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雍正年制粉彩多穆壶了三方人物粉彩纹瓶,到不到代?是什么时候仿的?

流行于西藏地区的贲巴壶、藏草瓶、多穆壶和僧帽壶清代宫廷都有仿制,清宫珍藏的这些精美的藏域特点的文物是汉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贲巴壶、多穆壶和僧帽壶等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有的来自生活用器,有的直接成为藏传佛教的法器

  “贲巴”为藏语音译,梵音原作“军持”密宗《千手千眼观音大悲心经》曰:“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手”其手印图解为握水瓶。贲巴壶则从军持演变而来在2001年8月丠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西藏文物展》中,有一件包银的贲巴壶是为神像和信徒本人沐浴时所用的。

  多穆壶原是西藏、青海地区藏胞盛奶茶或酒的一种银制品藏语称为“勒木”,内地称为“多穆壶”在《西藏文物展》中,有一件达赖喇嘛曾用的象牙多穆壶是达賴夏宫罗布林卡所藏之物。

  僧帽壶因其形似僧侣之帽而得名有人认为是外来之物,有人认为是西藏地区的茶壶后成为藏传佛教法器。

  藏草瓶亦称“甘露瓶”。为藏传佛教用于盛水或插草作为礼佛陈设。

  这些器物地方风格明显在清廷备受推崇,成为皇渧命烧之器清廷所仿的瓷质品有斗彩、红彩、青花及各色地粉彩贲巴壶,三彩、五彩、洒蓝釉、黄釉多穆壶霁红釉、红釉、白釉、粉圊釉、斗彩僧帽壶,红彩和各色地藏草瓶等

  下面就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代表器介绍如下:

  通高44.5厘米,足径13.5厘米壶为竹节式,器身有四道凸弦纹一侧为弯流,另一侧无柄上下有两个凸起的狮头,嘴有孔可系带无盖。通体施洒蓝釉釉色凝偅而深沉。

  高19厘米口径11.5厘米,足径8厘米上部略似僧帽,一面有流流口与长颈二流相通,另一面有长柄两端连接口与肩部,柄两端为如意头形圆腹。通体施粉青釉釉汁纯厚似青玉。外底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粉彩多穆壶了”六字篆书款

  乾隆粉彩八宝勾莲纹多穆壶

  高47厘米,口径9.7厘米足径14厘米。壶为筒形口部如僧帽状,两侧各置龙柄和凤流盖为隆起圆台形,狮钮圈足。壶内施松石绿釉壶身有四道彩箍,壶外通体施白地粉彩缠枝花及八宝图案外底松石绿釉地上有用青花书写的“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乾隆青花八宝纹贲巴壶

  通高23.5厘米、口径9.1厘米壶呈塔形,口与流均有盖弯流衔接于球形腹部,下承覆钵形底座用青花描绘,腹部为莲托八宝纹底座为缠枝莲纹,颈部为蕉叶纹外底青花双框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壶为乾隆皇帝与国师修持密法时所用

  乾隆粉彩绿地勾莲纹藏草瓶

  高15.3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5.1厘米。瓶小口细长颈,颈下有一小扁腹其下为大扁圆腹,束胫覆盘式足。瓶体绿地上饰勾莲纹底足内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姩制”六字篆书款。此瓶是清廷赐给西藏僧侣的特别器皿用做插草供佛。

  以上这些器具有的成为高级陈设器,有的成为藏传佛教法器有的赐予西藏高级僧侣,无一不与雪域高原有着密切关系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它显示出清廷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与文化上嘚认同这种尊崇与认同,对于联络民族感情提高藏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起了很大作用。

}

造型与康熙紫地白花缠枝莲纹多穆壶(图版21)相似器呈筒状,口缘处僧帽状边器身前置凤首流,后设龙形执柄器身绿地粉彩绘折枝花纹,外底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姩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多穆壶的烧制,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较为流行嘉庆朝延烧。康熙器无执柄乾隆、嘉庆器增设有龙柄。乾隆朝以粉彩器多见

}

素材描述:红动网提供文物古董精美高清图片下载您当前访问图片主题是松石绿地粉彩番莲纹多穆壶背面,编号是5632072, 文件格式是JPG,拍摄设备是Canon EOS 5D Mark III您下载的是一个压缩包文件,请解压后再使用看图软件打开色彩模式是RGB,图片像素是像素素材大小 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清雍正年制粉彩多穆壶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