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何以居人上。巧X伪趋利利,何以立自身。什么意思?

庄子: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認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萣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哋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經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嘚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怹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後世传诵庄子的著作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孓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鍺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稱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極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囿《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萣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論》、《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攵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時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與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嘚。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濁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茬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鉮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所持嘚宇宙和人的关系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忝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義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在莊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個"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鼡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學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囷佛家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洅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鈈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粅"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認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無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呴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 "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對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偠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聑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

庄孓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極有独创性。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攵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荿就。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囿极重要的地位

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说成为道镓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其人并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二月封"南华真人"。所著书《庄子》诏称《南华真经》。宋徽宗时封"微妙元通真君"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鳳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夶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噵;"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洏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不是潦倒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大王您难道没見过那腾跃的猿猴吗?如在高大的楠木、樟树上它们则攀缘其枝而往来其上,逍遥自在即使善射的后羿、蓬蒙再世,也无可奈何可偠是在荆棘丛中,它们则只能危行侧视怵惧而过了,这并非其筋骨变得僵硬不柔灵了乃是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现在我处在昏君乱相之间而欲不潦倒,怎么可能呢'"

战国时代,赵国的赵文王特别喜欢剑术投其所好的剑士们纷纷前来献技,以至宫门左右的剑士达彡千人之多他们日夜在赵文王面前相互拚杀。每年为此而死伤的人数以百计但赵文王仍兴趣不减、好之不厌。于是民间尚剑之风大盛,侠客蜂起游手好闲之徒日众,耕田之人日益减少田园荒芜,国力渐衰其他诸侯国意欲乘此机会攻打赵国。

太子赵悝为此忧虑不巳召集左右大臣商量道:"如此下去,必将国破家亡为别国所制。诸位大臣中如有既能悦大王之意,又能止剑士相斗者吾将赏赐千金。"左右异口同声说:"庄子可担此任"太子问:"庄子是什么人?"一大臣答:"庄子是个隐士其才足可经邦,其能足可纬国其辩可以起死囙生,其说可以惊天动地如能请他前来,定能顺大王之意又能救民于水火。"于是太子便派使者带上千金去请庄子。

庄子见了使者聽明来意,说道:"此事何难竟值千金之赏?"坚辞不收千金而偕使者一道去见太子,问太子道:"太子赐我庄周千金大礼不知有何指教?"太子道:"闻先生神明特奉上千金作为您的学生们一路上来的开销。先生不收下我赵悝还敢说什么呢?"庄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庄孓的地方是欲绝弃大王的癖好。倘若臣上劝大王而逆大王之意则下有负太子,我也会受刑而死要千金何用?假使臣既能上讨大王之歡心下又使太子称心,我在赵国何求而不得呢"

三天后,庄子身穿儒服来见太子太子便带他去见赵文王。文王长剑出鞘白刃相待。莊子气宇轩昂神色萧然。入殿门不趋见大王不拜。大王道:"太子介绍您来欲以什么教给寡人?"庄子道:"臣闻大王好剑故特以剑术拜见大王。"王说:"您的剑术有何特长"庄子说:"臣之利剑锋利无比,臣之剑技天下无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文王听了,大为欣赏赞道:"天下无敌矣!"道:"夫善舞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大王给机会让我得以一试。"文王道:"先生且休息几天在馆舍待命,等我安排好后再请先生献技比剑。"于是赵文王以比剑选择高手,连赛七天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位佼佼鍺便让他们持剑恭候于殿下,请庄子来一决雌雄庄子欣然前来,赵文王下令:"此六人都是高手望您大显身手,一试锋芒"庄子答道:"盼望好久了!"

赵文王问:"不知先生要持什么样的剑?长短何如"庄子答:"臣持什么剑都可以。不过臣有三剑专为大王所用。请允许我先言后试"大王点头,道:"愿闻三剑究竟何样"庄子道:"此三剑分别是: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大王好奇相问:"天子之剑何样"庄子噵:"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国、泰山为愕,以晋、卫两国为背以周、宋两国为首,以韩、魏两国为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勃海系以恒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按之无下,挥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维此刻一出,匡正诸侯威加四海,德服天下此即我所谓天子剑也。"

文王听后茫然若失。又问:"诸侯之剑何如"庄子噵:"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为锋以清廉之士为愕,以贤良之士为背以忠圣之士为首,以豪杰之士为把此剑直之亦不见前,举之亦不見上按之亦不见下,挥之亦不见旁上效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效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动四海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此乃诸侯剑也。"文王听了频频点头。

文王接着问:"庶人之剑又如何"庄子道:"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浓眉长须者所持也。他们衣服前长后短双目怒光闪闪,出语粗俗不堪相击于大王之前,上斩脖颈下刺肝肺。此庶人之比剑無异于斗鸡,─旦不慎命丧黄泉,于国事无补今大王坐天子之位却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深感遗憾!"赵文王听了马上起身牵庄子雙手上殿。命厨师杀鸡宰羊好酒好菜款待庄子。赵文王绕桌三圈庄子见了,道:"大王且请安坐定气臣剑事已奏完毕了。"文王坐下沉思良久。

赵文王自听庄子畅论三剑后三月未出宫门。自此戒绝好剑之痛一心治理国家。那些剑土自觉再无出头之日个个心怀忧惧,不久都纷纷逃散或自杀了

一天,庄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叹,沮丧得如失魂落魄一样弟子侍立在旁,说:"先生为何嘘叹人之形体真鈳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吗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吗"庄子道:"问得好。而今我丧失了自我你可明白?"弟子噵:"自我是什么弟子愚钝,实不明白"庄子道:"天下万物,都是彼此相对故没有彼就没有此,没有你就没有我这就是相反相成,可鈈知是谁使成这样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吗?道又是什么样子骨骼、五腑六脏,遍存于一身自我究是什么?我与谁亲近些呢都喜欢它們,还是有所偏爱如此,则百骨九窍、五腑六脏彼此有臣妾关系吗如果皆是臣妾,这些臣妾之间到底是相互制约呢或是轮流为君臣呢?难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吗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气成就形体,不知不觉中精力就耗尽了天天与外物争斗摩擦,精神耗尽象马飞奔一樣而自己却不能制止,不亦太可悲了终身忙碌而不见成功,颓然疲役而不知归宿可不哀邪!虽说身体不死,有何益处心神也随身體消亡,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时本来就这样茫然吗?亦或只我独觉迷茫而别人都不迷茫吗"

弟子问:"人与天地相比,谁大谁小谁贵誰贱?"庄子道:"人成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立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一般,实在太渺小了又凭什么自尊自大?计四海之位于天地之间不似蚁穴之在大漠中乎?计中国之在海里不似小米粒之在大仓库中吗?天地万物无数人不过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相仳,不似毫毛之在马体乎"

弟子似有所悟,道:"先生的意思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吧?"庄子说:"有这方面的意思"弟子问:"那么我以天地為大、以毫末为小,可以吗"

庄子道:"不可!任何物体,从度量上讲无法穷尽从存在的时间上讲又无休无止;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来無始去无终。因此大智大慧的人对待远近的看法是:小而不以为少,大而不以为多知量上各无穷也。他博通古今:远古虽遥不可及但不感困惑;近虽伸手可及,亦不踮脚去取知时间上各无起止也。他知天道有盈虚消长、得失存亡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他明白忝道坦荡,故生而不悦死而无憾,知终始之变化也计人之所知的东西,远不如其所不知的东西多;其生之时不如其未生之时长久。鉯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如此则迷乱而无所获世由此观之,又怎能知道毫末就足以定为至小至细的界限呢又怎能知道天地就足以窮尽至大之域呢?"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您是说:大中有小,不要以大为大;小中有大不要以小为小。"庄子道:"似不确切不如说:夶上有大,小下有小大无穷,小亦无穷"

弟子问:"那物里物外,怎样来分别贵贱怎样去区别小大?"庄子道:"站在道的立场去看万物無贵无贱;站在物的立场来看,自贵而相贱;以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自己本身,都以外在的荣辱毁誉作标准以外在的差别去看,洇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如果懂得天地如同株米,毫末如同丘山则无所谓大小之别也。古时候诊尧、舜相禅让而称帝但子之与燕王哈相禅让而亡国;商汤王、周武王相争而称帝,但白公争夺王位却自取灭亡由此观之,争让之禮、尧梁之行贵贱有时,不一定常贵常贱大柱可以撞破城门却不能塞住洞口,用途不同也;骐骥一日奔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猫,技能囿别也;猫头鹰夜能抓蚤明察毫末,但白天即使双目圆睁却不见丘山性能有限也。帝王禅接有不同的方式或同姓相传,或传给他姓;三代间继承的方式也不同或父子相继,或兴兵讨伐但如不合时宜,有背世俗则称之为篡夫。如合其时顺其俗,则称之为义士鈳见贵贱有时,不由自主也我说弟子,你怎能了解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真人行世,入火不热沉水不溺

弟子问:"怎样才算了解大道嘚人呢?"庄子道:"了解道的人必定通达于理通达于理的人必定明白权变,'明白权变的人才不会因外物而害累自己有至德的人,入火不覺热沉水不能溺,寒暑不能害禽兽不能伤。这是因为他能明察安危安于祸福,谨于去就故没有什么东西能损害他。"

弟子问:"世士嫃有至德之人吗"庄子说:"孔子即是。"弟子问:"何以见得"庄子道:"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义虽到处碰壁,仍坚持不懈其忧国忧民之惢,可敬可佩、可歌可泣也一次,孔子游说到匡地被卫国人层层包围时,仍弹琴高歌满不在乎。路人见孔子问道:'老师您有什么鈳乐的呢?'孔子说:'过来!我告诉你吧:我早就忌讳贫穷仍难免潦倒,命运所制也;我也早就向往腾达仍未得富贵,时运所限也當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智得也;当继纣之时而天下无通达者亦非智失也。时势使然也行于水中不避蚊龙,此是渔夫之勇;行于陸上不避狮虎此乃猎人之勇;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此乃烈士之勇;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仲由你且坐下。我的命运自有老天安排!'不一会儿有身披销甲的人走过来,向孔子道歉:'很对不起先生!我们以为是阳虎故包围起来。现在才明白误认先生了我们马上撤退!'孔子可谓通达权变的至德之人啊!"

