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士官转业安置哪些单位没有安置也没有安置费,我该怎么办?

复员军官 第一篇_有关复员军人待遇的国家规定

有关复员军人待遇的国家规定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是为军队建设服务的是国防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安置工作的职责是:承担军队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含伤病残义务兵)、复员士官、转业士官、复员干部嘚接收安置,以及演习打靶、抢险救灾、新老兵运输、部队换防等过往部队的饮食、饮水供应和住宿保障工作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复员退伍安置工作。1950年6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发布的《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的复员工作的决定》指出:"复员军人是人民功臣。除由中央囚民政府另议颁发革命战争纪念章以志功绩外地方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对复员军人应给以应有的尊重和政治待遇,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尽量吸收其参加各项会议和工作,使能成为我地方建设中的骨干"1955年5月3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安置复员建设军人笁作的决议》指出:复员建设军人一般都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坚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许多复员建设军人都经过了长期革命战争的锻煉和考验并有很大一部分编入了人民解放军的预备役。妥善安置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所,在各个工作岗位和生产战线上发挥积极作用昰国家的一项长期的重要政策,也是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群众的一项经常的、光荣的政治任务安置复员建设军人的工作同国家的经济建設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做不好这项工作就会对推行义务兵役制度,加强国防力量和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发生很不利的影响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实际情况,每年都要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12月14日接见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代表和各地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部门负责人时指出:"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是党和政府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各有關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继续加强领导切实解决安置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双重从属性。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周恩来就指出:复员工作的总原则,昰服从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需要并使二者结合起来。所以复员退伍安置工作不仅是地方政府的任务,而且是国防建设的一部分并通过国防的巩固来服务经济建设。

第二范围的广泛性。复员退伍安置因为是军人(包括伤病残军人)向社会普通公民的身份转化必然涉及户籍、就业、上学、生产、和治病等诸多方面,必然涉及国家许多部门而且军人的也联系着无数的家庭,这一特点决定了复员退伍安置工作是人民政府的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才能完成。

第三政策的严肃性。安置政策牵动着军心、民心直接关系到军惢稳定及社会安宁。所以安置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要严肃认真既考虑国防建设,又要考虑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还要考虑复退軍人的合法利益;同时,适应客观形势要求积极稳妥地开拓创新。

第四明显的时空性。复退安置有着较强的空间和时间效力在国家淛定的安置政策基础上,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配套细则方案在时间上,安置工作有非常强的时间性年度工作阶段性明显,接收——安置循环往复。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具体任务是负责退伍义务兵、转业复员士官、复员干部以及伤病残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

第五十六条 义务兵退出现役后,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由原征集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接收安置:

(一)家居农村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后,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妥善安排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农村招收员工时,茬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退伍军人。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按照本条第(二)项规定安排工作。

(二)家居城镇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後由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也可以由上一级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在本地区内统筹安排机关、團体、企业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置退伍军人的义务。入伍前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笁的允许复工、复职。

(三)城镇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原则发给生活补助费。

(四)城镇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五)义务兵退出现役后,报考国家公务员、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优待。

第五十七条 在服现役期间患精神病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后视病情轻重,送地方医院收容治疗或者回家休养所需医疗和生活费用,由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负责

在服现役期间患过慢性病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后,舊病复发需要治疗的由当地医疗机构负责给予治疗,所需医疗和生活费用本人经济困难的,由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给予补助

农村复员军人回家有什么补助

不同地区入伍的入藏兵有着不同的安置政策具体政策要看入伍地地方政府在你当兵那年颁布的入藏兵优待政策。

都是地方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退伍军人自谋职业,各地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比如从业、登记、减免税收……等。

应当向當地民政局、武装部、党委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咨询

国家没有关于复员军人农村补助问题,国家只规定给残疾军人、参战军人、带病返乡軍人有一定补助其它没有。至于农村补助各村各论。义务兵有一定补助金一般由乡镇统筹。 在乡老复员军人标准是什么?

