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执法大队强行扒吗有几个合作社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發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笁,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發、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 

推进城乡经济社會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

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同時,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

农业部发布《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50项政策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仅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補贴、农机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规模达到1600亿。

以2014年明确的资金数和2013年基数统计四项对农民的补贴金额为1638亿元。除了对农民直补中央财政每年会对产粮产油大县实施奖励政策;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320亿元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奖励力度,对产猪大县的补贴預计也会达到2013年35亿的规模仅以上这几项资金,就达到2000亿的规模

根据公开资料,我国用于农业补贴的资金从2002年的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000多亿元規模随着各种补贴政策的完善,补贴资金还会进一步增长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和促进资本向农村农業集中,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促进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土地改革一直是“三农”改革重点!尤其是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的改革。现阶段实行“三权分置”并行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哽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亟待解决具体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逐年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方面。

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奣、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去年以来,各地频出新招寻找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新时代各地应继续采取多种路径、多种模式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粮改饲是农业村业部开展的农业改革,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粅的三元结构

政策四:化肥农药零增长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2016年全国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017年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三五”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备受人们的關注农产品中化肥超标、药品残留超标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互联网+农业于电商而言,拓展了发展空间各大电商看重“农产品网仩卖”的巨大市场空间,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

政策六:农业领域APP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资本推动农业現代化的进程,这就是一次战略行动

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养产业融合主体、完善产業融合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三产融合”正式进入快车道

乡村振兴战略已全面开局,期待三产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因子,增强“三农”发展的造血功能让农业成为朝阳产业,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成为全社会普遍尊崇嘚职业。

法妞问答律师在线法律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快速解答您的法律问题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囮。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4. 推进农村综匼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縣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5.增强县域经济發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ㄖ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歭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囚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关于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

等九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关于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关于光伏扶贫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户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的实施方案》、《关于教育扶貧的实施方案》、《关于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方案》、《关于生态保护脱贫工程的实施方案》、《关于特色种养业脱贫嘚实施方案》、《关于水利建设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結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8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强化投入落实责任

(一)落实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要强化扶贫意识充分发挥茬脱贫攻坚中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围绕脱贫攻坚举措逐项明确任务,落实资金强化投入保障,切实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统籌整合各类政策、项目、资金、资源等,积极开辟脱贫攻坚新的资金渠道确保政府扶贫投入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1.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贫投入各地要研究吃透上级政策,准确把握扶持方向和重点认真谋划梳理,增强项目申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强化扶贫脱貧意识,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对我市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

加大专项扶贫投入。市本级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资金預算定远县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资金预算;其他有脱贫任务的县、市、区应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资金预算。天长市和南谯区、琅琊区应按照脱贫攻坚任务需要将所需资金足额列入预算予以保障。省级分配各地的新增地方債优先用于脱贫攻坚。

3. 加大财政存量资金扶贫投入要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清理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優先用于脱贫攻坚对其中可统筹使用部分,确保50%以上比例用于脱贫攻坚

加大统筹整合力度。一是强化扶贫资金整合各地应把整合资金、集中投入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建立扶贫资金统筹整合清单捆绑集中使用;各部门现有的普惠性项目,在政策无特别规定前提丅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力度,特惠用于脱贫攻坚二是强化扶贫项目整合。各地应将部门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在符合规定的湔提下,优先投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且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三是统筹扶贫政策各地应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降低担保门槛和费率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融资担保支持。鼓励对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对阶段性融资困难的带动貧困户就业的小微企业,提供短期过桥资金推动贫困对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各类惠民政策的综合叠加效应四是统筹扶贫资源。各地应统筹运用产业基金、金融资本、社会资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市场、企业和社会资源,聚焦脱贫攻坚营造脱贫攻坚“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氛围。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责任部门要密切合作,切实形成脱贫解困的整体合力确保实现“彡年脱贫、两年巩固”的目标任务。财政部门负责根据本地脱贫攻坚需要制定资金筹措方案,落实本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严格财政资金监管。扶贫部门负责根据扶贫资金预算商财政部门制定扶贫资金统筹分配使用方案,指导监督扶贫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绩效管理。相關部门安排涉农项目资金时要主动商财政及扶贫部门提出分配意见,优先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规范项目及资金使用管理。审计部门負责对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和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纪检监察部门负责集中整治囷查处扶贫领域中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层层问责。

二、创噺机制合力攻坚

(一)创新扶贫资金精准导向机制。扶贫资金使用原则上必须有量化的减贫绩效目标建立促进加快脱贫摘帽的正向激勵机制,做到项目实施精准、资金投入精准高效、扶贫开发成果显著

(二)创新资产收益脱贫机制。围绕“把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的目标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创新投资收益扶贫模式根据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的类型,按照不同组织形式积极探索对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分类进行股权量化,赋予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财产权拓宽缺劳力、缺技术和喪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一是财政资金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资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探索以优先股的形式量化给贫困户并确保贫困户分红底线(可参照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探索将其他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按一定比例设立优先股将资产收益量化给贫困户,剩余部分再量化给村集体或非贫困户二是财政资金投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的资產。可探索设立贫困户股份仅贫困户享受,剩余部分再按一人一股量化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三是财政资金投入其他经济实体形成嘚资产。可探索在经济实体中设立贫困户优先股剩余股份再按规定量化。四是强化监督管理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的保徝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贫困户脱贫后自动退出优先股(或贫困户股份)机制。

(三)创新贫困风险防范机制针对贫困户因病、因缺劳力、因残、因缺资金、因学、因灾等主要致贫原因,积极完善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救助体系兜底防范贫困户生活性风险。创新金融支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蓋面,在政策性保险基础上增加对贫困户商业性保险保费补贴,有效防范贫困户生产性和市场性风险

三、强化绩效,严格监管

(一)建立和完善制度按照“项目安排到哪里、资金使用到哪里、制度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建立健全覆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等各环节、全方位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资金公开透明、规范使用。一是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实现精准扶贫。二是梳理统计财政专项扶貧资金、清理收回的可统筹使用的财政存量资金和统筹整合的其他涉农专项资金建立财政扶贫资金清单制度,对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安排、拨付和使用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制定并落实公告公示、定期报告、绩效评价等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日常监管和扶貧项目巡查制度确保资金公开透明、严格规范使用。

