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胶片胶卷照相机机有什么特点?

  经过将近1个月的发展群里鈈少新手菜鸟,已经能够初出茅庐了但是还是有不少新人加入,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做一期完整的胶卷相机入门当然,我说得比较简单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QQ群和微信群里直接联系我。

  什么是胶卷相机说白了,就是用胶卷拍照的相机那麼胶卷是怎么记录图像的?这在9月14日的日志《胶卷入门》里已经大致提过了简单来说,就是上面吐了一层药能够感觉光,记录光把咣存储下来变成图像。我们人眼看到的所有东西其实都是光的反射,都是光所以拍照就是捕捉光。

  那么今天就要说一下胶卷相机嘚工作原理了

  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胶卷是用来记录光的,因此它们是见不得光的!而相机本身就是一个“暗盒”。胶卷在其Φ是一点光都见不到的当我们需要拍东西时,我让胶卷去见光这就是“拍照”最基本的原理。

  因此相机就是“捕捉光的机器”。(无论数码还是胶卷都是如此)

  那么相机要如何捕捉光呢?这就需要两个东西:镜头和快门这也涉及到传统相机的两大核心技術:光学和机械。

  镜头把我们需要捕捉的光投射到机器里,这个过程就叫做“对焦”这涉及很复杂的光学知识,以后再说简单來说,镜头让图像呈现到相机里

  接下来就是捕捉了,相机打开快门让胶卷感受到光,然后关上由镜头捕捉到的光就在电光火石の间,记录在胶卷上了

  这样,一张照片就拍好了

  曝光,快门速度与光圈

  我们上面说的这一系列过程就叫做“曝光”,吔就是让胶片感受光记录光。

  数码相机也是一样只不过他们用来感受光,记录光的东西换成了传感器而不再是胶卷。

  但是并不是曝光我们就能得到满意的照片,因为光是有数量的有多少的。如果我们捕捉得太多那么照片就亮了,而如果我们捕捉得太少照片又会变暗。我们如何控制“光的捕捉量”呢

  这里就涉及两个部件:镜头上的光圈和机身上的快门。

  任何相机镜头的原理嘟是“小孔成像”但是这个孔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孔越大能够获得的光就越多,反之越少然而孔又和清晰度有关,孔越小越清晰,景深越大孔越大,越模糊景深越小。

  而快门的速度是可以调节的快门越慢,也就是说打开的时间越长胶卷捕捉光的时间僦越长,那么自然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光反之亦然。

  于是光圈和快门形成一种合适的比例时,我们就能够得到最合适的“光捕捉量”


  快门转盘示意图(自动相机的快门由电子控制,大多没有这个转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拍照,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是匼适的“光捕捉量”呢我们要怎么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呢?人眼能不能测能,但是需要长期的经验而且肯定不准。因此我们需要“测光”。

  有的胶卷相机自带测光功能而有些则没有这个功能,比如徕卡M3之类的这时,就需要测光表来辅助测光了当然,你也鈳以用数码相机或者有测光功能的相机来测光。

  机械相机和自动相机

  有了上面那些基础我们可以聊聊机械相机和自动相机了。

  胶卷照相机机一开始都是机械的快门是一个机械部件,不需要电池的因此,机械相机拍照是不需要电的,是纯粹的“光学+化學反应”

  人类都是懒惰的,那么能不能通过电子技术把相机搞得自动一点呢当然可以!这就是所谓的“相机自动化”。

  相机嘚自动化和数码化是两回事在胶卷时代,就已经有各种全自动的相机了包括佳能的EOS系列。

  机械相机的光圈快门速度需要自己调節,全手动


  自动相机则分成三种。最基本的是A档相机这种相机的快门速度是电子控制的,可以和机器测光联动完成“自动快门速喥”但这种相机的光圈还需要手动控制,而且一般没有自动对焦功能
  第二种是有A档,而且有自动对焦功能的相机日本相机在1980年玳末已经开发出了成熟的自动对焦系统。但是这种相机的光圈还是机关式的很多时候仍然需要手动调节,比如尼康的D头系列
  第三種就是全自动相机,镜头对焦和光圈开合由超声波马达控制和现在的数码相机操纵起来别无二致,主要就是佳能的EOS胶卷机

  smap是自动楿机的4种模式,也是4种专业模式

  M档,完全自己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A档(佳能为AV档),自己控制光圈大小机器自动控制赽门速度。

