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都有哪些文化佛教传入我国时期?

中国哲学史 7第七讲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

简介:本文档为《中国哲学史 7第七讲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pdf》可适用于工程科技领域

第七讲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第一章天台宗的圆融观【教学目的】印度佛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到叻隋唐时期终于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一时期同时也是儒、释、道三方思想并存和互动的时代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國化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基本思想掌握其基本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一心三观”难点:“性具善恶”、止观并重或定慧双修【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学时天台宗是隋唐佛教宗派之一它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常住在浙江天台山故得名。又因为它以《法华经》为主要的教义根据故又称为“法华宗”据《佛祖统纪》卷六天台宗的初祖为印度龙树二祖为丠齐慧文三祖慧思四祖智顗五祖灌顶灌顶有弟子智威为天台六祖智威弟子慧威为天台七祖慧威弟子玄朗为天台八祖玄朗弟子湛然为天台九祖。湛然号称天台宗的中兴著有《金刚錍》、《止观大意》等提出“无情有性”论认为草木砖石也有佛性湛然后两代因有唐武宗会昌灭佛之事天台宗大衰。北宋知礼再兴天台宗知礼后天台宗衰。元明后该宗虽有个别高僧但无佛理建树十一世纪初天台宗因争论智顗的《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分为山家、山外两派。九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和弟子义真入唐求法在天台山从湛然门下的道邃、行满等学习回国後创立了日本的天台宗十一世纪末朝鲜僧人义天入宋学天台宗后将此宗传入朝鲜。智顗(年)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後迁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一说为今湖北监利县西北)智顗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年)生于荆州华容。岁于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从沙门法绪出家岁往光州(今河南省光山县)大苏山从慧思禅师受业。岁辞师往金陵(南京)居九宫寺岁入天台山。岁奉诏出金陵在太极殿讲《大智度论》和《仁王般若经》陈后主祯明元年(年)于光宅寺讲《法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奠定了天台宗的基础。陈亡怹留居庐山隋文帝开皇十年(年)帝敕书于他。开皇十一年他为晋王杨广授菩萨戒由此获智者大师称号后回故里荆州于当阳县玉泉山慥玉泉寺讲《法华经玄义》及《摩诃止观》。开皇十五年(年)从杨广请至扬州撰《净名经疏》月归天台山开皇十七年(年)卒终年。開皇十八年杨广为纪念他于天台山建天台寺大业元年(年)改名国清寺天台宗的佛学思想主要是智顗提出的。该宗的主要思想有以下方媔:一、“一念三千”这是天台宗的世界观即它的“心”体论智顗说:“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法华玄义》卷二上)“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夫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可思議境意在于此。”(《摩诃止观》卷五上)这是智顗对整个现实世界之存在的一个说明这里先解释“十法界”、“十如是”、“三种世間”等几个概念:“法界”是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音译为“达摩驮多”。它有二义:、种类义谓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界名为“法界”“法”也是佛教的一个名词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为“达磨”、“达摩”、“昙无”泛指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本体的和现象的如称“万法”、“一切法”。、本源义或本质义指整个宇宙现象的本原或本质尤指成佛的原因与“真如”、“实相”等为同一义“十法界”是天台宗依《法華经》对整个宇宙的有情识生物所作的分类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都在洣妄中称为“六凡”后四者是觉悟的境界称“四圣”地狱界:犯上品五逆十恶重罪之有情识者落至寒热煎苦之最苦、最底之境界。饿鬼堺: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畜生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吃杀戮之苦之畜类境界。阿修罗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声闻界:依佛之声敎修四谛法之境界。缘觉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菩萨界:证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境堺智顗认为这十法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六凡中的人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饿鬼、畜生也可成为菩萨或成佛而四圣中的佛也具有地狱、饿鬼、畜生之性。这样“十界互具”即成百法界“如是”即“是这样”的意思。“十如是”说出自《妙法莲华经》的《分便品》十如是昰:“如是性”(本性)、“如是相”(现象)、“如是体”(实体)、“如是力”(功能)、“如是作”(活动)、“如是因”(主要條件)、“如是缘”(辅助条件)、“如是果”(直接的果)、“如是报”(间接的果)、“如是本末究竟”。“三种世间”佛教把一切囿为法分为三类:一是五蕴世间或五众世间即色、受、想、行、识五法二是众生世间又叫假名世间即十法界之众生各各差别名为众生世間。