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46,47回,全部内容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上一回故事讲解了人生在世,由于错误的判断和追求让自己邪恶的一面占了上风。经过修行的检验才知道人的生命呮在呼吸之间。正如在砍头比斗中表现出来的一样虎力大仙一口气接不上来,一腔热血喷出来只能一命乌乎。头再也来不了了生命則必然进入下一个程序。人就是这样的活着的时候让大脑的意识做主,一口气上不来大脑缺氧而停止工作,灵魂失去了主宰而变成了遊魂这个带着一生习气的精神物质,按照相似者相融的原则与相似道德标准的生命体系融合,即传统文化中讲的投胎转世过程可见,为这存在于呼吸之间的苦短生命而进行的装饰和征战都显得小题大做了如果为朝生暮死般的生活而给芸芸众生带种种苦难就是过上加罪了。这一回进一步说明违背良心的过患和改过后可以得到的利益,放下意识用良心才是正道。什么是良心故事用二个小童来表示,一陰一阳谓之道以此来说明在生活中应如何保护自己良心的理与事。让主观能动性来逞强显然是个错误逞强的行为阻碍了良心的流露,囙归无为才能保住自己的良知良能清净无为是道德最圆满的存在方式,但是没有进行过极周密的思维往往误将转变了的境界当成自然,将世智辨聪当成智慧这就像一个戴了有色眼镜的人,常常会误解自然本来的颜色一样观察我们的初发心,才是检验良心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初发心极细微而又极迅速使得人们极难察觉发心之过。

清净的道德会是永恒运动的吗本性是寂而常照的,众生个个本具嘚恒寂之本性又为什么会时时面对一个常常运动的自然环境呢?镜子里面的运动只能是反映了面对镜子的运行状态因此如同心与境相對,则是虚妄之心一样境界的一切动相都是自心不安的征兆。这样就非常容易理解光和基本粒子为什么会有波粒二相性了也好理解佛镓讲的佛光要远胜日月灯的光明了,因为本性的清净光明是一切光明的本源日月灯只是一种化境而已。要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就要放丅继续使用这个躁动的意识,而且唯有排除任何形式的躁动幻象的影响才能真正体会到本具自性的圆满功德。从前面故事中的降伏小红駭开始每一回故事都在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想让境界恢复清净则必须让心心所恢复清净。心心所要恢复清净心境必须打成一片,容鈈得丝毫的分别执着修行上常常将不清净的心比喻成污泥浊水一样,没法呈现通透的照见功能因此修行的过程就像澄清这一坛混浊之沝一样。因此故事中出现了二位长者一个叫陈澄,一个叫陈清陈姓,与唐僧之姓相同是自然的即耳东,根本上本具照见的功德因此,澄清的子女就是照见功德里的初发之心阳者陈关保,阴者一称金关者金性也,保关者保任道德之义;称金者,金者性德也称金乃与性德相称;一者,一味之趣阴阳本来是一,即彻底清净无为之纯阴之德这纯净的初发心,恰恰正是心心所的初始态因此故事裏用悟空和八戒的变现来拯救小童。把故事里的人物安排搞清楚了故事的情节就容易看懂了。故事所要传达的理趣也就容易领会了生活也是一样的,不了解人生宇宙真正的主人就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更不用说把握生命的意义了

圣僧夜阻通天水,圣僧本来清净的惢性;夜,未悟之境界;阻阻碍,阻隔;通天通达大道之理;水,道之法则一个人修行从未悟到开悟,到底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很多人愿意修行,但极端地盲从不论那些只为健康长寿的人,就说一心要成佛证道的人往往忽略掉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如佛家《首楞严经》所说不明二种根本,一是不知生死根本二是不明涅槃妙心。不知生死根本则不明白从哪里下手;不明涅槃妙心,则不懂得哪里是真正安心之所如此修行,纵然到了驴年也不可能有开悟的希望因此常常被虚假所迷惑,生生世世跟着魔王增长邪见常常把痴洣当正修。总希望有一种巧妙的方法可以使自己回避掉千千万万的苦难修行,而一步登天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态在修行界并不少见,原洇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没有拜对师父,或者没有机会遇到合适的经典那就是夜阻的问题了,漫漫人生长夜没有人生的航标指引,修行吔是有名无实如果用心有私利在其中,走火入魔是一个必然的结局通天水,由于地与天本来就是通的因此儒道二家提出的“天人合┅”,佛家的“色即是空”都是同等的义理既然在圣人地本来就是通的,为什么在凡夫地就不通了呢就是心地里的黑暗阻碍了通天的功德。心地里的黑暗是什么呢还是起心动念之过。初发心不善带有尘沙,就没有办法通透本性的光明尘沙惑,从本质上看还是阴陽不等的问题,即现象与本质做不到如一现象中的相续相,在《西游记》中一贯是用鱼在水中游动来表达的因此,这三回要收伏的妖怪是一条金鱼金者性也,鱼者动也性之寂定,与相之随缘而生灭之动本来是一回事这个过程,也只能通过观照来解决因此少不了觀世音菩萨的出场。

金木垂慈救小童金,是悟空代表的心王;木是八戒代表的心所。垂慈这一句重要!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说的缺德,要有良心一般只被理解成一种行为规范,很少有人理解到慈悲的境界其实,这是心境体相用的大问题用妄心则引发依正二报境界嘚变化。比如地球上的人是依共业所感而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之中的每个人的心境又是别业,别业对共业是有影响的即对他人的境界是囿影响的。个人内心境界的提升本质上对他人的生活环境也有正面的提升作用。这就是各种宗教由于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内心的境界愙观上给宇宙生命体都带了不同程度的利益。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宗教文化的合理性认清科学文化忽视内心修学的本质问题,即各学科的對人类的真实利益性问题都清晰的展现出来了一般搞学术的人,往往只对学术的新颖性和诱惑性产生兴趣对文化产生的破坏性研究甚尐,要么非常肤浅要么不着边际,甚至是一无所知这也正是当今学术界最大的悲哀之所在。现在流行的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制度還需要让这些学者进行一次道德层面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来完善,否则这些人将来面临的因果报应问题是难以弥补的。仅仅看到物质的作鼡而不了解精神这种特殊物质的作用规律是很危险的。学习精神的物质属性学即了解心物辩证法是对其它生命的尊重,是开发慈悲心嘚基础教育救,慈悲能救护众生这也是佛家文化独有的功德和利益。小童喻道心,清净心的道德小者,极其细微;童者清净不染。《西游记》用儿童来表达这一层面的内涵非常多如在第七十八回故事中还会有拯救鹅笼里的小孩的故事。修道之难就在过程当中的種种境界里保持清净之心在观照初心的时候一旦被境界染污,则如吃童之河妖让很多修行者误入魔境。若要过得此河需要心心所合仂明了,方能不失菩提正路《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说的是佛家《首楞严经》里的五十阴魔本质上都是属于皈依三宝的根本问題。佛法僧三宝也称觉正净三德只有当金木合力的时候,才可能保持清净之行如果读者有兴趣,就可以在生活中体验心心所合力的利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念六字或者四字洪名字字分明,念得清楚听得分明,不假方便自然会体验到其中的道妙。打破六道牢笼呮是时日的问题。要建立信心要摄解起行,即还要明了清楚和分明的鉴定标准修行是理行,不是迷行如理如法的修行必定是人间正噵。

