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真正的道德经太上感应篇篇,早晚课,道德经? 能否赠予我一份?因为百度上怎么感觉不太真就是半真半假的那种

播放:35.6万次最近更新:

介绍:“道德”五千言,智慧海无边。有无相生法,法法顺自然。 李老师开解的《道德经》,把中华文明源头的先贤智慧链接到我们当下的生命和生活当中,对其中蕴含的宏奥哲理、高超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作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以帮助听众更好地学习和参悟《道德经》的真义,参透为人处世的最高智慧,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无论您身份为何,无论您所用为何,总能在《道德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智慧!——以至诚谦卑之心学习《道德经》,会让你生命蜕变,会让你心灵润泽。

  • 身体、心智、灵魂这三者,共同支配着人类,指导着人类的活动。这三者无论哪一个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人类的健康。曾教授从宇宙的本质谈起,深刻剖析了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以及宇宙和灵魂的关系。他运用易经的智慧解释了宇宙的诞生,人类身体、心智、灵魂的关系。

  • 这是蒋勋老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反复阅读《红楼梦》三十多遍后的系列讲座录音集,蒋勋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觉。

  • 《情绪管理》是曾仕强教授的又一力作,直指中国人内心,可以说是一本“中国式情绪管理”读本。曾仕强教授在书中指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人们对环境的一种反应。所以人有情绪是正常的,只要不过分,就不必去避讳。但是若不懂得适时疏导,轻则败坏情绪,重则没完没了、使人崩溃。烦燥、压抑、埋怨等情绪,将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经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在“四书”中,《大学》可比作“人生成功线路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可看做人生成功的理论指导;而按照“修齐治平”的路线,秉承《论语》的操作方法,实践成功的案例则为孔子、孟子两位圣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论语》是经过检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际操作方法。《论语》传递给我们的是积极的生命姿态;认真的工作态度;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以及家国天下的大丈夫情怀与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由贾存仁修订、更名而成。《弟子规》虽是一本童蒙养正读物,但因其内容源自《论语》,实则涉及为人之根本。《弟子规》 从孝顺之门、自性之途、诚信之则、恭敬之心与爱众之道几个方面引导我们扎下人生之根。主讲人李毅多老师以其丰厚的人生阅历及修学功底解读《弟子规》,借鉴古人、贯通现代,融合东西,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并亲切地把《弟子规》称为“中国人的家训”。

  • 一阵巨大的龙卷风把桃乐茜送到了神奇的奥兹国,为了找到回家的路,她和想要一颗仁慈的心的铁皮人,寻找聪明头脑的稻草人,还有全世界最胆小的狮子结伴而行,开始了一段奇幻旅程……

  • 《中庸》为孔子后裔子思所作。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主讲嘉宾李毅多老师结合现代生活,将《中庸》中的智慧活沷沷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古人修齐治平的方法论总纲,又因其最为易晓,故被称为儒家思想的“入德之门”。《大学》从实用角度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方面均有借鉴意义与指导价值。嘉宾主讲人李毅多老师以丰富的人文学养与人生阅历,结合当今时代,重新诠释《大学》经典的要义,给人以经典的洗礼与心灵的启迪。

  •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中华文化大讲堂》之“经典解读” 邀请中华文化传播者虞向阳老师畅谈《三字经》中的人生智慧,以独特的视角来开解社会、人际、家庭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陶冶心灵,回归纯净。内容丰富而不冗长;气氛活跃而不沉闷;视角独特而不犀利;言语幽默而不刻意。《中华文化大讲堂》邀请您一聆听《三字经》。

  • 学习弟子规,补习中华美德,做文明有礼、高贵典雅的中国人!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源于《论语》中孔老夫子的教诲,由清朝李毓秀夫子结合当时的时代和近现代人的生活,进行归纳、总结,读来朗朗上口,文字简洁明了。嘉宾主持李毅多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结合现代生活对《弟子规》进行诠释。希望广大听众能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慢慢地进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汲取到祖先的智慧。

}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犹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为,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贿。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贤圣,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扬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人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科之。负他货财,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坏,引神明而监猥事。施与後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腊,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羲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後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太上感应篇》简称《感应篇》。其中心思想是太上(指道祖)说法开示,度化十方、普济群生;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关于《感应篇》的历史脉络,实非一时一人所著,而是汇集了中华传统‘道’文化的“承、负”思想,“善、恶”观念和“因果、报应”教义不断演化而成的。

