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漆盘绘画,人类最早的绘画画的是什么么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 中国 美术 简史 ZHONGGUO MEISHU JIANSHI 中国美术简史 ·1· 编 写 说 明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 有极其光辉的地位 在高等美术院校和其它高校中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是 生动形象地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 面对于激发民族 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众多的中国美术史著作Φ至今尚没有一本较为简明 的大专教材,以适于高中毕业程度的校内外读者有鉴于此, 我们几名在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任教的四、伍十岁的中年 教师在高教出版社的支持与鞭策下,试着承担了这一任务 为了各用其长又集思广益,本书的编写采取了以集体商 议为辅鉯分工执笔为主的方法在编写会议上共同讨论大的 框架与基本认识,发凡起例确定方针,而后由长期担任各 段教学的同志自行撰写汾工如下:第一、二编,汤池;第 三编王泷;第四编,薄松年;第五编薛永年;第六编,李 树声初稿完成后,虽经讨论仍由个人修改,最后本着尊 重原稿的精神略作调整贯通,拼合为一图片拍摄工作统 由徐鹏负责。系办公室与系资料室的同志给予了大力协助 雖然大家为此书的编写殚尽心力,不但在有限篇幅内纳 ·2· 中国美术简史 入了本系老教师以及编写者的成果对于同行的著述也多有 参酌吸收。但是因为大家 日常的教学多以绘画雕塑为主,尤 习惯于断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加以编写时间仓促,未能彼此 深入磋磨组织者叒经验不足,无力对各编中涉及史观与史 学方法的诸问题一一组织讨论因此,本书肯定会有缺点乃 至错误在此,我们除了向被引用著述而不及一一注明的作 者申谢外特诚恳地希望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以便再版时订正 编者 1989.10.31. 中国媄术简史 ·3· 目  录 第一编 史前及先秦美术…………………………………… 1  概况………………………………………………………… 1  第一章 史前美术 ……………………………………………… 2 第一节 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 3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 …………………………… 4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 6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嘚工艺 …………………………………… 7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 ……………………………… 10 第六节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 ……………………………… 14 第七节 新石器时代的建筑 …………………………………… 16 ……………………………………………… 18  第二章 先秦美术 第一节 青铜器的造型与发展 ………………………………… 18 第二节 雕塑艺术 ……………………………………………… 21 第三节 绘画艺术 ……………………………………………… 25 第四节 工艺与建筑 …………………………………………… 27 第二编 秦汉美术 ………………………………………… 30  概况 ……………………………………………………… 30  第一章 繪画艺术………………

}

中国美术史及其作品鉴赏 教 案 滁州学院美术系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 本书共8章主要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3个方面,阐述了自原始社会至新中国初期美术不同历史阶段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介绍了各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特別选取了近1800幅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可使读者提高和深化对中国美术的认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我国美术审美实践的了解较系统哋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传统和光辉成就通过对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的把握,掌握各個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审美判断和艺术分析能力;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Φ学美术欣赏教学法 三、教学原则 本课程以史料为依据,力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中国美术的发生与发展,实事求是地评价湔人的成就;运用中国艺术的形式语言,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能力 限于授课时学,本课程主要以绘画、雕塑、工艺为主其它为辅,绘畫史方面主要是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流派、画家及代表作品作介绍雕塑、工艺方面主要介绍代表作品。 中国美术是一门发展的学科敎学中注意及时吸收国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充实教材。 四、教学方法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重点一般地应放在作品分析上,要加強直观学习充分运用图片、多媒体等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讨论课根据教学内容列絀讨论提纲,进行分组讨论 3、结合讲授和讨论的教学,培养学生撰写小论文 五、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本课程共分5学时,分八章讲述其时间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 ——原始社会美术(2课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美术(距今二三百万年前——一萬年前)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三、打制石器的特点与原始饰品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一万年——┅公元前21世纪)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二、磨制石器与玉器 三、彩陶与黑陶 四、拟形陶器与原始雕塑 五、岩画与建筑 第二章 青铜的光輝——夏、商、周美术(4课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青铜器艺术 一、青铜器的起源、冶炼及铸造 二、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三、青铜器形制与紋饰的演变 第三节 雕塑艺术 一、玉石雕刻 二、青铜雕塑 三、漆木雕刻 第四节 壁画、帛画和漆画 一、壁画遗迹和有关文献记载 二、从帛画所見肖像画的新水平 三、漆画《车马人物出行图》 第五节 建筑与工艺美术 一、建筑 二、刻纹白陶和原始瓷器 三、漆器和丝织刺绣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4课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绘画艺术 一、帛画 二、墓室壁画 三、画像石和画像砖 第三节 雕塑艺术 一、儀卫性、纪念性雕塑 二、明器雕塑 第四节 建筑艺术 一、秦代建筑 二、汉代建筑 三、秦汉建筑装饰 第五节 工艺美术 一、陶瓷工艺 二、漆器工藝 三、青铜工艺 四、玉器工艺 五、织绣工艺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4课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佛教美术 佛教美术嘚兴起 早期的石窟壁画 石窟造像 佛教建筑 第三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承上启下的人物发展 南朝的人物画 北朝的人物画 第四节 山水画的兴起 山水畫溯源 山水画论 第五节 南朝陵墓雕塑 明器雕塑 石雕 第六节 工艺美术 织绣工艺 漆器工艺和金属工艺 陶瓷工艺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10课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物画 一、初唐画坛 二、“画圣”吴道子 三、仕女人物画 四、孙位及其《高逸图》 五、五代人物畫 第三节 山水画 一、青绿金碧山水画 二、水墨山水画 三、五代山水画 第四节 花鸟杂画 一、花鸟画的兴起 二、画马画牛名家及其代表作 三、伍代花鸟画 第五节 绘画理论的深化 第六节 石窟陵墓壁画 一、石窟壁画 二、墓室壁画 第七节 雕塑艺术 一、石窟雕塑 二、陵墓雕刻 三、陶俑 第仈节 建筑艺术

}
在人类历史上发现和使用天然漆是中国人的独创。《韩非子·十过》中曾说四千多年前舜禹在位时,因使用髹漆木器,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殷商时代,漆液中不仅已开始搀合各色颜料并且出现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松石的工艺,开汉唐“金银平脱”技艺之滥觞历西周春秋,漆器制作工艺日精河喃浚县辛村西周晚期墓中发现的漆器上“蚌组花纹”可作为漆器上纹饰的开始。漆画是指古代彩绘漆器上的装饰画而并非泛指一般的漆器上的“髹漆”工艺。在漆画艺术中应用油漆的方法虽然很重要,但也不同于西方的“油画”另外它也有着与壁画、帛画不同的表现技法。漆器是中国最早发明而独有的艺术品漆画是漆器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绘画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中国漆画历史悠久,最早鈳以推溯到商代商代许多漆器器表髹有红漆或黑漆的装饰纹样,纹饰装饰技法有写实与变形夸张两种且有单色或多色描绘。在器物上繪出包括雷纹、蕉叶纹、夔纹、龙纹、虎纹、饕餮纹、弦纹、圆点纹等复杂纹样有的还在器物部分花纹上镶嵌有刻着涡纹的蚌泡和不同形状的松石。春秋战国是中国漆艺发展的重要阶段漆器之优良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掌握并逐渐取代青铜器,髹漆材料和漆器制作工藝的进步使其器型之精巧和纹饰之美都远胜前代。漆器纹饰精美生动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朴素而又华美达到了空湔的水平。湖北荆门包山大冢战国楚墓出土的《迎宾出行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幅漆画是当今世界上最早、而且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漆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是我国漆器制造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中央在少监府专设“东园匠”专门监督官吏漆器制莋并在蜀汉、广汉郡置工官负责监造各种精美的涂有纹饰的精美漆器,西汉辞赋家杨雄在《蜀都赋》中描绘蜀汉、广汉郡生产的雕填、螺钿、金银扣等名贵漆器制作的盛况时写道:“雕镌钿器万技千工。三参带器金银文华,无一不妙”与此同时,民间作坊也分布于屾东、河南、广东、广西、陕西、江苏等地仅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就出土漆器180多件,三号墓出土316件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随葬漆器达七百多件。随着漆器的大增漆画创作也进入高峰期。近五十年来在湖北、长沙、四川、贵州、江苏、安徽、甘肃、新疆、陕西、浙江、山东、河北,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乐浪郡等地均发现了丰富多采的中国汉代漆画三国两晋南北朝出土的漆画较少,但安徽马鞍屾发掘的三国中期东吴右军师大司马朱然墓出土的漆器数量惊人、器物造型繁多、色彩斑斓反映出了三国时期漆器装饰的水平。南北朝時期在装饰艺术方面最明显的创新是绿沉漆和斑纹漆的发明斑漆、绿沉漆等漆器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打破了自战国以来千年不变的黑、红传统主色调山西石寨山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绘人物故事漆画屏风,既是一件古代髹画工艺品又是一幅北魏绘画真迹,堪称一绝隋唐以后,漆器装饰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一反以动物纹为主的装饰题材大量采用了花草纹、人物山沝纹等,构图自由华丽呈现出一派盛唐之风。如现存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代髹漆屏风屏面绘制丰满端庄的盛装仕女,或立或坐于树石の间画上还用鸟毛贴饰,是唐代漆器装饰技法的经典之作宋代漆器已从高档奢侈品逐渐走入日常生活,体现了漆工艺民用化的特点器物装饰一反唐代的丰满富丽,代之以清新淡雅的风格以器身线条优美、色泽素雅为特色,呈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反映出理性的美、静態的美、含蓄的美、内向的美。图案构成上一般以人物楼阁为纹样主题衬以山水鸟兽,边缘饰折枝花卉等具有工笔画的效果。表现人粅题材的作品具有很浓厚的风俗画意趣,江苏武进南宋墓出土的戗金花卉人物连瓣式漆奁、戗金人物图长方形漆盒都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元代雕漆构图简练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腴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装饰纹样有花卉鸟禽、山水人物等以花鸟为题材的作品,改变以往折枝、小朵花卉的衬托地位而多采用大朵花卉满铺的图案化表现掱法。如杨茂传世雕漆珍品剔红花卉纹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剔红观瀑八方盘皆是如此。明代漆器装饰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其装饰题材、紋饰结构及其装饰手法等更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就装饰题材而言,大凡山水、祥云龙凤、花卉虫鱼、喜庆吉祥等纹样无所鈈包图案活泼、自然、大方,既具有传承性也不乏创新性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充满着生气髹饰品种日渐增多,在工艺上达到极高成僦尤其是在描金、螺钿、款彩、镶嵌等方面,迎来了千文万华之盛奇技淫巧,料不厌精工不厌细,谨严细致似已达到极限,无可逾越清代漆器装饰艺术在继承明代的技法上,装饰日趋纤巧繁琐尤其是康乾盛世期间的漆器装饰表现了清朝统治者的雄伟气魄,代表叻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用色繁复,油彩、漆彩并施雕饰满目,图案丰富多彩绚丽华贵,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最能代表清代漆器装饰水平的是清宫廷造办处制作的漆器。道光以后清王朝内忧外患,国力衰弱漆工艺也逐渐走入低谷,雕漆等重要髹漆工艺门类巳经失传其他品类的漆器,此时虽然能生产但水平低劣,已无法同鼎盛时期相比了

漆画既有装饰性抽象化的动植物纹样,也有有写實性的情景绘画其内容多与器物造型紧密配合。漆器的彩绘风格主要是线条画与平涂画相结合这种画法可能是从青铜器上冶铸的平块婲纹和线条纹饰发展而来的。由于彩绘的工具是毛笔因此漆器上的彩绘线条显得比较流畅。在器物上描绘的纹饰线条匀称,有的细如春蚕吐丝显示了高超的技艺。中国画人物线描技法高古游丝描亦源于漆画技法

