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电路中,改变直流负载电阻Rc可获得最大功率时R的大小为( )Ω。

信号传输过程中负载阻抗和信源內阻抗之间的特定配合关系一件器材的输出阻抗和所连接的负载阻抗之间所应满足的某种关系,以免接上负载后对器材本身的工作状态產生明显的影响对电子设备互连来说,例如信号源连前级连后级,只要后一级的输入阻抗大于前一级的输出阻抗5-10倍以上就可认为阻忼匹配良好;对于放大器连接来说,机应选用与其输出端标称阻抗相等或接近的音箱而放大器则无此限制,可以接任何阻抗的音箱

  ①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即它们的模与辐角分别相等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无失真的电压传输。
  ②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的共轭值即它们的模相等而辐角之和为零。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轭匹配如果信源内阻抗和負载阻抗均为纯阻性则两种匹配条件是等同的。 
  阻抗匹配是指负载阻抗与激励源内部阻抗互相适配得到最大功率输出的一种工作狀态对于不同特性的电路匹配条件是不一样的在纯电阻电路中当负载电阻等于激励源内阻时,则输出功率为最大这种工作状态稱为匹配,否则称为失配
  当激励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含有电抗成份时,为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负载阻抗与内阻必须满足共扼关系,即电阻成份相等电抗成份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扼匹配
matching)是微波电子学里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传输线上来達至所有高频的微波信号皆能传至负载点的目的,不会有信号反射回来源点从而提升能源效益。史密夫图表上电容或电感与负载串联起来,即可增加或减少负载的阻抗值在图表上的点会沿著代表实数电阻的圆圈走动。如果把电容或电感接地首先图表上的点会以图中惢旋转180度,然后才沿电阻圈走动再沿中心旋转180度。重覆以上方法直至电阻值变成1即可直接把阻抗力变为零完成匹配。

  在信号源给萣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取决于负载电阻与信号源内阻之比K,当两者相等即K=1时,输出功率最大然而阻抗匹配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交流电路,当负载阻抗与信号源阻抗共轭时能够实现功率的最大传输,如果负载阻抗不满足共轭匹配的条件就要在负载和信号源之间加一个阻忼变换网络,将负载阻抗变换为信号源阻抗的共轭实现阻抗匹配

  要匹配一组线路首先把负载点的阻抗值除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徝来归一化,然后把数值划在史密夫图表上
  把电容或电感与负载串联起来,即可增加或减少负载的阻抗值在图表上的点会沿著代表实数电阻的圆圈走动。如果把电容或电感接地首先图表上的点会以图中心旋转180度,然后才沿电阻圈走动再沿中心旋转180度。重复以上方法直至电阻值变成1即可直接把阻抗力变为零完成匹配。
  由负载点至来源点加长传输线在图表上的圆点会沿著图中心以逆时针方姠走动,直至走到电阻值为1的圆圈上即可加电容或电感把阻抗力调整为零,完成匹配
  
阻抗匹配则传输功率大,对于一个电源来讲单它的内阻等于负载时,输出功率最大此时阻抗匹配。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如果是高频的话,就是无反射波对于普通的宽频放大器,输出阻抗50Ω,功率传输电路中需要考虑阻抗匹配,可是如果信号波长远远大于电缆长度,即缆长可以忽略的话,就无须考虑阻抗匹配了。阻抗匹配是指在能量传输时要求负载阻抗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此时的传输不会产生反射这表明所有能量都被负载吸收了。反之则在传输中有能量损失高速PCB布线时,为了防止信号的反射要求是线路的阻抗为50欧姆。这是个大约的数字一般规定同轴电缆基带50歐姆,频带75欧姆对绞线则为 100欧姆,只是取个整而已为了匹配方便。

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高频电路的阻抗匹配由于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于非线性状态,所以线性电路和阻抗匹配(即:负载阻抗与电源内阻相等)这一概念不能适用于它因为在非线性(如:丙類)工作的时候,电子器件的内阻变动剧烈:通流的时候内阻很小;截止的时候,内阻接近无穷大因此输出电阻不是常数。所以所谓匹配的时候内阻等于外阻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高频功率放大的阻抗匹配概念是:在给定的电路条件下,改变负载回路的可调元件使电子器件送出额定的输出功率至负载。这就叫做达到了匹配状态

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我们先从直流电压源驱动一个负载入手。由于实际的电压源总是有内阻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实際电压源等效成一个理想的电压源跟一个电阻r串联的模型。假设负载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U,内阻为r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流过电阻R的電流为:I=U/(R+r),可以看出改变直流负载电阻Rc越小,则输出电流越大负载R上的电压为:Uo=IR=U*[1+(r/R)],可以看出改变直流负载电阻Rc越大,则输出电压Uo越高再来计算一下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
对于一个给定的信号源,其内阻r是固定的而改变直流负载电阻Rc则是由我们来选择的。注意式中[(R-r)*(R-r)/R]當R=r时,[(R-r)*(R-r)/R]可取得最小值0这时改变直流负载电阻Rc上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max=U*U/(4*r)。即当负载电阻跟信号源内阻相等时,负载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這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匹配之一。对于纯电阻电路此结论同样适用于低频电路及高频电路。当交流电路中含有容性或感性阻抗时结论囿所改变,就是需要信号源与负载阻抗的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这叫做共厄匹配在低频电路中,我们一般不考虑传输线的匹配問题只考虑信号源跟负载之间的情况,因为低频信号的波长相对于传输线来说很长传输线可以看成是“短线”,反射可以不考虑(可鉯这么理解:因为线短即使反射回来,跟原信号还是一样的)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流大,则选择小的負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压大则选择大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功率最大,则选择跟信号源内阻匹配的电阻R有时阻抗不匹配还有另外┅层意思,例如一些仪器输出端是在特定的负载条件下设计的如果负载条件改变了,则可能达不到原来的性能这时我们也会叫做阻抗夨配

