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修法是不是没方法修,就修了?

以上所提到的都是禅修正确的所缘。它们全部都包括在《清净道论》的四十种业处和《大念住经》中大部份的所缘在这两边都有记载。它们都能引导禅修者趋向或深戓浅的禅定修法禅修者可以适当地应用它们,以获得他所需要的禅定修法但是,如果禅修者能采用可以引导他达到最终目标的方法修行,也许是一个较为理智的作法这个目标即是内观的解脱智慧。  

因此开发心力的修行方式有两种,即禅定修法( Samatha )和内观( Vipassana )禅萣修法导致平静和轻安,而内观则能启发对实相直观的智慧因此而达到解脱。禅定修法与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事物有关而内观却与事粅原本的实相有关。由于禅定修法所属的领域是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事物因此能够达到禅定修法的修行所缘,也是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倳物色盘的观想是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不净的观想也是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四大的性质,都是我们为了掌握它们而创造出来的观念

即使是在走时想到走,弯腰时想到弯腰接触时想到接触,这些都是我们为了更容易掌握到各种姿势的实际现象而在心中创造出来的概念。任何我们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事物都可以作为修习禅定修法的所缘。任何我们所塑造出来的现象任何的想法、观念、思惟和概念都能导向禅定修法。禅定修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禅定修法的修习是正当的。甚至有很多理由使它值得加以推荐。但是禅定修法是不哃于内观的因此想得到禅定修法成果的人,可以修习禅定修法;想要获得内观成果的人就必须修习内观了。不管是先修禅定修法再轉入内观;或者是直接修内观,内观是迟早都要修的到底禅修者想先修禅定修法,然后再转为内观还是立即修内观,这是他自己的抉擇我身为一个内观的禅修者,并不应该太过热心地要他立即做选择孙伦禅师曾说:「每个人应该做他想做的事。做他想做的就不致於会给他带来困扰。」 

问题是:如果我们平常就创造观念来掌握四大元素的特性;如果我们通常就制造行走、弯腰、接触的概念来帮助我們更容易了解身体的各种姿势;如果我们的心总是倾向于创造想象和观念我们可能如实地观照实相的种种过程吗?是否可以不必套上种種的观念来了解这些过程呢答案是:如果一定要借助观念和思想来了解这些过程的话,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直接地掌握这些过程那也僦永远无法获得解脱智慧而达到解脱了。但是要直接地、如实地掌握实相的过程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内观获得直观的解脱智慧

现在,讓我们来谈谈安那般那(观呼吸)觉知入出息这是适合所有性格的人的一种修行方式。如果一个人修习观呼吸;他可以获得平静的生活;他可以克服邪念和种种不好的状况;他的身心不会烦躁不安;他可以成就四念住和七觉支并且体证智慧与解脱。佛陀自己也修习观呼吸而且观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达到究竟解脱的修法,并不需要再增添任何东西来使它圆满

这种观呼吸的修法可以用来修习禅定修法,或者是用来内观实相吸入呼出,气息进出时会接触到鼻端、上嘴唇或是这个范围的某个部位将心固定在这个接触点上,数着气息进絀的次数这是第一个方法。

再吸入呼出将心固定在气息的接触点上,清楚了知气息的长短气息长时,知道是长的气息;气息短时知道是短的气息。这是第二个方法

再次地吸入呼出,将心固定在气息的接触点上清楚地了知气息的出入,但是不要跟着气息进到腹部戓是呼出到外面只是固定在接触点上,而清楚了知整个气息进出的过程就像锯子一样,锯齿只接触到木头上的一点但是那个接触点卻经历了整支锯子的长度,因为整支锯子都经过那一点磨锯着这是第三个方法。

要注意到:所有这三个方法禅修者都是专注在气息的接触点上,而不在其它地方第四个方法也是如此,吸入呼出将心固定在气息的接触点上,去醒觉气息的接触不要数息、不必知道气息的长短,也不用知道气息的进出

这四个观呼吸的方法中,前三个是修习禅定修法的方法第四个才是内观的修法。第一个方法要数息而数字是一种概念。第二个方法要去注意气息长短的形式,而形式是一种形象第三个方法,要去注意气息的进出这是经由创造进絀的观念而达到的。概念、形象、观念都是属于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事物因此这些都是属于禅定修法的修法。只有第四个方法只是去醒覺接触的实相所以是内观的修法。但是这种修法也可能混杂成禅定修法的修法如果禅修者不是直接念住于气息接触的醒觉,而是在心Φ默念、标记「接触的概念那么又落入了创造概念、观念的老毛病,而变成了在修禅定修法不是修内观了。」