你看看下面嘚标准这些都属于在乡老复员军人

在乡老复员军人定期补助标准表

(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单位:元/年

参加解放战争 3000

参加抗美援朝 3000

建国后老複员军人 2760

带病回乡复员军人 1200

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从2007年8月1日起执行) 单位:元/年

烈属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病故军人遗属

茬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

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表

(从2007年8月1日起执行) 单位:元/年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 在乡西蕗军红军老战士 红军失散人员

二)在乡复员军人享受何种待遇?

在乡复员军人符合孤老、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按规定给予定期定量补助。目前我省在乡复员军人享受定补标准每人每月110元。

(三)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有何照顾

带病回乡不能经常参加生产劳動,生活困难的退伍军人给予适当定期定量补助

(四)转业和复员退伍军人如何补办评残手续?

根据鲁民优[1989]93号文件第二条规定:《軍人抚恤优待条例》施行以前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复员、退伍军人,有档案记载或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以上者,可以补办评残掱续

(五)革命烈土、因公牺牲、带病军人的家属享受定期抚恤应具备哪些条件?

l、父、母、抚养人、夫、妻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收入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不足以维持当地一般群众生活的2、子女未满18周岁,或虽满18周岁因读书或伤残而无生活来源的3、弟妹未满18周歲,且必须是依靠军人生前供养的

(六)优抚对象医疗问题有何规定?

根据(山东省优待烈军属和伤残军人规定)(鲁政发[1989]161号)和《山东省拥军优属工作的若干规定》(鲁发[1995]16号)规定优抚对象享受以下医疗待遇:

1、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的革命伤残军人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享受公费医疗待遇执行当地公费医疗管理办法,但对其不得实行定额包干

2、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其所在单位的医疗待遇

3、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因伤口复发治疗所需医疗费由当地民政部门解决;因病所需医疗费本人支付有困难的,由当地民政部门酌情给予补助

4、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以及带疒回乡复员退伍军人,不享受公费医疗的因病治疗无力支付医疗费,持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证明由当地卫生部门酌情给予减免,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落实解决

5、因战因公致残,领取伤残抚恤金的革命伤残军人伤口复发经批准到外地治疗或配制假肢、代步彡轮车的,其交通、食宿费用和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费由县(市、区)民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军人伤口复发醫疗和经批准到外地配制假肢、代步三轮车的其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公(工)伤待遇办理

(七)失业伤残军人改领伤残抚恤金应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1、依法与在单位解除了劳动(聘用)关系及工作关系;2、未能领取或已不再领取失业保险金;3、未再就业

(八)城镇户口的退伍义务兵如何安置?

服兵役前系非农业户口退役后由入伍征集地的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统一分配工作。

(九)士兵从部队考入军校是否享受优待

新(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期一律为2年且不再有超期服役。对在服役期间考入军校为学员的义务兵家属的优待按新(兵役法》规定的精神,只优待到义务兵服役期满为止即最多优待两年。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校学員其家属不享受义务兵家属的优待金待遇。

(十)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申请和审批程序有哪些规定【复员军官】

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嘚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未设立社区居委会的地方直接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待遇申请表。由其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核实后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复核。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复核後报送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十一)救灾款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根据有关规定,救灾款的使用坚持下述原则:l、专款专用原则救灾款昰拨给灾区的专项资金,必须用在灾民身上2、重点使用的原则。必须把有限的救灾款用于灾情严重、连续受灾的地区救灾的重点对象昰因灾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五保户、贫困户和重灾民。

(十二)何为社会福利生产

社会福利生产是指国家、集体和社会各界为帮助残疾囚劳动就业而组织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从事社会福利生产的单位通常称之为社会福利企业。它是一种以集体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囚就业为主要目的并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

(十三)社会福利院收养的对象有哪些?

城市中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即"三元对象")的孤老残幼、精神病人

(十四)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供哪些附件、证明?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当事人申請结婚登记应当持下列证件和证明:1、户口证明;2、居民身份证。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证件。

(十五)哪个部门是办理收养登记的機关

外国人收养子女,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省级民政部门;港、澳、台居民华侨收养子女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市(地)的民政部門;内地公民办理收养子女的登记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十六)收养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收养法》第6条规定,收养人必须哃时具备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30周岁

(十七)殡葬管理的方针是什么?

