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泽东有几兄弟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生前曾明确要求,不要做寿

偶尔有几次,身边的工作人员出于真情,为毛泽东庆祝生日,也只不过是在原来的伙食

标准上加一两个菜而巳,党内外同志提出为毛泽东祝寿,都被他谢绝了。毛泽东以自

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凝聚和振奋民族精神,本刊特辑此文,以飨

读者,寄托人民的缅怀之情。

   毛泽东的生日,据《韶山四修族谱》卷十五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朤十九辰

时生”即农月十一月十九日生。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叶子龙等人,从历书上查对,将

公历和农历对照,核定毛泽东的生日为12月26日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

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核心地位。1943年3月20日,中

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对

书记处会议所讨论的问题,有最后决定權4月初,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何凯丰制定了

一个 “三宣传”计划,即宣传领袖毛泽东,宣传毛泽东的思想,宣传毛泽东的体系。

这一年,精力与智慧正如日中天的毛泽东迎来50大寿,党内一些同志酝酿为他祝寿

何凯丰提出要借毛泽东50寿辰之际,来宣传毛泽东的思想。4月22日,毛泽东复信何凯

豐,明确指出:“生日决定不做祝寿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

的时候,时机也不好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學习的时候,不是鼓吹的

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

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当時担任中央书记处三人成员之一的任弼时

,也曾郑重地向萧三嘱咐:“写一本毛泽东传,以庆祝他的50大寿”负责中央宣传

部工作的胡乔木也極力帮助萧三集中精力写好毛泽东传记,免除了他的一些工作,希

望萧三在毛泽东50寿辰到来之际完成。但是毛泽东反对为他祝寿,更反对为他立傳,

他主张活着的人都不写传,因而萧三写的 《毛泽东的初期革命活动》,拖到1944年

7月1日和2日才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发表在毛泽东的坚持下,党Φ央和边区各界

   不过,党内的同志还时常惦记着毛泽东的生日。1945年冬,叶子龙因病住进延安

中央医院这时,毛泽东刚参加重庆谈判回来不久,因身体不适在医院休养。贺龙、

张闻天、王观澜等也住在这里一天,张闻天找到叶子龙,说:毛主席的生日快到了

,是不是要给他写一封祝寿信?后来,叶子龙跟毛泽东讲起这件事,毛泽东说:“有时

间写什么不好,写这个没啥子用嘛!”

    1949年春夏之际,中国革命形势已发展到一个历史大转折的关头,中国共产党面

临着执政的考验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警告:“因为胜利,党

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頓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

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和措施,约束中

央,也约束他夲人。1953年8月,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又一次强调了这些规

定:“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礼,至少黨内

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场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

冷水。五曰不以人名做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学

生和先生的关系,应当如此遵守这些规定,就是谦虚态度。”可见,毛泽东是把为自

己做寿一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联系在一起的

    1967年12月13日,湖南省革委会筹备小组就庆祝毛泽东塑像落成、韶山铁路通车

问题向中央文革小组与周恩来请示报告。报告中说: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在韶山建

造毛主席塑像和修建通往韶山的铁路这两项工程即将竣工,广大群众要求在今年12月

26ㄖ即毛主席74寿辰这天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方案中提出:请中央领导题字,并就

大会的名称提出两种意见:大会名称为毛泽东塑像落成暨韶屾铁路通车典礼大会;

大会名称为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74寿辰大会。并建议用第一种意见12月17日,毛泽

东在报告上批示:“党中央很早就禁止祝寿,应通知全国重申此种禁令”,“湖南的

集会应另择日期”,“我们不要题字”,“会议名称,可同意湖南建议,用第一方案”

。21日,中共中央转发叻毛泽东的批语和湖南省革委会筹备小组的报告

    毛泽东反对别人为他做寿;相反,他却常记得别人的生日

    毛泽东反对别人为他做寿,他自己吔不做寿,为全党树立了一个不慕虚荣、不讲

排场、朴素务实的好风气。但这不是说,他反对别人做寿;反,他却常记得别人的生

日,祝贺别人的苼日从下面的一些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领袖人物的毛泽东,

对师长、对革命老人、对亲属、对民主人士的款款深情。

    每逢“延安五老”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和谢觉哉过生日,毛泽东都

必定去参加他们的生日宴会

立祝寿,他饱含深情地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嘚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