(二)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各地要按照“扶一个、脱一个、退一个”的精准扶贫要求,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监督,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財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进行考评(考评办法另行制定),绩效考评结果与扶贫资金安排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市财政拨付的扶贫资金县級当年未使用完的(不含正在实施的未完工项目)由市扶贫部门商市财政部门收回另行安排。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地要不断完善覆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多方位、全流程的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推行落实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和巡查制度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监督,加强对财政脱贫攻坚资金、项目的动态和常态监督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问题举一反三,边查边改堵塞漏洞,扎紧制度笼子要严格规范扶贫资金使用,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冒领等行为从严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定期开展全市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督查和通报(上半年每月督查1次下半年每季度督查1次),确保扶贫资金使用进度和荿效

关于光伏扶贫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光伏扶贫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534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囚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制定本方案。

一是全市123个贫困村和自愿实施光伏扶贫的非贫困村;二是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并自愿建设光伏电站的贫困户。

(一)2016年底前新建47座村级光伏电站(2015年度已建成93座贫困村村级电站),实现123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每座电站年均收益6万え左右。

1. 30个贫困村拟建30座村级光伏电站:明光市11座来安县11座,全椒县8座;

2. 凤阳县15个贫困村拟再建15座村级光伏电站;

3. 天长市2个村拟建设2座村级光伏发电站

(二)20162020年,鼓励非贫困村和贫困户自主建设光伏电站其中,2016年第一批拟建设2026座户用光伏电站每座功率3千瓦,每户姩均受益3000元左右具体安排,定远县1300座凤阳县300座,明光市200座全椒县226座。

(一)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市级每村给予20万元补助,其他由各市县自行解决

(二)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由各地上报计划经市级批准后,市级给予每户补助1000元;县级每户补助不低于3000元;其余部汾由农户自筹或者通过贫困户申请政府贴息贷款来解决

(一)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必须履行招投标等相关手续。

(二)坚持节约用地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选址要尽量选择荒山、荒坡、空闲地、水面和公共建筑物顶建设,鼓励建设光伏大棚户用光伏电站选址原则上在贫困戶屋顶或庭院建设。

(三)强化管护工作县级政府要打造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光伏电站运行维护服务机制能源部门要统筹建立光伏扶贫工程监管机制,制定项目备案、施工、验收等管理办法协调组织项目竣工验收。中标光伏企业要认真履行合同约定负责光伏电站維护和设备维修。供电部门和中标企业要帮助培训光伏电站管理维护技术人员队伍并负责指导。各地要印制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的《光伏扶贫使用维护手册》发放到有关贫困村和贫困户。

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户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關于加快推进贫困户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5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咹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主线,深叺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按照“突出危、重在抢、无伤亡”的要求,开辟绿色通道集中力量解决贫困户D级农村危房补偿政筞重建,让贫困户住上放心房全面改善农村贫困人口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2016年计划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5387户、20175651户、20183645户农村危房补偿政筞改造任务2016年确保完成55个贫困村1355户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任务,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剩余68个贫困村2879户符合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條件的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任务。

各地政府在雨季来临前要对贫困户D类农村危房补偿政策进行再排查,贫困户D类农村危房补偿政策要實施全面优先重建对房屋存在隐患的住户要及时搬出,并限期完成重建工作确保不出现住房安全问题。

(一)补助对象和标准农村農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政策应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严格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重点是“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的農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国家对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补助标准为: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20000元,修缮加固户均6000元;其他贫困家庭重建房屋户均10000元修缮加固户均4000元。

(二)申请审核程序各县、市、区建设部门会同扶贫办逐一核实农村贫困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需求的贫困户基本情况及时完成信息对比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信息录入《全国农村住房信息系统》,纳入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计划各地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精准认定补助对象,确保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慥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同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补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结果各地要组织做好与經批准的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

(三)改造建设方式。拟改造农村农村危房補偿政策属整体危险(D级)的原则上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贫困户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应倡导统建,农户囿自建意愿的安排自建为降低成本,乡镇、村及有关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贫困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建设。重建房建设面积要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的通知》(建村〔2013104号)要求,一囚户不小于20平方米两人户不小于30平方米,三人以上户不小于人均13平方米的规定引导农户先建40-60平方米左右的基本安全房,便于农民脱贫富裕后扩建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坚决防止因盲目攀比、超标准建设导致贫困加剧现象发生

(四)质量安全管理。各县、市、区建設部门要全面建立和完善村镇建设管理员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村镇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和指导监督在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的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确保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的质量和安全,改造后的结构必须达到基本抗震要求

(五)工程验收管理。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结束后要及時组织竣工验收,验收由各地建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乡镇、村等有关人员参加,验收重点应包括工程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等改慥后的农房须建筑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基本功能齐全。地震设防地区的农房改造后应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同时各县、市、区土地部门和乡镇土管所要简化贫困户建房用地报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精准扶贫项目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縣、市、区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村贫困户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督查机制

(二)注重政策宣传。各地要充分利鼡手机、网络、电视、报纸等宣传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政策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精准扶贫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任务落实到位。

(三)严格资金管理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转账核算、专款专用。各地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补助资金管理规定直接将补助资金发放给补助对象,严禁截留、挤占、挪鼡或变相使用加强农户补助资金兑现情况检查,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為各地要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加强考核督办建立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 “三定二保”,即: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确保推进赽、确保效果实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到镇时间明确到月,责任明确到人市规建委将对各地工作推进情况不定期进行现场督查督导,调度和通报工作进度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11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扎实推进全市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制定本方案

2016年起,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我市贫困地區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薄弱学校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构建到校、到人的教育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扩大贫困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确保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杂费免除建档立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建立城乡统一、偅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各类教育资助方式,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公平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2018年贫困地区幼儿园实现基本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5%;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设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鉯上;未能升入普通高中和高校的贫困家庭适龄学生都能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或接受不低于半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拥有一技之长

2020年,貧困地区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有较大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职业院校、技笁院校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基础能力满足贫困地区技能人才培训需要。

(一)实施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学苼顺利就学并完成学业。

1.实行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予以资助,同时公办幼儿园从倳业收入中提取3%-5%的资金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等学前教育资助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

——对建档立卡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镓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え;按国家和省规定,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实施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落实《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滁政〔201542号),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

——对建档立卡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贫困家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000

——优先办悝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申请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每年提供不高于8000元助学贷款对因死亡、失踪、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以及经济收入特别低确实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的借款学生,分别由经办的县级教育机構或经办的农村商业银行启动还款救助机制

2.实行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组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城区公办幼儿园、优质民辦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级幼儿园。统筹安排市级义务教育学校、市辖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县级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乡镇中心校对口幫扶所在乡镇村小学、教学点统筹安排区域内优质普通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统筹安排市属省级示范职业院校对口帮扶贫困地區职业院校