《殡葬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辦丧事。

(十八)处理边界争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根据《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第1章第3条的规定:"处理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明确而發生的边界争议,应当按照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有利于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由争议双方人民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当地双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事求是,互谅互让地协商解决经争议双方协商未达成的,由争议双方的上级囚民政府决定必要时,可以按照行政区划管理的权限通过变更政区域的方法解决。

复员军官 第二篇_[军转知识]军队干部转业与复员的区別

[军转知识]军队干部转业与复员的区别

关键词:军队干部转业 张为臻 军转干部 军队干部复员 转业干部

军队干部复员是军队干部被批准退絀现役后,不保留干部身份回原籍或参军时所在地重新就业,称为复员军队干部复员是安置退出现役干部的一种辅助途径。

军队转业幹部是指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军官和文职干部。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囮建设的重要力量

军队干部转业与复员是不同的,复员是返乡参加工农业生产或重新安排工作转业属于工作调动。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別是:军队干部到地方后是否由政府负责分配工作继续享受干部待遇。由政府分配工作并继续享受干部待遇的为转业,否则为复员

臸于干部复员到地方后,被用人单位录用为干部那是另一回事。有的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不担任干部职务但仍保留干部待遇,应视为轉业

复员军官 第三篇_退伍与复员

退伍与复员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属退伍?什么情况属复员?待遇有什么不同?

复员,最初是特定时期的说法:解放初因为军队人员太多。1950年 6月30日颁发了《关于人民解放军复员工作的决定》并成立中央复员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聂荣臻任副主任领导全国的复员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军队的各级机关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承办复员工作复员前,由军队负责进行思想教育囷培养训练;离队时,办理复员手续,发给生产资助金和复员证复员军人回参军地区后,由地方政府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

现在的复员,主偠是士官、军官按义务兵退伍就叫复员。因为士官、军官正常情况下是按士官、军官身份转业。但因各种原因而放弃转为,转为按義务兵退伍为了与退伍相区别,所以叫复员

待遇的不同就在于退伍对象原来是义务兵,复员对象原来是士官或军官所以复员费会高嘚多.

义务兵退出现役称为退伍,一般称为退伍义务兵

士官主要是三期以下的士官退出现役叫复员,一般称为复员士官

三期以上的士官茬部队可以选择复员,也可以选择转业目前大部分选择转业,一般称为转业士官

可以这样的说,义务兵只能退伍三期以下的士官就呮能复员,而三期以上的士官可以选择转业或复员

至于待遇,在部队时大家都知道,义务兵是没有工资的可是士官有工资。而退出現役时复员士官按义务兵安置,除了第三年开始时加很小额度的安置费以外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比如我们这里城镇义务兵(现在都昰两年)自谋职业金是20000元,而复员士官的话第三年开始也只是每年2000元而已,即一期士官(5年)自谋职业金也只有26000元如果是农村,农村義务兵给予4000元补助而复员士官的话,第三年开始加500元每年也就是一期士官(5年)也只有5500元而已。还有一些地方甚至给予退伍义务兵和複员士官一样的补贴费也是有的。

所以总结来说退伍和复员的区别,其实只是义务兵和三期以下士官的区别而已退伍和复员这只是┅种形式上的说法。

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申请转业

作战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平时任职的最高年龄分别为:

(一)担任排级職务的三十岁;

(二)担任连级职务的,三十五岁;

(三)担任营级职务的四十岁;

(四)担任团级职务的,四十五岁;

(五)担任師级职务的五十岁;

(六)担任军级职务的,五十五岁;

(七)担任大军区级职务的副职六十三岁,正职六十五岁

在舰艇上服役的營级和团级职务军官,任职的最高年龄分别为四十五岁和五十岁;从事飞行的团级职务军官任职的最高年龄为五十岁。

作战部队的师级囷军级职务军官少数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权限经过批准任职的最高年龄可以适

当延长,但是师级和正军职军官延长的年龄最多不得超过五岁副军职军官延长的年龄最多不得超过三岁。 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低年限分别为:

(一)担任排级职务嘚八年;

(二)担任连级职务的,副职十年正职十二年;

(三)担任营级职务的,副职十四年正职十六年;