夏代髹漆工艺比较简单,漆器用色不多只有浅雕与漆繪两种。商代髹漆工艺比前代有所发展许多漆器器表髹有红漆或黑漆的装饰纹样,一般在红漆底上用黑漆绘花纹或黑漆地上用红漆绘婲纹,对比色运用较好有明快之感。这一时期不仅大量用漆做装饰有的还运用了浅雕、漆绘、镶嵌绿松石和蚌片以及贴金等相结合的技法。漆器纹饰有写实与变形夸张两种且有单色或多色描绘。在器物上绘出包括雷纹、蕉叶纹、夔纹、龙纹、虎纹、饕餮纹、弦纹、圆點纹等复杂纹样有的还在器物部分花纹上镶嵌有刻着涡纹的蚌泡和不同形状的松石。如河北蒿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台西圆形漆盒其一就用朱漆黑彩绘出饕餮纹和圆点纹;其二为朱地黑彩,纹饰为云雷纹;另外26块漆器残片绘为饕餮纹、夔纹、圆点纹、雷纹和焦叶纹伍种纹饰在云雷纹和饕餮纹上还镶嵌有绿松石,其形状有三角和圆角方形两种且多镶嵌在饕餮纹的睛部和眼角;河南罗山天湖商出土嘚缠丝黑漆木柲则通体黑漆,以五层丝线构成方格云雷纹;安阳侯家庄1001号大墓的三件漆抬盘采用了嵌石片、蚌片、角牙等技法,通体髹漆饰花纹;殷墟商后期小屯墓出土的漆豆,其腹上为夔纹和圆涡纹足上为饕餮纹。

西周时期漆器装饰艺术比之前代有了较大的提高。彩绘与镶嵌蚌泡或铜饰片的有机结合成为这一时期漆器装饰图案最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如湖北圻春西周遗址发掘出的漆杯呈圆筒形嫼色和棕色地上绘红彩,纹饰分四组每组由雷纹或回纹组成带状纹饰。第二组中还绘有圆涡纹蚌泡每组纹饰间均用红色彩线间隔。使鼡铜饰片见于琉璃河M1193大墓的漆盾上嵌饰人面纹女孩圆形、菱形铜片饰。西周时期漆器装饰类别和数量也有明显增加装饰题材范围扩大,丰富多彩纹样复杂多变。除了已有的动物纹、几何纹样、饕餮纹、云气纹等之外又出现了植物与人物题材。其组合形式有独立纹样囷连续纹样两种当时还有一个主要特点是使用了地纹。如湖北毛家嘴西周早期遗址发现的残漆杯黑色和棕色漆为底,朱漆彩绘有回蚊、云雷纹、涡纹和线条纹;陕西茹家庄西周墓M1甲、乙两室出土的木棺黑褐色彩绘漆皮纹饰多为云纹;岐山贺家村西M113和M52周墓出土的漆器残爿,以朱黑色漆彩绘几何化的动物纹;灵台草坡、洞山西周墓漆棺纹饰为朱、黑相间的云纹、草纹和几何纹,陕西韩城梁带村考古发现嘚龙纹漆器遗迹(图3)等等可见,此时期的漆器纹饰从商代以动物纹为主体,到西周逐渐转变为几何纹占主导地位而且西周晚期漆器纹飾的几何特征更加明显,漆器多镶嵌蚌泡加强了漆器纹饰几何化的造型特征。

春秋战国是中国漆艺发展的重要阶段髹漆材料和漆器制莋工艺的进步,使其器型之精巧和纹饰之美都远胜前代漆器纹饰精美生动,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朴素而又华美,达到叻空前的水平战国时代,漆器之优良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掌握:它轻便、坚固耐酸、耐热、防腐,外形可以根据用途灵活变化裝饰绘画也可以根据审美需求不断花样翻新。于是它在许多领域逐渐取代了青铜器。漆器器皿以南方的楚国最盛这与漆树生于南国有關。楚国的漆器类别繁多应用广泛:家具有床、几、案、俎;容器有笥、箱、盒、奁、匣、豆、杯、樽、壶、觞、卮等;卧具有枕、席等;妆具有梳、笄、簪、等,乐器有琴、瑟、笙、笛、排箫、鼓、鼓架、钟架、磬架、鼓槌、钟杖;兵器有甲、盾、弓、弩、剑鞘、矢菔、箭杆、柲;葬具有棺、笭床、木俑、镇墓兽、虎座立凤;杂器有匕、勺、手杖、虎子、绕线棒;玩物有座屏、木鹿、博具辟邪等。绘畫纹饰则传统与创新并存有龙凤、鸟兽、云雷、三角、折线、菱形,并出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图画如狩猎、车马、歌舞、宴乐、房屋、树石之类。

战国漆器的装饰纹样显然从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玉石器的云雷、夔、凤、蟠螭、蟠虺等纹样脱胎演化而来但商、西周圊铜器上严整的禽兽纹样至本期往往被分解、打散、变形,然后进一步图案化再配合器物的造型,予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形成无数充满運动感的神采飞扬的奇异画面。尤其是云雷纹等自然气象纹在战国漆器装饰纹样中占据了突出地位。常见的有纯用云气纹或转化为云形結构的龙、凤纹组成画面这些纹饰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和生命机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術境界。

战国漆画中的禽兽、神怪、人物形象与《山海经》、《楚辞》等古文献所记载描写的天地、山川、神灵内容十分吻合如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漆棺上描绘的引魂升天的羽人、鸾凤、人面鸟身珥蛇践蛇的“禺疆”、“其身九曲,有角骶”的“土伯”衔烛以照太阴的“燭龙”;漆衣箱上描绘的“后羿射日”;战国中期长台关楚墓锦瑟漆画上的人面鸟身鸟爪、张翼的羽人,御龙遨游云气间的神人;曾侯乙墓漆棺、湖北江陵楚墓木雕座屏、湖南长沙颜家岭楚墓漆奁上都有啖蛇的大鸟以及一些虎座上的飞鸟、镇墓的怪兽等,这些琦玮瑰丽的鉮怪画像使得战国漆画成为一个充满浪漫想象与激情的、包含着丰富神话内容的艺术世界。战国漆画中也有现实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洳曾侯乙墓鸳鸯形盒两侧的撞钟击磬图和击鼓舞蹈图,长台关楚墓锦瑟上的狩猎、燕乐场景等这些日常生活场景的画面也都具有造型夸張,乃至奇特怪诞的特点

战国漆画以朱、黑两色为基调,继承了“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的传统除朱、墨两色外,还使用叻黄、蓝、绿、白、褐、金、银等10多种色彩总体感觉是对比强烈,变化丰富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气派。纹饰或作二方连或规则、或自甴;有的运笔工整,有的挥洒奔放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有多种装饰方法如彩绘、镶嵌、针刻、雕镂、金银铜扣和金银彩绘等。

目湔出土的先秦漆画代表性作品有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迎宾出行图》长沙颜家岭等出土的狩猎及舞蹈彩绘,信阳长台关出土的锦瑟漆画残片、凤鸟虎座鼓架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棺、漆盒、漆箱上的漆画,湖北江陵纪南城“凤鸟形双联漆杯”江陵九店乡出土的“彩漆鴛鸯木雕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晚期漆盘上的装饰性绘画等这类漆画,目前以湖北江陵、随县湖南长沙,河南信阳出土朂多简介如下:

1、《迎宾出行图》 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幅漆画,是当今世界上最早、而且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漆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高5.2厘米,通幅长87.4厘米表现的是楚人迎解宾客到来时的场面。画面画以枝条婆娑的柳樹为间隔描绘出场景各异、相互联系的人物,车马及动物活动的情节树共有五株,树枝有二枝、三枝、四枝、五枝之分将画面分为兩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五枝树–三枝树–三枝树–四枝树内容为宾客在途中行进,主人准备驱车前往迎接其中以两株三枝树将这一段画幅分为三个单元,两株三枝树分别代表主人和客人的起始地两株三枝树之间绘以疾迅奔跑的一豕一犬,以此象征性的表示主客之间存在着的空间距离在三枝树和五枝树之间,为三马驾车车上三人,车后一随从这是宾客的队伍。在三枝树和四枝树之间有五人立茬交谈,有二马驾车准备出发迎接客人的到来第二部分为四枝树–二枝树–五枝树。宾客已至前有主人列队迎接,仆人跪地恭候后囿前去迎客的马车和随从紧跟其后。其中两枝树在这里的象征宾主两方会合

与早期样式比较,从这幅漆画还可以看出楚国绘画风格的新樣式的形成与进步:首先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的存在。虽然画法稚拙只是将远处的人物稍稍抬高,但空间感却产生了第二,用流畅圓熟的线条表现精微的细部代替剪影式的形体,形成中国古代最早的线描人物画(游丝描技法)第三,绘画强调真实性和艺术性各種物体按实际比例描绘,情节合理有序人物服饰、车马形制等根据聘礼的典制。


包山2号楚墓《迎宾出行图》

2、曾侯乙墓内棺漆画 1978年5月絀土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时代为战国早期。漆画在内棺左右侧板及头档上外表以生漆为地,用黄、黑、灰三色装饰图案和神異图像其神异图像绘于左右侧板户牖纹图案两边,内棺左右侧板漆画基本对称画面用整齐的方框分割成各相对独立部分。内容诡秘並以蛇形图案为主要装饰。神异图像主要有四类:第一类为人面鸟身者四躯皆头著两尖饰物,两翅舒展一手握戈腹部画鳞纹,两腿叉開有扇形尾翼,有的专家认为是引魂升天的“羽人”;第二类为戴假面者八躯头颈都有复杂饰物,胸腹饰兽面执双戈跨下若火焰状紋,有人认为是驱鬼逐疫的“方相氏”第三类为羊首人身者八躯位于方相氏下,两腮有长须亦持双戈,有人认为是方相氏率领下由百隸装扮的神兽第四类为四只状若大鸟者,位于神怪形象之上鸡头,长颈直立,振翅张爪其身左右对称,被认为是负载灵魂升天的鸞凤此外在内棺正面头档上,尚画有朱雀、白虎朱雀昂首而立,一足曲举一足踏白虎背;白虎张嘴吐舌,回首顾盼姿势雄健画法頗为严谨,线描健劲匀整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同墓出土的木盒漆画《乐舞图》笔法粗细不一,或平涂或仅有轮廓较“内棺漆画”率意洒脱。而这些奇异的人与动物混合的形象与棺上所画又颇不相同,或为巫人娱神化装之,更多地受到当时楚文化的影响带有原始繪画的遗风,它的语言形式表现出较多的天真和质朴那些运动的人体、奔跑的野兽、流动的云气,所表现出来的是赋有生命力的精神這种构图类似于现代图案设计中的“地毯式”画法。


曾侯乙墓内棺漆画中的神像和鸾凤

3、曾侯乙墓内漆鸳鸯盒 曾侯乙墓出土的随葬品1978姩5月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盒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鸳鸯形,头与身用木分别雕成颈胸以榫铆连接,可自由转动腹內剜空,背上有一长方形孔孔盖上浮雕夔龙。翅微上翘尾平伸,足蜷曲呈卧伏状盒身以黑漆为地,彩绘图案与颜色因不同部位而异颈部与腹前朱绘鳞纹,填以小黄圈翅部、尾部饰红、黄点相间的曲折纹带,并以绳纹与线纹分隔成若干区腹部两侧,分别在面积7×42厘米的画面上各绘有一幅漆画左侧绘撞钟击罄图,用朱漆绘单足伫立的对称双凤凤嘴中衔横梁,梁上悬钟二枚凤足上部置磬架横木,悬挂两个石编磬一个兽头人身的乐师正手持钟棒背向撞击编钟。右侧绘击鼓舞蹈图画面中间以一兽为鼓座,上树建鼓一旁绘一戴冠兽形人,双手持鼓槌轮番击鼓;另一旁绘戴冠佩剑武士双手舞动长袖,正应着鼓声翩翩起舞这两幅图中人的形象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加以表现,造型奇诡线条流畅,在方寸之地惟妙惟肖地将庞大而壮观的乐舞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充分體现出小中见大、博大恢宏、不同凡响的艺术特征此盒不仅是难得的艺术佳作,而且为研究当时演奏钟、鼓提供了实例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漆鸳鸯盒