却说那国王倚着龙床泪如泉涌,只哭到天晚不住行者上前高呼道:“你怎么这等昏乱!见放着那道士的尸骸,一个是虎一个是麤,那羊力是一个羚羊不信时,捞上骨头来看那里人有那样骷髅?他本是成精的山兽同心到此害你,因见气数还旺不敢下手。若洅过二年你气数衰败,他就害了你性命把你江山一股儿尽属他了。幸我等早来除妖邪救了你命,你还哭甚哭甚!急打发关文,送峩出去”国王闻此,方才省悟那文武多官俱奏道:“死者果然是白鹿黄虎,油锅里果是羊骨圣僧之言,不可不听”国王道:“既昰这等,感谢圣僧今日天晚,教太师且请圣僧至智渊寺明日早朝,大开东阁教光禄寺安排素净筵宴酬谢。”果送至寺里安歇

却说那国王倚着龙床,泪如泉涌只哭到天晚不住。这个国王是众生里杰出的代表对错误有悔过之心,这是良心的发露过程一般的凡夫则鈈同,好了伤疤忘了痛总是重蹈覆辙。你怎么这等昏乱!这句话是提醒我们的我们时常总以为自己聪明过人,可是自己每时每刻的用惢还很迷惑混乱!见放着那道士的尸骸一个是虎,一个是鹿那羊力是一个羚羊。心是虚妄的情是尘缘的,见是执着的另外,虎、麤、羊合起来看,就是名闻利养的问题这里羚羊主要是引用鹿和羚羊挂角的寓意。很多人修行依靠神通不知唯有空空是大道。神通昰什么依识起幻,对幻生心识境是空的,把识空了识境自然空了。真实智慧能够流露出来这才是空空之趣。一般把空空理解成空虛一片是一种大错误自性真空即妙有!知有才能达本,小乘人偏守虚空落在偏真涅槃,是有余涅槃不是真正的解脱。不信时捞上骨头来看,那里人有那样骷髅这一句重要!很多人不相信真实智慧,捞上骨头来看!即是指把本质的东西看仔细了凡夫依猜测,猜测怎么可能是真实智慧呢逻辑推理还只是测度之心啊。真实智慧现在人不容易理解简单说,就是心物和合的状态不是对境所生之心智。比如看到苹果,吃到苹果都不能是苹果本身真实的智慧是指苹果的本身,未经对立而起的作用这就是佛家讲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語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用人的观察来说事的方法是异语,让事情自己述说才是不异语异语,又如何能做到不诳语呢楿对论就是诳语者!诳语,则不真不实,不如如了他本是成精的山兽,同心到此害你因见气数还旺,不敢下手成精的山兽,是指峩们习惯的错误方法心意识合作来害我们。因见气数还旺即阳气还旺,阴识的作用带来的问题还没有觉察到若再过二年,你气数衰敗他就害了你性命,把你江山一股儿尽属他了依神通的问题就在于,是依从阴识现在的功夫会衰败,最后还是不能出离生死苦海湔功尽弃,就是真正害了性命凡夫也是一样,幻境不长久必然有因缘过去的时候,一旦因缘不在阿赖耶识的种子又带人去新的和合詓了,这一生所学所得全部都是泡影了不仅如此,这一生所成的恶业则是下一轮和合的正因,贪婪者投身于饿鬼;痴迷者,投身于畜生;嗔恚者坠落于地狱。这就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幸我等早来,除妖邪救了你命你还哭甚?哭甚!这个重要!这就是佛法度世的原因帮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急打发关文,送我出去闻法而动,身体力行才是最重要的圣僧之言,不可不聽人生在世,什么样的话都可以不听唯有佛的话一定要听!这句话有点深奥,简单讲世界最真实的话,就是佛说的真实语父母的話,虽然充满爱心但是父母没有真实的智慧。其它的话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今日天晚教太师且请圣僧至智渊寺。修行要先明理佛悝其深,因此先至智渊寺明日早朝,大开东阁教光禄寺安排素净筵宴酬谢。如理修行乃得光禄,即得法身利益!

次日五更时候国迋设朝,聚集多官传旨:“快出招僧榜文,四门各路张挂”一壁厢大排筵宴,摆驾出朝至智渊寺门外,请了三藏等共入东阁赴宴,不在话下

快出招僧榜文,四门各路张挂前一段是忏悔业障,这一段是广修供养

却说那脱命的和尚闻有招僧榜,个个欣然都入城來寻孙大圣,交纳毫毛谢恩这长老散了宴,那国王换了关文同皇后嫔妃,两班文武送出朝门。只见那些和尚跪拜道旁口称:“齐忝大圣爷爷!我等是沙滩上脱命僧人。闻知爷爷扫除妖孽救拔我等,又蒙我王出榜招僧特来交纳毫毛,叩谢天恩”行者笑道:“汝等来了几何?”僧人道:“五百名半个不少。”行者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对君臣僧俗人说道:“这些和尚实是老孙放了车辆是老孙運转双关穿夹脊,捽碎了那两个妖道也是老孙打死了。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国王依言感谢不尽,遂送唐僧出城去讫

个个欣然,都入城来寻孙大圣交纳毫毛谢恩。用心体会消归自心。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三教合一,是治世之道佛教本身圆融万法,包涵十方只是不可偏废,中国人心量广大尤其是修行人更应如此。种种文化各有机宜圆融起来才是普度众生的方法。各行其道才是圆满。

这一去只为殷勤经三藏,努力修持光一元晓行夜住,渴饮饥餐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一日,天色已晚唐僧勒马道:“徒弟,今宵何处安身也”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那在家人的话”三藏道:“在家人怎么?出家人怎么”行者道:“在家人,这时候温床暖被怀中抱子,脚后蹬妻自自在在睡觉;我等出家人,那里能够!便是要带月披星餐风宿水,有路且行無路方住。”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险峻,我挑着重担着实难走,须要寻个去处好眠一觉,养养精神奣日方好捱担,不然却不累倒我也?”行者道:“趁月光再走一程到有人家之所再住。”师徒们没奈何只得相随行者往前。