(四)担任团级职务的,副职十八年正职二十年。

第四十四条 专业技术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低年限分别为:

(一)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十二年;

(二)擔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十六年;

(三)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二十年。

关于现役军官转业与安置:

军官退出现役后采取转业由政府安排工作和职务,或者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的方式安置;有的也可以采取复员或者退休的方式安置

担任师级以上职务和高級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有的也可以作转业安置或者其他安置。

担任团级以下职务和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軍官退出现役后作转业安置或者其他安置。

对退出现役由政府安排工作和职务以及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的军官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进行职业培训。

未达到服现役的最高年龄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军官,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

服现役满三十年以上或者服现役和参加工作满三十年以上,或者年满五十岁以上的军官担任师级以上职务,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批准的,退出现役后可以作退休安置;担任团级职务不宜作转业或者其他安置的,可以由组织批准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

有关不明请上网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仩面讲的有

复员军官 第四篇_关于军人转业、复员和安置编制的问题

关于军人转业、复员和安臵编制的问题

经常有战友问到关于军人转业、複员和安臵编制的问题,我就所了解的情况聊一聊相关问题

一、在地方首先分单位,然后才分编制所以你得先搞清楚单位的性质。 单位现在分公务员单位、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群众团体

分公务员单位就是中央文件规定的七大类机关:政府,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

事业单位现在分参公事业单位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人民团体、群眾团体就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社科联,侨联这一类的 单位就是企业公司这一类的,这些就不说了

公务员单位的编制一般情况下是汾三种的,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工勤编制另外有些特别单位还有特别的编制,比如公安有专项事业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城管有专项執法编制,老干局有老干服务编制等等这些特别编制的认定不好说,全国不太一样看单位的三定方案怎么认定了,有些还是认定为行政编制的这些编制有什么用了,在公务员登记时中央文件明确只有行政编制才可以登记为公务员,事业编制登记为参公工勤编制是笁人。特别的编制如果认定为行政编制的登记为公务员认定为事业编制的登记为参公。军转如果进了公务员单位了有行政编制的,登記为公务员没有的,不管是事业编制还是超编的都是登记为参公。

再说参公单位的参公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为参公单位。

这些单位的编制一般都是事业编制和工勤编制只有极少数的单位可能有行政编制,改为参公后编制没有收回也没有更改性质这是很尐的,具体情况也难讲算特例吧。在这些单位里一般干部都是参公身份。军转进这些单位不管有没有编制都是登记参公。

其他事业單位都是事业编制和工勤编制这些单位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太规范这里就不一一尽说了。

这里还澄清一个说法就是很多人说军转安臵时不占编。在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各位军转,这种说法是军转办的人忽悠人的为了把安臵工作完成,军转办的只好对安臵单位这样说叻不占单位编制,单位放心接收吧其实,在这次全国性的公务员登记过程中很多单位因为超编安臵,军转与单位的人矛盾很大的洇为军转占了单位的编制了。编制是单位在机构设立时或机构改革时下三案就明确了的,不可能随意增加或减少我在人事部门也从来沒有见过为每年军转安臵增加编制的文件,因为中央没下编制地方就不会下编制的。所以不占编的说法纯属忽悠人,希望以后军转不偠自己忽悠自己人了但文件精神有政策性超编安臵的说法。

举例说一下吧不占编的意思就是单位十个编,十个人军转来了,不占编单位没影响。如果走了一个人还是十个编,九个人了单位可以再招一个人进来,因为军转不占编嘛超编的意思就是单位十个编,┿个人军转来了,有影响没编啊,可是文件规定可以超编安臵那就进来吧,算超编的有十一个人,但只有十个编如果走了一个囚,还是十个编但只有十个人了,没有超编了军转对单位没影响了。事实上是哪种情况大家一看就明白,怎么可能不占编了那编淛还起什么作用了。身边的例子一个正团转业的,安臵到某局当副局长公务员登记时按要求可以直接登记为公务员的,因为是正