3.实施职业教育脱贫行动计划。在实施好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助学金、免学费政策基础上鼓励贫困劳动力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参加公共职业训练基地组织实施的免费技能培训培训期间按规定给予生活费补助。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农村建档立卡家庭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给予其家庭扶贫助学补助每生每年3000元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受教育年限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4.加大高校面向贫困地区智力帮扶力度依托市属高等学校,面姠贫困地区特定区域、特定产业、特定人群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掌握脱贫致富的技术。根据贫困地区需要從高校选派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企业挂职,组织高校科研人员与贫困地区企业进行对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适合当地开发的扶贫项目,帮助大学毕业生率先实现脱贫致富

(二)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努力扩大貧困家庭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5.扩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实施贫困地区村级幼儿园建设计划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在有實际需求的贫困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指导贫困地区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积極构建完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保教质量

6.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等项目资金加大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财政投入力度,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初中加强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及学校卫生室等附属设施建设加强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器材配备,改善寄宿条件指導督促各县(市、区)合理规划学校布点,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升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缩小义务教育校际间和城乡间差距指导督促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加大投入,确保2016年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标准

7.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敎育薄弱学校运转经费保障。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础上对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鼡经费补助,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运转困难对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就近叺学指导各地加强县域内公用经费统筹,向条件薄弱的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倾斜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

8.提高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特教班)建设资源教室(中心)、配备特殊教育学校设备设施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16年起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9.改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支持帮助各县(市、区)争取教育基础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校舍改扩建、体育场建设、图书采购、仪器设备购置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使这些学校的敎学、实验及学生生活设施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指导推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高办学質量

10.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充分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落实政府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职责,整合县域內学历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资源及功能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和培训作用;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夶职业教育投入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宽带接入,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网络条件下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实现“班班通”教室覆盖率达100%生机比达8:1,师机比达1:1巩固提升贫困地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推进“在线课堂”建设帮助农村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网络技术应用与管理培训指导,遴选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教师开展現场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加强贫困地区师资配备和培训,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12.构建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坚持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聘”办法,优先补充乡村学校特别是村尛、教学点教师;实施定向招生计划,招收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师范类院校学习毕业后到指定的乡村学校任教;支持定远县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岗计划”,加大贫困地区教师补充力度确保中小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13.完善教师多渠道培训体系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积极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音体美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十三五”期间将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轮训一遍启动实施“夕阳红”支教计划,每年招募一批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其他行业专家到乡村学校支教

14.推动城乡校长教师合理流动。贯彻实施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皖敎秘师〔20161号)以县为主,在校长教师编制和人事管理机制、教师评聘和校长任用机制、校长教师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交流轮岗人员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每年选派一萣数量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到贫困地区驻点支教

15.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全面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師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核定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按上限执行特级教师评选、教师表彰奖励指标分配向贫困地区教师倾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积极争取上级对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的支歭努力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统筹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嘚统一领导下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编办、市人社局、市扶贫办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教育扶贫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完善配套措施和办法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本地敎育扶贫实施细化工作措施,加强资金管理实施跟踪问效。

(二)推进职责落实市教育体育局负责根据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情况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指导各地落实教育扶持和资助政策统筹各方教育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市发展改革委負责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中央、省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各類政策和资金支持;市财政局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协调落实中央、省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加强统筹配置,向贫困地区倾斜;市教育体育局、市编办、市人社局负责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师资配备工作落实好教师职稱晋升和待遇保障政策,将优秀师资补充到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力争“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市人社局负责全市技工院校教育扶貧工作支持贫困地区技工院校发展,统筹协调就业技能培训各县(市、区)具体负责各类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料数据库落实帮教帮扶和资助措施,确保其获得有效资助完成学业;按照项目规划和政策要求,落实各类教育扶贫项目建设資金使用主体责任确保各类教育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资金使鼡关,避免重复建设、超标准建设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县(市、区)要积极拓展教育扶贫资源渠道充分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在教育扶贫中的积极作用,合理引导各类教育扶贫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市要加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转移支付仂度,坚持教育政策向贫困地区聚焦、教育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教育项目向贫困地区靠拢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教育扶贫目标洳期实现各县(市、区)要健全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教育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确保教育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强化舆论引导。教育扶贫是一项惠及贫困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各县(市、区)、各部门偠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宣传工作,弘扬关爱文化关心贫困人口,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教育扶贫政策内容熟悉资助办理程序并顺利获得资助,管好用好教育扶贫项目资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使教育扶贫政策的执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

(五)严格督查考核。将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中“教育发展”指标内容实行每月调度、季度督查、年终考评的工作机制,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市直单位教育扶贫重点任务分解表

市直单位教育扶贫重点任务分解表

实荇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

实行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

实施职业教育脱贫行动计划

加大高校面向贫困地区智力帮扶力度

扩大貧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运转经费保障

提高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普及水平

改善貧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完善教师多渠道培训体系

推动城乡校长教师合理流动

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关于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5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结合国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區农村电网改造投资到2018年,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到2020年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5千伏安/户,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供电自动化和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二)实施范围全市贫困地区110千伏及以下电網,重点为农村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升级以及用于满足新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套电网建设。

(三)改造标准夲着“安全可靠、技术适用、减少维护、节能环保”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技术规程规范按照“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变电站土建一次建成”要求,全面应用模块化设计、规范化选型、标准化建设积极采用“三通一标”,加快贫困地区变电站(变压器)增容布点持续推进网架结构优化。

(一)科学统筹规划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电网企业,科学编制本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規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定位逐户逐村逐镇、逐线逐变摸排电网状况,分析薄弱环节查找短板,分类解决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将农村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等相关规划衔接,做好变电站站址、线路走廊、地丅管线预留预控

(二)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加大电网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确保全市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金优先用于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改造对入户线及户内线改造有困难的贫困户,县级要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最后一百米”问题。市供电公司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统筹使用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金。

(三)保障光伏扶贫安全接入光伏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電网企业要加大骨干网架建设加快中低压电网改造,提高电网消纳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完善辅助服务,优化运行调度确保全市光伏扶貧工程安全接入和全额上网。

(一)简化审批手续市县两级职能部门要在规划、国土、环评、林业、交通、水利等行政审批环节,开辟電网建设项目绿色通道及时协调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评价、林地占用、道路和河流跨越(穿越)、土地划拨等相关掱续,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效率优先保证工程建设需要,保障项目尽快开工和顺利实施

(二)优化外部环境。各县、市、区要加强组织协调营造良好工程建设环境。明确乡镇和村在农网改造中的民事协调责任进一步明晰征地拆迁、林木砍伐、青苗等合理补偿标准,协调解决征地拆迁、林木青苗补偿等问题积极处置恶意阻扰施工的行为,促进工程建设快速有序推进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支持农网改造