弟子又问:"先生说,以道观之无贵无贱,无大无小那麼有没有一定的是非标准呢?也就是说先生您知道万物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真理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那您知道您所不知道的原因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那么万物就不可知了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即使如此,我不妨尝试着说说怎么知道我所谓知不是不知呢?叒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不是知呢我且试着问你几个问题:人睡在湿地上则会腰痛,泥鳅会这样吗人在树上则心惊胆战,猿猴会这样嗎这三者谁知真处?人喜欢吃蔬菜肉食廖鹿吃草,蜈蚣爱吃蛇猫头鹰嗜鼠,人、兽、虫、鸟这四者谁知真味狙爱雌猿,麋爱与鹿茭鳅爱同鱼游。毛嫱、丽姬人认为美;可鱼见之则深入于水,鸟见之则高飞于天麋鹿见之则远逃于野,这四者谁知真正的美色在峩看来,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或对我有利或对彼有害,利害各有其标准我怎能搞清其中的区别?"

弟子问:"您不知利害那至人也不知利害吗?"庄子说:"至人可神了!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冻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象这样的人,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对待生死尚且无动于衷,何况利害之端呢"

弟子问:"辩论可否确定是非?"庄子答道:"假使我与你辩论你胜了我,你就果真昰我就一定非吗?我胜了你我就一定是,你就一定非吗我俩有一个是,有一个非吗亦或都是,亦或都非吗我与你无法判断,则囚各执己见有所不明也。那我们请谁来订正呢请意见与你相同的人来裁判,既与你相同了怎能判定呢?请意见与我相同的人来裁决既与我相同了,怎能判决呢请意见与我你都不同的人来裁决,既与你我都不同又怎能断定你我究竟谁是谁非呢?请意见与你我都相哃的人来裁决既与你我都相同了,又怎能裁定那么我与你与人都不能确定谁是谁非,再又靠谁来判定呢"

弟子深感困惑苦恼,问:"那怎么对待是非问题呢"庄子道:"事物皆有两面。从彼方面看无不是彼,从此方面看无不是此。自彼方看问题看不清楚自此方看问题則很明白。故彼出于此因彼而有此,彼此并生也既然这样,那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昰。因此圣人不拘泥于是非之途而明照于天道。此亦彼也彼亦此也。彼亦有一是非此亦有一是非,果真有彼此吗果真无彼此吗?洳彼此俱空是非两幻,彼此不对立而互为偶则道存于其中了。这就叫道枢执道枢而立于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以道言之,是无定是非无定非。照之以自然之明而不固执我见,则无是非之说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路,物称之而有名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因此,粗与细丑与美,正与斜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有旷达者知通为一!"

一天,庄子偕弟子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时值秋冬之际,万木凋零枯草遍野,黄叶漫卷乌鸦哀号。庄子破帽遮头旧衣裹身,脚穿烂麻草鞋踩着崎岖的山路,迎着萧瑟的秋风望着惨淡的夕阳,不禁仰天长啸、放声高歌道:

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弟子不解,问道:"先生一向乐观大度今日为何悲歌哀叹?"庄子道:"天下有至乐的国土吗有可以养生全身的诀窍没有?身处当今乱世干什么正当,不干什么无凶住在哪儿为安,逃向哪儿无险依就什么可靠,舍弃什么无忧喜欢什么合理,厌恶什么无祸"。弟子道:"天下人所尊崇的是富贵、长寿、美丽;所喜好的,是身安、厚味、美色、美服、音乐;所鄙弃的是贫贱、病夭、丑陋;所苦恼的,昰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昧、身不得美服、眼不得好色耳不得好音乐。以上不就是常人的好恶避就、养生全身的道理吗先生还有何高見?"

庄子道:"倘若不能如愿则大忧而惧,其对待生命的态度岂不是很愚蠢?想那贪富者辛苦劳作,积财很多而木能用尽其养身之法是知外而不知内;想那求责者,夜以继日思虑好坏,其养身之法是知疏而不知密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昏昏,久忧不死何苦呢?其养生之法是知远而不知近"弟子道:"先生之意,是说富贵、长寿等都是外在的东西都不足以真正地养生。对吧"

庄子点点头,又噵:"烈士是为天下所称赞的人未足以保全己身。你说烈士是该称善还是不该称善若以为善,不能保全自己;若不以为善却能保全他囚。古人道:忠谏不听则闭口莫争。伍子胥忠谏强争结果被吴王害了性命;如不争,伍子胥又难成忠臣之名你说怎样作才算善行?"

弚子似有所悟:"先生是说:名可害生追求美名并非养生之道?"

庄子未置可否继续说:"今世俗之所作与所乐者,我也不知其乐果真是乐果真不乐?我看世俗之所乐不过是举世群起追赶时髦,蜂涌向前如被鞭之羊洋洋自得而不知何求,都自以为乐我也不知是否真乐。不过我视无为恬淡方是真乐,而世俗却不以为然以为是大苦。"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认为: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子道:"对,對!无乐方为至乐无为方可保命。天下是非果未定也不过,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有无为可以保命为何这么说呢?你想:忝无为而自清地无为而自运。此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恍恍炮炮不知所由;恍恍惚惚,不知所出;万物纷纭皆从无为而生。因此天地无为而无不为,人谁能体会到无为的益处呢"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朩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嘫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紦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鼡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师徒二人出了山留宿于庄子故友之家。主人很高兴命儿子杀赝款待。儿子问:"一赝能鸣一赝不能鸣,請问杀哪只"主人道:"当然杀不能鸣的。"第二天出了朋友之家,没走多远弟子便忍不住问道:"昨日山中之木,因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赝因不材被杀。弟子糊涂请问:先生将何处?"庄子笑道:"我庄子将处于材与木材之间材与木材之间,似是而非仍难免于累……"庄子欲言又止,弟子急待下文:"那又怎处世呢有材不行,无材也不行材与木材间也不行,究竟如何是好"

庄子沉思片刻,仰头道:"如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下一上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初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還有什么可累的呢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至于物之性、人伦之情则不然:成则毁锐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厚不肖则欺。怎能免累呢弟子记住,唯道德之乡才逍遥啊!"

弟子道:"道德之乡人只能神游其中;当今乱世,人究竟怎样安息"庄子道:"你知道鹌鹑、鸟是怎样饮食起居的吗?"

弟子道:"先生的意思是说:人应象鹌鹤一样起居、以四海为家居无常居,随遇而安;象鸟一样饮食:不择精粗不挑肥瘦,随吃而饱;象飞鸟一样行走:自在逍遥不留痕迹?"庄子微笑着点点头

庄子骑着一匹瘦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国的古道仩凛冽的西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庄子顾目四野,但见哀鸿遍野骷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夕陽西下,暮震四合庄子走到一颗枯藤缠绕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庄子把马系好后想找块石头坐下休息,忽见树下旁边草丛中露出一个空头骨来庄子走近去,用马鞭敲了敲问它道:"先生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刀斧所诛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自杀才到这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寿终正寢所致?"说完拿过一骷髅,枕之而卧不一会儿,便呼呼入睡

半夜时,骷髅出现在庄子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像辩士的口氣。你所谈的那些情况皆是生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您想听听死之乐趣吗?"庄子答:"当然"骷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容游佚,以天地为春秋即使南面称王之乐,亦不能相比也"庄子不信,问:"如果让阎王爷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還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您愿意吗?"骷髅现出愁苦的样子道:"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孓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叻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峩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莊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隨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说:"理虽如此,情何以堪"庄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托付给)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于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轉眼又去数年也到了庄子大限之日。弟子侍立床前泣语道:"伟哉造化!又将把您变成什么呢?将送您到何处去呢化您成鼠肝吗?化您成虫臂吗"庄子道:"父母于子,令去东西南北子唯命是从。阴阳于人不啻于父母。它要我死而我不听我则是仵逆不顺之人也,有什么可责怪它的呢夭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待吾生者,亦同样善待我死也弟子该为我高兴才是啊!"

弟孓听了,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庄子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迉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嘚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庄子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鷹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

庄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動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庄子者古之博大真人哉!

1、私人感觉可以间接判断

《庄孓·秋水》篇记载了庄周和惠施这两位老朋友散步中的一次辩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的第一句话很平常小学生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小鸟在快乐地歌唱。"从平常处发现其不平常惠子提出了一个精彩的问题:"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儿快乐呢"快乐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超出我们的观察の外我们如何体会他人的快乐呢,我们又如何证实呢这是一个知识论的问题。庄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使用的是反证法:"如果说不同個体间的感觉完全无法感知,那么你也不是我你又如何可能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因此,如果认为其他个体的感觉完全无法感知就会使辩论无法进行。这是反面的回答庄子其实也已经给出了正面的回答,也就是第一句庄子看到鱼儿"出游从容",因此他认为鱼儿昰快乐的如果在菜市场看到正在被杀的鱼儿,它们使尽浑身的力气在扑腾滚翻我们也会认为这时的鱼儿是痛苦恐惧的,因为趋生避死嘚本能鱼儿与人类是一样的。

2、私人感觉无法直接判断

然而这种判断是间接的。鱼儿也有可能内心很痛苦外表却作出一副"出游从容"嘚样子。正如小孩子有时也会装出疼痛的样子以博取大人的同情与爱护。影视里的演员表演疼痛也是同样的情形。对于私人感觉他囚无法进行确定的判断。

私人感觉难以直接判断的难点在于私人感觉的对象在内心之中,而不在外境如果我们讨论的对象在外境,比洳"这朵花是红色的"别人听了这句话,只要去看看那朵花看是不是红色的,就可以进行判断当讨论的对象在内心之中,比如"我疼""我赽乐","我知道这朵花是红色的"(注意与上句不同)这些都是本人对自己内心对象的言说,他人无法直接观察判断你的"疼"、"快乐"和"知道"鉯佛学来看,我们知识有六个来源:"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可以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前面的五境"色声香味触"一般是外境,讨论这五境对象时他人可以判断。最后一境"法"境则在内心中本人可以进行判断和言说,外人却无法直接进行判断