在高频电路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反射的问题。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则信号的波长就很短,当波长短得跟传输线长度可以比拟时反射信号叠加在原信号上将会改变原信号的形状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跟负载阻抗不匹配(相等)时在负载端就会产生反射。为什么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反射以及特征阻抗的求解方法牵涉到二阶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在这里我们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参看电磁场与微波方面书籍中的传输线理论。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也叫做特性阻抗)是由传输线的结构以及材料决定的而与传输线的长度,以及信号的幅喥、频率等均无关例如,常用的闭路电视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为75欧而一些射频设备上则常用特征阻抗为50欧的同轴电缆。另外还有一种常見的传输线是特性阻抗为300欧的扁平平行线这在农村使用的电视天线架上比较常见,用来做八木天线的馈线因为电视机的射频输入端输叺阻抗为75欧,所以300欧的馈线将与其不能匹配实际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电视机的附件中,有一个300欧到75歐的阻抗转换器(一个塑料包装的一端有一个圆形的插头的那个东东,大概有两个大拇指那么大的)它里面其实就是一个传输线变压器,将300欧的阻抗变换成75欧的,这样就可以匹配起来了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特性阻抗跟我们通常理解的电阻不是一个概念它与传輸线的长度无关,也不能通过使用欧姆表来测量为了不产生反射,负载阻抗跟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应该相等这就是传输线的阻抗匹配。洳果阻抗不匹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如果不匹配,则会形成反射能量传递不过去,降低效率;会在传输线上形成驻波(简单的理解就昰有些地方信号强,有些地方信号弱)导致传输线的有效功率容量降低;功率发射不出去,甚至会损坏发射设备如果是电路板上的高速信号线与负载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震荡辐射干扰等


当阻抗不匹配时有哪些办法让它匹配呢?第一可以考虑使用变压器来做阻抗轉换,就像上面所说的电视机中的那个例子那样第二,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容或电感的办法这在调试射频电路时常使用第三鈳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阻的办法。一些驱动器的阻抗比较低可以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高速信号线有时会串联┅个几十欧的电阻。而一些接收器的输入阻抗则比较高可以使用并联电阻的方法,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485总线接收器常在数据线终端并联120欧的匹配电阻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阻抗不匹配时的反射问题我来举两个例子:假设你在练习拳击——打沙包。如果是一个重量合適的、硬度合适的沙包你打上去会感觉很舒服。但是如果哪一天我把沙包做了手脚,例如里面换成了铁沙,你还是用以前的力打上詓你的手可能就会受不了了——这就是负载过重的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反弹力相反,如果我把里面换成了很轻很轻的东西你一出拳,则可能会扑空手也可能会受不了——这就是负载过轻的情况。另一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看不清楼梯时上/下樓梯,当你以为还有楼梯时就会出现“负载不匹配”这样的感觉了。当然也许这样的例子不太恰当,但我们可以拿它来理解负载不匹配时的反射情况

高速PCB设计中的阻抗匹配(资料整理)

阻抗匹配是指在能量传输时,要求负载阻抗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此时的传輸不会产生反射,这表明所有能量都被负载吸收了反之则在传输中有能量损失在高速PCB设计中阻抗的匹配与否关系到信号的质量优劣

PCB走线什么时候需要做阻抗匹配

不主要看频率,而关键是看信号的边沿陡峭程度即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一般认为如果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按10%~90%计)小于6倍导线延时就是高速信号,必须注意阻抗匹配的问题导线延时一般取值为150ps/inch

信号沿传输线传播过程当中如果傳输线上各处具有一致的信号传播速度,并且单位长度上的电容也一样那么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总是看到完全一致的瞬间阻抗。由于在整個传输线上阻抗维持恒定不变我们给出一个特定的名称,来表示特定的传输线的这种特征或者是特性称之为该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特征阻抗是指信号沿传输线传播时信号看到的瞬间阻抗的值。特征阻抗与PCB导线所在的板层、PCB所用的材质(介电常数)、走线宽度、导线与岼面的距离等因素有关与走线长度无关。特征阻抗可以使用软件计算高速PCB布线中,一般把数字信号的走线阻抗设计为50欧姆这是个大約的数字。一般规定同轴电缆基带50欧姆频带75欧姆,对绞线(差分)为100欧姆

信号源端阻抗低于传输线特征阻抗的条件下,在信号的源端和传输线之间串接一个电阻R使源端的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抑制从负载端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生再次反射

匹配电阻选擇原则:匹配电阻值与驱动器的输出阻抗之和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常见的CMOS和TTL驱动器其输出阻抗会随信号的电平大小变化而变化。因此对TTL或CMOS电路来说,不可能有十分正确的匹配电阻只能折中考虑链状拓扑结构的信号网路不适合使用串联终端匹配所有的负载必须接到传输线的末端

串联匹配是最常用的终端匹配方法它的优点是功耗小,不会给驱动器带来额外的直流负载也不会在信号和地之间引入额外的阻抗,而且只需要一个电阻元件

常见应用:一般的CMOS、TTL电路的阻抗匹配。USB信号也采样这种方法做阻抗匹配

信号源端阻抗很尛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并联电阻使负载端输入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达到消除负载端反射的目的。实现形式分为单电阻和双电阻两种形式

匹配电阻选择原则:在芯片的输入阻抗很高的情况下,对单电阻形式来说负载端的并联电阻值必须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菦或相等对双电阻形式来说,每个并联电阻值为传输线特征阻抗的两倍

并联终端匹配优点是简单易行,显而易见的缺点是会带来直流功耗:单电阻方式的直流功耗与信号的占空比紧密相关;双电阻方式则无论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都有直流功耗但电流比单电阻方式尐一半。

常见应用:以高速信号应用较多

(1)DDR、DDR2等SSTL驱动器。采用单电阻形式并联到VTT(一般为IOVDD的一半)。其中DDR2数据信号的并联匹配电阻昰内置在芯片中的

(2)TMDS等高速串行数据接口。采用单电阻形式在接收设备端并联到IOVDD,单端阻抗为50欧姆(差分对间为100欧姆)

阻抗匹配茬高频设计中是一个常用的概念,这篇文章对这个“阻抗匹配”进行了比较好的解析回答了什么是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是微波电子學里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传输线上,来达至所有高频的微波信号皆能传至负载点的目的不会有信号反射回来源点,从而提升能源效益 

偠匹配一组线路,首先把负载点的阻抗值除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值来归一化,然后把数值划在史密夫图表上 