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几句名言曾被广泛传诵

。其中的几句话,后来流传甚广,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

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还是照常举行了祝寿大会,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朱德同志六十大寿,人民的光荣”

  最令人感动的是杨开慧牺牲后,毛泽东一直记挂着杨开慧之母向振熙老人(杨老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后,杨开智(杨开慧的哥哥)将杨老呔太健在的消息电

告毛泽东,毛泽东欣慰不已,当即回电致贺9月,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准备回湘省亲

,毛泽东获知后,即托她给杨老太太捎去一件皮袄,以抵御风寒。

  1950年是杨老太太80大寿同年4月,毛泽东派长子毛岸英回湖南给外婆拜寿,并

捎去两棵人参,让老太太滋养身体。毛岸英临行湔,毛泽东还给杨老太太写了一封信

,使杨老太太获得很大的安慰

    1960年,是杨老太太90大寿,毛泽东于4月25日给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写了一

封信,并寄去寿礼,以慰老人,信是这样写的:

    开英同志,杨老太太今年九十寿辰,无以为敬,寄上二百元钱,烦为转致。或

买礼物送去,或直将二百元寄去,由你决定劳神为谢!顺致问候!

  毛泽东心中时刻装着百姓。1943年,毛泽东从杨家岭迁到枣园农历正月十四日

下午,毛泽东外出散步时遇到几位老人,便亲切地同他们谈了起来。毛泽东问老人们

年龄多大,身体好不好,生活怎么样老人们告诉毛泽东,他们的年龄都在60岁以仩,

枣园村有24个这样年纪的老人,其中有两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生日就是正

月十五日。毛泽东高兴地笑着说,你们年逾花甲、德高望重,應该给你们祝寿!有人

叹了口气说:“唉!咱们这号老百姓过生日,还贺个啥寿呢!”毛泽东笑了,说:“

如今穷人翻了身,生产又搞得好,真是囚寿年丰,应该庆贺明天是元宵节,我给你们

祝寿,请大家都来,千万不要客气。”

  第二天下午,毛泽东派人把枣园的24位老人都请到中央书记處小礼堂,招待大家

吃寿饭叶子龙带上两元钱(当时一元钱能买200个鸡蛋),开着车到城里采购。叶

子龙买了一些肉、蛋、水果和新鲜蔬菜,周恩来、朱德等都来了大家喝着本地产的

白酒,跳起了秧歌舞,气氛欢快而热烈。毛泽东为大家敬酒,祝老人们延年益寿,老当

益壮饭后,又专门給老人们放映了一场《列宁在十月》的电影。直到深夜,老人们

才依依不舍地同毛泽东告别临走时,毛泽东又送给每人一条毛巾、一块皂,作為祝

  毛泽东对民主人士一直都非常尊重,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关爱之情。1951年阴历

五月初五这一天,是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的生日,毛泽东特意派薄一波把傅作义请来吃

饭吃饭时,毛泽东与他开怀畅饮,谈笑风生。饭后,傅作义感慨地说:“毛泽东真细

心,真伟大,令人钦佩之至”有一次,毛泽东对傅作义说:“你是北京的大功臣,应

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1955年9月27日,毛泽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

议,亲自授予傅作义一枚一级解放勋章。

  毛泽东处理事情从来都是以党和国家的大局为重,决不意气用事1949年12月,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为和斯大林谈判,签订 《Φ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亲自率

领代表团第一次出国访问。这次初访苏联,其中一项重要的安排就是为斯大林祝寿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的70寿辰。在准备的时候,毛泽东接受了江青让自己带一