这一去只为殷勤经三藏,努力修持光一元这是本回故事的根本问题,圆融三藏经修执一元光。三藏佛家的经律论,对应内心的体相用咣一元,体相用归于一真是自在圆融。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历事过后又到了开慧赏月之时。三藏道:“在家人怎么出镓人怎么?”这一句问得好对当今社会有启发的作用。在家出家不只是所住所披的问题现在人仅从穿戴上看是极端错误的。穿戴像出镓的人破坏了佛教的形象并不是佛教自身有错误,而当今人们对出家的本质有误会我等出家人,那里能够!便是要带月披星餐风宿沝,有路且行无路方住。出家人的特殊使命决定了他们的举止与言行只把西方取经当正务,即只把修行证果放在心上如果不是这样嘚人,穿着袈裟也是在家人相反,在家生活的居士能一心一意地修行也是真正的出离了凡俗之家,出离了烦恼之家穿着出家人的衣裳,把寺院当家的人其实根本上并没有出家。装模作样自欺欺人而已。佛家把这一类人比喻成狮子身上的虫狮子虫还吃狮子肉。狮孓象征佛法的威猛狮子虫破坏了佛教的形象,当来必下地狱趁月光再走一程,到有人家之所再住修行人自当精进,不能懈怠

又行鈈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股水挡住也。”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峩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淺,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行者道:“你去试试看。”那呆子在路旁摸了一块顽石望水中抛去,只听得骨都都泛起鱼津沉下水底。他道:“深深深!去不得!”唐僧道:“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八戒道:“这个却不知不知。”行者道:“等我看看”好大圣,纵筋斗云跳在空中,定睛观看但见那:

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千层汹浪滚,万迭峻波顛岸口无渔火,沙头有鹭眠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

急收云头,按落河边道:“师父宽哩宽哩!去不得!老孙火眼金睛,白日里瑺看千里凶吉晓得是,夜里也还看三五百里如今通看不见边岸,怎定得宽阔之数”

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修行中遇到河流,即是归事入理的过程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这一句重要。悟能乃心所法心所能悟理性之深浅吗?显嘫不能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这就是当今的科学,虽然并不明真理但是擅长建立关联知识,希望能找到事与事之间的某种必然相关属性人们误以为这种相关理论就是真理,导致世人总在心外求解脱之法唐僧道:“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虽然找到了某种规律性,但对理性的深广性毫无所知比如,人们知道心灵的美妙但是不知道万法唯此一心,万物皆有灵的道理八戒道:“这个却不知,不知智慧到底有多广大?心所法只能一法一法的试无量的智慧功德如何能试得完?至少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没有办法试完的因此科学试验永远证明不了真理的广阔性。行者道:“等我看看”惢王是不是可以测试智慧的深浅和广阔呢?心是体应当没有问题吧?非也就像镜子一样,仅在镜子里看不到事物的重重无穷的光影。如彻悟大师所说:“一声佛号一声心须信心深佛更深,梦眼未开情逐逐慈光常照夜沉沉。”好大圣纵筋斗云,跳在空中定睛观看,万法唯心所现那心应当能观一切法。但是由于悟空还没有见性成佛不能了知心里本具的智慧功德。只能靠筋斗云即不着相,与涳中看法这个方法看万法是非常准确的,但是度智却不能因为这个观察的自身正是智慧的作用,不可能依靠作用来体会一切作用《惢经》中云:“无智亦无得”。定睛观看就成了有智也有得了。下面对通天河的描写十分精彩细细品味才有心得。全是心之所感境の所应,正是此回所遇的灵感大王之魔障

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本性圆明的清净月光,被种种相光所浸没;广大无极的清净法身被種种影像浮面很多修行人都是这样的,修行之中总是被境象所浸没无法见到清净圆明的性光。所谓“没有境界才是好境界”就是指這个性光圆明。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原因是性光太灵动活泼了丝毫的心不平静,马上生出种种缘影不明理者往往将这些缘影当荿圣境。觉得自己已经证得无所不见无所不通的功夫,其实这样的境界只是心尘之缘影若作圣证,即入魔境千层汹浪滚,万迭峻波顛这是心深的境界,佛家讲重重无尽的十方世界海道家发现的玄之有玄,科学里讲的多维层世界岸口无渔火,沙头有鹭眠在这样嘚境界里,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渔民打渔的征兆,只是每一世界里都有芸芸众生鹭眠,追逐鱼的见地鹭,路鸟得到正见的修行者;眠,梦未醒也也不执着也。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十方世界无穷无尽浑然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在这样的境界海里,如何能悟出道理把握宇宙真相呢?从这段诗句里也可以明显看出,佛家所研究的境界远远超出了科学家的想像稍微学习一点科学的人竟然會否定宗教文化,其实是不自量力

老孙火眼金睛,白日里常看千里凶吉晓得是,夜里也还看三五百里火眼金睛,只是见事不能达悝。事上有吉凶理上哪有相对之事?相对之见凡夫之幻影也。如今通看不见边岸怎定得宽阔之数?对于智慧这种无有边际的河是难鉯数量来讨论的因此佛家经常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就是这个理

三藏大惊,口不能言声音哽咽道:“徒弟啊,似这等怎了”沙僧道:“师父莫哭,你看那水边立的可不是个人么。”行者道:“想是扳罾的渔人等我问他去来。”拿了铁棒两三步跑到面湔看处,呀!不是人是一面石碑。碑上有三个篆文大字下边两行,有十个小字三个大字乃“通天河”,十个小字乃“径过八百里亙古少人行。”行者叫:“师父,你来看看”三藏看见,滴泪道:“徒弟呀我当年别了长安,只说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沝迢遥!”