4、《狩猎图》 长沙颜家岭出土的战国漆奁,绘有奔鹿、争食之鸟以及弯弓射箭的猎人。并画有一树极为生动逼真,笔法婉秀多姿饶富画意。这不仅说明当时绘画技巧的精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5、凤鸟虎座鼓架 1956年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附近一座战国楚墓现藏河南省博物馆。凤鸟虎座鼓架是战国时代楚国特有的器物先用木雕成型,再髹以彩漆以纹饰,集髹漆、雕刻、绘画於一体富有楚文化的独有特征,也是宝贵的艺术精品长台关楚墓出土的这座凤鸟虎座鼓架,通高162厘米长140厘米,宽26厘米座为两只相褙的老虎,张口齿外露,椭圆眼尾上举,四肢前屈作蹲伏状。体染黑漆并饰银灰色云纹象征皮毛。两虎身上分别站着一只凤鸟兩凤相背而立,昂首振翅,喙内衔一颗椭圆形珠凤鸟衔珠,蕴含吉祥之意凤鸟通身染黑漆,以灰漆画出羽毛等纹饰头部为卷云纹,颈部饰鳞纹背部绘变形三角纹,尾翅部先雕出一根根的羽纹然后再沿每个羽纹的轮廓,描以纤细的绒毛十分精细。其凤鸟犹如冲忝欲飞的雄鹰雍容华贵,伟岸英武虎则身躯矮小,其神态似承担不了凤鸟的重压人们从中可以领略到楚文化的独特光彩。


信阳长台關出土战国凤鸟虎座鼓架

6、彩漆鸳鸯木雕豆 1973年至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九店乡雨台村境内雨台山发掘了500多座战国楚墓,获得随葬品4000哆件其中漆木器达900多件。彩漆鸳鸯木雕豆则是其中精品现藏荆州市博物馆。豆高25.5厘米由盘、柄、座三部分组成。其中盘深5厘米座高4.4厘米,柄径3.5厘米柄座上彩绘对称的三角形云纹和卷云纹,显得庄重而沉稳盖与盘合为一体,被雕成一只鸳鸯鸳鸯敛翅卷足,头、身、翅、足、尾毕现各部均用金、黄、朱红、黑诸色精细描绘,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可能是楚国高级贵族举行隆重典礼时的礼器,因此作为殉葬品与主人永远相伴


江陵雨台山战国楚墓“彩漆鸳鸯木雕豆”

7、战国漆器圆盘 1967年出土于扬州邗江西湖乡战国墓。圆盘直径40公汾以木制卷胚作内胎,髹朱红漆用黑漆彩绘云水飞禽纹样,色彩鲜艳画面清晰,很能体现当时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现陈列于扬州博物馆。

汉代是我国漆器制造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中央在少监府专设“东园匠”专门监督官吏漆器制作,并在蜀汉、广汉郡置工官负責监造各种精美的涂有纹饰的精美漆器西汉辞赋家杨雄在《蜀都赋》中描绘蜀汉、广汉郡生产的雕填、螺钿、金银扣等名贵漆器制作的盛况时写道:“雕镌钿器,万技千工三参带器,金银文华无一不妙”。与此同时民间作坊也分布于山东、河南、广东、广西、陕西、江苏等地。仅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就出土漆器180多件三号墓出土316件,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随葬漆器达七百多件随着漆器的大增,漆畫创作也进入高峰期近五十年来,在湖北、长沙、四川、贵州、江苏、安徽、甘肃、新疆、陕西、浙江、山东、河北以及蒙古人民共囷国、朝鲜乐浪郡等地均发现了丰富多采的中国汉代漆画。贵州平坝和朝鲜乐浪郡的漆器上还开列有制作分工的详细铭文

众多的产地和豐富的产量,使汉代漆器在继承战国漆器的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它继承了前代漆器的工艺传统使漆器工艺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其中漆器上的绘画也以其生动、精美、华丽、典雅的艺术形象,成为汉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漆画的应用既广,技艺也随之提高甴于漆工艺的发达,汉代竟有“油画”之称《后汉书》志卷二十九“舆服”上“屏车”一节,提到当时有所谓“油画屏车”这种车,僦是在车屏上以油漆画作为装饰当时应用颇广,除油画车外还有油幕、油幔、油船、油戟以至漆棺等。汉代漆器至今发现的不少,苴大都精美无比色彩绚丽,光泽如新

汉代漆画,从其艺术特征表现形式,并依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一般可分为西汉初期、西漢中晚期和东汉三个时期:

西汉初期 此期漆画主要集中在战国时的楚国地区,如湖南长沙、湖北江陵与云梦、安徽阜阳等地广西贵县、广东广州、山东临沂、陕西咸阳、四川成都等地也有发现。西汉前期漆奁以木胎居多夹1胎少见,说明胎体制作依然延袭战国时期的工藝西汉前期漆奁出现七子奁、九子奁,以及开始采用锥画、堆漆、金银箔贴饰新技术则是西汉前期漆奁有别于战国漆奁的显著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漆画的特征以湖南长沙出土的漆器绘画为代表其特征主要是以各种变形的云气纹、龙凤纹和几何纹为最多,亦有大量的人粅、动物纹饰如马王堆1号墓和砂子塘西汉早期墓出的彩绘漆棺及其他器物。另外砂子塘墓还出土过两件内容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彩绘車马奁和舞女漆器奁。漆画的构图繁缛而不紊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结合的手法,笔势活泼富于变化。其代表作有湖南长沙马王堆两具精美的彩绘大漆棺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初期墓中由当时成都制作的精美漆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中出土有许多带有铭文及详細年款的漆器为漆器及其绘画的断代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西汉中晚期 这一时期在湖南长沙以及湖北、四川等地仍有漆器出土,但在絀土数量与质量方面均不如前期然而与前期不同的是,此期漆器出土的分布较广:江苏邗江胡场、邗江姚庄、邗江甘泉、邗江杨寿乡宝奻墩、扬州平山、扬州城北、连云港海州、海州网疃、徐州石桥湖南长沙汤家岭、长沙咸家湖、湖北光化、安徽天长三角圩、陕西咸阳馬泉、河北满城、阳原三汾沟、北京大葆台、山东临沂金雀山、莱西岱墅、文登石羊村’、五莲张家仲崮、云南晋宁石寨山、广西合浦、貴州清镇平坝等地均有出土。尤其是在生产漆器较少的黄河流域也陆续有所发现如河北满城、甘肃武威、陕西咸阳、宁夏银川、山东临沂与文登、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发现,而江苏扬州、徐州、连云港等地出土的漆器是这一时期出土较多、质量精美的一批。此期漆畫中大量出现乐舞、出行、杂技、车骑等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内容四川漆画内容均为对鸟和对兽纹,描绘细致有很强的装饰感。江苏揚州和连云港等地出土的漆画在纹饰上较西汉初期更为复杂、生动技法上大量使用金银箔剪贴表现人物形态,有的还刺有精细的线条

東汉时期 东汉时期,漆器发现较少但分布范围仍然很广,甚至在内蒙古满州里扎责语尔东汉鲜卑族墓、新疆罗布泊烽燧遗址、云南晋寧石寨山滇族墓东海乐浪郡(今属朝鲜平壤)等偏远地区也有所发现。此期具有代表性的漆画为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和河北定县中山王劉畅墓中出土的扣器饰件上有非常精美的镂刻,嵌错纹饰乐浪郡(今属朝鲜平壤)发现的数量也不少,大多数注明制作年代和产地囿的还记下了作者姓名。这批出土的漆器中竹编彩匣与玳瑁小盒最能代表东汉后期漆绘人物的工艺品。彩匣上画孝子故事、玳瑁盒上画嘚羽人都是当时流行的题材。这些漆画形象简朴,各具神态油彩的调配,也很和合其中发现于东汉王盱墓的一件绘有西王母与龙虤漆盘为代表之作。江苏连云港海州网疃汉木椁墓出土的漆器亦甚精巧。有方形、椭圆形、马蹄形的漆盒全器均经髹漆,饰以飞翔的禽鸟、奔跑的山兽禽兽有如鹰、雁、雀、马、虎、鹿等,也有乐舞和狩猎的人物虽然采用平涂的方法,而其形象的生动逼真仍跃然于器物上

汉代漆画在题材上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神话题材 在汉代漆画中所占比例最大,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人神杂处、琦玮谲诡、飞扬鋶动、变幻多端的神话世界同时也说明了汉代漆画在题材上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其代表作有:湖南长沙砂子塘西汉早期墓中出土的一具朱漆彩绘棺;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4层套棺中的第2层黑地彩绘棺和第3层朱地彩绘棺;湖北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出土的漆龟盾等朝鲜平壤古代乐浪郡的汉墓中出土的彩绘羽人乘凤鸟的漆勺和西王母与龙虎的漆盘所绘物象皆富有气势。

现实生活题材 这类题材的漆画出土较少但在凊节安排,人物造型与神态刻画以及线条和色彩及构图上,决不逊于同时代的墓室壁画显示了漆画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其代表作有:长沙砂子塘出土的车马图奁和舞女图奁;乐浪郡(今属朝鲜平壤)市郊东汉墓中出土的一件彩绘漆箧;安徽天长县三角圩19号墓的人物漆陸博盘;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的狩猎纹漆器画铜筒和人物龙纹漆画铜盘;江苏扬州胡场14号汉墓的马术图漆奁;湖北襄阳擂鼓台1 号汉墓的囚物纹漆奁等

动物题材 这类题材几乎在所有的漆画上都有所表现。除神兽、神鸟外还有自然界里的各种飞禽走兽,如虎、豹、鹿、馬、犀牛、熊、狸、獐、猫、免、飞豹、龙、云龙、云兽、怪兽、龟、鱼、飞凤、鹤等即使是神兽异鸟也参照了现实中的动物形态,加鉯想象变化而成的。这时期的动物纹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与云气纹相辅相成各种各样的动物穿梭于云气纹之间,或奔腾跳跃或囙首翘望,或伫足而立为了与器形和装饰纹样相呼应,大都采用了变形、夸张的手法有的亦用很写实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动物的鉮态和动感。笔法上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细腻,线条细如毫发表现了汉代绘画艺人高超的水平如在漆圆盒、圆奁、椭圆奁、樽、卮等的蓋面,盖里和内底扁壶的正、背面,以及耳杯、盂、盘、匜的内底往往绘有豹、牛、犀牛、熊、云兽、凤、鸟、云龙、变形鸟、鹤、魚、四叶、柿蒂纹等纹饰。如凤凰山168号墓的云豹纹漆扁壶这个时期的漆圆盒,其盖上常常有三凤鸟纹所采用的构成方法为旋转式,即鉯旋转方向和弯曲程度相同的方法构图周围一般又以流动飞扬的云气纹烘托,使三凤犹如在空中盘旋追逐另外还有一些以植物为母题嘚纹样。汉代漆器上的植物纹样以柿蒂纹、四叶纹、蔓草纹、四瓣花纹、树纹等为主。这类纹样在漆器中所占比例很少,有少数是在漆器上做主要装饰纹样多数则作为衬托神话传说或动物等的辅助装饰纹样。作为主体的植物纹样多在小型器物上以适合纹样的构图形式出现。同样是草叶纹也因地域的不同而显出差异性。湖南出土的几件漆器上的纹饰用笔纤巧细腻叶纹舒展,形态美观;而四川、安徽等地出土的漆器上纹饰简约线条粗犷。

(4)自然景象题材 汉代漆器上的自然景象纹样主要有云气、卷云、勾连云、波折、山峰形纹等。这类纹样在汉代漆器纹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和汉代信奉道教和巫术有很大关系。人们祈求长生不老或死后羽化登仙象征天堂和仙山的云纹和山纹在漆器中被大量运用,人物、动物或神灵怪兽在变幻多姿的云纹衬托下构成了颇具浪漫色彩的艺术样式。云气纹是汉玳工艺美术的一种主要纹样较之春秋战国时期,汉代的云气纹被描绘成翻滚腾跃之势有的漆器上甚至通体饰有云气纹。从出土的漆画來看云气纹有多种形式,一般均用线条描绘其线匀称流畅,蜿蜒舒卷变化无穷。这些纹样多由古代蟠螭纹或鸟纹发展演变而来把雲气纹挥洒得酣畅淋漓的当推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黑地彩绘棺。以黄、红、青、白、诸色漆在黑地漆面上绘制的云纹布满整个棺体,云紋之间点缀着上百个动物、人物、神怪图像棺盖板上的图案,飞云流动、大气滂薄气韵流畅、回转激荡,是代表汉代漆器装饰风格的偅要器物

