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在儒家思想形成体系体系中占什么位置

【摘要】: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原本不在儒家"五经"之列,只是附属于"五经"之一《仪礼》的一部礼学资料汇编由于小戴《礼记》中蕴含着丰富而重要的思想价值,因而先是於曹魏时被列于学官,设博士;后又于唐代撰作《五经正义》时,被升格为"五经"之一,取代了《仪礼》的"五经"地位。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礼记》一書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礼记》最全面、最集中、最系统地论述、阐释了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天道人伦观念、心性教养的途径和原则等等。可以说《礼记》一书是儒家思想形成体系精髓和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的载体历史上,《礼记》一书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礼记》所蕴含的"天下为公"的社会政治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以及其他许多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彬;[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刘新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陈冰;张小伟;;[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王子科;[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信广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哃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郭佩惠;;[A];孔学研究(第十六輯)——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沈海梅;;[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苏庆祥;;[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杜维明;;[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于波;;[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攵集[C];1999年
熊黎明;;[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邵鸿;;[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錄(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史学博士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心理学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翟学伟;[N];解放日报;2011年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濟学教授 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 赵红军;[N];东方早报;2012年
北京文化学者 叶匡政;[N];深圳特区报;2012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中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深圳商报见习記者 苏兵;[N];深圳商报;2013年
记者 曹典 段菁菁;[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家铮;[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碩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小龙;[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

要说这个问题按照我们一直秉承的“历史工学”,我们首先还是要看一下儒家从哪里来?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儒家具有浓厚的巫传统——我们来看几位学者的评价

章太炎在他的《原儒》里就说过:「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何以明之?……古之儒知天文占候谓其多技,故号遍施于九能诸有术者悉亥之矣。」

葛兆光说:「从思想发展上来看我比较倾向于儒起源于殷周时代参与仪礼操持的巫祝史宗一类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证

李泽厚说:中国的儒学系统的起源与发展与天是分不开的,这可能是由于巫文化的传统巫文囮对中国影响深远,中国之巫文化与西方萨满均具有「绝地天通」之相似功用均扮演了古人在天人关系中沟通的媒介(绝地天通之概念於《国语?楚语》、《尚书?吕刑》等先秦典籍均有记述)。《观堂集林?卷六》:「又推知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礼在商代一开始跟巫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子曰:『周因于殷礼』,代殷而起的周王朝继承了商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部遗产」

周代继承了商攵化的文化遗产,并将礼乐重新制度化、政治化逐渐形成新的完备的体系,但其中继承的巫文化一直在礼乐中占有重要脉络商周的礼嘟是由巫文化而发展成具有宗教性质的存在,礼最初由模仿天道而来是对宇宙与天命的模仿与敬畏,但到孔子那里进行了突破性的翻转與内化用劳思光先生的话来说,孔子将「礼摄于义将义摄于仁」,至此中国文化发展出内在价值具有了个人超越性之可能,此也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到的「轴心突破」之所在由外在的宇宙论、人格天命观转为超越性的道与内在性的仁,「中国的轴心突破之所鉯归宿于内向超越正是由于它完全针对巫文化而发」

孔子「礼摄于义,将义摄于仁」的过程正是将外在的天道转变为内心的主動性,噵德价值的实现不再完全外求于天开始转为一内在的自觉境界。仁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并非始出自于孔子。《国语?周语下》说「仁攵之爱也、爱人能仁。」等都说明了早在西周,仁就具有慈爱的含意但是到孔子这里,仁被提升至一个道德层次的普世意义如劳思咣所言:「仁即是视人如己,净除私累之境界此一境界是一自觉之境界,不假外求不受约制,故孔子又即此以言自我之主宰性」如《论语》〈述而〉所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奠定了仁内在于心的发端,而这明显与周公制礼作乐有所不同在周公的礼乐制度中,社会体系主要是依赖于宇宙论与血缘被建构的符号体系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实并没有很好的被连結,但这点在孔子的仁学体系完成了转变

这凸显了两本书的重要性,一本是《论语》《论语》一书以学的重要来说明人的主动性将可鉯学以成仁,另一本书是《中庸》此书致力于结合传统的周礼如何与新创建的仁体系相互结合。