近代有学者提出:佛教讲“因果”,道教是吸收了佛教的这一教义后才形成的“报应”学说。其实不然,这说明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对“承、负”思想及“善、恶”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缺少研读和探究。

华夏文化历史悠久,人们对上天的敬畏及尊天法祖、宗祀仪礼、鬼神信仰可直溯至我国的远古时期。如《尚书·尧典》说:“肆类于上帝(上帝,指殷商及其之前指天神),禋于六宗(泛指各姓祖先),偏于群神(意指信仰诸神胜过祭祀自己的祖先。亦如‘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均证明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历史现象)”。

另外在《史记·封禅书》中也说:“自禹(指上古之时,五帝当中的大禹)兴而修社祀(指集体参加的祭祀大礼),郊社所从来尚矣(指这一礼仪从起始就盛行不已)”。书中还指出:汉初,“拥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诸布……诸逑之属,百有余庙”。通过以上足以说明,在‘道’文化及其神仙谱系中,于西汉之前就有了诸多的天神、地祗以及宫观庙宇了。

道教所讲的“善、恶”观念及“报、应”教义,源于殷时的“天人合一”思想。当时的人们就相信天神的意志是不可违的,它既能降福于人,也能降祸于人。只有做到尊天敬祖、行仁尽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得到神灵的眷佑。

春秋之时的《道德经》中也明确指出:“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做的事情,符合“道”,就会有“好”的回报。相反,所行的不符合“道”,就一定会得到“不好”的回报。这个“善、恶”之报,就同如影随形一样。因为“天道”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亲疏远近的,完全是由本人所作、所感而至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这一种报应是甚速的,而且是丝毫不爽的。“其事好还”(第三十章)。

到了西汉时期,著名儒学家董仲舒又结合“阴阳五行”理论和“天人合一”思想,创造了“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就是说天地和人以及万物都是相感相通的,相信人的所为能和天神相感、相应,并认为吉凶祸福及至历史更替皆有定数。这一种感应,就像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样。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所讲的“奉天法道”、“顺应阴阳”以及长寿广嗣、治病养生、灾异祥瑞、善恶报应等“承负”思想,就是以此说明“善恶”和“报应”这一传统教义的阐释和发微。如说:“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失之而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令后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意思是,前人的过失由后人无辜来承受过责。亦即父债子还,先人惹祸,后人遭殃。如果想要健康、长寿和幸福,该经就此指出:“欲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

关于《感应篇》中的教义思想,在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著述中,多有论及且立意高远。如《抱朴子》中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立善积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太上感应篇》,是让人们安贫乐道,知足抱朴,免生是非和忿争。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以此提出“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的信条。要求人们,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为人处世,要贵有“平常心、慈悲心”。要广行善举,勿以善小无益而不为,也勿以恶小无损而为之。明晓“小善不积,无以成大德;小恶不止,终将成大错”的道理。故道祖说:“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道教有这样的一幅对联来对照“善恶”和“因果”:阳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积善就如同“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则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因此,道祖告诫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个“善”与“恶”、“因”与“果”,就如同种瓜能长瓜,种豆能长豆一样。“感”与“应”的意思是:如心里想着去行善,虽然还没有去做,吉神就已经有了感应;或心里想着恶事,虽然还没有去做,但凶神也就感应而至了。这就是“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真可谓,一念之差,不是天堂即是地狱啊!

《感应篇》中道教的“天人合一”、“承负”、“善恶”、“因果报应”教义,一脉相承,广播华夏,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既激励后人又警示来者,此书可谓“善书之王,经中之宝”。

据史料记载:宋真宗赐银百万,命工刊行(指印刷《太上感应篇》),之后大显于世。明世宗亦作序颁发。清顺治帝又多次拨银刊印,并颁赐群臣,诏命天下,令人人效仿。

《太上感应篇》是“太上”说教,不但道教徒奉之、行之,视为珍宝,历代儒、佛大家也多以《感应篇》作为其善恶报应,修身处世之法宝而加以广泛注解和宣扬。

}

原标题:《经典诵读》《道德经》《太上感应篇》

為承傳中華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歡迎關註並轉發!隨喜您功德!!!

温馨提示:若视频打不开,请长按视频复制视频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温馨提示:若视频打不开,请长按视频复制视频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作传统文化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原作者辛勤付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更多传统文化知讯,加微信或点击

请购“国学经典视听机”请致电,或加微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经太上感应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