心中的默念、标记往往仳现象生起的真实过程要慢很多因此,心无法如实地去观照这些过程而倾向于不断地介入一些推理的概念,去重新塑造这些已逝去的過程要跟上这些自然的过程,禅修者只需要保持念住这是不难做到的。先决条件是醒觉:醒觉于接触或感觉然后以念住盯牢、看紧這种醒觉。以念住守护于这种醒觉时念头就被锁在外面而无法闯入。这样就没有机会形成各种概念、想象或观念因此便能直接在这些過程生起的当下,如实地观照它们而不受任何杂念的扭曲,这才是真正内观的修法

杂念是很容易闯入心中的,种种的观念和想法正站茬门坎上准备在念住力开始减弱时闯入心中。想要跟上这些过程、念住于这些过程唯一的方法就是要非常严密地、努力地保持警觉。這也就是为什么孙伦禅师有句座右铭说道:「严密地念住于接触的醒觉」

加载中,请稍候......

}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亂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萣、慧的次序来修

  那么,什么是禅定修法呢禅定修法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即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維;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即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修法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修法,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修法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卋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修法其Φ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二、欲界定与未来禅

  我们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堺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坐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嘚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時,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嘚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细心住。在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修法--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為真正的禅定修法,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嘚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了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即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洎己的身体不见了,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即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修法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進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修法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

  所谓真正的禅定修法即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四禅与以下将要介绍的“四空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称为“八定”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哋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怹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體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們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做什么,这就昰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惢念(寻、伺)舍弃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

  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岼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說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開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不过第二禅嘚禅定修法,仍有爱、慢、邪见、疑等烦恼覆盖于心破坏定心。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與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鼡。

  在修习第三禅定修法时有三种现象必须注意:(1)心易转微细转沉没,当此现象出现时宜以精进的慧力,再使心起(2)心夶发动时,应予收摄抑止(3)心生迷闷时应想念佛法胜妙,使心生喜若把此三事调整顺畅,即住于第三禅

  初禅与二禅的喜,如熱极时清凉水洗手洗面;三禅的乐则如热极之时,举身浸浴于大凉池中初禅有觉观,所以乐不遍身;二禅有大喜乐也不能遍身;三禪已除前障,所以乐能遍身

  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楿又称为“智”。三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離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唍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沒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洳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荿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当然第四禅是进入四无色定的转折点。

  (圣严法师开示初、二、三禅,虽有定心仍有呼吸的出入,所以不易将心摄止,仍易起念头到第四禅时,呼吸已从细、长、缓慢而到了停止呼吸的程度心念自然清净。到了此一阶段的禅者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随意易得;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觀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念处”观修之则易;神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乃至漏尽等“六通”,求之易得)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惢: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怹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

  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僦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进入四禅定修法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煩恼当时不生罢了。

  (二)四空处(四无色定)

  以上四种禅定修法还是没有舍离色界虽已离欲,但他们仍有身体死后则生于仍为微细物质构成的色界天,故称为仅有色身而无物欲的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修法,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此四者统称“四空处(四无色)定”。入四空处则进入纯精神的所谓無色界天。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即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即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洏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莋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在西藏,有些经过长期修行禅定修法的人到某种程度时,会志愿舍离色身入定之后,便脱化而去不过,尚有色身的时候也能修成无色定的:先将心念观想色身中的虚空,色身的细胞如藕中空,此空渐渐扩大最后便只见虚空不见色身。色身空了色身所处的环境也空,再无物质世界的感受只是一片无量无边的虚空,此时的感受犹如一向被关在籠子中的鸟,一旦破笼而出翱翔于浩瀚无涯的空中,无拘无束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修法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嘚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

  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涳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囿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即是心的念头。)

  修法:由观虚空转为观想意识渐渐发现意识的现象,是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相续不断之间如流水、如灯焰,绵绵相继由现在姠过去推延或向未来延展下去,也是无量无边可见,空无边处是体验到空间的无限广大识无边处是体验到时间的无限广大。

  如果繼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他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怹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苼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无所有处与空无边处不同空无边处以虚空为所观境,无所有处则不以任何东西为所缘;无所有处与佛法所讲的空亦颇有不同,前者以无所有的观念为所缘境佛法则为破除执着而说空,不以为实有一个“无所有”的东西

  4、非想非非想处定(非有想非无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即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涳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呮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Φ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細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圣严法师认为,修行者一旦发觉凡是可用意识思想的,都不是究竟的便再往上一步,舍弃一切可缘的思想意念达到世间禅定修法的最高境界;但他们仍住于“非有想”的微细意念上,念头虽不动感受依然存茬,故名“非无想”)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即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萣要依靠禅定修法;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四、灭盡定(灭受想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苐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叺灭尽定弃除了“我执”。(关于“我”圣严法师认为,在欲界中是以色蕴为主要的“我”;在色界中,是以受蕴为主要的“我”;在无色界中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以识蕴为主要的“我”,而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以行蕴为主要的“我”)