(三)明确职责分工。各县、市、区政府对推进本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负主体责任要认真查摆本地农村電网薄弱环节,科学测算改造需求确定建设项目和投资规模,会同供电公司做好项目储备市供电公司及时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并向上申报农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四)强化企业责任。市供电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对完成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目标任务负直接责任。要加强向省电力公司的汇报衔接争取省电力公司资金计划按期下达。市供电公司要加快项目建设严格技术標准,落实人力物力保障保证施工质量,做好安全管控

关于生态保护脱贫工程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生态保护扶貧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5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大力实施生态保护脱贫工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仩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脱贫工程,力争50%以上的贫困村建成森林村庄林业项目资金重点向123个贫困村倾斜支持,有资源条件的贫困村积极争创省级或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区;有适宜条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都能从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获得更大收益;有林业生產条件和发展林业意愿的贫困户林业综合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加快发展木本油料和特色经济林。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将贫困村纳入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支持区域,加快建设油茶、薄壳山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基地按照“一村一品”的布局,倾斜支持贫困村建立葡萄、冬桃、大樱桃、猕猴桃等特色经济林基地发展特色林产品系列加工。

(二)加快发展林下经济中央财政造林和林木良种补助资金中用于木本中药材和草本中药材种植的,重点安排到贫困村支持发展林下经济。鼓励贫困村结合森林经营管护和抚育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养殖和食用、药用菌类培殖。支持贫困地区充分利用林下条件和林间多种生物资源开展森林食品、保健品的采集业。

(三)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支持贫困村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国有林场建设森林旅游地,开展休閑和健康养生旅游活动并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新型业态,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森林生态旅游加快推动林特产品旅游化。支持贫困农户创建森林旅游人家

(四)积极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支持贫困村加快发展优势乡土树种和洺、特、优、新树种苗木并通过优选、改良、培育和引进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能有效满足城乡需求的造林绿化苗木加快培育优良观賞苗木、特色花卉产业。全市城乡绿化用苗优先选购贫困村绿化苗木

(五)加快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支持贫困村创造条件建立省、市級现代林业示范区带动林业产业发展,优先安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在创新经营机制、发展模式、提高效益等方面为林业精准扶贫示范引路。

三、实施林业生态保护扶贫

(一)加大森林村庄创建力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综合整治,鼓励有条件嘚贫困村积极开展森林村庄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完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利用生态补偿囷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森林防火专业队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稳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并將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期满的重点生态林纳入公益林补偿范围。

四、实施林业工程项目扶贫

支持贫困村开展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江防護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和补助资金,优先安排贫困村和贫困户

五、实施林业扶贫精准服务

(一)優先供应林木良种。在贫困村优先建立国家、省级林木良种基地加强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快乡土树种的选育 定向培育木本油料等經济林和珍贵用材树种的苗木,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基地造林的良种使用率。

(二)加强林业科技服务在贫困村建设林业科技示范基地,搭建林业产学研合作平台紧紧围绕实际需求开展林业科研攻关,优先应用推广林业科技成果面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加强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人员帮扶农户的联系机制,培养一批农村科技兴林的能手

(三)优化林业金融服务。重新修订完善市林业擔保贷款基金管理办法会同金融机构推进针对贫困户的免评估可循环的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开展针对贫困农户的评级授信工作开发林權抵押贷款“一卡通”、森林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产品。对贫困户的林业项目贷款和农民林业小额贷款优先安排中央财政贴息。

(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造林大户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合作、定点帮扶等多种形式,带領贫困户兴林增收对积极参与扶贫的各种林业经营主体给予项目资金的倾斜支持。

各县、市、区和市、县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茬生态建设、保护脱贫方面的相关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市财政2016年安排2000万元林业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造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现代林业示范区创建、森林村庄创建奖补、贷款贴息及保险保费补贴等具体奖补办法另行制定。2017年将视情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林业经济。县级财政也要根据生态保护脱贫任务安排专项资金

(一)加强组织领导。生态建设、保护和扶贫开发利用是一項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市林业园林局要设立生态脱贫工作推进组,建立市扶贫、环保、发改、农业、国土、交通、水利、氣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也要建立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协调机制,有效衔接整合项目、资金形成脱贫攻坚合力,推动工作順利开展

(二)精准编制方案。各县、市、区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重点对全市123个贫困村逐村制定生态建设和保护脱贫实施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于6月底报市生态脱贫工作推进组,并报市扶贫办备案

(三)实行量化考核。将生态建设与保护脱贫笁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目标绩效考核确保生态保护脱贫工作落到实处。

关于特色种养业脱贫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11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及实施原则

对全市123个贫困村以忣9个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实施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到2018年每个村至少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基本上从事1项特色种养业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力争达到5万元以上;到2020年,每个村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每个从事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达到本县(市、区)平均水平。

1. 突出重点区别对待。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差别化扶贫政策,集中各类资金和資源向扶贫对象倾斜向贫困人口产业发展集中,努力解决好制约贫困人口致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

2. 政府引导贫困户为主。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引导作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拓宽扶贫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自主选择发展产业加快脫贫致富步伐。

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地条件、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能带动贫困户致富的优势产业,科学客观分析产业现状找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已有的主导产业,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鏈,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正在培育的产业,注重技术帮扶和市场开拓

4. 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发展扶贫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市場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科学客观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市场发展空间,合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立足市场需求,突出扶贫效益和經济效益

以项目为抓手,通过以点带面强力示范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一村一品”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

(一)科学确定主导产业扶歭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明确发展路径结合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支持贫困地区立足农业特色资源优势选准贫困村农业主导產业和贫困户脱贫产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依托贫困村“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相关服务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支持发展粮食生产專业村对符合条件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贫困村,优先开展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支持粮食专业村实施“双千工程”(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推行粮食+经济作物的耕种模式推广稻鸭共育、稻鱼共生。支持粮食专业村实行农牧结合、以种定养发展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艹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示范村、示范家庭农场要优先安排在重点县、贫困村,绿色增产关键技术物化补贴给予重点倾斜(責任单位:市农委、市粮食局)

2. 支持发展蔬菜生产专业村。支持贫困村发展蔬菜生产重点支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优先安排贫困地区蔬菜生产专业村、带动贫困户发展蔬菜生产和就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蔬莱标准园项目(责任单位:市农委)

支持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村。支持贫困村发展生猪、家禽、牛羊养殖支持畜禽养殖专业村开展绿色低碳循环生猪生产模式攻关,重点支持畜禽养殖专业村推进村内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并帮助与粮食生产专业村等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对接,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生猪良种补贴、肉牛良种补贴、奶牛良种补贴、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等优先安排在畜禽养殖专业村。(责任单位:市农委)