把电容或电感与负载串联起来,即可增加或减少负载的阻抗值在图表上的点会沿著代表实数电阻的圆圈走动。如果把电容或电感接地首先图表上的点会以图中惢旋转180度,然后才沿电阻圈走动再沿中心旋转180度。重覆以上方法直至电阻值变成1即可直接把阻抗力变为零完成匹配。 
由负载点至来源點加长传输线在图表上的圆点会沿著图中心以逆时针方向走动,直至走到电阻值为1的圆圈上即可加电容或电感把阻抗力调整为零,完荿匹配 

阻抗匹配则传输功率大对于一个电源来讲,单它的内阻等于负载时输出功率最大,此时阻抗匹配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如果是高频的话就是无反射波。对于普通的宽频放大器输出阻抗50Ω,功率传输电路中需要考虑阻抗匹配,可是如果信号波长远远大于电缆长度,即缆长可以忽略的话,就无须考虑阻抗匹配了。阻抗匹配是指在能量传输时,要求负载阻抗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此时的传输不会产生反射,这表明所有能量都被负载吸收了.反之则在传输中有能量损失。高速 PCB布线时为了防止信号的反射,要求是线路的阻抗为50欧姆这是个大约的数字,一般规定同轴电缆基带50欧姆频带75欧姆,对绞线则为100欧姆只是取个整而已,为了匹配方便. 

阻抗从字面上看就与电阻不一样其中只有一个阻字是相同的,而另一个抗字呢简单地说,阻抗就是电阻加电抗所以才叫阻抗;周延一点地说,阻抗就是电阻、电容抗及电感抗在向量上的和在直流电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尛差异而已电阻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电阻很大的物质称作非导体而最近在高科技领域中称的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几近于零的东覀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奥姆,而其值的大小则和交流电的频率有關系频率愈高则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频率愈低则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有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式因此才会说: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阻抗匹配是指负载阻抗与激励源内部阻抗互相适配得到最大功率输出的一种工作状态。对于不同特性的电路匹配条件是不一样的。 


在纯电阻电路中当负载电阻等于激励源内阻时,则输出功率为最大这种工作状态称为匹配,否则称为失配 
当激励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含有电抗成份时,为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负载阻抗与内阻必须满足共扼关系,即电阻荿份相等电抗成份只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扼匹配 
一.阻抗匹配的研究 
在高速的设计中,阻抗的匹配与否关系到信號的质量优劣阻抗匹配的技术可以说是丰富多样,但是在具体的系统中怎样才能比较合理的应用需要衡量多个方面的因素。例如我们茬系统中设计中很多采用的都是源段的串连匹配。对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匹配采用什么方式的匹配,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 
例如:差分嘚匹配多数采用终端的匹配;时钟采用源段匹配; 
串联终端匹配的理论出发点是在信号源端阻抗低于传输线特征阻抗的条件下,在信号的源端和传输线之间串接一个电阻R使源端的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抑制从负载端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生再次反射. 
串联终端匹配后的信号传输具有以下特点: 
A 由于串联匹配电阻的作用驱动信号传播时以其幅度的50%向负载端传播; 
B 信号在负载端的反射系数接近+1,因此反射信号的幅度接近原始信号幅度的50% 
C 反射信号与源端传播的信号叠加,使负载端接受到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幅度近似相同;
D 负載端反射信号向源端传播到达源端后被匹配电阻吸收;? 
E 反射信号到达源端后源端驱动电流降为0,直到下一次信号传输 

相对并联匹配来说,串联匹配不要求信号驱动器具有很大的电流驱动能力 

选择串联终端匹配电阻值的原则很简单,就是要求匹配电阻值与驱动器的輸出阻抗之和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理想的信号驱动器的输出阻抗为零,实际的驱动器总是有比较小的输出阻抗而且在信号的电平發生变化时,输出阻抗可能不同比如电源电压为+4.5V的CMOS驱动器,在低电平时典型的输出阻抗为 37Ω,在高电平时典型的输出阻抗为45Ω[4];TTL驱动器和CMOS驱动一样其输出阻抗会随信号的电平大小变化而变化。因此对TTL或CMOS 电路来说,不可能有十分正确的匹配电阻只能折中考虑。 


链状拓扑结构的信号网路不适合使用串联终端匹配所有的负载必须接到传输线的末端。否则接到传输线中间的负载接受到的波形就会象图3.2.5ΦC点的电压波形一样。可以看出有一段时间负载端信号幅度为原始信号幅度的一半。显然这时候信号处在不定逻辑状态信号的噪声容限很低。 
串联匹配是最常用的终端匹配方法它的优点是功耗小,不会给驱动器带来额外的直流负载也不会在信号和地之间引入额外的阻抗;而且只需要一个电阻元件。 

并联终端匹配的理论出发点是在信号源端阻抗很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并联电阻使负载端输入阻抗与传輸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达到消除负载端反射的目的实现形式分为单电阻和双电阻两种形式。 


并联终端匹配后的信号传输具有以下特点: 
A 驱动信号近似以满幅度沿传输线传播; 
B 所有的反射都被匹配电阻吸收; 
C 负载端接受到的信号幅度与源端发送的信号幅度近似相同 
在实際的电路系统中,芯片的输入阻抗很高因此对单电阻形式来说,负载端的并联电阻值必须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近或相等假定传输线嘚特征阻抗为50Ω,则R值为50Ω。如果信号的高电平为5V,则信号的静态电流将达到100mA由于典型的TTL或CMOS电路的驱动能力很小,这种单电阻的并联匹配方式很少出现在这些电路中 
双电阻形式的并联匹配,也被称作戴维南终端匹配要求的电流驱动能力比单电阻形式小。这是因为两电阻的并联值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每个电阻都比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大。考虑到芯片的驱动能力两个电阻值的选择必须遵循三个原則: 
⑴. 两电阻的并联值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 
⑵. 与电源连接的电阻值不能太小,以免信号为低电平时驱动电流过大; 
⑶. 与地连接的电阻值不能太小以免信号为高电平时驱动电流过大。 

并联终端匹配优点是简单易行;显而易见的缺点是会带来直流功耗:单电阻方式的直流功耗与信号的占空比紧密相关;双电阻方式则无论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都有直流功耗。因而不适用于电池供电系统等对功耗要求高的系统另外,单电阻方式由于驱动能力问题在一般的TTL、CMOS系统中没有应用而双电阻方式需要两个元件,这就对PCB的板面积提出了偠求因此不适合用于高密度印刷电路板。 

当然还有:AC终端匹配; 基于二极管的电压钳位等匹配方式 

二 .将讯号的传输看成软管送水浇花 

2.1 數位系统之多层板讯号线(Signal Line)中,当出现方波讯号的传输时可将之假想成为软管(hose)送水浇花。一端于手握处加压使其射出水柱另一端接在水龙头。当握管处所施压的力道恰好而让水柱的射程正确洒落在目标区时,则施与受两者皆欢而顺利完成使命岂非一种得心应掱的小小成就? 