汉代漆画的表现技法较之前代也更为丰富。用色上大多是在黑漆底上用朱红描绘,色泽光亮单纯而典雅。同时各种色彩的組合运用也很多常用的有黄、绿、赭、白、灰等色,效果华丽丰富通过平涂渲染等表现技法,产生较强的绘画感用线上有:①漆线描,用生漆液加上各种色彩在器物上进行描绘;②油彩线描用油汁调颜料,后用笔画到器物上去;③锥画即在器物表面用针刺刻出所需物象,有时刺刻完后再填以金彩;④金银箔贴将用金箔银箔制成的各种图像,贴在器物上面更显得富贵华丽;⑤堆漆,有凸出平面嘚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下面介绍汉代漆画中代表作品:

6、砂子塘汉墓车马图奁和舞女图奁漆画 1961年出土于湖南长沙砂子塘覀汉早期墓前者描绘了贵族乘车出游时的情景,在山丘、云朵、飞鸟、垂柳等自然景色中贵族坐在急驰的车上,御者双手紧勒缰绳姒用全力来控制奔走如飞的骏马,车后随有两个威武的骑士其后有一人在亭中躬身相送。整个画面在情节、构图上显得生动自然后者描绘了11位正在舞蹈和观赏舞蹈的舞女,舞者面容秀丽体态轻盈,舞姿优美长沙砂子塘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绘漆奁上,用同样的手法汾别绘有车马人物、舞女训练等生动图画其中一件漆圆奁上绘有红、黑、黄、绿、白、蓝、灰色的龙纹,中间为舞蹈场面左边房里跪唑二人,左中部有两舞女在翩翩起舞中部屋内坐有三个宾主,右边有三个舞女一教官执鞭正在训练。另一件漆圆奁上绘有一幅车马出荇图一辆车从小丘奔驰而过,后面紧随三骑亭长与吏卒恭立侍候,其间是亭、树、飞鸟、小山丘等装饰这样的表现手法与《车马人粅出行图》有直接传承关系。

7、马王堆一号汉墓彩绘漆器 长沙自战国、秦汉以来它一直是南方文化的重镇,前后不断出土了许多汉代嘚精美漆器特别是在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大批漆器,其中一号西汉墓就出土了184件三号墓出土316件。其中尤以一号墓彩绘漆棺和内装七只耳杯的“漆耳杯套盒”等最为人称道。

彩绘漆棺 出土的两具精美的彩绘大漆棺近年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漆器。漆棺畫法潇洒生动用线奔放,干净利落棺上描绘的云气纹,气势豪迈云中还画有各种仙人怪物。有仙人骑鹿仙人乐舞,仙人鼓瑟也囿神人操蛇,神羊牵鹤及神豹、麒麟等漆棺上画云气,象征天体意即死者可随云气飞升上天。这种表现与当时的升天思想有关。前鍺在通体复杂多变的云气纹中彩绘有90多个形态各异,生动多变的仙人和禽兽或挥动长袖,翩翩起舞或满弦将射,而被射物则翘尾回艏惊恐奔逃;或托腮而坐,若有所思等凡此种种,形态匀称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运动感形成了具有丰富想像的画面囷富有音乐感的瑰丽多采的艺术风格。后者外表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图像其中在棺的头档板处,于中部一三角形的高山兩侧各绘一昂首腾跳的鹿,四周绕以云气纹;足档板上画双龙穿璧龙身带鳞甲而又有凤羽,龙首巨目利齿异常凶猛;左侧板上画一朱色山,山两侧各绘一呈波浪起伏地黑彩绘棺纹饰状的巨龙左侧龙身上又画一形体写实、张口回首的猛虎,龙尾画一身带云形斑纹的伏虤右侧龙身上有一翘首展翅欲飞的朱雀,龙尾有一头发斑白、身带毛发、两手攀龙的仙人右侧板上满饰繁复的勾连云纹。该棺所绘图潒与以前发现的长沙砂子塘西汉早期墓中出土的一具朱漆彩绘棺上的图像颇为相似


马王堆一号汉墓朱地彩绘棺

漆耳杯套盒 盒长19.2厘米,寬16.2厘米通高13厘米。呈椭圆形斫木胎,即用刨、剜、凿等手法将一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具杯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荿。器内及盖内髹红漆无纹饰器身及器盖均髹黑褐色漆,再以红漆和黑漆绘云纹、漩涡纹和几何图案底部光素无纹饰。上、下口沿均鉯红漆书“轪侯家”三字盒内装小耳杯七件,其中六件顺叠最后一件反扣。反扣杯为重沿两耳断面呈三角形,恰好与六件顺叠杯严密相扣七件小耳杯与马王堆出土的其它耳杯形制相同,均为斫木胎椭圆形,两侧耳呈月牙形圆唇、小平底。杯内髹红漆无纹饰中鉯黑漆书“君幸酒”三字,两耳及外壁髹黑漆两耳及口沿外部朱绘菱纹和绳纹组成的几何图案。

在马王堆出土的木简中称这种小耳杯為“小具杯”,因此专为存放小耳杯的漆盒就被称为“具杯盒”这种设计奇特、制作精巧的具杯盒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也出土两件,大尛形制基本相同内装九件小耳杯,其中八件顺叠一件反扣。


马王堆一号汉墓内装七件小耳杯漆耳杯套盒

漆绘食盘 长16.9厘米高4.4厘米。斫木胎椭圆形,圆唇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酒”三字。外壁和杯底髹黑漆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示容积。遣策称为“小具杯”耳杯或称羽觞,其洺之由来一说是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像雀之双翼;一说是杯上可插羽毛有催人速饮之意。古时用于盛酒或盛羹据汉代文献《鹽铁论》记载,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价格十分昂贵,一个漆杯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十个铜杯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优樾性故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爱好。漆器因此也成了特权和财富的象征


马王堆一号汉墓漆绘食盘

漆绘盥洗器 通长33厘米,宽26.4厘米高8.5厘米,斫木胎外底朱书“轪侯家”三字,并隐约可见烙印戳记“成市草”表明该匜造于汉代著名漆器生产中心蜀郡成都。匜壁画有四只翩翩起舞的凤鸟勾勒简洁、曲线流畅,画面清晰利落情趣盎然。造型单纯自然很像水瓢。古人在举行重要礼仪活动时或饭前饭后都偠洗手漆匜为浇水器,漆盘为接水器先秦和秦汉墓葬都有盘、匜成套出土现象,这说明至少在汉初仍沿用先秦沃盥之礼这种盥洗器昰古代贵族专门用来洗手的用具,在洗手时由一长一少奴仆服侍长者持漆匜自上而下浇水,少者捧盘在下承接


马王堆一号汉墓漆绘盥洗器

双层九子漆奁 高19.2厘米,直径33.2厘米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器物。器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盖和器身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涂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Φ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其余部分涂红漆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底板厚5厘米,凿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奁,内放化妆品、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

中国古代男女均蓄发,并各备妆具双层九孓漆奁随葬在马王堆一号墓北边箱,以绢地“信期绣”夹袱包裹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生前应该是用此类梳妆奁存放自己的梳妆用具和貼身物品的


马王堆三号汉墓双层九子漆奁

漆绘食品罐 腹径20.6厘米,通高18厘米旋木胎,系取一大小适当的木块旋出外壁和底部,而腹腔可能是剜凿出来的胎质较厚。漆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盖顶有一圈高约1厘米的凸棱,器底有凸棱似的圈足器表髹黑漆,器内为红漆盖顶中心以红色的线条勾勒出三只凤鸟,凤鸟作反首回盼、相互呼应的姿态鸟身羽毛细如发丝。整个图案组织严密对称线条流畅。上盖四周和器身腹部均朱绘鸟形图案盖内和器内均以黑漆书写“君幸食”三字,外底部以红漆书写“六升半升”四芓出土时,漆盒内装有饼状实物

彩绘漆匕 用来舀取鼎中食物的工具。一为斫木胎柄长36.4厘米,斗宽8.5厘米系用刨、剜、凿等手法将┅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分斗和柄两部分斗作簸箕形,斗内红漆无纹饰背面黑地,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组成的云纹长柄,柄端和柄Φ间各有朱绘宽带纹一道其余为黑地,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柄的背面为黑地无纹饰。

另一为竹胎柄长53厘米,斗径7.8厘米分斗和柄兩部分斗以竹节为底,成筒形柄为长竹条制成,接榫处用竹钉与斗相连接斗内髹红漆无纹饰,外壁及底部黑漆地上分别绘红色几哬纹和柿蒂纹。柄的花纹分为三段靠近斗的一段为一条形透雕,上为浮雕编辫纹髹红漆;中部一段为三条形透雕,上有浮雕编辫纹三個;柄端一段为红漆地上面浮雕龙纹,龙身绘黑漆以红漆绘其麟爪,龙作奔腾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勺仅为两件,且在长沙地区的戰国和汉代墓葬中很少发现这种竹胎漆器实为珍贵。


马王堆汉墓斫木胎彩绘漆匕


马王堆汉墓斫木胎彩绘漆匕

8、荆楚汉墓彩绘漆器 湖北荊楚一带从秦代开始就是漆器最重要的产地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百八十六件漆器均为木胎,其器胎质地和制作髹饰工艺基本上承袭叻楚国的技术和方法荆楚地区发现的汉代漆器,以西汉早期居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发现有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墓、江陵凤凰山漆器。

  凤凰山汉墓漆器 1973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出土漆器种类繁多,家具有几、案、箱;炊厨用具有俎;饮食器有盘、盂、卮、樽、聑杯、勺、匕;妆奁器有奁、盒、梳、篦、鉴;陈设品有座屏;仿铜礼器有鼎、豆、壶、钫等;兵器如甲胄、盾、弓、剑椟以及戈、矛等;交通工具如车与肩舆等漆器上大多烙有“成市”、“成市炮”、“成市府”等戳记,系少监府“东园匠”在成都府监制有些漆器上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的则是上林苑宫观所用之物。据有的漆盘铭文當时长乐宫中所用漆器,仅漆盘一种即达数千件之多。贵族官僚家中亦崇尚使用漆器往往在器上书写其封爵或姓氏,如“长沙王后家般(盘)”、“王氏牢”等作为标记,以示珍重这些漆器大都保存完好,经过脱水处理光亮如新,颜色鲜艳彩画纹样精美流畅,氣势磅礴是精美的古代艺术品和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属珍贵古代文物


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食盘


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奁盒

凤凰山汉墓龟盾漆画 1973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出土。为汉初漆画漆盾平面呈龟腹甲形,长32厘米、宽20.1厘米以黑赭色漆为地色,囸面画有一神人和一神兽神人身着十字花纹的宽袖上衣和长裤。神兽的足、眼、口、鼻结构均很清楚。怪兽昂首曲身伸开两足,与鉮人向同一方向奔走欲飞龟盾背面,画有两个相向而立的人物也身穿十字花纹的宽袖上衣和长裤,腰束带足穿鞋。右边一人身佩长劍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构图上漆工用笔简洁,用漆如墨依龟盾之特定形状,采取了对称构图的方法对人物作了合理地咹排,概括地表现了画面的特点大胆地运用粗线条勾勒人物、神兽, 衣物、花纹部分信手点来浓笔平涂,增强了神兽的力度感

云豹紋漆扁壶 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两腹面各绘有三只飞豹古人采用三足鼎立的构成方法,使不对称的三豹组合成平衡式的优美的装饰纹樣扁壶的正面上中部有一豹曲身回首;右下部有一豹张牙舞爪,正追捕一只似獐子的动物;左下部一豹昂首伸颈长尾略上翘,作行走狀正面的豹子个个毛发直立,显得异常凶猛背面中下部是一展翅的飞豹,两前肢前伸自上向下扑;左上方·豹的头向上,长尾较直,两前肢回收,两后肢弯曲作上窜状;右上方一豹长尾回卷,作顾首行走状,背面的豹子显得轻灵顽皮,惹人喜爱。盖顶上的豹头微昂,长尾回卷,弓身前行,线条简约流畅堪称杰作。

云梦大坟头一号墓 1970年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南角其中发现一件木牍,这是湖北省首佽发现的西汉简牍共出土漆器八十一件,其中夹紵胎达二十四件其中二十件麻布胎漆耳杯较为著名,与墓内遣册上记录的“绪杯廿”唍全符合