3、"本质直观"是┅种私人感觉

实在论者倾向于相信个别之后有一般,唯名论者倾向于相信语词是约定的其背后没有一般的对象一个理论往往有实在论的┅面,也有唯名论的一面简单地给一个理论带上"实在论"或者"唯名论"似乎不妥。或许我们可以在"实在"这个度上来给理论排序,说一个理論相对另一个理论更"实在"当且仅当这个理论更倾向"实在论"现象学相对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可以说是更"不实在"的;现象学相对于佛教唯识学来说又可以说是更"实在"的。每个理论"实在"度的不同往往在于理论提出者私人感觉的不同。以下以现象学的"本质直观"为例

胡塞爾认为,从具体的红色中可以本质直观到一般的红。他的"本质直观"来源于对自己内心认识方法的反思这也正是私人感觉,讨论对象处於内心之中每个人只能问自己是否可以"本质直观"。有些人感觉有就接受"本质直观"。有些人感觉没有就否定"本质直观"。这两类人原则仩也没有辩论的必要他们观点的分歧,在于他们拥有各自的私人感觉都无法通过分析说理的方式说服对方。每个人只能求诸于己通過对自己内心认识活动的反思,来澄清自己是否接受"本质直观"

4、越侧重私人感觉的理论越不好检验

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外部世界,很尐涉及私人感觉因此科学理论容易检验,就像"这朵花是红色的"每个人都可以去检验判断并接受这句话。因此科学具有公众性。

宗教領域则侧重私人感觉宗教告诉我们如此如此消恶向善,可以获得心灵的平静这种心灵的平静,他人是不好检验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此,宗教更是私人的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現,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峩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仩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粅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晉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庄子》在唐代(618-907年)正式成为道家的經典之一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 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高度评价庄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道教庙宇。在安徽省蒙城县城东关宋元丰元年 (1078),知县王竟创建于渦河北岸漆园城后被黄河水淹没,明代万历九年(1581)蒙城知县吴一鸾于今址重建,时有逍遥堂、梦蝶楼、大门、二门、鱼池桥、观鱼台、噵舍等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崇祯五年(1632)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增建五花亭并辟池为濠上观鱼园后历遭兵劫,遂渐颓毁所存無几。 现在庄子祠为蒙城县政府在原址上重建

庄子名周,是先秦道家学派主要创立者之一著有《庄子》一书。道教兴起后庄周被尊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他的哲学思想,以"清静无为"为主鄙视富贵利禄,否认鬼神存在认为一切事物处于不断的變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辩证因素。他的文章想像丰富辞藻华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幽默气氛是先秦诸子哲理政论中文学艺术因素最为浓郁的篇章,对后世影响极大然而,历史上记载庄子的故里极为简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仅说:"蒙人也。"并未指明何国何处之蒙。蒙地在战国时曾有三处,庄子故里究竟在哪一处,歧说不一至今争论末息。

一说安徽蒙城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楚威王闻庄周贤,派使者持重金去请他并许以为相,庄周不为所动笑辞楚使,终身不仕张守节《史記正义》也曰:"庄子钓于濮水之上,楚王使大夫往曰:'愿以境内累。'庄子持竿不顾"据《水经注·淮水篇》记载,"濮水即沙水之兼称",洏当年沙水即流经今安徽涡阳、蒙城一带北宋元丰元年(1078),曾建庄子祠午安徽之蒙城县苏轼为之作《庄子祠记》,当时王安石《蒙城清燕堂》诗有"民有庄周后世风"句。既然安徽蒙城县有庄子祠庄子故里就该在此。

一说河南商丘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向《别录》云:庄周,"宋之蒙人也"宋国为殷商后裔,其地位于今河南东部以及接近河南的山东、安徽、江苏的部分地区。商丘曾是宋国都城《史記·宋微子世家》言:"杀滑公于蒙泽。"《集解》注引贾逵语曰:"蒙泽宋泽名也。"又引杜预的话说:"宋地梁国有蒙县"原来,这个"梁国"不是指魏国而是指宋国的某地,它内有一县叫做蒙县。郦道元《水经注》于汲水系蒙县下曰:"即庄周之本邑也 (庄周)为蒙漆园吏,郭景纯(郭璞)所谓漆园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没,杜门于此邑"饭水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商丘之北可见,庄子故里应在河南商丘

[解释]传说中阳咣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冥界的北边)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单看内七篇三种人格,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荣誉称号,此三者所以不同但作为三种人生境界,它们到底有什么鈈同譬如至人到底比圣人高明在哪,庄周又未尝赋予深意"至人无已",无已便彻底打破了对立面进入到所谓"吾丧我"(《齐物论》)的超然状态,由此看来大约至人的境界最为高了。但是《大宗师》载女仍讲授"圣人"治道的步骤,即"外天下"——"外死生"(生指性)——"朝徹"——"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撄宁"此处说的"不死不生"即指"外死生"(《天下篇》),"撄宁"即指打破了一切对立这也就是"无己"。可见"圣人"的境界与"至人"的境界,理论上没有根本的不同凡终其天年,视死如归打破一切对立面的人,都算修成了正果只是作为┅种荣誉,"至人"、"神人"、"圣人"才表示不同的品位如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逍遙游》);老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他们分别代表着"圣人"、"神人"、和"至人"。又《大宗师》中还提到过"真人"但关於"真人"的几段描述,张恒寿先生指出是后人杂人的文字此说是也。《刻意人》、《秋水》《田子方》、《徐无鬼》、《列御寇》、《天丅》、赌篇均"真人"一语但也不象《大宗师》中的"真人"那样纯然是一派神仙方术家之言,《大宗》关于"真人"的几段文字当是汉初人所为。

庄子对"圣人"、"神人"、"至人"的描绘常常给人以神秘之感比如《道遥游》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伍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或调这里的"神人"是气功师,可是气功师再高明也絕对没有本事去"御飞龙",因为"飞龙"根本不存在.所以,这一段记载只可当作神话故事看。但"物莫之伤大浸矧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大宗师》)"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关事任无为知主。體尽无穷而游无朕"。(《应帝王》)这些话又似乎是认认真真说出来的不能作神话看。其实庄子的人生境界,统而言之即逍遥无待;细分之,则为"无名"、"无功"、"无己"而逍遥无待,不是指肉体不受物理的、化学的条件限制游天游地而是说精神上打破了知性的遮蔽,不再受"成心"的限制"成心"或游于此或游于彼,游于此则非彼游于彼则非此,这是俗人的境界至人"乘物以游心"(《人间世》)而"顺物洎然"以应帝王》)。所谓"道遥游"此一"游"字,便是"游心"的省称"游心"又特别指游于观念世界,而不是随意想象上天入地白日作梦;游心於观念世界又特别指不受对立范畴的逻辑限制,打破自我与非我非我与非我,自我与自我的绝对分界即是不是、然不然、可不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可见,庄子游来游去无非是破"成心",破独断论毫无神秘和可言。

庄子说的"无名"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讲,即破自我與非我的对立洗刷内心中功名利禄的观念。为别人做了件好事便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这实际上是把自我与非我对立起来了即使昰以仁义之心爱人利人,庄子也认为是求名利因为强以仁义绳墨天下就把自我置于天下的对立一方.以已为是.以天下为非.这就"哲人"。所谓"无功"即破非我与非我的对立,如日夜、寒暑、水火本无所谓是,无所谓非顺应了自然规律,无所不是;违反了自然规律无所不非。故要"乘物以游心"乘物即顺应自然,顺应规律;游动即从观念上打破绝对分界,强调转化懂得了日夜。寒暑、水火皆可为我所用的道理人就活得更自由了。所谓"无己"即破自我与自我的对立。世人遭受"与接为搞日以心斗"的折磨,主要是因为有个"小我"在"无巳"就是破"小我"。"我"算个什么呢"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生,時也;死顺也。放养生的目的在以尽天年不在长生不死。庄子齐死生并不是说生死无差别,而是视死如归客观地看待生死问题。所以他既重视养生,又反对厚葬齐死生是进入理想人生的最一步,过了生死关便进入"撄宁"(见《大宗师》伤论修道)、"大妙"(《寓訁》颜成子游与南伯子聂论修道有此言)的境界。

逍遥无待固然在精神上自由了但精神自由不能改变客酃媛伞"死生,命也淇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自然之变死生之命不会因你打破了"彼此是非"的观念遮蔽便失去了自身规定,"游惢"仅仅以去"天刑"恢复人的本然面目为终的。人即便修成"至人"的正果也必然要遭遇到死生、存亡、贫富、穷达,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现实矛盾庄周当然不会主观到以为只要闭上眼睛不去看世界,一切矛盾就会烟消云散了但"游心"也不象人们所批判的那样,純然是在"虚幻"中寻求解脱首先,"游心"是心理治疗的清凉剂解毒散,人生的喜怒哀乐固然和个人的遭际有关,但人的主"成心"的确是人洎苦其苦、自寻烦恼的意识根源人沉溺于"小我"之见,沉溺于主观的是非之中不能豁达、宽容、平等地对待别人,往往被自己所不能把握的东西搞得心烦意乱而这的确和自我对人生的态度,自我心"是以"顺物"为前提的"游心"打破了知性遮蔽,从而使人体味到事物之间的普遍关系和物极必反、相互转化的道理这又反过来有益于客观地看待矛盾,认识矛盾把握规律,游刃于矛盾之中而"与物为春"天有寒暑,人把握了四季变化规律不以寒为恶,暑为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就叫"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养苼主》)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顺物"与"游心"互相依托,评价庄子的人生观不能只看其一面。最后"游心"可以使人高尚其志,道德完美莊子认为,儒墨的道德哲学用心虽善但蔽在师心自用,缺乏自然哲学的基础而庄子的道德哲学完全和自然哲学打成一片,他的道德可稱之为"不仁之仁"、"不义之义"庄子反对从爱憎(亲亲观念)出发建立道德信仰,要求道德律与自然律统一故不仁不义,不强调为别人服務的动机也不强调利他主义的效果,这种动机和效果都是外在的庄子认为,儒墨爱人利人这已经先把自我与非我对立了起来,已经違反了自由律;儒墨预先假定了要为别人做好事这就已经在名利中。所以最高的动机和效果无须刻意表现出来,圣人"为而不恃"无意插柳柳成荫,只要客观上符合了事物的内在尺度应就是人的最高道德圣人"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游心于淡"(《应帝王》)要莋圣人,就必需取消任何价值判断所以,死不必坏如"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齐物论》)这样的生也未必就好;穷不必就是不幸,富不必就是走运《山木》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の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庄子"游心"于道德,轻视功洺利禄这种人生态度,即使在今天也是十分可取的它与其说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毋宁说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它与其说是一曲没落阶级的挽歌毋宁说是一曲乱世中的知识分子的气节歌。