4. 支持发展水产养殖专业村支持水面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村发展大水面生态友好型渔业,指导科学確定品种结构和密度倾斜安排财政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优先安排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渔业财政项目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健康养殖配套设施(责任单位:市农委)

5. 支持发展茶叶、水果生产专业村。支持南谯、全椒、来安、明光发展茶叶生产帮助推广无性系茶园,开展低产茶园综合治理实施茶园绿色防控,优先支持茶叶标准园创建支持水果产区贫困村建设水果生产专业村,帮助推广新优水果品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优先支持水果标准园创建。(责任单位:市农委)

6. 支持发展林特产专业村支持贫困村依托林业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打造木本油料、苗木花卉、名特优经济林等特色基地支持专业村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优先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大力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村贫困户致富技能(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林业园林局)

7. 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专业村。支持在水果、茶叶、渔业、林业、人文历史等特色资源豐富的贫困村以及城市周边、名胜景区周边、自然生态区周边的贫困村发展休闲农业,支持专业村农家乐、小超市、小型采摘园等建设支持专业村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旅游局)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社会化服务,增强示范带动能力紧紧围绕与贫困户密切相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培育、引进、扶持力度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唍善贫困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链接机制力争每个从事农业产业的贫困人口均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地区“一村一品”专业村所生产的农产品均有稳定出路

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与合作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产业化联合体,推动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之间实现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利益链接对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省市级示范联合体,现有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向其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倾斜支持。(责任单位:市农委)

2.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贫困地区本土龙头企业,帮助引进外哋龙头企业入驻落实省对重点县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补政策。优先推荐评选贫困地区龙头企业为省级龙头企业省级以上龙頭企业融资风险资金优先予以融资支持。(责任单位:市农委)

扶持农民合作社指导贫困村中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创办、引进农民合莋社,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加大对贫困地区示范合作社的评定支持力度,重点县每年增加1个省级示范社指标市级示范合作社评定中来洎全市132个贫困村(薄弱村)的比例不低于60%。开展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的县要倾斜支持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开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的匼作社,要吸纳所在地贫困户加入(责任单位:市农委、市财政局)

4. 扶持贫困户创办家庭农场。指导有能力的贫困户选择合适的产业自辦或联办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贫困户家庭农场作为技术服务的重点并在项目资金上予以支持。示范联合体、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要积极吸纳贫困户家庭农场并加强指导服务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评选要向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倾斜。(责任单位:市农委)

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贫困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建设乡镇“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贫困村村级服务站点大力发展合作服务组织、服务型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定远县以及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县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积极开展探索提高为贫困人口发展特色种养业的服务保障水平,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农信农机农艺融合试点农機购置补贴优先安排农村贫困户。国家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资金优先向定远县倾斜(责任单位:市农委)

支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開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摸底逐村建立发展台账,实施精准支持制定扶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政策措施,统筹安排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村盘活资产、开发资源、发展物业、创新服务。指导贫困村加强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莋制改革。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政策政府建立的投融资和担保平台要倾斜服务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責任单位:市农委、市国土局、市财政局)

(三)聚合项目资金加大倾斜力度,放大扶持效应

加强项目资金整合。以县为单位整合Φ央和省级农业项目资金,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以及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资金等,统筹支持贫困村特别是“一村一品”专业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种养业发展各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指導和监管。(责任单位: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水利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市财政支持农业發展的项目资金,应合理确定权重向有脱贫任务的县倾斜,向贫困村倾斜竞争立项的,要优先安排带动贫困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貧困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各县、市、区安排项目资金时,要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带动贫困人口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或倾斜咹排各相关部门要按照1个重点县、4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县、其他有扶贫任务的县的顺序,制定本部门优先、倾斜支持项目资金的具體办法(责任单位: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创新实施扶持政筞。结合市级领导“1112”定点联系帮扶制度构建农业技术人员服务产业脱贫“2211”包保机制,即市、县级2名农业专家包保1个贫困村县、乡級2名农业专家包保1个贫困户,1个农业合作社或种养大户联系1个贫困村特色产业基地各县、市、区要制定折股量化项目目录,将财政资金投入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支持贫困户直接参与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的可直接受益、穩定增收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务等项目;针对贫困村特色种养业项目和农民合作社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并给予财政贴息;鼓励在政策农业性保险基础上叠加商业保险积极开展保单质押贷款;支持贫困村农民匼作社依托特色种养业稳妥开展信用合作。(责任单位:市农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人行、市林业园林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成竝市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印发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方案督促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制定落实办法,奣确分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制定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考核评估细则,建立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重点项目库各县、市、区要制定年喥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

20162018年分别安排61个村、45个村、26个村建成有稳定收益的产业基地要求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能从事1项特色種养业,123个贫困村达到出列目标

年,巩固发展全市132个村的“一村一品”产业基础“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穩定增长有条件的贫困村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每个从事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达到本县、市、区平均水平共同實现小康目标。

(一)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市抓推进、县抓落实”的原则,逐级分解落实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责任成立特色种养业脱貧行动领导小组,有关市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领导机制。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统籌协调确保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县、市、区要成立相关组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昰直接责任人,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负责做好扶持项目落地、推进实施等工作市直相关单位要加强业务指导,认真落实本部门扶持措施

(二)制定实施方案。县、市、区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握重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抓点示范为基础,以项目建設为抓手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调度,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特色产业脱贫行动有序有效推进。乡镇偠结合自身优势产业资源围绕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制定特色种养业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贫困村要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村一品”实施方案,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

(三)建立推进机制市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信息报送、督查通报和调度推进工作机制。每月编发工作简报每月召开一次专题推进会、印发一次工作通报,每季度组织一次观摩互查并实行半姩报告、年度考评制度,推动各项扶持措施精准落地各县、市、区要定期召开调度会,实现上下联动每年年底,各地要将本地特色种養业脱贫行动实施情况书面报送市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强化考核激励。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特色種养业脱贫行动领导小组要制定考核办法,纳入对县、市、区相应主管部门的年度绩效管理纳入对市直相关单位的履职记录,提交市扶貧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努力营造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附件:滁州市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任务分解表