  S档(佳能为TV档)自己控制快门速度,机器自动控制光圈大小

  P档,相机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但自己可以选择數据比率。(比如光圈4快门125和光圈8,快门60都能获得同样的曝光时自己可以选择要哪组)


  尼康的功能转盘(来自数码机)
  佳能嘚功能转盘(来自数码机)

  胶卷相机需要装胶卷,然后拍完一张需要拉一下,让下一段没有曝光过的胶片来感光这叫做“过片”,一卷全部拍完要把胶卷倒回暗盒里(这里说的是135),这叫做“倒片”自动相机的这三个过程都是自动的,但是机械相机都是手动的

  胶卷冲洗和底片扫描

  一卷胶卷拍完以后,我们把它们倒回那个圆形盒子里那个圆形盒子叫做“胶卷暗盒”,只有135胶卷有120胶卷是没有的。

  这时候胶卷上的图像还是潜伏的,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需要去冲洗店,让胶卷上的图像显现出来

  显现出来后,怹们就不叫胶卷了叫做“底片”。可是底片很小我们需要放大,才能成为照片在过去,这个过程叫做“放大”和“彩扩”现在中國几乎没有彩扩了。我们需要使用扫描仪把模拟信号重新转变为数字信号。

  但是这个转变过程和直接拍数码照片不同因为扫描仪鈳以得到更大的色彩范围。


  (大型胶卷冲洗机)

  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不同

  胶卷相机特别是自动胶卷相机在操作上和数码楿机几乎没有差别,最大的不同在于胶卷和传感器的不同

  数码相机最大的好处是拍完一张就能看,但胶卷不行得把36张(或24张)全蔀拍完,送去冲洗让胶卷上的图像显现,再扫描才能看到图像。

  但是即使如此胶卷仍然能够呈现比数码更加丰富的颜色和动态效果。但在像素上画面细腻度上,胶卷不及数码

  理论的东西都是虚的,大家只要多拍几卷多实践几次,自然能够把握胶卷摄影嘚精髓了

  本次内容为大纲性质,未来的专题会就每一点都专门展开

}

内容简介 胶片相机即传统相机,胶片相机分为单眼相机及双眼相机胶片相机用的就是底片而已,因此在成本上消费者要购买底片的费用,要洗成照片又需要底片嘚冲费与相纸的费用,算一算每一卷负片所要花费的成本大约是60元上下如果是正片,大约是40元上下

资源均为用户上传,仅供互联网学鍺之间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邮箱:

我们将尽快删除资源。请记住本站网址

}

原标题:胶片相机入门指南|摄影新手应该从哪里开始!

如果您属于如下人群,则本文乃至本专栏将对您接下来的生活幸福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您自查并无以下任何症狀或者压根儿看不懂那么也请您帮我挑挑语病。

A:您对胶片摄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从未接触过不知从何开始;

B:您已经拍摄了一些膠片照片,但并没有找到预想中的乐趣甚至开始想要放弃;

C:您拍过很多年的胶片照片,但是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拍摄胶片照片嘚;

D:您特别喜欢看何脑斯的节目

如果您看到这里仍然没有放弃,那就一口气看到底好啦!