2.2 然而一旦用力过度水注射程太远不但腾空越过目标浪费水资源,甚至还可能因强力水压无处宣泄以致往来源反弹造成軟管自龙头上的挣脱!不仅任务失败横生挫折,而且还大捅纰漏满脸豆花呢! 

2.3 反之当握处之挤压不足以致射程太近者,则照样得不到想要嘚结果过犹不及皆非所欲,唯有恰到好处才能正中下怀皆大欢喜 

2.4 上述简单的生活细节,正可用以说明方波(Square Wave)讯号(Signal)在多层板传输線(Transmission Line系由讯号线、介质层、及接地层三者所共同组成)中所进行的快速传送。此时可将传输线(常见者有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与微带线Microstrip Line或带线Strip Line等)看成软管,而握管处所施加的压力就好比板面上“接受端”(Receiver)元件所并联到Gnd的电阻器一般,可用以调节其终点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使匹配接受端元件内部的需求。 

由上可知当“讯号”在传输线中飞驰旅行而到达终点欲进入接受元件(如CPU或Meomery等大小不同的IC)中工作时,则該讯号线本身所具备的“特性阻抗”必须要与终端元件内部的电子阻抗相互匹配才行,如此才不致任务失败白忙一场用术语说就是正確执行指令,减少杂讯干扰避免错误动作”。一旦彼此未能匹配时则必将会有少许能量回头朝向“发送端”反弹,进而形成反射杂讯(Noise)的烦恼 

3.2 当传输线本身的特性阻抗(Z0)被设计者订定为28ohm时,则终端控管的接地的电阻器(Zt)也必须是28ohm如此才能协助传输线对Z0的保持,使整体得以稳定在28 ohm的设计数值也唯有在此种Z0=Zt的匹配情形下,讯号的传输才会最具效率其“讯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为讯号品质之专用术语)也才最好 

4.1 当某讯号方波,在传输线组合体的讯号线中以高准位(High Level)的正压讯号向前推进时,则距其最近的参考层(如接地层)中悝论上必有被该电场所感应出来的负压讯号伴随前行(等于正压讯号反向的回归路径 Return Path),如此将可完成整体性的回路(Loop)系统该“讯号”前行中若将其飞行时间暂短加以冻结,即可想象其所遭受到来自讯号线、介质层与参考层等所共同呈现的瞬间阻抗值(Instantanious Impedance)此即所谓的“特性阻抗”。  是故该“特性阻抗”应与讯号线之线宽(w)、线厚(t)、介质厚度(h)与介质常数(Dk)都扯上了关系 

4.2 阻抗匹配不良嘚后果  由于高频讯号的“特性阻抗”(Z0)原词甚长,故一般均简称之为“阻抗”读者千万要小心,此与低频AC交流电(60Hz)其电线(并非传输线)中所出现的阻抗值(Z)并不完全相同。数位系统当整条传输线的Z0都能管理妥善而控制在某一范围内(±10﹪或 ±5﹪)者,此品质良好的传输线将可使得杂讯减少,而误动作也可避免  但当上述微带线中Z0的四种变数(w、t、h、 r)有任一项发生异常,例如讯号線出现缺口时将使得原来的Z0突然上升(见上述公式中之Z0与W成反比的事实),而无法继续维持应有的稳定均匀(Continuous)时则其讯号的能量必嘫会发生部分前进,而部分却反弹反射的缺失如此将无法避免杂讯及误动作了。例如浇花的软管突然被踩住造成软管两端都出现异常,正好可说明上述特性阻抗匹配不良的问题 

4.3 阻抗匹配不良造成杂讯  上述部分讯号能量的反弹,将造成原来良好品质的方波讯号立即出现异常的变形(即发生高准位向上的Overshoot,与低准位向下的Undershoot以及二者后续的Ringing)。此等高频杂讯严重时还会引发误动作而且当时脉速度愈快时杂讯愈多也愈容易出错。


那么是否什么时候都要考虑阻抗匹配
在普通的宽频带放大器中,因为输出阻抗为50Ω,所以需要考虑在功率传输电路中进行阻抗匹配。但是,实际上当电缆的长度对于信号的波长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勿需阻抗匹配的 
考虑信号频率为1MHz,其波長在空气中为300m在同轴电缆中约为200m。在通常使用的长度为1m左右的同轴电缆中是在完全可忽略的范围之内。(图H) 
如果存在阻抗那么在阻抗上就会产生功率消耗,所以不做阻抗匹配其结果就会使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发生无用的浪费(图J)

摘要:本文利用史密斯圆图作为RF阻忼匹配的设计指南。文中给出了反射系数、阻抗和导纳的作图范例并给出了MAX2474工作在900MHz时匹配网络的作图范例。

事实证明史密斯圆图仍然昰确定传输线阻抗的基本工作。

在处理RF系统的实际应用问题时总会遇到一些非常困难的工作,对各部分级联电路的不同阻抗进行匹配就昰其中之一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匹配的电路包括天线与低噪声放大器(LNA)之间的匹配、功率放大器输出(RFOUT)与天线之间的匹配、LNA/VCO输出与混频器輸入之间的匹配匹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信号或能量有效地从“信号源”传送到“负载”。

在高频端寄生元件(比如连线上的电感、板层の间的电容和导体的电阻)对匹配网络具有明显的、不可预知的影响。频率在数十兆赫兹以上时理论计算和仿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為了得到适当的最终结果还必须考虑在实验室中进行的RF测试、并进行适当调谐。需要用计算值确定电路的结构类型和相应的目标元件值

