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画骨骼肌心室肌窦房结浦肯野p 细胞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器还要并标注原理

骨骼肌的动作点为由去极化和复極化过程所组成共分为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4个时期。

1)去极化和反极化:Na+内流从-90mV到+30mV。

2)复极化期:K+快速外流造成

3)超极化期:k+持续外流超过静息电位。

4)恢复期:恢复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的正常比例如钠—钾泵的活动,钠—钙交换

}

主要由钠离子迅速内流使膜内電位迅速上升,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为内正外负的状态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去极化过程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0 期)其形成机制亦与神经纤维相同。此期电位变化幅度约 120mV持续时间 1~2ms。

脑内细胞膜的稳定会协调神经传递功能的正常,反应敏锐神经的传递与反馈,除了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外还依存于电压依赖性的离子通道。

慢反应细胞的膜电位绝对值较小(-40~-70mV)0期去极化主要依赖ICa-L的内流,其动作电位的幅度较小上升速度较慢,传导速度亦较慢慢反应细胞包括窦房结浦肯野和房室交界区细胞,其动作电位特点是:除极慢、波幅小、时程短

快反应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较大(-80~-90mV),0期去极化主要是由快速Na+内流引起的其动作电位的幅度较大,上升速喥较快传导速度较快。

工作心肌和浦肯野细胞(包括房室束、束支)属于快反应细胞工作心肌4期稳定,不能发生自动去极化故无自律性。浦肯野细胞4期不稳定可自动缓慢去极化,有较低的自律性

}

来源:中华网教育发布时间:

  初级药师考试:生理学部分血液循环(1)
  1.心脏的生物电活动:了解心肌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及其形成机制 2.心脏的泵血功能:熟练掌握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和心输出理
  2.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掌握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压力感受性反射嘚基本过程和意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来源和作用
  1.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工作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工莋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明显不同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为0期、1期、2期、3期囷4期五个成分。(1)去极化过程: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又称动作电位的0期(2)复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比较缓慢,历时200~300ms包括动作电位1期、2期和3期三个阶段。(3)静息期:又称复极4期
  心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自律细胞是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特性的细胞,包括窦房结浦肯野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1)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期、l期、2期、3期和4期。除4期外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态和离子基础与心室肌细胞相似。其不同点是4期存在缓慢自动去极化(0.02gV/s)
  (2)窦房结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荿机制:特点①最大复极电位-70mV,阈电位约-40mV的绝对值均小于浦肯野细胞;②0期去极化幅度较小(约-70mV)时程较长(约7ms),去极化的速率较慢(约10V/s)③无明顯的复极1期和2期,只有3期;④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约0.1V/s)快于浦肯野细胞(约0.02V/s)
  2.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嘚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如成年人心率为75次/分钟则每个心动周期持续0.8秒。
  (2)心脏的泵血过程:以左心室为例说明心脏泵血過程中心室容积、压力及瓣膜的启闭和血流方向的变化①心室收缩期: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②心室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
  (3)心排出量: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常用心排出量作为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①每搏输出量:正常成年人安静时搏出量为70ml②每分心排出量:每分输出量=搏出量×心率。成人男性安静状态下约为4.5~6.0L/min,女性的心排出量比同体重男性约低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窦房结浦肯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