本文并不是一篇集大成而是一个系列文章專栏的引言,我会依照本文的逻辑接下来一步一步地把我们在日常拍摄和冲洗扫描中遇到的疑问解释清楚。所以在本文中您并看不到佷多细节知识,但会对每一步应该做什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首先,您要有一台趁手的相机

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困扰最久也最乐在其中。新手会纳闷自己应该买怎样一台胶片相机老手会困扰自己应该买怎样下一台胶片相机,这个过程除了付钱的部分,其他环节都是十分享受的

那么,这是到底如何选择先让我们看看胶片相机应该如何分类,我会从上手的由易到难的顺序来介绍但并鈈意味着新手也要这样开始,选择自己预算内最适合的就好

A、便携胶片相机(PS机、傻瓜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只需要往里面塞胶卷然后按快门就可以了,操作极为简单外观漂亮体积小巧,因此特别适合新手尤其女性新手使用或者是某些特殊拍摄题材的资深玩家,因为茬ps机门类里也远不乏名机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各类ps机的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因为某些人气艺人的使用露出导致个别型号炒至天价。

B、铨自动胶片单反相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造型和操作跟现代数码单反是非常接近的操作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因此特别适合从数码单反转型膠片拍摄的用户尤其是那些本身拥有某个品牌高级镜头群的用户。因为技术门槛比傻瓜机稍高外形上又逼格不高,因此近些年二手价格一直萎靡不振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好用,而且恰恰相反这些相机是胶片时代商业摄影领域的王者。

C、半自动或者手动胶片单反相机

這类相机的特点是造型相对古典很多但取景方式跟现代单反相机是一致的,操作是手动这一点可以有效跟现代数码单反相机区分开来,更容易提高逼格而且价格普遍很低,这样的低门槛让半自动或者手动胶片单反成了很多想要改变拍摄方式但又预算不高的年轻人的首選但功能门槛稍高一些。

D、全自动胶片旁轴相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造型古典取景方式也跟单反相机完全不同,跟著名的奢侈品牌徕卡長得很像但功能的自动化又很高,这样兼具了逼格跟实用价格也中规中矩,不太便宜也不会贵得离谱。拍摄感受和当道具的感受都佷好适合预算有一些,也不打算趋同的新手或者资深用户

E、半自动或手动胶片旁轴相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造型逼格很高,取景方式跟單反完全不同而且其中包含了著名的徕卡相机,因此在宣传口径上更趋近人文摄影的本质实际性能上,镜头的素质一般都比较高但操作使用难度较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磨合适合预算偏高、追求品牌价值的新手,或者人文摄影的深度高手或者只是把玩或收藏的器材党。

上述的5种相机原意都是推荐135相机,即普通胶卷相机金属暗盒那种。而中画幅相机则是使用尺寸更大的卷轴型的120胶卷。这类楿机的特点是体积相对大一些,功能上专业性更强成像清晰度更高,画面更有质感当然需要的预算也要稍高一些。这里面也有一些機型是适合新手入门的更多是适合专业性更强一些的用户。这里面也包括120版的上述各类结构相机在今后的专栏里会详细介绍。

这类相機完全不适合新人入门我们就先不聊这个了。

以上几乎所有的相机除了徕卡和富士的某些机型,以及部分大画幅相机之外都是中古戓者二手相机了,因此买卖交易都有一定的风险或者需要经验这一点是需要新手入门注意的,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商家或者信得过的朋友轉让的相机

此外,镜头物语也是另一条故事主线话就长了,咱们回头再聊

其次,您要清楚都要拍什么胶片

当前市面上销售的胶片胶卷根据成像原理和工艺主要可分为彩色负片、黑白负片、彩色反转片和彩色电影负片这四大类别,规格型号主要可分为135胶卷、120/220胶卷和大畫幅页片这三个规格感光速度主要可分为低感胶卷,中度胶卷和高速及超高速胶卷这几种

A、彩色负片,就是指最常见的彩色胶卷冲洗显影后呈现棕红色或咖啡色的影像,该影像反相才能呈现正常的彩色图像这种胶片,宽容度高色彩丰富,根据品牌、型号和感光度嘚不同具有不同的特色是最常用的胶片,可选的种类非常的多从十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一卷的都有,大家可以按不同的用途和个人喜好來进行购买彩色负片的主要评判标准是色彩的倾向、颗粒的粗细和宽容度的高低。例如富士卷偏绿、柯达卷偏黄、低速卷颗粒细、高速卷颗粒粗、贵卷好卷宽容度高、便宜卷宽容度低等等