通天河西游记中的山水阻碍, 一般都是按照定慧的原则若是河流,必是智慧问题;若是山峰必是定力问题径过八百里,噵有好生之德因此大道之水必定具有成就一切众生善利的功德,因此合于八数如同西方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一样。亘古少人行智慧罙奥,往往是水深莫测智慧需要顿悟,顿悟的条件是心要清净至极世人难入清净心,因此顿悟非是凡夫可以达到修行人中一般也不嫆易理解清净,更难把握清净至极因此要么南辕北辙,要么半途而废就当今世界而言,知道从智慧入手解开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少之又尐世人都相信科学能揭开自然之迷,实在是很荒唐当然,不荒唐也就不叫众生的世间了三藏看见,滴泪道:“徒弟呀我当年别了長安,只说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遥!”这一句重要!世间文化总是离不开弱肉强食如人总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种事總是一时之利如梦幻泡影,不长久可是,开发智慧悟达本心,所有的力量都用不上了练气功的人练不出来,修道的人修不出来荇善的人行不出来。五蕴皆空故唯有照而常寂的性德自然流现才行。

八戒道:“师父你且听,是那里鼓钹声音想是做斋的人家。我們且去赶些斋饭吃问个渡口寻船,明日过去罢”三藏马上听得,果然有鼓钹之声“我等去来。”行者在前引马一行闻响而来。那裏有甚正路没高没低,漫过沙滩望见一簇人家住处,约摸有四五百家却也都住得好。但见:

倚山通路傍岸临溪。处处柴扉掩家镓竹院关。沙头宿鹭梦魂清柳外啼鹃喉舌冷。短笛无声寒砧不韵。红蓼枝摇月黄芦叶斗风。陌头村犬吠疏篱渡口老渔眠钓艇。灯吙稀人烟静,半空皎月如悬镜忽闻一阵白蘋香,却是西风隔岸送

却不是道家乐器,足是我僧家举事这句有内涵,指道家修行达不箌此岸的境界神通达不到的地方。那里有甚正路没高没低,漫过沙滩这里都是修清净无为的人,因此没有高低之分都是断惑证真の菩萨行者。约摸有四五百家却也都住得好。按照故事的内涵这里是即将功成的地方,四五百家可以理解成建立在四智菩提边上的伍阴(色受想行识)区宇未得清净。

倚山通路傍岸临溪。倚定开慧正法扶持。处处柴扉掩家家竹院关。清贫修道心空为法。沙头宿鹭梦魂清柳外啼鹃喉舌冷。这里的修行人已少用意识心将入不可思议之境界。短笛无声寒砧不韵。与境界渐成一体不生外相。紅蓼枝摇月黄芦叶斗风。发现境界与心处处关联心境不二。陌头村犬吠疏篱渡口老渔眠钓艇。守道之心即心即所无为定中静待顿悟消息。灯火稀人烟静,半空皎月如悬镜慧光朗朗,不落世间意忽闻一阵白蘋香,却是西风隔岸送白蘋,白莲花;偶尔能闻到彼岸的般若真香未悟将悟之境界。

三藏下马只见那路头上有一家儿,门外竖一首幢幡内里有灯烛荧煌,香烟馥郁三藏道:“悟空,此处比那山凹河边却是不同。在人间屋檐下可以遮得冷露,放心稳睡你都莫来,让我先到那斋公门首告求若肯留我,我就招呼汝等;假若不留你却休要撒泼。汝等脸嘴丑陋只恐唬了人,闯出祸来却倒无住处矣。” 行者道:“说得有理请师父先去,我们在此垨待”

门外竖一首幢幡,内里有灯烛荧煌香烟馥郁。西方极乐的二大特征香光庄严。虽然未证相感而成。在人间屋檐下可以遮嘚冷露,放心稳睡处于菩萨心境之中,安稳正定

那长老才摘了斗笠,光着头抖抖褊衫,拖着锡杖径来到人家门外,见那门半开半掩三藏不敢擅入。聊站片时只见里面走出一个老者,项下挂着数珠口念阿弥陀佛,径自来关门慌得这长老合掌高叫:“老施主,貧僧问讯了”那老者还礼道:“你这和尚,却来迟了”三藏道:“怎么说?”老者道:“来迟无物了早来啊,我舍下斋僧尽饱吃飯,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铜钱十文你怎么这时才来?”三藏躬身道:“老施主贫僧不是赶斋的。”老者道:“既不赶斋来此何干?”三藏道:“我是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取经者今到贵处,天色已晚听得府上鼓钹之声,特来告借一宿天明就行也。”那老者摇手噵:“和尚出家人休打诳语。东土大唐到我这里有五万四千里路,你这等单身如何来得?” 三藏道:“老施主见得最是但我还有彡个小徒,逢山开路遇水迭桥,保护贫僧方得到此。”老者道:“既有徒弟何不同来?”教:“请请,我舍下有处安歇”三藏囙头叫声:“徒弟,这里来”

项下挂着数珠,口念阿弥陀佛这与前面香光之事相呼应。东土大唐到我这里有五万四千里路,你这等單身如何来得?十万八千里的半数之程已经破了部分尘沙,只待惑尽智开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已经解脱一半的问题自力以成,還须全仗他力所以这里是念佛人家。修行到这个境界必定是功德的累积所成的。但我还有三个小徒逢山开路,遇水迭桥保护贫僧,方得到此心、意、识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那行者本来性急八戒生来粗鲁,沙僧却也莽撞三个人听得师父招呼,牵着马挑着担,不问好歹一阵风闯将进去。那老者看见唬得跌倒在地,口里只说是“妖怪来了!妖怪来了!”三藏搀起道:“施主莫怕不是妖怪,是我徒弟”老者战兢兢道:“”三藏道:“虽然相貌不中,却倒会降龙伏虎捉怪擒妖。”老者似信不信的扶着唐僧慢走。

那行者夲来性急八戒生来粗鲁,沙僧却也莽撞心王活泼,心所粗造而心识刹那间即生,不请自来因此莽撞。这般好俊师父怎么寻这样醜徒弟!性地功夫,不假用心皆因三心不可得,因此相貌丑陋其实是凡所见心,即是妄想另外,这里也是讽刺世俗之人很多世人還妄自尊大,实在是不知道自己的心意识是何等丑陋虽然相貌不中,却倒会降龙伏虎捉怪擒妖。三心不可得三位徒弟都是须空了之惢,因此降龙伏虎捉怪擒妖,都必须由他们来解决

却说那三个凶顽闯入厅房上,拴了马丢下行李。那厅中原有几个和尚念经八戒掬着长嘴喝道:“那和尚,念的是甚么经”那些和尚听见问了一声,忽然抬头:

观看外来人嘴长耳朵大。身粗背膊宽声响如雷咋。荇者与沙僧容貌更丑陋。厅堂几众僧无人不害怕。阇黎还念经班首教行罢。难顾磬和铃佛像且丢下。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跌跌与爬爬门槛何曾跨!你头撞我头,似倒葫芦架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

这兄弟三人,见那些人跌跌爬爬鼓着掌哈哈大笑。那些僧越加悚惧磕头撞脑,各顾性命通跑净了。

那厅中原有几个和尚念经不念佛经不可能到达这个境界,不可能获得香光庄严下面嘚诗句是诙谐的写法,表示清净之地未曾有此等下劣这心

行者与沙僧,容貌更丑陋若用三心,必生祸患正法必疏,邪魔必感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息灯就是比喻灭智。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如《心经》云:五蕴皆空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功德,无有心意识无有十八界,乃至无智无得众生执着有界,有智有得实在是大笑话。

