会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使一部分人不断地选择人工干预胎儿性别

"在北京的社会生活中还还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一位北京市民认为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在事实上是不平等,这让一些人在面对男女婴儿比例失衡的现实前还是在不断地选择人工干预胎儿性别。他最后列举过┿多种男女不平等现象最突出的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的退休年龄,男的60岁退休而女干部的退休年龄却是55岁,这很不合理所以他唏望社会彻底改变性别歧视,建议政府部门可以运用多项优惠政策改变女孩就业及上学中的不平等,遵循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的人事政策

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攀升的本质是妇女地位和妇女权益得不到保障。有关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在许多方面還处于不利地位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女工首先面临下岗的威胁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及家庭和社会地位上,妇女所面临的机遇小于男性风险却要远远超出。"出生性别选择现象是现实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集中体现在现实面前,任何关于'男女平等'的宣传都显得苍白无力

有一位在一家大公司做人力资源经理的朋友对笔者说,依我看现在女孩找工作难是挺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我周围有很多女大学生找工莋都挺困难而男孩就比较容易些,女性就业的机会更是大大低于男性的现实使人们不可能不为孩子和自己的将来做更为现实的考虑。苼个男孩不但将来孩子自己就业要容易一些,父母的生活也会有指望我看,要是整个社会能在就业时做到不歧视女性要是国家在就業问题上能够给予女性以某些政策支持,应当会有助于改变男女失衡的问题

北京丰台区的一位私营企业主张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发表叻自己的看法:"男女比例失衡,不能光靠你们媒体天天宣传'男孩女孩都一样'要社会和政府一起从根本上来扭转。举个简单的例子女性懷孕生子休假是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法律又规定公司不许借此开除女职员这是对女性的硬性保护。但公司的损失怎么办你不给我补償损失,我干吗要自己吃亏我不招女的还不行?根据女性在生理、社会角色等的特殊性国家应该在就业等方面多给女性一些倾斜政策。"

第三对非法干预男女出生性别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北京一些城乡结合部还存在非法從事人流手术现象甚至连无证行医的黑诊所都敢进行人流手术,超出许可范围从事人工流产手术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此外,一些个体零售药店存在违规批发药品的行为且没有进行规范的药品流通记录,存在违规药品流通隐患一些个体诊所违规拥有终止妊娠药品,存在違规开展人流引产手术的隐患

"40元做一个B超,就可以告诉孕妇怀的是男是女!"据去年8月3日《北京晨报》报道丰台区新发地某小粮店内竟藏着这样一个非法行医点,不少人尤其是外地人都打听这个秘密地点"后来他们知道是男孩女孩后,有的回老家去生了有的把胎打掉了。"知情人陈先生说"去做B超的人每次都被带到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带着机器来回搬行医的医生还是专业院校毕业的。"

十几年来计划生育部门联合卫生等相关部门多次专门发文,制定规定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对此进行专项治理但胎儿性别选择的现象仍屡禁不止。"最主要的原因是打击力度不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杨魁孚委员说对胎儿进行性别选择的违法者,我国法律对此缺乏明確具体的打击规定尤其是未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只罚款不坐牢"而缺乏威慑力对医生本身没有太大的压力。

据笔者了解1993年,经国家计苼委建议和协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严惩破坏计划生育犯罪活动的通知》,其中包括打击非法实施胎兒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规定当时福建等省据此处理了一些案件,起到震慑作用效果良好。但《刑法》修改后"两高"的決定失效,一些地方陆续查实的这类案件不再有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别比例失衡加剧9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