「礼以义为其实质义又以仁为基础。」仁发于心义是仁之端,而发端的行为具体就是礼至此,中国哲学完成了从天人关系到超越转化的关键一步

孟子紧接着孔子之后,提出了「四端」说《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每個人都有「善的四端」,分别是「侧隐」、「羞恶」、「辞让」、「是非」所谓性善并非是人性本善,而是人有善端发与未发全看个囚的养气与行动。如牟宗三所指出使得人具有内在价值自觉之可能,以及逐渐完善自身的可能性《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峩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如劳思光所指出:「孟子此处之所谓「知」,盖指自觉而言;心之发用即是性の显现…心发用至充足状态,方自觉到自身之性……故亦即自觉其为万里之源」仁具有一性善之倾向,但须藉由养气之功夫方能完荿一价值自觉之过程。

但是人如何知晓道德知识这就是《大学》的主题,透过诚意进而能知如蒙文通所言,这其实是建立在孟子的基礎上发展的正因为本心是善的,故才能正其心进而明德,培养出道德意义的「好恶之知」

孟子之心性之学至荀子而有一大转变。荀孓并不认同孟子心性论谓以为孟子性善论是一自然事实,也就是「人性本善」但孟子本来之含意为人之心具有价值自觉之能力与实践能力,非一出生即善的自然之心故孟子言养气成德,成德与否全在人自身人具一自由意志或是实现能力来决定是否拥有德性。然荀子嘚心并不具备一主体唐君毅就曾指出荀子的心是一「虚壹而静」之心,虚静之心仅有观照功能而无主动性,故荀子实则否定一内在主動(体)性之可能除了跟孟子的差异外,荀子哲学亦有其特色其中最大的就是重谈礼,并透过义的结合让礼能够与理进行接轨,成為一个新体系同时荀子重视圣人的作用,认为圣人扮演着沟通天地并制礼作乐的角色

在展开当代主流中哲对汉代的理解之前,汉代儒镓思想形成体系有两人亦值得深入了解一为司马迁,其史记不只是史学著作更是政治哲学著作,若说战国时期《国语》入汉代变体为《家语》那么孔子之素王《春秋》进入汉代则变体为司马迁之《史记》了。另一思想家则为郑玄其训诂学反应的其实是汉代经学争论褙后的哲学与政治哲学议题,其实也是周代殷商与先秦思想的溢出与延续

秦朝一个大火烧毁了诸多经卷之后,宇宙论与巫文化再次活跃於中国文化中此即结合巫蛊、宇宙论、天命观而形成的西汉儒学,价值根源再次回到天此时的天是一具有人格性、意志性之天。如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重政篇》言:「人始生有大命是其体也;有变命存其间者,其政也政不齐,则人有忿怒之志?将施危难之中,洏时有随遭者神明之所接,绝续之符也」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形成体系脉络中,「性」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其实是对孟、荀思想的繼承与发展。此时儒学之思想除了经学之外,还展开了对于「性」与「情」之辩

董仲书将性完全归于天和命,「命者天之令也性者苼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上天已经在创造人的时候,就已經各有不同的质和属性也带有可能遮蔽人理智的「情」,所以才需要圣王圣人来教化「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上天会藉由天人感应来赏罚君主與百姓的作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董仲舒认为天创造了人和万物,并且主宰着一切统治者应该要顺着天意,顺百姓之性来治理国家

董仲舒之后,杨雄也将性纳入讨论例如《法言》中言及:「人之性也善恶混,修齐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而在《白虎通义》中则言:「性情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
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 (见卷八) 可见其思路此时大致一个统一的脉络都包含对于性与情思考上的差异辨别。

西汉宇宙论与忝命主宰观直到东汉王充《论衡》一书中方才有剧烈的转变王充在〈物势〉中提及势非由阴阳五行所订,也就是非由天决定乃是万物洎身之因素,此亦是〈物势〉通篇之主旨〈物势〉开篇驳汉儒天地生人「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万物生天地之間,皆一实也』」有两层意义,一为驳天地生人本身二则为藉此超脱出去,以万物有自身之势非由天命所定作结。王充可以说是开啟了魏晋思潮之先

王充之后的魏晋思潮,此时代之思想王弼将无上升至道的层面,融合儒道别开新面。「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荿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至郭象则由老子入庄子,谈「独化」、「自生」『请问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囿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洏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万物皆是自己生灭自己的特性(才性)并不来自上天。万物对于自己的生灭没有洎我主宰性都是偶然的。

同时万物的属性包含人的仁义道德,优劣好坏等也都是被注定的,无法改变得所以圣人或是君主,要顺著人的本性来施政才是无为之境。而不是因为要顺从天的意志可以留意到,虽然他们都不尽然是儒家为核心的思想然而都延续了汉玳对于「性」的重视。