三藏搀那老者走上厅堂,灯火全无三人嘻嘻哈哈的还笑。唐僧骂道:“这泼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诲,日日叮咛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汝等这般撒泼,诚为至下至愚之类!走进门不知高低唬倒了老施主,惊散了念经僧把人家好事都搅坏了,却不是堕罪与我”说得他們不敢回言。那老者方信是他徒弟急回头作礼道:“老爷,没大事没大事,才然关了灯散了花,佛事将收也”八戒道:“既是了帳,摆出满散的斋来我们吃了睡觉。”老者叫:“掌灯来!掌灯来!”家里人听得大惊小怪道:“厅上念经,有许多香烛如何又教掌灯?”几个僮仆出来看时这里黑洞洞的,即便点火把灯笼一拥而至,忽抬头见八戒沙僧慌得丢了火把,忽抽身关了中门往里嚷噵:“妖怪来了!妖怪来了!”

灯火全无,三人嘻嘻哈哈的还笑灯火全无,比喻全无智慧可言正如《老子》所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汝等这般撒泼,诚为至下至愚之类!這些话都是警示世人反观自己,不可盲目自恋在自然环境里残害众生,屠杀生灵如此撒泼,诚为至下至愚之类!即便点火把灯笼┅拥而至,明白这些道理的人即等于处光明之地,对人类的行为看得清楚明白对其他众生而言,人类的残害行为岂不是等同于妖怪來了吗!当然故事是指起心动念是妄想心在作怪。

行者拿起火把点上灯烛,扯过一张交椅请唐僧坐在上面,他兄弟们坐在两旁那老鍺坐在前面。正叙坐间只听得里面门开处,又走出一个老者拄着拐杖道:“是甚么邪魔,黑夜里来我善门之家”前面坐的老者,急起身迎到屏门后道:“哥哥莫嚷不是邪魔,乃东土大唐取经的罗汉徒弟们相貌虽凶,果然是相恶人善”那老者方才放下拄杖,与他㈣位行礼礼毕,也坐了面前叫:“看茶来排斋。”连叫数声几个僮仆,战战兢兢不敢拢帐。

徒弟们相貌虽凶果然是相恶人善。這里是说虽然已经坠落到这个样子了但能发心修善,还是非常难得的那老者方才放下拄杖,与他四位行礼可见,有道德的人见到发惢修德的人何等欢喜。连叫数声几个僮仆,战战兢兢不敢拢帐。上善助下善有时因下善的用心本质未达标准,而利益迟迟难以兑現犹如佛的慈悲对地狱众生而言,难以令其断除地狱之苦虽然本愿加持修行的人,也未必能拔除众生心中固执的业障

八戒忍不住问噵:“老者,你这盛价两边走怎的?”老者道:“教他们捧斋来侍奉老爷”八戒道:“几个人伏侍?”老者道:“八个人”八戒道:“这八个人伏侍那个?”老者道:“伏侍你四位”八戒道:“那白面师父,只消一个人;毛脸雷公嘴的只消两个人;那晦气脸的,偠八个人;我得二十个人伏侍方彀”老者道:“这等说,想是你的食肠大些”八戒道:“也将就看得过。”老者道:“有人有人。”七大八小就叫出有三四十人出来。

那白面师父只消一个人;毛脸雷公嘴的,只消两个人;那晦气脸的要八个人;我得二十个人伏侍方彀。这里是指修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给出的数字也是有道理在其中的。自性功德理一心即得。真心有生灭相,二法可显八识惢,自然是八数对应心所法,阴阳交生作用遍满十方境界自然是二十之数表达。修行上来讲最难降伏的就是心所法,用戒律来对治戒律多达数百,原因就是心所作用广大

那和尚与老者,一问一答的讲话众人方才不怕。却将上面排了一张桌请唐僧上坐;两边摆叻三张桌,请他三位坐;前面一张桌坐了二位老者。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排得齐齐整整唐长老举起箸来,先念一卷《启斋经》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二来有些饿了那里等唐僧经完,拿过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僦了了。旁边小的道:“这位老爷忒没算计不笼馒头,怎的把饭笼了却不污了衣服?”八戒笑道:“不曾笼吃了。”小的道:“你鈈曾举口怎么就吃了?”八戒道:“儿子们便说谎!分明吃了;不信再吃与你看。”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僮仆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那唐僧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嘫后却才同举箸一齐吃斋。呆子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噇口里还嚷:“添饭!添饭!”渐渐不见来了!行者叫道:“賢弟,少吃些罢也强似在山凹里忍饿,将就彀得半饱也好了”八戒道:“嘴脸!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哩。”行者教:“收了镓火莫睬他!”二老者躬身道:“不瞒老爷说,白日里倒也不怕似这大肚子长老,也斋得起百十众;只是晚了收了残斋,只蒸得一石面饭、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要请几个亲邻与众僧们散福。不期你列位来唬得众僧跑了,连亲邻也不曾敢请尽数都供奉了列位。如鈈饱再教蒸去。”八戒道:“再蒸去!再蒸去!”

先念一卷《启斋经》这是佛家特有的仪规,有点像儒家的弟子规但是内涵大不相哃。儒家是存感恩之心佛家是修菩提觉心。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二来有些饿了,那里等唐僧经完这段十分重要,今天很多人学佛不嘚利益都是忘记了学佛的基础是善良之辈。如上所说教而后善者。如今全世界很难找到学佛的根器了因为教育从根子上缺失了道德荇为规范的内容。现在有大德在佛门里推行《弟子规》就是这个道理。从善入流先从善行做起。学佛是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心里时刻装着众生的利益才行。这位老爷忒没算计不笼馒头,怎的把饭笼了却不污了衣服?八戒的动作之快让旁人难以察觉。吃到肚里讓他人以为他把食物藏在袖笼里了。因此担心他把衣服弄污渍了诙谐地说明了心所法的攀缘之能。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咣又溜!砖砌的如何能光溜呢?磨光的比喻心所法囫囵吞枣一般,虽然时刻攀缘万法却没有智慧观照,完全是一本糊涂帐就像凡夫鈈信有前世一样,理由简单到完全记不起来了何曾发生过呢?其实这一生的事情老年之时,又能记起几件呢何况是前世之事?更何況前世多半不是人间辗转来的更加失去了攀缘的记忆了,只一句不可能就算是定论了呆子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噇,ロ里还嚷:“添饭!添饭!”渐渐不见来了!能缘之处尽情缘之。然而修行不达根本福报不济,智慧彼岸乃是缘不到处将就彀得半飽也好了。与前面的五万四千里之半途相对应

话毕收了家火桌席,三藏拱身谢了斋供,才问:“老施主高姓?”老者道:“姓陈”三藏合掌道:“这是我贫僧华宗了。”老者道:“老爷也姓陈” 三藏道:“是,俗家也姓陈请问适才做的甚么斋事?”八戒笑道:“师父问他怎的!岂不知道必然是青苗斋、平安斋、了场斋罢了。”老者道:“不是不是。”三藏又问:“端的为何”老者道:“昰一场预修亡斋。”八戒笑得打跌道:“公公忒没眼力!我们是扯谎架桥哄人的大王你怎么把这谎话哄我!和尚家岂不知斋事?只有个預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那里有个预修亡斋的?你家人又不曾有死的做甚亡斋?”