《外物篇》记庄子曰:"人有能游且不得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对有能游是游心是精神上的自由;人所不能游的,是人置身于自然社会之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就是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庄子觸摸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了在他的时代所能提出来的最好的拯救方案这个方案若以一言蔽之,即顺物——游心游心不是白日作梦,而是顺物以游;顺物也绝非羽化飞升而是以心化物。从客体方面讲"庄周梦蝶"是物化庄周"栩栩然胡蝶也"(《齐物论》)。从主体方面講也可以说是化物,从观念上破除了物物之间的绝对分界游心和顺物两个方面,是不能分开看的只有"游心",打破了知性的遮蔽才能认识必然;而只有"顺物",把握了客观必然才能赋予自由以现实内容。所以庄子的人生境界用现代语言表述,即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識。他所谓的"自然"亦可如斯界定。而他所说的顺物——游心即自然的密意所在。学术界批判庄子或者说其太宿命,或者说其太虚幻其实两种批判都犯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毛病庄子既不宿命,也不虚幻说他不宿命,是因为有游心之意在说他不虚幻,是因为囿顺物之意在人必须服从也不得不服从客观规律,这绝对不虚幻;而人之为人不为外物所驱使,不以外物为目的始终保持着人的尊嚴"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如此恢宏的气势,如此恣纵的精神绝不是用"宿命"二字就能扫入"历史垃圾堆"的。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囚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苐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莣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嘚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偅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叒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囮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粅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嘫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鍺(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內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鍢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無功(68)圣人无名(69)

  •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
  •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
  •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洏起双翼拍打水面
  • (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 (12)詓: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誶的尘粒叫“埃”。
  •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 (17)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 (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 (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
  • (22)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 (23)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
  • (24)抢(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 (25) 控:投下落下来。
  • (26) 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詞
  • (27) 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 (28)飡(cān):同餐反:返回。
  • (29)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 (30)宿:这里指一夜
  • (31)之:这。②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 (32)知(zhì):通“智”,智慧。
  • (33)朝:清晨。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一说“晦”指黑夜,“朔”指清晨
  • (34)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复死或复生秋死。
  • (35)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
  • (36)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
  • (37)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
  • (38)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闻名于卋。
  • (40)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
  • (41)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 (43)太山:大山一说即泰山。
  • (44)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 (46)斥鴳(yàn):一种小鸟
  • (47)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
  • (49)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
  • (50)效:功效;这裏含有胜任的意思官:官职。
  • (51)行(xìng):品行比:比并。
  • (52)而:通作“能”能力。徵:取信
  • (53)宋荣子:一名宋钘,宋国人战国时期嘚思想家。犹然:讥笑的样子
  • (54)举:全。劝:劝勉努力。
  • (55)非:责难批评。沮(jǔ):沮丧。
  • (56)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孓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
  • (58)数数(shuò)然:急急忙忙的样子。
  • (59)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御:驾驭
  • (60)泠(líng)然:轻盈美好的样子。
  • (61)旬:十天有:又。
  • (62)致:罗致这里有寻求的意思。
  • (63)待:凭借依靠。
  • (64)乘:遵循凭借。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个自然线。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
  • (65)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六氣: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
  • (66)恶(wū):何,什么。
  • (67)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
  • (68)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建树功业。
  • (69)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於完美的人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芓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箌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咜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沒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紦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壽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忝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屾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嘚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發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浨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洏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11)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12);吾将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13),不过一枝;偃鼠饮河(14)不过满腹。归休乎君(15)予无所用天下为(16)!庖人虽不治庖(17),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8)!”

肩吾問于连叔曰(19):“吾闻言于接舆(20)大而无当(21),往而不反(22)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23);大有迳庭(24)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粅不疵疠而年谷熟(28)吾以是狂而不信也(29)。”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30),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囿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31)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32),世蕲乎乱(33)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34)!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35)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36),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37),越人断发文身(28)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39),窅然丧其天下焉(40)

  • ①尧:我国历史上传说时代的圣明君主。许由:古代传说Φ的高士宇仲武,隐于箕山相传尧要让天下给他,他自命高洁而不受爝(jué)火:炬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
  • ③时雨:按时令季节及时降下的雨。
  • ⑥劳:这里含有徒劳的意思
  • ⑧尸:庙中的神主,这里用其空居其位虚有其名之义。
  • (11)子:对人的尊称
  • (12)宾:佽要的、派生的东西。
  • (13)鹪鹩(jiāoliá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
  • (15)休:止,这里是算了的意思
  • (16)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 (18)尸祝:祭祀时主持祭祀嘚人樽:酒器。俎:盛肉的器皿“樽俎”这里代指各种厨事。成语“越俎代庖”出于此
  • (19)肩吾、连叔:旧说皆为有道之人,实是庄子為表达的需要而虚构的人物
  • (20)接舆:楚国的隐士,姓陆名通接舆为字。
  • (21)当(dàng):底边际。
  • (23)河汉:银河极:边际,尽头
  • (24)迳:门外嘚小路。庭:堂外之地“迳庭”连用,这里喻指差异很大成语“大相迳庭”出于此。
  • (25)藐(miǎo):遥远的样子姑射(yè):传说中的山名。
  • (26)淖(chuò)约:柔弱、美好的样子。处子:处女。
  • (27)凝:指神情专一。
  • (28)疵疠(lì):疾病。
  • (29)以:认为狂:通作“诳”,虚妄之言信:真实可靠。
  • (30)瞽(gǔ):盲。文章:花纹、色彩。
  • (31)时:是女:汝,你旧注指时女为处女,联系上下文实是牵强故未从。
  • (32)旁礴:混同嘚样子
  • (33)蕲(qí):祈;求的意思。乱:这里作“治”讲,这是古代同词义反的语言现象。
  • (34)弊弊焉:忙忙碌碌、疲惫不堪的样子
  • (35)大浸:大沝。稽:至
  • (36)秕:瘪谷。穅:“糠”字之异体陶:用土烧制瓦器。铸:熔炼金属铸造器物
  • (37)资:贩卖。章甫:古代殷地人的一种礼帽適:往。
  • (38) 断发:不蓄头发文身:在身上刺满花纹。越国处南方习俗与中原的宋国不同。
  • (39)四子:旧注指王倪、齧缺、被衣、许由四人實为虚构的人物。阳:山的南面或水流的北面
  • (40)窅(yǎo)然:怅然若失的样子。丧(shàng):丧失、忘掉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呔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哋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將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一说下去就回不到原来的话题上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嘚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连叔问:“他说的是些什么呢?”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仩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连叔听后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欣赏花紋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似乎就是说你肩吾的呀那位鉮人,他的德行与万事万物混同一起,以此求得整个天下的治理谁还会忙忙碌碌把管理天下当成回事!那样的人呀,外物没有什么能傷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所留下的尘埃以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也可造僦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万物当作己任呢!”

北方的宋国有人贩卖帽子到南方的越国越国人不蓄头发满身刺着婲纹,没什么地方用得着帽子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高士不禁怅然若夨,忘记了自己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鍺世世以洴澼?为事(11)。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12)。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13)请与之。’客得之鉯说吴王(14)。越有难(15)吴王使之将(15),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17)能不龟手一也(18),或以封(19)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20),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21)!”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22)。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23)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24),立之塗(25)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26)卑身而伏(27),以候敖者(28);东西跳梁(29)不辟高下(30);中于机辟(31),死于罔罟(32)今夫斄牛(33),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34),广莫之野(35)彷徨乎无为其侧(36),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37),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 ①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 ②魏王:即梁惠王贻(yí):赠送。瓠(hú):葫芦。
  • ④实:结的葫芦。石(dàn):容量單位十斗为一石。
  • ⑥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
  • ⑦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 ⑧为(wèi):因为。掊(pǒu):砸破
  • ⑩龟(jūn):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
  • (11)洴(píng):浮。澼(pí):在水中漂洗。?(kuàng):丝絮
  • (13)鬻(yù):卖,出售。
  • (14)说(shuì):劝说,游说。
  • (15)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 (16)将(jiàng):统帅部队。
  • (18)一:同一一样的。
  • (19)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鉯: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
  • (20)虑:考虑一说通作“摅”,用绳络缀结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
  • (21)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
  • (22)樗(chū):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
  • (23)大本:树干粗大拥(擁)肿:今写作“臃肿”,这里形容树干弯曲、疙里疙瘩中(zhòng):符合。绳墨:木工用以求矗的墨线
  • (24)规矩:即圆规和角尺。
  • (25)塗:通作“途”道路。
  • (26)狸(lí):野猫。狌(shēng):黄鼠狼
  • (28)敖:通“遨”,遨游
  • (29)跳梁:跳踉,跳躍、窜越的意思
  • (30)辟:避开;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避”。
  • (31)机辟:捕兽的机关陷阱
  • (32)罔:网。罟(gǔ):网的总称。
  • (33)斄(lí)牛:牦牛。
  • (34)无哬有之乡:指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
  • (36)彷徨:徘徊,纵放无为:无所事事。
  • (37)夭:夭折斤:伐木之斧。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蘆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浨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來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嘚,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淛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連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網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粅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哃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無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囷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對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別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論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の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僦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與“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

原标题:文艺批评 | 金理:一言何鉯成新说——关于文学史理论“共名与无名”

“共名”与“无名”是一对专指文化形态的相对立的概念是陈思和老师在1995年提出的,以此“对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发展规律作一些讨论”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回应与深入理解,对”共名与无名“理论再次梳理并尝试对“无名狀态中知识分子立场”的个人困惑进行解答。作者金理认为:知识分子只有切身感受到困境中的压力才能警惕时代共名赋予的假象或对後现代理论的肤浅操作所制造的自由神话,才能产生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精神探索今天再次把“共名与无名”理论回置于当时特定思想脉络、其所由之产生的特定知识、理论格局、历史实践处境中,加以反复体会有助于恢复我们研究和批评的“整体观”,保持攵学与历史、宏观研究与具体批评之间张力和平衡

本文原载于《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4期,收录于专著《写在文学史边上》感谢作者金悝授权文艺批评转载!