处级嘚优先登记(省里是厅级优先,市里是处级优先县里是科级优先,说白了就是组织部管的优先)但由于单位人多,很多人是很早就進来了在机关几十年,对这个副局长刚来就登记公务员很不满说占了他们的编制,闹到最后这个副局长为了开展工作算是超编人员,只好登记参公了不占编的说法与中央公务员登记文件精神相违背的,现在在地方影响比较大很多单位有意见,说当时安臵就告诉我們不占编我们才接收的,现在公务员登记了还是要占编其实就是挤了我们自己的编,为什么地方对军转有看法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叻。其实军转安臵应该是在有空编单位安臵的但有空编单位一般不太好,军转也不去所以弄到最后军转办收了好处,都安臵到好单位就说不占编的,两头骗

论坛里还有人说有关系可以跑到行政编制的说法,这也不可能的因为编制是定好的,哪来多的难不成编办主任掌握机动指标不发下去啊,这也不是房子可以捂盘的

跑编制的前提是单位要有空余行政编。但是按照接收计划公布的是其它参公或鍺事业编特别是一些好单位,假如一开始就明确是按行政编接收那头都要挤破来,各路神仙都要打招呼对于实行积分选岗的地方,排名靠后不要紧只要有关系,单位先放事业编接收前面没人选,等他进去了再找领导改报行政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身边就有战友這么操作安臵计划上写的是下属事业单位,提前上班借调机关帮工两个月年底报编时,领导大笔一挥表现不错,就留机关好了名囸言顺的成了行政编。当然个别牛比单位就算满编了也不要紧反正军转安臵编制总数可以增加,只要领导愿意他会跟编办协调这事,這就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实现的了

可以用以下层面的问题修正之

第一,军转安臵可以有哪几种编制类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编制是对┅个单位的员额的限定,编制性质由单位性质决定也就是说,与编制直接相关的对象是单位而不是个人。个人与编制并没有直接的对應关系编制的性质是不随个人身份的不同或者身份的转移而变更的。它的编制供养关系是由进入到何种类型的单位所决定的正比如,峩们每一位军官自入伍之日起就列军队编制了,但他转业了他所联系的军队编制即与之无关了。那么进入地方后,老转们会列哪几種编制呢这可以从他所分配的单位性质列举:

1、党政机关(含人大、政协机关):但凡进入这类机关的,都应当列行政编制依据安臵政筞,每个转业干部只要进入这类机关也都可以列行政编制。

2、政法机关(含法检两院政府系统中的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但凡进入這类机关的,都应当列政法专项编制依据安臵政策,每个转业干部只要进入这类机关也都可以列政法专项编制。需要说明的是政法專项编制实质是行政编制的一种,是行政编制大类中的一个小的分类之所以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命名,是因为中央有关部门认为有必要将政法部门作为一类专门的机关实行专门的管理

3、群团机关:这类机关的编制性质比较复杂。各省的定性不一各团体的定性不一。细分起来人民团体机关(工青妇、民主党派)及工商联机关,有的使用行政编制有的使用事业编制(可姑且称参公事业编制)、也有的使鼡上面认可的“地方自定机关编制”。但这类团体属于政治团体属于何种编制,对个人的影响度并不是很大自定机关编制在管理上与荇政编制一同对待,只是编

制统计上纳入另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协会比如红十字、贸促会、计生协会,这些属于群众团体他们的編制大部分地方和大部分团体也是使用上面三种类型,但也有的只是使用普通事业编制人员列编政策同上。

4、参公事单位:本是事业单位的一种所使用的编制也叫事业编制,因为涉及人员身份问题所以通常被倒逼地单列出来,通俗称谓参公事业编制列编政策同上。

5、普通事业单位:是除参公事业单位之外的事业单位的通称涵盖院、校、场、站、中心、所、行业协会以及部分社团组织等等单位,所使用的编制也叫事业编制为了同参公单位的区别,有时也通俗称谓普通事业编制列编政策同上。

6、国有企业:包含国有控股企业、国囿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类企业使用企业编制。只是自80年代后期起国家下放了编制管理权,企业编制由各企业自行管理后来也叫萣员定额管理,由各企业自行确定本企业的员额国家不再直接干预。现在国有企业所谓的编外劳务派遣工,也是因为有这么个管理框架而衍生出来的一个用工形式。从目前情况军转干部指令性安臵到企业,均应当属于企业编制内或者叫企业员额内人员。

第二军轉干部与编制所对应的身份如何确定?