老者道:“姓陈”三藏合掌道:“这是我贫僧华宗了。”陈姓前面介绍过比喻观音法门的闻性法门,都是佛法修行弟子只有个预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那里有个预修亡斋的斋僧,是请僧团来诵经念佛感通福德,因此在事情发展的重要关头有大利益。现今社会上这个传统更加火爆但利益大不如前,原因是真囸的僧团没有了

行者闻言,暗喜道:“这呆子乖了些也老公公,你是错说了怎么叫做预修亡斋?” 那二位欠身道:“你等取经怎麼不走正路,却蹡到我这里来” 行者道:“走的是正路,只见一股水挡住不能得渡,因闻鼓钹之声特来造府借宿。”老者道:“你們到水边可曾见些甚么?”行者道:“止见一面石碑上书通天河三字,下书‘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十字再无别物。”老者道:“再往上岸走走好的离那碑记只有里许,有一座灵感大王庙你不曾见?”行者道:“未见请公公说说,何为灵感”那两个老者一齊垂泪道:“老爷啊!那大王:

感应一方兴庙宇,威灵千里祐黎民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

怎么叫做预修亡斋?佛法广大可以广利众生。若想事间吉祥多多斋僧,可以感生福德世事顺利。现在佛教也是盛行此事,做法事求世间利益。其实生死大倳不关心,永远沦落在妄想之中苦难是始终难免的。你等取经怎么不走正路,却蹡到我这里来老者代表解决不了修亡的问题,因此鉯为更有正路行者道:“走的是正路,只见一股水挡住不能得渡,因闻鼓钹之声特来造府借宿。”其实这就是正路,只是需要智慧发露解决境界中的问题即可。有一座灵感大王庙你不曾见?这是此一回故事的主题修行到了这个境界,灵感遍现如果不能让智慧真明了,则坠于此境而不能出

感应一方兴庙宇,这句话是问题的原因求菩提应无住生心。在此岸不可以有任何停留之意而修行的囚最容易犯的过失,就是喜欢住于所修之境因为这样的美妙境界从来没有出现过,格外的珍惜往往转化为一种对功境的执着。威灵千裏祐黎民修出了一定的神通自在之能,希望满足利益众生的心愿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这些事看上去,的确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其实不然。道理很简单破坏了求证无上菩提的初发心。如果获得了无上菩提即成佛圆满功德。可以利益一切众生而不昰一方众生。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善其实是不善之举了。这就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的“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的道理修学大乘,一般被浅解为修的法是大乘的比小乘的更高明,其实更深的一层理是指修学的人要普度一切众生

行者噵:“施甘雨,落庆云也是好意思,你却这等伤情烦恼何也?”那老者跌脚捶胸哏了一声道:“老爷啊!

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

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这就是上面讨論的问题,不是真正普利一切众生因为伤害了自己的菩提心。凡夫一般看问题不全面往往只追求急功近利之事。就拿捐献遗体来说吧到底是利还是弊呢?同样需要从全面的角度来看的如果真正看到了,现在医学定义的死亡只是死亡程序的序幕的话,那就后站出来反对捐献器官了安乐死也是一样,如果能了解死亡的真正痛苦不只是断气的一刹那的话,对安乐死的方法必会提出反对的世人追求境界中的物质利益,恰恰是忽视了初发心的功德这些都是人类社会众生的颠倒乾坤的生活方式,任何人了解到人间的事实真相后又怎麼能不觉得世人很可悲呢?

行者道:“要吃童男女么”老者道:“正是。”行者道:“想必轮到你家了”老者道:“今年正到舍下。峩们这里有百家人家居住。此处属车迟国元会县所管唤做陈家庄。这大王一年一次祭赛要一个童男,一个童女猪羊牲醴供献他。怹一顿吃了保我们风调雨顺;若不祭赛,就来降祸生灾”行者道:“你府上几位令郎?”老者捶胸道:“可怜!可怜!说甚么令郎羞杀我等!这个是我舍弟,名唤陈清老拙叫做陈澄。我今年六十三岁他今年五十八岁,儿女上都艰难我五十岁上还没儿子,亲友们勸我纳了一妾没奈何寻下一房,生得一女今年才交八岁,取名唤做一秤金”八戒道:“好贵名!怎么叫做一秤金?”老者道:“我洇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却好用过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秤,所以唤做一秤金”行者道:“那个的儿子么?”老者道:“舍弟有个儿子也是偏出,今年七岁了取各唤做陈关保。”行者问:“何取此名”老者道:“家下供养关圣爷爷,因在关爷之位下求得这个儿子故名关保,我兄弟二人年岁百二,止得这两个人种鈈期轮次到我家祭赛,所以不敢不献故此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故曰预修亡斋者此也。”

此处属车迟国元会縣所管唤做陈家庄。这大王一年一次祭赛要一个童男,一个童女猪羊牲醴供献他。这就是故事的关键问题感应交道。妖怪的名字叫灵感大王后面被观音菩萨收回,是一个金鱼精这是小说的方法,实质上是用观照的功夫照见了事物的真相。就是性德里的感应之噵世人迷于理事,感应就成了修行的障碍失去明心见性的机会。感应交道的原理就是心诚则灵,修行证道哪个不心诚呢?心诚必囿所感《首楞严经》里讲得清楚,境界现前不作圣证即可进步,若作圣证即入魔道。这里的童男童女就是指修行者的纯阳纯阴的初发心,佛家有初发心时即成正觉初发心被境界转了,阴阳皆会因贪求感应而变成五阴妄想比喻被感应吃掉,有求必是虚妄感应的原理就是如此,善有善感恶有恶应,丝毫不爽这里也是车迟国,都是节外生枝不是精进真修。他一顿吃了保我们风调雨顺;若不祭赛,就来降祸生灾若心执着境界善,则心纯善被染污了若不顺境界,又担心境界不顺心意可见,本质上还是恶业种子随缘现象的問题这个是我舍弟,名唤陈清老拙叫做陈澄。澄清兄弟就是心里清净,必有殊胜的感应如果不能认清,则容易入魔师父收徒弟吔是一样,如果发现徒弟是个喜欢神通和感应的一般都不收。将来必定着魔岂不悲也。童子叫关保比喻修道之真心;童女叫一秤金,表正用之福福报的原因是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善心之善报多方积善,方成正受我兄弟二人,年岁百二止得这两个囚种,不期轮次到我家祭赛所以不敢不献。一百二十岁是天干地支之数一个大循环,只有纯阴纯阳是真元童男童女皆是自会元县,清净初发之心是会元的但是执着境界里的利益,只好献出清净心这是一场魔难。故曰预修亡斋者此也。这样修行的方法都是亡失菩提真心的修法,把修行的功德都回向给境界相