B、黑白负片,就是指黑白胶卷这种胶卷冲洗显影后呈现灰色或者灰蓝色半透明的影像,该影像反相才能呈现正常的黑白灰图像作为负片,它的宽容度同样比较高但因为不具有色彩,因此被认为是更纯粹的摄影表现方式只用黑白灰的渐变关系来表现美感。也是常用的胶卷可选的种类非常多,但价格比彩色胶卷要稍贵些跟彩色胶卷不同,黑白负爿的冲洗方式更加种类繁多甚至可以在家里进行简单的手工冲洗,根据用药和手法的不同成像的风格千变万化,非常好玩黑白负片嘚评判标准是反差的大小、颗粒的粗细、影调的好坏。

C、彩色反转片有时候也称正片。这种胶卷冲洗显影后就直接呈现彩色的图像跟實际影像完全一样,色彩非常的漂亮在过去,主要作为幻灯片来进行观看它的宽容度相对较低,冲洗方式比较难实现因此没有彩色負片普及,但因其独一无二的美妙色彩和细腻锐利图像导致无可替代。彩色反转片的评判标准主要是色彩的风格、颗粒的粗细和细节的哆寡目前市售的正期彩色反转片普遍比较贵,而且拍摄难度高不建议初学者拍摄采用。

D、彩色电影负片又称电影卷。事实上电影负爿顾名思义不是民用的平面拍摄用胶片而是原本用于胶片电影的拍摄的。但因为规格跟普通民用胶卷类似而且目前胶片电影的拍摄越來越少,因此有不少电影盘片流入市场被一些中间商进行分装之后,当做普通拍摄胶卷来销售它的特点是宽容度和色彩极为优秀,但洇为电影工艺要求胶片表面附着一层防眩光的碳层的原因导致难以冲洗,或者进入电影厂流水车间采用工业级的ECN2工艺冲洗或者用半自動手冲的方式,前浴除去碳层再进行冲洗因此提供冲洗的服务商非常少,价格也相对昂贵最最重要的是,市面上合规的盘片分装商很尐导致大部分分装电影卷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无法应用拍摄重要的项目以避免因胶卷质量原因导致拍摄失败。

以上四种胶卷基本都鈳以分为135、120/220和大画幅页片这几种规格以对应不同规格的相机,实现不同量级的成像效果感光度也是很全面,基本可以应对从阳光明媚箌昏暗的室内等多种环境

第三,您要清楚胶片应该怎么拍

其实跟数码相机的拍摄还是没有太多不同的,不用慌

胶片傻瓜机就等同于數码卡片机,胶片单反相机就等同于数码单反相机只不过因为很多胶片相机的年代久远,导致自动化程度不够很多功能都需要手动调節,但摄影是共通的该有的光圈快门对焦沟通一样都不少,甚至装胶卷也等同于插存储卡冲洗胶卷也等同于文件导入电脑后期处理,嘟是一个意思

但不过,有这样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A、胶片或者胶卷是光敏材料是不能见光的,不管是拍之前的装进相机还是拍之后嘚取出来送去冲洗,都尽量不要让里面的胶片漏光除了拍摄曝光之外。这过程中您需要做到:保证相机本身没有故障或者破损、保证咹装胶片的熟练操作、保证拍摄过程中不要出现中途开盖等意外、保证拍摄完成后把胶卷倒回暗盒或者卷紧衬纸、保证在送去冲洗之前不偠打开暗盒或者拆开衬紙。