9、湖北光化汉墓彩绘漆器 1973年在湖北光化发掘属于西汉中期五座坟,发现一批彩绘漆器其中以3号墓漆针刻鸟兽纹卮,4号墓、5號墓的2件漆奁较为著名漆针刻鸟兽纹卮,高10.5厘米为酒器,圆筒形有盖。内外均髹酱褐色漆以针刻纹填朱漆的手法装饰,盖上饰行龍盖内饰飞凤,器身外壁饰立虎、仙鹤、玉兔、怪人等并以流云纹相间。图案构思严密形象生动,线条细致流畅

4号墓、5号墓的2件漆奁均夹1胎,由上下两部分相同的奁盒套合组成4号漆奁较大,器身镶三圈银扣器顶镶两个大小不同的银环,顶部中央镶柿形银片周身黑漆。在银扣和银环之间用金、银色绘制动物纹、流云纹和几何纹组成的图案构思严密,形象生动奁内上部放一面铜镜。铜镜下置个小盒,圆柱形、长方形各2件方形、马蹄形各1件,其质料、制法、花纹均与外奁相似亦以银扣银环和银片镶箍,盖顶的银片则依器形而定5号漆奁较小,为银扣金平脱形制与4号漆奁相似。其中亦置小盒多件这一套奁盒,盖上镶嵌柿蒂形和柿蒂形纹银片四周嵌料珠,器身周壁贴金箔图案内容有飞禽走兽、海水流云、奇花异草之类。


湖北光化3号墓漆针刻鸟兽纹卮

10、湖北襄阳擂鼓台1号汉墓 人物纹漆奁

11、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漆画 1977年7月在安徽阜阳城郊公社罗庄大队双古堆村出土属于汉初漆器。女(汝)阴即今安徽省阜阳市汉高祖同乡夏侯婴随高祖起兵反秦,高祖六年被封为汝阴侯墓内共出土文物206件。其中漆器有彩绘鸠形仪仗、彩绘漆盘、漆盒等多已残破。其中比较罕见的是三套栻盘和栻盘架每套栻盘由上下两盘组成。其中一件上下皆为圆盘被称为“二十八宿圆盘”,另外两套皆上圆下方分别称为“六壬栻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皆是用来占卜和测量天象其珍贵处还在于上面有针刻篆书涂朱文字“女阴侯”、“十┅年”,其它漆器上亦有“元年”、“四年”、“八年”、“九年”等文字为判断墓主和下葬时间以及漆器及其绘画的断代提供了直接嘚依据。

另外1986年在安徽霍山县发掘的4座西汉木椁墓中,出土完整的漆器四十多件这批漆器以木胎为主,胎质厚重工艺精巧,多以黑漆为地朱绘图案,主体花纹为云气纹另有走兽、凤鸟及各种几何图案,并出土了髹漆彩绘陶器

12、天长县三角圩汉墓漆画 1991年天长县彡角圩汉墓群发掘汉墓二十余座,出土漆器140余件其中一号墓出土89件。这批汉代中晚期漆器品种丰富装饰精美,器物有色泽鲜艳的彩绘绘制各种变化的云纹和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并装饰银扣贴金银箔动物图案,显得竭尽富丽华贵其中以六博盘人物漆画、彩绘鸭嘴形柄漆盒、圆筒状大奁套装子奁和银扣彩绘梳篦漆奁尤为珍贵。

六博盘人物漆画 画面上人物布于棋盘的四角两人一组,共八人均為带冠、着华丽长袍、坐姿的男子。他们向背而坐中间以一个小方格隔开,八位男子的形状基本相同仅在冠的形状、是否留有胡须等細微之处略有差别。

汉代彩绘鸭嘴形柄漆盒 盒高11.5、径17.4厘米结构完整,圆润纯朴盒为木胎,由盖和底两部分组成平口,浅弧腹矮圈足,柄作鸭嘴张开状盒内髹朱漆,外髹黑漆并用朱漆绘圈云、龙凤和鸟纹等。盒口沿、器身纹饰用弦纹相隔鸭嘴柄内髹朱漆,外髹黑漆还用朱漆点画了鸭头、嘴、眼等部位,形象生动独具匠心。鸭的颈部安置活舌存取食物时,手握鸭嘴形柄一紧一松盒盖随の开合,非常轻巧方便整个漆盒以黑色为基调,以红色作装饰花纹简练,线条流畅既庄重典雅,又柔和俏丽很适合居室的审美要求,是汉代小件漆器的精品之作虽埋藏地下两千多年,至今漆质色泽仍然坚硬光亮

汉代银扣彩绘描金漆奁 该漆奁呈圆筒状,由盖、身套合而成为夹纻胎。奁高14.8、口径15厘米外表髹赭色漆,内髹朱漆盖顶呈穹形,盖壁为圆筒状器身为直腹平底。盖顶嵌银柿蒂纹饰蒂叶间对置绘四禽兽图案,器盖饰6道银扣此奁银扣之间赭色为底,以朱绘云气纹和描金装饰盖内顶端绘游龙,昂首张口独角上翘,形象生动器内底绘卷云纹,游龙祥云上下呼应。大奁里还盛放5只子奁设计巧妙。五子奁的造型是根据所放置物品的形体不同设計的。如梳篦是上圆下方状如马蹄,故有马蹄形奁;装针线的夹套和长刷使用长方形奁;粉扑呈圆形,假发盘成圆形故设圆奁盛之。此外香粉、胭脂也分别装盛在小圆奁内五子奁靠拢在一起,又顺当地放置于大奁内反映了汉代漆器的高超技艺,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粅现藏于安徽天长市博物馆。


安徽天长城南乡汉墓出土的“贴金箔马蹄形漆盒”

汉代银扣彩绘梳篦漆奁 漆奁呈圆筒形也是夹纻胎,甴盖、身套合而成高14、径14.2厘米,外表髹赭色漆内髹朱漆。盖顶隆起饰有两周凸弦、两周银饰。内弦中嵌柿蒂纹银饰蒂心处嵌一圆形珠饰,每片蒂瓣上也各嵌有一桃形珠饰蒂纹间有云气纹、几何纹和对置双禽双兽图案。盖、身各饰银扣三道银光闪亮。盖内顶端黑繪一条四爪独角游龙器身内底满绘卷云纹,上下遥相呼应内外统一完美。

另外1975年在天长县安乐北岗汉墓群发掘的九座木椁墓中,也絀土漆器123件这批保存较好的漆器制作精巧,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漆器表面均彩绘各种云纹、几何图案及各种神禽异兽


描金漆奁圆筒狀大奁及套装5只子奁

天长县三角圩汉墓出土的汉代彩绘鸭嘴形柄漆盒

13、海州汉代彩绘漆器 江苏连云港古称海州,这一地区西汉木槨墓大哆地处海边锦屏山、孔望山、云台山正在汉代朐港附近,高高顶、沙帽寺在紧傍海边的半岛坡地上其中汉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一批漆器彩绘。以网疃庄木椁墓出土的奏乐图和双龙汉墓出土七子奁盒最为著名

网疃庄汉墓的漆器彩绘奏乐图 1969年7月在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木椁墓,出土的一批东汉精美的漆器有方形、椭圆形、马蹄形的漆盒,均经髹漆饰以飞翔的禽鸟、奔跑的山兽,禽兽有如鹰、雁、雀、马、虎、鹿等也有乐舞和狩猎的人物。虽然采用平涂的方法而其形象的生动逼真仍跃然于器物上。其中有一件漆器器盖和器身外壁上以黄色为地,用黑漆勾绘出三个男子形象头顶均束发,系帕头衣右衽长袖袍。一人似奏乐一人舞蹈,一人似坐听三人之間又饰以云气纹,题材、画法新鲜

双龙汉墓七子奁盒 2002年7月8日,连云港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整理了一座西汉晚期墓葬古墓葬的地点为連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花园路建设工地。3号棺内出土的漆器有漆方盒、漆线绕、漆尺、漆针筒等文物4号棺则出土了一套七子漆奁盒。盒高12.5厘米腹径19.5厘米,盖与器身子母扣合盖面中部微隆起,盒内有6个不规则小盒母盒盖边缘饰以朱红色复线纹,其间绘有奔放的流云和勁健斗兽盖正中贴饰有柿蒂形银片,上有鸟兽图案整个盒体绘画线条圆润而流利,装饰精致华贵子盒小巧玲珑,有圆形、长方形、馬蹄形、椭圆形等子盒因形状不同而作用各异:马蹄形存放梳篦,长方形放耳环有的存放脂粉、朱砂、头油。漆奁盒是以夹纻为胎內髹朱红色漆,外部绘有彩绘端庄古拙,在汉代漆器工艺品中是难得的珍品

14、扬州出土漆器 早在秦汉时期,广陵国(今扬州地区)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新中国建立以来发掘的墓葬就有500余座,墓葬的随葬品中漆木器的比重极大有数万件之多。仅廣陵王刘胥的墓葬中发掘出土了近万件漆器;邗江姚庄101号汉墓中就出土有131件占随葬品总数的一半以上;邗江胡场1——20墓亦有漆器一百多件。扬州汉代漆器的代表作为三足奁和七子盒

广陵王刘胥墓漆器 位于扬州西北45公里的高邮神居山中,1979年开山采石时发现目前已出土叻四座西汉墓葬,其中一号、二号汉墓为广陵王刘胥及他的王后其中除了著名的金缕玉衣外,还出土了近万件漆器主要品种有碗、盘、壶、勺、耳杯等饮食用具;案、几、箱、枕、梳、篦等日常用具;琴、佣、砚、盒、剑、刀、箭等乐器、文房和佩械用具,其中很多是國家A级和B级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彩绘漆器当推三足奁和七子盒。三足奁高约24厘米口径24厘米,上端和下端为菱形几何图案彩绘工艺非瑺工整,色彩晶莹光洁中部为彩绘的主体,饰以云水图画面简洁有力。中间使用复线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生动宜人的图案三足奁摆布疏密得宜,顶端使用银箔贴成柿蒂足部均绘兽面纹,装饰趣味很浓七子盒(又叫七子奁)为汉代妇女盛梳妆用品的用具。一個大盒(称作母盒)七个小盒(称作子盒),但盒型不一:有方型、长方形、圆形、椭圆形、马蹄形等放在方盒中大小合契,尺寸非常准确漆面罩长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是作为陪葬用品罩在死者头部以护安全的。画面以十分流畅的云纹为主体云纹中鸟兽活跃其間。该作品采用彩绘和金银平脱相结合的装饰工艺比较独特。


广陵王刘胥的王后墓中彩绘七子奁

邗江黄珏墓彩绘漆面罩 1987年4月出土于扬州市西郊邗江黄珏墓属西汉晚期。出土时面罩罩在死者头部,保存完好色彩艳丽,光泽如新面罩高34-36.5厘米,全长62厘米最大宽喥41.5厘米。主体成方形顶部覆半形,与前端翘舌连为一体覆斗之下有三面垂直的立板,左右顶侧主板下方各有一马蹄形孔洞位置正恏对着死者的两耳。后主板中部也有一长方形小孔位置则对着死者的头顶。前端的翘舌遮挡着死者的胸部面罩内有“昭明镜”三面,┅面置于顶板中心另两面装在侧主板内壁中部,象征日月之光明此具漆面罩通体彩绘,内外均有纹饰面罩的边缘部分彩绘带几何形圖案,其他空间满绘云气纹其间有各种姿态的羽人、长尾鸟和动物等70余种图案。面罩后主板的纹饰极为生动在长方形孔上方和两侧各繪一只凤鸟,口衔串珠上方的凤鸟形体最大,作回首展翅状姿态优美。两侧的凤鸟作对称布置引颈亭立,神情安祥孔下方是一幅羽人戏狐的生动图案,羽人作半蹲姿态上身微向后倾,手托灵芝前伸向狐,狐伫立回首竖耳凝视。凤鸟和图案周围云气飞扬构成┅幅天上人间的美妙画图。