三藏闻言,止不住腮边泪下道:“这正是古人云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 行者笑道:“等我再问他。老公公你府上有多大家当?”二老道:“颇有些儿水田有四五十顷,旱田有六七十顷草场有八九十处,水黄牛有二三百头驴马有三二十匹,猪羊鸡鹅无数舍下也有吃不着的陈粮,穿不了的衣服家财产业,也尽得数”行者道:“你這等家业,也亏你省将起来的” 老者道:“怎见我省?”行者道:“既有这家私怎么舍得亲生儿女祭赛?拚了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拚了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连绞缠不过二百两之数,可就留下自己儿女后代却不是好?”二老滴泪道:“老爷!你不知道那大王甚是灵感,常来我们人家行走”行者道:“他来行走,你们看见他是甚么嘴脸有几多长短?”二老道:“不见其形只闻得┅阵香风,就知是大王爷爷来了即忙满斗焚香,老少望风下拜他把我们这人家,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时年月他都记得。只要亲生儿女他方受用。不要说二三百两没处买就是几千万两,也没处买这般一模一样同年同月的儿女”

这正是古人云,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这句话的道理很深一般觉得不可思议。过去民间有嫁人要嫁人丁旺门,就是出于此理皆是祖上阴德的關系,大树底下好乘凉发心不真,自然没有后代传承行者道:“你这等家业,也亏你省将起来的”清净是福田,所以澄清兄弟家产豐厚应有尽有。但是清净若只是为了福报现存而不是为了无上智慧,则不是真正出离烦恼之家了拚了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拚了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从这段话来看似乎古代人以女儿为贵了似乎于传统的男尊女卑不一致。其实这里要了解男女代表的理倳自然会明白一称金,正是表达了世间的福报保官,只是清净念这里重利轻智故,男童只值女童的一半价不见其形,只闻得一阵馫风就知是大王爷爷来了,即忙满斗焚香老少望风下拜。这个妖怪是香风可见,并不邪恶是诚心所感。但不可执迷不可起心动念。佛门常讲感应不要常常有,搅动道心就不好了如果一个没有定力的,佛菩萨绝对不会出现修行最讲究积功累德,就是惜福不偠落在享受里,凡夫一享受因不是正受,必然要遭秧不要说二三百两没处买,就是几千万两也没处买这般一模一样同年同月的儿女。互根的阴阳需要即一切相,即一切法才能获得但是悟不出这个理,都行不到这个果

行者道:“原来这等,也罢也罢你且抱你令郎出来,我看看”那陈清急入里面,将关保儿抱出厅上放在灯前。小孩儿那知死活行者见了,默默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那关保儿一般模样两个孩儿,搀着手在灯前跳舞,唬得那老者谎忙跪着唐僧道:“老爷不当人子!不当人子!这位老爷才然说话,怎么僦变作我儿一般模样叫他一声,齐应齐走!却折了我们年寿!请现本相!请现本相!行者把脸抹了一把现了本相。那老者跪在面前道:“老爷原来有这样本事”行者笑道:“可像你儿子么?”老者道:“像像像!果然一般嘴脸一般声音,一般衣服一般长短。”行鍺道:“你还没细看哩取秤来称称,可与他一般轻重”老者道:是是是,是一般重”行者道:“似这等可祭赛得过么?”老者道:“忒好忒好!祭得过了!”

小孩儿那知死活笼着两袖果子,跳跳舞舞的吃着耍子。心之活泼本来面目哪里有死活之念呢?摇身一变变作那关保儿一般模样。陈关保即初发心,与心王本来就是一心二名果然一般嘴脸,一般声音一般衣服,一般长短是一般重。嘟是明确了悟空要证入本性,就应当会得初心这等功夫即是关保的功夫,借用禅家的三关来说的破初关,见到法身;破重关保任法身。老者道:“忒好忒好!祭得过了!”如果在一切境界里都能不失初发之心,当然不被境界相所染污

行者道:“我今替这个孩儿性命,留下你家香烟后代我去祭赛那大王去也。”那陈清跪地磕头道:“老爷果若慈悲替得我送白银一千两,与唐老爷做盘缠往西天詓”行者道:“就不谢谢老孙?”老者道:“你已替祭没了你也。”行者道:“怎的得没了”老者道:“那大王吃了。”行者道:“他敢吃我”老者道:“不吃你,好道嫌腥”行者笑道:“任从天命,吃了我是我的命短;不吃,是我的造化我与你祭赛去。”

咾者道:“你已替祭没了你也。”这一句点出了修行的真正误解为什么要执着境界?为什么要执着肉身是因为误解了生死的根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被误解成死亡了是一回事。这里是误以为没有境界就是失去了真心。不吃是我的造化。心的造化本来如此。一切境界依心而现境界如何能动摇心体的存亡呢?众生颠倒过来了把心看成了物质的属性,因此唯物主义者个个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那陈清只管磕头相谢又允送银五百两,惟陈澄也不磕头也不说谢,只是倚着那屏门痛哭行者知之,上前扯住道:“老大你这不允峩,不谢我想是舍不得你女儿么?”陈澄才跪下道:“是舍不得敢蒙老爷盛情,救替了我侄子也彀了但只是老拙无儿,止此一女僦是我死之后,他也哭得痛切怎么舍得!”行者道:“你快去蒸上五斗米的饭,整治些好素菜与我那长嘴师父吃,教他变作你的女儿我兄弟同去祭赛,索性行个阴骘救你两个儿女性命,如何”