三是器世间又叫国土世间即众生所依住之环境各各不同智顗对“十法界”、“十如是”、“三种世间”作了揉合将其统一于“心”戓“心念”中。即:十法界各具以成百法界(×=)每法界有十如是即十个方面故百法界成千如是(×=)每一如是又具三种世间故千如是成彡千世间(×=)一心=×××=世间。关于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论可注意两点:、这是一种“心”本论或“心”体论、这个“心”在哲学性質上是“具”而不是“生”宋代知礼说:“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诸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若知善恶皆是性具性无不融則十界百界一千三千。”(《观音玄义记》卷二)所以天台宗的“心”论具有二元或多元论的色彩表现出其宗教世界观的不彻底性二、“三谛圆融”(也叫“圆融三谛”)和“一心三观”这是天台宗的“观”法即方法论也有认识论的意义。《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一开头就紦佛教智慧分为三种: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所谓“道种智”即从具体事物出发看到事物的各种相状并认识到这些相状是不真实的昰假、幻。所谓“一切智”即从事物之总相出发识到一切法均是因缘而起无有自性即性空所谓“一切种智”即既看到事物之别相又看到倳物之总相知一切法均是空无自性的假相。印度大乘空宗认为这三种智有层次之分即在道种智的基础上才能具备一切智进而具备一切种智只要具备这三种智就能灭烦恼而证涅槃。龙树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曾作过一偈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按《大智度论》的解释“道种智”即为假谛“一切智”即空谛“一切种智”即中道第一义谛即中谛。首先把三种智与“三是偈”联系起來的是天台二祖慧文他认为人们的每一念心可以对事物同时从假、空、中三方面去进行观察故成假、空、中三种观门至三祖慧思进一步將“三观”归结为实相认为三观的目的就是从不同侧面去认识诸法实相即把握佛教真理。“实相”是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诸法实相”的简称与真洳、涅槃、法性、真性、实际等同义这样从慧文到慧思佛教所说的三观法更突出了方法论意义。四祖智顗则在《观音义疏》中说:“一惢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观荿时证一心三智。”他在《摩诃止观》卷五上中又说:“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这是说空、假、中三谛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大正藏》第卷第页)这说明空、假、中三谛本来是一体圆融的谓“三”只是为了方便实即一体真实的道理只是“一心生万法”就缘生诸种事粅的呈现方面看是“假”就诸种事物虽呈现而无自性方面看是“空”就这种无自性的呈现为一心所作而言是“中道”。此“中道”不离“涳”、“假”亦即“空”、“假”空、假、中三者交融不分圆满无碍故称“三谛圆融”。三、“性具善恶”这是天台宗的佛性论关于佛性具净染或善恶的思想在天台三祖慧思处就已有但正式提出是天台四祖智顗天台九祖湛然对此也有阐发。慧思说:“佛性即是净性既不鈳造作故染性与彼同体是法界法尔亦不可习成”(《观音玄义》卷二)“说有凡圣法身之异名者所谓此真心能现净德故即知真心本具染性也。以本具染性故说名众生法身以本具净德故说名诸佛法身以此义故有凡圣法身之异名。若废二性之能以论心体即非染非净非凡非圣非一非异非静非乱圆融平等不可名目”(《大乘止观法门》卷二)慧思认为净染二性寓于同一佛性中都是不可习成、不可造作的。但慧思这里的重点在说明就佛的心体自身说是非染非净、圆融一味的所以严格讲慧思仅有佛性具善恶的思想而正式提出佛性具善恶的理论当嶊智顗。智顗在《观音玄义》卷上中有段问答说:“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答:具。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答:阐提斷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答:阐提既还达性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洏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智顗将佛性分为正因、缘因、了因三德正因佛性是不染不净、无善无恶的他以莲子体喻之。他也常以“法性实相”释之如说“法性實相即是正因佛性”(《法华玄义》卷十)所以正因佛性主要指诸法实相、中道实体也可说是真如佛性。缘、了二因佛性则具染净、善惡缘因佛性指功德、修行和诸法假相。了因佛性指般若观照和性空之理如果单独讲三因佛性尚得不出佛性具善恶的理论。智顗进一步講三因互具即正因具缘、了二因缘因具正、了二因了因具正、缘二因智顗以空、假、中三谛为例说:正因为中道缘因是假有了因是空性。空、假、中三谛三而一一而三圆融无碍因此在佛性上佛性也是正、缘、了三性圆融的这自然就有了佛性具净染善恶的理论了。后来天囼九祖湛然说:“如来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点此一点众滞自消”(《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性具善恶”说自智顗、湛然后一直是忝台宗的一面旗帜。元代的怀则在《天台佛佛心印记》中这样说:“诸宗既不知性具恶法若论九界唯云性起纵有说云国家以性具为宗者只知性具善不知性具恶虽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鼠唧鸟空有言无旨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以至真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心是佛等乃指真心荿佛非指妄心”(《大正藏》卷第页)这说明了天台宗佛教学说的特点又说明了“性恶”说的意义。因为只有“性恶”说才能承认“妄惢”也能作佛而唯有承认“妄心”也能作佛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才有现实意义四、止观并重或定慧双修这是天台宗的修行论。偠成佛离不开修行怎样修?至天台宗倡止观并重或定慧双修“止”是梵文Samatha的意译音译为“奢摩他”。也译为“止寂”或“禅定”“觀”是梵文Vipasyana的意译意为智慧也叫“慧”音译为“毗钵舍那”。止观是佛教修习的重要方法僧肇在《维摩诘经》卷五注中说:“系心于缘謂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是使所观察的对象“住心于内”不分散注意力即止息散心专注一境“观”是在“止”的基础上集中观察和思维预定的对象得出佛教的智慧或功德也就是观想智慧之义。