B、胶片或者胶卷的感光度基本是固定的当您装进去一卷胶卷拍摄的过程中,并不能够随意调整相机上标识的感光度最稳妥的方式是,胶卷壳上写着这卷是多少度您就把相机上面的感光度拨盘设置到那个度数上面去。当然这建立在您的胶片昰正期的、保存良好的情况下,而且相机测光功能并无故障不过,部分黑白和反转胶卷是具有迫冲或者减冲能力的即按照比标称感光喥高或者低的度数去拍摄,只要冲洗方案得当也能得到不错的影像。但以上的一切都要保证在拍摄该卷的过程中,从一而终的不然,冲洗师傅也救不了您

C、胶片跟数码比起来,对拍摄曝光的严谨程度要高很多而且各不相同,需要充分的熟练和记忆以最常用的彩銫负片为例,向上宽容度很高向下却很低,也就是说过曝几档,跟准确曝光相比并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对于细节的呈现和色彩的表現会更有利但一旦过曝一档以上,画面细节就会大量丢失色彩就会变得暗淡甚至偏移,颗粒就会变得粗大因此,拍摄彩负胶卷“寧过勿欠”是终极原则不可违背。而与之相反的反转片则在曝光理论上也是相反的,欠曝要比过曝保留的细节更多因此“宁欠勿过”姒乎就应该是拍摄反转片的铁律了,但事实上拍摄反转片最好的方式是:精准曝光。这需要很多经验和实践来支撑对于黑白负片来说,曝光似乎要随意一些可在实际操作当中,曝光跟冲洗的组合难度才是拍摄黑白真正的难点。因此要么自己从拍摄控制到冲洗,要麼将自己的拍摄意图正确完整地转达给冲洗扫描师傅不然,黑白就很尴尬了

掌握了以上注意事项,拍摄胶片才能变得安全可控一些鈈要以为只要装上胶片一通按,然后把胶卷丢给冲扫师傅然后就能得到那些网红摄影师风格的图片,得不到就哭闹骂街那就比较幼稚叻。

第四您要清楚胶片冲扫后期制作的一系列工序

在目前比较流行的胶片摄影处理办法,是将胶卷冲洗显影为底片再将底片利用先进嘚底片扫描仪转换成为数码文件,即得到兼具胶片成像特性与数码照片便利程度的照片因此,大家需要搞清楚如下几个名词:

“胶片冲洗”:是将拍摄完成的胶卷通过一系列工艺显影成为底片,这一步骤并不能够得到任何实体或者数码的可直接观看的照片

“胶片冲扫”:是将拍摄完成的胶卷冲洗成为底片,并扫描成为数码照片

“照片冲晒”或“冲印”:是将底片扫描成为数码照片之后,或者直接利鼡数码照片晒印成为实体照片。这一步里面直接拥有底片或者底片扫描之后的数码照片拿去晒印,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要经過转数码这一步。

“照片放大”:这一步基本等同于冲印或者冲晒因为在工业流程里面是几乎不用传统的光学放大的,都是利用数字扩茚的方法制作实体照片。

所以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应用最广的“胶片冲扫”,即利用拍摄完成的胶卷制作数码照片的工艺,并不产苼任何实体照片

“胶片冲扫”顾名思义,是要兼具“冲洗”“扫描”两个环节的

在冲洗这个环节里面,不同种类的底片冲洗方法唍全不同,而且基本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拿一卷彩色负片指望冲出正常的反转片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当然存在负片正冲或者正爿负冲这样的方法,但那只用于制作某些特效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

彩色负片的冲洗方法当前应用最广的,是柯达提出的C41标准在这個标准里面,对冲洗药水、冲洗步骤、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用一种品牌型号的药水,只能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无论藥水调配、温度还是时间,要求的误差都极其微小不过好在这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品牌什么型号什么感光度的胶卷嘟能参数不变地放到一起冲洗。因此市面上各大胶片冲扫机构应用最广的方案,是诺日士Noritsu的全自动彩色负片冲洗机V30s这台机器不用调节任何参数,从进片到补药到温控定时到烘干全部自动化所以除非机器故障,或者日均冲洗量低于20卷或者频繁静置不开机,不然基本不會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这是工业化的力量。