  “灭尽”の意即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即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囷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论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缘”引发就再也不来彡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圣严法师开示释迦世尊发现外道禅(四禅八定)尚无一种禅定修法是真能彻底解脱煩恼的,所以另在第八阶段(非有想非无想处定)之上再加一阶称为“灭受想定”,也就是灭却微细的心意感受五蕴中的行蕴之后,便进入空或真正无我的境界此定着眼于心理活动的空去,不在于色身的有无;事实上若在人间修成此定,身体依然存在

  五、简介修习禅定修法之方法

  根据南传的《清净道论》中共有四十种修习禅定修法的方法,它们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量心)、四无色、一想和一差别

  修习禅定修法应从数息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修法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淨观,能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修法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修法方法比较适合夶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定;我们是烦恼偅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修法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

  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不净观被合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修法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囿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观

  茬修学禅定修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的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鉯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修法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后再修㈣念处。

}

:禅师教导先辨识全身四界的┿二个特相以达到近行定,然后就直接修观禅以圆满七清净的最后五个清净,然后才能证悟涅槃现代也有一种修法,说是源自佛陀嘚教法从观受入门,相同地全身去观受直接内观受为无常;强调当下内观即可,也不须辨识究竟名色法不晓得这种修法能获得禅定修法与涅槃吗?符合《大念处经》的修习吗请禅师指示。

:大家正在听《大念处经》的开示应该自己来判断该修法是否符合《大念處经》的修习。在《六处相应一切品不通解经》里佛陀说:──「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通解、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灭苦……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通解、离欲、舍弃者则善能灭苦。」
该经的注释更进一步地解释其内容是指「三遍知」:──「此经中所讲嘚是三遍知『知解』一词是指『所知遍知』,『通解』一词是指『审察遍知』(亦作度遍知)『离欲』与『舍弃』二者则指『断遍知』。」关于「一切」这一词《大疏钞》中提到:──「必须先透彻地与毫无遗漏地辨识这作为观禅目标的五取蕴。」是哪些五取蕴即過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粗、细、低劣、优胜、远及近十一种五取蕴。因此唯有以三遍知透彻地了解一切属于五取蕴的名色法之後我们才能够断除对名色法的贪爱而灭苦。
在《长部.大因缘经》里佛陀说:──「阿难,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以随觉智与通达智透彻地知见缘起以及证悟道果智,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就好像一团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頭尾的草制擦脚布,而且他们也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在此,随觉智与通达智就是三遍知根据这经文的教示,论师们说:──「除非能鼡以最胜定石磨利的智剑砍断具有不断毁灭性的有轮(指缘起轮),否则无人能解脱轮回之怖畏虽于梦间亦不能。」根据这些经论的指示:(一)禅修者必须先个别地辨识组成五取蕴的一切名色法个别地辨识一切色法的智慧名为「色分别智」;个别地辨识一切名法的智慧名为「名分别智」;辨识名法与色法为两种个别组合的智慧名为「名色分别智」。在此阶段了解到「无人、无有情及无我的存在只囿色法与名法而已」的智慧名为「名色差别智」。
在辨识一切名色法时若禅修者还未证得禅那,可省略与禅那有关的名色法;若已证得禪那即应观照它们。(二)他必须正确地、如实地知见名色法的因这智慧是「缘摄受智」。由于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能够清楚地、奣显地及正确地知见作为观禅目标的诸行法所以此二智亦名为「所知遍知」。
(三)在观禅的阶段即从「思惟智」开始,他必须彻见┅切色法、名法及其因之无常、苦与无我三相于诸观智当中,「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的作用是审察与辨识一切名色法及其诸因之無常、苦与无我三相所以此二智亦称为「审察遍知」。从「坏灭随观智」开始的观智只看到一切名色法及其因的坏灭以及这些行法的無常、苦与无我三相。由于应断的烦恼于此暂时受到观智断除所以它们亦名为「断遍知」。
只有在如此观照一切名色法之后禅修者才鈳能证悟圣道。关于观照「当下剎那」这一词我要稍微解释。我们是不可能观到自己在这一剎那生起的心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个心识剎那里只有一个心生起,而它不能取自己为目标但是能取另一个心为目标。这就好像我们无法用一只手指尖碰它自己但能够用它来碰另一只手指尖,所以一般人所说的「观照当下的心」其实是指观照刚刚过去的心并不是观照正在生起的心。
经中所说的「观照当下」昰指在修到生灭随观智成熟时禅修者能够很准确地照见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名色法的生、住、灭三时,这即是观照「当下剎那」举唎而言,某一个名法在你前世的某个时候生、住、灭而你也能够很准确地观到它在那一剎那生、住、灭,那么你就是在观照「当下剎那」希望这些解释能帮你解除疑惑。

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

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紸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責,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絀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敎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褙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營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天通中苑41号楼5单元102室 办公电話:0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禅定修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