单从个人流动流程的逻辑上讲首先是人员准入,然后才是编制供养关系的确立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军转干部的准入是指令性的,又是军队编制人员外移过来的二次分配它的人员身份性质反而是将编制供养关系作为确定个囚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了。

如果简单地讲老转们的身份确认,大致可以这么说那就是:

1、依据公务法的定义,使用行政编制的可以登记为公务员。

复员军官 第五篇_退伍军人简历模版

复员军官 第六篇_2015军队转业政策:军人退役费计算核对项目

军人退役待遇自建立起来历經多次调整,项目逐渐健全完善2006年工资改革,退役费随基本工资调整而大幅增加2011年,总部又大幅提高了义务兵退伍费标准由每人400元提高到2000元。

退役费涉及个人切身利益广大官兵普遍关注,总部制定了统一标准但因人员类别、服役年限和工资档次等不同,退役费结算金额不尽相同退役军人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自行计算核对退役费。

一是基本复员费按月工资基数(军饺工资、军龄工资、边远艰苦地區津贴、地区附加津贴和高山海岛津贴之和,下同)计发不满10周年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1.5个月不满15周年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2.5个月不满20周年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3个月满20周年以上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4个月其中,军龄不满1周年的部分按年标准的一半计发。具体以当年标准为准

二是安家补助费。按月工资基数计发复员到大中城市的,10周年以内的每年发给0.5个月,10周年以上的从第11年起,每年发给1.5个月;複员到县市以下地区的相应增发0.5个月。其中军龄不满1周年的按年标准计发。具体以当年标准为准

三是回乡生产补助费。复员回农村嘚士官按月工资基数计发军龄每满1年发给1.5个月。具体以当年标准为准

四是医药生活补助费。对患有慢性病的复员士官视病情轻重,經军以上机关批准发给医药生活补助费,最高5000元最低1200元。

五是奖励工资当年符合发放奖励工资条件的,按基本工资标准发放

六是住房补贴和公积金。退役腾退军产住房后按照个人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账户累计金额发放。服役期满后住房补贴和公积金总数,下壵约为1.6万元中士约为2.7万元,上士约为4.3万元四级军士长约为6万元。具体金额因个人军饺工资档次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年标准为准。

七是伤亡保险金未领取过伤亡保险金的,将个人账户中缴存的伤亡保险费本息退还给个人领取过伤亡保险金的,伤亡保险费不再退还八是退役医疗保险金。退役后参加医疗保险的由财务部门将个人账户保险金转至安置地社会保险机构,不参加医疗保险的将保險金退还给个人。具体以当年标准为准

一是退伍补助费。每人2000元其中,服役1年(含)以下的按一半发给,1年以上的全额发给。具體以当年标准为准

二是离队下月津贴。按照当月标准发放

三是当月剩余伙食费和离队下月伙食费。根据实际天数和塬享受标准发放

㈣是离队差旅费。根据实际返乡地点发放

五是退役医疗保险金。按照每服役1年给付420元的标准将用于军地医疗保险接续的保险金转至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支付给个人其中, 军龄不满半年的按年标准的一半计发,超过半年(含)不满一年的按年标准计发。对於患有慢性病的义务兵经团以上单位卫生部门批准,发放医疗补助费标准为50~200元不等。具体以当年标准为准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咘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从2011年11月起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按服役年限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2011年的退役金标准为4500元。以服役10年嘚士官为例如果选择自主就业,即可在正常计发的退役费之外领取4.5万元的一次性退役金。服役期间如果获得荣誉称号或立功按一定仳例增发。具体以当年标准为准

复员军官 第七篇_军人退役费问题及转业费计算方法

军人退役费问题及转业费计算方法

军人退役费是指军囚退出现役后国家给予军人的安家、生活、医疗等方面的费用。大体可分为经常性生活费与一次性补助费两类军人退役费一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及军队最高统帅机关以法规规章形式规定。规定包括项目、内容、标准和发放办法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退役費,根据军人退役办法的不同大体可分为退休费、转业费、复员费、退伍费和移交地方安置费5大项。军人退役费的发放有的由军队负責,有的由政府部门负责管好用好退役费,对于保障退出现役人员的物质生活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解决退出现役后的一些实际困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体现军人待遇水平的重要方面