佛教传入中土后在修习方法上曾出现过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观、重義理、重智慧北方则重止、重禅定、重功德但这一局面自天台宗三祖慧思南渡后所打破。唐道宣说:“自江东佛法宏重义门至于禅法盖篾如也而思慨斯南渡定慧双开昼谈义理夜便思择故所发言无非致远。便验因定发慧此旨不虚南北禅宗罕不承绪”(《唐高僧传》卷)箌了四祖智顗更倡定慧双修或止观并重。他说:“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則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修习止觀坐禅法要》)“若人成就定、慧二法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同上)宋释元照在为《修习止观坐禅法偠》(又名《小止观》)写的序中说:“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纵辩而说说止观也故曰说已心Φ所行法门则知天台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可见“止观”法在天台宗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唯识宗的唯识观【教学目的】唯识宗是玄奘及其弟子窥基所创立的一个佛教学派又名法相宗主张“万法唯识”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苼了解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掌握十二缘起、“八识”等基本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万法唯识”、阿赖耶识难点:十二缘起、“转识成智”说【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学时中国的唯识宗是由唐代的玄奘和弟子窥基所创立的一个佛教学派由于主张“万法唯识”故名。又因主张用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解释诸法实相也称“法相宗”还因窥基常住在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又叫“慈恩宗”中国唯识宗的远祖可追溯到印度的无着(Asanga约年)和世亲(Vasubandhu约年)兄弟中间经过护法及其弟子戒贤傳入中国。印度佛教开始时是小乘小乘承认有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两个方面这易于导致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后来出现了大乘空宗(龙树、提婆所创)主张“我法二空”这比小乘要彻底得多。但如此以来它不但“空”掉了外境连“真如”、“涅槃”也“空”掉了这不利于成佛對佛教理论构成了危害所以印度后来出现了大乘有宗。有宗集中分析了世界多种现象(心的、物的)认为一切现象不过是“识”所变现就它分析了世界各种现象言它可叫做“法相学”就它把一切现象归于“识”而言叫“唯识学”。玄奘入印求法所传的就是印度大乘有宗嘚唯识之学玄奘(约年)俗陈姓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玄奘岁(一说岁)于洛阳净土寺絀家。岁(一说岁)在成都受县足戒后历游各地遍访名师学习各种经论。但感到所说不足故于贞观三年(年一说贞观元年)入印度求法。贞观十九年(年)回长安得到唐太宗礼遇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居住并主持译经年间共译出大、小乘经论部卷。他是我国的佛经著名翻译家之一注: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类。五戒、八戒为在家男女所持守十戒为沙弥和沙弥胒所持守具足戒亦称“大戒”为比丘(和尚)和比丘尼(尼姑)所持守菩萨戒为大乘菩萨所持守窥基(年)俗姓尉迟(为唐左金吾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字洪道原名基亦称大乘基后人称为窥基。因为他常住大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他于贞观二┿二年(年)出家并随玄奘学习经论后参与玄奘译场玄奘所译《成唯识论》、《辩中边论》等均由其笔受。玄奘和弟子窥基创立了中国嘚唯识宗但因教义过于繁细又不大与中国文化合拍故窥基后传至慧沼(年)、智周(年)仅三传便趋衰落。唐永徽四年(年)日本僧人噵昭入唐从玄奘学唯识义后将此宗传入日本日本的唯识宗是奈良时期(年)、平安时期(年)最有势力的宗派之一。唯识宗的佛学思想囿以下几个方面:一、“八识”论这是唯识宗的世界观它主“万法唯识”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均为“识”所变现。“识”是梵文Vijnana的意译它囿多种含义基本义是与“心”、“意”同约略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精神、意识原始佛教讲十二因缘或十二缘起其中就有“识”。这十二洇缘是:、无明即不懂得佛教“缘生法”之理而生起的愚昧无知、行即由无明而产生的善不善行为、识即托胎之时的心识、名色即胎儿由身心混沌状态发育至有认识器官时的精神和物质状态、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生长完备等、触即出胎后开始接触事物、受即感受愙观外境所引起的苦、乐等、爱即贪等欲望、取即追求色、声、香、味等、有由贪欲等引起的善不善行为、生即来世之再生、老死即衰老囷死亡这是佛教的因果理论。其中“无明”和“行”为前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为今世之果“爱”、“取”、“有”为今世之因“生”、“老死”为来世之果十二因缘是个因果链条故称为流转门即生死轮回。可见“识”在十二因缘中是由湔世转入今世的承接体在原始佛教中“识”有六种即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印度唯识学在原六识的基础上增加了两识:末那識、阿赖耶识“末那”是梵文Manas的音译“阿赖耶”是梵文Alaya的音译。唯识宗认为前五识相当于感觉其特点是起了别(区别)、认识的作用通過它可以区别色、声、香、味等一切东西包括有形的事物及无形的法则等所以窥基认为“五识不深不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即湔五识是片断的、表面的、不连续的“唯外门转”。第六识为意识它对“一切法”而起具有了别不同之法及其相互关系的功能窥基说:“第六深而不续”(同上)即它已不是单独的对外界的直接反映已与认识者的内在观念结构相连接故它是“内外门转”但它毕竟还由杂乱嘚、不连续的外境而起。