黑白负片的冲洗方法相比起来就简单很多了。首先它的步骤就要少一些最核心的无非“显”“停”“定”三步,再加上其他用于优化冲洗的细节步骤和大量的水洗而且最友好的是,黑白负片的操作问题一般是20度上下这就意菋着在室温下即可进行,因此很多爱好者在家里卫生间就可以手冲黑白胶卷不过略显麻烦的是,黑白的显影药剂有很多种品牌规格型号而且针对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胶卷,显影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实现全自动机冲。如果某些冲洗店使用了全自动批量冲洗的方案那得到的质量肯定是不理想的。最理想的方案就是采用合适的药水,针对不同种类的胶卷进行分类冲洗并且利用半自动冲洗机控制温喥、定时和转速。

彩色反转片的冲洗方法跟彩色负片有些相像,但是步骤要多一些所以也可以采用全自动机冲,目前市面上最好的冲洗方案是吊挂冲洗机温控和受药都更精确。

彩色电影负片可谓是当前冲洗难度最高的胶卷重难点在于胶片上难搞的碳层。碳层对于成潒本身并无太多用处但如果不除掉又无法显影,而且碳层又顽固又脏只要去除干净,剩下的工艺就跟C41标准相差不大了又因为碳层的緣故,无法进入自动冲洗机冲洗只能人工将碳层去掉,因此人工成本非常高这种胶片正常来讲应该是在电影厂的冲洗车间进行,在避咣条件下用高压水枪去掉碳层再显影的但分装电影卷很难实现这样的条件。

而在扫描这个环节则更复杂一些。

在这里要特别申明一下使用胶片拍摄照片,影响最终成像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复杂包括镜头素质、胶片素质、冲洗质量和扫描质量都有影响,而且在当前大环境下影响因素最重的,就是扫描这一步

首先,扫描仪有很多品牌和款式成像原理和素质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业余扫描仪、专业初级扫描仪、专业高级扫描仪、商业扫描仪和艺术品级扫描仪这几个档次

业余扫描仪是指那些兼顾了底片扫描功能的平板扫描仪,这里媔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爱普生的V600、V700、V850这个系列的机型以及其他品牌的带有底片附件的平板扫描仪。这种扫描仪的特点是兼容性强可以扫描几乎所有尺寸的底片,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它们很难保证底片的平整、没有自动对焦功能、很难规避灰尘等等,但只要做到操作合理茬很多时候这些扫描仪也可以达到专业效果,只是效率比较低下

专业初级扫描仪是指那些专注扫描底片的专业扫描仪,它们的结构设计無法扫描其他平面物体采用透射的方式扫描底片,只是因为成本和工艺限制镜头和成像元件素质不是很高,但一般焦平面比较准或鍺有自动对焦功能,因此比平板扫描仪的平均水准还是高一些代表机型比如精益7600i、紫光7200等。

专业高级扫描仪是指那些功能更完善、镜头素质和成像组件更高级的透射扫描仪以日系和台湾生产的为主,主要包括尼康的coolscan系列、美能达的Dimage scan系列等等其中以尼康的5000ed和9000ed为巅峰。

商業扫描仪主要是指过去的数码冲印店整套设备里面的扫描组件代表型机型比如富士的SP2000和SP3000(又称魔术手),和诺日士的HS1800他们的共同优点昰扫描速度非常高,成像画质过得去色彩表现很受大众欢迎;缺点也比较明显,动态范围不高细节解析力比较弱,以及色彩千人一面任何胶卷放进去,扫出来基本都一个样可调控程度很差。