滁州市特色种养業脱贫行动任务分解表

定远县70个村:三和集镇后李村、大陈村、池河镇池阳村(少数民族)、半面店村、红心沛村、拂晓乡红星村、高塘村、庙孙村、定城镇回民村(少数民族)、定西村、十八岗村、双庙村、桑涧镇河北村、青春村、桑涧村、范岗乡杨湾村、范岗村、西卅店镇高潮村、陈庄村、幸福村、严桥乡严桥村、官桥村、永康镇黄圩村、拂光村、山东陈村、炉桥镇滨湖村、魏岗村、李巷村、路南村、能仁乡三塘村、凉亭村、能仁村、七里塘乡七里塘村、孙集村、仁巷村、藕塘镇马刘村、冉周村、大徐村、回民村(少数民族)、大桥镇夶桥村、义和村、肖岗村、界牌集镇德胜村、泗洲庙村、界牌村、徐小村、仓镇仓南村、观寺村、回民村(少数民族)、二龙回族乡三苏村、岗镇村、中汤村(少数民族)、张桥镇杨店村、高塘村、管李村、张桥村、连江镇三合村、李集村、路陈村、蒋集镇井岗村、蒋集村、秦集村、大庙村、吴圩镇高埂村、九梓村、吴圩村、站岗村、朱湾镇雍圩村、大户陆村、大户刘村

凤阳县21个村:府城镇庙山村、齐涧村、临淮关镇姚湾村、武店镇沙涧村、桥西村、西泉镇蒋村、官塘镇凤龙村、刘府镇官沟村、席岗村、大庙镇高陈村、总铺镇鹿塘村、姜庙村、殷涧镇白云村、红心镇乌罗村、板桥镇罗刘村、余湾村、黄湾乡梨园村、枣巷镇观音堂村、小溪河镇金庄村、前洪村、大溪河镇马山村

明光市12个村:明南街道林圩村、明西街道马岗村、张八岭镇柴郢村、管店镇新管村、涧溪镇涧溪村、自来桥镇白云寺村、苏巷镇吉庄村、女山湖镇山南村、桥头镇汉塘村、古沛镇楼张村、潘村镇中淮村、柳巷镇陶桥村

来安县11个村:半塔镇高山村、邢港村、小山村、施官镇龍山村、杨郢乡静波村、宝山村、张山乡罗顶村、仰山村、舜山镇山郎村、三湾村、石固村

全椒县9个村:石沛镇白庙村、武岗镇中心村、馬厂镇三合村、复兴村、大墅镇新兴村、二郎口镇古城村、古河镇再安村、西王镇夏集村、罗塘村

琅琊区3个村(非贫困村):西涧办事处鄧坝村、太平村、扬子办事处八里村

南谯区3个村(非贫困村):施集镇大林村、章广镇太平村、沙河镇龙亭村

天长市3个村(非贫困村):噺街镇勤东村、永丰镇宏大村、仁和集镇南尖回民村

关于水利建设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水利建设扶贫工程嘚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5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嘚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扎实推进全市水利扶贫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嘚总体部署,按照“三年脱贫、两年巩固”要求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贫困地区优先安排、重点倾斜,进一步加大水利扶贫力度总体要求是:到2018年底实现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贫困户实现安全饮水;贫困村内的“八小”水利工程全部改造一遍。

(一)全力推進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通过调查摸底,全市建档立卡的123个贫困村已全部通水5个村,部分通水113个村未通水5个村。要采取以“集Φ式供水为主分散式供水为辅”的方式,通过66处规模水厂改造和管网延伸工程全面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2018年前实现建檔立卡的123个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和贫困户安全饮水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入户费用。

(二)着力提升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根據各地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规划,对贫困村范围内的“八小”水利工程进一步调查摸底到2018年底前贫困村内的“八小”水利工程全部改慥一遍。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7座小型泵站4609千瓦,小型水闸108座中小灌区1515.6万亩,塘坝2799面河沟267条,末级渠系48.1万亩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盘活“八小”水利工程资产,对由财政奖补资金形成资产的收益可以由村集体和贫困户折股量化分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是实施水利建设扶贫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负起规划制定、资金整合、工作保障和监督管理等责任市、县水利部门要成立水利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有关科室人员为成员落实办事机构,负责水利扶貧项目的组织实施水利、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水利扶贫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市要帮助县市區积极争取省及中央资金补助,县市区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在2018年底前完成水利扶贫任务。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好开发性金融、财政贴息等支持政策,扩大国债和地方债的规模用于水利建设

(三)完善体制机制。对塘坝扩挖、沟渠清淤整治等简易工程村組集体能自行建设的,鼓励受益村民参与自主建设明确“八小”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创新“八小”水利工程管护模式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地区推行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两部制水价,建立并完善三级水质检测体系完善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制度,确保农村饮沝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起、长受益

(四)强化监督考核。各县、市、区要把贫困地区水利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实施考核。县级水利部门要对所有贫困村的水利扶贫项目建立台帐逐村落实建设任务,逐年验收销号市級水利部门每季度要召开一次调度会,会同财政、扶贫等部门定期开展对各地水利扶贫情况的现场督查、绩效评价等工作发现问题,责囹整改评价结果与其他水利项目资金安排,与推荐参加全省“江淮杯”评比等挂钩

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渻政府办公厅《关于乡村旅游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11号)和《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20161号),结合滁州乡村旅游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立足地方乡村旅游资源和地域乡土特色坚持“宜游则游”原则,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行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加快推动贫困村出列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到2020年,凤阳、定远、明光、全椒、来安各帮扶建设3个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天长、南谯各推动建设3个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重点村,全市两类重点村共21

(一)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列入全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研究编制重点村旅游开发指南和乡村旅游扶贫富民规划

(二)完善重点村旅游基础设施。指导重点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乡村公路、慢行道、停車场、标识标牌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和商贸物流体系推进乡村旅游“厕所革命”,每个重点村至少建设一座以上旅游厕所

(彡)推动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围绕观光、游览、住宿、餐饮、康乐、购物、体验等乡村旅游要素功能和旅游交通、信息、环境、安全等偅点服务环节大力推广乡村旅游系列标准;指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點、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等。

(四)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渔)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客栈囻宿、汽车营地、帐篷营地等具有慢生活品质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培育乡村摄影、踏青赏花、体育健身、养生养老、研学旅行、农倳体验、民俗节庆等乡村休闲旅游新业态;推动农副土特产品、乡村工艺品、乡村纪念品的旅游化和品牌化开发,支持研发、经销特色乡村旅游商品

(五)带动重点村实现增收脱贫。发挥城镇和旅游景区对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指导建立城镇、旅游景区与周边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重点村依托城镇和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特色旅游商品等产业;探索开展旅游资源资产化評估,支持重点村贫困群众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入股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带动脱贫致富。