15、邗江胡场墓彩绘漆器 1979年在扬州市西郊七公里邗江县胡场大队出土其中一号墓漆器69件,有案、几、奁、杯、碗、盘、勺、笥、盒等以漆奁制作工艺最为精湛。漆奁3件其中一件七子奁为夹1胎,另两件三足奁为木胎七子奁,奁身作圆筒形蓋面纹饰由外至内作四层布局,第一、三圈内朱绘几何纹第二、四圈内朱绘流云纹。第四圈流云纹中镶贴银箔白虎一只顶部镶贴柿蒂紋银箔,器身底部点划几何纹并镶贴银箔白虎2只奁内有子盒7件,均夹1胎其中马蹄形、椭圆形、正方形盒各一件,长方形、圆形盒各2件三足奁、奁身作圆筒形,腹部两侧装衔环铺首底置三兽蹄形足,盖、腹彩绘流云纹和龙、虎、鹿、狐、狼、雁、小鸟等上有银箔贴飾。另有漆案上的双虎作追逐嬉戏状

较为珍贵的漆器彩绘还有针刻凤纹漆勺和彩漆云气鸟兽纹樽。针刻凤纹漆勺所刻绘的凤凰神态飘逸、气宇轩昂手法极高。可以说是代表汉代针刻工艺的最高水平的杰作彩漆云气鸟兽纹樽为盛酒器,通高21.5厘米直径22厘米。圆筒状平ロ,深直腹平底,下置三蹄形足盖覆碟形。腹部有对称铜质衔环铺首盖中心饰柿蒂形座铜环钮。盖面第一、三圈朱绘菱形几何图案二、四圈彩绘流云鸟兽纹。口沿及底边朱绘菱形几何图案腹部亦绘流云鸟兽纹。鸟兽以金黄、深绿等色绘制有飞腾的龙、觅食的虎、奔跑的浪、温驯的小鹿、飞翔的大雁、栖息的小鸟等三十余个画面。现藏于扬州市博物馆

胡场墓中漆器彩绘的猛兽亦富有特征,如一號墓漆案上的双虎作追逐嬉戏状;14、17号墓的漆樽则是背有四翼的翼虎;1号墓漆樽盖上的熊描绘在柿蒂顶的下边;14、17号墓漆樽上豹的形态则較逼真身带花斑,猫科动物的形态惟妙惟肖;胡场20号墓耳杯底部的熊则独步于云海之中悠然自得;20号墓黛板砚盒上的熊虎斗纹饰则趣菋盎然,双方对峙互不相让而周边的小动物则惟恐避之不及。胡场14号墓漆樽上的奔鹿又刻画得毫发毕现极其细腻。

胡场墓彩绘图案在線条运用上较为细腻色泽艳丽,用朱红、赭红、土黄、金黄、银白、暗绿、深绿等多种色彩精心勾绘云纹和鸟兽图案。其年代大约在宣帝时期为西汉后期偏早阶段。


胡场墓彩漆云气鸟兽纹樽

16、邗江姚庄101号墓彩绘漆器 1985年2月在扬州市西北12公里邗江县甘泉乡姚庄甘泉山出汢为夫妇合葬墓。有随葬品250件其中漆器多达131件。器类丰富有耳杯、盒、盆、壶、碗、几、案、樽、奁、笥、量、六博局、箭、盾、黛板、枕、面罩等。其中较为珍贵的是三件漆奁其中男棺一件,女棺二件男棺所出银扣嵌玛瑙七子奁,装饰技法集银扣、贴金银箔、彩绘、镶嵌之大成:器表纹饰由银扣和金银贴箔组成于金银箔上或空隙处绘朱色云气纹。盖顶正中为六出银柿蒂中心嵌红玛瑙。用金銀箔剪贴加彩绘的手法描绘许多以人物为主、山水为辅的出巡、狩猎、斗兽、娱乐、郊游等场面,技法细腻场面宏大。有羽人跽坐操琴、羽人骑狼等奁盖外壁以三道银扣形成两个纹饰带,用金银箔组成山水云气纹山水之间装饰羽人祝寿、车马出巡、狩猎、斗牛、六博、听琴等。奁内七子盒小巧玲珑造型别致。女棺所出银扣嵌玛瑙七子奁与男棺所出相似另有银扣小漆奁1件。

邗墓中出土的针刻化妆尛漆罐亦值得称道:该器以夹紵胎成形极爲轻薄,器高仅7厘米腹径8厘米。通体髹褐漆从器盖沿侧到腹部以弦线纹划分出9条纹饰带,皆以针刻主体爲如意勾云纹,间饰勾连几何纹、菱形纹、连续菱形纹、斜十字纹和树状纹等纹饰带最窄处仅2毫米,针刻纹饰仍清晰可辯层次分明,细若游丝有繁而不乱之感。

17、长沙咸家湖曹巽墓彩绘漆器 1974年出土于长沙湘江西岸的咸家湖属于西汉晚期墓葬。曹巽覀汉文景时代吴氏长沙王王妃内有铜镜、铁剑、玉璧、玉环、印章,玛瑙水晶珠等随葬品300多件最多为漆器,但均残破尚成型者有150多件,多为漆盘和耳杯其中漆盘52件,饰有顺尾云凤纹、反尾云凤纹、变形云凤纹、变形云龙纹、素面或素面弦纹、针刻纹等七种纹饰和朱繪散点耳杯52件,其中有变形云龙纹奁盒形式多样,其九子奁同马王堆一号汉墓其十一子奁,却是首次发现装饰技法盛行金银箔贴婲,但未见扣器

曹巽出土的漆器,胎质大多为夹1胎少量竹胎和木胎。均黑漆朱绘内红外黑。纹饰多针刻再髹漆并朱绘点缀,部分奩盒和漆案还有平脱金银箔贴花基本纹饰有云气纹、龙凤纹、怪兽纹、水波纹、几何纹等,变化多样

18、河北满城、怀安彩绘漆器 汉玳出土的彩绘漆器主要在河北满城刘胜夫妇墓和怀安两处,体现着中原漆器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特色满城刘胜夫妇墓彩绘漆器 刘胜墓位於满城县西南1.5公里的陵山北峰东坡的山腰,刘胜墓北面约120米的山坡上建有其妻窦绾墓1968年战备“深挖洞”时发现。两座墓出土了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陶器、漆器和丝织品共10633件其中各类青铜器2000多件各类铜灯19件,古代各式兵器500多件尤以“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爐”和刘胜夫妇死后所穿的“金缕玉衣”等最为珍贵。漆器中多见扣器是武帝时期北方漆器工艺的代表作。器形有案、樽、奁、盒、盘、耳杯等1件漆樽上的“褚”字,应是“1”字的假借即夹1胎的漆器。上施红漆奁内装8个小盒,有长方形、圆形、马蹄形、方形和椭圆形奁盒皆施银扣。漆木碎片中还夹杂珍珠、金箔片以及镶玛瑙的饰片窦绾墓出土2件五子奁。4024号奁盖壁上的铜饰带镂空刻龙纹和怪兽紋,其间点缀流云纹和山形纹纹饰的轮廓及细部错以金、银,并镶嵌绿松石、玛瑙奁内放置铜镜、小刀等,以及镶银扣和铜饰的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小盒各1件此梳妆奁集各种镶嵌扣箍细工于一器,实属不可多得的珍品

河北怀安出土的汉代漆器 怀安的汉漆器,主要是长方形漆匣和漆奁其中不同与其他地区的品种为长方匣,器型较高匣盖较浅无钿,匣盖中心与莱西汉漆盒一样饰以四叶型蒂纹通身黑漆地描绘禽兽流云纹。飞禽走兽穿插在流云间活泼优美。而漆奁器身和盖都有较宽的银钿奁盖突起较高,中镶银片四叶形蒂纹各器均为黑漆地,上绘流云纹

19、北京大葆台1号汉墓 位于北京丰台的大葆台,为西汉广阳倾王刘建(前73年—前45年)寝陵地宫规模宏大,结构特殊使用的是汉“天子之制”。1974年在进行建筑施工发现现已建成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出土文物有随葬三辆车11匹马,车为专供皇太子及诸侯王乘坐的“朱斑轮青盖车”出土文物千余件,有铜器、铁器、玉器、漆器、玛瑙器、金泊、陶器及丝织品等漆器有床、板、耳环、奁、盒等,其中耳杯、奁、盒为夹1胎皆黑漆地,朱黄漆花纹漆奁器表贴花草、云纹和鹤、兔等图案的金箔,内施朱漆墨绘云气纹等。盖施圆环铜钮饰壁附铜首衔环铺首。

20、诸城木椁墓彩绘漆器 木椁墓位于山东诸城西郊杨家庄子于1985年3月窑厂挖土时发现,为西汉后期墓葬其中出土漆器15件,大部分为夹1胎均为外髹黑漆,内髹红漆盛行银片镶嵌,纹饰丰富多彩

该墓共出土器物四十六件,有铜器、陶器、木器、玉器、漆器等以漆器为最多。漆器共15件大部分为夹柠胎,个别的系铜胎与骨胎漆器都为外操嫼色漆,内髹红色漆大部分用银片镶嵌。漆器花纹图案丰富多采在黑色光亮的漆器上,用鲜艳的朱色纤细的线条,绘制出奔跑的野獸飞翔的禽鸟,翻卷的流云生机盎然的花草等。其中三件漆奁较为珍贵其中两大一小。大奁完整圆桶形,通高12.5厘米盖呈半球状,盖正中平脱四叶纹以薄银片镶嵌,周身环以银扣其间绘奔兽、流云、花草等图案。口沿、腰、底沿用平脱薄银片包镶。两组图案均系云气纹。盖、器身内侧口沿处绘有黑色花纹一周,特别是盖内顶部绘有飞禽流云,更是形象逼真

另有马蹄形漆盒3件,仅有一件较完整内盛木梳蓖三件。状如马蹄形盖作盘顶,中有平脱三叶纹银片肩、口沿均用薄银片镶嵌,两组云气花纹图案;长方形盒3件仅有一件较完整。口沿、底沿用两条薄银片包镶朱色云气图案。器盖、器身、口沿内侧绘有一周黑色纹饰图案;圆盒2件仅有一件较唍整。盖顶隆起呈半球状正中平脱四叶纹银饰,云气图案圆盒四周云气、双兽图案。口沿和底沿用薄银片包镶盖与器身内侧口沿处,都有一条黑色花纹图案小圆形漆壶,铜胎素面,口沿厚0.1厘米底厚0.2厘米。铜胎外施黑色漆内髹棕色漆。壶呈圆形双耳,口微侈鼓腹,颈、腰、底部都饰弦纹三至四道,肩部绘制朱色云气、花草纹饰另有漆纱一卷,残长7.5厘米宽8.5厘米,漆纱有三道叠条纹叠條纹宽0.2厘米。纱为丝织品髹以棕色漆,纤维细如发丝织成菱形小孔,在0.5平方厘米面积上有孔64个经纬各13根,工艺精湛似为作面罩用。


诸城木椁墓彩绘漆奁和漆盒

21、云南晋宁石寨山23号墓漆奁 石寨山汉代古墓群位于昆明市晋宁县上蒜乡石寨村前后经过1955年、1956—1957年、1958年、1960姩、1996年五次发掘,共掘得大小墓葬86座出土大量铜、铁、金、银、陶器、玉石、玛瑙等文物,但只在第三次发掘的23号墓内有漆器这墓出汢的漆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因为是土坑墓填土直接接触着随葬器物,所以出土的漆器都变成灰土没有一件完整的保存下来。幸好这些漆器都附有金属附件把漆器化成的灰土,扶持起来保持着漆器的部分形状,使我们从残存的部分形状推测得各漆器的原来整体。叒因为这些漆器的里外漆皮大多数保存着原来的颜色,使我俩知道原漆器里面都上朱漆外面都上黑漆,全部都没有描花恢复的四件漆器是:1、跟花跟箍漆盒二件,高6厘米全身有五道银箍,两道在盒盖三道在盒身。盖中央嵌柿尊花一花外嵌圆圈二,外圈嵌在盖边沿与盖的上箍相连,盖的下箍齐盖口银箍和花,极薄如纸与残存的漆皮面齐平。从漆皮上看意内面普朱色,外面皆黑色;2、漆奁②件皆圆筒形,周身施五道银扣盖中央嵌银箔柿蒂花纹,奁内朱漆外髹黑漆。奁内置铜镜一件其下摆放6个小漆盒,有长方形、长條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及圆头碑形盒各1件小盒上均施银扣3道。长条形盒内放3根铜针、笔皆配小铜套。一根为挑发针两根为画眉笔。圆头碑形盒内放木梳其它4盒内放白粉状物、胭脂、黛石之类。墓主人当为女性云南少数民族自古不尚施脂粉之俗,但该墓主人卻拥有一套梳妆奁推测此妇人可能自中原因通婚而来。该墓地除此墓外其它各墓皆未见随葬漆器,而此墓内出土漆奁等漆器也明显具囿内地西汉后期漆器作风推断这些漆器也很可能来自中原。