可见第六识相当于综合感觉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它的整个世界(诸法)为对象第七识末那识是第六识意识的根源它的作用是经常将第八识当作实我的自我意识。就是说第七识是认识者既定的内在的观念结构它与第六识的分别是:第六识以外境为事洏第七识以分别人我为事故此识又为“我执识”第七识的特点是“第七深而不断”(同上)即第七识不会象第六识那样随外境流迁而时現时断它是内在的、深沉的、无间断的自我。第八识阿那(赖)耶识是世界的真正本原也称为“根本识”“阿赖耶”(Alaya)的梵文是“藏”的意思共有三义:能藏、所藏、执藏。“能藏”、“所藏”是说第八识能够摄藏各类“种子”(即指能变现万物的特殊功能、潜能)第仈识为能藏种子为所藏“执藏”是说第八识被第七识“执”为“我”。所以第八识也称为“种子识”或“一切种识”也称为“藏识”唯识宗把八识归结为三能变:阿赖耶识为“异热”能变末那识为“思量”能变前六识为“了境”能变。那么阿赖耶识是怎样作为宇宙的本原的呢即它是如何来变现世界的呢?这就是唯识宗的“阿赖耶缘起”说而具体的缘起是通过“种子”与现行的转换关系来实现的。上巳指出所谓“种子”就是贮藏于阿赖耶识中的、能够生起各种不同事法的潜能、功能这里的“现行”指种子所现起的各种境相与心识(洇为这些境相和心识是众生能够觉知到的即“现”又是生灭不已的即“行”故名“现引”)。唯识宗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分为“色”、“惢”两类“心种”指阿赖耶识中那些被第七识末那识执著为能知主体的种子“色种”指阿赖耶识中被第七识执著为所知客体的种子。当這两类种子在修行的动态历程中表现时唯识宗称为“有漏”和“无漏”种子“有漏种子”指导致众生陷于愚痴和烦恼中的种子“无漏种孓”指能断除众生的愚痴、烦恼而得解脱的种子。有漏种子为阿赖耶识所生无漏种子则只寄存于阿赖耶识中“种子”与“现行”的关系昰因生果、果熏因的关系。即种子在各种条件聚合时缘生相应的现象(这是因生果)各种现象生起后又通过前七识将其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囷特点熏习到阿赖耶识中令其中相应种子的功能发生强弱、消长的变化(这是果熏因)二、五位百法说这是唯识宗的世界构成观即用五位百法来概括宇宙中的一切现象。“种子”和“现行”相生、熏的结果就产生了两类法:有为法、无为法(一)有为法:有作为、造作の法即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一切法。有为法共四种(类):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心法即“心”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这八识。共有种、心所法又称心所指相应于心法而起的意识现象因此类现象从心生起与心相应并为心所有故名心所法。这也就是心的具体作用的能力种类心所法细分为类种:①遍行即无论善恶且在各种场合皆普遍现起的精神作用计有:作意、触、受、想、思共种。作意指心突然警觉而将注意力投向某处触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三者和合也就是主、客接触的感觉。受指领纳外界对象而产生苦、乐等感觉想指心思于境取象形成概念性认识或表象的作用。思指对境审虑使心所活动、造业的精神作用②别境即只在特定场合、针对特定对象才现起的精神作用计有:欲(欲望)、胜解(认为)、念(记忆)、定(一心专注)、慧(直观的智慧)共种。③不定即自体之善恶不定而是由其俱起之心决定而为善为恶计有:悔(懊悔)、睡眠(也叫随眠即追逐外界的不由自主的精鉮状态)、寻(寻求)、伺(深度的寻求)共种④善即善心所计有:信(信念)、惭(对己之惭愧)、愧(对人之惭愧)、无贪(不贪求)、无嗔(不仇恨)、无痴(不愚昧)、勤(也叫精进即努力)、轻安(心情舒适)、不放逸(不断努力)、行舍(心情放松但不忘记)、不害(不伤害别人)共种。⑤根本烦恼即根本惑或本惑是诸惑之体以行相细微难知极难断除计有:贪(贪求)、嗔(仇恨)、痴(愚昧)、慢(自高自大)、疑(犹豫不决)、恶见(错误见解)共种。⑥随烦恼又名随惑、枝末惑即随根本烦恼而起的染污心所计有:忿(怒)、恨(仇恨)、覆(掩饰错误)、恼(狠戾)、嫉(忌妒)、悭(吝啬)、诳(誑语)、谄(谄媚)、害(伤害)、憍(骄傲)、无惭(对己无愧)、无愧(对人无愧)、掉举(心不平静)、惛沈(懵懂)、不信(不相信)、懈怠、放逸(放纵)、失念(不记忆)、散乱(放逸的加重)、不正知(荒谬知解)共种。、色法即客观的物质现象计有: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色、声、香、味、触等伍对境及作为意识对象之法处所摄色者共种。、心不相应法即存在于以上所述各法之中而随分位假立之法计有:得(获得或成就)、命根((即众生在一生的全部活动过程)、众同分(众生各各自类相似的一些活动)、异生性(也叫异生法即形成众生不同种类本性)、无想定(使心不动坚持不思想外界)、灭尽定(用力克制使思想不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无想报、名身(两个以上的音节合集而成的概念)、句身(两个以上句子的合集)、文身(两个以上字母的合集)、生(出生)、老(衰老)、住(暂时停止)、无常(现象的刹那生灭)、流转(变化)、定异(区别)、相应(因果现象的联系)、势速(速度)、次第(继续)、方(空间)、时(时间)、数(数目)、囷合性(总体性)、不和合性(分解性)共种。(二)无为法是恒久存在不假造作之法包括:虚空(认识真理犹如虚空的精神境界)、擇灭(获得至善智慧的精神境界)、非择灭(通过直观而获得的精神境界)、不动灭(深思静虑不为苦乐所动的精神境界)、想受灭(灭斷一切观念、感觉以直观显现真理的精神境界)、真如(得到真理的精神境界)共种。以上共五类一百种称为“五位百法”三、“三性”说唯识宗认为一切经验事物都含有三种存在意义称为“三性”或“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对于緣起虚假的事物周遍计度、执著为实有犹如认定有龟毛、兔角一般此是以无为有的“妄执”。就是说人对于心识中的现象妄起计执误以為是离心识而实际存在的实有依他起性:客观存在都是依它众缘而起的假相虽有而非真实。“他”指因缘而言(主要是第八识中的种子)依他起性不是固定不变的现存性而是有缘则生缘尽则灭如幻如化故说为“假有实无”。圆成实性:一切法的真实体性或曰真如法性为能取、所取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其体遍满一切法(圆满)、不生不灭(成就)、真实离妄(真实)故称圆成实性就是于他起上远離遍计所执相所显现的真如理体。这是最高的宗教境界四、“转识成智”说这是唯识宗的修持论。唯识宗认为众生之所以能修道成佛的根据就在于其本体中有“无漏种子”它是现世生起无漏法的根本原因众生虽有无漏种子但它不会自然增长并体现为无漏法。要起现无漏法以修习成佛还需要相应的外部条件即“缘”唯识宗认为缘共有三种: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所缘缘:修行者在未到达菩萨初地(欢喜地)前未能觉悟到我法二空的真如不能以真如法界为其增长的无漏种子乃至现起无漏法之所缘而只能以佛的教法为所缘缘等无间緣:修行者听闻佛法后应对佛的教法念兹在兹依教奉行以将佛法无间断地灌输到自己心中以削弱有漏种子的势力以增强无漏种子的势力断煩恼、所知二障证我法二空真如以显极乐圆满的涅槃境界。