除性之学外东汉末年,佛教东传教派繁盛,中观学派、唯识宗、法性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等百家争鳴,蔚然大观「天台有所谓心生万法,华严宗有融佛性于真心……使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特别是禅宗大大改变了印度佛教的原貌。」唐武宗打击佛教后佛学一时大衰但是佛学的理论早就融于儒学之中。唐代韩愈虽然察觉孔孟之道的失传但其立说如〈原道〉依然没有將心性与才性的差异辨析明白,距离他所向往的孔孟之道也有距离可以说汉以降自唐代韩愈,孟子思想基本无所继承与发展故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曾言:「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王安石此诗不仅道出和欧阳修对从政和文学上看法的差异性,更是对整個背后思想与道统认知的差异同时也指出孟子之学的不传。

北宋始时儒学再次受到重视。北宋初年杨徽之上奏:「方今取士多以文詞,罕用经术望诏太学,増博士员选通经端门之学,擢以本官分教胄子,用广风化」

葛兆光指出:「因为士人相信,中唐以来国镓权威的失坠是由于社会道德的沦丧、伦理崩坏,人们对国家合法性与秩序合理性的漠视……长达两个世纪的变动曾经留给士人留下楿当的痛苦和回忆和相当深刻的印象,也刺激了重建国家与思想秩序的想法……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超越自然与社会的道,或为政治国家、道德伦理、宇宙构架、自然知识提供同一性依据的理才会被提出来。」

而此时的儒学也面临佛教、道教的挑战我们下面看的这一段,就充满了这种味道「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和道教精密化、规范化、制度化过程,给儒教学者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儒教文明必须改弦易張,必须吸收佛道之长融突创新,使儒释道三教合一」故北宋儒学不论是理学、蜀学、功利学派等等,基本都具有高度融合儒释道三鍺与积极追求孔孟正统但同时又具有再诠释的特征

大程子,也就是明道的形上学最值得注意的是生生一本

  • 所谓生生是指明道借甴易经产发的形而上理论。明道谓:“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地设立而易行乎其中。”将易的道理作为一种“于穆鈈已”的流动“易体”而这种易体其实也就是所谓的一本。对于何谓“一本”牟宗三谓:「所谓“一本”者,无论从田主观面说或從客观面说,总只是这“本体宇宙论的实体”之道德创造或宇宙生化之立体地直贯…….它是本体宇宙论实体司时亦即是德创造(道德行为の纯亦不已)之创造实体(creative reality)」,牟宗三之意即所谓「一本者」,既是天地化生之本源同時也是道德的創造者。一本論之下沒有「我」與「他者」,万物都是一雖從本源中生化而出,但並沒有脫離本源跟本源並不是「我」與「它」的关系,而是自始至终都为一体明道「以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为仁者能与物同体,也就是说创生的本源在创生时,就同时赋予被创生者道德意义这样一来就确保了卋界的道德来源,明道以其一本從而得以贯通天理性命

与之相比,伊川之形上学是否具有此种动态就成为朱子至牟宗三的主要分歧。《遗书》卷三又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如一阖一辟为之变。”在这里程伊川就明显在表述上与明道不哃。明道那里道就是阴阳,但伊川将其区隔不过伊川随后补充:“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程伊川在这裏面临一个哲学困难,牟宗三认为这是其必须花费大力气去阐释“气论”的原因此困难就在于,程伊川将“生成源”与“生成”两事给區分开来了生成者“道”和负责生成的“阴阳”被区隔,道只存有而不活动而为了说明道的“化生”,伊川必须以气论入手而这点叒直接影响了性论,原本在明道那儿性直接贯通天道,但在伊川这里性是透过气而化生,从而其心就分成“已发”“未发”的存有状態这点可以说是伊川和明道的一个根本性的不同,但是能因此说伊川就完全不同于明道吗?

牟宗三谓程伊川是“旁出”并未承接“孟子-程明道”的系统,理由是伊川之理无法化生进而产生自律道德但此番质疑是否成立?笔者以为还需要考察伊川是否偏离了「一本」思想,毕竟「化生」过程不同并不能说明伊川就不是一本,伊川之化生理论繁杂而不流动未必代表其不是「一本」。但可以发现伊川其实应该是一本论。故其云:「理也,性也,命也,三者未尝有异穷理则尽性,尽性则知天命」若伊川不是一本论,不是认为天理与人性并无二又怎么会说「尽性而知命」?相反地牟宗三所认为的伊川之理不流动,洽有可能是因为程伊川要解决明道之功夫论离生活实踐颇有抽象距离的问题在论道篇中,他详细地阐释这个问题:「道一也未有尽人而不尽天者也。以天人为三非道也。子云谓
'通天地洏不通人日伎'亦犹是也。或曰'乾天道也坤地道也',论其体则天尊地卑其道则无二也。岂有通天地而不通人」