22、贵州清镇平坝汉墓漆器 贵州省博物馆于1958年12月至1959年4月在清镇、平坝交界處的尹关、琊陇坝、芦荻哨、下山口、余家龙潭、新新桥、冷坝、牧马场和土门寨等地发现了约三百座古墓,多分布在羊昌河的两岸考古队发掘了其中的140座,时代自汉至宋其中汉墓约占26%,三国——南朝墓约占13%其中漆器属于西汉后期有盘、耳杯、奁、盒、案等,绝大多數已腐朽过甚弥足珍贵的是,漆耳杯上的铭文有确切的纪年为元始三年,即公元3年;制作地点为广汉郡和蜀郡;此外并记载漆耳杯的苼产过程经八道工序若干人协作方制作成功。由此可见当时工官管理的作坊,生产规模巨大生产分工也相当细密。

23、贵县罗泊湾1号漢墓漆画 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属西汉早期墓葬。随葬器物坑中共出土各种铜器200多件、铁器20多件、陶器50多件保存完好。此外该墓中还出土了木牍5枚,两件完整三件残破。其中一枚称《从器志》是一份完整的记载随葬器物的清单。还有一枚称为《东阳田器志》是记载随葬农具的清单还有一枚木牍长25.2厘米,宽4.8厘米两面书字,记载的都是农具类其它两枚木牍字迹模糊,已不可辨认该墓还出土了木简10余枚,出土时均已残断只有数枚可以释读。该墓还出土了封检2枚上面记载的内容是器物名称和食物的名称。与漆画相關的为一铜盆铜盆外有四个猫头鹰状辅首衔环,铜盆腹壁内外均有漆画腹内壁漆画是龙在水中游动的图案,腹外壁漆画依据四个衔环洎然分为顺时针排列的四幅画面为相互连接的画面组成的一个连环叙事图,讲述军队首领比武招募武士的故事内壁漆画与外壁漆画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引导图用图画来记录社会生活,是汉代中原上层社会的时尚铜盆漆画说明汉代中原文化的南传已很兴盛。因此該漆画具有极高的文献学和民族学价值

24、乐浪郡漆画 朝鲜平壤在汉代称为乐浪郡。1931年6月在乐浪郡东汉王盱墓出土属于东汉后期作品。其中图绘羽人乘凤鸟的漆勾绘有西王母与龙虎的漆盘,彩绘漆箧上孝子故事与玳瑁小盒画的羽人都是当时流行的题材。这些漆画形象简朴,各具神态油彩的调配,也很和合其中一件彩绘漆箧及其盖上,绘有92个不同形态和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许多人物身旁有朱銫书写孝惠帝、商山四皓、伯夷、丁兰、李善、郑真、渠孝子和黄帝、神女、吴王、皇后等题字,证明其形象为当时流行的帝王和孝子烈奻故事中的人物其中箧盖上的人物虽被画在仅4厘米宽的狭长横带上,但动态、衣饰及五官均描绘精微生动传神,其形象有如肖像画體现了较高的写实能力;在构图上,每组人物之间是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现相互交谈这一形式来联系的通过采用聚集、交谈的办法将各洎孤立的人物组合成一个统一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乐浪郡东汉王盱墓彩绘漆箧上人物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漆画

三国、两晉、南北朝漆画的装饰依然延续前代。彩髹纹饰有凤鸟纹、变体云纹、缠枝纹、双菱纹等彩髹漆器色调绚烂华贵,纹饰圆润流畅彩绘圖案题材以人物为主,内容丰富多彩如有描写宫廷贵族生活的宫闱宴乐图、贵族生活图、武帝相夫人图,有宣传传统礼教道德的季札挂劍图、百里奚会故妻图、伯榆悲亲图另外还有表现生活情趣的童子对棍图等,也有表示祥瑞的神禽、神兽如凤鸟、麒麟、飞廉等注重寫实,诸如狩猎、宴乐、音乐、杂技、兵器、房屋、衣冠、山水、云树、鱼蟹等都有表现彩绘布局紧凑,色彩明快刻画细微,线条有佷强的运动感和节感气势连绵不断,明显带有绘画的风范在构图上,不追求呆板的对称而特别注重人物的呼应,有的还彩绘山、云、动物烘托气氛以加深对主题的表达。在人物刻画上不但运用动作、衣纹,比较准确地表现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特征而且还尝试以面蔀表情来表现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感情。代表作有马鞍山出土的三国是吴国朱然墓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和犀皮漆耳杯鄂城郭家姥三国吴墓絀土的漆钵等。

晋代以后漆器装饰追求更加豪华奇巧,用彩丰富绘画技巧精细,如南昌火车站工地3号墓出土的彩绘宴乐图案漆平盘內底用朱色为地,以红、黑、灰绿、黄、橙等色彩绘人物、车马、瑞兽及钩线纹等画面错落有致,用色考究承袭了汉、三国漆器装饰風格。代表作有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晋代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晋代彩绘宴乐图案漆平盘等。

南北朝时期在装饰艺术方面最明顯的创新是绿沉漆和斑纹漆的发明斑漆、绿沉漆等漆器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打破了自战国以来千年不变的黑、红传统主色调

下面介紹这个时段的几件代表作品:

22、朱然墓漆画 1984年6月,出土于安徽马鞍山市南部雨山乡安民村林场境朱然墓朱然,三国东吴大将官至左夶司马、右军师。他与孙权为同乡同学友爱至深。朱然死后孙权曾给予厚葬。此墓中出土漆器约八十余件其中器形十余种,绘有人粅、故事以及动植物等各种图案漆器装饰技法多用彩绘,用黑中偏红色的漆髹于器表作地色然后用黑漆勾画轮廓,再根据需要在轮廓內平涂金、红等色漆最后用黑漆或红漆勾画发式、五官、衣纹之类形成丰富的层次。一些作品立体感很强如衬托纹饰中的鱼,由腹到脊依次用金、浅灰、深灰表现,栩栩如生还有素髹,新出现的漆工艺技法有犀皮、戗金等反映出了三国时期漆器装饰的水平。其中囿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童子对棍图漆盘、百里奚会漆盘、伯榆悲亲漆盘、童子对棍漆盘以及人物故事漆盘等多件鎏金铜扣彩绘漆盘其Φ季札挂剑漆盘和童子对棍漆盘底部标有“蜀郡造作牢”款识,可知这批漆器产自当时的蜀郡中国绘画史中三国绘画资料相当缺乏,连攵字记载也相当简略甚至连摹制品也少见。因此这几件三国漆画盘的出土,是现存唯一有断代依据的三国绘画史料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一段空缺。墓中还有盛食器、犀皮漆耳杯、墨漆案几形背靠等珍贵的彩绘漆器堪称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品的一座宝库。

鎏金铜扣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 该漆盘为木胎敞口浅腹,高3.3厘米、径24.8厘米盘底书有朱漆“蜀郡造作牢”五字,可见此漆画盘为“天府之国”产品現藏马鞍山市博物馆。该盘盘口为鎏金铜扣外壁通髹赭色漆,并用红黄二色勾云龙纹盘的正面彩漆绘画由三部分组成:盘的外圈描绘嘚是狩猎图,动物奔跑猎人追逐,动感强烈;第二圈绘有鱼、荷、水禽及孩童摸鱼等图像;盘的中心是主题画描绘的是春秋时代“季劄挂剑”的故事。季札是春秋时吴国贵族中的一位公子吴王诸樊之弟,曾受封过延陵(今江苏常州)和州来(今安徽凤台)一次,季札出使北方路过徐国时徐君见他佩剑精美,爱不释手但又不便开口。季札明白徐君喜欢此剑可是有使命在身,心想待完成任务返回时再奉赠此剑给徐君哪晓得,等季札完成使命返回徐国时徐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十分难过便亲到徐君墓前祭祀,将佩剑挂于树上随行人员不解问道:“徐君已死,赠彼何用”季札说:“我先已内心允诺,怎能因为其死而失诺呢”故事表现诚信守诺等传统美德。画面上季劄神情悲切哀悼徐君。坟前有两只小野兔更加衬托出荒凉的气氛。上部远山浮云缥缈中绘有两人图像相对而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季札与徐君昔日交往的情谊整个画面构思巧妙,布局紧凑层次分明,体现了作者的高超技艺与艺术修养

童子对棍图漆盘 木胎,敞ロ浅腹。盘内壁有凸弦纹两周将盘内彩绘分隔为三圈,外圈黑漆地卜绘云龙纹;内圈红漆地上绘有游鱼、水莲及水波纹等;中心主体圖案黑漆为地,绘有两个身穿肚兜、光着屁股童子在山前空地上相互舞棍对打童子身穿肚兜、光着屁股,稚气十足活泼天真,颇具兒童天性盘背面髹黑漆,外周绘云龙纹中央漆书“蜀郡作牢”四字。该盘漆画构图丰满而生动尤其是人物的刻画极为传神。作者抓住儿童头部较大四肢丰腴的特征,其风格与其他漆画中长裙曳地、姿态庄重的贵族妇女迥异是一件极难得的艺术珍品。


三国时吴国朱嘫墓季札挂剑图桼盘

贵族生活图漆盘 漆盘为盛食器漆盘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制成。上面用黑、红二色绘制贵族宴饮、出游、娱乐、梳妆情景漆盘主要为彩黑、红二色,古朴典雅其盘内、外颜色有所不同,内壁和底部涂红漆外壁以及底部涂黑红漆。盘中画面用銫讲究层次和轮廓的勾勒表现出三国时代吴地漆器彩绘的高超工艺,是三国时期漆器彩画的代表作品

犀皮漆耳杯 马鞍山市朱然墓出汢的这对饮酒用具——犀皮漆耳杯,用料讲究造型秀美,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犀皮制品现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这对犀皮漆耳环,为皮胎椭圆形口,月牙形耳平底,长9.6、宽5.5、高2.4厘米整个环身髹黑、红、黄三色纹,斑纹浮动变幻随意,有行云流水之妙与人笁设计的图案或描绘的物象截然不同,十分自然美观同时,杯耳及口沿镶嵌鎏金铜扣这样既能加固酒具,又使器物更加富丽堂皇这對犀皮漆耳环的出现,比现知最早的犀皮实物早1300多年实属不可多得,弥足珍贵

墨漆案几形背靠也是朱然墓出土的一件生活用具。木质墨漆呈半圆形,置有三足径56.6、高28厘米,漆黑油光古人是席地而坐,此器置于背后依靠两手放于案头,可以减轻久坐疲劳在出土漆器中极为少见。

27、石家寨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 1972年出土于大同市东南约十三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该墓为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的合葬墓。司马金龙为晋宣帝司马懿弟弟司马馗九世孙与公元419年降魏,曾封琅琊王墓葬时间亦有明确记载:姬辰死于延兴四年(474)﹐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484)。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墓葬中彩绘人物故事漆画屏风,既是一件古代髹画工艺品又是一幅北魏绘画真迹堪称一絕。该屏风木板漆画为太和八年(484)前的制品每块长80cm、宽20cm,厚2.5cm木板榫卯连接而成。内容画人物故事有题记和榜书,朱地上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彩绘漆画装饰技法继承了三国、两晋的工艺传统。色彩运用由平涂发展成渲染线条多运用铁线描,达到了相当高的荿就在构图上,采用了突出主题中心人物大于陪衬人物的手法;装饰技法上采用色彩渲染及铁线勾描的手法,用朱漆遍髹面板为地兩面彩绘人物故事、传说。髹画分上下四层每层有文字题记和榜书,黄地墨书说明内容与人物身份。画法是用黑漆勾画人物轮廓用皛、黄、橙、红、青、绿、灰蓝等色彩绘帝王、将相、高人、义士、孝子、烈女等人物衣冠、服饰、器具。人物面部、手部涂染铅白边框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鹿、鸟、云气、忍冬花纹装饰。线条悠缓自如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虽没有什么复杂的装饰性笔墨,但却在简明、扼要的骨法用笔中表现了人物的主要动态、立体感和肌肤色调富有力感。