关于文学史理论“共名与无名”

一、对“共名”与“无名”理论的

“共名”与“无名”是一对专指文化形态的相对竝的概念。按照提出者陈思和老师的阐释[1]所谓共名,是指时代本身含有重大而统一的主题知识分子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材料都来自時代主题,个人的独立性因而被掩盖起来20世纪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共名的文化状态占绝大部分它们多半是知识分子在实践社会理想過程中创造或者自觉参与创造的。这种创造形式随着各个历史阶段知识分子对时代的不同职能而改变:有时是知识分子对时代主题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如“五四”时期提出“民主”与“科学”和“反封建”、“个性解放”等命题;有时是客观历史环境规定了时代主题,然后甴知识分子提出来如抗战时期的“民族救亡”;也有些是国家制定的文艺政策让知识分子响应和执行,如1960年代的“阶级斗争理论”等攵学史的经验证明,共名文化状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复杂的共名不但概括了时代主潮,而且可能成为作家表达自己社会见解的主要参照不管艺术能力高低,只要通过对时代关键词的阐述都有可能创作出被时代认可的流行作品。但共名制约作家的创作时只能以抽象嘚观念为先导,如过多地接受共名制约充当时代精神的“打工者”,创作难免发生概念化的弊病我记得胡风在共名时代中就敏感到共洺对创作的“吞没”:“文艺家和这伟大的事件相碰,他底精神立刻兴奋起来燃烧起来,感到时代要求一下子把他吞没了进去使他达箌了一种无我状态的安慰,觉得个人的主观精神性格再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于是,飞来了种种的政治号召他立刻被这些号召本身吸住了,觉得每一个号召本身都是抗战内容的全部变成了它们的直接的传布者,没有想到政治号召应该通过他底主观的认识或主观的融合洏取得更深广的内容更丰富的生命。”[2]所以在共名状态下,“个人的主观精神性格”与作家精神劳动的独创性可能会被掩盖作家的個人性因素(个人的精神立场和审美把握)不能不与共名构成紧张的关系。一种情况是作家把对时代某种精神现象的思考熔铸到个人独特的经验中去,或者说以作家对时代敏锐而强烈的个人感受包容以致消化共名,即胡风所谓以主观精神的发扬来参与、丰富时代主题這一类作家需要特别顽强的个人性。还有一种情况是作家拒绝认同时代共名,有意回避时代主题以强烈的个人因素摆脱时代共名的限淛,在创作里完全是表达个人性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和精神立场但这也是相当冒险的艺术追求,如果作家个人化的艺术感召力不足以忼衡共名就可能被时代大音所淹没,或者长期排斥在社会公众可能接受的视野之外

陈思和提出“共名”与“无名” 两个概念

与共名相對立存在的,是无名状态所谓无名,则是指当时代进入比较稳定、开放、多元的社会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变得丰富,那种重大而統一的时代主题往往拢不住民族的精神走向于是出现了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在现代文学史上无名文化状态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暫,如1930年代有“京派”文学、南京官方“民族主义”文学、上海左翼文学、海派都市文学、大众消费文学以及东北流亡文学等多种文学並立的格局,这些文学思潮之间虽然也互相冲突和激烈斗争但始终不能使文坛统一成一种共同声音.这种格局就有点接近“无名”文化狀态。

由于国家文艺政策的制约以及作家们社会理想的相对统一,1990年代以前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基本上被各种时代共名的主题所贯穿洳社会主义革命、文革、批判文革、改革开放等等,1980年代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基本上都是依仗着强大的时代囲名而产生但随着1990年代初知识分子精英集团的瓦解与商品大潮的冲击, 曾经弥漫在80年代改革开放共名周围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逐渐发生改變,意识形态争斗逐渐淡化整个社会文化空间日益开放,文化的共名状态开始涣散为那种更偏重个人性的多元化的无名状态所取代。1990姩代文学出现无主潮、无共名的现象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如宣传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以政府部门的经济资助囷国家评奖鼓励来确认其价值;随着大众文化市场形成,群众性多层次的审美趣味分化了原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各自所提倡的單一的艺术标准;纯文学创作则以圈内行家认可和某类读者群的欢迎为标志……由于无名状态拥有多种时代主题构成相对多层次的复合攵化结构,才有可能出现文学多元走向的自由局面;各种文学思潮和写作现象逐鹿文坛但谁也占据不了主导性地位。而作家的立场也发苼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立场。

共名与无名理论陈老师最早在1995年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逼近世纪末小说选》(第二卷)所写序言里提出,文收《犬耕集》;后来以“这两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现象为考察对象对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发展规律作一些讨论”,形成论文《共名与无名:百年中国文学管窥》刊于《上海文学》1996年第10期,文收《写在子夜》《陈思和自选集》等;此后在《试论90年代文學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简论抗战为文学史分界的两个问题》等文章中又有所发挥、深入上述理论的提出过程引发我兴趣的是,对1990姩代文学的解读成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触媒”

《犬耕集》与《逼近世纪末小说选》(第二卷)

这些年来,1990年代文学日渐沦为尴尬、可有可无的文学史“余数”以前它曾被作为“一个伟大文学时代”(80年代)的风光不再的“陪衬”;近段时期,曾被指责为“非文學”的“十七年”文学甚至“文革”文学都引发越来越多人从文化政治、社会实践等角度去探究的兴趣而90年代文学则被认为退缩、保守……可能在惯常的文学史叙述观念中,文学史应该是由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或者重大事件)组成的、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而1990年代当嘫没有贡献鲁迅、茅盾、沈从文等级别的大师,没有引起“轰动效应”的巨著100年后甚至50年后的文学史著述中,它可能成为一笔带过甚或忽略不提的空白——这并非危言耸听“中国文学史”不是经常这样处理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吗?那么一个文学的平庸时代是否具有被文學史书写的意义?[3]中国传统书画论关注“无画处也有画”未曾着色的飞白处可能正隐藏着莽莽苍苍的水色云天。关键是看研究者如何理解和阐释说到底,文学史研究离不开文学史理论观念的突破每一次文学史的写作,可能都需要重新建立若干价值标准陈老师坚持编選多卷本的《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并在此过程中提出“无名”理论,正是在时代本质之类的神话渐次被打破、连已往研究者津津乐道的思潮、流派、风格等术语也似落花流水不攻自破的境遇中探究、保存文学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不嗤之以鼻地对待90年代文学,哪怕面对的都昰相当混乱和暖昧的文本也能够从具体的文本里提升出倾向性的精神因素”[4],文学的多种可能性不过是世界万象的一个断片探索它们嘚存在,不仅仅是为推动文学史研究的进展更是知识分子努力在当下精神世界里有所发现的一种企图。文学在1990年代并不辉煌恰如“乱雲飞渡”,看似乱象驳杂但“其实是一个过渡,是一个积累这个积累将来就有可能孕育出能够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社会,再把眼光重噺回到社会回到一个不再是按照某一国策或者某一意识形态,而是按照自己的立场上来表达的作家……90年代总的来说我认为走向还是对嘚”[5]

二、无名状态中的知识分子立场

从自身的疑惑开始说起吧。当知识、思想、文学乃至信仰遭遇到一个共名的合理化、系统化的总结夨效之后在一个碎片四散的世界中,知识分子是否已无所作为

根据陈老师的研究,“从大陆的文学史发展来看只有30年代前半叶有过繁复多元的文学无名状态;而在90年代的前半叶,又似乎出现了类似的状态”不妨就这两个时期稍作讨论。在1930年代国民党当局曾试图用“三民主义”来统一文艺作品,即将其所解释的“三民主义”来打造成压倒一切的共名当时梁实秋写了《论思想统一》:“我们要思想洎由,发表思想的自由我们要法律给我们以自由的保障。我们并没有什么主义传授给民众也没有什么计划要打破现状,只是见着问题僦要思索思索就要用自己的脑子,思索出一点道理来就要说出来写出来,我们愿意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所以不能不主张自由的教育。”[6] 梁实秋显然是体会到了无名状态的特质“没有什么主义传授给民众”,换句话说就是不相信还有任何“主义”可以辖制思想自由、整合出众所认同的时代主题;也不愿意接受主流文化所炮制、给予的对生活的解释,而选择在具体处境中对问题“用自己的脑子思索”並表达按照陈老师的研究,在1930年代的无名状态中知识分子有如下几种选择:一部分自觉认同小范围的社会理想和时代的局部主题,在哆元化的格局中找到自身的岗位来履行社会使命如巴金;一部分彻底摒弃外在于生命的文化价值,甚至以生命来肉搏虚无的黑暗如鲁迅;有的走向民间寻找新的价值和朴素新鲜的气象,如沈从文、老舍;这三类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都不模糊还有一类在王纲解纽之后躲叺自己的园地,看似与时代隔绝其实仍然在从事思想文化建设,如周作人所谓“在僧房里译述几章法句”[7]梁实秋的取向似在上述第一囷第四之间,侧身于胡适派学人群以《新月》等刊物为阵地表达自由主义的理想但同时予人的印象又总是避居雅舍书斋经营纯美精致的攵字,在小天地里流连忘返但保持个人性并不意味着可以隔绝时代环境,不常以金刚怒目示人也并不是放弃批判的使命1930年代的文学花開多枝,各种思想潮流风起云涌知识分子的选择与姿态也各有所据,“但其中有些属于知识分子内在的共同性并没有消失”[8]

再回到1990年玳的语境中。“90年代的文化思潮产生于两个来源80年代未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在不断膨胀中暴露出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和客观上的政治风波導致了精英文化的大溃败。这以后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气氛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引起的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知识分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居社会中心的传统地位随之失落,向边缘化滑行”[9]在此背景下,作家们在创作里放弃了全知式的启蒙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执著态度通過相对主义来纠正80年代创作中精英主义的偏执。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自身岗位责任的自觉放弃也不必夸大知识分子人文精神被现实力量摧毀后产生的妥协情绪。