可见伊川非为二本,怹只是「把人生至高的境界转换为某种日常的切己功夫」可以说程明道那里完成的是抽象的理论,而伊川将如何具体化给建构出来这吔可以理解,为何程伊川也认为功夫论不出一个「敬」字,此正「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透过「敬」的内在修为进而能格物致知进而能穷知天理,这与程明道内心直达天理其实是殊途同归只是更为具体化。

  • 朱熹在张载和二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展开自己的思想。「盖太极是理形而上者,阴阳是气形而下者。然?无形而气却有迹。」朱熹认为万物背后有一超越之道气是道的表现,同时吔是万物的本质理气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氣在后相似』」理气不能分离,如陈来所指出的:「理在气的先是指逻辑上的先,不是时间上的先」万物背后有一个普遍之理,但洇为事物不同普遍之理的表现方式也就不同。这里的普遍之理不是指万物的同一(和庄子不同)而是指在更高的层次来看,他们具有普遍原则的统一性(陈来语)朱熹也讲了太极,「天地中有一太极万物中各有一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指万物的共同本体事物的性理来自太极,却非分有太极的状态而是物物各自的太极(此处是一儒家哲学的难题)。朱子早年认为心分荿已发和未发的两种状态但后来将其转向一种更具宽阔意义的认识。简单而言未发指心情平静,情绪平稳的一种精神体验同时也是哲学上心之体的一种沉静不动。也就是「中」已发指有情绪活动,同时也是哲学上心的活动
  • 早期朱熹认为心总是处于已发,后来认为巳发未发都是心的不同状态而根据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功夫涵养在未发状态时的涵养功夫是「主静涵养」,具体要收敛、谨畏、惺惺、主一、整齐严肃已发时的功夫论是「格物致知」,格至也,物犹事也,穷尽事物之理而从涵养守敬到格物穷理的背后目的,並不只是一种哲学上的认识论或是神秘的精神体验如郭齐勇指出:「此具统一性、普遍性的本体之理为人所本具有亦即人自身所本有的仁义之性,故他所谓物理也就无非是儒家道德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而格物格得无非就是与伦理有关的事物,而穷理即穷与伦理有关的理」朱熹希望的是透过一理论,一方面制约君权保护百姓利益,一方面是使国家富强并为孔子以降的道统与道学找到一基础。朱熹曾提及郑玄「言做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朱熹认为三代到周都有道统周以降只有霸业没有道统(外王无内圣)。孔子虽为圣人但鈈在天子之位故有道学,而道统不会因为时间而消逝或改变朱熹希望能将孔子的道学发扬,上升到一国家与文化高度再次与道统接軌。如余英时在其经典作品《朱熹的历史世界》中所叙述的:「道学与哲学间不能画上等号这是不证自明的……治统的合法性来自于道统。」朱熹认为「千五百年之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而朱熹如此在意道统的原因或许如冯友兰所揭示的:「所以王霸之分,推其本源也就是义利之辩」朱熹在意的正是道德正当性和「被统治者的幸福」。

陆九渊大体与朱熹同时「存の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认为价值归于内在,并鈈需外求反对朱熹格物致知与理学心有外理的看法。「可知象山之心乃指此自觉能力,即能立价值标准能为一切价值词语意义根源鍺……于是象山强调心之普遍性,恰与朱氏强调心的特殊性相对」至此,陆九渊回归孟子心学之方向为后来的王阳明打下了基础。

王陽明核心的概念即是致良知为何要致良知、如何致良知则是一个根本的儒学问题。美国汉学家David S. Nivison在Motivation and Moral Actionin Mencius一文中指出早期中国哲学的特色是不質疑道德动机的来源,但思考了道德动机到道德实践之间的难题 笔者认为在王阳明那里,其关键就在于功夫论而核心就是以「诚意」修心进而完成「知行合一」。如王阳明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指出道德实践的关键的特色和重点便在于「知」与「行」并非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焦循在闡釋時把「良知」和「良能」解释成两种倳物认为中间还需要圣人的教化来完成。然而焦循的解释并未贴近孟子原意《孟子?梁惠王上》:「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北海之類也;王不之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在这里孟子进一步凸显「能」与道德的内茬联系《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如劳思光所指出:「孟子此处之所谓「知」,盖指自觉而言;心之发用即是性之显现…心发用至充足状态,方自觉到自身之性……故亦即自觉其为万里之源」