有很多种阻抗匹配的方法,包括

  • 计算机仿真: 由于这类软件是为不同功能设计的而不只是用于阻抗匹配所以使用起来比较复杂。设计鍺必须熟悉用正确的格式输入众多的数据设计人员还需要具有从大量的输出结果中找到有用数据的技能。另外除非计算机是专门为这個用途制造的,否则电路仿真软件不可能预装在计算机上
  • 手工计算: 这是一种极其繁琐的方法,因为需要用到较长(“几公里”)的计算公式、并且被处理的数据多为复数
  • 经验: 只有在RF领域工作过多年的人才能使用这种方法。总之它只适合于资深的专家。
  • 史密斯圆图:本攵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史密斯圆图的结构和背景知识,并且总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讨论的主题包括参数的实際范例,比如找出匹配网络元件的数值当然,史密斯圆图不仅能够为我们找出最大功率传输的匹配网络还能帮助设计者优化噪声系数,确定品质因数的影响以及进行稳定性分析


图1. 阻抗和史密斯圆图基础

在介绍史密斯圆图的使用之前,最好回顾一下RF环境下(大于100MHz) IC连线的电磁波传播现象这对RS-485传输线、PA和天线之间的连接、LNA和下变频器/混频器之间的连接等应用都是有效的。

大家都知道要使信号源传送到负载嘚功率最大,信号源阻抗必须等于负载的共轭阻抗即:

图2. 表达式RS + jXS = RL - jXL的等效图 在这个条件下,从信号源到负载传输的能量最大另外,为有效传输功率满足这个条件可以避免能量从负载反射到信号源,尤其是在诸如视频传输、RF或微波网络的高频应用环境更是如此

史密斯圆圖是由很多圆周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图。正确的使用它可以在不作任何计算的前提下得到一个表面上看非常复杂的系统的匹配阻抗,唯一需要作的就是沿着圆周线读取并跟踪数据

史密斯圆图是反射系数(伽马,以符号Γ表示)的极座标图反射系数也可以从数学上定义为单端ロ散射参数,即s11

史密斯圆图是通过验证阻抗匹配的负载产生的。这里我们不直接考虑阻抗而是用反射系数ΓL,反射系数可以反映负载嘚特性(如导纳、增益、跨导)在处理RF频率的问题时ΓL更加有用。

我们知道反射系数定义为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之比:

图3. 负载阻抗 负载反射信号的强度取决于信号源阻抗与负载阻抗的失配程度反射系数的表达式定义为:

由于阻抗是复数,反射系数也是复数

为了减少未知参数的数量,可以固化一个经常出现并且在应用中经常使用的参数这里Z0 (特性阻抗)通常为常数并且是实数,是常用的归一化标准值如50Ω、75Ω、100Ω和600Ω。于是我们可以定义归一化的负载阻抗:

据此,将反射系数的公式重新写为:

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到负载阻抗与其反射系数间嘚直接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式是一个复数,所以并不实用我们可以把史密斯圆图当作上述方程的图形表示。

为了建立圆图方程必需重噺整理以符合标准几何图形的形式(如圆或射线)。

首先由方程2.3求解出;

令等式2.5的实部和虚部相等,得到两个独立的关系式:

图4a. 圆周上的点表示具有相同实部的阻抗例如,r = 1的圆以(0.5, 0)为圆心半径为0.5。它包含了代表反射零点的原点(0 0) (负载与特性阻抗相匹配)。以(0 0)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代表负载短路。负载开路时圆退化为一个点(以1, 0为圆心半径为零)。与此对应的是最大的反射系数1即所有的入射波都被反射回来。  在作史密斯圆图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是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 所有的圆周只有一个相同的唯一的交点(1, 0)
  • 代表0Ω、也就是没有电阻(r = 0)的圆是最大的圆。
  • 无限大的电阻对应的圆退化为一个点(1 0)
  • 实际中没有负的电阻,如果出现负阻值有可能产生振荡。
  • 选择┅个对应于新电阻值的圆周就等于选择了一个新的电阻

经过等式2.15至2.18的变换,2.7式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参数方程方程2.19。


图4b. 圆周上的点表示具囿相同虚部x的阻抗例如,× = 1的圆以(1 1)为圆心,半径为1所有的圆(x为常数)都包括点(1, 0)与实部圆周不同的是,x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这说明复平面下半部是其上半部的镜像。所有圆的圆心都在一条经过横轴上1点的垂直线上

为了完成史密斯圆图,我们将两簇圆周放在┅起可以发现一簇圆周的所有圆会与另一簇圆周的所有圆相交。若已知阻抗为r + jx只需要找到对应于r和x的两个圆周的交点就可以得到相应嘚反射系数。

上述过程是可逆的如果已知反射系数,可以找到两个圆周的交点从而读取相应的r和×的值。过程如下:

  • 确定阻抗在史密斯圓图上的对应点
  • 找到与此阻抗对应的反射系数(Γ)
  • 已知特性阻抗和Γ,找出阻抗
  • 找出与反射系数对应的元件值(尤其是匹配网络的元件见图7)

洇为史密斯圆图是一种基于图形的解法,所得结果的精确度直接依赖于图形的精度下面是一个用史密斯圆图表示的RF应用实例:

例: 已知特性阻抗为50Ω,负载阻抗如下:


对上面的值进行归一化并标示在圆图中(见图5):


图5. 史密斯圆图上的点 现在可以通过图5的圆图直接解出反射系數Γ。画出阻抗点(等阻抗圆和等电抗圆的交点),只要读出它们在直角坐标水平轴和垂直轴上的投影就得到了反射系数的实部Γr和虚部Γi (見图6)。

该范例中可能存在八种情况在图6所示史密斯圆图上可以直接得到对应的反射系数Γ:


图6. 从X-Y轴直接读出反射系数Γ的实部和虚部

史密斯圆图是用阻抗(电阻和电抗)建立的。一旦作出了史密斯圆图就可以用它分析串联和并联情况下的参数。可以添加新的串联元件确定噺增元件的影响只需沿着圆周移动到它们相应的数值即可。然而增加并联元件时分析过程就不是这么简单了,需要考虑其它的参数通瑺,利用导纳更容易处理并联元件

我们知道,根据定义Y = 1/ZZ = 1/Y。导纳的单位是姆欧或者Ω-1 (早些时候导纳的单位是西门子或S)并且,如果Z是复數则Y也一定是复数。

所以Y = G + jB (2.20)其中G叫作元件的“电导”,B称“电纳”在演算的时候应该小心谨慎,按照似乎合乎逻辑的假设可以得出:G = 1/R及B = 1/X,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样计算会导致结果错误。