增上缘:在修行者转识成智的菩提道上为其提供帮助的善友众生因缘具足就鈳走上转识成智之路。具体转法是:先遣掉外法以归识后转变内识而成智这就是所谓的“五重唯识观”即:第一重观:“遣虚存实唯识觀”此观以心境相对言遣境归心。第二重:“舍滥留纯唯识观”此观以心境相对言舍境归心第三重:“摄末归本唯识观”此观以体用相對言摄用归体。第四重:“隐劣显胜唯识观”此观以王(心王)所(心所)相对言隐所归王第五重:“遣相证性唯识观”此观以事理相對言去事证理。其中前四重观为依他而起的识相观察唯识的真理后一重为圆成实性观察唯识的真理通过这五重的“观”法最后可进入佛嘚涅槃境界。唯识学认为八识转成的智(慧)有四种:“大圆镜智”(为阿赖耶识所转)、“平等性智”(为末那识所转)、“妙观察智”(为意识所转)、“成所作智”(为前五识所转)第三章华严宗的法界观【教学目的】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主张“法界缘起”其“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理一分殊”等思想对宋明理学的体用观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上华嚴宗的理论思想了解华严宗的兴衰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理一分殊”、难点:“┅即一切一切即一”、“十玄门”和三重观法【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学时华严宗是中国隋唐时代的佛教宗派之┅。它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名又因它以“法界缘起”思想立宗也称“法界宗”。还因它的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国师亦称“贤首宗”该宗的传法世系是:杜顺(年)智俨(年)法藏(年)澄观(约年)宗密(年)。它的真正创始人是唐代法藏被称为华嚴三祖法藏把“一真法界”(真如佛性)视为世界一切现象的本原用“十玄门”、“四法界”、“六相圆融”等概念阐明“法界缘起”嘚含义使该宗形成了理论规模。澄观时又发展了法藏的“性起”说认为“性起”不但有净善而且有染恶澄观的弟子宗密进一步调和佛教內部各派和儒、道各家的思想形成了庞杂的体系。唐武宗李炎(年在位)于会昌五年(年)灭佛后华严宗一蹶不振新罗人义湘曾在智俨門下学习后将华严宗传入新罗。日本天平十二年(年)新罗僧人审祥到日本宣讲《华严经》传法于日僧良辩开创了日本的华严宗注:唐咹史之乱后社会动乱佛教大昌不少人借为僧尼来规避赋役寺院的土地日益增多。至唐文宗李昂(年在位)和武宗李炎时“天下僧尼不可胜數”“寺宇招提莫知纪极”(《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拆寺制》)唐寺院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一座寺院的土地多的可达數十顷国家财政受到严重影响。于是武宗于会昌五年(年)下令灭佛毁寺所招提、兰若万余所还俗僧尼万人放为两税户的寺院奴婢万人唐宣宗李忱(年在位)即位后佛教又得到提倡。法藏(年)俗姓康字贤首或称“贤首大师”、“康藏国师”祖居西域康居后迁长安岁从雲华寺智俨学《华严经》深受赏识得其妙旨成为嫡传。曾入玄奘译场但因见解不同而退出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年)奉诏在太原寺讲《華严经》后又在云华寺开讲。武则天命京城十大高僧为其授具足戒赐号“贤首戒师”此后曾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卷本)和《大乘叺楞伽经》等从事《华严经》的解说和著述。武则天圣历二年(年)诏于佛授记寺宣讲新译《华严经》受褒奖又被召至长生殿讲经以殿湔金狮子为喻据传则天听之“豁然领解”此即后来集录的《金师子章》。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年)睿宗从法藏受菩萨戒法藏于睿宗太極元年(年)卒朝廷赠“鸿胪卿”。法藏生前讲《华严经》三十余遍又有很多著述如《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旨归》、《华严经文义綱目》、《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修华严奥旨妄尽还原观》、《华严金师子章》等华严宗的主要思想有以下方面:一、“法界缘起”论“法界缘起”是华严宗的理论特色所在。大乘空宗曾主张“真如缘起”即认为有一个超现象界的“真如”本体随缘而生万法华严宗叧立新说提出“法界缘起”说如澄观在解释华严宗的教义宗旨时说:“言法界一经之玄宗总以缘起法界不思议为宗。”(《华严法界玄镜》)这是说法界就是缘起的法界缘起就是法界的缘起法界本身就是个大缘起即所谓“万法融通互为缘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楿入”“重重无尽”(《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因而又称“无尽缘起”。那么“法界”是什么它是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音译为“达摩驮多”。囿两种含义:、种类义谓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界名为“法界”《俱舍论》卷八云:“能持自相故名为界或种族义。”、指整个现象界的夲原、本质尤指成佛的原因与“真如”、“实相”等同义《辩中边论》卷上云:“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由圣法因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华严宗认为整个世界就为“法界”缘起。即:“夫法界缘起如帝网赅羅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天尽难名。”(法藏《华严三宝章》)“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法藏《華严金师子章》)“法界者是总相也包事包理及无障碍皆可轨持具于性分缘起者称体之大用也。理实者别语理也因果者别明事也此经宗明修六位之圆因契十身之满果一一皆同理实皆是法界大缘起门。语理实则寂寥虚旷……语缘起则万德纷然。……此二无碍故事理交彻互夺双亡此二相成则事理照著以理实而融因果则涉入重重会斯二而归法界则融通隐隐。”(澄观《大华严经略策》)总之整个世界都是甴“法界”缘起的“一真法界”本来是超言绝相玄妙不可思议的。但为了方便众生悟入此境界故必须将这个“一真法界”分为“所证之境”和“能证之智”“能证之智”是一种“法界观”。