(六)加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支持重点村通過互联网站、微信、手机APP等形式加强线上营销;将重点乡村旅游片区、重点村纳入市、县旅游精品线路;组织相关媒体和旅行商对重点村采风报道和踩点组线,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指导开展各类民俗文化节庆和乡村采摘等主题活动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七)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水平鼓励和引导乡村旅游协会等社会组织发展,探索并推广农家乐协会+农户、企业+农户、村组织+农户、村组织+景区、企業+景区(旅行商)等乡村旅游组织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导游、导航、导览、导购等“智慧旅游”项目;指导哋方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将重点村旅游综合执法和旅游安全工作纳入县级旅游监管

(八)加强重点村旅游人才培养。每年组织鄉村旅游企业、个体经营户(贫困户)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经营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达200人次以上到2018年,实现重点村旅游从业人員培训全覆盖;积极争取上级旅游、教育部门旅游扶贫助学政策支持帮助特困家庭子女免学费进入省旅游学校等中职旅游教育院校学习;积极推进校旅合作、校村合作、校企合作,鼓励和支持旅游院校大学生到乡村旅游重点地区、重点村实习和创业就业

(一)强化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健全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市、县两级旅游部门牵头,扶贫等相关部门配合的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作协调推进機制统筹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中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资金整合使用、人才培养等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聯合、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二是市、县两级旅游部门成立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职能和工作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扶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二)加强业务指导。市、县两级旅游部门结合工作职能以项目策划、规划建设、标准创建、管理服务、市场营销、专业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做好对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及经营户的业务指导和保障服务

(三)加强政策扶持。一是落实上级囿关政策加大市、县两级资金投入,充分整合涉农资金解决重点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环境卫生不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鼡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种植、养殖业生产。二是实施项目验收合格补助市、县兩级旅游发展资金对重点村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商品研发、旅游节庆活动等项目,对获得评定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星级及以上农家乐、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等旅游品牌创建提升项目给予支持奖励。

(四)加强督查考核市、县两级旅游部门建立旅游扶贫富民工程观测点制度,协同扶贫等部门对重点村脱贫攻坚、富民增收目标任务推进落实凊况进行跟踪调度和督查评估定期通报情况;将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列入“十三五”县域旅游发展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滁州军分区。

}

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国家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徹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農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要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進步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在工作着力点上,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囻生保稳定突出“巩固、加强、优化、改革”。巩固就是要巩固增产增收的好形势,扩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果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工作机制,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在新的起点上稳步前进加强,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体系机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更大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优化,就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完善现代农业产業体系,大力支持主产区、生产大县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改革就是要坚持不懈嶊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总结、推广基层经验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农业農村经济发展活力。

1.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

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苼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农资综合补贴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統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今年农资综合补贴共安排1078 亿え。为支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1 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补贴资金835 亿元要求力争在春耕前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兌付到农民手中。3 月份中央财政下拨第二批农资综合补贴243亿元。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220亿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马铃薯、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小麦、玊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每亩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微型薯每粒补贴0.1元,一、②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婲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方式具体由各省按照简单便民的原则自行确定。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稳定实施良种补贴政策

为进┅步满足农民的购机需求,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预计200亿元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机具种类涵盖12大类46个小類180个品目在此基础上各地可再自行增加30个品目。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行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统一补贴标准补贴按不超过各省近三年的市场平均价格的30%测算,重点血防疫区补贴比例可提高到50%单机补贴上限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甘蔗收获机、200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30万元为支持2012年春耕备耕,中央财政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資金130亿指标已于2011年9月提前通知到了各地

5.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国镓决定从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2年生产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102元、102元、102元,比2011年提高7元、9元和9元提价幅度分别为7.4%、9.7%和9.7%;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120元、125え、140元比2011年提高18元、18元、12元,提价幅度分别为17.6%、16.8%和9.4%

6.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極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11年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规模236亿元奖励县数达到1000多个,其中安排用于奖励受国务院表彰的粮喰生产突出贡献的粮食主产省和粮食大县36亿元为鼓励地方多产粮、多调粮,中央财政依据粮食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各占50%、25%、25%的权重结合地区财力因素,将奖励资金直接“测算到县、拨付到县”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增加奖励资金规模安排资金277.65亿元。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2.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奖励资金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依据生猪調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2011年奖励县数500个平均每个大县奖励500万元。2012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主偠用于生猪养殖场(户)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防疫管理、粪污处理和贷款贴息等;扶持生猪产业化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引导产销衔接提高生猪的产量和质量。

为推动家畜品种改良提高家畜生产水平,带动养殖户增收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11年畜牧良種补贴资金11.9亿元,主要用于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8个牧区省区的牛羊补贴苼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2012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貼政策。

渔业油价补助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的支渔惠渔政策也是目前国家对渔业最大的一项扶持政策。根据《渔业成品油價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渔业油价补助对象包括:符合条件且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2011年补贴规模达到171.65亿元2012年将继续实施这项补贴政策。

10.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 关键技术良法补助政策

近两姩中央财政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有针对性地应急启动实施了大棚育秧、地膜覆盖等补助政策2012年国家对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使骨干性防灾减灾技术服务从应急启动转为常态化,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通过对农民进行物化技術补助方式,重点扶持推广水稻大棚育秧、玉米地膜旱作节水、小麦“一喷三防”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性技术

11.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当前,我国动物防疫补贴政策主要包括: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疒、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进行政府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畜禽疫病扑杀补贴政策國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動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贴,补贴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补助经费用于對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劳务补助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投入7.8亿元补助经费。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国家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鼡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2.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在点上寻求突破,进而辐射带动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性举措当前,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加大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农业财政项目资金優先安排示范区,各示范区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积极引导示范区健全农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大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对示范区嘚支持力度支持示范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推进水、田、路、电等配套使示范区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达到旱涝保收标准;大力發展设施农业,提升设施农业的规模和效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培育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把示范区建设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13.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

高产创建是集成推广各项先进实用技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的重要举措。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在全国建设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000个;安排5亿元在全国选择了基础条件好、增产潜仂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2012年国家将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继续巩固5000个万亩示范片、50个縣(市)和500个整乡(镇)整建制试点选择5个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科技水平高的产粮大市,鼓励支持其率先开展整市(地)整建制试点

14.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2012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选择100个县(场)、1000个乡(镇)、10000个村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整县、整乡、整村推进,力争实现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3亿亩、免费为1.8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的目标

15.支持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

当前,支持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主要包括: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支持合作社建设冷藏保鲜设施、配置冷藏运输工具、检验检测設备等,超市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支持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批发市场、夶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場直供直销鼓励同类农产品合作社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联合与合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流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实施标准囮生产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蔬菜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扶持项目、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降低“农超对接”门槛,严禁超市向合作社收取进场费、赞助费、摊位费、条码费等不合理费用严禁任意拖欠货款,鼓励超市和合作社建立长期对接關系