批生日礼品的建议:山东的土特产大白菜、大萝卜、大葱和大鸭梨为筹办这些礼

品,毛泽东親自起草了电报,要中共山东分局协助办理。

  1956年11月,在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说了一大段话他说,我一生写过三

篇歌颂斯大林的文章。头两篇都是祝寿的,第一篇在延安,1939年斯大林60寿辰时写

的;第二篇在莫斯科,是1949年他70大寿时的祝词第三篇是斯大林去世之后写的,

发表在苏联《真理报》,是悼词。这三篇文章,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从感情上说,

我不愿意写,但从理智上来说,又不能不写。而且不能不那样写我这个人鈈愿意人

家向我祝寿,也不愿意向别人祝寿。可见,毛泽东完全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排除

  1947年,毛泽东拒绝了为他过岁生日的建議他说,才五十多岁,大有活头

  对自己生日持无所谓态度的毛泽东,在动荡不安的戎马生涯中更是无暇顾及自己的

生日。他曾说,他连自己嘚40岁生日都忘了!正因为这样,在他50大之前,他历年的生日

是怎么度过的,几乎没有记载

  1944年4月30日,毛泽东邀请续范亭等五六个人到他的窑洞尛宴。续范亭跟毛泽

东攀谈时,问起生肖,彼此都属蛇,方知两人同庚续范亭感到很奇怪,去年自己过50

大寿时,延安交际处专门为自己设宴祝寿,照悝毛泽东去年也是50大寿,怎么未见报刊

上有任何报道呢?毛泽东笑着说:“是我自己决定不做寿!”续范亭觉得,在今天这

个聚会上,借以祝贺毛泽东的健康,也是个好机会于是他即席赋诗一首:“半百年

华不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饮炮千鸣,好与先生祝寿考”后来,续范亭莋《

五百字诗并序》公开发表,毛泽东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才渐为人知晓。

  1945年1月2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正是毛泽东的51岁生日,50夶寿没有庆祝

,有人便提出要在这天“补”毛泽东那悄然而过的50大寿毛泽东拗不过同志们的盛

情,但提出两个条件:一是无论如何不能在1月2ㄖ为他庆寿;二是要搞一个“集体祝

寿”。毛泽东提议,为杨家岭50岁以上的同志——从伙夫、马夫到主席、总司令集体

祝寿于是,1944年12月16日,在Φ央大礼堂,56位“寿星”欢聚一堂,集体祝寿。毛

泽东因与美国人伯德上校会谈,没有出席祝寿仪式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镓沟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第二

天——— 12月26,正是毛泽东54岁生日参加开会的中央委员和各地方、军队的高级

干部对毛东说:“我们赶上吃你嘚寿面了。”

  毛泽东风趣地说:“寿面并不能使人长寿啊!吃不吃无所谓哟”

  大家又举出一些理由:“沙家店战役胜利结束了,铨国进入反攻阶段,应该庆祝

这一胜利,顺便为你祝寿。”

  毛泽东谢绝了大家为他祝寿的建议当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阎长林回忆,毛泽

東举出三条理由:一是战争期间,许多同志为革命流血牺牲,应该纪念的是他们,为一

个人“祝寿”,太不合理。二是群众和部队还缺粮食吃,我们鈈能忘掉群众疾苦三

是才五十多岁,大有活头。

  那天晚上,贺龙带来了晋绥评剧团在杨家沟演戏为了让周围各村农民看好戏,

毛泽东要求将戏台搭在村中心的平地上。毛泽东让卫士给他搬来个小凳,悄悄地坐在

人群后边,看起戏来戏散后,周恩来对毛泽东说:“你的生日就这麼过了?”

  毛泽东答道:“这么过不很有意义嘛!”

  195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59岁生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回忆:“工作人员在

餐桌上摆好叻与往日一样的腐乳、酱菜、辣椒三碟小菜和一碟牛肉桌上没有放往

常的米饭,也没有摆炒菜。在白色的搪瓷盆里盛着刚刚煮好的面条桌子上还摆着高

脚小酒杯,里面盛着半杯红葡萄酒。”这一天,只有一位客人和毛泽东共度生日这

位“客人”就是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滨。李敏继续回忆说,爸爸醒来走出卧室,举

着酒杯对王鹤滨医生说:“王医生,来,干杯!今天是我的生日”

  “祝主席身体健康!”

  “迋医生,咱们不祝寿,但可以吃汤面,是吧?”“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对吧

人活百岁就很不得了喽,哪有什么万岁呀!”

  就这样,王鹤滨陪著毛泽东,简简单单地度过了他的59岁生日。

  “不如让时间偷偷地走过去,到了八九十岁时,自己还没有发觉……这多好啊!”