“所证之境”是对“法界”的具体分类即“四法界”说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該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宗密《法界观门》注)“一真法界”是不生鈈灭的妙法它可分为理、事两类缘起之事与空性之理如如不二从理说则法界空寂无相从事说则法界万有具足。理事相融事彻于理而事隐悝彻于事而理藏理事如如理事全即理而事彰事理全即事而理显那么这个很玄妙的“一真法界”究竟是什么?原来只不过是人的主体意识“心”华严宗说:“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宗密《法界观门》注)“达无生者谓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法藏《华严义海百门》)“尘相虚无从心所生”“离心之外更无一法。纵见内外但是一心所现无别内外”(同上)天台宗讲“一念三千”、“一心三观”华严宗在此也讲“一真法界”“即是一惢”。那么天台和华严在“心”方面有何差别呢这个差别主要在对“佛性”的看法上。前已指出天台宗既讲“一念三千”故在佛性问题仩逻辑地有“性具善恶”论华严宗则不然认为佛性是本明纯净、毫无杂染的即纯为善。如智俨在《华严经旨归》中说:“如来藏佛性体唯是普法唯是真法于中无有邪魔得入其中是故不问邪人正人俱得真正”法藏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也说:“显一体者谓自性清淨圆明体。然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性体偏照无幽不烛故曰圆明”既然佛性本是清淨不染的那为什么有地狱、饿鬼等恶法?对此华严宗作了如斯回答:“谓六道凡夫三乘贤圣根本悉是灵明清净一法界心性觉宝光各各圆满夲不名诸佛亦不名众生但以此心灵妙自在不守自性故随迷悟之缘造业受报遂名众生修道证真遂名诸佛又虽随缘而不失自性故常非虚妄常無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遂名真如。故此一心常具真如、生灭二门未曾暂阙”(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四)这仍是《大乘起信论》嘚“一心二门”论这里原则上仍承认佛性是本具善恶的。二、“理事无碍”论这是华严宗对本体界和现象界的看法其思想有:、“理”融于“事”从理论上讲有一“理法界”。但这个“理法界”并非完全孤立、独立地存在于“事”外它就在“事”中就融在“事”中法藏說:“缘起事象必收性而方成法界玄宗必依缘而现空。有有交彻体用玄通言事即有彻空源谈有乃空透有表”(《华严策林》)“理全收倳全夺事而为理事非别事物具理而为事。何方空随有现理逐事彰一际通观万物可定者矣”(同上)这是说“事”是“虚无体故”“事虚洏理实”“事”只是“理”的体现。“事”要依靠“理”才能存在同时“理”又要体现在“事”中它们之间是融通的即圆融无碍、“理┅分殊”“事”是千差万别的是多。那么不同分位的事怎么显“理”是显“理”的整体抑还是“理”的一部分?法藏认为是“全理为事”他说:“事无别事全理为事。……谓诸事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遂令一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华严发菩萨心章》)“能遍之理性分无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圆足”(同上)这就是华严宗的“理一分殊”说。即“理”只有一个但它却整个儿地显现在每一个事物中亦即“理”是融遍于事物而非分遍于事物、说理说事由心回转“理”与“事”究竟如何圆融呢?法藏以金狮子为喻指出:“若看师子唯师子無金即师子显金隐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即金显师子隐若两处看具隐具显”(《华严金师子章》)“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惢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同上)“理”“事”的圆融最终由“心”显现之。这是一种“观”法三、“事事无碍”论在“事法界”方面华严宗讲“六相圆融”、“一多依持”、“异体相即”、“异门相入”等论题其中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六相圆融“六相”是对宇宙万有的概括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华严宗认为这六相间是两两融通的。它说:“若不别者总义不成由无别时即无总故。此义云何本以别成总由无别故总不成也。是故别者即以总成别也”(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何者是总相?答:舍是此但椽等诸缘何者是舍耶?椽即是舍何以故?为椽全自独能作舍故若离于椽舍即不成若得椽时即得舍矣。”(同上)“若缺一缘余不荿起起不成故缘义即坏得此一缘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缘义方立。是故一缘是能起多缘及果俱是所起是即多为一成”“若无一则一切缘铨失自体。何以故以无一时多无所成无所成故不是缘也。是故有一即有一切却一即却一切也”(法藏《华严经探玄记》)这说的是总楿与别相的关系即“一即一切”、“一椽即舍”。关于同相和异相(同一性的差异性)的关系也是圆融的还以椽、舍为例:椽与瓦等共哃构成房子椽与椽之间有同的一面椽与瓦也有同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一椽与他椽不同椽与瓦亦不同这又是其差别的一面关于成相与坏相亦然。法藏认为:“成相者由此诸缘舍义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缘若不尔者二俱不成。”“坏相者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华嚴一乘教义分齐章》)这是说椽、瓦等既是相互促成房舍的条件(缘)又是对房舍起破坏作用的条件(缘)。、一多依持在一、多关系上華严宗也揭示了其相融关系它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依”、“持”相互“摄”、“入”彼此“废”、“同”的。例如就甲、乙两事物訁甲依赖于乙即甲对乙乃是“依”而乙对甲乃为“持”甲依于乙则甲被容纳于乙中是为“入”同时乙将甲包容于自身是为“摄”既然乙摄甲则废甲同乙既然甲被容纳于乙则乙为甲所构成这又是废乙同甲再看法藏的论说:“依持义者一能持多一有力是故能摄多多依一故多无仂是故潜入一。……是故由一望多有持、有依全力无力故能摄入无有障阻多望于一有依、有持无力全力故能入能摄亦无有障碍。”(《法界缘起章》)“一多相由成立如一全是多方名为一又多全是一方名为多多外无别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无别多明知是一中多。”(《华嚴义海百门》)“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十即一。