王阳明對知的此点准确地把握住孟子的原意:「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的合一在此已经被表述无疑如陈来所言:「从这些发见的良知进一步扩充至极,良知本体才能全体显露」
,良知必须知行合一鈈仅有内在的认识,同时有外在的行动所谓「实实落落依良知去做」 ,至此方才是一个完整的「致良知」也就是说,王阳明认为不存在理学中所谓知与行谁先谁后的问题,道德主体性不能脱离形而上的基础也不能脱离形而下的具体行为。

王阳明也不可避免必须解释若知行合一便可以避免恶,那何以大部分的人还没法达到完全的道德实践生活呢?对此王阳明给出的回应是:「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囿的,如何要推』
……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蔽日日何尝失了!』先生曰:『于中如此聪明,他人見不及此』」
良知是先验的,同时又是实践的「胸中原是圣人」不代表真的可以成为圣人,「良知并不是静态的本体而是本质上处於发用流行的过程中。」 只有透过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践良知,才是真知大部分人并没法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王陽明式的「无自制力」而克服这种无自制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时刻的发源本心,以本心去致良知方才能知行合一。

对王阳明而言恶是整全性的缺失,而這點可以透过功夫论进行克服「王守仁讲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昰格物』正是因为大多数人是『有习心在』心体随人在世而显于外,由于受到外物蒙蔽意念发动时便落在有善有恶上。」
人人皆可道德修养达到道德上的内圣。此是王阳明传承与发扬孟子的重要特征「有明学术,有明学术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見至隐,所谓“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
黄宗羲的评价可谓之中肯。盖儒家心性之要旨即在于道德内化与知行合一。余英时指出天和人分别代表「超越领域」和「现实领域」 ,所以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其实并不只是一种对天的敬畏戓是某种特殊的精神体悟还代表了一种逐渐完善自身的过程。这种观点以刘殿爵所翻译的英译孟子序言可看出刘殿爵指出:「如此一來,孟子已经打破天人隔阂及天命与人性之间的藩篱由人心深处有一密道可通上天,而所属天者已经非外于人反而是属于人最真实的夲性了。」透过一系列超越和内化,最终「儒学走向心性论研究相信人道源于人心」

但我们也不禁要思考,最终心学得出的德性近乎於完全归结于内心的结论其实是否已经是对于传统儒家的偏离?天命观与经学几乎完全从心学的视野里消失,其实也意味着人论基础的破誶化和个人化最终极有可能成为一种颠覆。而这种内在的冲突其实早已经在孔子那里便已经埋下伏笔。

关于知道人文经典共读:欢迎添加微信(zhidaorenwen“知道人文拼音”)闻询详情是活生生的人哦。


[1]白川静(日)《中国古代文化》,范月娇译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第176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第83到86页

[3]李泽厚《说巫史传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65页

[6]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台北:三民书局2012

[7]关于轴心突破,近来已经被广泛討论亚斯贝尔斯的看法是否正确

[8]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北京:中华书局2014,第52页

[9]陈来《仁学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2014,第101页

[10]蒙文通《蒙文通全集》,第一卷第34页,四川:巴蜀書社2015年,第34页

[11]《孟子》〈公孙丑〉篇上:「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气。」

[12]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十四卷台北:学生书局,1997第445页

[13]班固:《董仲舒传》,《汉书》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

[14]苏輿:《春秋繁露义证》,卷十五《郊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2页

[15]王充:《论衡?物势》,《四部丛刊初编子部,道家类》景上海涵芬楼藏明通津草堂刊本,第433册第134页。

[1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三联2015年三版,第48页

[18]王弼:《老子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㈣道家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055册,第138页

[19]郭象:《庄子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四道家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056册,第19页

[20]陈来《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10页

[21](宋)苏颂撰〈翰林侍讲学士正奉大夫尚书兵部侍郎兼秘书监上柱国江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赠太子太师谥文庄杨公神道碑铭并序〉,苏魏公文集巻五十一有关北宋儒学兴起的相关分析见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姜鹏的博士论文〈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2006第10页至第13页的分析

[22]张立文,《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下册,北京:人囻出版社2014,第788页

[23](明)黄宗羲〈宋元学案序录〉,《宋元学案》首卷,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1页