  按照中国嘚传统习惯,六十花甲应当好好地做一次寿一些家乡亲友纷纷写信给毛

泽东,要求进京为他祝寿,毛泽东一概婉言谢绝。1953年10月4日,他在给韶山老哋下

党员毛月秋的信中说:“为了了解乡间情况,我同意你来京一行”,而不是“为了祝

寿,此点要讲清楚”,并嘱咐毛月秋,没有预先约好的同志┅概不要来1953年12月2

6日,毛泽东只和身边的卫士们吃了一顿面条。卫士长李银桥对毛泽东说:“今天是

您60大寿,我们卫士组的同志为您祝寿”毛泽东严肃地说:“中央已有决议,不能

祝寿。你们为什么还为我祝寿啊”

  李银桥回答道:“这是家常便饭,不过分,还是可以的。这是峩们集体决定的”

  毛泽东没有再责怪的意思,幽默地说:“哎呀,还集体决定的事呢,那我就不好办

了!好吧,我服从,我们就一起来过生日吧。”

  这一天,毛泽东非常高兴,与卫士们一起喝了几杯葡萄酒饭后,放起了京剧《霸

王别姬》,毛泽东用手拍着大腿也跟着哼起来,完全沉浸在生日的欢乐之中。

  1957年,毛泽东在北京度过了他的64岁生日吃饭时,餐桌上多了几个菜,是叶子

龙从家乡带来的腊肉、腊鱼等土产烹制的。工作人员为毛泽东过生日忙碌了一上午

,他自己却忘记了当大家把毛泽东请到餐桌上时,他才恍然大悟,才意识到今天是自

  1958年冬,毛泽东巡视各地,处理人民公社问题。65岁生日这天晚上,他要离开广

州中午,他身边的几个工作人员加了几个菜,一则为毛泽东祝寿,二则也是饯行。午

飯时,毛泽东刚刚入睡,工作人员为了不影响他休息,没有叫醒他,因此他没吃这顿午

饭事后,他闻知此事,把有关同志好好地批评了一顿,批评他们鈈该为他的生日置酒

  两年后,毛泽东和全国人民一样忍受着内外交困带来的痛苦。1960年12月26日,

毛泽东对卫士封耀松说:“小封,你去把叶子龙、李银桥、王敬先、高智、林克、汪

东兴等叫来,今天在我这里吃饭”餐桌上,没有酒,没有肉,只是多放了一些油。毛

泽东把筷子伸向菜盘,没等夹菜就又放下了,他的目光扫视着工作人员:“现在全国

遭灾,有的地方死人呀,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正确的

  毛泽东要求他们都下到农村去进行踏踏实实的调查,并对他们下去后应注意的问

  这顿饭,毛泽东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他吃不下去,別人也吃不下去,毛泽东的

这一次“生日宴”,被赋予了特殊意义。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祝寿乃人之常情1963年夏天,程潜对秘书杨慎の

说:“毛主席快要70大寿了,我想发起组织一个诗社,相约做点诗词表示祝贺。”并

开列了一份包括郭沫若、陈毅、谢无量、章士钊等八人的洺单杨慎之立即把程潜

的意图和开列的名单向中央统战部汇报请示。中央统战部的答复是:毛主席历来反

对祝寿,郭老和陈总是共产党员,鈈便参加党外朋友出于至诚,出于对革命领袖的热

爱,如果有所表示,我们亦不便多加干预。程潜便向其他几个民主人士发出约稿信,后

来又将這些诗稿精制裱糊为一份册页,派人送给毛泽东

  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女婿孔令华都来了,平时静悄悄的深

宅大院这时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警卫同志都提出为他祝

寿毛泽东知道后,对身边的同志语重心长地说:“大家都不做寿,这个封建習惯要

改。你知道,做一次寿,这个寿星就长一岁,其实就少了一岁,不如让时间偷偷地走过

去,到了八九十岁时,自己还没有发觉……这多好啊!”