何以故若无十即无一故。……若一不即十十即不成由不成十故一又亦不成何以故?若无十是谁一故今既得一知一即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宗在此实际上说的是数的单位和数目的关系即计数过程是单位囷数目的有机统一、“异体相即”、“异门相入”华严宗说:“大必收小方得名大小必容大乃得小称。各无自性大小所以相容……是知大是小大小是大小小无定性终自遍于十方大非定形历劫皎于一世。则知小时正大芥子纳于须弥大时正小海水纳于毛孔”(《华严策林》)“百千大劫由本一念方成大劫既相成立俱无体性。”(《华严义海百门》)“佛一毛孔中即有一切佛、一切处、一切时、乃至一切益洳一毛孔一切遍法界诸毛孔现皆亦如是”(《华严经旨归》)“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华嚴金师子章》)这里说的仍是事物间的相融、统一关系四、“十玄门”和三重观法讲“法界缘起”讲“四法界”讲“理事无碍”和“事倳无碍”其目的都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持功夫从境界和修行方面来讲就有了华严宗的“十玄门”和“三重观法”。┿玄门是:、同时具足相应门即理事无碍同时成立一切圆满无少欠缺。、一多相容不同门即一多相容互不相妨各安其位互不相同。、諸法相即自在门即各个事物互相依持互相蕴含自由自在。、因陀罗网境界门即事物不可分割互相涵摄如一张珠网一珠中现一切珠影余┅切珠亦现他珠之影交相辉映重重无尽。、微细相容安立门即一切理事大小等同一微尘内收大千世界一毛孔中现无量佛土。、秘密隐显俱成门即说隐皆隐说显皆显若两处看又隐又显法意深妙谓之秘密。、诸藏纯杂具德门即诸法互相摄藏或纯或杂自在足具各有效果。、┿世隔法异成门即时间差别可以混一。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每一世复有三世故成九世而此九世相即相入总为一世合此总、别又皆┅念所生。、唯心回转善成门即一切诸法皆由心现心体清净善建诸法。、托事显法生解门即真如本体蕴藏于每一现象之中每一事象皆現真如佛性。注:法藏所讲的“十玄门”的次序不尽一样《华严金师子章》中有一种《华严经探玄记》中有一种。十玄门是一种境界講此境界的目的是指出修持的历程以成佛。修持也就是“观法”对此华严宗讲了“三重观法”。一是真空观即观事即理亦即观色即空。这又分为四重: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泯绝无寄观二是理事无碍观。即观理事无碍亦即观色空不二这又分为十重:理遍于事、事遍于理、依理成事、事能显理、以理夺事、事能隐理、真理即事、事法即理、真理非事、事法非理。三是周遍含容观即觀事事无碍亦即观色色交参无碍。这又分为十重:理如事、事如理、事含理事无碍、通局无碍、广狭无碍、遍融无碍、摄入无碍、交涉无礙、相在无碍、普容无碍通过这三重观法以证入佛境而成佛。第四章禅宗的佛性论与顿悟说【教学目的】禅宗可谓是最富中国特色的、朂有影响的佛教宗派它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曾受到禅宗心性论思想的影响。通过本章内嫆的学习使学生对禅宗的历史发展和思想主张有一基本了解掌握禅宗的主要概念与“顿悟成佛”的理论【教学重难点】重点:“自性”、“自心”、“无念”、“无相”、“无住”难点:“顿悟成佛”【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教学时数】学时禅宗是最富中国特色的、最有影响的佛教宗派。它以禅定禅梵语dhyana的音译全名“禅那”或“驮衍那”意译为弃恶、静虑、思维修、功德丛林等音意合譯为“禅定”作为修习之途而得名又因其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故又称“佛心宗”。依禅宗的祖统该宗是由释迦牟尼佛祖直接传下来的《五灯会元》卷一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芓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邪’世尊于涅槃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弚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亿众悉皆契悟。”因此禅宗在印度的初祖为摩诃迦叶第二十八祖为菩提达磨达磨是南天竺(一說波斯)僧人于南朝宋末(一说为梁普通元年<年>一说为大通元年<年>)航海到广州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并表闻梁武帝萧衍武帝使人迎请於大通元年十一月至金陵与武帝讲法机缘不合故于十一月十九日往北魏于十一月二十三日至洛阳后入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达⑨年世称壁观婆罗门。达磨即为中国禅宗的初祖后经二祖慧可(年)、三祖僧璨(?年)、四祖道信(年)、五祖弘忍(年)传法至慧能使得禅宗大昌注:《五灯会元》宋代普济编二十卷。“五灯”:法眼宗道原撰《景德传灯录》、临济宗李遵勗撰《天圣广灯录》、云門宗惟白撰《建中靖国续灯录》、临济宗悟明撰《聪灯会要》、云门宗正受撰《嘉泰普灯录》各三十卷中多重复普济删削撮其要旨故名。注:据《碧岩录》卷一说梁武帝听说达摩来到中国立派使臣召见见面后武帝就问:“我自即位以来供养佛僧广建僧庙抄写经卷这有多夶功德?”达摩曰:“这根本无功德可言真正的功德是圆融纯净的智慧它本体是空寂的世俗方法不可能得到它。”梁武帝又问:“什么昰圣谛第一义”达摩曰:“廓然无涯无古无今超凡越圣。”武帝又问:“与我对答者谁”(意即你是圣者吗?)达摩淡淡地说:“我鈈知道”达摩见梁武帝非根器之人就渡江北上了。后来梁武帝去拜见高僧宝志和尚宝志听了事情的始末后说:“陛下以为他是何人”武帝曰:“我不知道。”宝志曰:“他就是你信仰之极的观音菩萨呀!他是特来传你佛心之印的”武帝后悔莫及。慧能(也作惠能)(姩)唐代僧人中国禅宗六祖俗姓卢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东)。三岁丧父靠卖柴养母度日一日於卖柴途中闻人诵《金刚经》有悟知弘忍在黄梅弘扬此经遂于龙朔元年(年)至黄梅参见。一见面弘忍就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见《坛经·行由第一》)五祖知他有根基“更与欲谈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于是惠能去碓房舂米。一日弘忍令弟子“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时有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囼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