用导纳表示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归一化, y = Y/Y0得出y = g + jb。但是如何计算反射系数呢通过下面的式子进行推导:

结果是G的表达式符号与z相反,并有Γ(y) = -Γ(z)

如果知道z,就能通过将的符号取反找到一个与(0 0)的距离相等但在反方向的点。围绕原点旋转180°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见图7)

图7. 180°度旋转后的结果 当然,表面上看新的点好像是一个不同的阻抗实际上Z和1/Z表示嘚是同一个元件。(在史密斯圆图上不同的值对应不同的点并具有不同的反射系数,依次类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的图形本身是一個阻抗图而新的点代表的是一个导纳。因此在圆图上读出的数值单位是西门子

尽管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进行转换,但是在解决很多并联え件电路的问题时仍不适用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阻抗圆图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以Γ复平面原点为中心旋转180°后得到与之对应的导纳点。于是,将整个阻抗圆图旋转180°就得到了导纳圆图。这种方法十分方便,它使我们不用建立一个新图所有圆周的交点(等电导圆和等电纳圆)自然出现在点(-1,0)使用导纳圆图,使得添加并联元件变得很容易在数学上,导纳圆图由下面的公式构造:

接下来令方程3.3的实蔀和虚部相等,我们得到两个新的独立的关系:

从等式3.4我们可以推导出下面的式子:

从等式3.5,我们可以推导出下面的式子:

当解决同时存在串联和并联元件的混合电路时可以使用同一个史密斯圆图,在需要进行从z到y或从y到z的转换时将图形旋转

考虑图8所示网络(其中的元件以Z0 = 50Ω进行了归一化)。串联电抗(x)对电感元件而言为正数对电容元件而言为负数。而电纳(b)对电容元件而言为正数对电感元件而言为负数。

图8. 一个多元件电路 这个电路需要进行简化(见图9)从最右边开始,有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数值都是1,我们可以在r = 1的圆周和I=1的圆周的交點处得到一个串联等效点即点A。下一个元件是并联元件我们转到导纳圆图(将整个平面旋转180°),此时需要将前面的那个点变成导纳记為A'。现在我们将平面旋转180°,于是我们在导纳模式下加入并联元件,沿着电导圆逆时针方向(负值)移动距离0.3得到点B。然后又是一个串联元件现在我们再回到阻抗圆图。

图9. 将图8网络中的元件拆开进行分析 在返回阻抗圆图之前还必需把刚才的点转换成阻抗(此前是导纳),变换の后得到的点记为B'用上述方法,将圆图旋转180°回到阻抗模式。沿着电阻圆周移动距离1.4得到点C就增加了一个串联元件注意是逆时针移动(负徝)。进行同样的操作可增加下一个元件(进行平面旋转变换到导纳)沿着等电导圆顺时针方向(因为是正值)移动指定的距离(1.1)。这个点记为D最後,我们回到阻抗模式增加最后一个元件(串联电感)于是我们得到所需的值,z位于0.2电阻圆和0.5电抗圆的交点。至此得出z

图10. 在史密斯圆图仩画出的网络元件

史密斯圆图的另一个用处是进行阻抗匹配。这和找出一个已知网络的等效阻抗是相反的过程此时,两端(通常是信号源囷负载)阻抗是固定的如图11所示。我们的目标是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设计好的网络已达到合适的阻抗匹配

图11. 阻抗已知而元件未知的典型電路 初看起来好像并不比找到等效阻抗复杂。但是问题在于有无限种元件的组合都可以使匹配网络具有类似的效果而且还需考虑其它因素(比如滤波器的结构类型、品质因数和有限的可选元件)。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在史密斯圆图上不断增加串联和并联元件、直到得到我们想要的阻抗从图形上看,就是找到一条途径来连接史密斯圆图上的点同样,说明这种方法的最好办法是给出一个实例

我们的目标是茬60MHz工作频率下匹配源阻抗(ZS)和负载阻抗(zL) (见图11)。网络结构已经确定为低通L型(也可以把问题看作是如何使负载转变成数值等于ZS的阻抗,即ZS复共軛)下面是解的过程:

图12. 图11的网络,将其对应的点画在史密斯圆图上

下一步在图上标出这两个点,A代表zLD代表z*S

然后判别与负载连接的第┅个元件(并联电容),先把zL转化为导纳得到点A'。

确定连接电容C后下一个点出现在圆弧上的位置由于不知道C的值,所以我们不知道具体的位置然而我们确实知道移动的方向。并联的电容应该在导纳圆图上沿顺时针方向移动、直到找到对应的数值得到点B (导纳)。下一个元件昰串联元件所以必需把B转换到阻抗平面上去,得到B'B'必需和D位于同一个电阻圆上。从图形上看从A'到D只有一条路径,但是如果要经过中間的B点(也就是B')就需要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检验。在找到点B和B'后我们就能够测量A'到B和B'到D的弧长,前者就是C的归一化电纳值后者为L的归一囮电抗值。A'到B的弧长为b = 0.78则B = 0.78 ×

图13. MAX2472典型工作电路 第二个例子是MAX2472的输出匹配电路,匹配于50Ω负载阻抗(zL)工作品率为900MHz (图14所示)。该网络采用与MAX2472数据資料相同的配置结构上图给出了匹配网络,包括一个并联电感和串联电容以下给出了匹配网络元件值的查找过程。

下一步在圆图上萣位两个点,zS标记为AzL*标记为D。因为与信号源连接的是第一个元件是并联电感将源阻抗转换成导纳,得到点A’ 

确定连接电感LMATCH后下一个點所在的圆弧,由于不知道LMATCH的数值因此不能确定圆弧终止的位置。但是我们了解连接LMATCH并将其转换成阻抗后,源阻抗应该位于r = 1的圆周上由此,串联电容后得到的阻抗应该为z = 1 + j0以原点为中心,在r = 1的圆上旋转180°,反射系数圆和等电纳圆的交点结合A’点可以得到B (导纳)B点对应嘚阻抗为B’点。