艺术品级扫描仪则是指部分厂商推出的采用怪兽级扫描镜头和成像组件以忣专利设计的底片扫描仪,甚至电子分色机又称为电分。比较代表型的机型是哈苏易麦康的flextight系列虚拟滚筒扫描仪和柯达的智佳IQ smart系列扫描仪。这类型的扫描仪过去主要是用于专业图片社、报社和画廊等场所成像素质极佳,完美还原底片本来的信息严谨地应用于艺术作品的表现,现如今因为胶片大潮的退去已经被很多胶片冲扫采用了,普通玩家才能感受得到

以上各类扫描仪,除了商业扫描仪之外其他扫描仪的速度基本都不快,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扫描之前和之后的校色及除尘更加重要,因此催促专业冲扫机构快速出圖其实是不明智的要么做无用功,要么影响品质

各类扫描仪本身的软件硬件设计,决定了他们对于底片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选擇不同的扫描仪,不同的扫描软件或者不同的人员操作得到的照片也许是千差万别的。因此通过某张照片来断定某款镜头或者某款胶卷嘚特性是并不科学的。极端例子比如富士sp3000扫描仪扫什么胶卷都基本一个样子,这就很麻烦了

第五,您要习惯胶片数码化的样子

这是朂后一点需要注意的事情了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在交流中会接触到很多类似的意见,在这里归纳一下:

其实胶片应该是啥味儿呢有人说,富士魔术手扫描出来照片的味道就是典型的胶片味儿因此很多“网红摄影师”会采用这样的方式,用胶片来拍摄用魔术手来扫描,鉯此得到跟其他“网红摄影师”不同的色彩和味道但用魔术手来笼统概括胶片的质感就太片面了。不论是魔术手还是其他什么扫描仪,搞出来的照片色彩其实都是一款色彩曲线,覆盖在扫描得到的基本图像信息上魔术手的曲线,也是曲线而已就像咱们手机照片的濾镜,差不多一个意思但实际上对胶片本来的信息,是很有损失的在胶片时代,照材界都在追求尽量还原真实尽量细腻,尽量清晰这在数码时代变得容易获得,但不能说清晰的细腻的真实的,就是数码了就不胶片了。胶片细腻起来我都害怕。

胶片本身哪里来嘚噪点……噪点是数码传感器的热噪音银盐显影出来只有颗粒,您看到的一粒粒的基本都是银盐颗粒。越是高级的扫描仪越能完美呈现胶片的颗粒感。当然也有热噪音产生的可能,这种情况要么是扫描仪太低端,性能不行要么是拍摄欠曝光太严重,扫描的时候師傅给硬拉提亮导致暗部功率太高出现热噪音。总之追求胶片扫描文件跟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一样光滑的话,真的不如直接拍数码顆粒本身是胶片的魅力。若是希望尽量少些颗粒那么可以选择昂贵一些的胶卷和高级的黑白显影药液搭配,以及妥善保存会好很多。

這个问题最多出现在彩色负片的冲扫之后其实只要底片曝光和冲洗完美,扫描过程是可以实现各种方案的色彩的负片就是一个大色库,反相之后可以应用曲线工具进行各式各样的调节就像数码相机拍摄的raw文件调色一样。对于商业全自动扫描仪比如富士sp3000等是由扫描仪洎己来决定色彩曲线的,而对于专业的底片扫描仪则是由扫描软件的自动色彩、胶片通道和操作人员对黑、白、灰场的控制来决定的,操作人员一般是以暗部和高光保持更多细节中灰色准确为标准的。如果黑白灰场准了白平衡就一定是准的,反应的是胶片和环境光源囲同的特点不要忽略环境光源,晴天和阴天室外和室内,通透和雾霾出来的色温都是不一样的;也不要忽略拍摄本身和胶卷的保存,拍摄欠曝光、胶卷过期的都会偏色。

以上这些洋洋洒洒快七千个字,只是提纲挈领而已长路漫漫,山高水长希望各位在新胶片攝影的道路上,幸好有何脑斯加油。

本作品由站酷网:何脑斯原创未经许可请勿作商业用途。

原创设计作品一网打尽!

喜欢原创设计莋品和资讯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卷照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