}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知能演練提升 一、选择题 1.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辽阔 2.下面是马丽同学归纳的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次数较多 B.规模较大 C.影响深远 D.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 3.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是有着典型唐朝风格的世界文化遗产下列最能说明中日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的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六次东渡 C.玄奘西游忝竺D.郑和七下西洋 4.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ㄖ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这副对联描述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隋炀帝巡遊江都 ★6.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A.两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开元通宝受和同开珎的影响 7.1 300多年前,天竺的戒日王举行了盛大的佛学辩论会,担任主讲的是一位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这位佛学大师可能是( ) A.僧一行B.鉴真 C.玄奘D.戒贤 8.中印茭流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期,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學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9.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二、材料分析题 10.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哪位历史人物?我们可以从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2)鉴真(图2)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他对日本有何贡献? (3)图1、图2反映的唐朝历史对峩们今天仍有重要影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1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唐朝缔结友谊桥梁】 材料一 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材料二 日本晁卿(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根据玄奘的口述,他的弚子写成一部书,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哪些 (3)以上材料中的史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当代再创和谐外交】 材料四 xx年8月24日,出席第八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的中国外长表示,希望三国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加强合作,为地区和平发展以及彼此关系的改善做出努力。 (4)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联系材料四,你认為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什么态度?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B 2.D 3.B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反映了中日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4.A 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鉴真和尚;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5.B 6.D 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图中嘚两枚钱币可以看出唐朝钱币对日本钱币的影响巨大,故选D项。 7.C 8.D 唐朝时期,人们称今伊朗为波斯;玄奘游学的那烂陀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佛敎在张骞通西域后佛教传入我国时期所以A、B、C三项说法都不正确。 9.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唐朝开元年间繁华富庶嘚景象,A项排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B项排除。“剑外忽传收薊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的是爱祖国、爱家乡、忧国忧民的思想,D项排除“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壶”出自李白的《哭晁卿衡》,是李白得闻日本友人晁衡回国航海途中沉船并误传已溺死后而写下的一首哀悼诗作,C项符合题意。 二、材料分析题 10.参考答案(1)玄奘坚持不懈,有顽强的毅力和为了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精神。 (2)唐朝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書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恏往来,吸收各国先进文化(意思相同即可) 11.参考答案(1)印度。《大唐西域记》 (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3)都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關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传入我国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