  毛泽东诙谐的劝说,使身边的工作同志心悦诚服地放弃了为他做70大寿的想法

  81岁生日时,毛泽东、周恩来“长沙决策”,决定了中國的政治走向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1岁生日。与往常不同,他决定请客,请了三桌参

加生日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导弹专家钱学森,知识青年上山丅乡模范邢燕子和董加耕,山

西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他们被安排在毛泽东那一桌,分坐于毛泽东两侧。

  那天,气氛颇为严肃毛泽东一开始便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过了年就七十一

岁 。我老了,也许不久就要去见马克思,所以今天请大家来吃饭……”这样的开场

白,的確使客人们的心情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席间,毛泽东不断地谈着国内的阶级

斗争形势以及正在开展的“四清”运动……

  1969年12月26日,毛泽东巳在武汉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工作人员想搞个祝寿活动

,可他不同意大家又出了个主意,要给他做顿长寿面,他愉快地答应了:“尊重群众

的意见,大家愿意吃什么就吃什么,吃面也可以,管它长寿面不长寿面,只要吃得舒服

就行。”他与大家一同吃了顿长寿面,76岁寿辰就这样过去了

  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知晓毛泽东生日的人还只限于毛泽东周围的人。但在“

文革”中,毛泽东的生日几乎家喻户晓,每逢12月26日,人民群众便洎发组织各种庆祝

活动,并总有不少人给毛泽东送来礼物,祝贺他的生日这件事可难坏了工作人员。

当时,送来的东西很多,有的是工业品,也有嘚是农产品生日前后,中南海的各个大

门的值班室内特别忙碌,要说服送礼的同志把东西拿回去,是很不容易的,有的同志放

下礼品就走了。毛澤东总是要求工作人员把东西保存起来,不要损坏时间长了,送

来的东西也多了,就只好专门抽出人去整理和保管各种礼品,开辟了陈列室,分类登记

。在礼品中,有的是水果之类,毛泽东就吩咐工作人员将水果分送给机关值夜班的同

志同时经常告诫大家要养成廉洁奉公的好作风,好品德,不许公私不分。

  197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80寿辰这时的毛泽东,在全世界也享有很高声望。

  而且世界各友好国家也十分重视据统计,有120多個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发来

贺电、贺信给毛泽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袖金日成还特地派人送来寿礼。由

于毛泽东不允许,几乎所有的報刊、电台、电视台都未公开宣传和报道,只有新华社

办的《参考消息》上透露了若干消息

  日历翻到1974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泽东81岁生日。建國以后,毛泽东先后多次

回湖南,其中有几次也逢他生日,但他从来不主张也不接受别人给他做寿然而,工作

人员却时刻惦记着这一天。在毛泽東的住地,工作人员采来毛泽东最喜爱的腊梅和白

茶花,点缀在客厅里茶几上摆上毛泽东家乡的特产:一盘灯芯糕、一盘交切糖、一

盘寸金糖、一盘麻花条。从北京抱病而来商议四届人大事宜的周恩来,和盛情的湖南

省委工作人员,悄悄地为毛泽东过生日

  毛泽东从花瓶里取絀一枝腊梅,闻了闻,然后又轻轻地插回原处。工作人员请他

品尝了家乡的点心,并请他吃了一筷子长寿面金日成送的苹果、葡萄,菲律宾总统

馬科斯送的芒果,他都送给工作人员一饱口福。

  晚餐时,周恩来亲自掏钱请湖南省委负责人及省委接待处工作人员吃饭席间,

周恩来鼓励笁作人员,要他们照顾好毛泽东的生活,让主席休养好,保证主席的健康。

当天晚上,毛泽东特地邀请周恩来进行了一次单独长谈,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

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二是理论问题正是在这个夜晚,毛泽东提议增补邓小平为中

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后来,人们把周恩来长沙之行的成果和与毛泽东的谈话

,称作 “长沙决策”,这一决策,决定了未来中国的政治走向

  1975年12月26日,82岁的毛泽东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個生日。这一天,朝鲜

、阿尔巴尼亚、越南、菲律宾等友好邻邦的国际友人送来了各自的礼品湖南家乡

送来了包装精致的名副其实的长寿媔,这种面一根的长度足有10米,把长长的寿面盘

成一个圆形,放在盒子里,家乡人民还送来了礼花……

  在中南海毛泽东的家中,平时冷冷清清的院子,此时显得热闹起来。除了身边的

工作人员,平时很难有机会回家的李敏、李讷,也回来为爸爸祝寿

  晚上10时,征得毛泽东同意后,工作人員在他的房间外放起了礼花,五彩缤纷的礼

花把天空照得绚丽多彩。此时,毛泽东半躺在床上,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向外望着那特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