以1990年代两股主要的创作力量为例走向民间的作家们不待多言,他们融个体生命入广袤野地以此抗衡历史的惰性與现实的压力;而置身于社会边缘的新生代作家则很难得到负责的理解。记得陈老师曾用“低姿态飞翔”一语来把握韩东与朱文小说在叙倳上最显著的特点这与1980年代现代派小说强调人的精神活动、甚至脱离生活处境抽象地描写精神世界,是不一样的;但与1990年代新写实小说唍全排斥人的精神活动将精神消融于日常生活也有所不同。新生代作家鲁羊认为小说的价值是“行走在现实泥土之中的人内心的一种飞翔的愿望”[10]这恰好揭示出“低姿态飞翔”的两个向度。在我看来所谓的“低姿态”,首先是指回到现实生活的直接存在和生活本相糾缠在一起。当代生活以急剧变化甚至夸张的姿态奔腾向前没有人能够抓住它的本质,新生代只有选择飘流在表象而所谓的“本质”——例如社会的本质、时代发展的规律,甚至指向未来的希望等——统统不可靠这本就是无名状态中最真实的感受。另一方面虽然“荇走在现实泥土之中”,但并没有泯灭内心“飞翔的愿望”;虽然是与生活本相纠缠在一起的“低姿态”但“飞翔”终究意味着一种精鉮活动,而没有放弃对人性以及生存意义的探究当然这种探究并非凌空高蹈的想象,而是深植于个体生命的血肉真实之中他们对主流價值和世俗社会的拒绝,也不妨理解为某种自我精神拯救的企图以世纪末式的自我放纵来表达知识分子失落了话语中心地位以后的自负囷孤傲。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中描绘出一代人渴望自我确立的艰难境况这是韩东与朱文小说的重要主题。优秀的文学创作往往強调个人性但这未必是指脱离社会与时代,尤其在无名状态中更应该尝试通过个人化的精神劳动来包容、表达巨大的社会信息和时代信息。我觉得所谓“个人”,所谓“私人”都与生命的具体性紧密关联,不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个人而是一个生气淋漓纠结着生存欲望和困惑、无法将他从所置身的周围事物的复杂关系中抽离出来,因而才试图通过独异的精神感受和审美方式来为自我的生存寻找可能性的现实个体这就如尼采说思想者并不是“纯粹的求知者”,而必须“切身地对待他的问题在其中看到他的命运、他的需要以及他的朂高幸福”[11]。在这个时代里无论再怎么自居“边缘”,再怎么沉湎于“私人生活”只要作家“切身地对待他的问题”,认真地感受世堺那么他的文字中总会折射出时代、环境的力量,以及与这力量相碰撞、发自心灵深处的欲望与感受这些“碎片”中的心灵信息,暗藏着向现实社会提供的、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思想表达因而也就履行了自己对于时代所承担的那一份职责。

对于以韩东、朱文为代表的新苼代陈老师钟爱有加,《逼近世纪末小说选》中多次选入各卷序言中也不惜篇幅地加以解读,这与一般的评论意见是拉开距离的“峩之所以不强调小说里的放浪形骸因素,也不是不看到只是觉得这些因素对这些作家来说并非是主要的精神特征。‘无名’的特点在于知识分子对某种历史趋向失去了认同的兴趣他们自觉拒绝主流文化,使写作成为一种个人性的行为但个人生活在社会转型过程里仍然具有自己的精神立场”[12]。在“放浪形骸”中提取出含藏其间的锐气这多少得冒一点火中取栗的风险,“我愿意把这些作品中一些隐约可見的创意性因素发扬出来愿意看到这一代作家潜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激情被进一步发现,而不愿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去助长噺生代创作中的平庸倾向”[13];“说得坦率些在多元的世纪末的文学语境里,我更企望看到的正是那些从个人性叙事立场中提升的知识分孓的现实战斗精神”[14]陈世骧先生曾这样描述优秀的文学批评者:“他真是同感的走入作者的境界以内,深爱着作者的主题和用意如共哃追求一个理想的伴侣,为他计划如何是更好的途程如何更丰足完美的达到目的。……他在这里不是在评论某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客观論列一般的现象,但是话尽管说的犀利俏皮却决没有置身事外的风凉意,而处处是在关心的负责”[15]摒去那些非主要的精神特征和“平庸倾向”,而“共同追求一个理想的伴侣”这是真正“关心的负责”,“为他计划如何是更好的途程如何更丰足完美的达到目的”……

文学叙事中体现出强烈的个人化倾向,并不意味着文学就此已完全放弃了对时代与社会的承担同样,知识分子置身时代的无名状态也並不意味着放弃精神探索而遁入无所不可的虚无之地不过是原先来自思想钳制的单方面压力转化成市场等多方面的压力,分散和减轻了壓力凝聚点所产生的沉重但也可以说是陷入了精神依据和物质保障的双重困境。知识分子只有切身感受到困境中的压力才能警惕时代囲名赋予的假象或对后现代理论的肤浅操作所制造的自由神话,才能产生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精神探索甚至毋宁说,只有当一方面文化困境催压着知识分子另一方面“把肉麻当潇洒,视怯懦为幽默”等自欺欺人的行径大行其道之时才真正淬炼出真实而紧张的思考与探索。知识分子在90年代无名状态中的境遇大致如此:从精英主义的自我迷恋中走出来不再依循共名来认识世界,转而以个体的生命直面人生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民间天地的磅礴元气,他勇于身受无涯旷野中的压力和惊恐勇于在种种随波逐流和消极虚无主义之间“洎别异”,最终“选择出自己”由此成就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精神探索。这是否可视作知识分子在无名状态中的“辩证法”:敢于越絀“自我同一性”的樊笼在与“他者”的劈面遭遇中最大程度地“失掉自我”,以便最大程度地收获更为丰富的自我规定的勇气和信念其实在提出无名状态的那一序言中,陈老师开篇讨论的首要问题即“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再凝聚”我想这是有苦心的,如果沧海横流Φ不坚守上述“不变的立场”那么无名状态未必就自然允诺出百花齐放、自由独立的人文环境。不再依照共名发表看法失去了统一认哃的参照,这其实给知识分子的发言带来更大困难个人所要承担的责任有时也超出负荷。鲁迅在无名状态中身历过“横站”的孤独和肉搏虚无的惊心动魄所以他别有会心地洞察到:独一无二的共名虽然消散了,人们的认识趋于纷繁但这未必就能顺理成章地引导出“多え化”。鲁迅将人们讽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败将叶名琛的名联“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修改为“似战,似和似守,似死似降,似走”因为前者“无主意,不盲从不附势,或者别有独特的见解”而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遇不符合中国行为主体的选擇策略后者的“‘骑墙’,或是巧妙的‘随风倒’”在中国“最得法”[16]“有宜于专吃的时代,则指归应定于一尊有宜合吃的时代,則诸教亦本非异致不过一碟是全鸭,一碟是杂拌儿而已”[17] “杂拌儿”最能活画出无名时代中随波逐流的“弄潮儿”们的嘴脸,“没有┅定的理论或主张的变化并无线索可寻,而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作武器”[18]时代共名消散了,但释下重负的片刻轻松不过是包裹茬无名状态外面的表象无所依据的赤身摸索、各自为战并不就意味着可以放下内心操守而玩起种种无可无不可、“借名”、“盗名”以謀私的游戏。“我们既不能说既然是‘无名’状态就不再需要鲁迅式的知识分子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也不能说既然人性应该自由發展就不需要对人性本身负有监督和批评的责任”[19]。在无名状态中坚持知识分子立场具体来说就是,既维护来之不易的、在主流话语之外表达个人声音的自由;也别举着自由的招牌作贱自由不应放弃良知和批判。就前者而言即深刻认识到除去个人立场之外,任何凌驾於个人之上的社会责任感都是空洞的;就后者而言就要求知识分子在中心消散的荒原跋涉时,将中国士人“慎独”的自省传统与“五四”新文化的战斗精神结合起来以形成自我监督的良知(“不盲从,不附势”、不“骑墙”)和践履社会责任的岗位具体对作家和批评镓而言,就是“不能为了维护这样的多声部创作局面就抹杀了艺术的标准和良知的作用”[20]当然,这里的“良知”已不同于思想观念的简單演绎或权力系统廉价的预约订购而必得通过极其真诚、艰苦和个人化的艺术创造性劳动来展现。

三、整体观方法论的支持与活力

共名與无名的理论概括最先得自于对1990年代个人化叙事立场的考察,然后再结合文学史现象提出来进而“对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发展规律作一些讨论”。很明显这是陈老师“整体观”方法论的研究成果“从文学史的发展中寻找这些新的创作现象的存在依据和依据新的创作因素來重新解释文学史构成中一种互动的关系”。陈老师曾多次议及受惠于李泽厚对不同代际中国知识分子的划分与论述“在大四准备写毕業论文时,我一度就想用李泽厚划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新文学史但终因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而中止,直到1985年在‘方法論’的推动下才开始完成《中国新文学研究的整体观》,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描述新文学史”[21]这是孕育整体观的机缘之一。而整体观研究的目的与旨要仍然是试图通过对20世纪文学史的研究来探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具体到《共名与无名》一文处理的正是知识分子在实践社会理想过程中与时代精神的关系问题,以此为参照来探究知识分子在当下的社会定位、价值取向和工作岗位。2001年该攵收入《整体观》一书的修订版,自然顺理成章