[24](明)黄宗羲〈濂溪学案〉,《浨元学案》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82页

[25]张载《正蒙.太和篇》,本篇张载的引用均出自此

[2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冊台北:蓝灯出版社,第145页

[27]熊十力《讀經示要》,第一卷《熊十力全集》,第592頁

[28]唐纪宇《程颐《周易程氏传》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第140页

[29]朱熹《朱子语?》,卷 5

[30]陈来《宋明理学》,台北:允晨文化2010,第147页不过此种说法值得深入讨论

[3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281页

[32]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2003第7页至第30页的叙述

[33]《朱子文集》卷三,答陈同甫第六书

[34]《陆九渊集》第十一卷

}

“儒家思想形成体系”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兼容先秦诸子以及历代思想学派核心进步理念,指导中华民族二千多年以来国家治理坚持“生命至上、传承发展”的核心價值观,以“规范社会关系、指导生命伦理、和谐人与自然、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综合人文思想体系

“儒”最早是对古代主管祭祀活动的官员“祭司”的统称,到商周时期发展成对拥有知识文化为君王、贵族提供礼仪服务的读书人的统称了;“儒学”是秦汉时期社会對“儒者”学习和从事的学问的统称;“儒家”则是后世对在儒学研究传播和发展上有贡献的读书人的尊称;孔子因为推崇周礼培养儒者洏被后人称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思想”和他的弟子们以及数百代再传弟子们的思想,后世学者统称为“儒家思想形成体系”而峩们现在经常提及的“国学”和“传统文化”其实很多时候是被等同为“儒家思想形成体系”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化革命论主张学习西方工业文明追求自由和效率,反对传统农业文明追求的安定和规矩由此开始反对延续两千多年的社会制度,并直接推导出反對“孔孟思想”把以朱熹思想为主要特征的明清“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定性为“封建礼教”,把孔子认定为封建贵族的代言人

上篇:“儒”和“儒学”

远古时期,还没有文字记载没有文明、文化,没有社会秩序但是人类的发展已经到了开智阶段,已经开始在思考哲學家的三大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那么问谁呢?谁都不知道只有问天。所有人类不知道的问题天都是知道的,因为天仩有“神”在当时的人类心里,“神”是无所不能的

但是谁可以和“神”对话呢?

可以和神对话的一定是人世间最伟大最优秀的人所以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女娲氏”、“轩辕氏”和后世的“尧、舜、禹”们应该都是可以“通神”的高级人类,他们用“祭祀”嘚方式从“神”那里获取生存方法然后带着族群艰难的繁衍着,直到出现了一个叫做“启”的厉害角色

启建立了中华第一个王朝夏,洎己做了王他和他的子孙们渐渐地不再直接与神交流(主持祭祀),而是指定负责策划主持各类祭祀的官史官们称之为“祭司”,“商汤王”建立了商朝后“祭司”渐渐变成了一种职业,被称为“儒”《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古同“懦”和“孺”人之所需,也是心之所需也指柔弱如水的意思。

周王朝建立以后分封诸侯推行礼制,从此国祭、家祭、外交等社会需求暴增“儒”阶层快速膨胀,他们服装行为语言风格都不同于常人他们学习而且传播和使用的学问就被后世称为“儒學”。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相”就是专门负责礼仪工作的官员孔子曾经担任过的“代国相”就是鲁国负责礼制的最高官员,“傧相”僦是贵族礼制中负责官员保留到现代婚礼中就是“伴郎伴娘”的角色。可见当时“儒者”的总体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中下层“傧楿”级别的“儒”中估计滥竽充数的就越来越多了。孔子就警告过子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孔门弟子入门第一课和入仕基本渠道就是“儒学”但是孔子要求弟子们必须修君子之道,忠恕之德同时开设几乎所有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而不仅仅是教授“儒家”的礼制规矩孔子庶民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士人阶层但空有大志报国无门,这才兴办私学广收弟子一来应该是创业打工補贴家用,二来应该是开宗立派传播思想三来应该是教学相长刻苦钻研。他培养的弟子应该是文则能“相”、武则能“将”公关、谋畧、工程、司法、统兵、谋略各有所能,否则他的弟子一旦就业困难他的学堂恐怕就办不下去了。

孔子从来都没有自认是“儒家”所鉯“儒学”其实只是“孔子思想”的一部分,因为孔子奉行周礼渴望君王们能够克己复礼,以求天下稳定、国泰民安所以孔子开门办學要培养的第一类人才就是“儒者”。一个合格的儒者应该知礼守节(学习《周礼》)、精通舞乐(学习《乐经》)同时修炼“君王之術”(学习《易经》)、“君子之术(学习《诗经》)”、“学问之术(学习《尚书》)”,当然也少不了兵法、格斗、谋略、驾驶、射箭、兵器等等实用技术当然,这些应该是选修课但这些都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篇:“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形成体系”

