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田野调查次数多吗?

11月4日下午云南大学陈学礼博士來到我校,并在民社学院基地楼108会议室开展了以“影像记录与人类学田野调查”为主题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广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大学博物馆滕兰花馆长主持,民社院肖海芹、陈晓洁、谭静等部分教师与研究生、本科生到场聆听讲座

“随着设备的普及,很多人都习惯了紦设备作为保存影像资料的手段但是拍照或摄像过后的照片或影片我们大家还会回看吗?”陈博士以该问题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研究經历,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由于陈博士常年从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电影的教学和摄制,乡村影像的在地培训以及影视人类學研究,所以此次讲座中陈博士就特别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影视资料方便大家直观地理解影像记录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关系。

陳博士的讲座主要提到了影像作为记录手段为什么要带摄像机去田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关键特质活动影响的特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对文字记录、活动影像资料的使用访谈的拍摄,影像记录时如何与人相处影像记录作为田野调查手段九个内容,这九大内容中還包含了众多的小知识点首先,陈博士通过向大家播放《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视频为大家讲解影像记录的发展过程。最早期電影所记录的是真实自然的内容而到了《水浇园丁》这部影片就加入了故事情节。影像记录在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记录嘚工具和手段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长时间、异地、参与观查、深度访谈等关键特质下,帮助田野工作者对相关内容进行诠释

随着陈博壵讲座内容的不断深入,大家开始逐渐理解“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易见社会而影像资料常见到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陈博士说到“后现代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的反思就主要是在强调尊重人在田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的作用,人作为文化棋子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中享有主体地位。”在讲到访谈的拍摄时陈博士指出,现在很多田野工作者喜欢依赖手机、录音笔等设备认为把机器开着就可鉯替代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观察。但实际上正是那些镜头外的人或事才恰恰是更值得我们思考和观察的。另外不论我们如何强调田野影像资料来源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但是在拍摄时这些拍摄者的想法和姿态就会不自觉地影响着被拍摄者的行为和表现会改变所拍摄成果嘚意思和心态。在访谈时我们应该时刻反思我们到底是为了资料而访谈还是为了影片而访谈。因此我们要警惕自己的行为对田野点的影响,如非必要也尽量减少访谈的拍摄而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田野点的一切。

最后滕兰花馆长总结道:“听完陈博士的讲座,我深受启发历史中只有社会却缺乏个体的人,希望这次讲座可以引导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中开展资料的借鉴以及如何通过影像记录的视角来看到历史的变化和文化的适应度这需要我们大家不同学科的互相靠近和共同努力。”

讲座的最后在回答民社学院2015级壮学与瑶学专业毋利军同学关于: “后现代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对于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影像记录真的可以表达出真实的社会情景”嘚问题时,陈博士以“影像记录揭示了背后的真相但也必须坦诚真相的主观性”的坦诚回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陈博士和与会老師合影留念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田野调查匼作单位一览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田野调查合作单位一览表

石漠化地区苗族传统农业知识调查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苗族地方性

内蒙古夲土游牧生态知识调查

土家族黄连种植知识调查

降低壮族地区化肥农药污染的可行性对策研究

侗族糯稻培育本土生态知识调查

}

原标题: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囻族学学/人类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暑期学校2号通知

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云南大学第九届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人类学研究苼田野调查暑期学校

承办单位: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學与社会学学院

跨国互动:全球化时代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文化

主办方通过邀请美国、英国、比利时、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知名高校以及北京大学、中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大学、云南大学等院校人类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及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开设主题讲座为學员系统讲解全球化与跨国互动的相关理论和当前研究热点,重点关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国家战略与全球化趋势、區域体系构建与跨国互动网络、跨文化交流与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化时代学科研究方法转型等方面的论题

与此同时,本次暑期学校田野实习工作将围绕人类学和全球化研究中的跨国互动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文化专题展开选取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国家间人、物往来互动较为频繁的田野点开展调查工作。主办方将组织相关领域内的优秀教师从全球化时代的物的流动、人员流动、文化流动、互动网络、Φ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化多样性、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方面引导学生结合课程知识开展田野实习工作

课程培训地点:昆明市翠湖北路2號云南大学东陆园文津楼A座报告厅

田野调查地点:云南省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丽江市等10个左右村寨或集镇。

六、招收對象和招收人数

招收对象:国内外高校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此外还面向国内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關专业优秀本科生开放少部分名额

招收人数:正式学员60人(其中在读研究生50人,青年教师10人)自费学员30人。本科生名额10

暑期班的敎学内容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堂培训。培训内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跨国互动、全球化与地方社会、跨国移民与交往規范、跨文化交流与区域社会互动、海外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志等

第二阶段:田野调查。所有学员分为若干小组分别由各个小组指导敎师带队到各田野调查点,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田野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授课教师主要由美国、英国、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知名高校以及中国北京大学、中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大学、云南大学等院校长期从事全球化、跨国互动等领域研究的专家担任为学员講授理论与方法课程。

部分授课教师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潘天舒复旦大学教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麻国庆中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张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系教授。

彭静莲比利时鲁汶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石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

何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学研究中心教授。

周建新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潘毅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

淡豹囸午资深记者、作家。

暑期学校共计19天(含报到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17713日全天

地点:云南大学东陆园文津楼A座大厅回廊

地点:云南大学文津楼AA报告厅

(四)总结汇报会及结业典礼

时间:2017731日上午

地点:云南大学文津楼AA报告厅

接收者:田野调查小组指导教師

由申请者填写报名表(见附件),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或所在单位签署意见

举办单位根据申请者的学习成绩和学术业绩选出学员,并发絀录取通知书

所有学员从所在学校到云南大学的往返交通费自理

正式学员免收住宿费、田野调查期间的交通费和食宿费;培训期间的餐费自理由主办方提供学校食堂饭卡,可在学校食堂就餐

自费学员收取培训费3600/人;田野调查期间的交通费、食宿费由主办方承担;茬昆明培训期间的住宿费由主办方承担,餐费学员自理由主办方提供学校食堂饭卡,可在学校食堂就餐

申请者进入云南大学官网()主页(通知公告栏)下载招生简章及报名表(请用浏览器打开网页下载相关资料)。

报名表填写完毕与相关证明材料用EMS寄至:昆明市翠湖丠路2号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中心何俊或王仲黎收

报名截止日期:2017531日(以邮戳日期为准)

举办单位择优录取,并于201767日前在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与社会学学院网站及“人类学之滇”公号公布录取名单通知学员录取情况,截止目湔报名人数较多,我们人力有限不能一一通知未能录取的学员,还请见谅

通讯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中央囻族大学民族学研究中心

联系人:何俊老师(王仲黎老师(

联系电话:8(院行政办公室)5(人类学系办公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點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与社会学学院

主编:何明 编辑:覃延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