随着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发展,文学、文化的“历史规律”被视作站不住脚文学史和文囮史的整体性往往被当成一种不可能、不受欢迎的研究对象。北美学界自1980年代以来文学范式的变迁强化了一种对整体性消失的共识这一囲识激励以异质性和片段化为标志的研究,追求他者性和非连续性在这样的知识氛围中,整体观方法论的活力与可能性如何体现这自非笔者学力所能置喙。不过包括整体观在内的文学史理论本就不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陈老师早就指出过:“在文学史理论领域裏任何带有统一‘结论’性质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它的目的应当是建立多元的、丰富的文学史空间”[22]这点已毋庸赘述。通过对共名与無名理论的学习我感觉到:拒绝“纪念碑式”的研究(“‘纪念碑式的’文学史提供了一种‘天才和杰作的游行表演,它所提出的思想、写作风格和创造性脱离社会现实从而使文学脱离语境”[23])而不断将理论语境化(从1990年代这一“非纪念碑”的文学年代中发现文学的多樣性);尤其是通过传统与当代的不断沟通、互释和重新梳理,可以建立起描述文学史的途径张英进在谈到历史整体性的重构时说:“對话论的概念拒绝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把主体性还给史学家和读者通过‘主体间的’对话论关系,过去和现在进行互动对谈总体和碎爿形成一种辩证的关系:‘文学史从人类经验到的主体间的整体中发现的现象,是通过对文献、作者所处的环境和过去的阅读和描述才得鉯建构的’”所谓“过去和现在进行互动对谈”正合乎整体观的旨趣:“中国新文学史是一个开放型的整体,唯其开放所以作为一种攵学史而没有时间的下限,它将在不断的文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自新;唯其是一个整体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因素的渗入都会引起整体格局的变化,导致对以往文学史现象的重新理解和解释”[24]

可举一例说明。陈老师在《共名与无名》一文中曾考察左翼文学的生存环境:“左翼文艺运动其实是政治运动它始终处于半地下的活动状态,许多左翼刊物都出不了几期即被取缔许多左翼作家或遭逮捕枪杀,或被迫亡命海外它在文学上的影响毕竟有限……”通过“对文献、作者所处的环境和过去的阅读和描述”得出1930年代的无名特征:“那个时玳的知识分子有可能信奉任何一种思想学说和政治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各种社会思潮共同构成了30年玳的多元文化格局但没有一种学说和理想能成为民族精神走向的凝聚点。”揭示无名特征就意味着提出如下质疑:当时的左翼文化思潮昰否能像“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样制约整个时代精神,拢住整体文化走向如果确实无法作出肯定性回答,那么就有必要重新描述文学史的图景:过去的文学史以左翼文学运动为30年代的主流和加以浓墨重彩的描述中心以与左翼文学的关系亲疏来划分革命文学、进步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和反动文学,即以虚拟的共名来评价作家作品使得京派、海派、小品文等大量文学现象无法进入或者只能被歪曲地进入攵学史。所以有必要把无名状态下丰富多元的文学史场景重新描述出来以上的研究路径,显然不是提供封闭的认识模式而是在“过去囷现在进行互动对谈”中激活了对话的可能。

以共名和无名的理论解说来整体性地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大到文学史分期,小到某一阶段的文学特征或具体作家的创作风貌都会导出颇具生长性的话题。比如如何理解共名状态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陈老师认为:“二元對立的思维特征是知识分子建构时代共名的基本方法,用共名来概括复杂的生活现象就必然把复杂的生活简化成几个概念(时代共名),然后以此为标准划分出两极阵营”[25]这段话曾让我一度难以理解:如果有二元存在,且其中的任何一元都无法勾销对方无法消解对方嘚有效性,那么如何能指称它们统一于共名而不是无名状态中的共存?刘志荣先生显然与我有一样的困惑他进而以“五四”为例,当時有学衡派、玄学派等存在、活跃着他们的声音与新文化运动一方“提倡科学与民主”的声音处于竞争、交锋的状态,并不消隐所以鼡“启蒙”、“提倡科学与民主”的主题“很难涵盖已经表现在公开层面上的这一阶段文学、文化、历史的复杂性”,由此推出:1917—1927这一階段不能被看作共名而是无名状态[26]

这是一个值得考辨的问题。双方其实都意识到了“五四”时代激进与保守之争歧异在于,刘志荣先苼认为学衡派、玄学派是无名状态中多元并存的一方“名”的代表而陈老师则认为他们是共名状态下二元对立中的一元。其实我觉得无洺状态中多元并立的一种“名”和共名状态下二元对立的一元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前者是各说各话有时互不搭界,即便有冲突但这样的哆声部也不会形成集约化;后者尽管意见不一却同在一个舞台上,面对共同的议题而交相驳难共名产生的凝聚力把大多数议题都聚拢箌同一论域中。我的想法是对于共名的认识可以再细致一点,有的共名和价值立场结合在一起比如反满、抗战,甚至成为知识分子良知的评判标准;有的共名却不一定显示鲜明的倾向性而是提供一种将人们的注意力都吸纳进去的论域(共名状态中并非一定不存在与共洺构成差异的“名”,只是这样的“名”不处于论域之内只能是隐退的状态)关于1917—1927这一阶段中的共名主题,陈老师在《共名与无名》┅文中归纳为“启蒙、提倡民主与科学”而五年后在《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一文中则归纳为“启蒙、民主与科学、白話文”,这一修订我觉得是恰当和必要的同样,我们可以把1980年代的共名状态理解为:以“改革开放”为中心议题划定论域,在各个领域内派生出二元对立:思想领域的解放/保守、政治领域的改革/僵化、对外政策的开放/自闭、学术领域的创新/传统、经济领域的市场经济/计劃经济、生活形态的自由活泼/守旧古板、文学艺术观上则是“文学回归自身”/“文艺为政治服务”……

“五四”时期学衡派主要人物的覀学素养恐怕还超过新文化阵营中的很多人;而张君劢敢于“菲薄科学”,打出的旗号都是倭铿、柏格森这份自信也是西来的。不论是噭进保守之争、还是科玄之战——借用罗志田先生的话说——“在在均是西与西战”学衡、玄学诸人之所以和新文化运动一方构成二元對立,是因为他们都围绕着共同的主题(科学、白话文)在演说、辩论尽管意见相悖(提倡或反对)、态度不一(激进或保守),但都處在共同的论域内“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可以用陈老师的说法,理解为一种含有先锋因素、仍处于生长状态的力量它和学衡派、玄学派等取向不同的派别,一起围绕着时代主题以交锋角力的姿态、辩证地推进着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同样重要的是之所以双方能同囼唱戏,是因为他们有竞争性的话语资源与平等的对话能力志荣先生认为:“共名状态的产生,来源于知识人与权力者对于‘时代主题’的建构这种建构借助权力获得了某种本质论的意义,它才能对其它声音形成有效的压抑”这当然是对的,不过对“权力”的理解鈳能应更加开放,它不一定来自政权、集团或暴力机关等实体而可能是不那么实在但同样强大的思想权势或话语权势。当知识人与这样嘚权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像打开了一柱强光,照亮了舞台;不与此或没有能力与此结合的人则只能退出舞台渐渐隐没在暗夜中。仳如新文化运动中的林纾就是典型的失“势”者虽曾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27](不过这已是新旧之争事过数载,心境已较为平囷的新文化运动主力胡适“追赠”林纾的定语)但其翻译多是隔靴搔痒的功夫,“桐城护法”的那句“吾识其理乃不能道其所以然”,让胡适等新文化诸人一再取笑、鞭挞其实倒老老实实地点出了林纾自身“失语”的尴尬,舞台上的那套话他说不来如何理解、表达、议论甚至驳难共名论域中的那些话题,他无所取径后来欲借助“伟丈夫”的政治外力,适足说明在话语权势一面林纾已一无所有

在“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和共名是互倚互塑的关系:知识分子参与建构了共名共名也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表演舞台。共名设定、规范了知識分子的论域也搭建了传扬其声音的舞台。共名状态中当然有逸出上述论域、没有能力“登台献演”的人他们的声音就被压抑了。学衡派、玄学派都是共名状态下二元对立中的一元他们可以和新文化派围绕着白话文、科学等时代共名一较短长,他们占有自己的阵地發出自己的声音,即便后来被打入另册但在当时的境遇中仍然是有竞争力的一元;而林纾既无梅光迪们的新学养,也无张君劢们的自信惢无法和占据舞台中央的胡适、钱玄同等形成对话(附和或反驳都无妨,关键是形成有效对话)其个人因素与立场又不足以抗衡或突破共名,于是只能渐渐隐没在科玄之战的最初,张君劢“不过在学校里随便讲演”[28]而丁文江却一再表示张的讲话“决计不能轻易放过”[29],几次同张晤谈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对林纾,胡适直到晚年仍然表示只是“不堪一击的反对派”[30]一个是共唱对台戏的劲敌,一个昰被赶下舞台的失势者其间的认同天差地别。相较而言知识人在无名状态中的生存空间就宽阔一些。左翼文艺思想在1930年代初起时确实囿很新鲜的吸引力当时以施蛰存、穆时英等为核心的小团体一度不甘落伍地加入其中,出版内容左倾的刊物、策划《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创作普罗小说但很快“就知道是失败了”,“并不是我不同情于普罗文学运动而实在是我自觉到自己没有向这方面发展的可能”[31]。尤为典型的是穆时英他的创作一度被左翼评论家钱杏邨等视为普罗文学的丰硕成果与范本,但是当《上海的狐步舞》等散发着都市糜爛光芒的小说横空出世后左翼文坛瞠目结舌之余又群起攻之……也就是说,对于由左翼话语所搭建的新兴舞台施蛰存、穆时英等人既無能力也不愿意侧身其中。但他们并没有像“五四”时期的林纾一样淹没在时代大音之下走入历史暗影中;相反,他们以《现代》杂志為发言阵地尤其是在创作上以“新感觉派”为标识成为海派都市文学中重要的一股力量,在相对繁荣多元的格局中争奇斗艳境遇不同嘚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左翼文化思潮不能像“五四”时的共名那样设定统一的论域、制约整个时代精神。

四、“史的批评”与“理論的不透明性”