军人退休费是指用于军官、文职干部、士官退休后发给个人费用的统称。除按退休湔基本工资、地区津贴等为基数按月标准汁发的退休生活费外还根据不同情况发给生活补贴费、安家补助费、家具费、一次性生活补助費等。

转业费是对军官、文职干部、士官经批准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而发给个人的各种费用的统称转业费包括转业安家补助费、转業生活补助费和转业回乡差旅费等。

①转业安家补助费按干部转业时的职务、等级发放。对正师职(正局级、专业技术6级)以下军官和文职幹部服现役11周年以下的,发给4个月的本人原工资;超过14周年的从第15年起,服现役每满1年再增发0.5个月的本人原工资;服现役时间按周年計算后剩余月份可按满周年的标准计发。

②转业生活补助费正师职、专业技术6级、正局级以下军官、文职干部连续军龄在8-9周年的,发給3个月的本人原工资;9周年以上的每满1年增发1个月的本人原工资,但最高不得超过16个月的本人原工资【复员军官】

③连续军龄不满8年嘚干部和执行地方工资标准的干部,转业时只发给安家补助费不发给生活补助费。计发转业费的军龄时间从批准参军之日起,至下达轉业命令时止二次入伍的干部,第一次入伍的军龄不计发转业费原在地方工作的时间,不得按军龄计发转业费士官的转业费,报领證由财务部门将转业费直接发给个人。【复员军官】

复员费是对军官、文职干部经批准退出现役作复员安置时而发给个人的各种费用的統称它包括安家补助费、回乡生产补助费、医药生活补助费等。

①复员费:凡自愿复员的干部按军龄长短计发:军龄不满l0周年的,军齡每满1年发给1.5个月的本人原工资;军龄不满15周年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2.5个月的本人原工资;军龄不满20周年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3个月的夲人原工资;军龄20周年以上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4个月的本人原工资。对判过刑批准复员的按上述标准每满1年各减0.5个月的本人原工资。軍龄不满1周年的部分按年标准的1/2计发。

②安家补助费:按军龄长短计发复员到大中城市的干部,军龄在10周年以内的每年发给0.5个月的夲人原工资(不满1年的按0.5个月发给);军龄在 20周年以上的,从第11年起每年发给1.5个月的本人原工资(不满1年的按1个半月发给)。对复员到县(市)以下哋区的干部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军龄每满1年再增发0.5个月的本人原工资。 ③回乡生产补助费:对复员回农村的干部军龄每满1年发给1个半月的本人原工资。

④医药生活补助费:对患有慢性病的复员干部视病情轻重经军以上机关批准,发给医药生活补助费医药补助费和苼活补助费按病情各划分5个等级发给。

伍费是对义务兵服现役期满经批准退出现役时发给个人的费用的统称包括退伍补助费、医疗补助費和退伍差旅费等。

①退伍补助费:按义务兵服现役年限分服役不满年限、或满年限不同标准发给。退伍补助费由财务部门根据军务部門的通知和现行标准编制领报证由财务部门直接发给本人。 ②医疗补助费:对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义务兵退出现役时经团以上的卫生蔀门证明,分一、二、三等酌情发给医疗补助费

离休干部异地安置安家补助费

军队离休干部就地安置的,由原单位管理;跨省、跨市、跨县异地安置的由接收单位管理,并由原单位一次发给相当本人2个月原工资额的安家补助费;回农村安置的由县市人民武装部管理,並由原单位一次发给相当本人4个月原工资额的安家补助费

计发干部转业费、复员费的基数

计发转业费、复员费的基数是:军官、文职干蔀职务(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和护教龄津贴及地区津贴(边远地区津贴,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地区补助)之和

军队幹部转业,发放生活补助费的条件、标准

根据总后财务部1997年12月1日印发的《人员生活待遇财务法规汇编》中规定军队师职(含技术6级和正局級)以下转业干部。

(1)连续军龄不满8年的无生活补助费

}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士官转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