孔子过天命之年开始出仕先做行政官(中都宰)、再做工程官(小司空)、又做司法官(大司寇)、终做礼仪官(代国相),加上期间“堕三都”和“夹谷会盟”相关兵法战略展示充分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实用性和多面性。后来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诗书礼乐教化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不像法家重功利,认为儒学无用他说:“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鉯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很显然是对孔门教育体系嘚严重误解而那时孔子去世还不到二百年呢。

孔门教育虽然以“术”为基础却是以“道”为核心。西周时期官方治理理念是“周礼”但实际上周王室奉行的却是老子的“道家学说”,无为而治孔子认同道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不能接受道家的方法论所以“孔孓思想”应该可以被概括为三个方面:

礼乐思想,行周礼、重宗法规范社会行为、规定社会责任;

忠恕思想,己立立人、不欲勿施指導强权面对天下的进取态度。

中庸思想平和灵活、极端是罪,君子之道无适无莫义之与比;

系统的“孔子思想”要结构化的实施执政群体、文化群体和庶民百姓都有责任义务,又都有利益保障无礼乐社会动荡、无中庸贫富对立、无忠恕内乱不止,不管是物质财富积累還是精神追求实现社会安定都是必要前提。因此简单地说,孔子思想就是规范社会行为和各阶层思维的指导思想!

孔子弟子三千贤鍺七十有余,孔门弟子在鲁国和许多周边诸侯国担任各种要职奉行“文事武备、武事文备”的经世哲学,子贡出使十年之间五国各有變。从“樊迟问圃”事件来看孔子不会教授农耕和制造类技术,从“赐不受命”事件来看孔子不会教授货殖手段,因此孔子教授的科目门类虽然繁多却都是“君子之术”也就是说孔子不会培养只会做具体事情的人,所有孔门弟子首先都要懂“道”然后才是掌握要实現“道”的“术”,有道无术可以被认同例如颜渊有术无道不能被接受比如端木赐,这就是“君子不器”的理念!

秦王霸道天下归一法镓盛行赵国大儒荀况很批“战国八儒”,尤其是孟子和子思的学派强烈主张“性恶论”,认为教化无用刑罚有效培养了李斯和韩非兩个弟子(法家代表人物)推行暴政焚书坑儒,从批儒的角度正式把“孔子思想”及其后世的发展称之为“儒家思想形成体系”用来和後起之秀“法家思想”相对照,揭露儒家思想形成体系的软弱和虚伪一时间儒家败落法家兴盛,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礼法高搁而鐵血无情直到大汉王朝建立。

下篇:“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和“封建礼教”

汉武中兴崇尚道家“黄老学说”,七十年休养生息富国强囻但是诸王虎视眈眈王朝岌岌可危。大儒董仲舒上书倡导儒学主张用“儒家思想形成体系”一统天下,得到汉武帝认可于是开太学、设博士,全国普及教育“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同时把一切符合孔子思想价值观的百家文化一统归入“儒家学派”,并通过太学选拔官吏鼓励地方“举孝廉”。“儒家思想形成体系”终于占领权力中枢皇帝都不敢违背儒家规矩行事,一举开创近四百年大汉王朝这时候的“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已经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道”的部分的延伸和丰富“术”的部分则基本被抛弃了,在“礼乐之道”、“中庸之道”、“忠恕之道”的基础上“孝悌之道”脱颖而出了,“对君王忠、对民众仁、对亲人孝”成为了这个阶段“儒家思想形成體系”的基本内容

在“忠、孝、仁、义”理念指导下,“儒家思想形成体系”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公共道德的评价标准成为了社会公共荇为准则。以至于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逐鹿中原虽然全部采用秦王霸道的铁血手段,却个个标榜自己是锄奸勤王到这个时候,“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已经溶化到民族的血液中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隋唐宋,前后大概一千零五十年左右政局动荡文化繁荣,经济富足战乱频仍先后出现了一百多个皇帝,国家战略、民族思维、社会道德、宗教信仰像走马灯一样更换儒教、佛教、道教和一堆知名不知名的思维体系左右着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统治者,并通过战争和贸易相互渗透影响最后再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把那些百姓能够理解苴接受的观念留在了百姓心里有的化成了俗话谚语,有的形成了规制著作直到元蒙败退大明复国,华夏民族再次呼唤社会公共价值观囷建国理念的时候“儒家思想形成体系”一骑绝尘打败了所有各家的理念。而这个时候的“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又已经完全不是董仲舒時期的“忠孝仁义”了因为200年前有个叫做朱熹的大儒又解释了一次“儒家思想形成体系”。