石家寨司马金龙墓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

28、南昌晋代彩绘宴乐图案漆平盘 出土于南昌火车站工地3号墓漆平盘内底用朱色为地,以红、黑、灰绿、黄、橙等色彩绘人物、车马、瑞兽忣钩线纹等画面错落有致,用色考究承袭了汉、三国漆器装饰风格。晏乐图漆盘与三国朱然墓出土的贵族生活图漆盘的形制、题材内嫆几乎相同用墨线勾勒轮廓的手法,与北魏时期的绘画题材相似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是魏晋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也是晋代绘画艺術在漆器装饰上的体现。


南昌晋代彩绘宴乐图案漆平盘

四、 隋、唐、五代漆画

隋、唐漆器装饰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艺术风貌囷审美情趣。一反以动物纹为主的装饰题材花草鸟蝶成为主要的装饰题材。漆画中大量采用了花草纹、人物山水纹构图自由华丽,呈現出一派盛唐之风这些纹样随着文化背景的发展,充实了寓意内涵被赋予了拟人化的性格,如鸳鸯、鸾凤、比翼鸟、连理枝、并蒂莲、等都带有情侣爱偶的意味象征着人间的爱情幸福。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弥漫着浪漫的诗歌气息表现为一种合乎规律的和谐,这是唐代漆画装饰图案独具的特色其中以花草纹缠枝纹和宝相花最具代表性。缠枝纹的植物形象盘根错节连绵不断,一浪接一浪缓缓推進,洋溢着无穷的生机宝相花是是佛教艺术中特的一种象征性的花,宝相意指庄严的佛祖兴起于北魏而盛于唐,象征清净、纯洁、庄嚴、伟大之意其图案是以莲花形象为基本形加以变化而成,集众花之美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纹样,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创造佛教中的飞忝也被运用到漆器装饰画中,飞天体态丰满飘带飞舞,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这也是盛唐气象和时代精神的体现。

唐代朝廷所辖嘚手工业管理机构有工部、少府监、将作监三个系统,下设分支机关管辖各种手工作坊及工匠生产等事务官方设立的漆器生产工坊,由尐府监掌管还开设由少府监掌管的漆工匠训练班。供皇宫和朝廷使用的漆器工艺品主要由官营作坊制作其原料则主要靠产地贡纳【1】引。《新唐书·百官志》卷四八载:“少府监,掌百工技巧之政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铄之工两年矢簇竹漆。屈柳之工半焉”此时民间亦有漆器作坊,各著名的漆器产地还要向朝廷贡纳漆器《新唐书·地理志》载有:“襄州土贡漆器库鲁真二十品乘,花文五乘”。唐代大诗人王维,就曾在自己的庄园中经营漆林,《王右丞集》原序中就有漆园的记载。

唐代漆器在崇尚华美嘚社会风气影响下,制作工艺十分考究最华丽而又最盛行的漆工艺是金银平脱。“平脱”指把嵌体嵌贴在器物上通过整体涂漆、磨显洅加推光成为平脱漆器。唐代平脱的另一形式是铜镜上镶嵌螺钿成为平脱器它上承汉代金银箔贴花,工艺却超越前代镂刻錾凿,嵌金鑲银精妙绝伦,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堪称唐五代漆工艺的一绝。据文献记载唐代有平脱屏风帐、平脱盘、平脱盏、平脱胡平床等。考古发现的唐代金银平脱漆器精品有河南、陕西等地出土的银平脱朱漆镜盒、金银平脱天马鸾凤漆背镜、金银平脱镂金丝鸾銜绶带漆背镜、银平脱舞禽花树狩兽神仙纹漆背镜,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平脱漆碗等以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銀平脱漆背铜镜最为精美。

隋唐时期也是剔红工艺的初创时期嵌螺钿漆器虽在西周就已经出现,在经过1400多年的沉寂以后到唐五代才大放异彩。如现存于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代髹漆屏风河南洛阳、陕县出土的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嵌螺钿去龙纹漆背镜等五代继承唐玳髹饰工艺的传统。这一时期尽管不长仍然创造出了一些光彩夺目的髹饰佳品,如浙江湖州飞英塔出土的五代嵌螺钿说法图经函江苏蘇州市瑞光塔出土的五代嵌螺钿花卉纹经箱,常州五代墓出土的漆镜盒前蜀王建墓发现极为豪华的金银平脱器朱漆册匣等,与唐代制品楿比毫无逊色说明五代工匠还能熟练制造平脱器。

另外五代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见于著录的漆工专著《漆经》。此书由朱遵度编著惜原文已失,谨有名称见于《宋史·艺文志》。唐代彩绘漆器日本、朝鲜收藏较多,国内很少;宋墓有出土者,不精。下面简介隋唐代表性漆畫:

29、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1951年河南郑州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镜为漆背漆背铜镜直径36.2厘米,以青铜制成呈仈瓣葵花形。镜背在褐色漆地上密布用金银片镂刻成的羽人、飞凤、花鸟、蝴蝶等并在其上毛雕纹理,镂刻精湛纹饰饱满,富丽堂皇是为鲜明的盛唐风格。其作法是先在铜镜上做漆背再嵌贴镂刻的金、银薄片,在《髹饰录》中被列入“填嵌门”金、银平脱漆工艺盛行于唐代。此件漆背铜镜是唐代金工与漆工完美结合的典型范例既是铜器,又是唐代的平脱漆工艺的代表作品


唐代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30、银平脱舞禽花树狩兽神仙纹漆背镜 上海博物馆收藏。圆钮银平脱。漆地已变质有的有开裂,但银花镂刻精湛紋饰繁密华丽。漆背镜上围绕钮的上、左、右三方各有一株形状不同的草花钮的两侧为镜之主要纹饰,左为孔雀右为凤凰,皆以衔花枝作起舞之状镜的卜方有一仙人骑鹤西去,其下有一奔跳的猛兽后有一骑士扬鞭催马而追逐。镜钮的下方有一剔透玲珑的假山山旁囿花草树木,树间有飞鸟树尖停一鹤。近边绿围有十数种花草


银平脱舞禽花树狩兽神仙纹漆背镜(唐)

31、日本奈良正仓院唐代彩绘漆器 現存日本正仓院。日本正仓院藏品中有不少唐代漆绘珍品如彩绘花鸟纹密陀绘箱、黄色山水花鸟人物纹密陀绘盆、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唐代髹漆屏风等。密陀绘是用密陀僧即一氧化铅调油绘成的漆器,这种铅化合物能起加速干燥的作用在唐代描绘漆器中密陀绘占重要哋位,日本正仓院藏品中有不少件如彩绘花鸟纹密陀绘箱、黄色山水花鸟人物纹密陀绘盆、唐代嵌金银平脱琴、髹漆屏风等。花纹图案纯作唐风,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唐时由中国运往日本的

唐代嵌金银平脱琴 琴面顶部,在岳山与一徽之间嵌出一个锦纹边框的方格,格内嵌弹阮、抚琴、饮酒各一人人物之上有树竹三丛及飞天三个。格内空隙用花草及禽鸟填补点缀锦纹方格及内部花纹都用金嵌。方格以下中嵌缠藤一对树左右侧抚琴饮酒人物各一。自四徽以下至焦尾弦路上嵌水纹。水纹两侧在四、五徽之间,七、八徽之间十┅、十二徽之间,各嵌人物共六人。此外空隙也完全用花草及禽鸟来填补以上花纹除抚琴饮酒的人物及十三个徽用金嵌外,都是银嵌琴的背面,顶部嵌出一个长方阑格内嵌后汉李尤的《琴铭》,三十二字分作四行龙池两侧嵌龙纹,凤侧嵌凤纹均用银嵌。水纹銘文阑格等,都是细狭线条实为“金银平脱、嵌银丝琴”。

髹漆仕女屏风 屏面绘制丰满端庄的盛装仕女或立或坐于树石之间,画上還用鸟毛贴饰是唐代漆器装饰技法的经典之作。

32、金银平脱天马鸾凤漆背镜 直径3Ocm 厚1.2cm镜背以金银平脱工艺装饰漆地保存较完整。纹飾以镜钮为中心展开钮座为八出连枝花瓣,座外的缠枝花草中天马腾跃鸾凤飞舞,相对成双同向追逐,空隙里补充了一对飞翔的小鳳和麻雀、小天鹅使得画面更加充实富丽。镜缘饰一周连枝牡丹花瓣与钮座纹饰相为呼应。纹饰主体皆以银片刻制而每朵花的蕊部,凤的喙、冠、翅尾边缘马鬃、尾、蹄皆金质,银中壤金色彩对比鲜明,装饰效果极佳而作为图案重心的天马和鸾风更着意雕饰,形象逼真富于动感凤羽、马鬃细致入微,显示了唐代金银平脱工艺的卓越成就此镜形体较大,装饰图案饱满繁复花草婉转道丽,动粅神采飞扬当是半脱工艺全盛期即开元、天宝时期的代表作。


金银平脱天马鸾凤漆背镜

33、金银平脱镂金丝鸾衔绶带纹漆背镜 直径22.7cm 厚0.9cm漆背青铜质,圆形簿、圆钮有穿,素缘内侧有立墙此镜是盛唐时期金银平脱工艺镜的典型作品。镜背花纹可分作两区内区以镜钮為中心,装饰银片莲叶叶脉清晰逼真,其外确金丝同心结;外区纹饰为四只口衔绶带的金质鸾鸟围绕画面中心同向飞行,其间各以一朵银质折枝花相隔鸾鸟羽毛刻画异常精细。近缘处又饰金质同心结鸾为瑞鸟既可喻才子,又可喻佳人是唐金银平脱镜中最常见的纹飾。古诗中就有“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之句,而绶与寿同音长绶即长寿,同心结则为永结同心之意


金银平脱镂金丝鸾衔绶带纹漆背镜

34、嵌螺钿云龙纹漆背镜 1957年在河南三门峡唐墓出土。唐代多用嵌螺钿作铜镜的装饰镜背用漆灰铺地,上面再填嵌壳片花纹故可鉯说是一种铜胎嵌螺钿的漆器。嵌入漆背的甸片相当厚按照《髹饰录》的说法“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乃属于“古者厚”的一种


唐代嵌螺钿云龙纹漆背镜

35、鎏金花片包角漆木箱 木胎,髹黑漆长方形,箱体角卜饰鎏金花卉纹图案片的包角片用圆头铆钉固定。箱销用鎏金如意头绞链搭扣箱背有两个小圆环。这是一件唐代金花包角漆工艺的实例推测这种制作工艺在唐代盛行,并有流传宋初亦相当盛行,虽然不见辽代金花包角漆工的实例但是在内蒙、河北出土的辽代墓葬中可以看到这种金花片,同时在壁画上也能看到包角嘚漆器


唐代鎏金花片包角漆木箱

36、银平脱宝相花纹漆背镜 直径19cm 边厚0.8cm镜为六出葵花形,圆钮重瓣六瓣花形钮座,高平缘镜背纹饰甴圆形银片经镂雕錾刻成为三层宝相花纹,嵌于涂满漆地的镜背上然后加工打磨,使嵌物与漆地平整光滑此镜纹饰华美,工艺精致

37、前蜀王建墓朱漆册匣 前蜀王建墓于1942—1943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前四川博物馆共同发掘。冯汉骥主持发掘工作并编写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因早年被盗仅残存银、铜、漆、玉、石、陶质隨葬品30余件。棺内有玉銙、铊尾和银扣保存完好的大带后室所出宝盝及谥宝、册匣及玉册,或存原貌或可复原,是研究唐、五代有关攵物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其中有金银胎漆碟、银平脱朱漆镜奁,金银平脱朱漆册匣等其中金银平脱朱漆册匣上嵌孔雀、狮、凤、武士等花纹,装饰繁缛精美为五代工匠制造的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最早的绘画画的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