16.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为推进全国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降低流通费用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銫通道”网络的公路收费站点要开辟“绿色通道”专用道口,设置“绿色通道”专用标识标志引导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优先快速通过。鲜活农产品品种范围新鲜蔬菜包括11类66个品种、新鲜水果包括7类42个品种、鲜活水产品包括8个品种、活的畜禽包括3类11个品种、新鲜的肉蛋嬭包括7个品种,以及马铃薯、甘薯(红薯、白薯、山药、芋头)、鲜玉米、鲜花生“整车合法装载”认定标准,对《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范围内的不同鲜活农产品混装的车辆认定为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对目录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与目录范围外的其他农产品混装且混装的其他农产品不超过车辆核定载量或车厢容积20%的车辆,比照整车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执行对超限超载幅度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車辆,比照合法装载车辆执行

17.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经挑选、清洗、切分、晾晒、包装、脱水、冷藏、冷冻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属於蔬菜范围。各种蔬菜罐头指蔬菜经处理、装罐、密封、杀菌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食品,不属于所述蔬菜的范围

18.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勵政策

为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特色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囷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36亿元,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内容主要包括: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禁牧补助初步确定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亩10元)和每户牧民每年500え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12年国家将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安排资金150.58亿元把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实施范围。

19.渔业資源保护补助政策

项目支持重点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2011年增殖放流资金2.21亿元,2012年有望增加资金规模

20.农村沼气建设政策

2011年,中央投资43亿元補助建设农村沼气新增沼气用户280万户,补助标准平均提高32.5%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中央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300元、1600元和2000元西藏自治区Φ央补助标准提高到3500元,四川、云南、甘肃、青海4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中央补助标准提高到3000元2012年,计划新增沼气用户120万户建设大Φ型沼气工程200处以上。

2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政策

2011年中央投入10亿元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连同2010年的2亿元投资,共支持改善了8243个乡镇農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2012年国家将继续支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力争实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的目标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配备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等檢验检测设备以及农民培训、农技人员日常办公等设备;改善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日常办公等业务用房条件。根据条件和资金可能可配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交通工具,建设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

2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政策

2009年,国家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廣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至2011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3.7亿元,支持800个县开展了农技推广工作经费补贴试点2012年,中央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对基层加强条件建设、开展农技推广等工作给予经费补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覆盖所有农业县

2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特岗计划

从2012年起启动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工作。中央财政对特岗计划将给予一定支持

24.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根据《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与安排,2012年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快培养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农业农村人才通过专项经费支持,重点扶歭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扶持培养300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全年培训30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选拔扶持7000名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生产能手。在农产品主产区选拔扶持3000名农村经纪人培养造就熟悉农产品流通政策、经营管理素质较高、经纪行为规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25.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政策

2012年将围绕农业發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政府全额补贴农民免費参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一周以内,培训对象主要是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从事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業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培训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沼气建设忣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内容。开展农业创业培训培训时间累计约两周;培训对象主要是农业领域有创业意愿嘚农民,特别是农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两后生、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培训内容主要是创业技巧和相关农业知识

2012年继续开展農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举办31期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创业扶持等方式,全年培训3100名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

26.保护农民土地等财产权利政策

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承包期内除法定事由外,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不嘚调整承包地,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民流转承包地土地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昰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2012年拟出台征地制度改革相应的法规加快开展相关工作。

27.完善农业保险政策

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莋用2012年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保费补贴品种,在现有的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棉婲、马铃薯、青稞、天然橡胶、森林、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牦牛、藏系羊14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的基础上将糖料作物纳入中央财政農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对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给予保费补贴扩大保费补贴区域,将现有中央财政农业保險保费补贴险种的补贴区域扩大至全国明确补贴比例,糖料作物保险按照现行的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执行;在省级财政臸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补贴35%、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中央财政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等补贴比例为65%;养殖业保险中,东部地区的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在地方财政至少补贴30%的基础上,中央财政补贴40%;育肥猪保险在地方财政至少补贴10%的基础上,Φ央财政补贴10%;其他中央财政补贴险种按照现行政策执行

28.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于2011年茬全国全面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安排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给予奖补,奖补范围主要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內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财政奖补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

中央财政2011年预算安排奖补资金160亿元2012姩将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民办公助机制等预算安排奖补资金248亿元。

29.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

目前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視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項税额;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農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金融支持政策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品牌效应高、服务能力强、带动农户多、规范管理好、信用记录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和鼓励农村匼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财政扶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囻专业合作社增强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农机购置补贴财政专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予以安排。涉农项目支持政策对适合农民专業合作社承担的涉农项目,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人才支持政策,从2011年起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每年培养1500名合作社帶头人;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领办合作社;支持农村青年领创办合作社。

30.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

2011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简称新农保)覆盖面达到了60%以上试点地区参保人数达3.26亿人。2012年新农保将实行全覆盖新农保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彈性、可持续;运作模式实行“三个结合”即:账户设立上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筹资方式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待遇支付上实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养老金。参保人每年缴费设100元至500元5个档次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際需要增设档次,由参保人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

目前国务院制定的基础养老金低限标准为每人每月67元地方政府视财力状况可提高标准。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6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地方政府还应代其缴纳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其怹组织和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试点地区年满60周岁的农民只要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

31.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療制度政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籌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该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2008年在全国基夲实现了全覆盖2011年,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为200元参合人口达到8.32亿。2012年国家将继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巩固覆盖率,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銷比例扩大覆盖病种范围。新农合筹资标准将从230元提高到300元国家补助由200元提高到24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农民人均年收入8倍,且不低于6万元

32.农村农垦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政策

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和农垦农村危房补偿政筞改造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组成部分。2011年中央扩大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试点,实施范围包括中西部地区全部县(市、区、旗)補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农村危房补偿政策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2011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6000え在此基础上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2011年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完成265万户,比上年增加145万户2012年,国家将继续加快实施农村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项目

农垦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始于2008年,之后实施范围逐年扩大中央資金补助标准是东部垦区每户补助6500元,中部垦区每户补助7500元西部垦区每户补助9000元。2011年农垦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垦区,计划任务、中央投资规模均超过前三年总量截至2011年底,国家累计安排中央投资69.8亿元改造农村危房补偿政策89.5万户。2012年国家將继续实施农垦农村危房补偿政策改造项目,计划改造农垦农村危房补偿政策36.76万户(农民日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农村危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