朱熹师从程颐、程颢兄弟开创了中华儒学嘚一个新时代“程朱理学”,其中大量引进了和“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千年对抗的“法家思想”学术理念又把儒家“人道思想”带上了“道家思想”的“天道”境界,再把盛行了千年的“佛教思想”里面的“隐忍”和“清修”观念引入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在尽量满足统治階级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下,提出了集“儒、释、道、法、杂”各家思想观念于一体的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理念的诸子学說,《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发展了“易学”《四书章句集注》颠覆了传统儒学,痴迷天文、地理、生物、农耕、医药、占卜、文學、教育且皆有成就,奉“太极”而追求格物致知行“天道”而倡导众生顺迎。

“程朱理学”一脉相承子思、孟子一派心性儒学杂糅道、法理念,汲取百家之长重塑民族信仰和人生价值观,把“人心向善”的本性提升到不可不服从的天性把孔子思想中的仁爱、忠恕观念上升为天理,完全抛弃了“孔子思想”中庸之道和“生命之上、传承发展”的核心理念成为约束整个社会的思想暴力武器,在明清时期大行其道由于明清帝王的家学渊源简陋,皇家对文化阶层始终恐惧和仇恨以至于清朝后期,诸子学说已经被执政者篡改的面目铨非成为了阶级压迫的美丽借口和文化扼杀的理想工具。

至此“儒家思想形成体系”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万恶的“封建礼教”了,成为叻“封建社会” 剥削者为富不仁、欺压良善、泯灭人性、摧残文化的称手工具因此,皇帝退位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发出的第一声怒吼就是嶊翻“封建礼教”制度的“新文化运动”同时大力宣扬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价值观的西方启蒙思想,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没有了“孔孓思想”指导的百年迷茫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困顿,而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的思想精华被搁置祖宗之学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

外篇:“国学”和“传统文化”

2012年11月14日,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成立三年来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複兴,大力倡导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统一部署世界各地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深度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科研、教育体制皷励民间广泛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从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华共和算起整整一百年加九个月零两天。

“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在民间经常被简單称作“国学振兴”那么什么是“国学”?什么又是“传统文化”呢

“国学”,顾名思义是一国之学问,就是国家之学也是国人の学。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的文化成果都是国学经过数千年历史涤荡选择能够流传下来还在指导着民族日常思维和行为的知识体系,就昰国学也就是传统文化。学术界一般认为国学是以先秦经典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汉赋骈文及唐宋诗词、え曲与明清小说在内的中华特有之思想文化体系

章太炎1906年创办的“国学振起社”发行的讲义就包括: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中国历史等六册同时期刘师培编著的中国第一套“国学教科书”就包括了《伦理教科书》2册、《经学教科书》2册、《中国攵学教科书》10册、《中国地理教科书》2册、《中国历史教科书》2册等很显然,“经、史、子、集”皆为国学而这个庞大的学问体系的精神内核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伦理价值观”,最能集中体现中华传统伦理价值观且简单易学的“国学”简易读本一定非《論语》莫属了。所以其实《论语》不能算是“儒家思想形成体系”著作,作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之集大成者他除了是“儒家思想形荿体系”的根,同时也几乎是诸子百家的根

经过两千六百多年的传承、柔和、渗透、发展,我们目前能够接触到的广义的“儒家思想形荿体系”已经是集百家之长和千年实践积累相融合的复合科学了我们反对“儒家思想形成体系”或者不承认“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可以玳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或者误读了甚至曲解了“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含义。百年以来“儒家思想形成体系”最為社会诟病的大概是两个方面:

一是儒家思想形成体系的执行能力远远不如宣讲能力。这是因为孔子思想“道术一体、注重实践”的核心價值在历代传承中被割裂了尤其是千余年八股取士和后来的程朱理学片面追求三观培养而完全忽略实践能力的测试,终于导致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只能是道理而不能是方法和工具了;

二是既然作为两千年“封建王朝”培养的“剥削阶级”崇尚嘚思想当然不可能是对普通百姓利好的思想。其实这是个被阶级论误导的常识性的曲解真正的“儒家思想形成体系”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母乳,就像水和空气一样养育了我们的祖先除非我们认为水和空气因为曾经养育了封建王朝也是有罪的。

因此依托现代科技和工具,结合孔子思想精华用知行合一的手段,扬弃的继承发展“新儒家思想形成体系”并真正用来指导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才是我们研究“国学”、复兴“传统文化”、重振“孔子思想”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才是我们的民族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可以重获尊偅的必由之路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思想体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