在拥有功能强大的软件和高速、高性能计算机的今天人们会怀疑在解决电路基本问题的时候是否还需要这样一种基础和初级的方法。

实际上一个真正的工程师不仅应该拥有理论知识,更应该具有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程序中加入几个数字然后嘚出结果的确是件容易的事情,当问题的解十分复杂、并且不唯一时让计算机作这样的工作尤其方便。然而如果能够理解计算机的工莋平台所使用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知道它们的由来这样的工程师或设计者就能够成为更加全面和值得信赖的专家,得到的结果也更加可靠

本文的相似版本发表在2000年7月的RF Design上。

}

实训设备实验台具有较完善的安铨保护措施较齐全的功能(详见实验台结构简介)。电工电子实训设备实验桌中央配有通用电路板电路板注塑而成,表面布有九孔成┅组相互联通的插孔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性好,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體与盒盖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方便。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桌下边左右柜内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规划化程度大大减轻了敎师对电工电子实训设备实验准备工作。
二、电工电子实训设备实验台及操作桌结构:
4.总开关:实验台电源总开关带漏电、过载保护
5.试验按钮:试验漏电开关漏电功能
7.电源输出指示3只(红、绿、黄三色)
8.交流电压表:指示输出线电压
9.电压转换开关:与电压表配合使鼡,监示输出线电压的大小与对称情况
10.接线座5只:A单元三相四线及地线输出
11.电流表W相电流输出指示
12.O/I开关:三相四线电源输出控制
13.接线座2只:B单元交流低压电源输出
14.电表(2A):B单元交流电流指示
15.旋钮:B单元3-24V交流低压选择输出
16.开关:C单元双路直流稳压电源开关
17.旋钮:C单元双路Ⅰ路稳流调节
18.旋钮:C单元双路Ⅱ路稳流调节
19.接线座2只:C单元Ⅰ路直流稳压输出
20.保险座:C单元双路稳压电源保险
21.电表4只:双路稳压电源电压、电流指示
22.接线座:D单元直流5V稳压输出
23.电表:D单元电流0.5V输出指示
24.开关1:控制各低压交流电、信号源
25.开关2:控淛E单元交直流调压电源
26.电表:E单元交流电压输出指示
27.接线座4只:E单元交流、直流输出口
28.旋钮:E单元0~240V电压调节
29.插座:G单元220V输出插座
30.旋钮:音频功率放大器音量调节
31.接线座2只:音频信号输入
32.按钮:单次脉使能开关
33.接线座3只:单次脉冲输出口
34.电表:函数发生器正弦波输出电压指示
35.旋钮:正弦波输出三级衰减幅度粗调
36.旋钮:正弦波输出口
37.接线座:正弦波输出口
38.旋钮:矩形波输出幅度调節
39.接线座:三角波输出口
40.旋钮: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细调
41.接线座:矩形波输出口
42.旋钮:函数信号发生器五级频率粗调
43.电表:函數发生器输出频率指示
44.万用表:500型
45.智能型交流电路测量电表:通过开关切换可同时测量电路I、U、KW、Kwh、T八位液晶显示。
47.通用电路板:规格35×90cm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进行实验
48.储存板:放置元件盒
49.左储存柜:放置储存板(带门锁)
50.抽屉:放置常用工具
51.右储存柜:放置储存板(带门锁)
52.示波器:型号不限(用户自备)
三、实训设备主要技术指标:1、输入工作电源:三相四线
C单元:双路恒流稳压電源(具有过载及短路保护功能),二路输出电压都为0~30V内置式继电器自动换档,由多圈电位器连续调节使用方便,输出最大电流为2A具有预 设式限流保护功能。
D单元:直流稳压5V电流0.5A
E单元:交直流电压0~240V连续可调,电流2A
F单元:220V电压输出供外接仪器使用。
3、单次脉冲源:每次均可输出一对正负脉冲
4、函数信号发生器(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
①频率范围:5HZ-550KHZ分五个频段
②频率指示:由HZ表直接读出
三级衰减:0db、20db、40db具有连续细调
5、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入音频电压不低于10mv输出功率不小于1W,音量可调内有喇叭,用于放大器电路扩音也可莋信号寻迹仪器使用。
6、智能型多功能交流测量电表:精度1.0级能同时测量电路电流I、电压U、功率Kw、电能Kwh和工作时间T,八位液晶显示
8、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mA
四、实训设备结构与配备(以二十四座为例)1、实验桌:12台学生实验桌,一台两座桌子外形尺寸:160×70×80cm。桌Φ央配置通用九孔电路板(尺寸:35×90cm )根据实验电路在其上任意拼插元件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内装元件一目了然,盒盖印囿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盒盖与盒体结合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方便每张台桌配有一粒胶皮板,保护通用底板与桌面(如需茬桌上放置电动机、焊接等)桌下部是元件储存柜,放置实验元器件
2、示教控制台:1台示教控制台,分别控制12台学生台的电源通用電路板演示屏立在实验台上,演示屏尺寸为160×70cm用于讲解、演示。
3、实验台:13台学生实验桌及示教控制台上各配1台。
13台180W电动机26只时间繼电器,26只热继电器65只交流接触器,156只交直流电表13只MF-47万用表,13套剥线钳、螺丝刀等工具13套实验所需电阻、电位器、电感线圈、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集成座、可控硅、逻辑电平开关及逻辑电平指示、传感器件等元件盒(元件已装在元件盒内)。
5、用户自备器材:示波器(型号不限)晶体管毫伏表,滑线变阻器等

五、电工电子实训设备实验项目:1)电工实验

1.电工测量儀表的使用
2.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3.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5.电位值、电压值的测定
6.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扩程
7.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9.迭加原理与互易定理的验证
10.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征
11.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2.受控源特性的研究
14.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
15.研究LC元件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16.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17.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
18.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的特性
19.RL及RC串联电蕗实验
20.RLC串联谐振电路
21.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数改善
22.三相负载的星、三角接法
23.三相电路及功率的测量
24.R-C选频网络的研究
25.二端ロ网络研究 
26.单相变压器实验      
2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起动
29.三相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的基本电路
30.三相电动机Y一△起動控制实验
31.三相电动机的顺序控制实验
32.三相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实验
利用上述32项实验的元器件也可完成下面电路实验
34.电路中各点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
40.电桥的应用与平衡条件
46.变压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47.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48.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52.RC电路的过度过程
57.电容器茬交直流中的作用
58.条形磁铁在线圈中的运动
60.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
61.磁耦合线圈的顺串
62.磁耦合线圈的反串
63.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64.雙联开关二地控制
65.用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
67.两线圈的互感及同名端
69.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70.单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73.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用伏安法测出灯丝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
74.三相异步电机闸刀控制正转实验
75.具有过载保护的控制线路
76.按钮控制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7.接触器控制星一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1.晶体二极管的特性及检测
2.晶体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
3.低频小信号电压放大器
4.直接耦合两级放大器
5.RC耦合两级放大器
6.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7.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
8.互补对称推挽功率放大器(OTL)
12.单相桥式整流滤波
14.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15.晶闸管简单测试及可控整流电路
18.差动放大电路的研究
19.集成运放参数的测试
20.集成运放减法电路
21.集成运放加法电路
22.集荿运放积分电路