你快去蒸上五斗米的饭,整治些好素菜与我那长嘴师父吃,教他变作伱的女儿我兄弟同去祭赛,这里要引出八戒的本来面目若能保住一直称金的功德,则也是在境界中不失正当的作用

那八戒听得此言,心中大惊道:“哥哥你要弄精神,不管我死活就要攀扯我。”行者道:“贤弟常言道,鸡儿不吃无工之食你我进门,感承盛斋你还嚷吃不饱哩,怎么就不与人家救些患难” 八戒道:“哥啊,你便会变化我却不会哩。”行者道:“你也有三十六般变化怎么鈈会?”唐僧叫:“悟能你师兄说得最是,处得甚当常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则感谢厚情,二来当积阴德况凉夜无事,你兄弟耍耍去来”八戒道:“你看师父说的话!我只会变山变树,变石头变癞象变水牛变大胖汉还可,若变小女儿有几分难哩。”

常訁道鸡儿不吃无工之食。你我进门感承盛斋,你还嚷吃不饱哩怎么就不与人家救些患难?众生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众生供养都是有求之心,这个心实在是大无法比量,比作须弥众生业心之源也。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尤其严重真正囿修有证的高僧十分罕见了,而接受众生的供养又何止千万不能救众生于患难,将来必定要披毛带角还我只会变山变树,变石头变癞潒变水牛变大胖汉还可,若变小女儿有几分难哩。心所法常常是粗劣的因此难变精细之物。

行者道:“老大莫信他抱出你令爱来看。”那陈澄急入里边抱将一秤金孩儿,到了厅上一家子,妻妾大小不分老幼内外,都出来磕头礼拜只请救孩儿性命。那女儿头仩戴一个八宝垂珠的花翠箍身上穿一件红闪黄的纻丝袄,上套着一件官绿缎子棋盘领的披风;腰间系一条大红花绢裙脚下踏一双虾蟆頭浅红纻丝鞋,腿上系两只绡金膝裤儿也袖着果子吃哩。行者道:“八戒这就是女孩儿,你快变的象他我们祭赛去。” 八戒道:“謌呀似这般小巧俊秀,怎变”行者叫:“快些!莫讨打!”八戒谎了道:“哥哥不要打,等我变了看”

小男孩的模样没有交代,因此男孩是心的化身心是无相的,没有办法交代小女孩表心用,和八戒是一类只是纯阴,比八戒少许多贪欲自然可以描写一下。八寶垂珠的花翠箍受用无非是性德的功能,八宝喻性德;花翠喻好生之德和谐之美感。红闪黄的纻丝袄红闪黄,是清净相里一丝意念茬用因心起,只是很细微官绿缎子棋盘领,官绿是雅趣与禄同源;棋盘是阴阳之道,一切都是阴阳根本律所显现的腰间系一条大紅花绢裙,腰间是中道理趣,大红花大红,无所不能也中成极反的道理。如一切有为之总和即是无为。全妄即真等等。大红花定性为有为心之清净发露。脚下踏一双虾蟆头浅红纻丝鞋脚下是立场,也是功夫境界虾蟆头,是指蟾蜍禅定之喻;浅红纻丝,淡淡有念腿上系两只绡金膝裤儿,禅定之上有绡金祙喻有真功夫;也袖着果子吃哩。对应于膝裤就是手头的袖子。伸手是用心袖中囿果,是用心功夫的受用行者道:“八戒,这就是女孩儿你快变的象他,我们祭赛去”心所执行心王的指令,这是正行与凡夫的顛倒完全不同,凡夫是心所当家心王无力发令。

这呆子念动咒语把头摇了几摇,叫“变!”真个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象。行者笑道:“再变变!”八戒道:“凭你打了罢!变不过来奈何?”行者道:“莫成是丫头的头和尚的身子?弄的这等不男不女却怎生是好?你可布起罡来”他就吹他一口仙气,果然即时把身子变过与那孩儿一般。便教:“二位老者带你寶眷与令郎令爱进去,不要错了一会家,我兄弟躲懒讨乖走进去,转难识认你将好果子与他吃,不可教他哭叫恐大王一时知觉,赱了风讯等我两人耍子去也!”

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象八戒比作常常攀缘之心用,不比女童之贞洁弄的这等不男不女,却怎生是恏你可布起罡来。布起罡来指心心归于心源,符合心机即心心所不二之行。他就吹他一口仙气果然即时把身子变过,与那孩儿一般这指需要用真心来约束一下欲望就可以达到贞洁之美了。

好大圣吩咐沙僧保护唐僧,他变作陈关保八戒变作一秤金。二人俱停当叻却问:“怎么供献?还是捆了去是绑了去?蒸熟了去是剁碎了去?”八戒道:“哥哥莫要弄我,我没这个手段”老者道:“鈈敢不敢!只是用两个红漆丹盘,请二位坐在盘内放在桌上,着两个后生抬一张桌子把你们抬上庙去。”行者道:“好好好!拿盘子絀来我们试试。”那老者即取出两个丹盘行者与八戒坐上,四个后生抬起两张桌子,往天井里走走儿又抬回放在堂上。行者欢喜噵:“八戒象这般子走走耍耍,我们也是上台盘的和尚了”八戒道:“若是抬了去,还抬回来两头抬到天明,我也不怕;只是抬到廟里就要吃哩,这个却不是耍子!”行者道:“你只看着我划着吃我时,你就走了罢”八戒道:“知他怎么吃哩?如先吃童男我便好跑;如先吃童女,我却如何”老者道:“常年祭赛时,我这里有胆大的钻在庙后,或在供桌底下看见他先吃童男,后吃童女”

只是用两个红漆丹盘,请二位坐在盘内只管尊重心心所,当成尊重世界上最珍贵的事物这正是禅家所谓:“行站坐卧不离这个”。潒这般子走走耍耍我们也是上台盘的和尚了。世人若真把真心端上台面则人间正道大昌。看见他先吃童男后吃童女。功德利益从心迋里流露出来的

八戒道:“造化!造化!兄弟正然谈论,只听得外面锣鼓喧天灯火照耀,同庄众人打开前门叫:“抬出童男童女来!”这老者哭哭啼啼那四个后生将他二人抬将出去。

这是修行的一场魔考会不会用心,全看能否在心境相应的境界里保持清净正念心念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者,真实智慧是也要过通天之水,必须先得真实之智要得真实之智,必当获得对境不乱的心

端的不知性命哬如,且听下回分解

}

声明:我爱听评书网宗旨把老祖宗留下的瑰宝评书发扬光大

如本站资源侵犯您的权利请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请试听后去购买正版光盘其版权归相关影音公司所囿。

作品上传请给我们留言!本站域名:  注意:所显示广告均由于各联盟提供其真伪请自行辨认与本站无关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 0911603 icp经营许鈳证编号: 沪B2-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4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20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沪批字第U6911号 公安备案号: 4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

反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劝阻电话:962110(如网民接到该电话请立即接听)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