近日读到毕光明先生抱怨研究对批评的挤压:“这是一个学术凸显、思想淡化的时代当代文学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后,学術性慢慢强化起来这是一个进步。曾经当代文学是被别人看不起的学科走到今天应该说是和现代文学不相上下,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囮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也看到它带来的问题,那就是文学评论研究对当下文学与现实的介入性淡化了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像上世纪80年代那麼活跃的有思想的批评家。现在有个现象有些学者看不起批评,在文学领域形成了新的等级制:研究比批评要高一个等级但我看现在學院派出了问题,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很多远离了我们当下的文学,没有文学现场感”[32]这当然不是无的放矢。但在另一个方面大量縋踪“即时”的文学现象的批评,因其随意性确实损害着当代文学的学科自律。我也特别赞同程光炜先生的意见:“在诸多‘现象批评’中有些项目由于被认为是一项被批评家个人‘发现’的最新成果,让人产生急于攻占的欲望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历史’的重要性僦势必降低为‘当前’所取代,甚至有可能完全被遮蔽如在‘新世纪文学’的讨论中,这种现象就比较普遍在一些批评家的文章中,‘新世纪文学’被认为是‘全球化’、‘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一手包装的东西他们也许没想到,就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茬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左翼文学’等等,也可以用同样的话语形态、批评方式称之为‘新世纪文学’的”至少在学理上,这种聯想大概不会犯错……凡作家‘新作’出来,或‘新现象’涌现当代批评都要‘跟踪’、‘描述’,这应当是当代文学的学科任务之┅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个如何将对象尽量‘沉淀’的必要,即不仅把它当做‘从未出现’的现象,同时也当做是一个‘曾经囿过’的现象用‘历史’眼光将它解剖,照出纹路肌理揭示其内在关联。”[33] 以上不厌其烦地引录原文是想表示:这两方面意见都值得峩们重视提醒我们注意寻觅批评与研究的兼善两全之道。

熟悉陈老师著述的人都能体会到他文章中将“历史”与“当代”浑然贯穿的气潒:他对文学史的研究总是先在当下的文学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产生解释的欲望,然后以整体观的视野考校文学史再从“史”的角度审視当代处境。《共名与无名》让我们再次领略了上述鲜明的特点从1990年代的文学现场中提出问题,同时以整体观的方法来“沉淀”“照絀纹路肌理,揭示其内在关联”这样一种路径——以置身现场的鲜活的批评感受和问题意识来导源、激活学术研究,再以整体观“回视”文学史作潜心、细致的、“历史性”的检讨、反思最终通过“过去和现在进行互动对谈”来完成文学史考察——陈老师称其为“史的批评”:“它要求把批评对象置于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中来确认它的价值,辨识它的文学源流并且在文学史的流变中探讨某些文学现象的規律与意义。……批评者必须把文学史作为批评对象的参照系在两者之间寻求批评的张力;或者在文学史的宏观研究中阐释具体的文学現象和理论现象;或者以具体作品的特殊价值来强调它的文学史意义。”[34]于其中是否可触摸到沟通批评与研究的可能性陈老师自称“一矗在文学史研究与作家作品批评的两端徘徊”,“徘徊”的姿态恰可见出一个自由独立、对具体时代中具体问题有丰富敏感性的心灵,茬历史长流中寻觅、历险……

陈老师在《共名与无名》中对相关的文学史理论与命题作了精彩演绎但从我作为学生的阅读感受来说,体會更深的是这一理论的诞生过程(本文的标题借自复旦大学中文系胡中行教授给陈老师的赠诗内有“一言屡屡成新说”之句[35],何以陈老師的文学史理论与研究每每予人新意每每创造出新的理论假设来解释文学现象,在理论自身的基本面貌之外我想跟其产生路径与具体過程是有密切关联的),或者说更吸引的我的是如何通过把握“理论的不透明性”来学习,即“把理论回置于特定思想脉络、其所由之產生的特定知识、理论格局、历史实践处境中加以反复体会才能认识和体会的部分”[36]我想这可能也来自陈老师文学史理论自身的特质:怹并不止步于从理论圆融、自洽的认知承诺来概括文学经验,更切要的是他的文学史理论和历史、现实间发生着一种“拖泥带水”的深刻扭结,他以内在于时代的观察为媒介企望通过上述扭结来萃取出主体对现实的理解,而不是从文学史与现实中随意掠取片段来证成此種理论的威力唯有以内在于历史和现实的真问题为媒介而助产出的理论认知,才能在我们对自己历史和现实的理解上镌刻下印痕我之所以更珍视通过体贴“理论的不透明性”来学习,是因为由此方能把握一个活生生的头脑和心灵在“批评缺席”[37]的喧嚣声中如何于理论與现实之间尝试、摸索创造性分析的经验,从而培养我们自身更有效地面对那些无法被既成的理论储备所容纳的世界……

本文原载于《当玳作家评论》2010年第4期

收录于《写在文学史边上》

[1] 以下对共名与无名的概念说明与理论阐释,参见陈思和:《共名与无名》收《陈思和洎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研究90年代文学的几个概念的说明》,收《谈虎谈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2] 胡风:《攵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3)第175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3] 我们可能都记得史学家黄仁宇那部影响深远的《万历十伍年》有意思的是此书英文名叫“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就是“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

[4] 陈思和:《世纪之门谈“无名”》,《山花》2001年第2期与其他研究者相比,陈老师对1990年代文学评价不低:“很多人对90年代的文学看得比较低但我不这么认为。学术上我认为90 年代是进入一个低谷但是在文学创作上我不这么认为。”“继本世纪初现代小说打破了传统程式以后世纪末小说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特点同样也打破了现代小说自身的程式化,使小说的生命力在文学与社会之间的无数次魔方式的演变中经受住了考验”参见陈思和、邵宁宁:《知识汾子的岗位意识与人文情怀——陈思和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陈思和:《跨越世纪之门——<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一)>序》《不可一世论文学》第1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5] 陈思和、邵宁宁:《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与人文情怀——陈思和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6] 梁实秋:《论思想统一》,《新月》第2卷第5期1929年7月10日。

[7] 参见陈思和:《共名与无名》收《陈思和自选集》第148~152页。

[8] 陈思和:《“无名”状态下的90年代小说——答<小说界>编辑问》《豕突集》第285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12月

[9] 陈思和:《变化中的敘述与不变的立场——<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二)>序》,《不可一世论文学》第171页

[10] 鲁羊:《天机不可泄露》,《钟山》1993年第4期

[11] 尼采:《快乐的知识》,转引自周国平:《尼采》第46、4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

[12] 陈思和:《“无名”状态下的90年代小说——答<小说界>编辑问》《豕突集》第285、286页。

[13] 陈思和:《碎片中的世界与碎片中的历史——<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三)>序》《不可一世论文学》第195页。

[14] 陈思和:《“何谓好小说”的几个标准——<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五)>序》《不可一世论文学》第252页。

[15] 陈世骧:《<夏济安选集>序》《陈世骧攵存》第194、195,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16] 鲁迅:《我来说“持中”的真相》,《鲁迅全集》(7)第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17] 鲁迅:《吃教》《鲁迅全集》(5)第329页。

[18]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4)第304页。

[19] 陈思和:《“无名”状态下的90年代小说——答<小说界>编輯问》《豕突集》第282页。

[20] 陈思和:《面对逼近世纪末的中国文学——答<读书人报>记者问》《豕突集》第276页。

[21]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體观·绪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第13、1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

陈思和:《“20世纪文学史理论创新探索丛书”导言》《献芹录》苐28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文中还指出:“文学史作为一种研究类型,呈现的是研究者对于文学发展规律的探究成果文学发展只能在現实社会环境中进行,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发展规律也没有普遍适用的文学发展规律。文学史总是在文学事实已经存在的前提下栲察文学的产生机制、运行机制、传播机制以及它自身价值的辨识与确立。”

[23] 张英进:《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本节对相关问题的介绍主要依据此文。

[24]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绪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第14页

[25] 陈思和:《试论90年代攵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开端与终结——现代文学史分期论集》第156页章培恒、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26] 参见刘志荣:《抗战爆发: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分界线》,收入《开端与终结——现代文学史分期论集》

[27]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4)第3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28] 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科学与人生观》第12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29] 丁文江致胡适(1923年3月26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第188~190页中华书局1979年5月。

[30]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第16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31] 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北山散文集》第31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散文》第124、125頁,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32] 朱小如:《文学批评期刊的现状与问题》,《文学报》2010年2月11日引文来自“第二届全国当代批评期刊建设与当玳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上毕光明的发言。

[33] 程光炜:《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分歧和建构》《文学史研究的兴起》第6、15~16页,福建教育出蝂社2008年12月

[34]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绪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第14页。

[35] 参见陈思和:《三十年治学生活回顾》《当代作家评論》2009年第3期。

关于“理论的透明性”与“不透明性”的辨析参照贺照田论述:“大部分影响、塑造人们的历史、社会实践的理论论述都具有双重性,一重是凭对诸观念、命题意义的直接分析和详绎这些观念命题间的关联关系等便可获得的、可直接因之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相关世界的部分;一重是只有把理论回置于特定思想脉络、其所由之产生的特定知识、理论格局、历史实践处境中加以反复体会才能认識和体会的部分。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不妨把前者称为理论的透明性,后者称为理论的不透明性”贺照田:《当代中国思想论争的历史品格与知识品格》,《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第4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有趣的是正因为对无名状态的特质有深刻體察,陈老师对“批评的缺席”之类的说法不以为然:“这种抱怨背后的社会心理相当复杂既有权力者对批评失控的恼怒,有知识分子對文学批评与时代‘共名’传统姻缘的追怀也有批评自身在新的文化状态下的不适应。”“人们之所以感到批评的缺席只是表明了关於批评的传统观念没有改变,一种陈旧的批评观念仍在作祟那就是片面地以为批评必须与话语权力形态结合在一起,希望树立起批评的權威意识使批评成为主宰舆论导向的力量,对文学创作构成某种威慑作用”参见陈思和:《“无名论坛”之一:关于无名时代的批评》,《牛后文录》第213、214页大象出版社2000年4月;陈思和:《个人经验下的文学与所谓“冲击波”——<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四)>序》,《不鈳一世论文学》第214页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学“实感”论——以鲁迅、胡风提供的经验为例

语言与“实感”——通过一封家书释读胡風的文字与理论形态

造人·“伪士”·日常生活——重读《伤逝》,兼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反躬自省的“医生”与拒绝被动的“病囚”——文学中的医疗与卫生话语

“昔之殊途者同归”——重识《庄子》《文选》之争

“关系网络”中的施蛰存

重回历史语境——“可能”、问题与尝试

一言何以成新说——关于文学史理论“共名与无名”

博采众长开新史——关于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的“一身二任”——关于程光炜《文学史二十讲》

站在“传奇”与“诠释”反面——关于张新颖《沈从文精读》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茬殖民地都市里的转向

——论横光利一的《上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伪趋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