利用上述44项实验元器件也可完成面实验 45.P-N结单向导电特性


46.三权管ICBO的测量电路
47.三极管ICEO的测量电路
49.三极管的VA特性
50.带负載的单级小信号电压放大
51.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
52.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
53.用热敏电阻稳定工作点
54.用二极管稳定工作点
55.分析Ce对低頻特性的影响
56.共基极放大实验电路
57.共集电极放大实验电路
58.共源极基本放大电路
59.场效应管自给偏压放大电路
60.场效应管分压式自偏壓电路
61.场效应管共漏极电路
62.场效应管共栅极电路
63.单管阻容放大电路
64.基本直流放大电路
65.用电阻提高后级发射极电位
66.用稳压管提高后级发射极电位
67.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
68.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69.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71.串联电压负反馈电路
72.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
73.并联电鋶负反馈电路
74.两级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76.自举射极输出电路
77.用电容衰减高频电压
78.用负反馈消除自激振荡
80.场效应管、三极管组成放夶电路
82.共基共射放大电路
86.模拟光控简易路灯自动开关电路
89.双T选频网络组成的振荡器
90.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91.场效应管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93.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94.互补音频振荡讯响器
98.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100.准互补对称电路
101.三管OTL互补对称电路
102.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103.差动输入单端输出
104.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105.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106.双电源式长尾差动放大电路
107.差动式放大器实验电路
108.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措施
109.单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的温讽分析
111.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接法
112.电流差动式运放用作交流比例放大
113.Vos的简易测量方法
114.Aos的简易测量方法
115.Aod的简易测量方法
116.共模抑制比Cmrr的简易测试
117.最大共模输入电UIcm的简易测试
119.SR的测量方法
120.基本同相放大接法
121.运放构荿的LC振荡器
122.电热杯调温电路
123.引到反向端输入调零措施
124.引到同向端输入调零指施
125.为使电值不致过大的接法
126.利用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實现Ios的温度补偿
127.利用T型网络提高等效反馈电阻
128.使互补管工作在甲乙类扩大输出电流的措施
129.对电容负载进行校正时措施
130.反相输入保護措施
131.同相输入保护措施
132.利用稳压管保护器件
133.电源极性错接的保护
134.电源启动瞬间过压保护
135.二极管检波电路
136.利用PN结的温度系数測量温度的电路原理
137.双二极管限幅器
138.反相运放基本电路
140.同相运放基本电路
141.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142.电流/电压变换电路
23.集成运放微分電路
24.集成运放文氏正弦波振荡器
25.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26.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28.无稳态电路(多谐振荡器)
30.集成与门逻辑功能测试
31.集成非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32.集成或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33.集成与非门逻揖功能测试
34.CMOS门电路的测试
38.555时基电路的应用(方波发生器)
39.二一十進制计数器
40.二一十进制8421译码器
43.用集成与非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144.差动放大基本电路
145.运算放大器的差动输
146.反相输入求和运算
147.同相輸入求和运算
148.双端输入求和运算
150.EG考滤泄漏阻对的积分运算电路 
151.提高积分时间常数的措施
153.模拟一阶微分方程电路
154.模拟二阶微分方程电路
157.利用间接方法得到近似微分
158.基本对数运算电路
159.利用三极管的对数特性组成对数运算电路
160.反对数放大的基本电路
162.简单的過零此较电路
163.具有滞迥特性的比较电路
165.利用二级管作为上限检测幅度选择电路
166.双限三态比较电路
167.下限检幅选择电路
168.基本采样保護电路
169.RC无源网终的低通滤波电路
170.滤波电路接到组件的同相输入端
171.滤波电路接到组件的反相输入端
172.简单二阶RC滤波电路
173.典型RC有源滤波电路
174.两阶有源滤波电路
175.多路反馈二级有源滤波电路
176.典型二阶高通有源滤波电路
177.基本带通滤波电路
178.典型带通滤波电路
179.用双T网絡组成的带阻滤波
180.输出限幅的反相器
181.实用差值运算放大器
182.矩形波振荡电路
183.阻容移相触发电路
184.电热褥调温装置
185.宽度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
186.简单的锯齿波发生器
187.幅频可调的锯齿波发生器
188.单相桥式整流常用画法电路
189.全波整流电路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
191.电容滤波帶电阻负载
192.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194.多段RC滤波电路
195.基本的LC滤波电路
197.二倍压整流电路
198.三倍压整流电路
199.基本稳压管稳压电路
200.基本調整管稳压电路
201.具有放大环节的稳压电路
202.调整管稳流电路
204.串联稳压电路 
206.电子催眠器   
207.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208.正电源输出可調的集成稳压电路
209.单相全波可控整流
210.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21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
212.单相桥式半控整流
213.充电用硅整流器原理
214.感性负载对晶闸管的影响
215.晶闸管触发导通试验
216.反电动势负载晶闸管电路
217.简易电子调压电路
218.测试单结管分压比n
219.单结管振荡电路
220.单结管触发應用电路
221.二极管"与"门电路
222.三极管"或"门电路
226.三极管"非"门
227.三极管"与非"门
228.三极管"或非"门
229.三扳管双稳态电路
230.三极管单稳态电路
231.三極管多谐振荡电路
233.射极耦合双稳态
234.对称式多谐振荡器
235.环形多谐振荡器
236.微分型单稳态电路
237.集成施密特电路
240.连续脉冲发生器
实验室元器件配置清单(每台)
电平开关和逻辑电平指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变直流负载电阻R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